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4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4例疗效观察
苓1 g牡丹皮 1 g 黄芪 g 白术 1 g 防风 1 g 5 、 5 、 、 5 、 2 、 炙麻 黄 1 、 2g杏仁 1 、 5g紫菀 1 、 5g 款冬 花 1 , 5g诸 药按 照 以上 比例 , 照药 典 规 定 , 按 由我 院制 剂 室 制 成浓 缩 液 10mL 按 1m / g给药 , 日 2次 , 0 , L k 每 连 用 6月 。
标本兼治 , 疗效满意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1 纳入 对 象 . 8 8例患儿均 为 20 05年 4月 至 20 06年 1 2月我 院儿科 门诊病 人 , 随机 数字 表法 分 为 中西 医结合 按
替芬 : 年龄 < 3岁 , m / , 2次 口服 ; 1 gd 分 年龄 > 3
组 4 和西药组 4 。中西 医结 合组 中男 2 4例 4例 3例 , 共 6月 ; 续 服用 自制益 肾 围表糖 浆 。药 物 组 成 : 继 女2 1例 ; 龄 2 5— 1. 岁 , 均 ( 0 5 生地 黄 2 、 年 . 65 平 1. 8± 0g山药 1 、 5g 山茱萸 1 、 泻 1 、 5g泽 2g茯
岁 , / , 2次 口服 , 续 用 药 1月 。氨 茶 碱 2mgd分 连 片 : mg( g・ )分 3次 口服 。 同时 服 用 自制 益 5 /k d , 肾固表糖 浆 。咳嗽缓解 期 停用酮 替芬 , 续用 小剂 继 量 氨茶 碱 维 持治 疗 , g ( g・ ) 分 2次 口服 , 3m / k d ,
维普资讯
第 3卷 第DI RI S OF T M . E AT C C
V 13 N . o. o 5
S p. 0 e 2 07
中西 医 结合 治 疗 儿 童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4 4例 疗 效 观 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60例
讨 论
支 气管 哮喘 属 中医哮症 或 喘症范 畴 。 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认 为 , 气 管 哮 喘主 要 病机 是 痰 阻气 道 、 失 和 降、 支 肺
中药治疗。寒性哮喘给予温肺散寒 、 化痰定喘治疗 , 用
以下 方 药 : 炙麻 黄 、 细辛 、 夏 、 味子 、 姜 、 冬 花 、 半 五 干 款
准 , ] 随机 分 为两组 。西 医治 疗组 2 例 , l 例 , 9 O 男 l 女
例; 龄 2 1 年 ~ 0岁 ; 病程 2 5 . ~6年 。中西 结 合治 疗 组 6 0例 , 3 男 7例 , 2 女 3例 ; 龄 2 l 年 ~ l岁 ; 程 3 7 病 ~
分, 咳3 。 频 分 喘息 : 喘 0分 , 喘 1 , 喘 2分 , 不 偶 分 轻 重
20 9
陕西 中医 2 0 年 第 3 09 O卷第 3 期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小 儿支 气 管 哮喘 6 0例
米 志宽 李锦 春 符 国儒 延安 大学 医学 院( 1 0 0 76 0)
摘 要 目的 : 探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小儿 支气 管哮喘 的效 果 。 方法 : 西结合 治疗组 6 中 O例 , 用 中 采 医辨 证分 型 的基础 上 , 结合 西 医解痉 、 平喘 、 感 染 治疗 。西 医对 照组 2 抗 O例 , 纯应 用 上 单
疗 在对 患儿 咳嗽 、 喘息 和 睡 眠 的改 善 方 面均 显 著性 地 优 于单纯 西 医治疗 。详 见 附表 。
附表 两组疗 效 比较
素 K3片 , ~4rg 次 , / , 丙 嗪 片 0 5 1rg 2 / 3次 d 异 a .~ / a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 文章编 号】0 7 8 1 ( 00 1 0 4 一 l 10 — 5 7 2 1 )9— 13 O
咳嗽变异性哮 喘又称过敏性 咳嗽 , 它是 以慢 性咳嗽 为唯
一
嗽变异性 哮喘之治 疗提 高 了新 的治疗 手段 和方 法。该方 对 过敏性 支气 管哮喘者具有 同样效 果。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的 诊 断标 准
无效 。
疗效 判断标准 :
( ) 著 : 2— 1显 经 3周 的治疗 , 临床症状消失 。 () 2 有效 : 咳嗽在 1 2 O~ O天消失或 明显减轻 。 () 效: 1 2 3无 在 0— 0天治疗后 , 症状无 改善者 。 典型病例报告 例一 : 患者齐某 , 6岁 , 男 因上 感在接受青 霉素静滴 中出 现过敏反应 , 经对症处 理后 症状消失 。至此患儿 之咳嗽却 1 3 渐加重 , 以临睡时和午夜为 著 , 是刺激 性阵发性 干 咳, 无发 热
临 床 研 究
C i ia e e r h ln c l r s a c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 ju a o tn me iie a d eh o h r a y hn s o r l f e o dc n tn p am c n h n ・1 3・ 4
饮 , 晚 饭 后 各 服一 次 。3~5天 后 明 显 起 效 ,5—2 早 l 0天 后 症
状 消失 , 为巩 固疗 效再 继 续 服 用 2周 。
为巩 固疗效继续服 中药方剂两周 。停药观察一 年未见复发 。 例二 : 于某 , 9岁 , 男 该患儿 3岁时因患 上感后诱 发支气 管哮喘 , 年复一年复 发次 数逐 渐增 多 , 曾按 哮喘病 治疗 多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43例
