关于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48c1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a.png)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调研报告》为了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小学的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数学学习情况的调研。
调研范围涵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数学学习难点以及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等方面。
首先,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缺乏趣味性。
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其次,我们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一部分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掌握较为薄弱,例如加减法运算、数字的认知等。
这表明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帮助。
另外,我们也调查了学生对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难点。
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理解不够清晰,以及对于一些概念的掌握不够牢固。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和概念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最后,调研中还对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特别关注,很少有家长会在家给孩子辅导数学学习。
因此,教师需要与家长加强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共同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存在学习困难和难点,以及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低等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同时也需要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成绩。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d14d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7.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篇一: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研究”研究报告本课题于20XX年12月申报,20XX年3月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市级教科研课题。
经过了一年多的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完成了课题实验中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下面就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作综合报告。
课题负责人:陈文平课题组成员:徐晖曹毅孙世武一问题的提出:1、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3、“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究;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4、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已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重大障碍。
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5、“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前提,没有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可能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试图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自主学习精神是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学习理论专家所积极倡导的,也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思想。
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一直以来就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关注,也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
但是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缺乏分层面的细致指导与相关指导策略,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报告
![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4bf0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e.png)
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报告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关注被集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在一年级阶段,学生初步接触到学习的概念,并开始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本报告旨在探讨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提出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一、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年级学生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尚浅,对任务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通常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对较低,容易受外界干扰,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二、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策略:1.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师应通过合理的布置教室、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并帮助他们理解目标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目标分解成小步骤,以便更好地实施自主学习计划。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小组合作学习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加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4. 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并要求他们随时反思和评估学习的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指导他们发现自身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并引导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5. 鼓励学生互助学习互助学习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有关“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
![有关“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3f3b3ebb4cf7ec4bfed002.png)
《有关“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摘要:学生心灵深处将学习当成种担学习是了老师、长学生学习是按照教师指令进行,基这样思考我们提出对“学数学主学习实效性”进行研究,动机是激励学生主学习驱力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促使学生想学要学关“年级数学学生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报告学数学实践教学常常出现效不理想情形学生学习被动接收学生重要活动就是听等待教师将学习容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给己;学生心灵深处将学习当成种担学习是了老师、长学生学习是按照教师指令进行;学生学习具有他主性依赖教师外诱导和灌输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丧失处课程改革新期学数学教学要以课程改革精神和《课标》精神指导弘扬人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使教育真正发挥其促进人发展功能基这样思考我们提出对“学数学主学习实效性”进行研究现将次实践活动有关情况报告下、调目通问卷调了学生数学课堂思维习惯,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喜欢学习方式如何看待课堂师生关系以及数学学习存哪些问题多方面助老师了学生心理动态及学习方式制定下步研究方法和方向提供参考二、调对象和方法对象吉子现学年级0名学生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方法问卷括里填上选项三、调容和分析0年月7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学年级数学主学习调问卷》分别就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学习数学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己喜欢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调四、调结分析学习数学程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因教师采取怎样主学习教学方法学生喜欢怎样主学习学习方式数学主学习存哪些问题就有着举足轻重作用据调部分学生还是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学生多数喜欢教师指导下己学习以获得新知识学生喜欢数学上课候常以组合作形式讨论些问题数不少学生表示愿和他人进行交流学生希望老师适当参与问题讨论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对那种由己研究老师提示数学问题学生更感兴趣调显示多数学生不喜欢只有唯答案数学题而是分析可得出多种答案题目当学生面对难题希望与伴合作起讨论乐组合作交流心得对数学作业三种选择比例相差不课进行了次访问了到部分学生喜欢课做上或练习册题目而对课庭作业更喜欢有实践性问题通次调问卷分析根据次问卷孩子情况我认要激发学生主性学习首先要培养良志志就是人们觉地克困难完成预定任心理程是人能动性突出表现由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其理能力又处发展程主学习数学总会碰到看不动、理不透地方这就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和放弃定所以良志品质培养是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应努力给学生表现机会学生表现出色就给予充分赞赏对学生出现问题不横加指责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应努力树立学生信心、尊心和我识让学生明白主学习重要性五、采取措施、引起兴趣激发学生主学习动机现代心理学认人切行都是动机引起所以激发学习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前提动机是激励学生主学习驱力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促使学生想学要学这就学生积极参与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努力创造条件提供学生主学习机会学生有了主学习动力还要有参与学习机会教师要善根据教材容、特和班级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主学习机会教学程努力做到"凡是学生都能发现知识教师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问题教师不能暗示"因教师应限让全体学生参与认知程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全体学生都能始至终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全程真正把"学数学"变成"做数学"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步发展教师主导作用就把学生由活动反馈回零乱无序信息抓住实质认真梳理归类及做"到位"拨做学生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不仅让学生全体、全程参与而且还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我发展机会全方位参与学习逐步形成主学习能力六、总结学数学主学习对学生身数学能力培养有着相当作用也对我们教师有着更高要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如何适应学生要和社会如何采取更有效教学措施等等因通这次调分析我们更要清楚身要有哪些提高要思考如何今教学进步科学使用教学方法提高数学主学习学习效能以上就是我利用这次难得实习机会整理出调报告如有不当处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984b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d.png)
小学数学“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学生主动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要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自主探究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以此也通过对学习自主学习的研究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研究目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课题的涵义、概念的界定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深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
