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同频切换迟滞与偏置改善测试速率的实验报告_V1

合集下载

关于调整同频切换迟滞与偏置改善测试速率的实验报告

关于调整同频切换迟滞与偏置改善测试速率的实验报告

关于调整同频切换迟滞与偏置改善测试速率的实验报告一、结论对比参数修改前后的指标,可以看出平均SINR、平均下载速率、平均上传速率均有一定的提升。

➢平均SINR提高0.62dB,提高4.08%;➢平均下载速率提高2.32Mbps,提高6.26%;➢平均上传速率提高0.81Mbps,提高15.70%.参数调整前后,切换尝试次数由326次减少到243次,减少了83次,减少25.46%。

二、概述目前,城区部分网格不仅形成了连续覆盖能力,且个别网格基站密度较大,美华天线较多,无法有效控制覆盖,导致重叠覆盖区域较多,造成频繁切换,致使SINR较差,从而直接影响DT测试的上下行速率。

对于这种网格,可以通过参数调整,减少部分频繁切换,提高SINR,从而提高上下行速率。

三、参数修改策略某市现网网格主要是D频段同频点组网,频点为37900。

通过调整同频切换参数组中的同频切换幅度迟滞与同频切换偏置,增加切换的难度。

具体调整参数及站点数如下:网格15测试区域共涉及248个小区,其中,需要调整的小区有211个。

四、测试分析4.1 测试指标对比分析在参数修改前后,进行DT拉网测试对比,路线一致的情况下,得到如下对比指标:对比参数修改前后的指标,可以看出平均SINR、平均下载速率、平均上传速率均有一定的提升。

➢平均SINR提高0.62dB,提高4.08%;➢平均下载速率提高2.32Mbps,提高6.26%;➢平均上传速率提高0.81Mbps,提高15.70%.但是,由于切换变得缓慢了,在速率提高的同时,平均RSRP等覆盖指标有一定的下降。

其中,平均RSRP下降2.72dBm,下降了3.38%。

切换次数分析:参数调整前,网格测试切换尝试326次,成功323次,成功率99.08%;参数调整后,网格测试切换尝试243次,成功239次,成功率98.35%;本次试验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频繁切换,参数调整前后,切换尝试次数减少了83次,减少25.46%;但是,切换失败次数增加1次,切换成功率下降0.73%,对于切换成功率下降,还需要继续分析。

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1.熟悉LM566单片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应用。

2.掌握用LM566单片集成电路实现频率调制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的基本概念。

4.掌握用LM565单片集成电路实现频率解调的原理,并熟悉其方法。

5.了解正弦波调制的调频方波的解调方法。

6.了解方波调制的调频方波的解调方法。

二、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LM566单片集成压控振荡器• LM566组成的频率调制器工作原理• LM565单片集成锁相环• LM565组成的频率解调器工作原理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万用表•双踪示波器• AS1637函数信号发生器•低频函数发生器(用作调制信号源)•实验板5(集成电路组成的频率调制器单元)三、实验内容1.定时元件RT 、CT对LM566集成电路调频器工作的影响。

2.输入调制信号为直流时的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观测。

3.输入调制信号为正弦波时的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观测4.输入调制信号为方波时的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观测。

5.无输入信号时(自激振荡产生)的输出方波观测。

6.正弦波调制的调频方波的解调。

7.方波调制的调频方波的解调。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⑴在箱体右下方插上实验板5。

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此时箱体上±12V、±5V电源指示灯点亮。

⑵把实验板5上集成电路组成的频率调制器单元右上方的电源开关(K5)拨到ON位置,就接通了 5V电源(相应指示灯亮),即可开始实验。

2.观察RT 、CT对频率的影响(RT= R3+Wl、CT=C1)⑴实验准备① K4置ON位置,从而C1连接到566的管脚⑦上;②开关K3接通,K1、K2断开,从而W2和C2连接到566的管脚⑤上;③调W2使V5=3.5V(用万用表监测开关K3下面的测试点);④将OUT1端接至AS1637函数信号发生器的INPUT COUNTER来测频率。

⑵改变W1并观察输出方波信号频率,记录当W1为最小、最大(相应地RT为最小、最大)时的输出频率,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给定:R3=3kΩ,W1=1kΩ,C1=2200pF。

跳频测试实验报告(3篇)

跳频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跳频通信系统测试方法及步骤。

3. 分析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系统性能。

二、实验原理跳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频率跳变技术实现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在通信过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在预设的跳频序列上按一定规律跳变频率,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跳频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

三、实验装置1. 跳频通信实验平台:包括跳频发射机、跳频接收机、频率合成器、示波器、计算机等。

2. 实验软件:跳频通信实验软件。

四、实验内容1. 跳频通信系统基本参数设置:设置跳频频率、跳频速率、跳频序列等参数。

2. 跳频发射机与跳频接收机连接:将跳频发射机与跳频接收机通过射频同轴电缆连接。

3. 跳频通信系统测试:在跳频通信实验平台上进行跳频通信测试,包括以下内容:(1)测试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跳变特性:观察跳频发射机与跳频接收机输出信号的频率变化情况,确保频率跳变符合预设要求。

