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选择改革_来自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的评价_阎凤桥

合集下载

美国“基础学校”对我国初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基础学校”对我国初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基础学校”对我国初等教育改革的启示作者:赵亮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7期摘要: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博士在《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一书中,提出“基础学校”初等教育改革思想,阐述“基础学校”的基本要素:社区、连贯性、环境和品格。

其中,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办好学校的首要因素,并贯穿“基础学校”建设的始终。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尤其初等教育受到重视,但很多学校的学习环境依然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基础学校”如何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与我国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初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基础学校” 初等教育学习环境问题启示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厄内斯特·波伊尔博士(1928—1995)是当代美国和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在美国教育工作中有着卓越的成就与广泛的影响。

《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1]一书是波伊尔博士生前的一部力作。

该书把关注点放在小学教育,也就是初等教育改革之上,提出了未来美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设想,是波伊尔博士进行对教育问题多年思索的产物。

一、厄内斯特·波伊尔的“基础学校”思想首先,波伊尔博士认为,“教育改革最有希望的前景在小学,在于正规教育的头几年”。

这是作者对美国教育做了全面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民族处在危机之中》报告的发表,美国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教育反思,人们对各级教育质量纷纷提出严厉批评,接着是一系列改革行动。

在这一过程中,波伊尔领导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进行了大量研究。

他对各级教育进行了认真研究后,提出“小学是正规教育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并认为无论是大学或者高中,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教育的基础。

如果孩子们在可塑性强的阶段基础打不好,到了高中或大学再努力,恐怕只能事倍功半,“老大徒伤悲”。

他把初等教育的改革称为“学校振兴的一个新开端”。

中美两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两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两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比较及启示1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对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展开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1983年4月,美国全国高教质量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在危难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揭开了美国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序幕。

之后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发展基金会又分别发表了《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和《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又称《博耶报告》)两份报告,这两份报告指出了本科教育的8个冲突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14点建议及10条途径。

这两份报告对美国的本科教育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报告公布后,各研究型大学都开始结合本校实际从以上十方面积极改进本科教育,掀起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浪潮。

为了了解现状、深化改革,卡内基委员会又于2001年5月开展了一次“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之后”的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涉及全国123所研究型大学,调查发现本科教育地位有所提高、方式有所改进,十条建议得到了相当的响应,美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和提高,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全世界优秀学子赴美完成本科教育。

中国当前正处在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学习、借鉴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本科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中美高校本科教育的比较及启示笔者在2006年曾经到美国依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系进行过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本文以下部分结合本人的亲身体会对比中美本科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当前制约我国本科教育发展的因素,从而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1确立以研究型学习为基础的培养模式在《博耶报告》发布之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纷纷调整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将本科教育的重心从被动学习、接受知识转移到以研究和发现为基础的过程上来,本科学生的学习以研究为基础,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和科研项目资源为本科教育服务。

比较初等教育阶段性自测1-4

比较初等教育阶段性自测1-4

比较初等教育阶段性测验测验一一、选择题1.【选择题】“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19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A 提出来的。

选择一项:A. 朱利安B. 索科洛娃C. 塔西陀D. 施奈德2.【选择题】朱利安于1817年撰写出版了 C ,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选择一项:A. 《演说家》B. 《共和政体》C. 《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D. 《比较教育》3.【选择题】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B选择一项:A. 埃德蒙.金B. 色诺芬C. 琼斯D. 朱利安4.【选择题】西赛罗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思想家。

他在《演说家》和《共和政体》等著作中,比较研究 C 和两个城邦的教育训练的方法。

选择一项:A. 古罗马、古埃及B. 古罗马、古印度C. 古希腊雅典、斯巴达D. 古希腊、斯巴达5.【选择题】唐朝高僧玄奘旅行取经20余年,完成巨著 B ,记载了印度的西域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

选择一项:A. 《西游记》B. 《大唐西域记》C. 《礼记》D. 《马可.波罗游记》6.【选择题】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B 。

选择一项:A. 《比较教育》B. 《比较教育研究》C. 《教育年鉴》D. 《国际比较教育》7.【选择题】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 C ”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教育因素。

