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司马光》。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聪明才智和品德。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司马光》。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对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品德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司马光》,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司马光是谁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读。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探究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司马光》两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以司马光的生平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司马光》教学反思优秀3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优秀3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一司马光这节课在语文教学系统中是第一次出现的小古文,因此,认识小古文、初步了解它的语言特点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这样一节课的重难点。
于是,我着眼于单元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设置了“课前准备”环节,让孩子们温习背诵日积月累里优美的词汇和谚语,然后以“优美的语言犹如悦耳的铃铛,唤醒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开场引领孩子们齐读单元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力量和希望”,然后切入课题,引出具有美好品质的人物——司马光。
本节研讨课主题是“传统文化”,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加入了“司马”——复姓——温习姓氏歌以及介绍历史上这一姓氏名人的环节。
接下来就是教学重点之——“读”的环节了。
但是,读有读的难处,越是简单的读,越要把读的层次掌握好。
本单元要求孩子们初步掌握“默读”,因此,我在“初读课文”前出示自读提示,对“默读”作了具体要求。
接下来,教师范读,生字读写教学,层次分明,由浅至深逐步过渡。
在设计第二个环节读出节奏的时候,我先以第一个环节的最后一句话“光持石击瓮破之”引出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然后引导孩子观察停顿符号,从而发现不同停顿符号停顿时间不同的特点,然后让他们依据这样的规律来练习朗读。
课后题中明确提出让孩子在跟读的过程中读好小古文,但是我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准确把握住学情,直接指名生起来读,又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顺序是错误的。
看似这样不起眼的一个读,但是错误的顺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不舒适的朗读体验,这是我在细节处理方面的顾虑不周。
读的体验里,我加入了配乐诵读,带给孩子们“古典文章+古典乐曲”的美的感受。
为了让孩子们结合情境体会这篇首次接触的小古文,我精心准备了“连环画”,设置了游戏环节,并用事先分发的连环画卡片教具引导孩子们结合课文注释分组探讨故事内容。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给大家逐张讲述图片内容。
接下来我设计的师“我是故事大王”环节,这是引导孩子们完整陈述故事内容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前面过于冗杂拖沓,造成时间比较紧,而我对学情把控和教材的解读不足,居然临时起意删除这个环节。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司马光》优秀教案及反思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司马光》这篇文章。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3)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体会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来深入了解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历史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机智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司马光》一文,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难点:理解文章中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来深入了解人物。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司马光”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的含义和司马光的英勇事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情节,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3.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司马光的敬仰之情,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2)学生背诵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司马光的英勇事迹和品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并背诵《司马光》一文。
(2)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小作文,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司马光》教案及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能够准确地复述故事。
2.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沉着冷静,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收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文题目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的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揭示课文题目《司马光》,并简单介绍司马光的背景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听录音跟读。
教师抽查学生的识字情况,重点指导“司、假”的读音。
2.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重点指导“庭、瓮”的书写。
学生小组内互相考一考,看看谁先记住生字、生词了。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语调,指导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4.学生快速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教师出示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让学生加深理解。
5.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6.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思考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7.教师出示填空练习,让学生填写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一、教学内容《司马光》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本课内容包括: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以及通过故事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品质,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
难点: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课文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品质。
5. 随堂练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进行辅导。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重点生字词:聪明、才智、助人为乐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助人为乐的作文。
2. 课后练习: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司马光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中的课文结构和重点生字词展示。