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O 5 o 组治疗 3个月前后 及 2组间治疗 3 个月后 F V 及 P F检测 比较 , P< . 0 2 E 1 E 差异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 0 5 。 P< . ) 0 结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小儿哮喘 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道疾病 ,其发病率高 ,常表现为反复发作 的慢性病程 , 严重影响 了患儿 的生活 ,影 响儿童青少年 的生长发育 。 不少儿童哮喘 患者 由于治疗不及 时或 治疗 不当,最 终发 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 ,肺功 能受损 ,部分 患者甚至 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 】 重哮喘发作 ,若未得到及 1 。严 之
文 章 编 号 :1 7 .7 9( 0 2).70 5 -2 622 7 儿哮 喘;中西 医结合疗法 ;止咳平喘汤
d i 1.9 9 .s.6 22 7 . 1 . .3 o: O3 6  ̄i n1 7 .7 92 20 0 4 s 0 7
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 的常见慢性 呼吸
( 本文校 对 :王治 华 收 稿 日期 :2 1 。22 ) 0 2O — 8
病急 ,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 的生理功能障碍 引起 的 日常 生活困难难 以接受 ,从心理上认为 自己 “ 得病 了,不会 好 ” 很难接受疾病甚至残疾状 态,并且这种状态很快 的 , 会 影响到家人和身边 的人 ,患者易产生恐惧 、消极 、悲 观、烦躁的心理反应 。随着 “ 即痊愈 ”希望 的破灭 , 立 患者往往 陷入绝望和担忧 的状态 中,并在 日常生活 中体 现 出来 。比如说这些患者常会 出现情绪异常 ,表现为少 言、淡漠、缺乏主动性 ,或者是脾气暴躁 ,对 日常生活
中西 医结合治疗4 J 哮喘 4 例 ,L 3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应用
儿童哮喘治疗中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冬病夏治穴位敷帖法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儿童哮喘患者,均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进行治疗,十贴为一个疗程,在其治疗一年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经过治疗,4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
治疗后患者的发病次数、发病时间以及病情均比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服帖法治疗儿童哮喘,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童哮喘;冬病夏治;穴位敷帖法近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1】,我国的小儿哮喘患病率从1990年~2000年十年内平均上升了64.8%,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药物和疗法治疗小儿哮喘。
我院依据“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哮喘47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儿童哮喘患者,均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进行治疗,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7±2.2)岁。
1.2 诊断标准按照中医《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及西医《儿童哮喘防治常规》【2】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排除在头伏、二伏、三伏治疗期间有哮喘发作者及一直进行长期吸入治疗的哮喘病患儿,46例患儿均符合3岁以上小儿哮喘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采用穴位敷贴方法,在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
外敷药物:白芥子20g、延胡索20g、甘遂10g、细辛10g,加肉桂少许研磨成细粉,以生姜汁、甘油适量搅匀制成直径约为2cm的圆饼,以3×4cm规格的敷贴专用胶布进行敷贴;穴位选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旁开1.5寸)、心俞(背部第5胸椎棘突旁开1.5寸)、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对称六个穴位敷贴;敷贴前在穴位轻轻按摩,至微微发红后,在其上涂少许蜂蜜。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疗效观察1.1一般资料选择2008-8~2009-7月就诊于我院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
治疗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在3岁~12岁,病程在3个月~19个月。
对照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在3岁~13岁,病程在2个月~17个月。
