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传热1

合集下载

传热学-第五章1-2

传热学-第五章1-2

假设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解积分方程 c)数值解法:近年来发展迅速 可求解很复杂问题:三维、紊流、变物性、超音速 (2)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法 利用湍流时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似规律,由湍流 时的局部表面摩擦系数推知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3)实验法 用相似理论指导
五、
对流换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
c [J (kg C) ]
[N s m2 ]
[1 K ]
运动粘度 [m 2 s]
1 v 1 v T p T p
h (流体内部和流体与壁 面间导热热阻小)
、c h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
流动引起的对流相项 非稳态项
导热引起的扩散项
1)如u=0、v=0上式即为二维导热微分方程。 2)如控制体内有内热源,在其右端加上
1 ( x, y) c
3)由能量方程说明,运动的流体除了依靠流体的 宏观位移传递热量,还依靠导热传递热量。
归纳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常物性、无内热源、 二维、不可压缩牛顿流体)
前面4个方程求出温度场之后,可以利用牛顿冷 却微分方程: t
hx t y w, x
计算当地对流换热系数 hx
四、表面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1)微分方程式的数学解法 a)精确解法(分析解):根据边界层理论,得到 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常微分方程 求解
b)近似积分法:
单值性条件:能单值地反映对流换热过程特点的条件 完整数学描述: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 单值性条件 单值性条件包括四项:几何、物理、时间、边界 (1) 几何条件 说明对流换热过程中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平板、圆管;竖直圆管、水平圆管;长度、 直径等 (2) 物理条件 说明对流换热过程的物理特征

清华大学化工原理25第五章传热

清华大学化工原理25第五章传热

第五章 传热Key Words: Heat transfer, Conduction, Convection, Rediation, Fourier Law第一节 概述化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气一液,液-液,气-固,液-固的换热过程 加热冷却 过程强化 保温――削弱过程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热传导 分子振动 无质点位移对流传热 流体质点相对移动 强制对流、自然对流 电磁波形式传播 热辐射 放热→辐射能→吸收无需中间介质、能量转换,T 高时的主要方式 传热方式相互依存,并不独立存在 二、冷热流体接触方式: 直接接触式 间壁式 蓄热式 三、传热速率:(传热速率)热流量Q :J/s热流密度(热通量) q=dQ/ds J/m 2s 四、稳态传热和不稳态传热Q 、q 、及有关物理量(进出口T , t ) 不随时间变化稳态 sQ qds =⎰q : 不随变化(沿管长变化)不稳定:夹套加热T Q Qd θθ=⎰第二节 热传导一、温度场和温度梯度:在θ时刻物体(或空间)各点温度分布 t = f (x,y,z,) 若与θ无关→稳定温度场相同t 连结组成等温面 等温面不相交等温面上无热量传递温度梯度:0lim n t t n n∆→∂∆=∂∆ n :法线方向 二、Fourier 定律t dQ dsnλ∂=-∂ (与牛顿粘性定律相似) λ:导热系数,负号:热流方向是温度降方向。

三、导热系数λ与物质组成、结构、温度、密度、压强等有关。

单位:/w mK金属 101~102T建材 10-1~100w/mK T绝缘材料 10-2~10-1液体 10-1T (水、甘油除外)气体 10-2~10-1固体:=o (1+KT) λ0:0℃导热系数,金属K<0,非金属K>0 液体:T λ(水、甘油除外)气体:T λ。

高于2000atm ,低于20mmHg ,p λ四、平壁稳定热传导:一平板,长宽与厚比无限大。

dt const Q sdxλλ==- 积分:()121212/s t t t t t t Q bb s Rλλ---===温度分布 11Qx q t t t x s λλ=-=- 直线o o a t λλλ'=+()()()()2212121212122(1)()12o o o o m a s Q t t t t b t t S sa t t a t t tb bλλλλ'⎡⎤=-+-⎢⎥⎣⎦+''=+-=+-多层:n 层 不同 ,b 不同存在n 个温度差(接触面良好) Q 相同(通过各层)()()()31212233412314312123isssQ t t t t t t b b b t t t Q b b b R s s sλλλλλλ=-=-=--∆==++∑由总温差和i,求Q ,由21~i i n QR t t t -=∆,求五、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2s rL π=、Q 相同、q 不同()12122122ln(/)L t t dt dtt t Q s rL Q dr dr r r Rπλλπλ--=-=-==21212m m b r r r rR s Lr s λλπλ--=== 2121ln(/)m r r r r r -= 对数平均值 当r 2 / r 1<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计算,误差小于4%多层: ()23141433122412311223312111ln ln ln m m m L t t t t Q b r b b r r s s s r r r πλλλλλλ--==++++ 六、具有内热源的热传导:半径为r o 、长度为L 圆柱体(径向传热)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产生热'q '2'22dt q rL r Lq dt rdr drλππλ-=∴=-若r =r o 时,t =t w2'2'2'2maxmax 124014w o tro w t r o o ww w o q r q r dt rdrt t r q r t t r r t t t t r λλλ⎡⎤⎛⎫⎢⎥=-=+- ⎪⎢⎥⎝⎭⎣⎦⎛⎫-==+∴=- ⎪-⎝⎭⎰⎰时温度沿半径方向呈抛物线分布。