即“自主参与,主动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四、理论依据以美国心理学家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指导、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8f58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3.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接着概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然后探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实践效果。
结合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案例分析、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认为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而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育,更是被广泛认为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也正是引发本研究的背景之一。
与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自主学习能力被视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素质之一。
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更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可以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培养策略和指导方针。
研究目的也在于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fedaccb14e852458fb5740.png)
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常常出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形: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收,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听,等待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自己;在学生心灵深处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学习是为了老师、家长,学生学习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的;学生学习具有他主性,依赖教师的外在诱导和灌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丧失。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使教育真正发挥其促进人发展的功能。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实效性”进行研究。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一、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习惯,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如何看待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多方面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学习方式,为制定下一步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对象:吉子现小学一年级20名学生方法: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在问卷后的括号里填上选项。
三、调查内容和分析20xx年11月27,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小学一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的调查问卷》,分别就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式、学习习惯以及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同,因此教师采取怎样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学生喜欢怎样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在数学自主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多数喜欢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以获得新知识。
学生喜欢数学上课的时候经常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一些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示愿意和他人进行交流。
学生希望老师适当参与问题的讨论,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对于那种由自己研究,老师提示的数学问题,学生更感兴趣。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不喜欢只有唯一答案的数学题,而是经过分析可得出多种答案的题目。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a630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a.png)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1. 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教材、引入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例,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2. 设立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并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些可以衡量目标完成的具体标准。
学生可以根据目标进行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提供资源: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习题集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 引导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寻找解决方法。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5. 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6. 提供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
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能力。
7. 培养解决困难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面对困难,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研究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兴趣,并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阶段总结[5篇范例]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阶段总结[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1333e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8.png)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阶段总结[5篇范例]第一篇: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阶段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生》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课题实验。
该课题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法地探索研究数学问题,建构数学知识。
课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3月---4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5月---2009年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3月---2010年5月)。
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一、取得成绩(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自我校申报该课题立项后,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刘校长为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肖主任为实验课题执行组长及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小组。
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研究型队伍建设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为此,实验教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理论方法的培训,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做“科研”的先行者:①自我研读,做好笔记,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均自学了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并做了大量笔记。
②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利用教科研组或每周课改固定学习时间围绕专题进行交流与研讨。
③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
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b8fc8702d276a200292e94.png)
选择一节课分析教材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
二期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资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处于主体地位,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一种渴望和迫切要求的心态下参与教学活动,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方式。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呢?结合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实施,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一、创设合适教学情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只有感到好玩、有趣,才能唤起他们强烈的参与动机。
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一副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画面,一段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事例……都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学中要合理创设教学情景,把知识蕴含在情景之中,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数砖墙”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那么用什么造的房子最结实?今天小刺猬也用砖造了一垛墙(媒体演示),大家看它造的房子有什么特点(砖上有数字),可是它碰到困难了,不知道上面该放哪块砖了,你能帮帮小刺猬来完成吗?小朋友听说要帮小刺猬的忙,都积极地动脑、观察,找出数砖墙的搭建规律,然后帮小刺猬完成了任务。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655b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2.png)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在教育领域中并不陌生,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和运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而在数学学科中,自主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通过自主学习,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生自主学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可能不足,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动机等。
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性的验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家长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有效性,通过研究了解自主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学策略的指导作用。
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关注点之一,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目的还在于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教育者、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研究领域。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节奏,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