选择一项:A. 历史性B. 国际性C. 名族性D. 传统性8.【选择题】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 D 的方法去探寻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成为20世纪上半期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

选择一项:A. 生物学B. 动物学C. 比较D. 历史学二、简答题1.【简答题】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能够满足公共利益需求吗阎凤桥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能够满足公共利益需求吗阎凤桥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能够满足公共利益需求吗阎凤桥内容摘要我们可以从规模或入学机会、质量、效率和公平等方面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公共需求进行评价。

在肯定民办高等教育实现公共利益需求的同时,我们发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对于公共政策提出了挑战。

挑战集中表现在如何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公平性两个方面。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公共利益需求公平质量满足程度作者阎凤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10008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尝试改变以往公共事业由政府单一供给的体制,通过民营化方式来实现公共目标。

为此,各个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比如由政府直接举办公共事业转变为提供间接资助、允许并鼓励民营机构的发展、实行服务收费制度、扩大消费者的选择机会、鼓励公私立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等。

[1]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私立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中国由非政府机构举办的高等教育在中断30年之后,于上世纪80年代以民办高等教育的面貌出现。

由于社会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公共财政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使得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并已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公共政策角度看,与公立组织相比,私有或民营组织只是一种不同的所有制组织形式,而其发展仍然可以纳入公共事业目标体系中加以评价。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私立高等教育的属性并非完全是一种“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同产品”(common goods)的特点,其含义是可以满足一部分人超出公共供给之外的特殊需求,比如某些社会成员带有宗教、文化或职业偏好的特殊教育需求。

[3]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公共目的实现的角度,对于私立高等教育进行评价,从而为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要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公共目的进行评价,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指标。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得失与启示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得失与启示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得失与启示李申申摘要:20世纪美国中小学的两次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借鉴价值。

在处理儿童心理与学科逻辑结构、功利性目标课程与超功利性目标课程、现代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方法手段、活动课程与班级授课等的关系时,多一些辩证思维,少一些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度”,在传统、现实和未来之间架起坚固的桥梁。

同时,尽力使广大一线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意图,并掌握有关操作性层面的艺术和技术。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得失启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未、止于50年代中期和始自1955年的美国基础教育的两次课程改革,均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进行的。

但两次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和产生的后果却迥然不同,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思索。

第一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青年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为稳定动荡的社会秩序。

这次课程改革以现代教育派,主要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课程观为基础而展开。

改革的突出特点主要有四个。

其一,强调教育应使人能适应社会生活,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以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综合运用知识,以应付眼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其二,适应不同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开设多样化的课程。

在中学阶段,既为升学又为就业作准备。

强调教材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出发,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来组织,而不应按逻辑的次序进行组织。

其三,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主要途径,不是书本和教师的讲授,而是他们感兴趣的、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学生在其中取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并培养合作精神、服务态度和宗教信仰等,主张开设“经验课程”或“活动课程”。

其四,开设共同必修课与选修课。

这次课改对于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训练熟练技能;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劳动和各种活动求取直接经验等方面,有不小的作用。

但是,由于它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取消了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抛掉了纪律,学生无法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致使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日趋低下。

2024年4月自考13153(原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4月自考13153(原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4月自考13153(原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单选 :1、人们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中形成并经过整理的科研文件材料,称为A、科研资料B、科研档案C、科研文件D、科研文献正确答案:B单选 :2、组织总是处于社会环境之中,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这是指组织的A、系统性B、边界性C、开放性D、目的性正确答案:C单选 :3、世界上最早提出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俄罗斯D、英国正确答案:A单选 :4、儿童最基本的教育发生在A、社会B、学校C、家庭D、班级正确答案:C单选 :5、例行的每周升旗仪式、固定的党团队活动属于德育管理制度的A、学校层面B、班级层面C、宏观层面D、学生层面正确答案:A单选 :6、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收集的学校管理信息是A、指令性信息B、参考性信息C、指导性信息D、反思性信息正确答案:C单选 :7、美国50个州开始全部实施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的年份是A、1989年B、1990年C、1991年D、1992年正确答案:A单选 :8、很多情况下,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学生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

