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害怕》 约翰 济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当我害怕

当我害怕,生命也许等不及

我的笔搜集完我蓬勃的思潮,

等不及高高一堆书,在文字里,

象丰富的谷仓,把熟谷子收好;

每当我在繁星的夜幕上看见

传奇故事的巨大的云雾征象

而且想,我或许活不到那一天,

以偶然的神笔描出它的幻相;

每当我感觉,呵,瞬息的美人!

我也许永远都不会再看到你,

不会再陶醉于无忧的爱情

和它的魅力!--于是,在这广大的

世界的岸沿,我独自站定、沉思,

直到爱情、声名,都没入虚无里。

济慈的第一首莎士比亚型十四行诗,附在1818年1月31日致雷诺兹的信中。他在世时这首诗从未发表,直到1848年才首次刊印于米尔恩写的一本济慈传记里,逐渐为人们所知晓,被认为是他以这种诗格创作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诗中既提到了诗人在从事创作上的努力和对不朽名声的追求——在夜空搜寻传奇故事的“云雾征象”;又提到了对无忧爱情的渴慕——害怕再也看不到那“瞬息的美人”。有的书中将"瞬息的美人"误解为指济慈的情人芳妮·布劳恩,其实此时二人还未相识,显然是另有所指的。此时济慈也还未因照顾弟弟而感染肺结核,身体状况良好,所以这首诗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将要早逝的一种预感——这种预感在他的书信里也有所体现。全诗最精彩的是最后两句,慨叹了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无奈与悲哀,却不像雪莱在《悲歌》中那样呼喊出来,而是静默——静看这一切都慢慢没入虚无之中。

这首诗表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消逝与天才的力量之间的不平衡,极其深刻的感受。济慈害怕死亡,是因对自己的文学天赋有所觉知、有所企图,也希冀纵跃爱河,但时间之河流得更快。这是属于他自己的部分。然而,至少就这首诗来看,还有其它部分则是与莎士比亚密切相关的。从诗的构成而言,济慈的诗基本上是在回应莎士比亚有关诗人在时间之逝里企求爱、声名、诗艺不朽等十四行诗。部分语法甚至直接脱胎自莎翁的句子,例如句首与第三句的When I……与上头所述的第12 首商籁之前四句之语调所差无几:

When I do count the clock that tells the time,

And see the brave day sunk in hideous night,

When I behold the violet past prime,

And sable curls all silvered o`er with white......

又如济慈诗所用的「fear」、「vshore」、「wide world」等字眼与感受也传承自莎翁第107 首商籁之句首:「Not mine own fears, nor the prophetic soul, /Of the wide world, dreaming on things to come……」;第60 首之句首:「Like as the waves make towards the pebbled shore,/So do our minutes hasten to their end」﹔以及第109 首之句末:「For nothing this wide universe I call,/Save thou, my rose; in it thou art my all.」。这些袭仿的痕迹历历,但并未消减济慈的诗艺,读者即使没有莎翁的14 行诗为基底,仍将自然而然地被济慈完整而丰盈的诗思带往时间的涯岸。这首诗完成后的夏天,济慈与友人北游湖区及苏格兰,发现自己也罹患肺结核,约当同时,他与后来的未婚妻Fanny Brawne 相遇,12 月时,弟弟汤姆也死于肺结核。隔年济慈与芬妮订婚,但死亡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一年他完成了最重要的几部作品:〈Lamia〉、〈The Eve of St. Agnes〉、〈On Indolence〉、〈On a Grecian Urn〉、〈To Psyche〉、〈To a Nightingale〉、〈On Melancholy〉、〈To Autumn〉、〈Hyperion〉和〈The Fall of Hyparion〉。1820 年济慈赴意大利旅行养病,1821 年9 月客死异乡,墓碑上铭着:「行走在水上的名字」。

1818 年夏天,济慈与友人Charles Brown 至利物浦亲送弟弟乔治偕妻赴美定居,然后怀抱着求索智能的热情北游爱尔兰、湖区、及苏格兰。在风雨中徒步造访了苏格兰西部荒凉的、由黑色玄武岩所铸成的Hebrides 群岛,在那里他惊见非阿拉丁神力所能为的芬加尔洞穴,并立即写了首七音步诗。在迫促激昂的声调里,他将洞穴形容为如收纳了巨人骨骸的海神教堂,海浪翻腾,日夜弹奏着管风琴;在听闻海鸟的合唱、目睹凡人身后的圣火之后,济慈更高呼:迟钝之眼已越过巉岩的门口,他将于此永远留痕,并解开此地的全部魔法。言罢,他便潜没,带着神灵的一瞥。

But the dulled eye

Hath pass`d beyond the rocky portal;

So for ever will I leave

Such a taint, and soon unweave

All the magic of the place.

So saying, with a Spirit`s glance

He dived!

随后的旅途中,他的呼吸系统开始作怪并且日益恶化,但他的探索之旅要一直到Inverness 才为医生阻止。论者认为这趟天涯行脚是催化他潜在肺病的主因。

命运以神奇的力量寻访天才。作曲家孟德尔松在济慈逝后三年也抵达了芬加尔洞穴,只不过他为这天涯之境带来的并不是史特林堡《梦幻剧》中人类深沉的怨诉,而是华格纳赞誉为「由伟大风景画家所作的水彩画」─一首名为〈Hebrides〉(又名为〈Fingal`s Cave〉)的序曲。

在音乐中我们听到时间涯岸被浪涛一波一波地拍击,鸥鸟飞翔在浪花之间,地球在洞穴内外回响着永恒的巨力。孟德尔松在书信里如此描述洞穴的力量:

想象巨人下凡娶凡间女子,将这些石柱像柴薪一般绑在一块,然后用巨斧在这些石柱中凿出洞来。这就是芬加尔洞穴。海浪凿空石柱,仍在冲击着它们。石柱的颜色是黑中带紫。它的庄严与壮丽远胜于最精巧的教堂。

(陈素英译)

孟德尔松的音乐与书写几乎符合济慈的诗思,想必他已读过济慈的诗。再过九年,孟德尔松以38 岁之龄而逝,只比济慈多活了12 岁。他们都站在时间的涯岸,未曾死亡。「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这诗便从此驻足,既像脑海里不时涌起的潮音,又像根骨头紧紧撑在胃和喉头之间,让我不时要回到孟德尔松的音乐悬岩之畔,想着:是天赋预见了死亡?还是天赋召唤了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