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六讲-价值观与态度
第六讲价值观与态度一、价值观(一)基本概念1.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2.价值观的两种属性:内容属性:一种事物是否重要、有意义强度属性:这种事物有多重要、有多大意义3.价值观体系:根据强度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排序得到他的价值观体系。
4.价值系统:所有的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形成了每个人的价值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我们赋予如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而形成层级是非观,美丑观,人生观生活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婚姻价值观(二)价值观的特性1.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2.价值观是隐含的,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体现出来。
3.价值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4.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差异。
(三)价值观的形成1.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社会舆论、大众传媒)2.早期社会经验习得3.遗传(四)价值观的分类1.奥尔波特:划分了六种价值观类型。
1)理论型(Theoretical):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2)经济型(Economic):强调有效和实用。
3)审美型(Aesthetic):重视外形和和谐匀称的价值。
4)社会型(Social):强调对人的热爱。
5)政治型(Political):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6)宗教型(Religious):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2.罗克奇价值观调查终极价值观:理想的终极存在状态,是个体愿意终其一生去实现的目标工具价值观:个体更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3.施瓦茨的工作价值观是员工工作中希望得到的和个人需求的表现,反映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权衡倾向。
它是个人对工作目的与工作行为的选择和评断标准。
是个人价值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上的一般性态度,即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信念和偏好。
权力;成就;享乐;刺激;普遍主义;仁慈;自我导向;传统;顺从;安全秩序4.Meyer 1998的现代工作价值观将工作特征划分为三个结构:舒适与安全,能力与成长,地位与独立。
价值观与人生态度
价值观与人生态度人的一生中,价值观与人生态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什么是好的、有价值的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它们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评价标准;而人生态度则是个体对待生活、工作和挫折等的心态和立场。
这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价值观与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一、价值观塑造人生态度价值观对于人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对于世界的认知和对于真理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将爱、友善、公正等价值看作是最重要的,那么他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会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如果一个人将个人利益、权力等利己主义的价值看作是最重要的,他可能会在挫折面前选择逃避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二、人生态度影响个人行为人生态度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对待工作和学习,甚至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挑战。
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往往能使人更加勇敢面对困难,寻找机会和新的挑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相反,一个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可能会使人丧失前进的动力,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持怀疑或者消极的态度,从而限制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培养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们可以通过教育和经验的引导和塑造不断发展和改变。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对个体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友善、诚实、奉献等,并通过正面的榜样和故事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同时,个体在生活中应该主动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努力改善和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四、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重要性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个体在人生中的幸福感和成功程度。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坚持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价值管理-4态度、价值观与管理 精品
国家立法:回家看妈
• 今年过节,你回家了吗?
• 顺从阶段: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 不觉地模仿他人;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 压力,从而产生从众或服从性态度。
• 同化阶段: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 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 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已 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 内化阶段: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 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 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 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 改变。
主体
权威性 可信性 喜爱性
信息沟通 组织规范 传递方法
客体
原有态度
个性 原有态度
4、态度改变的方法
人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 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态度;
(1)增加接触,增进了解 (2)参与活动 (3)利用群体或组织规范 (4)说服、宣传教育
二、工作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2)掌握改变态度的方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法
第一节 态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态度的含义
