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报刊与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理论嬗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9-02
作者简介:马薇薇(1978-),女,湖南常德人,中南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西新闻比较与影视文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5,2009
一、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理论溯源
晚清时期风云激荡,各种思潮涌动,新闻自由理论随西学东渐之势涌入中国,逐渐发展成为改变当时国人精神世界的一支重要思潮。作为一种学理,该思潮可追溯至新教改革中个人信仰自由的萌发。新教改革一百多年后,英国思想家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了新闻自由理论的基本概念,认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①,成为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核心理论。新闻自由委员会虽然“得出新闻自由处在危险之中这样的结论”,也仍然承认“言论与出版自由接近于一切自由权的中心意义”②。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这一理论最终以法律的方式予以确立,在西方新闻传播活动中得到普及和应用,并逐渐从政党报刊互相攻讦谩骂的“自由”向具有独立观点、代表公众利益报刊的“自由”转变。
新闻自由理论与西方新闻业发展并行,几经流变,充满了曲折和分歧,终于在西方社会变革中产生发展起来。其中关于言论出版自由思想始终保留下来,成为西方主流新闻理论的价值核心。这样一种以政治话语的民主为支撑的理论来到封建专制的晚清,既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新闻事业,又没有保障其实践的政治体制。这意味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状况下,从一定意义上看,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发展的过程,实为西方世界新闻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中国化的过程”③。中国近代新闻业的
发展逻辑并没有按着新闻本身的规律,而是发生了微妙的嬗变。
二、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起点
一种思想能成为思潮,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④。新闻自由思想能最终形成思潮,既有自身价值又契合了晚清时局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晚清中国,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儒家文化等诸多因素有着高度的一体性,形成一个具有强大顽固性和坚韧性的屏障,构成具有抵御性的畸形媒介生态环境。这也就意味晚清社会母体内,不可能像欧洲那些沿海城市一样自行孕育出近代报纸的雏形,更不用说新闻理论了。此时不管晚清中国愿不愿意,都已经被裹挟着拉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⑤。在全球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一直就处在官与民各个阶层的夹攻之下。马礼逊、米怜发现直接的宗教宣传几乎无法跨越巨大的中西文化鸿沟,于是很自然想到通过新闻媒介来传播宗教教义。这种思维逻辑的时代背景,来自于马礼逊们所处的西方新闻业正从互相攻讦的政党报纸时期,逐步向以大众化为定位的大众报纸发展。他们了解报纸的舆论影响力。传教士们同时也很清楚自己所处的传媒环境和西方完全不同。
传教士报刊与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理论嬗变
马薇薇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西方新闻自由理论随传教士报刊传入到中国,带给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近代报刊的全新认识,逐渐形成了晚清
新闻自由思潮。但晚清的新闻自由属于政治话语下的新闻自由,只是实现晚清知识分子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和其原理论大相径庭。延续数千年所形成的信息传播体系、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晚清知识分子们的经世致用,以及传教士报刊介绍该理论时零散、不深刻、附会儒学,这些都是造成西方新闻自由理论发生嬗变的原因。
关键词:晚清新闻自由思潮;传教士报刊;嬗变中图分类号:G 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09)05-0085-04
①【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页。
②【美】新闻自由委员会,展江、王征、王涛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第108页。③徐培汀:《20世纪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5页。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页。⑤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所以,在给宗教刊物取名字时,并没有采用西方常用的名称——
—“报”,而是用了一个有点类似中国传统小说的名称——
—“传”,即这份宗教刊物与近代报纸相差甚远,已经大大“中国化”了,从形式上观察都和西方近代报纸大相径庭,反倒和中国传统书籍类似。