5.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着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司马光》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机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品质。
难点:1. 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
2.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司马光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
(2)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聪明”、“勇敢”、“机智”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分析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机智。
(2)解释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如“砸缸”等。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司马光的品质对自己的启示。
(2)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品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司马光的认知。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司马光勇敢机智品质的理解。
3. 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3. 学生对司马光的品质的认识,是否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否能解释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一、教学内容《司马光》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东汉到南北朝”的第一课。
本节课详细内容为:介绍司马光生平,以其为核心探讨宋代的政治、文化背景,特别是他在《资治通鉴》编纂中的作用及该书的史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理解《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和编纂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史学的兴趣,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司马光的生平、《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
难点:《资治通鉴》的编纂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宋代绘画作品,引出宋代文化背景,进而导入司马光的故事。
2. 新课导入:讲述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强调其勤奋好学、为官清廉的形象。
3. 讲解:详细讲解《资治通鉴》的编纂过程、特点及史学价值。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分析《资治通鉴》中的典型案例,体会其史学价值。
5. 例题讲解:分析《资治通鉴》中的一段史料,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史料,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司马光生平2. 《资治通鉴》的编纂编纂过程特点史学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一则历史事件,阐述其史学价值。
2. 答案:根据学生分析的具体历史事件,给出相应的史学价值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资治通鉴》原著,深入了解宋代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通用12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熟悉“司、假”等13个生字。
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英勇、机灵的品行。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认真观看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设计:谈话引入,揭题激趣1、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播放故事,学生思索:故事主要讲的是谁?3、生答复,师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司”。
4、简介司马光。
(司马是复姓)整体感知,熟悉生字1、你自己也想试着读一读吗?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司马光生活的年月里我们很长远,课文第一自然段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表示?学生自读课文,思索: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2、发生了什么危急的事情?谁来把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读一读,大家仔细听,看他有没有读出危急的感觉。
(自己体会读,再指名读)3、看图说一说:别的小朋友看到小伙伴掉进水缸里是怎么做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说句子。
)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书上是怎么说的?找一个同学读一读。
比拟句子:a、他搬起一块石头。
b、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c、司马光砸那口缸。
d、司马光用劲砸那口缸。
(从这两个句子我们看出来,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词语就能使句子更详细、清晰、明白。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
比拟“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5、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你们快乐么?应当怎么读这一段?复习生字学写生字:(别、到)1、读字2、分析3、观看4、临摹5、书写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休,设计了抽读生字词,个别朗读自然段,讲故事的活动,激发了课堂气氛。
《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8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8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一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要充满着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中的《司马光》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学时怎样才能体现新大纲的精神呢?针对本文的教学重点,我对《司马光》做了如下教学反思:一、读一读、演一演、问一问课文中司马光是怎样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呢?1、找出有关“怎样救”的段落。
读一读,画出“怎样救”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语。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2、表演体会司马光“怎样救”小朋友,看谁把司马光的表情、动作演得像。
(表演、评议)3、再读第5自然段,对司马光“怎样救”小朋友的表现提出问题,想想、议议。
(教师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再读第5自然段后提出: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当时他会怎么想?他怎么会知道“举起一决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石头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几下子”把缸砸破?使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会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对司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险时“没有慌”,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动脑筋、想办法,化险为夷会有更进一岁的理解。
)4、引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从司马光的表现中明白了什么?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让学生从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说明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见。