两组间男女性别、年龄、病程、家族遗传史、病情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儿童哮喘防治诊断标准: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③有个人过敏史或家庭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④气道呈高反应性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作辅助诊断;⑤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排除标准:①长期规律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过。
②伴有危重并发症。
③有肺部慢性疾病者。
④有严重心、肺、肾等疾病或功能不全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根据具体病情每日给予200~600ug,分2~4次应用。
治疗组在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3~6岁服用4mg,7~13岁服用5mg,每日1次,睡前服用。
两组患儿再次发作时,可使用β2受体阻滞剂,抗组胺类药以及口服激素。
3个月为一个疗程。
1.4观察指标①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变化。
②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5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分级的判断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①临床控制: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无日间及夜间症状,肺功能正常,后偶有轻微发作,可自行缓解。
②显效:改进2级。
③好转:改进1级。
④无效:无任何改进或病情加重。
1.6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P< 0.05有意义)2 结果2.1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x2=4.089,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统计对比88例支儿童气管哮喘应用中西医联合用药疗效优势于单纯西医治疗
统计对比88例支儿童气管哮喘应用中西医联合用药疗效优势于单纯西医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5%,对照组总有效率73.80%p13次)。
①喘息、气短或胸闷。
②阵发性咳嗽。
③肺部出现哮鸣音。
1.2 一般资料针对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岁,18-58岁,平均年龄(40±0.3)岁。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进行吸氧、采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9-60岁,平均(41±0.2)岁。
88例中轻度哮喘48例、中度哮喘40例,无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属于非急性加重期哮喘病症范畴,听诊时,明显的哮鸣音波及双肺。
除外,对照组两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体温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过进行吸氧、平衡患者体内酸碱度、抵抗感染的常规基础治疗及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布地奈德悬液1ml(0.5mg)加入生理盐水2ml雾化+面罩吸入,每次10-15min。
一天两次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和雾化吸入治疗外,追加服用中药:麻黄20g、杏仁10g、细辛3g、桂枝9g、半夏15g、地龙10g、僵蚕10g、桑皮10g、蝉蜕6g、白芍10g。
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早晚温服。
1.4 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根据病症体征消失的时间长短来判定临床药效。
1.4.1 显效患者在治疗3-5天后,叩击肺部,肺罗音消失,咳喘症状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疗效观察
j u a n ,CHE N B o . / / Me d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2 0 1 3 ,1 0( 2) : 0 0 4 — 0 0 7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a t e i n w 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 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t h e o r y ” w i t h 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d i c i n e ,
ma s s a g e,k n e a d r i d g e ,s c r a p p i n g t r e a t me n t c o u g h v a r i a n t a s t h ma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 Me t ho d:Ni n t y - s i x c a s e s o f c h i l d r e n wi t h c o u g h v a ia r n t a s t h ma we r e r a n d o ml y a s s i g n e d t o t wo g r o u ps , T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o r l a a mi n o p h y l l i n e a n d mo n t e l u k a s t s o d i u m ;On t h i s b a s i s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中西合治疗小儿医结支气管哮喘