(2)测试跳频通信系统的误码率:通过增加干扰信号,观察跳频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变化,评估系统抗干扰能力。

(3)测试跳频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观察跳频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确保传输速率满足实际需求。

4. 数据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五、实验步骤1. 连接跳频通信实验平台,设置跳频通信系统基本参数。

2. 将跳频发射机与跳频接收机通过射频同轴电缆连接。

3. 打开跳频通信实验软件,进行跳频通信测试。

4. 观察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跳变特性,确保频率跳变符合预设要求。

5. 通过增加干扰信号,观察跳频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变化,评估系统抗干扰能力。

6. 观察跳频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确保传输速率满足实际需求。

7. 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跳变特性:实验结果显示,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跳变符合预设要求,跳频频率在预设范围内变化,跳频速率稳定。

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1)

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1)

1.熟悉LM566单片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应用。

2.掌握用LM566单片集成电路实现频率调制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的基本概念。

4.掌握用LM565单片集成电路实现频率解调的原理,并熟悉其方法。

5.了解正弦波调制的调频方波的解调方法。

6.了解方波调制的调频方波的解调方法。

二、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LM566单片集成压控振荡器• LM566组成的频率调制器工作原理• LM565单片集成锁相环• LM565组成的频率解调器工作原理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万用表•双踪示波器• AS1637函数信号发生器•低频函数发生器(用作调制信号源)•实验板5(集成电路组成的频率调制器单元)三、实验内容1.定时元件R T、C T对LM566集成电路调频器工作的影响。

2.输入调制信号为直流时的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观测。

3.输入调制信号为正弦波时的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观测4.输入调制信号为方波时的调频方波、调频三角波观测。

5.无输入信号时(自激振荡产生)的输出方波观测。

6.正弦波调制的调频方波的解调。

7.方波调制的调频方波的解调。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⑴在箱体右下方插上实验板5。

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此时箱体上±12V、±5V电源指示灯点亮。

⑵把实验板5上集成电路组成的频率调制器单元右上方的电源开关(K5)拨到ON位置,就接通了±5V电源(相应指示灯亮),即可开始实验。

2.观察R T、C T对频率的影响(R T = R3+W l、C T = C1)⑴实验准备① K4置ON位置,从而C1连接到566的管脚⑦上;②开关K3接通,K1、K2断开,从而W2和C2连接到566的管脚⑤上;③调W2使V5=3.5V(用万用表监测开关K3下面的测试点);④将OUT1端接至AS1637函数信号发生器的INPUT COUNTER来测频率。

⑵改变W1并观察输出方波信号频率,记录当W1为最小、最大(相应地R T为最小、最大)时的输出频率,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给定:R3 =3kΩ,W1=1kΩ,C1=2200pF。

电路设计参数优化实验报告

电路设计参数优化实验报告

电路设计参数优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电路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对不同参数组合的测试和分析,找到最优的参数设置,为实际电路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实验原理电路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多个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的值,电源电压,工作频率等。

这些参数相互作用,影响着电路的电流、电压、功率、噪声等特性。

在优化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

以一个简单的 RC 滤波电路为例,其截止频率取决于电阻 R 和电容C 的乘积。

通过改变 R 和 C 的值,可以调整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从而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滤波效果。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实验电路板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4、直流电源5、各种电阻、电容、电感元件6、万用表四、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并在电路板上进行布线。

2、确定参数范围根据电路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确定需要优化的参数范围。

3、分组实验将参数按照一定的步长进行分组,每组参数组合进行一次实验。

4、实验测量在每组实验中,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输出信号,使用万用表测量关键节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5、数据记录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详细记录下来,包括参数组合、测量结果等。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以下是部分实验数据的示例:|参数组合|输出电压(V)|输出电流(mA)|频率响应(Hz)|||||||R =100Ω, C =1μF|50|50|1592||R =200Ω, C =1μF|45|225|796||R =100Ω, C =2μF|48|48|796|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电阻增大时,输出电流减小,输出电压也有所降低。

而电容增大时,频率响应降低,但输出电压相对稳定。

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参数与电路性能之间的关系。

例如,以电阻值为横坐标,输出电压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

LTE切换参数优化案例

LTE切换参数优化案例

LTE切换参数优化案例【问题描述】在如图所示路段测试时,UE在小区间频繁切换,严重影响业务速率,切换顺序如下:信访局3 人民路1 信访局3 师大公寓3 师大食堂1 信访局3 师大食堂1 信访局3 师大食堂1【问题分析】该路段存在以下5个小区信号:信访局1(RSRP=-101dbm),信访局3(RSRP=-102dbm),人民路1(RSRP=-105dbm),师大食堂1(RSRP=-103dbm)以及师大公寓3(RSRP=-103dbm),小区的信号电平相当,无主覆盖小区,导致切换频繁。

下图是基于覆盖的异站切换测量的信号强度变化示意图基于覆盖切换的相关参数可以分为三类:门限,迟滞及定时器、个性化补偿。

其具体功能如下:➢门限:评价信号质量好坏的基础和门槛。

A5是绝对门限,A3是相对门限;➢迟滞及定时器:对于事件判决起作用。

迟滞总是从比较判决的不等式上起到延缓时间进入或退出的作用,提高判决的可靠性,与门限配合使用。

而定时器起的延缓作用与门限值无关,是从时间上考虑保持某种状态的持久性,包括进入和推出事件,以提高事件上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个性化补偿:直接对服务小区或邻小区的补偿。