)5、引读第4自然段:当看到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办的?6、大组对比读第4、5自然段。
分角色表演(司马光、掉进缸的小朋友、众小朋友)看谁演得最像。
再说说“都慌了”和“没有慌”的不同结果。
二、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光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1、自由读读课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样的水缸?用“____”画出有关句子。
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8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司马光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司马光教学反思篇1《司马光》这篇课文可以说是老教材留下来的一篇经典课文,学生乐学,也易学,而且兴趣浓厚;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的学生缺失了什么。
我在介绍完司马光后,看图学习了故事的开头,研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看着图猜猜哪个是司马光,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开始行动了,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就高高的举起来了。
学生都找到了答案,穿红衣服的小男孩是司马光,而要让学生说理由时,学生又变得支支吾吾了。
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过了一会儿,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我请了一个女同学,她说:“因为课文中写道?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我肯定了她的说法。
这时,我看到还有小手高高的举着,他说;“因为是司马光砸的缸,他就在缸的旁边,所以,他就是司马光。
”我表扬他会读书,会思考。
这个环节可以说进行的很顺利,学生说的也很好。
接下来,研读“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时,令我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在让学生模仿小朋友们慌了的表现时,“吓哭了”做的很好,也很投入;而让学生做“叫着喊着”时,第一个男同学说:“快来人啊,有人掉进大水缸里了。
”他在说的时候,声音很急,把两只手放在了嘴边,做喊的样子,可以说模仿的很像。
这时,我却听到了下面小朋友笑的声音。
于是,我马上进行了引导:“有一个小朋友掉近水缸里了,这个时候,你站在旁边会笑吗?”同学们纷纷摇头。
“如果你在旁边,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有小朋友说:“啊呀!怎么办呢?”有小朋友说:“得马上救他,要不然他会死的。
”我及时进行了补充“这个时候,大家的心里都很着急,不可能会笑”。
《司马光》教学反思15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15篇《司马光》教学反思1教是为学效劳的,如何能让同学学有所获,并且学得简洁开心呢?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引导他们观看、想象、说话,透过各种方式练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句子、课文,使课堂灵动高效。
第一课时教学是让孩子体会到司马光的机灵、冷静,为了达成这一个目标,我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透过回忆“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让同学意识到状况紧急,掉进这口装满水的大水缸里会有生命危急,以此表达司马光的多谋善断。
其次,让同学勾画别的小伴侣的反响,抓住“为什么哭”“喊什么”“为什么跑去找大人”让同学充分感受他们的慌张失措,以此反衬出司马光的冷静、沉着。
第三,透过句子比拟,让同学明白司马光用“大石头”“用力砸”的缘由,从而体会他的机灵、坚决。
在拓展训练中,我只让孩子说了说想到的其他救人的方法,其实在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能够把这些方法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方法相比拟,更能突出他的多谋善断、镇定自假设。
其次课时我主要是教同学字,详细做法为:课上,始终以同学为中心,敏感地抓住同学学习中的闪光点进展奇妙的点拨、指导,从同学的实际动身,教师结合生字和同学的识字阅历,让同学自学互动的根底上,加上教师指导时的示范作用,使同学学有所获。
一、自主合作学习,培育制造潜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加,拓宽同学情感沟通的一种渠道。
在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纳了让同学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沟通、检查读课文状况,引导同学在简洁、愉悦的气氛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在沟通中提出不同的创新见解,有效地熬炼了同学的各种潜力,促进了制造精神和制造力的培育,使得双向互动的沟通得以实现。
二、点面结合,创设扎实有效的课堂。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班级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上应赐予同学充分的时间学习生字,练写生字,培育同学仔细书写的习惯,让同学明白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认真观看字的构造,揣摩笔画的照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互应,准确掌握运笔的轻重疾徐。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5篇)司马光教学设计篇一一、内容分析《司马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s 版第一册的内容。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司马光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不可惊慌失措,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告诉的每一个自然段都配有一幅插图。
插图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词句意思,感悟人物特点。
二、学生分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遇到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和朋友要团结友爱。
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培养朗读能力。
理解的重点是司马光举起石头把缸砸破了。
三、设计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
把枯燥的识字和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学生的智力。
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时候、孩子、小朋友、下面、小心、有的、没有”等词语。
认识“司、假、慌、喊、破、救”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事情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吗?生:学生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司马光》。
板书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生:学生汇报。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们在课前预习了吗?这些问题解决没有?没有解决的我们就在课堂上解决,或者留到课后解决好吗?师:在课前你还搜集到了什么材料说给大家听一听。
你是在哪得到的材料?师:从课题中你还掌握了什么?生:学生汇报,认识了:司,学会了:光。
师:出示生字卡片:司、光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学生汇报。
(这篇课文有6个自然段。
)2、细读课文,品味理解师:范读课文。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司马光》优秀教案及反思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司马光》这篇文章。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认识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司马光的勇敢、聪明、勤奋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司马光》这篇文章。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司马光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司马光》,引导学生朗读。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3. 合作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2)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品质。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记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板书课题《司马光》,引导学生朗读。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3.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勇敢、聪明、勤奋精神。
