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1)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08--第八章圆锥曲线的方程
第八章圆锥曲线的方程1.(2006年福建卷)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o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C.) (A)(1,2] (B)(1,2) (C)[2,)+∞ (D)(2,)+∞2.(2006年安徽卷)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162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A.2-...............B.2.....C.4-............D.4解:椭圆22162x y +=的右焦点为(2,0),所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为(2,0),则4p =,故选D 。
3.(2006年广东卷)已知双曲线9322=-y x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 A..2........B.332....C..2........D.43.依题意可知.3293,322=+=+==b a c a ,2332===a c e ,故选C.4.(2006年陕西卷)已知双曲线2221(2x y a a -=>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3π,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D)(A)3 (B)3(D)2 5.(2006年上海春卷)抛物线x y 42=的焦点坐标为(..B..)....(A))1,0(........(B))0,1(........(C))2,0(........(D))0,2(.6.(2006年上海春卷)若R ∈k ,则“3>k ”是“方程13322=+--k y k x 表示双曲线”的(..A..)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2006年全国卷II)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x 23+y 2=1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C.) (A )2 3............(B )6...........(C )4 3.........(D )128.(2006年全国卷II)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2=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43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A )53............(B )43...........(C )54.............(D )329.(2006年四川卷)已知两定点()()2,0,1,0A B -,如果动点P 满足2PA PB =,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B)(A)9π......(B)8π.....(C)4π.......(D)π.10.(2006年四川卷)直线3y x =-与抛物线24y x =交于,A B 两点,过,A B 两点向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 Q ,则梯形APQB 的面积为(A)(A)48.........(B)56.............(C)64..............(D)7211.(2006年四川卷)如图,把椭圆2212516x y +=的长轴AB 分成8等份,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1234567,,,,,,P P P P P P P 七个点,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则1234567PF P F PF P F PF P F P F ++++++=_______35_________; 12.(2006年天津卷)如果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0,3(1-F 、)0,3(2F ,一条渐近线方程为x y 2=,那么它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C ..)A.36..... .B.4 .C.2...... ..D.1.13.(2006年湖北卷)设过点()y x P ,的直线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点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O 为坐标原点,若PA BP 2=,且1=⋅AB OQ ,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D)..A..()0,0123322>>=+y x y x .............B..()0,0123322>>=-y x y x ..C..()0,0132322>>=-y x y x ..............D..()0,0132322>>=+y x y x14.解选D.由2=及,A B 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知,3(,0),2A x (0,3)B y ,3(,3)2AB x y =-,由点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知,(,)Q x y -,OQ =(,)x y -,则2233(,3)(,)31(0,0)22OQ AB x y x y x y x y ⋅=-⋅-=+=>>。
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
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2)31. ( 2006年重庆卷)已知一列椭圆C n :x 2+22nb y =1. 0<b n <1,n=1,2. .若椭圆C 上有一点P n 使P n 到右准线l n 的距离d .是|P n F n |与|P n C n |的等差中项,其中F n 、C n 分别是C n 的左、右焦点.(Ⅰ)试证:b n ≤23(n ≥1); (Ⅱ)取b n =232++n n ,并用S A 表示∆P n F n G n 的面积,试证:S 1<S 1且S n <S n+3 (n ≥3).图(22)图 证:(1)由题设及椭圆的几何性质有.1,2||||2==+=n n n n n n d G P F P d 故设则右准线方程为,12n n b t -= .1xn e x l =因此,由题意n d 应满足.1111+≤≤-xn x e d e 即,<,解之得:<<12110111n n x e e e ≤⎪⎩⎪⎨⎧≤- 即121<n e ≤, 从而对任意.23,1≤≥n b n (Ⅱ)设点及椭圆方程易知则出)的坐标为(1,,-n n n n d f x P ,11-=nn e x ))11(1)(1()1(22222---=-=nn n n n c c x b y得两极6131±,从而易知f(c)在(21,6131±)内是增函数,而在(6131±,1)内是减函数.现在由题设取,,211211,2322c n n n b c n n b n n n +--++=-=++=则是增数列.又易知<432=c .546131n c =±< 故由前已证,知).3(121≥+n S S S S n n <,且<32.(2006年上海春卷)学校科技小组在计算机上模拟航天器变轨返回试验.设计方案如图:航天器运行(按顺时针方向)的轨迹方程为12510022=+y x ,变轨(即航天器运行轨迹由椭圆变为抛物线)后返回的轨迹是以y 轴为对称轴、⎪⎭⎫ ⎝⎛764,0M 为顶点的抛物线的实线部分,降落点为)0,8(D . 观测点)0,6()0,4(B A 、同时跟踪航天器. (1)求航天器变轨后的运行轨迹所在的曲线方程; (2)试问:当航天器在x 轴上方时,观测点B A 、测得离航天器的距离分别为多少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解:(1)设曲线方程为7642+=ax y ,由题意可知,764640+⋅=a .71-=∴a . ……4分∴ 曲线方程为764712+-=x y . ……6分(2)设变轨点为),(y x C ,根据题意可知⎪⎪⎩⎪⎪⎨⎧+-==+)2(,76471)1(,125100222x y y x 得 036742=--y y ,4=y 或49-=y (不合题意,舍去).4=∴y . ……9分得 6=x 或6-=x (不合题意,舍去). ∴C 点的坐标为)4,6(, ……11分4||,52||==BC AC .答:当观测点B A 、测得BC AC 、距离分别为452、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 ……14分33.(2006年全国卷II )已知抛物线x 2=4y 的焦点为F ,A 、B 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AF →=λFB →(λ>0).过A 、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Ⅰ)证明FM →·AB →为定值;(Ⅱ)设△ABM 的面积为S ,写出S =f (λ)的表达式,并求S 的最小值. 解:(Ⅰ)由已知条件,得F (0,1),λ>0.设A (x 1,y 1),B (x 2,y 2).由AF →=λFB →, 即得 (-x 1,1-y )=λ(x 2,y 2-1), ⎩⎨⎧-x 1=λx 2 ①1-y 1=λ(y 2-1) ②将①式两边平方并把y 1=14x 12,y 2=14x 22代入得 y 1=λ2y 2 ③解②、③式得y 1=λ,y 2=1λ,且有x 1x 2=-λx 22=-4λy 2=-4,抛物线方程为y =14x 2,求导得y ′=12x .所以过抛物线上A 、B 两点的切线方程分别是 y =12x 1(x -x 1)+y 1,y =12x 2(x -x 2)+y 2, 即y =12x 1x -14x 12,y =12x 2x -14x 22.解出两条切线的交点M 的坐标为(x 1+x 22,x 1x 24)=(x 1+x 22,-1). ……4分所以FM →·AB →=(x 1+x 22,-2)·(x 2-x 1,y 2-y 1)=12(x 22-x 12)-2(14x 22-14x 12)=0所以FM →·AB →为定值,其值为0. ……7分(Ⅱ)由(Ⅰ)知在△ABM 中,FM ⊥AB ,因而S =12|AB ||FM |.|FM |=(x 1+x 22)2+(-2)2=14x 12+14x 22+12x 1x 2+4=y 1+y 2+12×(-4)+4=λ+1λ+2=λ+1λ.因为|AF |、|BF |分别等于A 、B 到抛物线准线y =-1的距离,所以|AB |=|AF |+|BF |=y 1+y 2+2=λ+1λ+2=(λ+1λ)2.于是 S =12|AB ||FM |=(λ+1λ)3,由λ+1λ≥2知S ≥4,且当λ=1时,S 取得最小值4.34.(2006年四川卷)已知两定点())12,F F ,满足条件212PF PF -=的点P的轨迹是曲线E ,直线1y kx =-与曲线E 交于,A B 两点,如果AB =E 上存在点C ,使OA OB mOC ==,求m 的值和ABC ∆的面积S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察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及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高考数学真题汇编专题圆锥曲线理
25.(浙江卷) 若双曲线 x 2 m
2
y 1 上的点到左准线的距离是到左焦点距离的
1 ,则 m= 3
(A) 1 2
( B) 3 2
( C) 1 8
解: 双曲线 x 2 m
y2 1 上的点到左准线的距离是到左焦点距离的
( D) 9 8
1 ,则离心率 e=3,∴ 3
m 1 9 , m= 1 ,选 C.