为正值时,加在服务小区测量值上起到限制切换发生的目的。

加在邻小区上起到促进切换发生的目的。

【解决措施】在不能新增站点的情况下,修改了切换的相关参数以达到减少切换的目的。

1-a3-offset(A3事件测量偏置)含义: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中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

该参数表示A3事件中邻区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用来确定邻近小区与服务小区的边界,该值越大,表示需要目标小区有更好的服务质量才会发起切换对网络质量的影响:Offset的设置是为了调节切换的难易程度,该值与测量值相加用于事件触发和取消的评估:➢增加该参数,将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减小该参数,则降低A3事件触发的难度,提前进行切换2-Hysteresis(进行判决时迟滞范围)含义: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测量事件的迟滞,可减少由于无线信号波动(衰落)导致的对小区切换评估的频繁解除与触发,降低乒乓切换以及误判,该值越大越容易防止乒乓和误判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增大迟滞Hys,将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影响用户感受;➢减小该值,将使得A3事件更容易被触发,容易导致误判和乒乓切换。

调整同频切换迟滞与偏置改善TD_LTE测试速率

调整同频切换迟滞与偏置改善TD_LTE测试速率

2、Ofn是邻区频率的特定频率偏置,采用默认值0,同频切换可以不考虑。

3、Ocn是邻区的特定小区偏置,由参数CellIndividual Offset(CIO)决定。

当该值不为零,此参数在测量控制消息中下发;否则当该值为零时不下发,该参数较多地用于提前切换或推迟切换。

(无线参数说明:小区偏移量,Cell Individual Offset,该参数表示同频邻区的小区偏移量。

用于控制同频测量事件发生的难易程度,该值越大越容易触发同频测量报告上报。

若加大该值,将降低A3事件触发的难度,提前切换;若降低该值,则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

)4、Ms是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5、Ofs是服务小区的特定频率偏置,采用默认值0,同频切换可以不考虑。

6、Ocs是服务小区的特定小区偏置,该值通常为零。

7、Hys是事件迟滞参数,在测量控制消息中下发。

8、Off是事件偏置参数,该参数针对事件设置,用于调节切换的难易程度,该值与测量值相加用于事件触发和取消的评估。

此参数在测量控制消息的测量对象中下发,可取正值或负值,当取正值时,此时增加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当取负值时,此时降低事件触发的难度,的情况下,得到如下对比指标(表2)。

对比参数修改前后的指标,可以看出平均SINR、平均下载速率、平均上传速率均有一定的提升。

1、平均SINR提高0.62dB,提高4.08%;2、平均下载速率提高2.32Mbps,提高6.26%;3、平均上传速率提高0.81Mbps,提高15.70%.但由于切换变得缓慢了,在速率提高的同时,平均RSRP等覆盖指标有一定的下降。

其中,平均R SRP下降2.72dBm,下降了3.38%。

(二)切换次数分析调整同频切换迟滞与偏置改善TD-LTE测试速率□王玺(四川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成都610072)表3 参数调整前后的切换次数分析摘要:上下行速率是衡量一个TD-LTE网何通过调整同频切换迟滞与偏置等参数,改善TD-LTE关键词:TD-LTE;SINR;同频切换迟滞;同频切换偏置;DT如表3所列,参数调整前,网格测试切换尝试326次,成功323次,成功率99.08%;参数调整后,网格测试切换尝试243次,成功239次,成功率98.35%;本次试验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频繁切换,参数调整前后,切换尝试次数减少了83次,减少25.46%;但切换失败次数增加1次,切换成功率下降0.73%,对于切换成功率下降,还需要继续分析。

频率调制实验报告

频率调制实验报告

频率调制实验报告1 引言1.1 实验背景及意义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简称FM)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调制方式,在无线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与幅度调制相比,频率调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号带宽宽、传输距离远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频率调制技术在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频率调制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频率调制的基本原理,掌握频率调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加深对频率调制原理的理解,掌握频率调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方法;2.学习使用相关实验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分析实验数据,探讨频率调制信号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1.3 实验原理频率调制是一种基于载波频率变化的调制方法。

在频率调制过程中,载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幅值变化而变化,而载波的幅度保持不变。

频率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 s(t) = A_c (2f_c t + f _{0}^{t} m()d) ]其中,( A_c ) 表示载波幅度,( f_c ) 表示载波频率,( f ) 表示调制指数,( m(t) ) 表示调制信号。

频率调制的关键参数包括调制指数、信号带宽、频偏等。

调制指数是衡量频率调制程度的参数,其值越大,频率调制效果越明显。

信号带宽与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成分有关,一般来说,频率调制信号的带宽较宽。

频偏是指载波频率变化的最大值,它决定了频率调制信号的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

本实验将围绕频率调制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探讨频率调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过程。

2 实验设备与仪器2.1 实验设备频率调制实验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频率计数器、示波器和频率调制器。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稳定的原始信号,频率计数器用于精确测量信号的频率,示波器用于观察信号的波形,频率调制器则负责对信号进行频率调制。