特 罗片 , 每次 l g k g / g体 重 , 日 2次 。 每
治 疗 结 果
分泌 物增加 , 导致 支 气 管狭 窄 , 生 哮 喘 。方 中炙 麻 黄 发 宣肺平 喘 ; 炒苏 子降气 平 喘 , 咳化 痰 ; 白皮 、 杏 仁 止 桑 炒
宣肺 止 咳平 喘 ; 款冬 花 、 菀 润肺 平 喘 ; 龙 、 蚕 清 热 紫 地 僵
巩 固疗效 。 讨 论
般资料
本组 1 8例 患 儿 均 为 门 诊 患 者 , 中男 5 0 其 9例 , 女
4 例 ; 龄 最小 7个 月 , 大 1 9 年 最 3岁 ; 程 最 短 3个 月 , 病
最长 1 O年 。 治 疗 方 法
1 8例患儿 均 采 用 中药 止 哮汤 及 西 药 盐 酸 丙 卡 特 0
中医认 为 , 支气 管 哮 喘 为本 虚 标 实之 病 , 气 不足 正 为其本 , 宿痰 内伏 乃其 根 。外 感 之 邪 为诱 发 之 因 , 闭 气 痰阻为 发病 之标 , 本虚标 实相 错杂 。西 医认为本 病是 多 基 因遗 传病 , 中过敏体 质 与本病 关系密 切 。过敏原 与 其 特异性 I E结合 , g 引起 肥 大 细胞 和嗜 碱 细胞 脱 颗 粒 , 释 放 白三 烯 C、 D和 E等介 质 , 平 滑 肌 收缩 , 膜 水肿 , 使 黏
酸 环化 酶 的活 性 , 进 细 胞 内的 三 磷 酸 腺 苷 ( 促 ATP 转 )
例, 效 8 , 有 例 总有 效率 l o 。 o
典 型 病 例
患者 , , 男 7岁 ,0 6年 1 初 诊 。 患 儿 近 5年 来 哮 20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喘反复发作 , 每次发作 历时 l 0天~ 1 个月不等 , 曾多次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缓解期48例疗效观察
有效者。③除外其他引起喘息 、 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1 治 疗 方 法 . 3
1. . 1治疗 组 运用 中西 医结合治疗 。 君子汤组成 : 3 六 党参 1 . 0g 白术 5g茯 苓 1 , 草 2g 陈 皮 4g 法 夏 5g 地 锦 1 , , Og 甘 , , , 2g
所选病例纳入标准 :①哮喘缓解 4 以上或间歇轻度发作 , 周 每月< 次 , 2 但不影响学习与睡眠者。②夜 间、 清晨或运动后
咳 嗽超 过 1个 月 以上 , 抗 生 素治 疗 无 效 , 用 气 管扩 张 剂 经 但
表 2 6个疗 程 后 两 组 患 者 整体 治 疗效 果 比较 ( ) 例
3讨论
鱼 腥草 1 。 0g 咳嗽痰 多加 百部 5g 白前 5g 久 病气 虚甚 者加 , ; 黄 芪 1 , 参 4g 水煎 服 , 日 1 。 卡特 罗 6岁 以上儿 0g 红 。 每 剂 丙
童 口服 :5 g次 , 日 1 2次 。儿童 可依 据年龄 和体 重适 量 2 , 每 - 增减 。 132对 照组 丙 卡特 罗 6岁 以上 儿 童 口服 :5 g次 , 日 .. 2 / 每 1 2次 。 - 两 组均 以 1 0d为 1个疗 程 , 续 治疗 3 6个疗 程 后 , 连 、 观 察 记 录治疗 效果并 进行 组 问 比较 分析 。 组在 治疗 期 间不 给 两 予 任何 干预 措施 , 除急 性发 作 期可 给予 抗感 染 平喘 。疗程 结; <次 、 无效 : 临床症 状无 改变 。
1 . 计 学 分 析 5统
所得 数据 采用 x 检验 ,< .5为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 P O0
2结 果
治疗 3个 疗程 后 治 疗组 总 有效 率 为 6 . % .对 照组 为 87 5 6 .0 组 问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04 5, < .5 。治疗 25 %, x= .1 P O0 ) 6个 疗 程 后 治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 .2 . 7 9 %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8 .0 组 间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3 8 2 P O0 ) 见 75 %, x= .5 , < .5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
地黄 6g 山药 1 、 、 2g茯苓 9g 款冬花 9g 紫菀 9g半夏 6g 细 、 、 、 、
辛2 )缓解期 当扶正以治其本 , g等 。 调其肺脾 肾等脏腑功能 , 消
除伏痰夙根 。 可酌情分别 予以: 肺脾气虚 , 则人参五味子汤合玉
屏风散加减 ( 人参 9g五味子 6 茯苓 9 半夏 9 、 、 g 黄芪 1 、 2g 自术 9g 防风 6g ; 肾阳虚用桂 附肾气丸加减 ( 、 )脾 附子 6g 肉 、
6 )肺 肾阴虚用麦味地黄丸加减( ; g 麦冬 1 、 2g百合 1 、 2g 五味子
9、 山萸 1 、 g 2 山药 9 、 g 牡丹皮 9 )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 目单 g 。 g ,
味中药陈皮使痰液稀释 而利于排 出,并能扩 张支气管而平喘 , 桔梗皂甙可使 呼吸道黏膜分泌亢进 , 使痰液稀释 , 促其排出 , 还 有抗 炎作 用 , 百部煎剂对各种 细菌有抑制作用 , 射干有抗炎及 祛痰作用 , 对肺炎球菌及链球 菌有对抗作用 , 白术 、 茯苓 煎剂可
2 i 1次 , 0r n a 连续 3次 ; 或每 日2次 , d 再减 为每 日 1次 , d 3, 3.
