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习题解答汇编
汇编语言设计复习题(第2章:80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1、下列指令属于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的是( MOV DX,DS:[BP][SI] )。
DX2、当程序顺序执行时,每取一条指令语句,IP指针增加的值是( D )。
DXA.1 B.2 C.3 D.由指令长度决定的3、下列属于合法的指令是( D ) DXA.MOV DS,ES B.MOV [SI],[DI] C.MOV AX,BL D.MOV [DI],BL4、若AX=349DH,CX=000FH。
则执行指令AND AX,CX后,AX的值是( 000DH )。
DX5、设DS=8225H,DI=3942H,指令NEG BYTE PTR[DI]操作数的物理地址是( 85B92H ) DX6、下列寄存器组中在段内寻址时可以提供偏移地址的寄存器组是( B ) DXA、AX,BX,CX,DXB、BX,BP,SI,DIC、SP,IP,BP,DXD、CS,DS,ES,SS7、对寄存器AX的内容乘以4的正确指令序列是( SHL AX,1 SHL,AX,1 )。
DX8、执行INC指令除对SF、ZF有影响外,还要影响的标志位是( OF,AF,PF )。
DX9、设DH=10H,执行NEG DH指令后,正确的结果是( DH=0F0H CF=1 )。
DX10、下列传送指令中有语法错误的是( A )。
DXA、MOV CS,AXB、MOV DS,AXC、MOV SS,AXD、MOV ES,AX11、下面指令执行后,改变AL寄存器内容的指令是( D )。
DXA、TEST AL,02HB、OR AL,ALC、CMP AL,BLD、AND AL,BL12、执行除法指令后,影响的标志位是( AF,CF,OF,PF,SF,ZF都不确定 )。
DX13、执行下面指令序列后,结果是( AX=0FF82H )。
DXMOV AL,82HCBW14、与MOV BX,OFFSET VAR指令完全等效的指令是( D )。
DXA、MOV BX,VARB、LDS BX,VARC、LES BX,VARD、LEA BX,VAR15、在段定义时,如果定位类型用户未选择,就表示是隐含类型,其隐含类型是( PARA )。
第2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习题参考答案-汇编语言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答案
第2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习题参考答案1. 设机器数长为8位(含1位符号位在内),写出对应下列各真值的原码、补码和反码。
6413−, 12829,100,-872. 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用8位二进制数),其中MSB 是最高位(又是符号位),LSB 是最高位。
如果是小数,小数点在MSB 之后;如果是整数,小数点在LSB 之后。
(1) -35/64 (2)23/128 (3) –127 (4)用小数表示-1 (5)用整数表示-1 解:(1)-35/64 = -0.100011原码1.1000110 反码1.0111001 补码1.0111010(2)23/128= 0.0010111原码0.0010111 反码0.0010111 补码0.0010111 (3) –127=1111111原码11111111 反码10000000 补码10000001 (4) 用小数表示-1 补码1.0000000 (5) 用整数表示-1原码10000001 反码11111110 补码1111111113. 己知[X],求[X]和X .补原4. 当十六进制数9B和FF分别表示为原码、补码、反码、移码和无符号数时,所对应的十进制数各为多少(设机器数采用一位符号位)。
答:5. 有一个字长为32位的浮点数,符号位1位,阶码8位,用移码表示,尾数23位,用补码表示;基数为2。
请写出:(1)最大数的二进制表示;(2)最小数的二进制表示; (3)规格化数所能表示数的范围。
解:用IEEE754格式(E的取值范围:1~254,留出全0和全1分别表示0和无穷大)31 30 23 22 20 0S E M(1) 最大数的二进制表示:0 1111111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即 2127(2-2-23)(2) 最小数的二进制表示:1 1111111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即 - 2127(2-2-23)(3) 规格化数所能表示数的范围:最小的正数:0 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0000001 即2-126(1+2-23)绝对最小的负数:1 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0000001 即-2-126(1+2-23)所以范围是: -2127(2-2-23)至-2-126(1+2-23) ,2-126(1+2-23)至2127(2-2-23)6. 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成IEEE754标准的32位浮点规格化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四版习题答案第二章汇编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一] 一袋中有5只乒乓球,编号为1、2、3、4、5,在其中同时取三只,以X 表示取出的三只球中的最大号码,写出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解:X 可以取值3,4,5,分布律为1061)4,3,2,1,5()5(1031)3,2,1,4()4(1011)2,1,3()3(352435233522=⨯====⨯====⨯===C C P X P C C P X P C C P X P 中任取两球再在号一球为中任取两球再在号一球为号两球为号一球为也可列为下表 X : 3, 4,5 P :106,103,101 3.[三] 设在15只同类型零件中有2只是次品,在其中取三次,每次任取一只,作不放回抽样,以X 表示取出次品的只数,(1)求X 的分布律,(2)画出分布律的图形。