离心率相等
(C)
焦点相同
(D)
准线相同
12.(辽宁卷) 直线 y 2k 与曲线 9k 2 x2 y2 18k2 x (k R,且 k 0)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解析】 将 y 2k 代入 9k 2x2 y2 18k 2 x 得: 9k 2x2 4k 2 18k 2 x
, 2) C.
(1, 2)
D.(2
,2 2 )
解: F( 1, 0)设
A(
y
2 0
, y0 )则
OA =(
y
2 0
, y0),
AF =( 1-
y
2 0
,- y0),由
4
4
4
OA ? AF =- 4 y0= 2,故选 B
9.(江西卷) P 是双曲线
x 2 - y2 =1 的右支上一点,
2
2
M、 N 分别是圆( x+ 5) + y =4 和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 .
31.(山东卷) 已知抛物线 y2=4x, 过点 P(4,0) 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
则
y
1
2+y
2 2
的最小值是
.
A(x 1,y 1),B(x 2,y 2) 两点,
【精品】山东省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圆锥曲线(-2006山东高考数学真题)
2014-2006山东高考数学真题:圆锥曲线(14理)已知抛物线()0,2:2>=p px y C 的焦点为A F ,为C 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 的直线l 交C于另一点B ,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D ,且有FD FA =,当点A 的横坐标为3时,ADF ∆为正三角形(Ⅰ)求C 方程(Ⅱ)若直线l l //1,且1l 和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 (1)证明直线AE 过定点,求定点坐标(2)ABE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不存在,说明理由.(14文)已知椭圆1:2222=+by a x C 的离心率为23,直线x y =被椭圆C 截得线段长为5104(Ⅰ)求椭圆C 方程(Ⅱ)过原点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B A ,两点,(B A ,不是椭圆C 的顶点),点D 在椭圆C 上,且AB AD ⊥, 线段BD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N M ,两点(1)设直线AM BD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证明存在常数λ使得21k k λ=,并求λ的值 (2)求OMN ∆面积最大值(13理)椭圆1:2222=+by a x C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21,F F ,离心率为23,过1F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被椭圆C 截得的线段长为1(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点P 是椭圆C 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连接21,PF PF ,设21PF F ∠的角平分线PM 交C 的长轴于点()0,m M ,求m 的取值范围(Ⅲ)在(Ⅱ)的条件下,过点P 作斜率为k 的直线l ,使得l 与椭圆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设直线21,PF PF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若0≠k ,试证明2111kk kk +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13文)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短轴长为2,离心率为2(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B A ,为椭圆C 上满足AOB ∆的面积为4的任意两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射线OE 交椭圆C 与点P ,设OP tOE =,求实数t 的值(12理)已知F 是抛物线py x C 2:2=的焦点,M 是抛物线C 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过OF M ,,三点的圆的圆心为Q ,点Q 到抛物线C 的准线的距离为34(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Ⅱ)是否存在点M ,使直线MQ 与抛物线C 相切于点M ?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Ⅲ)若点M 41:+=kx y l 与抛物线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B A ,,l 与圆Q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E D ,,求当221≤≤k 时,22DE AB +的最小值(12文) 椭圆2222:1(0)x y M a b a b+=>>,直线x a =±和y b =±所围成的矩形ABCD 的面积为8.(Ⅰ)求椭圆M 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m x y l +=:与椭圆M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Q l 与矩形ABCD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S T .求||||PQ ST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m 的值(11理)已知直线l 与椭圆C : 22132x y +=交于P ()1x y ⋅.Q ()1x y ⋅两不同点,且OPQ ∆的面积=S 2(Ⅰ)证明2212x x +和2212y y +均为定值(Ⅱ)设线段PQ 的中点为M ,求OM PQ ⋅的最大值(Ⅲ)椭圆C 上是否存在点G E D ,,,使得2ODE ODG OEG S S S ∆∆∆===若存在,判断DEG ∆的形状;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13x C y +=. 如图所示,斜率为(0)k k >且不过原点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E ,射线OE 交椭圆C 于点G ,交直线3x =-于点(3,)D m -. (Ⅰ)求22m k +的最小值 (Ⅱ)若OE OD OG⋅=2(1)求证:直线l 过定点(2)试问点,B G 能否关于x 轴对称?若能,求出此时ABG ∆的外接圆方程(10理)如图,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离心率为22,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21,F F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2(4+,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P 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项点的任一点,直线1PF 和2PF 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 B 和D C , (Ⅰ)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1PF 、2PF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证明:121=⋅k k(Ⅲ)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CD AB CD AB ⋅=+λ恒成立?若存在,求λ的值(10文)椭圆12222=+by a x 过点)22,1(,离心率为22,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为直线l :2=+y x 上且不在x 轴上的任意一点,直线1PF 和2PF 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 B 和D C ,,O 为原点(Ⅰ)求椭圆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1PF 、2PF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证明:(1)23121=-k k (2)问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直线OD OC OB OA ,,,的斜率OA k ,OB k ,OC k ,OD k 满足+OA k +OB k +OC k OD k 0=?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09理)椭圆:E 22221x y a b+=过()()1,6,2,2N M 两点,O 为坐标原点,(Ⅰ)求椭圆E 的方程(Ⅱ)是否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 恒有两个交点,A B , 且OA OB ⊥?若存在,写出该圆的方程,并求AB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09文)已知向量(,1)a mx y =+,m R ∈向量(,1)b x y =-,a b ⊥,动点(,)M x y 的轨迹为E (Ⅰ)求轨迹E 的方程,并说明该方程所表示曲线的形状 (Ⅱ)已知41=m ,证明: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轨迹E 恒有两个交点B A ,, 且OA OB ⊥(O 为坐标原点),并求出该圆的方程(Ⅲ)已知41=m ,设直线l 与圆:C 222x y R +=()21<<R 相切于1A ,且l 与轨迹E 只有一个公共点1B ,当R 为何值时,11B A 取得最大值?