第五章 传热

第五章 传热

第五章传热1. 有一套管换热器,长10m,管间用饱和蒸汽作加热剂,一定流量下且作湍流流动的空气由内管流过,温度可升至指定温度。

现将空气流量增加一倍,并近似认为加热面壁温不变,要使空气出口温度仍保持原指定温度,则套管换热器的长度应为原来的_______。

A:2倍B:1.74倍C:1.15倍D:1.14倍2. 判断下面关于系统进行稳定传热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通过一定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不随时间变化,为一定值B:系统中任一点的温度维持恒定C:总的传热速率等于通过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各层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之和D:系统中任一传热面上的热通量在过程中不变3. 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所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_______。

A:表面光滑,颜色较浅B:表面粗糙,颜色较深C:表面粗糙,颜色较浅D:表面光滑,颜色较深4. 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面积均相等,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1和λ2,其对应的温度差为∆t1和∆t2,若∆t1>∆t2,则和的关系为_______。

A:λ1<λ2B:λ1>λ2C:λ1=λ2D:无法确定5. 空气、水、铁的导热系数分别是λ1、λ2和λ3,其大小顺序是_______。

A:λ1>λ2>λ3B:λ1<λ2<λ3C:λ2>λ3>λ1D:λ2<λ3<λ16. 随着温差增加,空气导热系数变化趋势是_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7. 随着温差增加,水的导热系数变化趋势是_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8. 随着温差增加,大多数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变化趋势是_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9. 随着温差增加,大多数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变化趋势是_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10. 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其纯度的增加而_______。

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确定变化11. 有一φ18×2mm的无缝钢管,管内通冷冻盐水,为减少冷量损失,在管外包一导热系数λ=0.18W/(m℃)的石棉,保温层外壁与空气对流传热系数α=10W/(m2℃),原包石棉厚为5mm,现改为8mm,则冷量损失是_______。

传热1温度梯度温度梯度的物理意义是指某时刻温度场在该点

传热1温度梯度温度梯度的物理意义是指某时刻温度场在该点

1.温度梯度温度梯度的物理意义是指某时刻温度场在该点向温度增加方向的温度变化率,它表示该点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其值沿温度增加方向为正,沿温度降低方向为负。

2.传热速率(热流量):Φ/Q 表示,单位为W (J/s)。

热通量(热流密度):q ,单位为W/m 2式中,R —热阻,K/Wλ--- 导热系数,w/m ·kλ金属固体 > λ非金属固体 > λ液体 > λ气体物理意义:某物质在单位温度梯度时所通过的热流密度。

式中的负号指热流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对于面积为A 的平壁,热流量Φ为 通过多层平壁的稳态传热在稳定导热过程中 穿过各层的热通量q 必相等5.通过圆筒壁的稳态传热通过多层圆筒壁的稳态传热----- 注:对于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通过各层的热传导速率Φ都是相同的,但是热流密度却不相等。

6.对流传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α]▲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1.流体的状态:液体、气体、蒸汽及在传热过程中是否有相变。

有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大的多;2.流体的物理性质:影响较大的物性如密度ρ、比热c p、导热系数λ、粘度μ等,体膨胀系数a v;3.流体的运动状况:层流、过渡流或湍流;4.流体对流的状况:自然对流,强制对流;5.传热表面的形状、位置及大小:如管、板、管束、管径、管长、管子排列方式、垂直放置或水平放置等。

7.流体有相变的对流传热包括沸腾传热和冷凝传热8.换热器9.传热基本方程式在传热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换热器传递的热量和传热面积成正比,与冷、热流体间的温度差成正比。

[K—传热系数,w/m2·k]不要与导热系数λ混淆。

∆T m—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度差[就是换热的平均温度差]单层平壁的传热系数[K]多层平壁包括壁面上有垢层的情况,传热系数▲单层圆管壁的传热系数10.换热平均温差[∆Tm]12)变温传热时的平均温度差并流[最小],逆流[最大][适用于并流,逆流]热射线—能被物体吸收而转变成热能的辐射线称作热射线。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ppt课件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ppt课件