大部分患儿可缓解 , 不必静脉给药。部分 患儿可应用全身糖皮 质激素 , 泼尼松 1 g , g短期应用 。 m 11 重度发作 .. 3 首选雾化 吸人疗法的同时, 加用 静脉 糖 皮质激素 , 包括 : 琥珀酸氢 化可 的松 1 g 作用快 , 0m ( 副作用
以 1 ~ 岁 6岁患病 较多 , 大多在 3岁内起病 , 春期 以前 患者 青 男女比为 2: , 1 成年期 则无 性别差异[ 预 防与治疗 s f 支气 2 1 。 lh , l 管哮喘已成为儿科 临床工作 者关注 的热点 , 者从 中西 医治 笔 疗 方面就小儿支气管哮喘作一简要评述 ,希望有 益于临床诊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
显效
1 8
1 8
好转
2 8
2 2
无效
4
1 8
总有 效 率 ( )
9 2
7 2
治 疗 组
对 照 组
性别 、 年龄 、 情等 方 面 比较差 异 , 病 均无 显著 性
>0 0 ) 其 有可 比性 。 .5 ,
随访 : 疗 组 5 治 O例 , 4例无 效 外 , 6例 中 除 4
次 , 温开 水送 服 , 组 均为 2 为 1疗程 , 续 用 两 月 连
观察 1 ~2个疗 程 。
喘脱危 候 。我们 自拟 小儿 平 喘散 中的麻 黄发 汗止
咳平 喘 , 桔梗 清热 利 咽 , 陈 汤燥 湿化 痰 , 味 子 二 五
吸氧或鼻 导管 吸氧 , 并根 据化 验结果 给 以抗感 染 、 平 喘治疗 ; 喘憋严 重者 用氨 茶碱每 6 1 , 次 对 h 次 每
3 mg k , 雾 化 吸 ( 氯 米 松 雾 化 吸 收 , 日  ̄5 / g 超 倍 每 2 0 40 g, 长儿 每 日 6 0 8 0 ; O~ 0 m 年 0  ̄ 0 mg 配合过 敏
体 阴虚者则 气不 化津 , 导致 寒 痰 内伏 , 现为寒 性 表
哮喘 。由于素 体 阴虚 , 热郁 肺 或寒 痰久 伏 , 痰 化热
而致者 , 表现 为热 性 哮喘 。若 长期反 复 发作 , 则 则
伤肺、 损脾 、 肾 , 现为肺 、 、 耗 表 脾 肾虚弱 之侯 。 若一 旦 大 发作 不 能 及 时控 制 , 表 现 为 邪 实 与正 虚错 则 综 并见 , 严重 者 因肺 不能 治理 调节 心血 的运行 , 命
维普资讯
10 20
陕西 中医 20 年 第 2 卷 第 1 06 7 O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疗 的基 础 上 , 加服 定 喘汤 : 黄 3 5 银杏 5 O , 麻 ~ g, ~l g
杏 仁 5 O , 花 5 O , 夏 5 O , 白皮 5 ~1 g 冬 ~l g 半 ~1 g 桑 ~
1 g 苏 子 5 1g 黄芩 5 O , O, ~ O, ~1 g 甘草 5 。发 热 者加 g 银 花 6 O ; 虚 者 加 党参 5 1 g 汗 多 者加 五 味 ~l g 气 ~ O;
两 组 疗 效 比 较 P< 0 0 .5
表 2 两组 症 状体 征 消 失 时间 比较 ( ±5 天 )
疗组 3 O例 中男 2 O例 , 1 女 0例 , 白细 胞 > 1 血 O×
1 L 1 O/ 5例 , 片肺 纹 理增 多 、 胸 增粗 2 4例 , 片有 感 胸 染 灶 6 。对 照组 2 例 O例 中男 1 2例 , 8例 , 白细 女 血 胞 > 1 ×1 L 1 0 O/ 5例 , 片肺 纹 理 增 多 增 粗 1 胸 5例 , 胸 片 有感 染 灶 5 。 例 所有 患 儿均 有 不 同程度 的咳嗽 、
维普资讯
浙 江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2 0 0 2年 第 1 2卷 第 1 0期
中 西 医 结 合治 疗 儿童 哮 喘 疗 效 观 察
胡速 成 胡跃 山 福 建 省 惠安县 医院 惠 安 3 2 O 6 10
我 们 用 中药 定喘 汤加减 配 合西 药 治疗 儿 童哮 喘 急性 发 作 患儿 3 0例 , 与单 纯 西 药 治 疗 对 照 观察 , 并
~
效 果 。方 中麻 黄 疏散 降 邪 , 宣肺 平 喘 ; 以银杏 敛 肺 配 止 喘 ; 仁 宣 肺 止 咳 ; 子降 肺 气 而 平 喘 ; 夏 镇 咳 杏 苏 半 祛 痰 ; 花 润 肺 止 咳 , 痰 下 气 , 泄郁 结 , 逆 止 冬 消 开 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6例
[ 者 简 介 】李 风 娥 (9 6 )女 , 作 1 5一 , 甘肃 静 宁 人 , 治 医 师 , 要 从 事 小 儿 疾 病 中 西 医 结合 治 疗 研 究 主 主
一
7 7 —
效 : 床症状 体征 , 临 无改善 或加 重 . 4 治 疗结果 显效者 4 2例 , 有效 3例, 无效 1 . 例 总有 效率 9 . % . 13
一
般 为每 日不超过 2g 分 2 , ~3次用温 开水送 服 .