并求最大值(08理)设抛物线22(0)x py p =>,M 为直线2y p =-上任意一点,过M 引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Ⅰ)求证:A M B ,,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Ⅱ)已知当M 点的坐标为(22)p -,时,AB = (Ⅲ)是否存在点M ,使得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D 在抛物线22(0)x py p =>上,点C 满足OC OA OB =+(O 为坐标原点).若存在,求出所有适合题意的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08文)已知曲线11(0)x yC a b a b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1C 的内切圆半径为3. 记2C 为以曲线1C 与坐标轴的交点为顶点的椭圆. (Ⅰ)求椭圆2C 的标准方程(Ⅱ)设AB 是过椭圆2C 中心的任意弦,l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 是l 上异于椭圆中心的点. (1)若MO OA λ=(O 为坐标原点),当点A 在椭圆2C 上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方程 (2)若M 是l 与椭圆2C 的交点,求AMB △的面积的最小值.(07)已知椭圆C 的焦点在x 轴上,椭圆C 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 (Ⅰ)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Ⅱ)若直线:l y kx m =+与椭圆C 相交于B A ,两点(B A ,不是左右顶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C 的右顶点.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06)双曲线C 与椭圆22184x y +=有相同的焦点,直线y =x 3为C 的一条渐近线.(Ⅰ)求双曲线C 的方程(Ⅱ)过点()4,0P 的直线l ,交双曲线C 于B A ,两点,交x 轴于Q 点(Q 点与C 顶点不重合).当12PQ QA QB λλ==,且3821-=+λλ时,求Q 点的坐标.()()()()()()()()()()()162114211401:,24,4216.210,114444,44,4,4,20,2:'2,0,2,.20218323,3140000000000020200020002000200020000000≥⎪⎪⎭⎫ ⎝⎛++⎪⎪⎭⎫ ⎝⎛+⋅=⇒⎪⎪⎭⎫ ⎝⎛+=⇒=--+⎪⎪⎭⎫ ⎝⎛+-+++=⇒--=⇒--=--=⎪⎪⎭⎫ ⎝⎛--=⇒=∆+-=⇒-=+⇒=⇒=--⇒⎪⎪⎭⎫⎝⎛⎪⎭⎫ ⎝⎛-x x x x S x x d y y x x y l y x y x B x x AE F x y y y x x y y y y y y k y y E y b b x y y l y k x D y x A p p p p B AE AE 理 ()()()()()()()8924169216921.21212,0,34:,441044814:,,,,.1414202000210020000010011222000022=+⋅≤⋅=⋅=-=⇒-=⇒-==⇒+=+==-=++==-+++⇒+=--=+y x y x y x S k k x y k k x x x x y y y l k x y k x x y y k m kmx x k m kx y l y x B y x A y x N M AM BD DDDB AD λ文(13理)()00000012224.044,.23,23347,3471.14y x k y y x x y x p m n m MF MF y x -=⇒=-+⇒⎪⎭⎫⎝⎛-∈⇒⎪⎭⎫ ⎝⎛++∈==+ 81113,321002001-=⎪⎪⎭⎫⎝⎛+⇒-=+=k k k x y k x y k ()()()().332,21222,123/124123/41212461212221121,022412,1213222222222222222222==⇒+-=⇒-=+-+-=⇒++=⇒+==+-+⋅⋅+⋅+⋅==-+++⇒+==+Ep p E x x k k x k x y k k k k x k k b k m k b k k k b S b kbx x k b kx y y x λ文(12理).21,1,22⎪⎭⎫⎝⎛=M y x (12文)122631kt x x k +=-+,122231t y y k +=+,22m k +取得最小值2. 由 2OG OD OE =,得t k = ()()0,11-⇒+=x k y ,ABG ∆:2215()24x y ++=(11理)22322k m +=,52,假设存在,,D E G 三点的两两连线中必有一条过原点(11文)2. (1,0)-,⎪⎪⎭⎫ ⎝⎛++-131,13322k k k G ,2215()24x y ++= (10理) λ=823 (10文)()⎪⎭⎫⎝⎛434520,,,(09理)322=r ⎥⎦⎤⎢⎣⎡32,634 (09文)221mx y +=(1,2)R 1 (08理)121202x x x x x +=+- 0122x x x =+,22x y =或24x y =,(02)M p -, (08文)222(0)45x y λλ+=≠22154x y +=,409(07)()⎪⎭⎫ ⎝⎛⇒⎪⎭⎫ ⎝⎛-=⇒=+⎪⎭⎫ ⎝⎛+⇒=++0727202720416722,Q x k y k m k m k mk m (06)()()024.384444.01983.2212122,±⇒=-=+-++-=+=---+=Q k kx kx kx x k b kx y λλ(2013理科)(1)由已知的⎪⎪⎩⎪⎪⎨⎧==12232ab ac ,且222c b a +=,解得3,1,2===c b a .1422=+y x (2)设t PF =1,则)32,32(+-∈t , 在三角形MP F 1中,由正弦定理得同理,在三角形MP F 2中,由正弦定理得而且π=∠+∠∠=∠2121,PMF PMF MPF MPF ,所以)3432(41343-=⇒--=+t m mt m t 所以)23,23(-∈m (2011理科)解析:(Ⅰ)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P Q 两点关于x 轴对称,则1212,x x y y ==-,由()11,P x y 在椭圆上,则2211132x y +=,而112OPQ S x y ∆==,则11,12x y == 于是22123x x +=,22122y y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为y kx m =+,代入22132x y +=可得 2223()6x kx m ++=,即222(23)6360k x km m +++-=,0∆>,即2232k m +>2121222636,2323km m x x x x k k-+=-=++12PQ x =-== 3sin sin 11+∠=∠m MPF t PMF mMPF t PMF -∠=-∠3sin 4sin 22d =11222POQS d PQ ∆=⋅⋅== 则22322k m +=,满足0∆>222221212122263(2)()2()232323km m x x x x x x k k-+=+-=--⨯=++, 222222*********(3)(3)4()2333y y x x x x +=-+-=-+=,综上可知22123x x +=,22122y y +=.(Ⅱ))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由(Ⅰ)知12OM x PQ =⋅==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由(Ⅰ)知12322x x km +=-,2121231()222y y x x k k m m m m ++=+=-+=, 222212122229111()()(3)2242x x y y k om m m m ++=+=+=-22222222224(32)2(21)1(1)2(2)(23)k m m PQ k k m m +-+=+==++22221125(3)(2)4OMPQ m m =-+≤,当且仅当221132m m -=+,即m =时等号成立,综上可知OM PQ ⋅的最大值为52。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陕西卷.文)含详解
2006高考数学试题陕西卷文科试题(必修+选修Ⅰ)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P ={x ∈N |1≤x ≤10},集合Q ={x ∈R |x 2+x -6=0}, 则P ∩Q 等于( ) A . {2} B .{1,2} C .{2,3} D .{1,2,3} 2.函数f (x )=11+x 2(x ∈R )的值域是( )A .(0,1)B .(0,1]C .[0,1)D .[0,1]3.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a 8=8,则该数列前9项和S 9等于( )A .18B .27C .36D .454.设函数f (x )=log a (x +b )(a >0,a ≠1)的图象过点(0, 0),其反函数的图像过点(1,2),则a +b 等于( )A .6B .5C .4D .35.设直线过点(0,a ),其斜率为1, 且与圆x 2+y 2=2相切,则a 的值为( ) A .±2 B .±2 B .±2 2 D .±46. “α、β、γ成等差数列”是“等式sin (α+γ)=sin 2β成立”的( )A .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设x ,y 为正数, 则(x +y )(1x + 4y )的最小值为( )A . 6B .9C .12D .158.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AB ,→|AB ,→| +AC ,→|AC ,→| )·BC →=0且AB ,→|AB ,→| ·AC ,→|AC ,→| =12 , 则△ABC 为(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9. 已知函数f (x )=ax 2+2ax +4(a >0),若x 1<x 2 , x 1+x 2=0 , 则( )A .f (x 1)<f (x 2)B .f (x 1)=f (x 2)C .f (x 1)>f (x 2)D .f (x 1)与f (x 2)的大小不能确定10. 