关于VOLTE掉话率定位分析及优化案例

关于VOLTE掉话率定位分析及优化案例

关于VOLTE掉话率定位分析及优化1.1.1.1.优化思路定界流程:1.1.1.2.定位及优化1.1.1.2.1.基于话统定位优化流程对小区的QCI1的ERAB异常释放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传输层问题占比大,则需传输侧进行排查分析;➢切换流程失败原因则重点分析无线质量、邻区关系、参数配置;●排查源小区及目标小区覆盖、干扰等无线质量情况,避免切换时与目标小区同步失败。

●核查邻区关系及参数,并结合地理图层确保已完善周报邻区,保证邻区关系及参数合理性;●参数一致性:核查确保外部邻区基站标识、小区标识、频点、PCI与邻区小区实际参数一致性、避免测量上报错误小区导致切换失败。

●核查切换参数配置:现网同异频切换基本都是基于A3事件:Mn+Ofn+Ocn-Hys>Ms+Ofs+Ocs+Off。

同频切换参数,主要核查优化同频切换参数组ID的同频切换幅度迟滞、同频切换偏置、同频切换时间迟滞:异频切换参数,主要核查优化异频A3偏置、基于A3的异频A1 RSRP触发门限、基于A3的异频A2 RSRP触发门限。

异系统的切换参数,主要合理设置 A2 测量门限,避免由于测量过晚导致终端来不及测量目标小区信号无法切换掉话;➢无线层问题原因则重点排查弱覆盖、过覆盖、PCI模3干扰、外部干扰、参数配置等;●借助MR数据等措施判断弱覆盖及优化;●核查小区干扰情况并进行处理优化;●通过CQI上报指标统计各调制方式占比,可反映下行信道质量情况,正常情况是64QAM远大于QPSK占比,反之则说明无线质量存在异常。

如下为正常小区下各调制方式占比情况:●通过性能平台TA数据统计评估是否存在过覆盖问题,当TA统计距离明显大于最小站间距,则该小区极可能存在过覆盖。

对于过覆盖问题需进行增大下倾角、降低功率、站点整改等。

➢无线网络拥塞原因。

对于无线网络拥塞原因导致语音掉话,则需对拥塞原因进行排查及扩容等优化处理。

1.1.1.2.2.基于路测定位优化流程➢基于测试数据在ATU平台进行异常事件统计。

变调音频实验报告(3篇)

变调音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不断发展,音频处理技术在多媒体、语音识别、音乐制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调音频技术作为音频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调整音频的音调,实现对特定音频内容的修改和创作。

本实验旨在通过MATLAB软件,对音频进行变调处理,分析变调音频的特性及其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变调音频的基本原理,掌握变调音频的处理方法。

2. 利用MATLAB软件实现音频的变调处理,分析变调效果。

3. 探讨变调音频在语音识别、音乐制作等领域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变调音频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音频信号采集:采集原始音频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2. 频率调整:根据需要调整音频信号的频率,实现音调变化。

3. 时域处理:对调整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时域处理,如降噪、均衡等。

4. 输出: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输出,得到变调音频。

四、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MATLAB软件、音频信号采集设备、变调音频素材。

2. 实验步骤:(1)打开MATLAB软件,导入音频信号。

(2)设置变调参数,如频率调整比例、时间扩展等。

(3)对音频信号进行频率调整,实现音调变化。

(4)对调整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时域处理,如降噪、均衡等。

(5)输出处理后的变调音频。

3. 实验结果:(1)通过调整频率参数,成功实现音频信号的变调。

(2)时域处理后的变调音频音质较好,无明显失真。

(3)变调音频在语音识别、音乐制作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五、实验分析1. 变调效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音频信号的变调处理,调整频率参数可以实现对音调的精确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变调音频在保持原有音频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音调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听感。

2. 时域处理:在变调处理过程中,对音频信号进行时域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音频质量。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降噪、均衡等方法,对调整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使得变调音频的音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3. 应用前景:变调音频技术在语音识别、音乐制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数字解调实验报告结论(3篇)

数字解调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本次数字解调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信号解调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不同调制方式下的解调技术,并验证其性能。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字信号解调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比不同调制方式下的解调效果,了解了各种解调方法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数字解调是数字通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还原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以下几种调制方式的解调原理:1. 按照调制载波的不同,数字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包括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而数字调制则包括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2. 数字解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包络检波法:通过提取信号包络来实现解调。

(2)同步检波法:利用与接收信号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与接收信号相乘,再进行低通滤波,以实现解调。

(3)相关解调法:利用接收信号与本地信号的互相关函数,通过查找最大值来确定解调信号。

(4)差分解调法:通过比较相邻两个信号的状态,实现解调。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1. ASK调制解调实验实验中,我们采用包络检波法对ASK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实验结果显示,当信噪比(S/N)较高时,解调效果较好;当S/N较低时,解调效果较差,误码率增加。

2. FSK调制解调实验实验中,我们采用同步检波法对FSK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实验结果显示,当S/N较高时,解调效果较好;当S/N较低时,解调效果较差,误码率增加。