因此,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A、安全制度规范B、安全设施检查C、安全常识教育D、安全纪律要求正确答案:C单选 :9、学校规划的周期一般为A、1~2年B、3~5年C、6~8年D、9~10年正确答案:B单选 :10、学校文化的核心是A、组织结构B、价值观C、规章制度D、校园文化正确答案:B单选 :11、在英国,掌握中央教育行政权的是A、联邦教育部B、国会和内阁C、教育标准局D、教育技能部正确答案:B单选 :12、认为衡量学校效能的指标就是学校吸纳资源的质量与数量的观点是A、学校投入一产出论B、学校目标达成论C、学校环境适应论D、学校可持续发展论正确答案:C单选 :13、学校开展各项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是A、教育目标B、学校预算C、学校决算D、财务规范正确答案:B单选 :14、对学校物质财富的计划组织、使用保管的活动,称为A、学校物质管理B、学校财产管理C、学校资产管理D、学校设备管理正确答案:B单选 :15、描述同一对象(业务环节)的相关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A、数据项B、数据类C、元数据D、数据集正确答案:B单选 :16、德育管理系统内部在管理职权上的管理职位的级数,称为A、德育管理层次B、德育管理架构C、德育管理幅度D、德育管理职级正确答案:A单选 :17、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做出评价,一般侧重于绝对性标准评价法,其重点在于实际水平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定位性评价D、差异性评价正确答案:A单选 :18、在传统的科研组织形式上发展起来的组织是A、跨学科综合研究组织B、弹性组织C、科层组织D、矩阵式组织正确答案:D单选 :19、学校制度文化和在制度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体系结构的A、中间层B、核心层C、表象层D、行为层正确答案:A单选 :20、考虑了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所肩负的基本任务与职责的学校效能观是A、学业成绩论B、综合影响论C、学校目标达成论D、学校投入—产出论正确答案:C单选 :21、引导和规范管理行为,协调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关系,落实管理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管理愿景B、管理制度C、管理环境D、管理文化正确答案:B单选 :22、“教育无小事,处处有教育。

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汇集2010.7--2005.4

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汇集2010.7--2005.4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比较教育历年试题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民族性”这一重要概念的是( )A.萨德勒B.康德尔C.汉斯D.朱利安2.在20世纪末,拉开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的研究报告是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 ) A.《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B.《主动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C.《改革中的美国教育》D.《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3.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化社会”概念的重要文献是( )A.《教育:财富蕴藏其中》B.《学会关心》C.《学会生存》D.《终身学习法》4.在教育行政方面,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是“伙伴”关系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俄国D.英国5.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发展的反省期主要是指(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6.在贝雷迪划分的比较类型中,在两个对象国之间做的对称的比较属于( )A.对称比较B.平衡比较C.阐释比较D.并置比较7.为了帮助家庭条件差和功课差的学生完成学业,法国自1985年开始建立( )A.教育优先区B.最近发展区C.教育实验区D.教育改革区8.在下列德国中学中,其毕业文凭就是升入高等学校的资格证明,并因此被称为高等学校的预科学校的是( ) A.普通中学B.实科中学C.综合中学D.完全中学9.1971年6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对策》,由此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所谓的( )A.“第一次教育改革”B.“第二次教育改革”C.“第三次教育改革”D.“第四次教育改革”10.俄罗斯联邦规定初等普通教育和基础普通教育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年限为( )A.8年B.9年C.10年D.11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改善外语教育 的建议 , 国教育考试 中心与美 国教育 年 , 国小学中开设外语 的学校分别 占 2 %和 3 %, 美 美 2 1
委员会联合推 出了外语 水平标准 。18 年 4月 , 国 开设外语 的中学 分别 占 8 %和 8 %。从语种选 择来 93 美 7 6
教育质量委员会发表 了《 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 看 ,9 7年 和 19 18 9 7年 中小学语 种 的选 择变化 不大 , 改革》 的报告 , 几天后 , 根总统发表广播讲话 , 里 一场 18 和 19 9 7年 9 7年位居前 五位 的语种 分别是西班 牙
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在全美 发动起来 。
语、 法语 、 拉丁语 、 德语 、 希伯来语等 , 汉语分别排在第
自9 0年代以来 ,外语教育在美 国基础教育领域 9 1 。调 查 发 现 ,9 7至 2 0 、0位 19 0 8年 ,O年 间 美 国 开 1 中的 地位进一 步彰 显 ,克 林顿政 府 19 9 4年 出台 了 设外语课 的中小学数量大幅下 降 , 多原本提供 日 许
教学方式 的弊端 、 外语师 资培训 的不足 、 外语 行政支 国高校联 盟与中国教育部对外汉语教 学发展 中心 的
持不力等问题存在于各级的外语教育之 中, 委员会 向 联合推动下 , 汉语在美国呈 现出强劲 的发展势头。 总统提交 了包含师资队伍 和课程标准等在 内的 6 5条
从开设外 语学校所 占的 比例看 ,9 7年 和 19 18 97
视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改革成功 的关键 , 他还在多个 的一大难 题。美 国政府多次表明 , 要通过提高教师职 场合 。 以欧洲领导人和 自己为 例 , 特别强调 了外语 的 业的薪酬和改善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 努力使教师职