5.1 传热过程概述
5.1.1 热传导及导热系数
5.1.2 对流
5.1.3 热辐射 5.1.4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 换热器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18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一、直接接触式换热和混合式换热器 二、蓄热式换热和蓄热器 三、间壁式换热和间壁式换热器√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接触热阻 因两个接触表面粗糙不平而产生的附加热阻。 接触热阻包括通过实际接触面的导热热阻和
通过空穴的导热热阻(高温时还有辐射传热)。 接触热阻与接触面材料、表面粗糙度及接触
面上压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实验测定。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3
二、多层平壁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接触热 阻
图5-5 接触热阻的影响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19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动画22
图5-1 套管式换热器 1-内管 2-外管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0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图5-2 单程管壳式换热器
动画21 1-外壳,2-管束,3、4-接管,5-封头,6-管
板,7-挡板,8-泄水池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1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Qt1 t2 t2 t3 t3 t4
b1
b2
b3
1S 2S 3S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1
二、多层平壁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三层平壁稳态热传导速率方程
Q
t1 t4
b1 b2 b3
1S 2S 3S
对n层平壁,其传热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Q t1 tn 1
bi
iS

传热学第五章_对流换热原理-1

传热学第五章_对流换热原理-1

Velocity = v Velocity = 0
Velocity Temperature
Boundary Boundary
Layer
Layer
HOT SURFACE, TEMP = TH
3. 热边界层厚度δt和流动边界层厚度δ的区 别与联系
(2) 边界层产生原因:
由于粘性的作用,流体与 壁面之间产生一粘滞力, 粘滞力使得靠近壁面处的 速度逐渐下降,最后使壁 面上的流体速度降为零, 流体质点在壁面上产生一 薄层。随着流体的流动, 粘滞力向内传递,形成的 薄层又阻碍邻近流体层中 微粒运动的作用,依此类 推,形成的薄层又阻碍邻 近流体层微粒运动,到一 定程度,粘滞力不再起作 用。
➢ 如果流体为粘性流体,情况会如何呢?我们用一测速仪来 测量壁面附近的速度分布。测量发现在法向方向上,即y 方向上,壁面上速度为零,随着y方向的增加,流速急剧 增加,到达一薄层后,流速接近或等于来流速度,普朗特 研究了这一现象,并且在1904年第一次提出了边界层的概 念。
普朗特在仔细观察了粘性流体流过固体表面的特性后提出了 突破性的见解。他认为,粘滞性起作用的区域仅仅局限在 靠近壁面的薄层内。在此薄层以外,由于速度梯度很小粘 滞性所造成的切应力可以略而不计,于是该区域中的流动 可以作为理想流体的无旋流动。这种在固体表面附近流体 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称为流动边界层(又称速度边界 层).图5—5示出了产生流动边界层的两种常见情形。如 图5—5a所示,从y=o处u=0开始,流体的速度随着离开 壁面距离y的增加而急剧增大,经过一个薄层后u增长到接 近主流速度。这个薄层即为流动边界层,其厚度视规定的 接近主流速度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通常规定达到主流速度 的99%处的距离y为流动边界层的厚度,记为δ 。

第五章 传热

第五章 传热

22/141
一、实验法求α 实验法求α
Nu =
Pr =
Re =
αl λ

Nu = f (Re 或Gr,Pr )
定性温度:确定物性的温度, 定性温度:确定物性的温度,有两种
t 进 + t出 主体平均温度 t m = 2
膜温
cpµ
λ
ρul µ
3 2 β ∆tgl ρ 或Gr = µ2
自然对流 对流传热 强制对流
发生在 流体内部 流体 有宏观位移
管内层流
牛顿冷却定律: Q 牛顿冷却定律:
= αA(t 1 − t 2 )
对流传热系数或给 热系数, 热系数,W/m2⋅K
自然 对流 导热
导热
辐射传热
靠电磁波传热
电热炉烧水
6/141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里叶定律
1、基本概念
传热速率 Q: : 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 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J/s 热通量 q: 单位传热面积上的传热速率,J/m2s,矢量,方向为传热 : 单位传热面积上的传热速率, ,矢量,
目录
第五章 传 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里叶定律 二、热导率 三、一维平壁稳态热传导 四、一维圆筒壁稳态热传导
1
目录
第三节 对流传热
一、实验法求α 实验法求α 二、各种情形下的α经验式 各种情形下的α
(一)无相变 1、管内层流 2、管内湍流 3、管外强制对流 4、自然对流 (二)有相变 1、冷凝 2、沸腾
接触热阻一般通过实验测定或凭经验估计
返回目录 18/141
第三节 对流传热
回忆:什么是对流传热? 回忆:什么是对流传热? t tw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好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好