传教士办报活动的“中国化”不仅体现在名称上,更重要是在报纸内容上。1834年,郭士立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五期发表《新闻纸略论》一文,文章叙述了报纸的起源、新闻自由和当时一些主要国家的报刊出版概况,介绍了西方报刊的产生时间和地点、报刊的出版周期、西方主要国家拥有报刊的数量;同时,还从新闻报道范围的角度,描述了西方新闻自由由小渐大的发展过程:“在西方各国有最奇之事,乃新闻纸篇也。……惟初系官府自出示之,而国内所有不吉等事不肯引入之。后则各国人人自可告官而能得准印新闻纸,但间有要先送官看各纸所载何意,不准理论百官之政事,又有的不须如此,各可随自意论诸事,但不犯律法之事也。”①《新闻纸略论》还介绍了西方新闻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即西方新闻自由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显然,这些内容对当时的国人来说具有开阔耳目视听的作用,有助于对西方新闻状况有初步的认识。
此后马礼逊也曾在《广州记录报》上以《印刷自由论》为题,从天赋人权的理念出发阐述言论出版自由问题,认为所有人均享有天赋权利,均享有发表及印行自己意见的自由,强调政府无权减缩或干涉人们知识的沟通。
除了介绍理论外,传教士们还提倡报刊语言的通俗化问题。米怜说“讲道理要如彩云一般,方使众位亦悦读也。”郭士立也强调:“我们的作品为了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对于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论题……绝不要写成长篇大论。”②这些通俗化、大众化的办报观念,恰恰包含着最朴素的自由主义的因素。因为“如果作为大众传媒的报刊语言深奥费解,不仅对宣传任何一种学说都会造成严重障碍,而且还会对任何试图参与意见、进行争论的人造成严重障碍”③。
传教士还用儒家思想来附会新闻自由,进一步将报刊比附于中国古代的谏鼓谤木,主观上是为了他们的报刊自由进入中国制造舆论,在一个陌生而有敌意的文化环境中能站稳脚跟,达到传教和开化中国的目的;客观上却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之后国人理解上的歧义。如“晚清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就把报刊等同于情报,只认识到了报纸能够为军事行动提供信息的作用,并没有预设到近代报刊所具有的信息传播、社会动员的力量。作为林则徐幕僚的魏源认为通过报纸“可觇各国之情形”和“医瞑眩”,④仍是从维护“大一统”的皇权出发,离新闻自由理论的核心价值相差甚远。
应该说传教士办报活动,并非简单地被诟病为“政治性很强的宣传和殖民活动”,也有着积极正面的意义,毕竟是他们将新闻自由思想引入到中国。但真正在国人中造成影响,引发思潮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取得了在华办报的特权,一个大规模的在华传教士报网迅速形成。
在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影响下,亲身感受过近代报刊威力的洪仁珄,从巩固太平天国统治出发,提议“设新闻馆(报馆)以收民心、公议……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⑤洪仁珄对报纸反映民情、传播商业信息和时事的认识,初步具有了西方新闻自由观念的内涵。郑观应在《日报》一文中,明确提出“欲通之达之,则莫如广设日报矣”⑥,认为允许自由地创办各种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一个重要方面。陈炽在《报馆》一文中强调办报属“中国自主之权”,报馆是“国之利器,不可假人”⑦。谭嗣同认为报纸就是“民史”、“国口”⑧,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这些论述都可视为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萌芽。真正喊出“言论自由”重要的是王韬。他强调办报要“指陈时事,无所忌讳”,还反复论证“言论自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并以尧、舜纳谏为例证来阐释言论自由的合理性,指出:“诚以天下之大,兆民之众,非博采舆论,何以措置咸宜。”⑨
三、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发展
真正以其自身的办报实践活动,积极传播新闻自由观念,在晚清社会起到示范作用的当属《万国公报》。赖光临认为:“及至《万国公报》创刊,传教士将其所知悉之西方报业思想、知识与报刊体例,透过办报传于中土,中国报业之现代化,于兹肇始。”⑩
《万国公报》对于晚清社会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它通
①引自《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道光甲午年正月,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6页。
②《中国从报》,1837年3月。
③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一一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④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⑤洪仁珄:《太平天国办报条陈》,见《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⑥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上》,《郑观应集》,1982年,第345页
⑦陈炽:《报馆》,《庸书》外篇卷上。
⑧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6页。
⑨《申报》,1878年2月19日。
⑩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3,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