3 疗 效标准
疗效标准 参照 卫生部< 中药新药 临床研 究指 导原则 > 定 . 拟 显效 : 喘发 作 较治 疗 前 明显减 轻 , 哮 肺部 哮呜 音消失 或较治疗 前 明显减 轻 . 有效 : 哮喘发 作较治疗 前有所 减轻 , 双肺 哮鸣音 较治疗前 明显减 少 . 无
疗 d J 哮喘, 势互补 , xL 优 互相 促进 , 哮喘 的防治 与研 究 中必 将 取得 更 大 的成 就 【 . 中 医药 的发 展 , 在 3而 ] 更 应 借助现 代 医学 研 究手段及 方法 , 断加 以完善 和提 高 , 挥其 自身 优 势 , 不 发 挖掘 其 巨大 潜 能 , 向着 高 效 、 速 效的方 向发 展 . 方治疗本 病 , 有利 于 疾 病 的研 究 . 孟 清 【 等 采用 截 哮 口服 液 防治 哮 喘, 1 0 专 更 王 4 J 将 6 例 有 哮喘史 的病 毒性 上呼 吸道 感染 患 儿随 机分 为两 组 , 治疗 组 患儿 在 出现急 性上 呼 吸遭感 染症 状 2 4h 内服用截 哮 口服液 ( 由炙麻 黄 、 杏仁 、 桃仁 、 大青 叶 、 白鲜皮 、 白前 、 干 、 射 炙甘 草等组 成 ) 对照组 使用病 毒 , 唑 1 ~1 (k ・ ) 0 5mg / g d 静脉 滴注 或肌 肉注 射, 程 均 为 7d 结 果 治疗 组 总 有效 率 8 .7 临 床 控 制率 疗 , 3 8 %, 4 . %, 8 8 与对 照组 ( 别 为 6 . %‘ 3 8 比较 , 异 均 有 显 著 性 ( 分 2 5 、 . %) 2 差 P<0 0 ) 截 哮 口服 液 对 患 儿 .1 . F V1P F的改善 作用 , E 、E 治疗 前与 对 照组 比较 , 差异 亦 均 有 显著 性 . 志 荣 ] 复 方太 子 参 止 咳益 气散 周 用 ( 由太子参 、 冬虫夏 草 、 贝母 、 花粉 等 2 浙 天 9味纯 原 生植 物 药 整 体 组 方 ) 治疗 支 气管 哮 喘 患 儿 。 21 0 对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40例临床观察
13 观 察 指 标 治 疗 期 间 . 对 患 儿 临 床 症 状 及 体 征 进 行 密 切 - 除
观 察 外 , 记 录 两组 患 儿 咳 嗽 消失 时 间 、 哮 呜 音 消 失 时 间 、 需 肺 喘 息 消 失 时 间 、 治疗 前后 外 周 血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 O )和 白 细 胞 E S
・
9 6・ 8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1 0 2年 6月 第 2 卷 第 6期 J T M.u . 0 2, 12 , . 1 E C Jn 2 1 Vo. 1No6
中西 医结 合治疗儿 童哮喘急性发作 4 例 临床观察 0
严 志 君 罗 芳
( . 江省 台 州市黄 岩 区院桥 镇 中心卫 生 院 , 江 台州 3 8 2 ;. 江省 临 海 市 台 州 医院 , 1浙 浙 1 0 5 2浙
【 键词 】 儿童哮 喘 关
急性发作
定喘汤
布 地 奈 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P 00 )
表 1 两 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
笔 者 近年 应 用 中西 医结 合 的治 疗 方 案 对 哮 喘 急 性 发 作 患 儿
进 行 治 疗 , 效 良好 。 现 报 告 如 下 。 收
德混 悬 液 ( 米 克 令 舒 , 普 阿斯 利 康 公 司生 产 ) 次 0 — 每 . 2mL05 5 、. %
沙 丁 胺 醇 雾 化 溶 液 ( 兰 素 威 廉 公 司生 产 ) 葛 每次 02 — L, 日 .5 2m 每
2次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上 予 以 定 喘 汤 加 减 方 ( 白果 5g 炙 麻 , 黄 5g 紫 苏 子 3 , 冬 花 5 , 半 夏 5g 桑 白 皮 5g 杏 仁 3g , 款 g 法 g , , , 黄芩 3 , 甘 草 3g 痰 多 咳 嗽 者 加 瓜 蒌 5g 胆 南 星 5g 肺 热 偏 炙 g 。 , ; 重 者 加 生 石 膏 1 , 腥 草 5g 。 日 1 , 煎 早 晚少 量 频 饮 。 0g 鱼 ) 每 剂 水 两组治疗周期均为 7 。 d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哮喘48例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婴 幼儿 哮 喘 4 8例
周 洪诚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卫生院 金华 31 5 20 3
关 键词 婴 ̄ L 喘 hJ, 哮 麻 杏石 甘 汤 中西 医结合
4 系 我室 2 0 5例 0 0年 1月 一20 0 5年 1 2月 门诊
患者 , 3 , 1 例 , 男 4例 女 1 病程 1 个月 一 7年 , 年龄 9
本组 3 例均为我院住 院输液患者 , l 例 , 2 男 9 女
赛庚定或酮替芬或舒喘灵。静脉滴注氨茶硷 , 1 每3 1 共 2 3天。治疗 组加用麻杏生 甘汤加味 : 次, ~ 炙
麻黄 5 , g杏仁 6 , g生石膏 1g 细辛 2 , 2, g 金银花 1g 0, 连翘 6 , g前胡 6 , g黄芩 5 , g鱼腥草 1g甘草 3 , 2, g根据 月龄及体重酌情加减 , 1 l , l3 剂 水煎 2次 , 3次 分
维普资讯
78 1
浙江 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0 0 6年第 1 6卷第 l 期 1
Z  ̄i g r’ h a I WM( o.6N . 1 0 6 nj C V 11 o 1 2 0
2 治疗 方法
1 临床 资 料