已知双曲线22212x y a -=(a >2)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π3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 3 C .263 D .23311.已知平面α外不共线的三点A ,B ,C 到α的距离都相等,则正确的结论是( )A .平面ABC 必平行于αB .平面ABC 必与α相交C .平面ABC 必不垂直于αD .存在△ABC 的一条中位线平行于α或在α内12.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c ,d 对应密文a +2b ,2b +c ,2c +3d ,4d ,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A .4,6,1,7B .7,6,1,4C .6,4,1,7D .1,6,4,7第二部分(共90分)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11解析几何初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11解析几何初步)一、选择题:1.(2006安徽文)直线1x y +=与圆2220(0)x y ay a +-=>没有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1)C .(11)D .1) 1.解:由圆2220(0)x y ay a +-=>的圆心(0,)a 到直线1x y +=大于a ,且0a >,选A 。
2.(2006福建文)已知两条直线2y ax =-和(2)1y a x =++互相垂直,则a 等于( )(A )2 (B )1 (C )0 (D )1-2.解:两条直线2y ax =-和(2)1y a x =++互相垂直,则(2)1a a +=-,∴ a =-1,选D.3. (2006福建理)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A (x 1,y 1)、B (x 2,y 2),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AB ‖=︱x 1-x 2︱+︱y 1-y 2︱.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C ‖+‖CB ‖=‖AB ‖;②在△ABC 中,若∠C =90°,则‖AC ‖2+‖CB ‖2=‖AB ‖2; ③在△ABC 中,‖AC ‖+‖CB ‖>‖A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0B.1 C .2 D.33.解: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1122(,),(,)A x y 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2121||.AB x x y y =-+-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设C 点坐标为(x 0,y 0),x 0在x 1、x 2之间,y 0在y 1、y 2之间,则01012020||||||||AC CB x x y y x x y y +=-+-+-+-=2121||.x x y y AB -+-=③在ABC ∆中,01012020||||||||AC CB x x y y x x y y +=-+-+-+->01200120|()()||()()|x x x x y y y y -+-+-+-=2121||.x x y y AB -+-=∴命题① ③成立,而命题②在ABC ∆中,若90,oC ∠=则222;ACCB AB +=明显不成立,选C.4.(2006湖南文)圆0104422=---+y x y x 上的点到直线014=-+y x 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A .36 B. 18 C. 26 D. 254解:.圆0104422=---+y x y x 的圆心为(2,2),半径为32,圆心到到直线014=-+y x 的距离=>32,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2R =62,选C.5. (2006湖南理)若圆2244100x y x y +---=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点到直线l :0ax by +=的距离为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124ππ]B.[5,1212ππ]C.[,]63ππD.[0,]2π5.解:圆0104422=---+y x y x 整理为222(2)(2)x y -+-=,∴圆心坐标为(2,2),半径为32,要求圆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0:=+by ax l 的距离为22,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应小于等于2,∴2()4()1a a b b ++≤0,∴ 2()2a b --+≤()ak b =-,∴ 22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12512[ππ,,选B.6. (2006江苏)圆1)3()1(22=++-y x 的切线方程中有一个是( )(A )x -y =0 (B )x +y =0 (C )x =0 (D )y =06.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的求法,直线与圆相切的充要条件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正确解答】直线ax+by=022(1)(1x y -+=与相切1=,由排除法, 选C,本题也可数形结合,画出他们的图象自然会选C,用图象法解最省事。
(完整版)历年圆锥曲线高考题(带答案)
历年高考圆锥曲线2000年:(10)过原点的直线与圆相切,若切点在第三象限,则该直03422=+++x y x 线的方程是( )(A ) (B ) (C )(D )x y 3=x y 3-=x 33x 33-(11)过抛物线的焦点F 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若线()02>=a ax y段PF 与FQ 的长分别是、,则等于( )p q qp 11+(A )(B )(C ) (D )a 2a21a 4a4(14)椭圆的焦点为、,点P 为其上的动点,当为钝角14922=+y x 1F 2F 21PF F ∠ 时,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2)(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点E 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CD AB 2=AC λ双曲线过C 、D 、E 三点,且以A 、B 为焦点。
当时,求双曲线离心率4332≤≤λ的取值范围。
e 2004年3.过点(-1,3)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 )032=+-y x A .B .C .D .12=-+y x 052=-+y x 052=-+y x 072=+-y x 8.已知圆C 的半径为2,圆心在轴的正半轴上,直线与圆C 相切,则圆x 0443=++y x C 的方程为( )A .B .03222=--+x y x 0422=++x y x C .D .3222=-++x y x 0422=-+x y x 8.(理工类)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且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21=e 的焦点重合,x y 42-= 则此椭圆方程为( )A .B .13422=+y x 16822=+y x C .D .1222=+y x 1422=+y x 22.(本小题满分14分)双曲线的焦距为2c ,直线过点(a ,0)和(0,b ),且点)0,1(12222>>=-b a by a x l (1,0)到直线的距离与点(-1,0)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求双曲线的离心率e l l .54c s ≥的取值范围.2005年:9.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点在双曲线上且则点1222=-y x 12,F F M 120,MF MF ⋅= 到M 轴的距离为(x )A .B .CD435310.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过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为12,,F F 2F 12F PF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A B C .D 2121、(理工类)(本小题满分12分)设,两点在抛物线上,是的垂直平分线。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文)含详解
A
α
A1 l
β
B1 B
第 19 题图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正项数列{an},其前 n 项和 Sn 满足 10Sn=an2+5an+6 且 a1,a3,a15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
{an}的通项 an .
平桌面α的距离是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甲、乙、丙 3 人投篮,投进的概率分别是2, 1, 1.现 3 人各投篮 1 次,求: 5 23
(Ⅰ)3 人都投进的概率;
(Ⅱ)3 人中恰有 2 人投进的概率.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三定点 A(2,1),B(0,-1),C(-2,1); 三动点 D,E,M 满足A→D=tA→B, B→E = t B→C, D→M=t D→E, t∈[0,1]. (Ⅰ) 求动直线 DE 斜率的变化范围; (Ⅱ)求动点 M 的轨迹方程.