美国教育选择权的实施

美国教育选择权的实施

新成立了超过 1 , 0 0 0 所特许学校 , 成长了百分之五十。可
[ 6 】 谢 亚平 , 黄校丽. 肥胖 中学 生社 会 适 应 能 力及 其 影响 因素 分析
Ⅱ ]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 0 0 9 , 3 1 ( 4 ) : 1 6 7 — 1 6 8 . 【 7 】 叶伟 国. 深州市某小学学生 营养状况和肥胖情况调 查与分析
供个性化教育 、注重学生参与决策以及兼具支持性环境 、 师生 比例高等特质 , 得以迅速扩张并成为公立学校体系的
重要补充 , 为干 预 学 生 问题 行 为 、 预 防辍 学 和提 升 学 业 成 就 做 出 了积极 贡 献 。
学校教育质量 。弗里德曼的这种观点受到美 国社会的重 视, 所以放开教育选择权 的呼声 日益高涨 。从 2 0世纪 6 0 年代开始 , 美国开始实施教育选择权改革。 美 国教育选择权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即设立新 类型学校 、开放多元教育选择及制定相关 法规政策等方
【 专题研讨 】
美国教育选择权 的实施
魏景泉
( 山东省 寿光市 侯镇 泊头 小学 , 山东 寿光 2 6 2 7 0 0 )
摘要i “ 教育选择权” 是 当代 欧美教育改革的潮流之一。这种权利 , 有别于传统上由政府强制将 学生依其居住所在地
分 配至 学 区 内的 公 立 学校 入 学 , 并接 受一 致 性教 育 内容 的教 育 方 式 。本 文主 要 谈谈 美 国的教 育选 择权 。 关 键词 : 教 育选 择权 ; 新 类型 ; 多元教 育 ; 政 策 中图分 类 号 : G 6 2 0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5 — 0 1 8 8 - 0 2

美国学校模式重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学校模式重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些 被 称作 “ 自由 的基 础 , 未 来 的保 证 , 富 裕 和权 力 的 根源, 安 全 的堡 垒 , 明亮 耀 眼 的灯 塔 …… 智 慧 启 迪
革的“ 学校重建运动” , 对于推进我国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 很 有借鉴 意义 。美 国学 校模 式重 建发 端 于卡 内 基“ 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 特别工作组发布的《 国 家为培养 2 1 世纪教师做准备》 报告 , 该报告郑重 呼 吁: “ 要 赋 予 教 师新 的权 力 、 委 以新 的 责任 , 面 向未
担负提高劳动者技 能和素质 的教育 由于其传统 的
“ 工厂式” 教育 制 度难 以培养 适 应新 技 术 的劳 动 者 , 建 立 全 新 的 学 校模 式成 为学 校 改 革 刻 不 容 缓 的 任 务 。特 别是 全 球经 济 一体 化 后 , 美 国经 济 竞争 力 遭
“ 旷日 持久的危机表明,传统教育模式 的作用 已发 挥殆尽 。……如果我们相信教育改革之说 , 那么 , 我
助资源 , 这些课程和教学策略与标 准一致并对学生 以对学校和学校的专业人员 的需要做 出响应 , 保证
教学 人 员 能够 帮 助学 生 达 到高 标 准 ; 具 有在 教 学过 程 中 支持 教 师 和 学 生 , 帮助 学 校 管理 , 普 遍 支 性 重建 。
取得 进 步 ; 具 有对 选 择 和发 展课 程 和教 学 策 略 的援
二 、美国学校模式重 建 的 目标— —构建 个人 的需要做 出回应 ;具有专业人员发展 的系统 , 多样 化的学 习型 学校
美 国传统学校模式是基于科层制原则的“ 工厂
式” 教育模式 , 特点是教 师分工 明确 、 分 科 进 行 教 学、 教学标准化 、 等级制管理 、 大批量标准生产 , 这