两组均酌情使 用抗生素 , 适量应 用激素 , 口服
根据临床症状 ,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属 中医“ 胁 痛” “ 、 黄疸” “ 、鼓胀” “ 、 郁证” 等范畴。现代医学认
为, B H V感染后通过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而导致 肝细胞的损害。“ 郁金降酶汤” 方中郁金 、 五味子行 气解郁 、 活血散瘀 、 滋肾宁心 , 良好的降低转氨酶 有
指 导 : 绍 东 王
修 回日期 :0 6 51 20 - . 0 0
玉屏风颗粒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观察
注:与对照组相比,犘 <0.05;与治疗前相比,#犘 <0.05
83
妇幼健康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8年6月第11期
3 讨论 哮喘主要是气道炎症反应导致平滑肌痉挛以及气管黏
膜水肿而引发气管阻塞,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哮喘症状 会突 然 加 重 或 者 突 然 发 生,出 现 气 促、喘 息、呼 吸 困 难 和 胸 闷,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必须 及时对症状进 行 有 效 的 控 制[24]。与 成 年 患 者 相 比,哮 喘 急 性发作患儿更易发生呼吸衰竭、呼吸骤停、休克和心律紊乱。 缩短发作时间、迅速改善喘息和气道阻塞症状是治疗哮喘的 关键。研究发现,化 学 刺 激、物 理 刺 激、接 触 变 应 原、上 下 呼 吸道病毒性感染以及冷空气等均能诱导哮喘发作。哮喘属 于祖国传统医学“喘证”、“哮证”范畴。玉屏风颗粒的成分主 要包括白术(炒)、黄芪以及防风,具有固表、益气、止汗之功 效,可以有效治疗自汗恶风、表虚不固、面色光白、肺脾气虚 证以及体虚易感风邪。玉屏风颗粒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免 疫球蛋白、胸腺细胞凋亡以及 T 细胞亚群,对人体免疫发挥 增效以及双向调节功能,可以有效抑制变态反应,增强机体 的免疫功能,对哮喘反复发作发挥防治效果,而且具有一定 程度的抗氧化和抗菌抑制病毒功能[56]。
两组治疗后的CD+4、CD+3以及 CD+4/CD+8均明显 升高(犘 <0.05),且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更为明显(犘 <0.05)。
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袋装5g)治疗,每次2.5g,每 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狀(%)]
组别
狀
对照组
23
观察组
23
临床控制 5(21.74) 8(34.78)
白龙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
7 病 人均 以 19 6例 9 3年 全 国 哮 喘 会 议 制 定 的 支 气 管 哮
喘 诊 断 标 准 为 诊 断 依 据 。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 治 疗
关 键 词 :支 气 管哮 喘 ; 中 西 医 结 合 治疗 ;
白 龙 定 喘 汤
中图分类号 :2 7 R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 3 2 0 )2—0 6 —0 1 7 ~7 1 (0 2 0 07 1
自 2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3月 , 者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的 方 笔 法治疗支气管哮 喘 4 6例 , 与 单 纯 用 西 药 治 疗 的 3 例 作 对 并 0
治 疗 寒 热 错 杂 之 哮 喘 ; 黄 芩 合 用 治 疗 热 性 哮 喘 ; 熟 地 菜 与 与 河 车 合 用 治 疗 肾 虚 哮 喘 ; 二 陈 汤 合 用 治 疗 痰 浊 哮 喘 等 与
药理 研究证 实。 黄 具有抗过敏 作用 。 麻
哮喘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评 定 。 临 床 控 制 : 息 症 状 及 肺部 哮 鸣 音 喘 消失 , 不 足 轻 度 者 ; 效 : 息 症 状 及 肺 部 哮 鸣 音 明 显好 转 或 显 喘
比观 察 。现 将 结 果 报 告 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咳 。 < 草 便 读 ) 其 “ 敛 肺 金 除 咳 逆 , 行 湿 浊 化 痰 涎 。 ”本 谓 上 下 ” < 目) 其 “ 气 薄 味 厚 , 涩 而 收 , 肺 气 , 喘 嗽 。 临 床 纲 谓 其 性 益 定 ” 实 践 证 明 , 品 有 较 强 的 止 咳 化 痰 , 气 定 喘 作 用 , 痰 多 的 本 降 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46例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给予中药汤剂治疗。
1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总有效率为86.9%。
对照组治愈23例,总有效率为76.1%。