3. PSK调制解调实验实验中,我们采用同步检波法对PSK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实验结果显示,当S/N较高时,解调效果较好;当S/N较低时,解调效果较差,误码率增加。

4. BPSK调制解调实验实验中,我们采用同步检波法对BPSK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实验结果显示,当S/N 较高时,解调效果较好;当S/N较低时,解调效果较差,误码率增加。

四、实验结论1. 数字解调技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经典案例-关于VoLTE开通后QCI参数设置规范性问题

经典案例-关于VoLTE开通后QCI参数设置规范性问题

关于VoLTE开通后QCI参数设置规范性问题目录关于VoLTE开通后QCI参数设置规范性问题 (1)1背景 (3)2Qos保障 (3)3案例分析 (3)3.1案例一:QCI5不活动定时器超时与QCI1建立流程冲突导致未接通案例 (3)3.1.1【问题描述】 (3)3.1.2【问题分析】 (4)3.1.3【优化方法】 (5)3.1.4【优化成果】 (5)3.2案例二:QCI1同频切换参数组与QCI8不统一导致切换失败案例 (5)3.2.1【问题描述】 (5)3.2.2【问题分析】 (6)3.2.3【优化方法】 (7)3.2.4【优化成果】 (7)3.3案例三:QCI1切换优先级设置较低导致乒乓异频切换 (8)3.3.1【问题描述】 (8)3.3.2【问题分析】 (9)3.3.3【优化方法】 (10)3.3.4【优化成果】 (10)4经验总结和推广 (11)1背景VoLTE开通后,相对于只有QCI8/9的数据业务,增加了QCI5默认承载以及QCI1/QCI2专有承载,在Qos管理中,为了区分不同业务的调度优先级,需要对不同的QCI设置不同的切换策略、DRX策略、不活动定时器策略等。

对于不支持VoLTE的UE,只有数据业务默认承载,一般承载在QCI9上支持VoLTE业务的UE会在attach后发起IMS域注册、并建立IMS信令默认承载QCI5对于支持VoLTE的UE,无论是否有VoLTE会话,如果IMS域注册成功、则QCI5+QCI9始终存在,当有VoLTE会话时,会再建立QCI1,如果是VoLTE视频,还会有QCI22Qos保障3GPP协议从包时延,丢包率和调度优先级三个维度保障VOLTE用户体验QCI值与Qos参数的映射关系表3案例分析3.1案例一:QCI5不活动定时器超时与QCI1建立流程冲突导致未接通案例3.1.1【问题描述】深圳电信精品网福田区分VoLTE拉网测试,UE发起INVITE Request消息起呼QCI1建立成功后,UE立即收到基站侧下发的RRC Release消息,出现未接通。

LTE精品问答V1

LTE精品问答V1

目录1.在ZTE LTE FDD系统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配置切换邻区,请列举其中的至少4种邻区配置方法。

(2)2.在LTE系统的A3切换事件中,有哪些参数可以避免频繁的乒乓切换?(至少列举出3项) (2)3.由于LTE系统的特殊性,要获得高质量的链路预算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2)4. 请列举出影响切换成功率和切换时长的因素(至少4项)。

(2)5.请列出越区覆盖的应对措施 (2)6请根据您的经验,给出提升切换成功率的手段(至少3项),并说明具体项目、及优化成果。

(3)7.切换发生的条件分为基于覆盖的,基于移动速率的,基于业务的和基于负荷的,这些不同切换发生条件的含义是什么? (3)8. 切换掉话的主要原因有? (3)9.同频切换(切换相关)相关的测量事件有哪几种,都是什么? (4)10. 请枚举出关于切换的重要参数不少于3个 (4)11. 无主导小区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4)12. 无线网络优化项目工作的启动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4)13.请简述在建网初期和中后期分别采用怎样的组网策略。

(4)14 请简单描述RRC建立的基本流程 (5)15.简述弱信号起呼导致初始E-RAB建立失败的原因及优化措施。

(5)16.简述常见的鉴权失败问题及可能原因。

(6)17. 简述UE怎样维持上行同步? (6)18.简述LTE链路预算用于估算覆盖半径和吞吐量的三种应用场景 (6)19.覆盖优化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6)20.简单描述定时器T311的作用?简单描述定时器T310的作用? (6)21. LTE有哪些关键技术,请列举并做简单说明 (6)22.采用时隙配置选择的方式,克服TD-LTE与TD-SCDMA间交叉时隙干扰的步骤是什么?.. 723.LTE小区搜索的流程是什么? (7)24. LTE上行功率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7)25.随机接入通常发生在哪几种情况中? (7)26.请解释CSFB和IMS&SRVCC的概念,并说明二者的存在关系 (7)27.在234G共同覆盖区域,4G终端一直驻留2/3G网络,无法返回4G网络,可能原因有哪些? (7)28.测试发现4G小区CSFB语音回落失败,可能有哪些原因? (8)29.在LTE系统中,空口速率的提升主要依靠哪些技术。