解:任取三只,其中新含次品个数X 可能为0,1,2个。
3522)0(315313===C C X P 3512)1(31521312=⨯==C C C X P 351)2(31511322=⨯==C C C X P 再列为下表X : 0, 1, 2 P :351,3512,3522 4.[四] 进行重复独立实验,设每次成功的概率为p ,失败的概率为q =1-p (0<p <1) (1)将实验进行到出现一次成功为止,以X 表示所需的试验次数,求X 的分布律。
(此时称X 服从以p 为参数的几何分布。
)(2)将实验进行到出现r 次成功为止,以Y 表示所需的试验次数,求Y 的分布律。
(此时称Y 服从以r, p 为参数的巴斯卡分布。
)(3)一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为45%,以X 表示他首次投中时累计已投篮的次数,写出X 的分布律,并计算X 取偶数的概率。
解:(1)P (X=k )=q k -1pk=1,2,……(2)Y=r+n={最后一次实验前r+n -1次有n 次失败,且最后一次成功},,2,1,0,)(111 ===+=-+--+n p q C p p q C n r Y P r n n n r r n n n r 其中 q=1-p ,或记r+n=k ,则 P {Y=k }= ,1,,)1(11+=----r r k p p C rk r r k (3)P (X=k ) = (0.55)k -10.45k=1,2…P (X 取偶数)=311145.0)55.0()2(1121===∑∑∞=-∞=k k k k X P 6.[六] 一大楼装有5个同类型的供水设备,调查表明在任一时刻t 每个设备使用的概率为0.1,问在同一时刻(1)恰有2个设备被使用的概率是多少?0729.0)9.0()1.0()2(322525225=⨯⨯===-C q p C X P(2)至少有3个设备被使用的概率是多少?00856.0)1.0()9.0()1.0()9.0()1.0()3(5554452335=⨯+⨯⨯+⨯⨯=≥C C C X P(3)至多有3个设备被使用的概率是多少?3225415505)9.0()1.0()9.0(1.0)9.0()3(⨯⨯+⨯⨯+=≤C C C X P99954.0)9.0()1.0(2335=⨯⨯+C(4)至少有一个设备被使用的概率是多少?40951.059049.01)0(1)1(=-==-=≥X P X P[五] 一房间有3扇同样大小的窗子,其中只有一扇是打开的。
微机原理第二章练习题及解
微机原理第二章练习题及解一:单项选择题●8086CPU复位后, 下列寄存器的值为( C )。
A:CS = 0000H、IP = 0000H B:CS = 0000H、IP = FFFFHC:CS = FFFFH、IP = 0000H D:CS = FFFFH、IP = FFFFH●8086CPU复位后, 下列寄存器的值为( C )。
A:CS:IP = 0000H:0000H B:CS:IP = 0000H:FFFFHC:CS:IP = FFFFH:0000H D:CS:IP = FFFFH:FFFFH●当RESET信号为高电平时,寄存器初值为FFFFH的是( A )。
A:CS B:ES C:IP D:BP●地址锁存发生在指令周期的( A )时刻。
A:T1 B:T2 C:T3 D:T4●8086CPU读数据操作在总线周期的( D )时刻。
A:T1 B:T1,T2 C:T2,T3 D:T3,T4●8086CPU写数据操作在总线周期的( D )时刻。
A:T1 B:T2 C:T2,T3 D:T2,T3,T4●8086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时,常会在( C )后进入等待周期。
A:T1 B:T2 C:T3 D:T4●计算机中数据总线驱动器采用的基本逻辑单元是( C )。
A:反相器B:触发器C:三态门D:译码器●计算机中地址锁存器采用的基本逻辑单元是( B )。
A:反相器B:触发器C:三态门D:译码器●计算机中地址锁存器的输出信号状态是( B )。
A:单向双态B:单向三态C:双向双态D:双向三态●8086CPU从功能结构上看,是由( D )组成A:控制器和运算器B: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C:控制器和20位物理地址加法器D:执行单元和总线接口单元●执行指令IRET后弹出堆栈的寄存器先后顺序为( D )。
A:CS、IP、F B:IP、CS、F C:F、CS、IP D:F、IP、CS●下列逻辑地址中对应不同的物理地址的是( C )。
第二章 习题解答
当 N<=0 时,a) 仅执行判断及退出指令,共 3 条 b) N=0,将执行 33*232 条指令;N<0,将执行 33*(232+N)条指令
jr $ra jr $ra
[00400024] 34040004 ori $4, $0, 4; 1: li $a0,4
[00400028] 0c10000c jal 0x00400030 [FIB]; 2: jal FIB
[0040002c] 0810001f j 0x0040007c [exit]; 3: j exit
[00400030] 23bdfff4 addi $29, $29, -12; 4: addi $sp,$sp,-12
[00400034] afbf0000 sw $31, 0($29); 5: sw $ra,0($sp)
[00400038] afb10004 sw $17, 4($29); 6: sw $s1,4($sp)
beq $s3,$0,exit #$s3=0,exit
add $s0,$s0,$s1 #a+=b
addi $t0,$t0,1 #i++
j loop
exit:
2)
loop: slti $s3,$s0,10 #$s3=a<10?1:0
beq $s3,$0,exit
add $s4,$s0,$s1 #$s4=a+b
addf,f,g
c) addf,f,f
addf,f,j