根据换热器总热量恒算式
T 1 T 2 Q W 1C p1 1
1 W 2C p 2
t 2 t1 Q
两式相减 m T 1 t 2 T 2 t 1 Q
T 1 t 2 T 2 t 1 Q KA
ln T 1 t 2 T 2 t1
吉 首 大 学
K称为传热系数 对于平壁,有
流体通过间壁的热量交换
Q = KA(T-t) = KA△T
对于圆筒壁,有
化 工 原 理 Q =2πl(T- t)/( 1 a1d1 + b
λdm
+
1
a2d2
)
换热器标准规定,换热面积以管外径计算,故有 1 bd 1 d1 /( ) = KA1△T 2πd l ( T - t ) Q= 1 + + a1 λdm a2d2 1 bd1 d1 其中: K= 1/( ) + + a1 λdm a2d2 当管较薄或管径较大时,d1、d2、dm相差为大,为了简化 计算,可按平壁处理,面积以管外径计算,则有 1 b 1 A (T - t) /( ) = KA1△T Q= 1 + + a1 a2 λ 1 b 1 其中: K= 1/( ) + + a1 a2 λ
第五章 传 热
Chapter 5 Heat Transfer
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化 工 原 理 化工生产的传热问题 化工生产需要大规模地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而 这些性质的变化都涉及热能的传递。 化学反应:向反应器提供热量或从反应器移走热量; 蒸发、蒸馏、干燥:按一定的速率向这些设备输入热量;
吉 首 大 学
获取 K 的另外两种途径

第5章 第1,2节 传热

第5章 第1,2节  传热

二 传热过程中冷热流体热交换方式
工业上的传热设备按冷、热两股流体间的热 交换方式,设备可分为三类:
1. 直接接触式换热和混合式换热器
热、冷流体直接混合进行热交换传热过程, 称为直接接触式换热 。所采用的设备称为混合式 换热器。
直接接触式换热的特点:
(1) 传热效果好,设备结构简单;
(2)在进行传热的同时 ,伴有传质过程。

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各种材料在相应温度 下的导热系数及其与温度的关系式。由试算 法确定。即先假设其界面温度,然后计算导 热系数,将导热系数代入计算公式中检验, 合格后才能用。 试验后得到:λ1=1.05W/(m.℃) λ2=0.15W/(m.℃) λ3=0.81W/(m.℃)
设t2为耐火砖和绝热砖之间的温度,t3为绝热砖和 普通砖之间的温度,则有: Q =(t1-t4)/(R1’+R2’+R3’) =(1016-34)/(0.15/1.05+0.29/0.15+0.228/0.81) =982/(0.1429+1.933+0.2815) = 416.5W/m2 又因为 Δt1=R1’q=0.1429×416.5=59.5℃ t2=t1-Δt1 =1016-59.5=956.5 ℃ 同理, Δt2=R2’q=805.1℃ t3=151.4 ℃ Δt3=t3-t4=151.4-34=117.4 ℃
1. 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物体或系统内各点间的温度差存在是产生热 传导的必要条件。由热传导方式引起的传热速 率(称为导热速率)决定于物体内温度的分布 情况。 (1)温度场:任一瞬间物体或系统内各点的 温度分布总和。温度场的数学表式为 t=f(x,y,z,θ)
稳定温度场 不稳定温度场
一维稳定温度场

化工原理课件第五章 传热

化工原理课件第五章 传热

温度场的通式
温度场的通式:
t f x, y, z,
式中: t —— 某点的温度,k;
X,y,z —— 这点的空间坐标;
θ —— 时间,s。
若在稳定温度场中, 表示式为:
t f x, y, z
稳定温度场和不稳定温度场
(1)不稳定温度场 —— 温度随时间而改变 的温度场,称为:不稳定温度场 。
称为:传热速率,用Q表示,单位:J/s, 即w(瓦)。
(三)辐射
1、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能量的现象。 物体可以由不同原因发出辐射能。
2、热辐射——物体因热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 称为:热辐射radiation。
3、 只要物体的绝对温度大于 0K,便会不停地 将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出去,同时也不断 地将其他物体辐射来的能量转为热量。辐射与 吸收能 量的差额转变为低温物体的热量。但 是,只有物体具有较高温度时, 辐射才为主 要形式。
传热面上不同局部面积的热通量可以不同。
3、热流量Q与热通量q的关系
式中:
q dQ dA
Q——热流量,单位为:J/s,即w(瓦) 。
q——热通量(热流密度),单位为:J/(m2·s),即 w/m2。
A——传热面积, m2 。
热流量Q与热通量q的关系
(1)热通量q基于微元面dA,热通量q可以 用于局部地区。
1、热源——电热、饱和水蒸汽、烟道气、高 温载体等。
2、冷源——冷却水、空气、冷却盐水等。 冷却水——河水、海水、井水等。
二、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 1、热传导(导热) • 2、对流 • 3、辐射
(一)热传导(简称:导热)
1、热传导——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
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者传递到与 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 简称:导热conduction。