调频器与鉴频器实验报告

调频器与鉴频器实验报告

2实验四 调频器与鉴频器、实验目的1 •了解变容二极管调频的原理。

2. 掌握调频器静态调制特性的测试方法。

3.了解和掌握比例鉴频器的工作原理及调整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变容二极管调频的实验原理设调制信号为|u (t) U cos t 一个未调的高频振荡可表示为U o (t) U o COS (t)(4-1)它的总的相角为(t)(t)(4-2)如果让高频振荡的角频率随某一调制信号的大小而改变,则高频振荡角频率较之未调 制时的角频率有一个与调制信号大小成正比的增量。

可用下式表示:式中3 0为未调制时的角频率,厶3 (t)为受调制后的角频率增量。

对于调频振荡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即频率偏移和调频指数,前者是指调频振荡频率变化时偏离中心频率的数值,而后者是指频率偏移对调制信号频率的比值,如果调制信 号的幅度和形状是上下对称的, 并以3 max 和3 min 表示最大和最小角频率偏移, 则调颇信号的中心角频率3 0为2max min(4-4)将式4-3代入式4-7得:显然,上式包含了中心频率3 0和频率增量msin Q t两个部分。

如何使一个高频振荡器不仅产生中心频率3 0的振荡,而且还能产生一个随调制信号幅度大小而变化的频率增量呢我们知道,当变容二极管加反向偏置后,结电容将随偏置电压而变化,它的电容量与所加反向偏置电压有如下关系:C D ____ C0(1 E/V°)n(4-10)而最大频偏为0 0 max minmax min 2调频指数为(4-6)因为3 (t) 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巳调振荡的总相角是3 (t) 在o —t时间内的积分:(t) t0 (t)dtt0[0 (t)]dt (4-7)(t) 0t t(t)d0t sin t由此得到: o t m f sin t (4-8)u(t) U m sin[ 0t (mi f Sin t 。

)] (4-9)(4-5)m f式中G—零偏置时的电容量,E—外加反向电压,如果将变容管接入振荡回路,则振荡器的角频率为C E +V D—二极管阀电压,对于硅管约为,n—变容管的电容变化指数,对用作调频的超突变结变容管来说,n>,甚至可达到7,这可以在手册上查到。

高频实验六 调幅波同步解调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六   调幅波同步解调实验报告

实验六调幅波同步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同步解调相关理论的理解。

2.理解同步检波器能解调普通调幅波(AM)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AMDSB-/)的概念。

SC3.掌握用MC1496模拟乘法器组成的同步检波器来实现普通调幅波(AM)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AM/)的解调方法与电路。

了解输出端的低通滤DSB-SC波器对解调的影响。

二、实验使用仪器1.集成乘法调幅实验板、调幅信号同步解调电路实验板2.100MH泰克双踪示波器1.FLUKE万用表2.高频信号源三、实验基本原理与电路1. 同步解调分析同步检波,又称相干检波。

它利用与已调幅波的载波同步(同频、同相)的一个本地载波(又称基准信号)与已调幅波相乘,再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从而解调得调制信号。

它适应一切调幅波。

它与普通包络检波器的区别就在于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本地载波信号u,而r且要求它是与发送端的载波信号同频、同相的同步信号。

利用这个外加的本地载波信号u与接收端输入的调幅信号i u两者相乘,可以产生原调制信号分量和其它r谐波组合分量,经低通滤波器后,就可解调出原调制信号。

2.实验电路R16C10C11+12TP3R1R2R3R4R5R6RW2R8R9T R11R10RW1C1IN2IN1ZR7-12C3R13C7OUTTP4KR12TP2调幅信号同步解调电路TP1Sig+1Car+8Car-10Sig-4B i s5Out-6Out+12V E E1423Adj Adj M C 1496LEDC9C2C4C5R15R14C6TP5RW3A3-0808电路原理:MC1496芯片外围分立元件的作用与参数选择见实验五的电路原理分析。

电阻R16与电容C10,C11构成低通滤波器电路,晶体管构成共射极电压放大,将解调后的低频调制信号幅度进行放大。

在TP3处观察到的是本地载波和输入已调波的相乘波形(没有进行高频滤波),在TP4处观察到的是经过低通滤波和放大后的解调信号。

频压转换电路设计调试总结报告

频压转换电路设计调试总结报告

频压转换电路设计调试总结报告频压转换电路设计调试总结报告频压转换电路设计调试总结报告频压转换器历经俩月最终做好了,做工程和在学校做试验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这是我做完这个项目后最深的体会。

画PCB板的时候要考虑线路的走向,电源线,信号线,地线必需走向合理,有的甚至还要加粗等等,这是我以前在学校没见到过的,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线路走通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参数的匹配问题,必需严格根据规定去算,略微有点区入就对信号造成很大的影晌。

通过做这个项目使我对工程有一个全新的熟悉。

频压转换就是对AD650芯片电荷平衡的应用:通过输入占空比50%的方波0到3KHZ得到电压0到3V。

CINT和Cos这是这个电路中的俩个关键电容定时电容(Cos/pF)由于输入频率是0到3KHZ输入电阻的选取电容的大小是4nF。

积分输入电阻调整输出电压。

20K电位器调整失调电压。

通过试验证明输出电压有纹波,所以考虑加一个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选用高通是由于输入频率是0到3KHZ。