而且,自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数学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报告
![数学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aac0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d.png)
数学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报告数学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报告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
自主学习和研究数学,有助于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报告将介绍我在数学个人自主学习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和体会。
二、目标与方法在个人自主学习研究中,我主要以提高解题能力和钻研数学知识为目标。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参与数学竞赛和讨论,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的练习,来提升数学思维和能力。
三、成果与体会通过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我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和体会:1. 解题能力的提高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我在数学解题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对于常见的数学问题,我能够独立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对于复杂的问题,我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解题的途径。
2. 数学知识的扩展通过个人学习和研究,我不仅巩固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学习了一些高级的数学概念和理论。
我通过阅读数学经典著作,了解了数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对数学的全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在个人学习研究中,我系统地学习了数学的推理和证明方法。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和进行数学推理,我培养了严谨、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够用严密的推理和证明来解决问题。
4. 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的掌握通过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我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如何提出科学问题和构建模型,如何进行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今后进行数学研究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数学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我在解题能力、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个人自主学习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数学素养,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数学,为数学的创新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ecb36fd4d8d15abf234ed8.png)
<<培育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隆阳区汉庄中心小学张娇娇【纲要】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表此刻学习质量上, 拥有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特色, 反应在学习行为习惯养成上, 以“愿学、会学、善学”而彰显。
培育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从学生优秀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切入。
采纳民主性原则、自主性原则, 创造出自主学习环境 , 加强学生自信心 , 运用指导念书与议论的方法, 探究出“互动式”五步教课构造 , 同意灵巧重组教材 , 从“培育”和“形成”两个方面建立评论理念及方式, 指引、培育学生“愿学、会学、善学” , 不停促使其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
【重点词】培育;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关于此刻的小学数学教课来说,老师们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育,但在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好多问题,进而影响了老师在这个领域的进一步探究,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引者与合作者。
”重申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最后目的。
“教课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建优秀的自主学习情境,尊敬学生的个性差别,鼓舞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结合国教科文组织终生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将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所以,探究如何培育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势在必行。
而如何改变这类现状,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课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历程(一)研究方法:1.文件法。
经过查阅有关文件 , 收集现有《小学生关于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关资料 , 认识目前各地这个课题的研究成就、研究的动向、发展历史和现状。
2.经验总结法。
从事实或结论出发,剖析各样教育要素的影响作用,揭露教育的客观规律。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0bd824770bf78a6429540b.png)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2012年4月。
二、调查对象:一年级学生。
三、调查目的:为全面了解我校低年级学生目前的自主学习现状,探究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基本特征。
作为我校研究课题《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方法的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因为学生能自主学习是学生更好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调查方法:问卷法、谈话。
五、调查情况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校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调查: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设计了一张表格,分别对学生上课时遇到不会的问题是否会主动提问进行调查。
从问卷中得出:会主动提问学生的占40%,有时会主动提问的学生占50%,从不提问的学生占10%。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上课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有时会有时不会主动提问”占比例一半;其主要原因是在乎同学、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担心因为自己的提问换来别人的讥笑。
因此,在教学上,作为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健康的心理,学会质疑问难,做学生走向自主学习之路的引路人,给他们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2、学生学习独立性独立性是学生在不依靠家长、老师的监督下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一个由他主转到自主形成的过程。
为了掌握我校小学生的学习独立能力,对学生做家庭作业是否需要父母督促、是否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不需要家长督促占35%,有时需要家长督促占35%,经常需要父母督促占20%,要父母陪的占10%。
从上述数据看需要父母督促或陪着做家庭作业的学生还占一定的比例。
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还不够稳定,这也很正常的,只要采取正确的引导,这种习惯会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和独立性的发展有所降低。
3、对学生预习的习惯调查。
“预习是合理的抢跑。
”学生养成了认真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方法,“抢跑”领先,有助于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使学习变为主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803f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5.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题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充分挖掘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主动预设、让学生形成自觉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课程整合、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分享意识、竞争意识;学生实践活动训练中,让学生从教师逼着学——我想学——我要学——我愿学的转变等方面形成确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有效性一、问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自主”就字面理解,“自”即自己,“主”有主宰之意。
《现代汉语词典》“自主”一词的解释为“自己做主”自主是个体通过意识与能力表现出来的认识、支配自身与认识、支配外界环境的主体状态,通常所说的了解、理解、探索、获得、控制、改变等都属于参与下的个体意识、行为活动。
“自主学习”,意即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是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进行认识的。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我们已经明确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能主动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版理念中也指出: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之间的关系。
我国学者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
关于“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
![关于“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0dd42f31b765ce05081477.png)
关于“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对于“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常常浮现效果别理想的情形: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收,学生最重要的活动算是听,等待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自己;在学生心灵深处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学习是为了老师、家长,学生学习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的;学生学习具有他主性,依靠教师的外在诱导和灌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丧失。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使教育真正发挥其促进人进展的功能。
基于如此的考虑,我们提出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实效性”进行研究。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事情报告于下:一、调查目的经过咨询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适应,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怎么看待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哪些咨询题,多方面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学习方式,为制定下一步的研究办法和方向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办法对象:吉子现小学一年级20名学生办法:采纳别记名的咨询卷调查办法,在咨询卷后的括号里填上选项。