第5章 传热

第5章    传热

第五章 传热1.一立式加热炉炉墙由厚150mm 的耐火材料构成,其导热系数为λ1=1.3W/(m ·K),其内外表面温度为ll00℃及240℃,试求通过炉墙损失的热量(W/m 2);若外加一层25mm ,并假定炉内壁温度仍为1100℃,而热损失降至原来的57%,求绝热层外壁温度及两层交界面处的温度。

解:211213.74533.115.02401100m W b t t AQ q =-=-==λ24.424857.0'm W q q == 4.42483.0025.03.115.01100'3221131=+-=+-==t b b t t A Qq λλ 解得:3t =255.8℃4.42483.115.01100''21121=-=-==t b t t AQ q λ解得:'2t =609.8℃2某加热炉炉墙由耐火砖、绝热层与普通砖组成,耐火砖里侧温度为900℃,普通砖外侧温度为50℃,各层厚度分别为:耐火砖140mm ,绝热层(石棉灰)20mm ,普通砖280mm ;各层导热系数:λ1=0.93W /(m·K),λ2=0.064W /(m·K),λ3=0.7W/(m·K)。

(1)试求每m 2炉墙的热损失;(2)若普通砖的最高耐热温度为600℃,本题条件下,是否适宜?解: (1)2332211419.9847.028.0064.002.093.014.050900m W b b b t t q =++-=++-=λλλ(2)2333439.9847.050m W t t t q =-=-=λ 解得:3t =444℃ 适宜3.用平板法测定某固体的导热系数,试件做成圆形薄板,直径d =120mm ,厚度为δmm ,与加热器的热表面及冷却器的冷表面直接接触。

所传递的热量(一维导热),用加热器的电能消耗计算之。

过程稳定时,测得加热器电流为0.96A ,电压为60.5V ,热电偶测得热表面温度t 1=180℃,冷表面t 2=30℃;由于安装不良,试件与冷热表面之间各有一层0.1mm 的缝隙(内有空气),试求: (1)忽略表面间的辐射传热时,因空气缝隙引起的测试导热系数的相对误差。

第5章 传热

第5章 传热
传递因速度的脉动而大大强化;
化 工 原 理
29
湍流主体:速度脉动较大,以湍流粘度为主,径向 过渡层:分子粘度与湍流粘度相当;
层流内层:速度脉动较小,以分子粘度为主,径向
传递只能依赖分子运动。
——层流内层为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
Re越大,湍动程度越高,层流内层厚度 越薄
§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层流内层 •湍流主 体 • 过渡区域
17
T1 T2 1 T1 T2 q= d d l = l 1 1 1 2 d 2 d 2
T1 T2 q 1 2d
q 2 q 2 (1l ) / (2 d )
d
d
§5.2 热传导
f(h)
1
18
化 工 原 理
一般 0.9 0.8 0.7 故 0.6 0.5 1 记h=l/d并令f(h)= 0.4 8 h 1 0.3 0.2 此函数的图形为 0.1 考虑到美观和使用上 的方便,h不必取得过大,例如,可 h 0 1l=3d 2 ,此时房屋热量的损失不超过单层玻璃窗 3 4 5 6 7 8 9 10 取h=3,即 时的 4% 。
11
t
假设:

t1
Qx
(1) A大,b小; (2) 材料均匀;
(3)温度仅沿x变化,不
t2
dx
Qx+dx
随时间变化。
x
§5.2 热传导
dt 傅立叶定律: Q A dx 边界条件为:
12
化 工 原 理
x 0时,t t1
x b时,t t 2
t1 t2 积分得: Q A(t1 t2 ) b b 1q1 r2 q2 r3 q3