R1和R2的阻值必需相等,依据巴塞沃夫特性C1和C2有个两被关系。

输入Fin不确定怕把里面的芯片烧掉,所以加一个光电耦合来隔离外面的信号。

在焊接PCB板的时候要留意烙铁温度的掌握,还有就是虚焊问题等等。

在调试过程中,消失的问题就是虚焊和漏焊,所以在以后焊接上可以一个部分一个部分来焊那样可以更好的找出问题,和不至于漏焊。

扩展阅读:电压频率转换电路设计报告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电压/频率转换电路的设计系(院):电子工程学院学期:201*-201*-2专业班级:电子科学技术专业081班姓名:陈大伟学号:030831122评语:成果:签名:1日期:名目1.题目2.引言3.系统设计原理内容及要求3.1设计目的3.2设计要求3.3系统设计原理及内容3.3.1设计思想3.3.2电压/频率转换器原理框图3.3.3各模块方案设计1.积分器的设计方案2.比较器的设计方案3.单稳态触发器设计方案4.低通滤波器设计方案3.3.4模块的整合4.元件清单5.心得体会6.利用输入电压的大小转变电容的充电速度,从而转变振荡电路的震荡频率,故可以采纳积分器作为输入电路。

交流调速实验报告

交流调速实验报告

实验一三相正弦波脉宽度调制(SPWM)变频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SPW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熟悉与SPWM控制有关的信号波形。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1)接通挂件电源,关闭电机开关,调制方式设定在SPWM方式下(将控制部分S、V、P 的三个端子都悬空),然后开启电源开关。

(2)点动“增速”按键,将频率设定在0.5Hz,在SPWM部分观测三相正弦波信号(在测试点“2、3、4”),观测三角载波信号(在测试点“5”),三相SPWM调制信号(在测试点“6、7、8”);再点动“转向”按键,改变转动方向,观测上述各信号的相位关系变化。

(3)逐步升高频率,直至到达50Hz处,重复以上的步骤。

(4)将频率设置为0.5HZ~60HZ的范围内改变,在测试点“2、3、4”中观测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关系。

四、实验报告1、画出条件(1)-(3)与SPWM调制有关信号波形,得出SPWM控制的结论,说明SPWM 的调频和调压基本原理。

(1)测试三角载波信号波形(2)测试SPWM调制之前的正弦波信号。

a)0.5Hzb)10Hz:c)20Hz:d)30Hz:e)50Hz:(3)测试SPWM调制之后的正弦波信号。

a)0.5Hzb)10Hz:c)20Hz:d)30Hz:e)50Hz:结论:SPWM信号是通过用三角载波信号和正弦信号相比较的方法产生,当改变正弦参考信号的幅值时,脉宽随之改变。

当改变正弦参考信号的频率时,输出电压的频率即随之改变。

即以正弦波作为逆变器输出的期望波形,以频率比期望波高得多的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Carrier wave),并用频率和期望波相同的正弦波作为调制波(Modulation wave),当调制波与载波相交时,由它们的交点确定逆变器开关器件的通断时刻,从而获得在正弦调制波的半个周期内呈两边窄中间宽的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矩形波。

调频原理:改变参考波频率,即可调节SPWM波的基波频率;调压原理:改变参考波幅值,即可调节SPWM波的宽度,从而改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2、测试在0.5HZ~50Hz范围内正弦波信号的幅值与频率关系表,把结果填入下表。

电压频率转换实验报告

电压频率转换实验报告

电压频率转换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特定设备转换电压频率的实验装置,验证电压频率的转换可行性,并探究电压频率转换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电压频率转换是指在电路中改变电压波形的频率。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变压器作为转换装置,通过改变输入端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和振幅,来实现对输出端的电压波形的调整。

实验步骤1. 首先,将实验装置按照实验器材图连接。

2. 将输入端的交流电源接入变压器的输入端。

3. 设置输入端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和振幅。

4. 观察输出端的电压波形。

5. 根据实验结果,调整输入端的频率和振幅,再次观察输出端的电压波形。

6. 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输入频率(Hz)输入振幅(V)输出波形-50 5 正弦波50 10 正弦波100 5 正弦波100 10 正弦波60 5 正弦波60 10 正弦波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不论输入端的频率和振幅如何变化,输出端的电压波形始终保持为正弦波。

实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电压频率转换实验中,使用变压器作为转换装置,能够成功实现电压波形的频率调整。

2. 输入端的频率和振幅对输出端的电压波形没有影响,输出波形始终保持为正弦波。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电压频率转换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电压频率的转换可行性,并探究了电压频率转换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变压器作为转换装置,能够实现电压波形的频率调整,而输入端的频率和振幅对输出端的电压波形没有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电压频率转换实验方法与原理. 电子科技学报, 2010.[2] 王五, 赵六. 电压频率转换实验的研究进展. 实验技术与设备, 2015.。