会聚线上研讨 共话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会聚线上研讨 共话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会聚线上研讨共话学习科学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前沿论坛成功举办作者: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1年第22期本报讯近日,“2021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前沿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让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有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等上百位国内外学习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研究和实践人员、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本次论坛上在线发言,2000余位观众观看了主论坛和各分论坛的在线直播。

开幕式上,吴颖惠谈到在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学习科学被推到了前沿,成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关键问题,教师要把握学习科学理念,丰富实践,改善教学。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合作,共同开展了项目研究和教师培训,并共同组建了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共同体,为海淀区教师学习科学素养提升和学习科学理念理论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育技术与设计专业教授王淑艳做了题为《如何促进有效学习:一门网络课程的实践》的发言,从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出发,以课程“教育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为例,讲解了如何在网络课程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教学指导,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并以教学评价促进学习。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从高阶思维能力的内涵、培养方式以及清华附中的实践探索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并结合科学教育、STEM课题研究、自主社团、普及类课程等教学案例展示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面向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整合的资源和实践探索成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论述了如何使未来课堂有技术更有温度。

曹培杰指出,在数据驱动的课堂创新趋势下,未来课堂将从关注基础知识转向关注社会情感,从学以致用转向用以致学。

在数字技术和以人为本的“有温度”理念的推动下,未来课堂必将呈现全新的样态。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吴砥以《智能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与评价》为题,介绍了信息时代、智能时代教师面临的新挑战,论述了发展教师信息素养的时代需要、现实需要和政策要求,对教师信息素养的价值、内涵、评价、发展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和汇报,从四个层面阐明了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路径和实践要求,并指出未来教育“人机共教、人机共育”的发展趋势。

基于2019年卡内基分类考察美国高等学校体系结构及其性质

基于2019年卡内基分类考察美国高等学校体系结构及其性质

基于2019年卡内基分类考察美国高等学校体系结构及其性质作者:李明磊董超张天舒吴杨来源:《高教探索》2021年第11期摘要: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详尽描述了美国高等学校体系结构,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动态变动的风向标。

本文基于2019年卡内基分类深入剖析了美国高等学校体系的类型结构和机构性质。

我国应认清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本质,从完善机构多样性上加快推进现代高等学校体系建设,构建促进内涵式发展的高校分类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卡内基;分类;高等学校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

”[1]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现代高等学校体系越发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根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

分类发展成为我国建设现代高等学校体系的政策突破口。

当今,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强国,普及化程度相当高的高等教育系统为其发达的经济社会供给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和知识流,其中一流的现代高等学校体系是其核心支撑力量。

众所周知,美国高等学校体系庞大而复杂,而有相当影响力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则提供了最佳的观察“窗口”。

在学术研究方面,检索显示我国探讨卡内基高教分类的文献众多,主要以解读介绍、多维比较等为主。

在引介研究方面,代表性文献比如戴荣光编译了2000版卡内基高教分类实情[2];刘宝存等[3]、张玉岩等[4]、郭洁[5]解读了2005版卡内基高教分类详实内容;王茹等[6]介绍了2015版卡内基高教分类框架。

在比较研究方面,代表性文献有徐毓龙等[7]、史静寰等[8]、朱永东等[9]剖析了卡内基高教分类的演变情况;赵婷婷等[10]将其与加州高教规划分类展开比较并分析内在逻辑;毛道伟等[11]将其与《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大学分类进行比较。