d) addi f,j,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第2章【课后答案】讲解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囮裑為檤第2章8086的指令系统〔习题2.1〕已知DS=2000H、BX=0100H、SI=0002H,存储单元[20100H]~[20103H]依次存放12 34 56 78H,[21200H]~[21203H]依次存放2A 4C B7 65H,说明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完后AX寄存器的内容。
(1)mov ax,1200h(2)mov ax,bx(3)mov ax,[1200h](4)mov ax,[bx](5)mov ax,[bx+1100h](6)mov ax,[bx+si](7)mov ax,[bx][si+1100h]〔解答〕(1)AX=1200H(2)AX=0100H(3)AX=4C2AH ;偏移地址=bx=0100h(4)AX=3412H ;偏移地址=bx=0100h(5)AX=4C2AH ;偏移地址=bx+1100h=1200h(6)AX=7856H ;偏移地址=bx+si=0100h+0002h=0102h(7)AX=65B7H ;偏移地址=bx+si+1100h=0100h+0002h+1100h=1202h〔习题2.2〕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1)mov cx,dl(2)mov ip,ax(3)mov es,1234h(4)mov es,ds(5)mov al,300(6)mov [sp],ax(7)mov ax,bx+di(8)mov 20h,ah〔解答〕(1)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2)IP指令指针禁止用户访问(3)立即数不允许传给段寄存器(4)段寄存器之间不允许传送(5)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6)目的操作数应为[ SI ](7)源操作数应为[BX+DI](8)立即数不能作目的操作数〔习题2.3〕已知数字0 ~ 9对应的格雷码依次为:18H、34H、05H、06H、09H、0AH、0CH、11H、12H、14H,它存在于以table为首地址(设为200H)的连续区域中。
计算机系统基础第二章习题参考解答-2018
第二章习题答案9.在32位计算机中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在该程序中出现了以下变量的初值,请写出它们对应的机器数(用十六进制表示)。
(1)int x=-32768 (2)short y=522 (3)unsigned z=65530(4)char c=’@’(5)float a=-1.1 (6)double b=10.5本题要点:(1)数据要根据其类型要表示到足够的位数,如题(3),要写成0000FFFA,而不是FFFA(2)因为求机器数,所以负数要用补码表示(3)浮点数要用IEEE 754标准编码,要注意是float还是double,分别编码:阶码位数、尾数位数、偏置常数各不相同。
要表示到足够的位数。
(4)16进制数后面要写H标识,二进制数后面要写B标识参考答案:(1)FFFF8000H解:-215=-1000 0000 0000 0000B,负数符号位为1,int型整数表示为32位,故机器数为1…1 1000 0000 0000 0000=FFFF8000H(2)020AH解:522=10 0000 1010B,正数符号位为0,short 型整数表示为16位,故机器数为0000 0010 0000 1010=020AH(3)0000FFFAH解:65530=216-1-5=1111 1111 1111 1010B,unsigned型整数表示为32位,无符号位(高位补0),故机器数为0000FFFAH(4)40H解:’@’的ASCII码是40H,char型表示为8位(5)BF8CCCCCH解:-1.1=-1.00011 [0011]…B=-1.0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B,float型浮点数,阶码为127+0=01111111(8位),整数部1为隐藏位,负数符号位为1,故机器数为1 01111111 0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BF8CCCCCH(6)40250000 00000000H解:10.5=1010.1B=1.0101B 23(左规),Double型浮点数,阶码为1023+3=100 0000 0010,整数部1为隐藏位,正数符号位为0,故机器数为0 100 0000 0010 0101 [0000]=40250000 00000000H10. 在32位计算机中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在该程序中出现了一些变量,已知这些变量在某一时刻的机器数(用十六进制表示)如下,请写出它们对应的真值。
计算机系统结构 第二章自考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数据表示与指令系统历年真题精选1. 计算机中优先使用的操作码编码方法是( C )。
A. BCD码B. ASCII码C. 扩展操作码D. 哈夫曼编码=16,除尾符之外的尾数机器位数为8位时,可表示的规格化最大尾2.浮点数尾数基值rm数值为( D )。
A. 1/2B. 15/16C. 1/256D. 255/2563. 自定义数据表示包括(标志符)数据表示和(数据描述符)两类。
4. 引入数据表示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一看系统的效率是否有提高;二看数据表示的(通用)性和(利用)率是否高。
5. 简述设计RISC的一般原则。
6. 简述程序的动态再定位的思想。
7. 浮点数表示,阶码用二进制表示,除阶符之外的阶码位数p=3,尾数基值用十进制表示,除尾符外的尾数二进制位数m=8,计算非负阶、规格化、正尾数时,(1)可表示的最小尾数值;(2)可表示的最大值;(3)可表示的尾数个数。
8. (1)要将浮点数尾数下溢处理成K—1位结果,则ROM表的单元数和字长各是多少并简述ROM表各单元所填的内容与其地址之间的规则。
(2)若3位数,其最低位为下溢处理前的附加位,现将其下溢处理成2位结果,设计使下溢处理平均误差接近于零的ROM表,以表明地址单元与其内容的关系。
同步强化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 程序员编写程序时使用的地址是( D )。