y
C
D M
-2 -1 O
1.已知集合 P={x∈N|1≤x≤10}={1,2,3,……,10},集合 Q={x∈R | x2+x-6=0} ={3, 2} ,
所以 P∩Q 等于{2} ,选 A.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设 x,y 为正数, 则(x+y)(1 + 4)的最小值为( ) xy
A. 6 B.9
C.12 D.15
8.已知非零向量A→B与A→C满足(|AABB, ,→→|
AC,→ +|AC,→|
范文:高考卷06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Ⅱ.理)含详解
高考卷,06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Ⅱ.理)含详解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球的表面公式P(A+B)=P(A)+P(B)S=4πR2如果事件A、B 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P(AB)=P(A)P(B)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V=πR2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P(k)=Pk(1-P)n-k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A)(B){x|0<x<3}(C){x|1<x<3}(D){x|2<x<3}(2)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A)2π(B)4π(C)(D)(3)=(A)i(B)-i(C)(D)-(4)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A)(B)(C)(D)(5)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A)2(B)6(C)4(D)12(6)函数y=lnx-1(x>0)的反函数为(A)y=ex+1(x∈R)(B)y=ex-1(x∈R)(C)y=ex+1(x>1)(D)y=ex-1(x>1)αβABA′B′(7)如图,平面α⊥平面β,A∈α,B∈β,AB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和,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B′,则AB∶A′B′=(A)2∶1(B)3∶1(C)3∶2(D)4∶3(8)函数y=f(x)的图像与函数g(x)=log2x(x>0)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f(x)的表达式为(A)f(x)=(x>0)(B)f(x)=log2(-x)(x<0)(C)f(x)=-log2x(x>0)(D)f(x)=-log2(-x)(x<0)(9)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10)若f(sinx)=3-cos2x,则f(cosx)=(A)3-cos2x(B)3-sin2x(C)3+cos2x(D)3+sin2x(11)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则=(A)(B)(C)(D)(12)函数f(x)=的最小值为(A)190(B)171(C)90(D)45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第Ⅱ卷(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注意事项:1.考生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必须答在答题卡上.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3)在(x4+)10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用数字作答)(14)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15)过点(1,)的直线l将圆(x-2)2+y2=4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的斜率k=.(16)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人.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月收入(元)频率/组距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a=(sinθ,1),b=(1,cosθ),-<θ<.(Ⅰ)若a⊥b,求θ;(Ⅱ)求|a+b|的最大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抽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Ⅰ)用ξ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及ξ的数学期望;(Ⅱ)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级用户拒绝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ABCDEA1B1C1(Ⅰ)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Ⅱ)设AA1=AC=AB,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λ(λ>0).过A、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Ⅰ)证明·为定值;(Ⅱ)设△ABM的面积为S,写出S=f(λ)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Ⅰ)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求a1,a2;(Ⅱ){an}的通项公式.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必修+选修Ⅱ)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参考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2.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一、选择题⑴D⑵D⑶A⑷A⑸C⑹B⑺A⑻D⑼A⑽C⑾A⑿C二、填空题⒀45⒁⒂⒃25三、解答题17.解:(Ⅰ)若a⊥b,则sinθ+cosθ=0,……………2分由此得tanθ=-1(-<θ<),所以θ=-;………………4分(Ⅱ)由a=(sinθ,1),b=(1,cosθ)得|a+b|===,………………10分当sin(θ+)=1时,|a+b|取得最大值,即当θ=时,|a+b|最大值为+1.……12分18.解:(Ⅰ)ξ可能的取值为0,1,2,3.P(ξ=0)=·==P(ξ=1)=·+·=P(ξ=2)=·+·=P(ξ=3)=·=.………………8分ξ的分布列为ξ0123P数学期望为Eξ=1.2.(Ⅱ)所求的概率为p=P(ξ≥2)=P(ξ=2)+P(ξ=3)=+=……………12分19.解法一:ABCDEA1B1C1OF(Ⅰ)设O为AC中点,连接EO,BO,则EOC1C,又C1CB1B,所以EODB,EOBD为平行四边形,ED∥OB.……2分∵AB=BC,∴BO⊥AC,又平面ABC⊥平面ACC1A1,BOÌ面ABC,故BO⊥平面ACC1A1,∴ED⊥平面ACC1A1,BD⊥AC1,ED⊥CC1,∴ED⊥BB1,ED为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6分(Ⅱ)连接A1E,由AA1=AC=AB可知,A1ACC1为正方形,∴A1E⊥AC1,又由ED⊥平面ACC1A1和EDÌ平面ADC1知平面ADC1⊥平面A1ACC1,∴A1E⊥平面ADC1.作EF⊥AD,垂足为F,连接A1F,则A1F⊥AD,∠A1FE为二面角A1-AD-C1的平面角.不妨设AA1=2,则AC=2,AB=ED=OB=1,EF==,t an∠A1FE=,∴∠A1FE=60°.所以二面角A1-AD-C1为60°.………12分解法二:(Ⅰ)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原点O为AC的中点.设A(a,0,0),B(0,b,0),B1(0,b,2c).则C(-a,0,0),C1(-a,0,2c),E(0,0,c),D(0,b,c).……3分ABCDEA1B1C1Ozxy=(0,b,0),=(0,0,2c).·=0,∴ED⊥BB1.又=(-2a,0,2c),·=0,∴ED⊥AC1,……6分所以ED是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Ⅱ)不妨设A(1,0,0),则B(0,1,0),C(-1,0,0),A1(1,0,2),=(-1,-1,0),=(-1,1,0),=(0,0,2),·=0,·=0,即BC⊥AB,BC⊥AA1,又AB∩AA1=A,∴BC⊥平面A1AD.又E(0,0,1),D(0,1,1),C(-1,0,1),=(-1,0,-1),=(-1,0,1),=(0,1,0),·=0,·=0,即EC⊥AE,EC⊥ED,又AE∩ED=E,∴EC⊥面C1AD.……10分cos<,>==,即得和的夹角为60°.所以二面角A1-AD-C1为60°.………12分20.解法一:令g(x)=(x+1)ln(x+1)-ax,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令g′(x)=0,解得x=ea-1-1,……5分(i)当a≤1时,对所有x>0,g′(x)>0,所以g(x)在[0,+∞)上是增函数,又g(0)=0,所以对x≥0,都有g(x)≥g(0),即当a≤1时,对于所有x≥0,都有f(x)≥ax.……9分(ii)当a>1时,对于0<x<ea-1-1,g′(x)<0,所以g(x)在(0,ea-1-1)是减函数,又g(0)=0,所以对0<x<ea-1-1,都有g(x)<g(0),即当a>1时,不是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12分解法二:令g(x)=(x+1)ln(x+1)-ax,于是不等式f(x)≥ax成立即为g(x)≥g(0)成立.……3分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令g′(x)=0,解得x=ea-1-1,……6分当x>ea-1-1时,g′(x)>0,g(x)为增函数,当-1<x<ea-1-1,g′(x)<0,g(x)为减函数,……9分所以要对所有x≥0都有g(x)≥g(0)充要条件为ea-1-1≤0.由此得a≤1,即a的取值范围是(-∞,1].……12分21.解:(Ⅰ)由已知条件,得F(0,1),λ>0.设A(x1,y1),B(x2,y2).