1、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个特定对象——客观 事物(包括人、事、物等)所特有的心理评 价和行为反应倾向。
2、态度的构成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1)认知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看法、评价及带 评价意义的叙述。
以爱护和关心他人为中心,热心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往,能为他 人牺牲自己
追求知识和真理,求知欲强,富于幻想,重视用批判和理性的方法 对待真理
最高价值是整体性,相信命运,注重超自然的力量和感觉的东西, 将自己与对宇宙的信仰联系起来
清华双胞胎姊妹花
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2018/11/9
9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罗克奇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 成就感 和平的世界 平等 自由 内在和谐 工具价值观 雄心勃勃 能干 欢乐 勇敢 助人为乐 富于想象
2018/11/9
10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18/11/9
3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
外部因素:人际影响、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企业文化的 影响 内部因素:员工的认知、员工的需要、员工的个性心理特 征
2018/11/9
32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
宣传法:权威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 员工参与法:角色扮演、换位思考 组织规范法:形成决定,进行约束
2018/11/9
30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分析
(1)这是一个典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事例。 (2)学生相信老师的预言,对自己充满信心,向着教师 的预言的“未来”努力。 (3)学生努力的结果必然是取得好的成绩,好成绩反过 来又证实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对教师的预言更坚信, 更加努力。
17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
垂直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部分,但群 体成员各不相同,大家相互依赖又各不相同。 水平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部分,所有 成员彼此相似,平等是至关重要的。 垂直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每个人是不同的,不 平等被接受和认可。 水平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个体与他人的地位或 多或少的是平等的,自我独立并与他人的自我相同。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 菲斯汀格认为,失调的任何形式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 将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和不舒服,因此,个体将寻求最 小失调的稳定状态。
▪ 你知道偷漏所得税是错误的,但是也许每年你都少交一点, 并且希望不被审查出来。或者,你告诉你的孩子饭后要刷 牙,尽管你自己可能都做不到。
▪ 减少失调的愿望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造成失调的原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价值观问卷
曾国军
▪ P101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态度及其改变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什么是态度
曾国军
▪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 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有指向性,必须有态度主体和态度 客体。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问题和提示
▪ 问题:
▪
1.衫本辰夫的管理方法表现了那些组织发展的基本价
值观?
▪
提示:尊重人,信任和支持,创新
▪
2.这些价值观对组织发展有什么帮助?
▪
提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自我实现,
有利于团队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20/6/16
曾国军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个性、价值观和态度
坚守道德原则,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原则,保持正直的品格。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权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调整和改变态度
自我反思
定期反思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了解自己的不足,积极寻求改进。
接受批评
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从中学习和成长,不断完善自己。
培养同理心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影响个体的态度。
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
03
个体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
04 个性、价值观和态度的关 系
个性对价值观的影响
独立个性
责任感
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通常倾向于形成独 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价值观。他们可 能更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而不是过 分依赖他人或社会规范。
个性责任感强的人倾向于形成诚实、 守信和尽责的价值观。他们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个性、价值观和态度的相互作用
个性塑造价值观
个人的性格特点会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个性不 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态度
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其态度和行为,持有不同价 值观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态度。
态度反映个性
个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其性格特点,一个人的态度 往往与其个性相符合。
05 如何培养积极的态度和价 值观
个性、价值观和态度
目 录
• 个性 • 价值观 • 态度 • 个性、价值观和态度的关系 • 如何培养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01 个性
定义
定义
个性是指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这 些特征决定了人的行为、思考和情感 反应。
特点
个性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不容易 改变。个性也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 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
(价值管理)态度与价值观
第四节态度一、态度的概念与态度的成分态度(Attitudes)是指一个人对物、对事和对别人的心理倾向,反映了一个人对事物的感受。
这些心理倾向是经过一段时间才获得的,并且是决定个人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
态度与知觉、个性、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人对某些事物的积极或消极的感受。
当我们问及某人的态度时,实际就是问他对某些人或事件的感受和评价,或倾向对其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支持或批评)。