A.主存地址 B.有效地址 C.辅存实地址 D.逻辑地址2. 在尾数下溢处理方法中,平均误差最大的是( B )。
A.舍入法 B.截断法 C.恒置“1”法 D.ROM查表法3. 数据表示指的是( C )。
A .应用中要用到的数据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B .软件要处理的信息单元之间的结构关系C .机器硬件能识别和引用的数据类型D .高级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说明语句4. 标志符数据表示中的标志建立由( A )。
A .编译程序完成B .操作系统完成C .高级语言编程时完成D .汇编语言编程时完成5. 堆栈型机器比通用型机器优越的是( C )。
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习题解答2.12.3答:⑴执行单元EU负责执行指令。
EU在工作时不断地从指令队列取出指令代码,对其译码后产生完成指令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数据在ALU中进行运算,运算结果的特征保留在标志寄存器FLAGS中。
总线接口单元BIU负责CPU与存储器、I/O接口之间的信息传送。
BIU取出的指令被送入指令队列供EU执行,BIU取出的数据被送入相关寄存器中以便做进一步的处理。
⑵执行单元EU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器2.4答:(1)要利用信号线包括WR#、RD#、IO/M#、ALE以及AD0~AD7、A8~A19。
(2)同(1)。
(3)所有三态输出的地址信号、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均置为高阻态。
2.5答:在每个总线周期的T3的开始处若READY为低电平,则CPU在T3后插入一个等待周期TW。
在TW的开始时刻,CPU还要检查READY状态,若仍为低电平,则再插入一个TW 。
此过程一直进行到某个TW开始时,READY已经变为高电平,这时下一个时钟周期才转入T4。
可以看出,插入TW周期的个数取决于READY电平维持的时间。
2.62.72.8通用寄存器包含以下8个寄存器:AX、BX、CX和DX寄存器一般用于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或运算的结果。
除此之外:AX:主要存放算术逻辑运算中的操作数,以及存放I/O操作的数据。
BX:存放访问内存时的基地址。
CX:在循环和串操作指令中用作计数器。
DX:在寄存器间接寻址的I/O指令中存放I/O地址。
在做双字长乘除法运算时,DX 与AX合起来存放一个双字长数。
SP:存放栈顶偏移地址。
BP:存放访问内存时的基地址。
SP和BP也可以存放数据,但它们的默认段寄存器都是SS。
SI:常在变址寻址方式中作为源地址指针。
DI:常在变址寻址方式中作为目标地址指针。
专用寄存器包括4个段寄存器:CS:代码段寄存器,用于存放代码段的段基地址。
DS:数据段寄存器,用于存放数据段的段基地址。
SS:堆栈段寄存器,用于存放堆栈段的段基地址。
微机原理第二章习题答案
1. 8086CPU内部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8086CPU由指令执行部件EU和总线接口部件BIU两部分组成。
EU完成指令译码和指令执行的工作,BIU是CPU与外部(存储器和I/O口)的接口,它提供了16位双向数据总线和20位地址总线,完成所有的外部总线操作。
具有地址形成、取指令、指令排队、读/写操作数、总线控制等功能。
2.8080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答:8086CPU的寄存器有通用寄存器组、指针和变址寄存器、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及标志位寄存器PSW。
4个16位通用寄存器,它们分别是AX,BX,CX,DX,用以存放16位数据或地址。
也可分为8个8位寄存器来使用,低8位是AL、BL、CL、DL,高8位是AH、BH、CH、DH,只能存放8位数据,不能存放地址。
指针和变址寄存器存放的内容是某一段内地址偏移量,用来形成操作数地址,主要在堆栈操作和变址运算中使用。
段寄存器给出相应逻辑段的首地址,称为“段基址”。
段基址与段内偏移地址结合形成20位物理地址。
指令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在现行代码中的偏移地址。
16位标志寄存器PSW用来存放运算结果的特征,常用作后续条件转移指令的转移控制条件。
3.8086CPU与8088CPU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1)8086的指令队列是6字节,8088是4字节;(2)8088与外部交换数据的总线宽度是8位,所以,对16位数的存储器读/写需要2个总线周期,8086是16位;AD~(3)8088外部数据总线只有8条,所以分时复用的地址/数据总线为7AD;(4)8088中,用IO/M信号代替M/IO;(5)8088中,不需要BHE信号。
4. 简要解释下列名词的意义。
CPU:中央处理单元CPU (Control Processing Unit)也称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ALU、控制器、寄存器组以及总线接口等部件组成。
主要完成各种运算,负责对整机的控制。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第2章【课后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囮裑為檤第2章8086的指令系统〔习题2.1〕已知DS=2000H、BX=0100H、SI=0002H,存储单元[20100H]~[20103H]依次存放12 34 56 78H,[21200H]~[21203H]依次存放2A 4C B7 65H,说明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完后AX寄存器的内容。