由=λ,即得(-x1,1-y)=λ(x2,y2-1),将①式两边平方并把y1=x12,y2=x22代入得y1=λ2y2③解②、③式得y1=λ,y2=,且有x1x2=-λx22=-4λy2=-4,抛物线方程为y=x2,求导得y′=x.所以过抛物线上A、B两点的切线方程分别是y=x1(x-x1)+y1,y=x2(x-x2)+y2,即y=x1x-x12,y=x2x-x22.解出两条切线的交点M的坐标为(,)=(,-1).……4分所以·=(,-2)·(x2-x1,y2-y1)=(x22-x12)-2(x22-x12)=0所以·为定值,其值为0.……7分(Ⅱ)由(Ⅰ)知在△ABM中,FM⊥AB,因而S=|AB||FM|.|FM|=====+.因为|AF|、|BF|分别等于A、B到抛物线准线y=-1的距离,所以|AB|=|AF|+|BF|=y1+y2+2=λ++2=(+)2.于是S=|AB||FM|=(+)3,由+≥2知S≥4,且当λ=1时,S取得最小值4.22.解:(Ⅰ)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于是(a1-1)2-a1(a1-1)-a1=0,解得a1=.当n=2时,x2-a2x -a2=0有一根为S2-1=a2-,于是(a2-)2-a2(a2-)-a2=0,解得a1=.(Ⅱ)由题设(Sn-1)2-an(Sn-1)-an=0,即Sn2-2Sn+1-anSn=0.当n≥2时,an =Sn-Sn-1,代入上式得Sn-1Sn-2Sn+1=0①由(Ⅰ)知S1=a1=,S2=a1+a2=+=.由①可得S3=.由此猜想Sn=,n=1,2,3,….……8分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i)n=1时已知结论成立.(ii)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Sk=,当n=k+1时,由①得Sk+1=,即Sk+1=,故n=k+1时结论也成立.综上,由(i)、(ii)可知S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10分于是当n≥2时,an =Sn-Sn-1=-=,又n=1时,a1==,所以{an}的通项公式an=,n=1,2,3,….……12分2006高考数学试题全国II卷理科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高考数学解答题(新高考)圆锥曲线中的轨迹方程问题 (典型例题+题型归类练)(解析版)
专题01 圆锥曲线中的轨迹方程问题(典型例题+题型归类练)目录类型一: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类型二:直接法类型三:代入法(相关点法)类型四:点差法一、必备秘籍1、曲线方程的定义一般地,如果曲线C 与方程(,)0F x y =之间有以下两个关系: ①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F x y =的解; ②以方程(,)0F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C 上的点.此时,把方程(,)0F x y =叫做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叫做方程(,)0F x y =的曲线. 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如果已给出,本步骤省略); (2)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y x ; (3)根据曲线上点所适合的条件写出等式; (4)用坐标表示这个等式,并化简; (5)确定化简后的式子中点的范围.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求轨迹方程的步骤:建系、设点、列式、化简、确定点的范围. 3、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3.1定义法:如果动点P 的运动规律合乎我们已知的某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迹方程。
3.2直接法:如果动点P 的运动规律是否合乎我们熟知的某些曲线的定义难以判断,但点P 满足的等量关系易于建立,则可以先表示出点P 所满足的几何上的等量关系,再用点P 的坐标(,)x y 表示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轨迹方程。
3.3代入法(相关点法):如果动点P 的运动是由另外某一点P '的运动引发的,而该点的运动规律已知,(该点坐标满足某已知曲线y x 、例题5.(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已知P 是平面上的动点,且点P 与(2,0),(2,0)F F -的距离之差的的直线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和y 为坐标原点.若2BP PA =,且1OQ AB ⋅=,则点,则0,0a b >>,(,BP x y ∴=,(PA a =-2BP PA =,a ∴又(),AB a b =-=,(,OQ x =-,1OQ AB ⋅=,()332x x ⎛⎫∴-⋅-+ ⎪⎝⎭)2230,0x y y +=>.故答案为:)2302x y +>.例题2.(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定点()0,4A ,满足12NR NM =,又12NR NM =,可得例题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两个定点AP OB PB ⋅=(O 为坐标原点).(1)求动点P 的轨迹【答案】(1)24y x =设(),P x y ,()AP x =+,()1,0OB =,(1PB =-,(AP OB x ⋅=+()221x B y P =-+,因为AP OB PB ⋅=,则)221x x y +=-+,所以222121x x x x ++=-+,即24y x =.例题6.(2022·四川·富顺第二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文))已知直线线l 垂直于轴,动点在直线l 上,且OP OQ ⊥,记点的轨迹为C ,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Q x OP OQ ⊥,∴0OP OQ ⋅= 220x y -=,0x =时,P 、O 、Q 三点共线,不符合题意,故曲线C 的方程为(22x y x =≠ 412NR NM =;AP OB PB ⋅=;OP OQ ⊥等,根据这些已知条件直接转化为代数式求解.类型三:代入法(相关点法)21y =上运动时,连接A 与定点故答案为:()()22211x y -+-=,)()0,+∞.()22,x y ,(1221y y k-=)221212y y +=圆a=,24∴动圆圆心6.(2022·和2,动圆【答案】动圆O O=,大圆O的半径为5.过动点P分别作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图,圆O与圆O内切,且4【答案】圆心为(6,0),半径为3的圆.【详解】如图,以O O所在直线为x轴,以O O的中点为原点,设动点(,)P x y ,(,0)Q t (01)t ≤≤, 高二专题练习)在ABC 中,2BC y x =⨯+足,且33QM QP =. 求动点M 的轨迹Γ的方程;【答案】(1)221x y +=;0,),(,)y M x y ,则Q ,所以0(,0),(,QP x QM x y ==,由33QM QP =得x y ⎧=⎪⎨⎪⎩,即()22313x y +=,故动点的轨迹Γ的方程为x【答案】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2=a2(a>0).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a的圆.M x y,若A、B不与原点重合时,则AOB是直角三角形,且∠O为直角,设线段AB的中点(,)为半径的圆,。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一)及答案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一)及答案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设集合 $M=\{x|x^2-x<0\}$,$N=\{x||x|<2\}$,则()。
A。
$M\cap N=\varnothing$B。
$M\cap N=M$C。
$M\cup N=\mathbb{R}$XXX2.已知函数 $y=e^x$ 的图象与函数 $y=f(x)$ 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则()。
A。
$f(2x)=e^{2x}$($x\in\mathbb{R}$)B。
$f(2x)=\ln2\cdot\ln x$($x>0$)C。
$f(2x)=2e^x$($x\in\mathbb{R}$)D。
$f(2x)=\ln x+\ln 2$($x>0$)3.双曲线 $mx^2+y^2=1$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A。
$\dfrac{3}{4}$B。
$1$C。
$-4$D。
$4$4.如果复数 $(m^2+i)(1+mi)$ 是实数,则实数 $m=$()。
A。
$1$B。
$-1$C。
$0$D。
不存在实数 $m$ 满足条件。
5.函数$y=\dfrac{\sin x}{1+\cos x}$ 的单调增区间为()。
A。
$(2k\pi,(2k+1)\pi)$,$k\in\mathbb{Z}$B。
$(2k\pi,(2k+1)\pi)$,$k\in\mathbb{N}$C。
$(2k\pi+\pi,(2k+1)\pi)$,$k\in\mathbb{Z}$D。
$(2k\pi+\pi,(2k+1)\pi+\pi)$,$k\in\mathbb{Z}$6.$\triangle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a$、$b$、$c$ 成等比数列,且 $c=2a$,则 $\cos B=$()。
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1)
按照我们所普遍了解的事实,调整3个边尽可能的相等:7,7,6
此时三角形面积为: 。选B。
17.(2006年江西卷)设O为坐标原点,F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A是抛物线上一点,若 =-4,则点A的坐标是(B)
A.(2,2 )B. (1,2) C.(1,2)D.(2,2 )
A. B. C. D.
13.(2006年湖北卷)设过点 的直线分别与 轴的正半轴和 轴的正半轴交于 、 两点,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 为坐标原点,若 ,且 ,则 点的轨迹方程是(D)
A. B.
C. D.
解析:由 及 分别在 轴的正半轴和 轴的正半轴上知,
, ,由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知, , = ,则 。
此时 , ,
所求 的坐标为 .