如“我喜欢这份工作,我会努力干”,“我讨厌这个人,见到他就烦”是在表达我对某件事或人的态度。
态度包括了三中成分:(1)态度的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一个人对对象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人或事的一种价值陈述。
如,“我看那人靠不住,这件事恐怕不能做。
”(2)态度的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态度中受情绪和感情影响的部分,也是左右一个人态度并导致其行为的关键。
它通常表现出对对象是喜欢还是反感,是爱戴还是憎恨,是愉悦还是悲伤。
(3)态度的意向(行为)成分(Behavior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是指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反应的意向。
如前例,因不信任对方,从情感上就不愿意与其打交道,以至于我可能放弃这笔生意。
总之,态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会导致行动。
如果态度是积极的,组织就会受益;如果是消极的,组织就不会受益。
因此许多组织注意到对成员们态度的衡量和监控。
二、态度的功能(结合书)1.态度与社会认知态度注入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因素,从而形成一种参照框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态度与学习态度本身有一定的过滤作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态度积极,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则好,反之亦然。
3.态度与忍耐力人的忍耐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条件。
但美国学者兰波特等人大量试验证明:态度的确是个体忍耐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价值观与态度的关系观后感
价值观与态度的关系观后感Attitudes are essentially reflections of our values. Values are deeply held beliefs about what is important or desirable. They are guiding principles that shape our behaviors, decisions, 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Attitudes, on the other hand, are evaluations of things, people, or events based on our values. They are like a lens through which we view the world, influencing how we perceive and react to different situations.态度本质上是我们价值观的反映。
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是重要或可取的深刻信念。
它们是塑造我们行为、决策和与他人互动的指导原则。
而态度则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对事物、人或事件的评价。
它们就像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种透镜,影响我们如何感知和应对不同的情况。
Our values are largely shaped by our upbringing, culture, experienc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y develop over time through a complex interplay of factors, including family dynamics, education, media influence, and personal beliefs. As we grow and mature, our values may evolve and adapt to new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However,some core values tend to remain stable throughout our lives, serving as a foundation for our attitudes and decisions.我们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的教育、文化、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价值观与态度的联系
价值观与态度的联系一、价值观与态度的特点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
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
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态度具有对象性、评价性、稳定性和内在性四个特性。
1、态度具有对象性,态度是有对象的,它总是针对某种事物的;2、态度具有评价性,它意味着是否赞同该事物;3、态度相对于情绪具有稳定性,它是一种对事物比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倾向;4、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不能为别人所直接观察到,但它最终会通过当事人的言行表现出来。
二、态度与价值观的联系根据价值观与态度的特性,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几点关系:1、态度是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与基础。
价值观在人的一生中稳定的发展并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评价这种价值取向就需要从特定事物的表达中寻找,而态度的核心意义就是体现对某事物一定价值认识的个体的具体反应。
因此我们可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态度去表达对事物的不同认知感受,但这都受价值观的影响,始终表达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这些价值观作为基础的信息或意义内容,形成了基本框架,构成了态度的基础和核心。
2、价值观对态度具有指导作用。
态度的产生和表现,往往就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态度总是反映着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某一物体或活动对个人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6章态度与价值观
●但是,对工作的高度满意确实产生较少的人员调动、旷工 与生病等情况的发生。
3. 对社会认知及判断的影响
●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的科学的态度会对人的社会认知、判断和行为 产生积极的影响。假如态度形成使人产生心理反应的惰性,就会干扰 或妨碍社会认知、判断的准确性,甚至造成偏见、成见。
●态度对人的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人们的社会 认知和行为起着准备性的作用。
1. 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有实验表明,人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学习效果是正相关的。
态度具有过滤器的作用。
2.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一般地,如果员工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其工作积极性 就容易被调动起来,工作效率就高。但也有实验表明,态 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
工作的忍耐力等。 1. 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 度。 ●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包含多个维度的概念。工作本身很少成为单一的态 度对象,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包括对多个工作维度的满意程度。