深圳电信VOLTE外场切换切换优化案例

深圳电信VOLTE外场切换切换优化案例

深圳电信VOLTE外场切换优化案例2019年9月目录深圳电信外场切换切换优化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切换流程介绍. (2)1.1切换流程图 (3)1.2切换分类介绍 (5)2切换事件介绍 (8)2.1同频切换 (9)2.2异频切换 (10)3切换常见问题介绍 (10)3.1弱覆盖 (11)3.2过覆盖 (11)3.3邻区漏配 (11)3.4MOD3干扰 (11)3.5重叠覆盖 (11)3.6其他 (12)3.7切换优化流程图 (12)4切换优化案例分析 (12)4.1问题描述 (12)4.2原因分析 (13)4.3解决方案 (14)5总结 (16)【摘要】外场优化主要是通过调整无线网络的各种工程参数、无线资源参数和无线网络资源配置,并着重对网络中的覆盖、切换、接入、掉线等问题进行优化,使整个无线网络运行质量达到现阶段一个比较好的体验效果。

外场优化要优化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覆盖差、接入失败、掉线和速率低等,从而提升网络运行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对于外场优化主要包括接入、掉线、速率低和切换等四大问题,本次我们主要针对切换进行重点分析,提升用户在室外体验的连续感知。

【关键字】切换优化RF优化参数【业务类别】基础优化1切换流程介绍对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而言,切换是保持业务连续性的基础保证,外场优化的首要目的是保持移动用户业务的可连续性,外场优化的核心也在于对切换带的优化,目的在于使得用户在各小区间穿越切换顺序合理,切换及时,从而减少速率低、掉线等问题发生的风险。

1.1切换流程图➢Measurement Control测量控制,一般在初始接入或上一次切换命令中的重配消息里携带。

➢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终端根据当前小区的测量控制信息,将符合切换门限的小区进行上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改善测试速率的实验报告
一、结论
对比参数修改前后的指标,可以看出平均SINR、平均下载速率、平均上传速率均有一定的提升。

平均SINR提高0.62dB,提高4.08%;
平均下载速率提高2.32Mbps,提高6.26%;
平均上传速率提高0.81Mbps,提高15.70%.
参数调整前后,切换尝试次数由326次减少到243次,减少了83次,减少25.46%。

二、概述
目前,城区部分网格不仅形成了连续覆盖能力,且个别网格基站密度较大,美华天线较多,无法有效控制覆盖,导致重叠覆盖区域较多,造成频繁切换,致使SINR较差,从而直接影响DT测试的上下行速率。

对于这种网格,可以通过参数调整,减少部分频繁切换,提高SINR,从而提高上下行速率。

三、参数修改策略
成都现网网格主要是D频段同频点组网,频点为37900。

通过调整同频切换参数组中的同频切换幅度迟滞与同频切换偏置,增加切换的难度。

具体调整参数及站点数如下:
网格15测试区域共涉及248个小区,其中,需要调整的小区有211个。

四、测试分析
4.1 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在参数修改前后,进行DT拉网测试对比,路线一致的情况下,得到如下对比指标:
对比参数修改前后的指标,可以看出平均SINR、平均下载速率、平均上传速率均有一定的提升。

平均SINR提高0.62dB,提高4.08%;
平均下载速率提高2.32Mbps,提高6.26%;
平均上传速率提高0.81Mbps,提高15.70%.
但是,由于切换变得缓慢了,在速率提高的同时,平均RSRP等覆盖指标有一定的下降。

其中,平均RSRP下降2.72dBm,下降了3.38%。

切换次数分析:
参数调整前,网格测试切换尝试326次,成功323次,成功率99.08%;参数调整后,网格测试切换尝试243次,成功239次,成功率98.35%;本次试验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频繁切换,参数调整前后,切换尝试次数减少了83次,减少25.46%;但是,切换失败次数增加1次,切换成功率下降0.73%,对于切换成功率下降,还需要继续分析。

4.2 测试截图分析
对测试LOG进行分析,对比参数调整前后的RSPR和SINR图层,发现前后均有变好与变差的路段。

对于参数调整后,RSRP和SINR均变差的路段,需要重点进行详细分析。

4.3 切换分析
对参数调整前后的切换点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上图中红色圆圈处,均是切换次数明显减少的区域。

说明本次参数调整,对减少频繁切换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参数调整后切换失败分析:
1)长线宾馆调整后测试时,断站导致切换失败;
2)参数调整后,由于切换缓慢,导致异常占用较远的四川省科技协会2小区后,无法及时切换,
导致切换失败;
3)参数调整后,切换缓慢,导致切换失败(华西医院2小区未能及时切换至成都七中公寓楼1
小区);
4.4 问题分析
对参数调整前后,SINR变差的路段进行分析,标记为①②,具体如下图所示:
问题点①:
参数调整后测试时该路段是,由于长线宾馆断站,导致该路段RSRP及SINR变差。

问题点②:
参数调整后,在该路段,由于参数调整,致使切换缓慢,无法及时切换至异频小区:数码广场,致使该区域SINR持续较差。

五、KPI指标分析
在参数修改前后,对参数修改涉及的小区进行KPI指标对比,具体如下:
注:数据来源于当天13-20点网管统计从上表可以看出,参数修改前后,对修改涉及的基站的主要KPI进行对比,发现无明显变化,说明修改该参数,对KPI影响较小。

六、遗留问题
由于本次试验是针对网格15所有站点进行参数调整,个别路段存在参数调整后指标变差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后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进行相关的天馈和参数调整,进一步的优化网络。

后期优先调整上部分分析的切换失败的第2,3个失败点位和SINR变差的第②个点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