29.(2006年福建卷)已知椭圆 的左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
(I)求过点O、F,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 相切的圆的方程;
(II)设过点F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 轴交于点G,求点G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和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
(A) (B) (C) (D)2
5.(2006年上海春卷)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为(B)
(A) .(B) .(C) .(D) .
6.(2006年上海春卷)若 ,则“ ”是“方程 表示双曲线”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2006年全国卷II)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C)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大全(导数及其应用)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大全(导数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06安徽理)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A .430x y --=B .450x y +-=C .430x y -+=D .430x y ++= 1. 解:与直线480x y +-=垂直的直线l 为40x y m -+=,即4y x =在某一点的导数为4,而34y x '=,所以4y x =在(1,1)处导数为4,此点的切线为430x y --=,故选A2. (2006湖南理)设函数()1x a f x x -=-,集合M={|()0}x f x <,P='{|()0}x f x >,若M P,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1)B.(0,1)C.(1,+∞)D. [1,+∞) 2.解:设函数1)(--=x ax x f , 集合{|()0}M x f x =<,若a >1时,M={x | 1<x <a }; 若a <1时M={x | a <x <1},a =1时,M=∅;{|()0}P x f x '=>,∴'()f x =2(1)()(1)x x a x ---->0, ∴ a >1时,P=R ,a <1时,P=∅; 已知P M ⊂,所以选C.3.(2006江西文、理)对于R 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 x ,若满足(1)()0x f x '-≥,则必有( ) A.(0)(2)2(1)f f f +< B.(0)(2)2(1)f f f +≤ C.(0)(2)2(1)f f f +≥ D.(0)(2)2(1)f f f +>3. 解:依题意,当x ≥1时,f '(x )≥0,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当x <1时,f '(x )≤0,f (x )在(-∞,1)上是减函数,故f (x )当x =1时取得最小值, 即有f (0)≥f (1),f (2)≥f (1),故选C4. (2006全国II 文)过点(-1,0)作抛物线21y x x =++的切线,则其中一条切线为( ) (A )220x y ++= (B )330x y -+= (C )10x y ++= (D )10x y -+=4. 解:21y x '=+,设切点坐标为00(,)x y ,则切线的斜率为201x +,且20001y x x =++ 于是切线方程为200001(21)()y x x x x x ---=+-,因为点(-1,0)在切线上,可解得0x =0或-4,代入可验正D 正确。
【备战】历届高考数学真题汇编专题10 圆锥曲线 理(2000-2006)
【2006高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9题)1.(安徽卷)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162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A .2- B .2 C .4- D .42.(福建卷)已知双曲线12222=-by a x (a >0,b <0)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2)B. (1,2)C.[2,+∞]D.(2,+∞)3.(福建卷)已知双曲线141222=-y x 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33-,33) B. (-3,3) C.[ 33-,33] D. [-3,3] 解析:双曲线141222=-y x 的渐近线x y 33=与过右焦点的直线平行,或从该位置绕焦点旋转时,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33≥k,又k≥33-,选C 4.(广东卷)已知双曲线2239x y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A. C. 2 D. 4 解析:依题意可知 3293,322=+=+==b a c a ,2332===a c e ,故选C.5.(湖北卷)设过点(,)P x y 的直线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点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O 为坐标原点,若2BP PA =且1OQ AB =,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A .22331(0,0)2x y x y +=>> B .22331(0,0)2x y x y -=>> C .22331(0,0)2x y x y -=>> D .22331(0,0)2x y x y +=>>6.(湖南卷)过双曲线M:2221y x b-=的左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l ,若l 与双曲线M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B 、C,且|AB|=|BC|,则双曲线M 的离心率是 ( )A.3 D.27.(江苏卷)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MP MN MP MN ⋅+⋅|||| =0,则动点P (x ,y )的轨迹方程为(A )x y 82= (B )x y 82-= (C )x y 42= (D )x y 42-=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抛物线的定义.8.(江西卷)设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y 2=4x 的焦点,A 是抛物线上一点,若OA F A ∙=-4,则点A 的坐标是( )A .(2,±B. (1,±2)C.(1,2)D.(2,解:F (1,0)设A (20y 4,y 0)则O A =( 20y 4,y 0),F A =(1-2y 4,-y 0),由O A ∙ F A =-4⇒y 0=±2,故选B9.(江西卷)P 是双曲线22x y 1916-=的右支上一点,M 、N 分别是圆(x +5)2+y 2=4和(x -5)2+y 2=1上的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 )A. 6B.7C.8D.910.(辽宁卷)双曲线224x y -=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3x =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表示该区域的不等式组是(A)0003x y x y x -≥⎧⎪+≥⎨⎪≤≤⎩ (B)0003x y x y x -≥⎧⎪+≤⎨⎪≤≤⎩ (C) 0003x y x y x -≤⎧⎪+≤⎨⎪≤≤⎩ (D) 0003x y x y x -≤⎧⎪+≥⎨⎪≤≤⎩【解析】双曲线224x y -=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与直线3x =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时有0003x y x y x -≥⎧⎪+≥⎨⎪≤≤⎩。
2006新疆卷高考数学应用题真题解析
2006新疆卷高考数学应用题真题解析2006年的新疆卷高考数学应用题,是许多考生关注的热门题目。
本文将对该年的数学应用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题目。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描述:设f(x)=∫[0,x²]sin(t²)dt,其中x∈[0,π/2],则f(x)在[0,π/2]上递增的区间有:选项A:(0,1/2) B:(1/2,π/4) C:(π/4,π/6) D:(π/6,π/2)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利用函数的导数来判断f(x)的增减性。
首先求出f(x)的导函数f'(x),然后判断f'(x)在[0,π/2]上的正负性。
最后确定递增的区间。
解答过程:先求函数f(x)的导函数f'(x)。
根据换元法,∫sin(t²)dt = ∫(1/2)sin(t²)^2dt,令u=t²,du = 2tdt,所以∫(1/2)sin(t²)^2dt=∫(1/4)sin^2(u)du = (1/4)∫(1-cos(2u))du = (1/4)[u-(1/2)sin2u]+C = (1/4)[t²-(1/2)sin(t²)cos(t²)]+C。
所以f(x)的导函数为f'(x) = x-(1/2)sin(x²)cos(x²)。
我们只需要在[0,π/2]上判断f'(x)的正负性即可。
经过计算,可得f'(x)在(π/6,π/2)上为正,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
答案:D2. 题目描述:已知函数f(x)=x³-3x²+mx+n的图像经过点P(1, -1),则m和n的值分别为:选项A:-1、-3 B:1、-3 C:-1、1 D:1、3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点P(1, -1),我们可以将该点的横纵坐标代入函数f(x)中,得到一个方程式,再通过方程式解得m和n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要类似于①、②的调整我们可以一直进行,每进行一次,三角形的三边就“接近一次”,直到三边长最接近。最接近的情况当然是正三角形。
A. B. C. D.
解析:抛物线上任意一点( , )到直线的距离 。因为 ,所以 恒成立。从而有 , 。选A。
16.(2006年全国卷I)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 )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A. B. C. D.