●一般来讲,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缺勤率、离职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并且与离职率之间的相关度比与缺勤率之间的相关度更高,而与员工 的工作动机、工作参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与工作绩 效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工作满意度是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个性与工作的 匹配等。
2. 工作参与
●工作参与(Job Involvement)是指员工在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 以及认为工作绩效对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组织行为学--价值观与态度
第三,个体的切身体验会加强态度与行为的一致关系。
3.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1、关于态度改变理论
1)态度改变平衡理论
O
O
O
O
+
+
+
-
-
-
-
+
P
XP
XP
XP
X
+
-
+
-
O
O
O
O
+
-
+
+
-
+
-
-
P
XP
XP
XP
X
+
-
+
-
图3.2 P-O-X关系模式
马:你别胡说!给工程师们做鉴定、写评语,是领导的事。你的 任务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别干扰人家干活。你要是好好干下去, 在这儿还是很有前途的;可你光管你的技术活就行了,管理方面 是我的职责。
小苏离开办公室时,觉得很伤心,也挺寒心。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点想哭,但马上忍住了。把头一抬,她又挺胸阔步朝设计室走 去。
上一章介绍了个性、知觉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除此之外, 还存在着另外的因素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包括价值 观与态度。本章将介绍在认知的基础上,人们如何通 过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而形成的价 值观体系。并通过分析人们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中对 待具体事物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 来了解关于价值观和态度这些人类心理活动共同规律 以及它们在个体上的差异表现。分析人们的价值观和 态度有助于在组织环境中因人而异的管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形成的过程; 了解价值观的类型、测量以及对不同价值观的管理; 了解态度的性质与形成; 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_03价值观、态度与情绪
员之价值标准,良好的组织文化将有利于组织成员 之间的理解和协作,是增强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 持久力,推动组织成长和发展的最核心力量。这种 共同的价值观能使组织成员的个体目标趋向组织的 整体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团 结协作,提高组织效率。
第二节、态度
一、态度概述 (一)态度概念与结构 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 价与心理倾向。态度对象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 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成分,即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一般,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 调一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然,我们也不 能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而忽视各种社会客 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 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
表2-1 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表
二、价值观与管理 (一)价值观与管理模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根据组织的总体目标、基本 的价值观、对员工的看法等方面的不同划分,存在 着以下三种管理模式。 1. 最大利润管理模式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被广泛的应用于美国企业中。 经营的总体目标就是取得最大利润,以在市场竞争 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切管理决策和组织行为都服 从于这个唯一目的,并以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好坏 的唯一标准。与这种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价值观是 利己主义、适者生存、个人奋斗、竞争等。
2. 委托管理模式 它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生产资料的所 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企业规模扩大、组织复 杂、投资额巨大等背景下形成的。员工既被看做 是手段,也被看做是目的,而不单纯是劳动力市场 中任人雇佣和解雇的资源。 它承认员工的权力必须得到承认,可以组织工 会等员工团体来关注他们的利益。但是,它仍然有 强烈的利润指标需求。因此,它是一种在谋取利润 与社会道德之间进行调和的管理模式 。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学习的影响,并提出培养积极学习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方法。
1. 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意味着学生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探索和思考问题,勇于面对挑战。
相反,一个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对学习缺乏兴趣,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
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追求卓越的学习目标,并不断努力向前。
而消极的学习态度则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2. 学生的价值观对学习的影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都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行为准则,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价值观不仅仅是关于生活道德和社会行为的准则,也包括了关于学习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观念。
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
相反,一个消极的价值观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 培养积极学习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树立榜样: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榜样,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他们的积极影响和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和家庭应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级
存在主 义型
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观点的人,对制度和方 针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敢于直言
三、中国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阶段
崇拜主义 文化革命主义 文化精英主义 物质主义
进入劳动力 领域的时间 解放初期
文革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
现在大概年龄
员工的行为=f(管理者的期望×对待方式) 美国曾经流传过“斯尼奈奇迹”的故事。斯尼奈原是