(2)学生分享学习司马光后的感悟,发表自己的看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在以前的学习、阅读和生活中,你了解了哪些聪明的古代儿童?(引导学生走进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儿童)。
2.故事激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儿童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才七岁,他很聪明。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3.谈话导入: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
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
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课──司马光(板书)。
二、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
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
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司马光》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一三个生字。
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
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导学过程】: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黄色卡片:(会写的字)3、指导学生看图。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20篇)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20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在教学《司马光》中,我紧紧抓住“读”来完成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须要老师的有效指导。
所以老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
然后告知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
最终我再通过小组探讨两个问题: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不足之处:应当严格遵守“老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老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老师肯定不能代为回答,肯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2《司马光》是小学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司马光在童年时代遇事不慌,小小年纪砸缸救人的故事。
课文的故事性很强,而且脉络清楚,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都讲得清晰有条理。
特殊是在遭受困难时,对司马光和别的小挚友进行的对比描写,简洁几句就将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刻画得特别生动清晰。
“慌”与“不慌”的两种表现迥然不同,从而更让司马光这个聪慧、遇事机警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让孩子们心生佩服。
第一次在一(3)班试教时,我采纳的是顺着故事发展脉络一步一步推动课文的方法,想通过设置故事的悬念让孩子身临其境的了解故事。
后来发觉这个故事本身特别简洁易懂,学生们通过读书,已经特别清晰故事的发展过程,故事的悬念设置缺乏神奇感,孩子们的爱好点不在上面,对孩子来说也就没什么吸引力了,所以有些学生的留意力就分散了。
而且整堂课的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训练不够。
自己反思了一下,觉得这样的课文故事简洁移易懂,不能将讲课重点放在理解故事本身,而应当挖掘故事背后的新的爱好点,让孩子对课文重新产生爱好。
《司马光》教学设计15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15篇《司马光》教学设计1一.复习巩固走迷宫:出示课件,学生分组依次认读生字,全部读完方可走出迷宫。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
(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大?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
(学生练读,评读)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1)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自由读)2)出示句子: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4)把自身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三.读中积累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身读,指名读。
)2.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司马光教学反思(优秀6篇)
司马光教学反思(优秀6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一《司马光》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假山下的大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拿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在相互交流的碰撞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一、从课题入手,激趣导入。
新课伊始,我工整地板书课题——司马光,让孩子们一边同步书空,一边思考:司马光姓什么呀?孩子们根据平常所见到“张、王、李”等都是单姓的惯性思维,不假思索地回答:“姓‘司’”!我摆摆手,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又疑惑地盯着我。
我用红粉笔在“司马”两个字下面重重地划了的一条线,孩子们将信将疑地说“姓‘司马’”,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在“司马”旁边写上了“复姓”二字。
然后适当拓展复兴的来历,“司马”这个复姓是用官职名称作为姓,司马是掌握军事的官职,并让孩子们中午回家也用这个问题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
二、自主演一演,理解重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找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语句,看图模仿司马光的动作演一演。
一年级孩子,爱动,也特别爱表现,我就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表演中轻松愉快地理解词语和句子。
紧接着,我问孩子们:司马光为什么这样使劲?学生立刻想到:他想快点把大水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如此演一演,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三、在比较之中,攻克难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
我是这样设计的:(1)看图对比:引导学生看左面一幅插图,直观感受面对掉进大水缸里的同伴,其他孩子惊慌失措的样子;再仔细观察右面一幅插图,两相对比,感受司马光遇事时的沉着、机智和勇敢。
(2)读课文对比:当一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时,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先让孩子们找一找相关语句画下来读一读,再出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教学反思9篇
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五分钟5篇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感恩是一种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篇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五分钟,喜欢的可以分享给好友一起观看哦!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五分钟1尊敬的各位家长、教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日我主要在那里跟大家谈一谈:学会感恩。
感恩,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我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就是感恩。