美卡内基委员会重建教师队伍的建议

美卡内基委员会重建教师队伍的建议

作者: 冯若霓
出版物刊名: 比较教育研究
页码: 62-63页
主题词: 教师队伍;少数民族教师;独立思考;教育协会;卡内基;工作组;委员会;分析研究;领导地位;美国教师
摘要: <正> 美国卡内基委员会曾约请在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士和少数民族中的知名人士十四人组成特别工作组。

这个工作组在对《国家在危险中……》的报告发表以来的教育改革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之后,针对美国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份长达120页的改革报告,并于1986年5月16日向各界公开发表。

报告认为,为了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学生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活动,扎实地掌握。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卷(2042)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卷(2042)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6分,每题1分)1. 程序教学是以学生个别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一种个别化教学。

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普莱西、斯金纳。

学生独立学习经过特别编制的程序化了的教材,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并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发展;程序教学研究关键所在的关键在程序教材;程序教学一般有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和板块式程序等交叉学科三种形式;程序教学的实施遵循小依循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积极反馈等几大原则。

2.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真正的教育平等思想。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教育平等主要是指教育公平,即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市场导向。

古代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等级性,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利益基础下工夫之上的,没有达到真正的教育平等。

3. 教育法律救济以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教育造成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法律损害时,恢复取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其保护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包括贫弱残者。

4. 上课听讲、师傅带徒弟、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终身教育是人类乱象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动物界不蕴含教育。

上课听讲是狭义的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弟是广义的教育中的社会教育,母鸡带小鸡是哺乳类的养育行为,不属于教育现象。

5. 道家的教育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这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道家的“道法自然”教育思想,是要让融入人完全地融入大自然中,达到自然与人的统一。

美国综合学校改革运动发展述评

美国综合学校改革运动发展述评

美国综合学校改革运动发展述评
孟靖岳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参考》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21世纪初,美国兴起综合学校改革运动,其目的是改善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该项目为美国经济贫困地区和处境不利儿童高度集中的社区公立中小学实施的综合改革提供资金资助,在使所有学生适应州教育内容和达到成绩标准等方面具有值得肯定的效果.综合学校改革运动的改革机制和有效的教育模式具有探讨价值.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孟靖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当今美国小型学校改革述评
2.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在美国的新发展——美国高技术学校述评
3.美国薄弱学校改革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民间跃进学校项目为例
4.学校效能与学校改革:对英国最新研究成果的述评
5.美国特许学校改革的典范——美国KIPP学校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中小学的择校问题

美国中小学的择校问题

美国中小学的择校问题
邹海燕
【期刊名称】《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卷),期】1998()3
【摘要】一、美国中小学择校制度的形成择校于八九十年代开始流行于美国。

在此之前的一百年时间里,美国一直实行免费的、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制度。

公立中小学学生就近入学,不能自由选择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除外)。

【总页数】4页(P6-9)
【关键词】公立学校;特许学校;私立学校;择校政策;教育制度;选择学校;教育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学校质量
【作者】邹海燕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9.712
【相关文献】
1.中小学择校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中小学的调查 [J], 胡咏梅;卢珂;薛海平
2.择校:教育不能承受之轻——对中小学择校问题的伦理学批判 [J], 崔世泉;杨秀芹;
3.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择校问题 [J], 房东波
4.择校:教育不能承受之轻——对中小学择校问题的伦理学批判 [J], 崔世泉;杨秀芹;
5.从美国公立中小学自主择校看教育公平 [J], 江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历程

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历程

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历程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教学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教学评一体化发展的历程:
1. 教学评价的起源:教学评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国的科举制度、希腊的考试制度等,这些制度都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2. 教学评价的发展:20世纪初,随着现代教育的兴起,教学评价逐渐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期间,出现了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考试、测验、观察、访谈等。

3. 教学评价的改革: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推行“学生中心”的教育改革,教学评价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此期间,出现了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课程设计评价等。

4. 教学评一体化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应运而生。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和评价的有机结合,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实践教学评一体化,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形成性评价、综合评价、多元评价等,以实现教学和评价的有机结合。

总之,教学评一体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教育评价从单一的考试评价向多元化、综合化评价的转变,以及教学评价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特征分析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特征分析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特征分析
阎凤桥
【期刊名称】《大众商务》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方法,分别从私立与公立大学的对比和国际比较角度,对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特征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概括,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既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别,在非营利私立高等学校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研究型大学、城市服务型大学和文理学院。