第五章传热(本专业)(1)精品PPT课件

第五章传热(本专业)(1)精品PPT课件
0K,均存在辐射传热; ▪ 不需要任何中介; ▪ 传热过程中伴随能量 形式的转换。
三种传热方式的比较:
传导 对流 辐射
注:三种传热方式往往共存
5.1.3 工程上常用的换热方式
⒈混合式换热
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换热,如凉水塔,湿式混 合冷凝器。 优点:传热速度快、效率高、设备简单等。
2. 蓄热式换热
计算:
厚度为b 的无限大平壁,壁 面两侧温度t1、t2 ,t1>t2 , 取厚度为dx 的薄层,由傅
立叶定律:
q dt
dx dt q dx
对上式积分,积分限为:
t : t1 t2
x:0
λ取一平均值,视为常 数,积分得:
q
t1
t2
t
Q
qA
A
t1
t2
说明:
①将上式写成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分率、分子量及导热系数。
气体的 导热系数:
1-水蒸气;2-氧;3-二氧化碳;4-空气; 5-氮;6-氩
5.2.4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㈠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平壁模型:
▪ 平壁材质均匀,λ可视为常数;
▪ 平壁内只有一维温度梯度,导热方向垂直于壁面 ─等温面为平行于侧面的平面;
▪ 导热平壁的长和宽>>壁厚b ,忽略边缘热损失。
─等温面为与圆筒同心的圆筒面;
▪ 筒壁材质均匀,λ视为常数。
计算:
内、外半径r1、r2 , 内外壁温度t1、t2(t1>t2), A=2πrl,导热系数λ,由傅
立叶定律:
QArq2rLddrt
分离变量: dt Q dr
2L r
积分: d t2 t r2 Q dr
t1
r1 2L r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王晓敏)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王晓敏)

dx
t1
Q b1 b3
A
t4
o
t2 t3
x
18
t1 t 2 t3 Q b b1 b 2 3 l1 A l2 A l3 A t1 t 2 t3 t1 t 4 3 R1 R2 R3 Ri
i 1
Q
t1 tn 1
R
i 1
r dr t 分离变量, Q 2ll dt r t 积分: r r Q ln 2 2ll (t1 t 2 ) r1
2 2 1 1
r2 l
r
r1 Q t1 t2 dr
t1 t 2 t1 t 2 t1 t 2 Q 2ll ln r 2 r 1 ln r 2 r 1 R 2ll 2 l (r2 r1 ) l (t 1 t 2) t1 t 2 t1 t 2 t1 t 2 Q l Am (r2 r1 ) ln r 2 r1 b b / l Am R
12
3. 传热速率与热阻
• 热流量Q: 单位时间内通过全部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 , J/s或W; • 热通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 W/m2; • 传热面上不同局部面积的热通量可以不同; • q=dQ/dA; • 传热速率=传热温差/热阻 • 电流I=电压U/电阻R
13
第二节 热传导
要求及目的: • 了解和掌握传热的基本概念、规律和计算; • 能正确进行工艺设计,合理选择和使用换热器。
8
第一节 概 述
1. 传热在化工 生产中的应用
•任何工艺过程需在指定温度下进行,必须加 热或冷却;
• 利用余热,以降低能耗;
•绝热
醋酸乙烯气体
冷油
醋酸气体 加热器 乙炔气体 反 应 器 200℃

化工原理 第五章 传热.

化工原理 第五章  传热.

第一节概述一、传热过程在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中的应用传热就是热量传递过程。

因为石油加工和几乎所有的化工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的,因此不论是原料、中间产品,还是产品.都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加热和冷却。

如原油在365℃左右进行常压蒸馏,重油在405℃左右进行减压蒸馏(其真空度为720mmHg左右),经过蒸馏所得到的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又要冷却到25~40℃左右;再如氮肥生产中,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要在一定压力和500℃左右的高温才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而氨与未反应的氮气、氢气的分离,则需要经过冷却与冷凝把混合气中的氨以液体形式分离出来。

可见,传热过程在石油加工和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除了生产中原料和产品的加热和冷却外,还常常将生产中排出的高温气体或液体中的热量通过换热加以回收利用;再有一些高温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及低温设备和管道的隔热,目的是消弱和抑制热量的传递。

这些都是为了节约能源和维持操作稳定进行。

因此,传热过程在石油加工和化工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也与传热过程密切相关。

化工中的传热过程,常常是在冷流体与热流体之间进行的。

冷、热流体有三种基本的接触方式:即直接混合式、间壁式及蓄热式二、工程上常用的换热方法1.混合式的换热混合式换热是冷、热两流体在直接接触和混合中进行的。

例如,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塔,塔釜中液体可以采取间接蒸汽加热,也可采用直接蒸汽加热。

当采用直接蒸汽加热时,即把蒸汽直接通入釜内液体中,用蒸汽冷凝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液体。

生产中常用的混合式换热器有凉水塔、湿式混合冷凝器等。

由此可见,混合式换热方法仅适用于无须回收的蒸汽冷凝,或其凝液不要求很纯的物料,允许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混合的场合。