解析:我们普遍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中,正n边形面积最大。或许这个东西有点超纲,但是请原谅,我一时半会想不出用教材上的办法来解决此题。
解析:F(1,0)设A( ,y0)则 =( ,y0), =(1- ,-y0),由
=-4y0=2,故选B
18.(2006年江西卷)P是双曲线 的右支上一点,M、N分别是圆(x+5)2+y2=4和(x-5)2+y2=1上的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D)
A. 6 B.7 C.8 D.9
解析:设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1(-5,0)与F2(5,0),则这两点正好是两圆的圆心,当且仅当点P与M、F1三点共线以及P与N、F2三点共线时所求的值最大,此时
22.(2006年上海卷)若曲线 =| |+1与直线 = + 没有公共点,则 、 分别应满足的条件是 =0,-1< <1.
23.(2006年浙江卷)若双曲线 上的点到左准线的距离是到左焦点距离的 ,则 = ( C)
(A) (B) (C) (D)
24.(2006年湖南卷)过双曲线M: 的左顶点A作斜率为1的直线 ,若 与双曲线M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B、C,且|AB|=|BC|,则双曲线M的离心率是( A )
14.(2006年全国卷I)双曲线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
A. B. C. D.
解析:一看带参,马上戒备:有没有说哪个轴是实轴?没说,至少没有明说。分析一下,因为等号后为常数“+”,所以等号前为系数为“+”的对应实轴。y2的系数为“+”,所以这个双曲线是“立”着的。接下来排除C、D两过于扯淡的选项——既然说是双曲线,“x2”与“y2”的系数的符号就不能相同。在接下来是一个“坑儿”:双曲线的标准形式是 或 ( ),题目中的双曲线方程并不是标准形式,所以要变一下形儿,变成 。由题意,半虚轴长的平方:半实轴长的平方= 4。即 ,所以 。选A。当然,我们也可以不算,只利用半虚轴比半实轴长即可直接把答案A圈出来
A. B. C. D.
13.(2006年湖北卷)设过点 的直线分别与 轴的正半轴和 轴的正半轴交于 、 两点,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 为坐标原点,若 ,且 ,则 点的轨迹方程是(D)
A. B.
C. D.
解析:由 及 分别在 轴的正半轴和 轴的正半轴上知,
, ,由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知, , = ,则 。
A. B. C. D.
25.(2006年山东卷)在给定椭圆中,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 ,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B)
(A) (B) (C) (D)
26.(2006年山东卷)某公司招收男职员x名,女职员y名,x和y须满足约束条件 则z=10x+10y的最大值是(C)
(A)80 (B) 85 (C) 90 (D)95
当n= 3时,这个普遍了解的事实可以用椭圆的知识这样来感性地解释:
设三角形△ABC的周长l为定值,角A、B、C分别对应三边a、b、c。
先固定B、C两点,则b+c是定值,这意味这点A在B、C为焦点的椭圆上(去除俩长轴端点),当A为椭圆的短轴端点时,A到线段BC的距离最远,此时△ABC为等腰三角形,满足b=c。①
(A) (B) (C) (D)
11.(2006年四川卷)如图,把椭圆 的长轴
分成 等份,过每个分点作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
分于 七个点,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则 _______ _________;
12.(2006年天津卷)如果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 ,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那么它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C)
解:(I)设双曲线方程为 .
由椭圆 求得两焦点为 .
对于双曲线 .又 为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
,解得 ,
双曲线 的方程为: .
(II)解法一:
由题意知直线 的斜率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 的方程: , ,
则 ,
,
.
在双曲线 上,
,
,
.
同理有: ,
若 ,则直线 过顶点,不合题意.
.
是二次方程 的两根.
.
,
此时 , ,
所求 的坐标为 .
29.(2006年福建卷)已知椭圆 的左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
(I)求过点O、F,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 相切的圆的方程;
(II)设过点F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 轴交于点G,求点G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和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
27.(2006年山东卷)已知抛物线y2=4x,过点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y12+y22的最小值是32 .
28.(2006年山东卷)双曲线C与椭圆 有相同的焦点,直线y= 为C的一条渐近线.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点P(0,4)的直线 ,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交x轴于Q点(Q点与C的顶点不重合).当 ,且 时,求Q点的坐标.
解:(I)
圆过点O、F,
圆心M在直线 上。
设 则圆半径
由 得
解得
所求圆的方程为
(II)设直线AB的方程为
代入 整理得
直线AB过椭圆的左焦点F, 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记 中点
则
的垂直平分线NG的方程为
令 得
点G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30.(2006年安徽卷)如图,F为双曲线C: 的右焦点。P为双曲线C右支上一点,且位于 轴上方,M为左准线上一点, 为坐标原点。已知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
解析:椭圆 的右焦点为(2,0),所以抛物线 的焦点为(2,0),则 ,故选D。
3.(2006年广东卷)已知双曲线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
A. B. C. 2 D.4
解析:依题意可知 , ,故选C.
4.(2006年陕西卷)已知双曲线 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D)
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1)
1.(2006年福建卷)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且倾斜角为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C)
(A) (B) (C) (D)
2.(2006年安徽卷)若抛物线 的焦点与椭圆 的右焦点重合,则 的值为()
A. B. C. D.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次曲线中,还有一个“坑儿”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轴和半轴”、“距和半距”。例如:椭圆 中, 是半长轴而非长轴, 是半焦距而非焦距。
这些问题虽然很小,但同时也是眼高手低者们(包括我在内)比较爱犯的通病。我个人认为,这个题其实是用来考察非智力因素的:就看细心不细心。
15.(2006年全国卷I)抛物线 上的点到直线 距离的最小值是
又 ,由 得: ,解得 ,则 ,所以 为所求。
这个题的形式我们见的真是太多了,总结起来八个字:“没有坡度,只有陷阱”。也就是说,题目本身并不很难,但是它总在视觉上(不是知识上,是视觉上)给人挖“坑儿”。一般情况下,“坑儿”有三种:⑴不声明曲线是站着的还是躺着的;⑵该写在分母上的不往分母上写;⑶该写成平方形式的不写成平方。
仔细品味这个题,选择支的选项并没有出现“ ”或“ ”这样的支项,也就是说第⑶点并没有考察;第⑴点有所涉及,但似乎故意做了淡化,C、D选项几乎是用眼睛扫一下就排除了;主要考察的还是第⑵点。如果题目干项中将“ ”改成“ (t为非零常数)”,同时支项中出现“ 2”、“ ”这样的干扰项,那就三点兼顾了。
|PM|-|PN|=(|PF1|-2)-(|PF2|-1)=10-1=9故选B
19.(2006年辽宁卷)曲线 与曲线 的
(A)焦距相等(B)离心率相等(C)焦点相同(D)准线相同
解析:由 知该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由 知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故只能选择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和双曲线方程及各参数的几何意义,同时着重考查了审题能力即参数范围对该题的影响。
20.(2006年辽宁卷)直线 与曲线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解析:将 代入 得:
,显然该关于 的方程有两正解,即x有四解,所以交点有4个,故选择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与曲线的关系以及绝对值的变换技巧,同时对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也进行了简单的考查。
21.(20Biblioteka 6年上海卷)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2 ,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2(B)6(C)4(D)12
8.(2006年全国卷II)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A)(B)(C)(D)
9.(2006年四川卷)已知两定点 ,如果动点 满足 ,则点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B)
(A) (B) (C) (D)
10.(2006年四川卷)直线 与抛物线 交于 两点,过 两点向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 ,则梯形 的面积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