(1)mov ax,1200h(2)mov ax,bx(3)mov ax,[1200h](4)mov ax,[bx](5)mov ax,[bx+1100h](6)mov ax,[bx+si](7)mov ax,[bx][si+1100h]〔解答〕(1)AX=1200H(2)AX=0100H(3)AX=4C2AH ;偏移地址=bx=0100h(4)AX=3412H ;偏移地址=bx=0100h(5)AX=4C2AH ;偏移地址=bx+1100h=1200h(6)AX=7856H ;偏移地址=bx+si=0100h+0002h=0102h(7)AX=65B7H ;偏移地址=bx+si+1100h=0100h+0002h+1100h=1202h〔习题2.2〕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1)mov cx,dl(2)mov ip,ax(3)mov es,1234h(4)mov es,ds(5)mov al,300(6)mov [sp],ax(7)mov ax,bx+di(8)mov 20h,ah〔解答〕(1)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2)IP指令指针禁止用户访问(3)立即数不允许传给段寄存器(4)段寄存器之间不允许传送(5)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6)目的操作数应为[ SI ](7)源操作数应为[BX+DI](8)立即数不能作目的操作数〔习题2.3〕已知数字0 ~ 9对应的格雷码依次为:18H、34H、05H、06H、09H、0AH、0CH、11H、12H、14H,它存在于以table为首地址(设为200H)的连续区域中。
第02章单片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习题解答
第02章单⽚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程序设计习题解答第02章单⽚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程序设计习题解答⼀、填空题1. MCS-51单⽚机指令系统中有 111 条指令。
2. MCS-51单⽚机指令中,Rn表⽰ R0、R1、R2、R3、R4、R5、R6、R7中的⼀个。
3. MCS-51单⽚机指令中,@表⽰间接寻址。
4. MCS-51单⽚机指令中,$表⽰当前指令的⾸地址。
5. MCS-51单⽚机寻址⽅式有⽴即数、直接地址、寄存器、寄存器间接、变址、相对、位寻址等七种寻址⽅式。
6. 指令MOVC A, @A+PC的功能是将A的内容与PC当前值相加作为程序存储器地址,再将该地址单元的内容传送到A 。
7. 指令JBC CY, LOOP是 3 字节、 2 个机器周期指令。
8. 指令DA A的功能是对A中当前值进⾏⼗进制调整。
9. 调⽤⼦程序时,将PC当前值保存到堆栈。
10. MCS-51单⽚机堆栈操作的基本原则是先进后出。
⼆、简答题1. MCS-51单⽚机指令⼀般由哪⼏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答:MCS-51单⽚机指令⼀般由标号、操作码助记符、操作数、注释四部分组成。
标号是⼀条指令的标志,是可选字段,与操作码之间⽤“:”隔开;设置标号的⽬的是为了⽅便调⽤或转移。
标号的选择应遵从下列规定:标号由1~8个字母或数字组成,也可以使⽤⼀个下划线符号“_”。
第⼀个字符必须是字母。
指令助记符或系统中保留使⽤的字符串不能作为标号。
标号后⾯需要有⼀个冒号。
⼀条语句可以有标号,也可以没有标号,取决于程序中其它语句是否需要访问这条语句。
操作码规定指令的功能,是⼀条指令的必备字段,如果没有操作码,就不能成为指令。
它与操作数之间⽤“空格”隔开。
操作数是指令操作的对象。
分为⽬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两类,它们之间⽤“,”分隔。
操作数是可选字段。
⼀条指令可以有0、1、2、3个操作数。
注释是对指令功能的说明解释。
以“;”开始。
2. 程序中,伪指令ORG和END的作⽤是什么?答:ORG⽤于定义汇编语⾔源程序或数据块存储的起始地址。
管理会计白玉芳成本性态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汇编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思考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成本?如何理解成本信息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
成本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耗费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机会等等。
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根据财务报表的需要定义的,即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它们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因此可以称之为“报表成本”、“制度成本”或“法定成本”。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
从管理会计角度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成本信息在管理会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开展经营决策、制订竞争性策略、改善经营行为、评价经营业绩的基本前提之一。
从管理会计角度看,管理人员需求的各种信息绝大部分与成本有关,成本-效益分析是任何一项经济决策都必须开展的。
企业管理当局在经营决策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成本数据为基础,进行加工、改制和延伸,并适应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2、成本按经济用途应怎样分类?这种分类有什么优缺点?成本的经济用途划将成本分为三类,即生产成本、营销成本和管理成本三大类: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它是指为生产(制造)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成本。