混合式换热具有传热速度快、效率高、设备简单等优点。

2.蓄热式换热蓄热式换热器又称蓄热器,蓄热式换热就是在蓄热器中进行,如图5-2所示。

蓄热器内装有耐火砖之类的蓄热介质(填充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特点:
发生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发生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物体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物体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第一节 概述
2.对流传热 对流) 对流传热( 2.对流传热(对流) 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交换。 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交换。对流传 仅仅发生在流体中。 仅仅发生在流体中。 特点: 仅发生在流体中, 特点: 仅发生在流体中,有相对的宏观位移 自然对流:流体内部各处冷、 自然对流:流体内部各处冷、热流体的密度差异所致 强制对流: 强制对流:借助外加机械能
分类: 分类:
第一节 概述
3.辐射传热(辐射) 3.辐射传热(辐射) 辐射传热 高温物体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传递而被低温物体所 吸收并转化为热能的过程称为辐射传热。 吸收并转化为热能的过程称为辐射传热。
特点: 特点:
任何物体, 0K,均存在辐射传热; 任何物体,只要T >0K,均存在辐射传热; 不需要任何中介; 不需要任何中介; 传热过程中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 传热过程中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
dt q = −λ ,即 dx q dt = − dx
λ
第二节 导热
对上式积分,积分限为: 对上式积分,积分限为:

t2
t1
dt = − ∫
δ
q
0
λ
dx
λ取一平均值,视为常 取一平均值, 积分得: 数。积分得:
λ λ ⋅ ∆t q = (t1 − t 2 ) = δ δ
Q = qA =
(t1 − t 2 )
∆ t ∂t 温度梯度= = 温度梯度= lim ∆x → 0 ∆ x ∂x
第二节 导热
对一维稳定导热: 对一维稳定导热:
dt 温度梯度 = dx
注意:热量传递一致,与温度梯 度的方向相反。 度的方向相反。
第二节 导热
二、傅立叶(Fourier)定律 傅立叶(Fourier)定律 (Fourier) 1.傅立叶(Fourier)定律的内容 1.傅立叶(Fourier)定律的内容 傅立叶(Fourier) 导热速率与物体内的温度梯度及垂直于传热方向上 的导热面积成正比。比例系数以λ表示 的导热面积成正比。比例系数以λ
λm =
∑x λ M
i i i
1 3 i
∑x M
i i
1 3 i
式中, 分别为i组分的摩尔分率,分子量及导热系数。 式中,xi,Mi,λi分别为i组分的摩尔分率,分子量及导热系数。
1-水蒸气;2-氧;3-二氧化碳;4-空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空气; 5-氮;6-氩
第二节 导热
第二节 导热
第二节 导热
(1) 固体的导热系数 固体导热系数范围很宽,且受温度的影响, 固体导热系数范围很宽,且受温度的影响,对大 多数质地均匀的固体,其导热系数可用下式表示: 多数质地均匀的固体,其导热系数可用下式表示:
λt = λ0 (1 + at )
式中 分别是固体物料在t℃ 0℃时的导热系数 t℃及 时的导热系数, λt,λ0-分别是固体物料在t℃及0℃时的导热系数, W/(m·K) W/(m K) 温度系数,1/℃;对绝热材料为正值 对绝热材料为正值, α-温度系数,1/℃;对绝热材料为正值,对大多数金 属为负值
∂t dQ = −λ dA ∂x
dQ ∂t q= = −λ ∂x dA
第二节 导热
2.导热系数λ 2.导热系数λ 导热系数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
λ=− dQ dq =− ∂t ∂t dA ⋅ ∂x ∂x W / (m ⋅ K )
单位温度梯度(1K/m)时的导热通量( 单位温度梯度(1K/m)时的导热通量(W/m2); 单位, W/(m·K) 单位, W/(m K) 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强弱;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强弱;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λ = f(物质的结构、组成、密度、温度、压强、湿度等) 物质的结构、组成、密度、温度、压强、湿度等) 通常:固体>液体> 通常:固体>液体>气体导热系数
T ↑→λ↓(水和甘油除外:T ↑→λ↑); 水和甘油除外:
第二节 导热
第二节 导热
(3) 气体的导热系数
W/(m·K) K); ~10-2 W/(m K); 常压下: 常压下:T ↑→λ↑; 一般情况下,气体导热系数与压强无关; 一般情况下,气体导热系数与压强无关; 气体不利于导热,利于保温, 气体不利于导热,利于保温, W/(m·K) K)时 可用作隔热材料,如保温棉、玻璃棉等; 当λ<0.2 W/(m K)时,可用作隔热材料,如保温棉、玻璃棉等; 低压气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可由下式求得: 低压气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可由下式求得:
δ λA
第二节 导热
说明
①将上式写成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将上式写成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推动力 推动力 ∆t 速率 = ,即: 导热速率Q = = 阻力 导热阻力 δ λA
可见,导热推动力为两壁温度差Δt, 可见,导热推动力为两壁温度差Δt,而(δ/λA)代 Δt δ/λA) 表传热阻力, 表示。 表传热阻力,以R表示。即:
t1 + t 2 ⇒λ m 取t m = 2
or :
第二节 导热
(2)液体的导热系数: (2)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体的导热系数 除水与甘油外,液体的导热系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除水与甘油外,液体的导热系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液相石油产品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可由下 式算得(克莱格实验公式): 式算得(克莱格实验公式):
∆t Q= R
第二节 导热
t1 + t 2 可取平均值: ②λ可取平均值: λ = f 2 or λ1 + λ 2 λm = 2
③壁内温度分布: 若将积分限改为: x : 0 → x , t : t1 → t x 壁内温度分布: 若将积分限改为:
t x = t1 −
t1 − t 2
第二节 导热
一、基本概念 1.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1.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温度场:任一时刻,物体各点的温度分布情况, 温度场:任一时刻,物体各点的温度分布情况,称为温 度场,以数学式表示如下: 度场,以数学式表示如下:
T = f ( x , y , z ,θ )
对稳定导热过程,物体各点温度均不随时间改变, 对稳定导热过程,物体各点温度均不随时间改变,则温 度场表达式变为: 度场表达式变为:
第二节 导热
纯金属: 纯金属:T↑→λ↓ 纯度↑→ 纯金属> 纯度↑→λ↑,纯金属>合金 普通碳钢:λ = 45 W/(m·K) 普通碳钢: W/(m K) W/(m·K) 不 锈 钢:λ = 16 W/(m K) 非金属: 非金属:ρ↑→λ↑,T ↑→λ↑
工程计算: 工程计算:
λ1 + λ 2 λm = 2
第一节 概述
3.回收余热、废热,充分利用能量。 3.回收余热、废热,充分利用能量。 回收余热
第一节 概述
二、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传导(传导、导热) 热传导(传导、导热) 对流传热(对流) 对流传热(对流) 辐射传热(辐射) 辐射传热(辐射)
第一节 概述
1.热传导(导热) 1.热传导(导热) 热传导 因为分子的微观振动, 因为分子的微观振动,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与之接 触的低温物体, 触的低温物体,或同物体内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进行的 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导热,也称为热传导。 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导热,也称为热传导。
T = f ( x, y, z)
第二节 导热
2.一维稳定导热:温度只沿一个坐标方向改变, 2.一维稳定导热:温度只沿一个坐标方向改变,称为一维 一维稳定导热 稳定导热,其数学表达式为: 稳定导热,其数学表达式为:
T = f (x)
3.等温面:把物体内具有相同温度的 3.等温面: 等温面 点连成一个曲面,称等温面。 点连成一个曲面,称等温面。 4.温度梯度: 4.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
第二节 导热
1.导热速率 1.导热速率 一厚度为δ的无限大平壁, 一厚度为δ的无限大平壁, 壁面两侧温度分别为t 壁面两侧温度分别为t1,t2,且 若在与壁面1的距离为x t1>t2,若在与壁面1的距离为x 处取一厚度为dx的薄层, 处取一厚度为dx的薄层,由傅 dx的薄层 立叶定律: 立叶定律:
第一节 概述
三种传热方式的比较 导热 对流 辐射
第一节 概述
三、与传热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1.传热速率Q与热通量q 1.传热速率Q与热通量q 传热速率 传热速率Q 传热面在单位时间内传的热量。单位: 传热速率Q:传热面在单位时间内传的热量。单位:w 热通量q 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 热通量q: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 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 单位: 单位:w/m2
第5章
Chapter 5
传热
Heat Transfer
第5章 传热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导热 对流传热 沸腾与冷凝给热 两流体间的传热计算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1.原料、 1.原料、产品的加热和冷却 原料
第一节 概述
2.对设备及管线进行保温(保冷),减少热量损失。 2.对设备及管线进行保温(保冷),减少热量损失。 对设备及管线进行保温 ),减少热量损失
dQ q= dA
第一节 概述
2.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 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 稳定传热:传热过程中, 稳定传热:传热过程中,如果传热系统中各处温度 只随位置而变,而不随时间而变, 只随位置而变,而不随时间而变,称此过程为稳定传热 过程。此时,传热速率Q为常数。 过程。此时,传热速率Q为常数。 不稳定传热:传热过程中, 不稳定传热:传热过程中,如果传热系统中各处温 度及有关物理量( 度及有关物理量(如Q、q等)随时间而变,称此过程为 随时间而变, 不稳定传热过程。 不稳定传热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