感激教师同学的支持爱戴,感激学校给予的机会,感激母亲的培养,感激我自己的付出。
因为感激着这些,我今日便站在这里了。
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
他们感激天神,感激主。
当然,我们感激的,远比他们要多很多。
感激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激教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激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激对手,他们令你不断努力。
感激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激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激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礼貌。
有人帮忙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多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
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激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
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
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
感恩是画笔。
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
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将生活中细致的工笔,描绘得细腻精美。
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有人说,忘记感恩是人的天性。
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
这就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日的幸福和喜悦。
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忙和鼓励为的欢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并且不求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司马光》一文系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单元主题“美好品质”,课文通过讲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品质。
学习这篇文章有两个方法切入,一是朗读与理解并行这是一篇古文,短小精悍,总共33个字,但是因为语言形式与白话文不同。
因此,教师应在朗读中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从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停顿到读出感情的目标。
二是文字与画面共舞。
文章虽短,但画面感十足,根据课后“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一要求,教师要抓住文中系列动词,聚焦每个画面,让学生看清、听清,把短小精悍的古文还原成一个生动具体的白话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是过一些积累的,比如国学诵读中接触过这样的句子,如“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也不会太陌生。
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课文。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司马光的故事,培养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品质。
通过课文与拓展,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进入课文。
通过与古人“对话”,猜名字游戏,拉近学生与历史和文言文的距离,同时再了解文章中的“光”是司马光,因此进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知晓大意。
通过自读、指名读、齐读来初步感受故事,简单总结课文内容:司马光砸瓮救人。
上节课,老师已经送给大家停顿符号,现在你能自己读一读课文吗?三、精读课文,学而有方。
进入课文,出示:群儿戏于庭。
学生说说它的意思,同时师生共同总结出“看注释”、“看插图”、“组词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紧接着现学现用,开展同桌合作。
借用以上方法,同桌两个人一人一个小短句,说说它的意思。
出示:我会合作:1、和同桌一人一个小短句,说说它的意思。
2、汇报要求:先读句子,再说理解,同桌补充。
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生汇报与补充后,老师进行点评,强调动词“登”、“爬”、“没”。
再看图中的瓮和孩子的大小,引导学生读出情况的危急。
“刚刚气氛还很欢快,可现在小孩掉入水中,面对这种紧急情况,课文里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呢?”引出下一句。
课件出示:众皆弃去
学生简单解释后,老师先抛出问题:这些孩子跑了,难道他们是见死不救吗?来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再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把这个紧急的场面重现一下,同时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
最后借用: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让我身临其境,真想赶快去营救落水的孩子。
不过司马光已经想到了办法。
他是怎么做的?这样来引出司马光的做法。
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生读)(板书:光持击)
这部分重点引导学生说、演、读结合,借助动词“持”、“击”来体现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和肯动脑筋。
老师示范演读和学生激情演读,相映成趣。
师:结果怎样呢?
出示:水迸,儿得活。
抓住“迸”,的含义,过渡到故事结局:落水的孩子得救了。
四、感悟人物,背、讲故事。
故事结束,以“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他说什么?”来把把司马光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的美好品质直接呈现,同时与历史人物对话也可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提升学习兴趣。
精彩的故事自然可以背下来,用两个小挑战趣味性地达到背诵全文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挑战较简单:填空背;第二个挑战无提示背诵。
如果文言文是一粒种子,那我们给它浇灌、施肥,让它变成一朵花。
为了让课文不停止于课文,在文字上“开花”,在原有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想象力、表达能力。
老师呈现联想法,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出示:我会讲:四人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故事讲完,学生自己讲的丰富的故事,和原文形成对比,过渡到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比如,文言文言简义丰。
五、拓展学用,小文为友。
借助文言文简洁的特点,拓展文言文《猫捕鱼》。
出示: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在听、读、说等活动中,感受《猫捕鱼》的妙趣横生,同时也是感受文言文的趣味。
本课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趣才能而生情。
因此推荐朱文君的《小学生小古文100课》,把文言文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里延伸到心里,从历史延伸到生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自己感悟、理解文本。
在朗读组织形式上,有学生个别读、齐读、加上动作朗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当堂
背诵了课文,也感悟到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明白在紧急情况下,只有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有趣的拓展阅读《猫捕鱼》,更加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不足之处:
在板书设计方面缺少故事结果的呈现。
应该先进行简单的故事情节呈现,再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有助于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从而达到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在课前可先让学生搜索耳熟能详的小文言文,通过多次诵读帮助学生认识文言文,这样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太生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