经检验,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订《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关于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则参照《中医儿科学》[2]中小儿哮喘标准,咳喘,喉间时有哮鸣音,痰多白沫形寒,苔白、脉浮滑,由于本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患,故有标本之分,寒热虚实之别。
发作期的表现为标实为主,缓解期则主要以正虚为主。
属实证者则或寒或热,属虚证者则有肺、脾、肾脏的不同。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哮喘发作期均给予氨茶碱口服或静脉用药,口服用量为5μg/(kg·次),1日3次服用;静注或静滴4mg/(kg·次),将其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中。
缓解期使用酮替芬口服液,4~6岁2ml/次,7~9岁2.5ml/次,10~15岁3ml/次,口服每天1次。
病情严重者,则改静脉用药(可适量的添加激素治疗),同时吸人必可酮气雾剂来治疗,用量为每日2次(可视年龄的大小及病情轻重
酌情来加减),12周为1疗程。
治疗组: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中药来治疗,12周为1疗程。
1.3.1发作期治疗
(1)寒饮停肺:治疗原则温肺化痰平喘。
方剂:小青龙汤。
半夏log、赤芍log,桂枝6g、干姜6g、生甘草6g,炙麻黄3g,细辛1g,酌病情加减。
(2)痰热壅肺:治疗原则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方剂:麻杏石甘汤。
生石膏15g,前胡10g、浙贝10g,杏仁6g、生甘草6g,炙麻黄3g,酌病情加减。
(3)痰湿犯肺: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化痰平喘。
方剂:五味异功散。
陈皮10g、茯苓10g、浙贝10g,远志6g、白术6g、太子参6g,酌病情加减。
1.3.2缓解期治疗
(1)肺气亏虚:治疗原则益气补肺。
方剂:玉屏风散。
生黄芪12g、白术12g,怀山药9g、五味子9g,防风6g、炙甘草6g,酌病情加减。
(2)脾气亏虑:治疗原则健脾化痰。
方剂:六君子汤。
太子参12g、白术12g、茯苓12g,陈皮9g、半夏9g、炙黄芪9g,炙甘草6g,酌病情加减。
(3)肾气亏虚:治疗原则扶元益肾。
方剂:金匮肾气丸。
生地12g、山药12g、茯苓12g,山萸肉9g、丹皮9g、泽泻9g,炮附子
6g、桂枝各6g,酌病情加减。
1.4疗效标准
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的制定。
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的缓解,偶有轻度的发作,无需用药则可缓解;显效:哮喘发作比治疗前明显的减轻,但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来治疗;好转:哮喘症状比治疗前略有减轻,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5.0软件包处理,p<0.05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9%。
对照组治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1%。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o.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2喘息症状的缓解时间
治疗组的最短缓解时间为3天,7天内缓解者为21例,最迟的缓解时间为10天;对照组最短缓解时间为4天,7天内缓解者为15例,最迟缓解时间为12天。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内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西医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较为显著并且迅速,但急性
发作期的治疗,虽近期疗效明确,但极易再次的发作,不能根本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还会出现继发性细菌及真菌感染和心悸,同时还影响骨骼发育、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所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研究。
哮喘属中医“哮证”、“喘证”的范畴,以发作性哮喘气急、呼气延长作为临床特征。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对临床缓解期的防治疗效明显,能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作用缓慢持久,无明显毒副作用;发作期哮喘的病理产物增加,此时则应辨清寒热虚实症状,以攻邪为主,兼以理肺健脾;针对寒哮,则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为治疗原则;哮喘病是因虚而生痰致癖,故在哮喘缓解期的防治过程中需要坚持扶正与化痰、祛癖同用的原则。
治疗小儿哮喘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小儿哮喘治疗应发挥中西医相互结合的协同作用。
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来治疗儿童哮喘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2] 王萍芬.中医儿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