生产成本又可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分为料、工、费三大项目。
营销成本也称销售费用,指企业为推销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一般包括广告费、展览费、推销费、运输费、销售人员的差旅费和工资等费用。
管理成本指制造成本和营销成本以外的由企业管理当局或各职能科室在进行企业管理时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一般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和职能科室的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管理人员薪金等。
优点:第一,能清楚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便于与本企业历史资料或同行业数据比较,用来评价和考核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升降原因,明确经济责任,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第二,这种分类将总成本分为生产成本、营销成本和管理成本三大类,有利于“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划分,贯彻“配比”原则。
2.Visual+FoxPro习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2.Visual+FoxPro习题汇编及参考答案visualfoxpro习题汇编第二章visualfoxpro数据运算一、选择题1、依次执行visualfoxpro=″abc″和abc=visualfoxpro命令后,再执行?visualfoxpro+abc命令的结果就是。
a)abcabcb)visualfoxproabcd)abcvisualfoxproc)18c)89twddffd)-2d)xyzc)foxprovisualfoxproa)262、(2001-9-20)-(2001-9-10)+4^2的结果就是。
b)63、以下无法做为vfp中局部变量。
a)abcdefgb)p0000004、下列不能作为vfp的表达式。
a)赋值表达式b)日期表达式c)算术表达式d)关系表达式5、表达式2*3^2+2*8/4+3^2的值。
a)64a)-3.1415a)16.0a)(0,1)b)31b)3.1415b)16.00b)(1,10)c)49c)-3c)16.000d)22d)3d)16d)(1,9)6、函数int(-3.415)的值是。
7、函数val(″16year″)的值是。
8、函数int(rand()*10)就是在范围内的整数。
c)(0,10)9、如果x就是一个正实数,对x的第3十一位小数四舍五入的表达式为。
a)0.01*int(x+0.005)c)0.01*int(100*(x+0.05))a)sin25b)0.01*int(100*(x+0.005))d)0.01*int(x+0.05)c)sin(250)d)sin(25*pi()/180)10、数字式子sin250译成vfp表达式就是。
b)sin(25)11、“x就是大于100的非负数”用vfp表达式则表示就是。
a)0≤x<100b)0<=x<100a)ab7b)7ab13、函数str(-304.75)的值是。
a)-304b)304c)30514、已连续继续执行以下命令之后,最后一条命令的输入结果就是。
第2章 计算机体系结构 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习题(P69-70)一、复习题1.简述冯∙诺依曼原理,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包含哪几部分部件,其结构以何部件为中心?答: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包括:指令像数据那样存放在存储器中,并可以像数据那样进行处理;指令格式使用二进制机器码表示;用程序存储控制方式工作。
这3条合称冯∙诺依曼原理OgtiojD。
冯∙诺依曼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整个结构一般以运算器为中心,也可以以控制器为中心。
(P51-P54)r1fI4bu。
2.简述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实现之间的关系。
答:计算机体系结构通常是指程序设计人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是硬件子系统的结构概念及其功能特性。
计算机组成(computer organization)是依据计算机体系结构确定并且分配了硬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设计计算机各部件的具体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种功能和特性。
同时,为实现指令的控制功能,还需要设计相应的软件系统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运算系统。
计算机实现,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就是把完成逻辑设计的计算机组成方案转换为真实的计算机。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各自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这些含意也会有所改变。
在某些情况下,有时也无须特意地去区分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的不同含义。
(P47-P48)28BoSAn。
3.根据指令系统结构划分,现代计算机包含哪两种主要的体系结构?答:根据指令系统结构划分,现代计算机主要包含:CISC和RISC两种结构。