与公立大学相比,美国私立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非公共经费,由校外人士组成的董事会行使最高的决策权,重视本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充足的办学经费、一批享有国际声誉学术水平卓越的优秀大学和悠久的发展历史构成了美国私立大学的特点。

【总页数】7页(P86-91,108)
【作者】阎凤桥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712
【相关文献】
1.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J], 王诺斯;张德祥
2.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特征分析 [J], 阎凤桥
3.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对广东民办高校的启发 [J], 孙清柳;
4.美国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利弊分析及启示 [J], 李文章
5.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体系评析 [J], 王玲;范跃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学校选择改革来自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的评价阎凤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1)摘 要:1992年,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发表了 学校选择特别报告 ,对于学校选择中三种形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不要把改变学校教育状况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学校选择上,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一个制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学校选择效果与校长和教师的创新动力、经费数量和学校规模有关,教育改革的注意力应该从体制设计转移到学生身上来。

关键词:美国教育;学校选择;教育评价;学券制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4)01-0053-04School Cho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Evaluation from Carnegie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YAN Feng -qiao(Graduate School o 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In 1992,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published A Special Report :School Choice ,which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school choice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crux of the report is that school performance is determined not only by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but also an administrative endeavor.The actual effect of school choice depends largely on principals leadership,teachers innovation,the infusion of funding from federal,local and private sources,and small size of the school.The policy makers should fo -cus on students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school locations.Key words :American education;school choice;education evaluation;school voucher.收稿日期:2003-07-05作者简介:阎凤桥(1963 ),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自从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发表 国家处于危机之中 (A Nation at Risk )报告之后,朝野上下纷纷呼吁改革公立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1]在各种改革方案实施效果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有人提出美国的政治体制是教育问题的根源,在原有科层制下进行改革只会事倍功半,因此进行制度性的变革是美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

[2]学校选择 (school choice)被当作是制度变革的一种主要途径。

美国公立教育的传统做法是,学生按照 就近原则 (neighborhood)入学。

由于富人选择居住环境条件较好的郊区,而穷人没有经济能力搬迁,只能居住在环境条件较差的市中心,于是位于郊区的学校与位于城市中心的学校在财政收入和生源方面出现了差距,从而也导致学校教学质量的不同。

同时,这种差距与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往往送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而多数穷人的孩子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只能上公立学校。

学校选择计划就是为了解决贫富分化和教育质量间的差异而提出来的。

学校选择有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学生不受居住地的限制,可以在学区内自由选择公立学校;二是在考虑学校容量、学生交通便利和种族融合等因素基础上,允许学生在州内自由选择公立学校;三是学生可以获得政府的资助选择私立学校上学,即所谓的 学券制 (school voucher)。

第一种方式与第二种方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选择范围仅限于公立教育系统内部,差别在于选择范围不同;第三种方式与前两种方式的差别在于选择范围从公立学校扩大到了私立学校。

一、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对学校选择计划实第2卷第1期2004年1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Vol.2,No.1Jan.2004施效果的评价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学校选择计划,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些改革措施的意图及其效果褒贬不一。

这些改革措施的效果到底如何?决策者可以从以往的改革中汲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今后的改革方向如何?为了回答这些社会关注的问题,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成立了以李 米特冈(Lee Mitgang)先生为首的专门研究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并于1992年发表了 学校选择特别报告 (A Special Report:School Choice)。

[3]研究人员利用文献、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于三种改革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研究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实施学校选择计划的学区或州,很少有针对改革过程所做的详细文字记录,更缺少系统的研究,零星和片段性的资料被当作制定重要决策的依据,这使他们不得不对已有改革效果的乐观说法产生一些疑虑。

在三种学校选择形式中,学区内学校选择计划的正面效果最明显,调查表明,它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来自贫困家庭孩子的学习状况。

研究人员先后调查了美国三个实施该计划地方的情况,这三个地方分别是麻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Cambridge),新泽西州的蒙特克莱尔(Montclair)和纽约市的哈莱姆东区(East Harlem),这三个地方是学校选择计划执行最好的典型。