某一药物计算中心扫地工,中心的负责人预言,他将 来会成为计算机专家,并把预言告诉这个工人,对他 多方鼓励。结果工人真的成了计算机专家,实现了中 心负责人的预言。
16
三、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
(一)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 1. 外部因素 (1) 人际影响 (2) 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 (3) 企业文化的影响
二、价值观类型
(三)格雷夫斯价值观七个等级类型
级别
类型
价值观特点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第六级
反应型
部落型
自我中 心型 坚持己 见型 玩弄权 术型 社交中 心型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周围的人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 总是照着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作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 条件.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于婴儿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 倾向——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态度包括
认知——“老板很有魄力,非常随和” 情感——“我很钦佩我的老板” 行为——“我愿意与我的老板一起讨论事情,
有时也偶尔开开玩笑” 等三个成分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菲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将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 (1)不相关 (2)协调 (3)不协调
第四章
价值观与态度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价值观的基本类型 了解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集体主义和个
人主义 价值观对企业管理、员工绩效的影 响 掌握态度改变的几种基本理论 掌握员工态度调查的基本方法 了解工作满意度以及内容
2
第一节 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信念和看法:从个体或社 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 之相反或不同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二、价值观类型
(一)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
表 4--1:奥尔波特的六种价值观
类型
价值观特点
理论型
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经济型 审美型 社会型 政治型
强调有效和实用 重视外形与和谐均称的价值
强调对人的热爱 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宗教型
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二、价值观类型 (二)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员工态度调查具有三种作用:(1)测量 (2)沟通(3)管 理过程,即调查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纠正失 误。
小资料:美国企业员工态度问卷调查
20
员工态度调查方法
(一)问卷法
员工态度问卷调查通常有五个步骤: (1)准备阶段:调查者确定要调查的问题并设计问 卷。 (2)问卷填写阶段:调查者发放问卷并回收问卷。 (3)问卷分析阶段:调查者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写出结果报告。 (4)追踪阶段:调查者组织员工分析数据和调查结 果并做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5)庆祝阶段:调查者报告调查工作的情况和根据 建议所做的相应改革的结果。
比较方面 一般目标 指导思想 政府的作用 对职工的看法
最大利润
企业价值最大化
最大利润
令人满意的利润水平加上其 他集团的满意
个人主义、竞争、 混合的,既有个人主义,又有
野心勃勃
合作
越少越好
只是一种手段, 只有经济的需要
虽然不好,但不可避免,有时 是必要的
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利润只是一般手段,只具有第 二位的重要性 合作
17
2. 内部因素 第一,员工的认知 第二,员工的需要 第三,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18
(二)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小资料:“低价引诱”
1.宣传法 双向、单向宣传 几种效应: (1)权威效应 (2)名片效应(3)“自己人”效应
2.员工参与法
3.组织规范法
19
五、员工态度的调查
员工态度调查就是为了解员工对与工作有关的变量的 态度的认真的有系统的调查
60~75 岁 45~60 岁 30~45 岁 小于 30 岁
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忠诚、爱国、热情、服从、崇拜、勤劳刻苦、 诚实、节省 猜疑、知识系统性不够、明哲保身、压抑、稳 重、谨慎、踏实 好学、忠诚、诚实、传统、成功、负责、健康 灵活、对组织忠诚度减弱、享受、竞争、思考、 好学、成就、独立
四、三种经营价值观
依赖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爱挑衅,比自私,主要服从于权利
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希望 别人介绍他们的价值观
通过戏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积极争取地位和 社会影响 把被人喜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接受现实主 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几见者的排斥
12
海德平衡理论示意图
13
(三)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与形成三阶段论
心理学家凯尔曼(H. C. Kellmen,1927—)通过研 究,提出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服从、 同化和内化
14
(四)墨菲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沟通改变态度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家墨菲关于对黑人态 度的研究。
15
(五)预言实现改变态度理论
不协调程度 = 不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10
认知不协调
认知不协调 认知不协调的解决:
(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小资料:认知协调理论的实验
11
(二)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海德(Heider,1958)认为,我们的认知对象 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概念等,这些对象 有的互不相关,有的互相联结。海德将构成一体 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Unit);对于每种 认知对象的感情和评价(喜恶、赞成、反对)称 为情绪。当对一个单元内两个对象的看法一致时, 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两个对象有相反看 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海德强调一个人(P) 对某一认知对象(X)的态度,常受他人(O) 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 对态度的影响力。
企业的合作者
本身就是目的
比较方面 最大利润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比较方面 领导方式 股东的作用
最大利润 专权方式 头等重要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开明、专制和民主混合
民主、高度的参与式
主要的,但其他集团也要考虑 并不比其他集团更重要
第二节 态度及其改变
小资料:员工不满意引致业绩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