(P55)4.简述RISC技术的特点?答:从指令系统结构上看,RISC体系结构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精简指令系统。
可以通过对过去大量的机器语言程序进行指令使用频度的统计,来选取其中常用的基本指令,并根据对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和应用环境等的支持增设一些最常用的指令;hJslBtf。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及答案 按章节 超全面
`00第一章课外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键盘输入的字符,在计算机内存储的是它的(A)(A)二进制编码(B)四进制编码(C)八进制编码(D)十六进制编码2.6位无符号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B)。
(A)64 (B)63 (C)32 (D)31 3.十进制数269变换为十六进制数是(C)。
(A)10B (B)10C (C)10D (D)10E 4.8位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以16位来表示地址,则该微机系统有(C)个地址空间。
(A)255 (B)65535 (C)65536 (D)1048576 5.8位有符号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D)。
(A)256 (B)255 (C)128 (D)127 6.十六进制数88H,可表示成下面几种形式,请找出错误的表示(D)。
(A)无符号十进制数136 (B)带符号十进制数-120(C)压缩型BCD十进制数88 (D)8位二进制数-8的补码表示7.有一个数值152,它与十六进制数6A相等,那么该数值是(B)。
(A)二进制数(B)八进制数(C)十进制数(D)四进制数8.7位ASCII总共可表示(C)个符号。
(A)256 (B)127 (C)128 (D)255 9.4B的字长是(C)。
(A)8位(B)16位(C)32位(D)64位二、判断题(判断每题正误,对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的划“×”)1.字节通常用英文单词“Bit”来表示(×)。
2.目前广泛使用的Pentium计算机其字长为5个字节(×)。
3.存储器中将8个相邻的二进制位作为一个单位,这种单位称为字节(√)。
4.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并不一定是字节的整数倍(×)。
三、填空题1.8位有/无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写成16进制形式为(80~~7F)/(00~~FF)。
2.己知:计算机中有一个“01100001”编码,如果把它看作是无符号数,它是十进制什么数(97);如果认为它是BCD,则表示(01100001)BCD;认为它是某个ASCII,则代表(a)字符。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经典习题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3•黑龙江)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将周围物体砸开B.利用声传递能量C.利用声传递信息D.消除寂寞2.(2013•深圳)“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108米/秒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3.(2013•衡阳)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4.(2013龙岩)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5.(2013漳州)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6.(2013威海)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7.(2013•日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在太空中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的信息8.(2013泸州)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9.(2013郴州)“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花接听电话喊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3 设系统传递函数为
3
42
)(2
++=
s s s G 初始条件0/)0(,1)0(=-=dt dc c 。
求单位阶跃输入r (t)=1(t)时,系统的输出响应c (t)。
【解】系统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一一对应的,故通过传递函数先求出微分方程,然后通过拉氏变换的方法求解微分方程。
系统对应的微分方程为 4()3()2()c c t c t r t ++= 在给定的非零初始条件下,进行拉氏变换
22(43)()(0)(0)4(0)s s C s sc c c s
++---=
整理后
2221
()(43)(43)
s C s s s s s s +=
-++++
部分分式展开后,拉氏反变换
11122
3242/35/25/6()[()][][](43)(43)13
255326
t t s c t L C s L L s s s s s s s s e e -----+==-=-+++++++=
-+
2-4 在图2-48中,已知G (s) 和H (s)两方框对应的微分方程分别为
()2()5()4()3()6()
c t c t e t b t b t c t +=+=
图2-48 习题2-4系统结构框图
且初始条件为零,试求传递函数C (s)/R (s)。