调查人员发现,即使在这些地方,虽然学校选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不宜夸大其效果。

由于优秀学校接受学生的能力有限和决策者要平衡校内学生种族背景等原因,所以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如愿以偿地到自己最想要去的学校学习,多数人的实际选择都是次优选择。

在纽约哈莱姆东区学校选择方案中,在学生选择学校的同时,学校也有权对学生进行选择,学校董事会为了保持学校之间在生源质量方面的相对平衡,对选择形式做了一些规定,因此没有学校为生源不足而关门,并且学校之间在生源质量上大体平衡。

他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对于成功的学校来说,在学校选择措施之外,有三个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即学校校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卓越才能;来自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基金会的大量资金;学校规模较小,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关照。

学校选择只是一种改革手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

如果将所有办学绩效全部归于学校选择的话,就会夸大学校选择的作用。

实际上,一些改革效果并不是由于学校选择引起的。

例如,哈莱姆东区的成功改革源于当地学校的创新意识和措施,学校教师具有强烈的变革热情,如果没有这一点,学校选择本身是不会奏效的。

与学区内学校选择计划相比,州内学校选择计划的效果则不太明显。

1987年,密尼苏达州率先允许学生在州内自由选择公立学校,不加任何限制条件,随后有十几个州起而效仿,实施了类似的改革措施。

李 米特冈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学生跨区选择学校入学。

参与者比例低的原因,除了学校容量和学生种族平衡等限制条件外,学生和家长对于居住地学校感到满意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学校之间的差别较小,不至于让人们舍近求远。

即使学校和家长愿意跨区选择学校,如果州政府不提供便利交通服务的话,那么这种选择也无法落到实处。

另外一个制约因素是,家长不掌握学校办学内容和质量的可靠信息,因此缺少选择学校的依据。

总之,交通服务和学校信息是跨区有效选择学校的必要条件,在州内选择学校的实施难度比在学区内选择学校的难度要大得多。

鉴于上述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对于州内学校选择计划的实施效果做出了保守的结论,即在美国尚没有跨区学校选择的成功实例。

在三种学校选择计划中,学券制是引起争议最大的一种。

它超出了公立学校的范围,涉及到宗教、政党、种族、社会阶层等多种社会因素。

学券制的思想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20世纪50年代的一篇题为 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 的论文,[4]但是直到1990年才在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Milwaukee)出现了第一个学券制实践活动。

学券计划在密尔沃基的成功首先是政治联盟斗争的胜利,共和党的意志与贫民阶层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超过了民主党和教师工会的反对力量,并且得到了企业和宗教团体的支持。

该计划执行的基本情况是,政府为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提供与公立学校平均成本相当的学费,学生可以拿着这笔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非宗教私立学校学习,政府为学生提供免费交通服务,参加学券计划的学生不超过当地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一。

即使只在参加此计划的少数学生中,到第二年时仍然出现了部分学生从私立学校返回公立学校的现象。

一些私立学校对参与此项目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积极性,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学生缴纳的学费只相当于私立学校正常学费的百分之八十,二是有些私立学校担心因接受公费生教学工作受到政府的管制。

从计划实施效果看,该计划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家长没有获得与选择活动相关的充分信息,参与该计划私立学校的社会责任有限(如私5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立学校可以不必为残疾儿童转学而改造学校的建筑设施,不必聘请特教老师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特殊学习辅导),公立学校并没有为此计划的实施产生任何改进自身教学的触动和获得任何有实效的帮助。

可以看出,有些不足之处(如学校信息不充分)是可以通过采取管理措施、增加投入得到改进的,而有些不足之处(如私立学校承担有限的社会责任)是由制度本身所决定的。

在对三种学校选择方式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的结论:[3]虽然许多家长对于目前公立学校的状况感到比较满意,但是他们也不反对学校选择计划。

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人愿意参与州内学校选择计划。

选择将孩子送到另外一所学校学习的很多家长是出于非教学质量原因的考虑,如离家远近、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安全状况、班级规模、有没有某项体育运动队等。

并非所有的家长都可以平等地获得学校选择机会,当家长有选择学校的机会时,那些经济状况和教育条件较好的家庭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选择机会,而经济状况和教育条件较差的家庭则处于劣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