三、调查内容和分析2014年11月27,依照实际事情,特制定了《小学一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的调查咨询卷》,分别就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式、学习适应以及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别同,所以教师采取怎么样的自主学习教学办法,学生喜欢怎么样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在数学自主学习中存在哪些咨询题就有着举脚轻重的作用。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依然喜欢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多数喜欢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以获得新知识。
学生喜欢数学上课的时候经常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一些咨询题,为数很多的学生表示情愿和他人进行交流。
学生希翼老师适当参与咨询题的讨论,而别是直接告诉答案,关于那种由自己研究,老师提示的数学咨询题,学生更感兴趣。
“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
![“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9de25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8.png)
“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学校数学实践教学中经常涌现效果不抱负的情形:同学在学习中被动接收,同学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听,等待老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径直呈现给自己;在同学心灵深处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学习是为了老师、家长,同学学习是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的;同学学习具有他主性,依靠老师的外在诱导和灌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丢失。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学校数学教学要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使教育真正发挥其促进人进展的功能。
基于这样的思索,我们提出对“学校数学自主学习实效性”进行讨论。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状况报告于下:一、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同学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习惯,学习数学的爱好,同学喜爱的学习方式,如何看待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多方面援助老师了解同学的心理动态及学习方式,为制定下一步的讨论方法和方向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对象:吉子现学校一班级20名同学方法:采纳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在问卷后的括号里填上选项。
三、调查内容和分析20**年11月27,依据实际状况,特制定了《学校一班级数学自主学习的调查问卷》,分别就同学对学习数学的爱好、学习数学的方式、学习习惯以及自己喜爱的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不同,因此老师采用怎样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同学喜爱怎样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在数学自主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调查,大部分同学还是喜爱数学这门学科的,同学多数喜爱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以获得新知识。
同学喜爱数学上课的时候常常以小组合作形式争论一些问题,为数不少的同学表示情愿和他人进行沟通。
同学盼望老师适当参加问题的争论,而不是径直告知答案,对于那种由自己讨论,老师提示的数学问题,同学更感爱好。
调查显示,多数同学不喜爱只有唯一答案的数学题,而是经过分析可得出多种答案的题目。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探究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6db5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0.png)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探究引言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许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认为数学学习困难、无趣。
这个问题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出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上。
本文将从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进行探究,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
1.1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目前,许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总是觉得数学学习无聊。
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总是依赖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数学学习方法单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许多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只是机械地应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而缺乏发现、创造和思考的过程。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2.1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愿意去主动思考、学习和探索。
2.2 增强学习能力和自信心通过自主学习,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的需求。
2.3 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小学生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发现、思考、创造,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轻松、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3.2 鼓励自主学习老师和家长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3.3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校和家庭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数学图书、网络资料、实物模型等,让小学生在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4 引导探究式学习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
告
关于“一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常常出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形: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收,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听,等待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自己;在学生心灵深处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学习是为了老师、家长,学生学习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的;学生学习具有他主性,依赖教师的外在诱导和灌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丧失。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使教育真正发挥其促进人发展的功能。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实效性”进行研究。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习惯,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如何看待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多方面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学习方式,为制定下一步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对象:吉子现小学一年级20名学生
方法: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在问卷后的括号里填上选
项。
三、调查内容和分析
2019年11月27,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小学一年级数学
自主学习的调查问卷》,分别就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
学的方式、学习习惯以及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同,因此教师采
取怎样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学生喜欢怎样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在数学自主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多数喜欢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以获得新知识。
学生喜欢数学上课的时候经常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一些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示愿意和他人进行交流。
学生希望老师适当参与问题的讨论,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对于那种由自己研究,老师提示的数学问题,学生更感兴趣。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不喜欢只有唯一答案的数学题,而是经过分析可得出多种答案的题目。
当学生面对难题时希望与同伴合作,一起讨论,乐意小组合作,交流心得。
对于数学作业,三种选择的比例相差不大,课后进行了一次小
小的访问,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内做书上或练习册的题目,而对于课后的家庭作业,更喜欢有点实践性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根据本次问卷孩子的情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意志。
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
难去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其理解能力又处于发展过程中,在自主学习数学时总会碰到看不动、理解不透的地方,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和放弃决定。
所以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教师应努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表现出色,就给予充分赞赏。
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横加指责。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的工作中应努力树立学生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五、采取措施:
1、引起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习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
动机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促使学生想学要学。
这就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
2、努力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还需要有参与学习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凡是学生都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能暗示。
"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让全体学生参与认知的过程中来。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
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真正的把"学数学"变成"做数学"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把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反馈回的零乱无序的信息,抓住实质,认真梳理,归类。
及时做"到位"点拨。
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作者。
教师不仅让学生全体、全过程参与,而且还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在全方位参与学习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六、总结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对学生本身数学能力的培养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如何适应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措施等等。
因此通过这次调查分析,我们更要清楚自身需要有哪些提高,要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科学使用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自主学习学习的效能。
以上就是我利用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整理出来的调查报告,如
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