【解】求出每个方框的传递函数,利用反馈等效的方法求C(s)/R(s)。
根据定义可得 5()2G s s =
+,6()43
H s s =+ 25
5
()5()25(43)10075(2)
56()1()()(2)(43)3041136
1(2)(43)
C s G s s s s R s G s H s s s s s s s +++====+++++++++
2-5 图2-49是由电阻、电容和运算法放大器组成的无源网络和有源网络,试列写以V in (t)
为输入量,V out (t)为输出量的传递函数。
(a) (b )
(c) (d)
图2-49 习题2-5电路图
【解】(a) 1211211
,1
R
Z R Z C s RC s C s
=
==
+ 2
2112
121211
()1
()1
1Z C s RC s G s R Z Z R C C s RC s C s +=
=
=
++++
+
(b ) 211
2221
1
R Z R Z R Cs R Cs ==
=+ 2
222
111211
()1
R Z R Cs R G s Z R R R Cs +=-==-+ (c) 32321123
232321
()
(1)1()1()1R R R R Cs Cs Z R Z R R Cs R R Cs R R Cs
+
+==+=
=++++ 32323
2211132(1)()11
()()1
R R Cs R R Cs R Z R Cs G s Z R R R R Cs ++++=-=-=-++
(d) 本题和(b)、(c)做法图通,因为反馈通路有接地的部分。
根据理想运放的假定,负端输入
为虚地和虚开。
设R 2和R 3中间节点的电压为V ,则有
R R
122
301/in out V V R
R V V V V R R Cs ⎧=-⎪⎪⎨--⎪=+⎪⎩ 由此,得2123311()in out R V V R V V Cs R R R ⎧
=-⎪⎪
⎨
⎪++=⎪⎩ 在两式中消去V ,可得到V in 与V out 的关系式
23231
1
()out in V R R R R Cs V R =-++ 2-6设弹簧特性由下式描述
1.165.12y F =
其中,F 是弹簧力,y 是变性位移。
若弹簧在变性位移0.25附近做微小变化,试推导△F 的线性化方程。
2-8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2- 51所示,试通过结构图等效变换求系统的传递函数C (s)/R (s)。
(c) (d)
(e)
(f)
)
(2s H )(3s G )
(1s H )
(s R )
(s C )
(1s G )
(2s G )
(3s G )
(s H )
(s (s C )
(1s G )
(2s G )
(2s G )
(s H )
(s R )
(s C )
(1s G )
(s G )
(s H )
(s R )
(s C )
(s B 10
(g)
图2-51 习题2-8 结构图
【解】
(a)
121234()()1()()G G C s R s G G G G +=++-, (b) 122212()
()1()
G G G C s R s G H H +=+-
©
()10(1)
()1C s GH R s H GH
-=+-, )
(s G )
(s H )
(s R )
(s C )
(s B 10
)
(2s G )
(s H )
(s R )
(s C )
(1s G )
(s G )
(s H )
(s R )
(s C )
(s B 10
)(3s G )
(1s H )
(s R )
(s C )(1s G )
(2s H )
(2s G
(d)
12
2
()()1G G C s R s G H
-=+
(e)
1323133()
()1G G G G C s R s G G G H
+=++
2-10 画出图2-53中各系统结构图对应的信号流图,并用梅逊增益公式求各系统的传递函数C (s)/R (s)和C (s)/N (s)。
【解】(a) 信号流图如下
13231424
1323
()()1G G G G G G G G C s R s G G G G +++=++ )
(2s G 2()()
H s G s )
(s R )
(s C )
(1s G )
(2s G 2()()
H s G s )
(s R )
(C )
(1s G )
(2s G )
(s H )
(s R )
(s C )
(1s G 1
1
G 2
G 1
R C
1N
3
G 41
-1
)
(3s G )
(s H )
(s (s C )
(1s G )
(2s G
(
)
1()
C s N s = (c) 信号流图如下
`
求C(s)/R(s)
112225345112
,,L G G H L G G L G G p G G =-=-==,
12313145
11L L L L L G G ∆=---+∆=-
12451225451245
(1)()
()1G G G G C s R s G G H G G G G G G HG G -=++-- 求C(s)/N(s)
112225345
1322145245
,,,,1,1L G G H L G G L G G p G p G G G G G =-=-===∆=-∆=-
23451225451245
()(1)()
()1G G G G C s N s G G H G G G G G G HG G +-=++-- 2-11 试用梅逊增益公式求图2-54中各系统信号流图的的传递函数C (s)/R (s)。
【解】 (a) 四条回路,3,4不接触,两条前向通路,第二余项1+G 3
123453123421231352352
(1)()
()1G G G G G G C s R s G G G G H G G G H G G H G G H ++=+++++ 1
1
G 2
G 1
R C
1N
3
G 4
G H
-1
-5
G 4G 3
G 1G 2
G 1
H -)(s R )
s C 1
1
-5
G 2
H -1
(b) 三条回路,两条回路不接触,两条前向通路,两个余项匀不为1
12341232331223312312313
(1)1(1)
()()1G G G G f G G f G f C s R s G G f G f f G G f f G f f -+⨯-+=-+-+-
© ()(1)()1C s abcd f ch agd
R s ae ch aech
+-+=--+
)
s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