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方法与过程: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教学说明]: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学生也较为熟悉. 为此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近期天气资料、与天气变化有关照片在课堂中交流信息,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讲到天气与人类的关系时援引了一些新闻图片,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由于预备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特点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中引用两段视频片段,一段是近期的天气预报,让学生看了以后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播报天气,熟练掌握各种天气符号. 另一段录象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的宣传片花,旨在使学生认识天气灾害的严重后果,由于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设计一些防灾问题,以图解答,向学生介绍应对措施,增强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天气预报天气及其影响天气的概念天气与人类卫星云图常见天气符号风的符号灾害性天气影响上海的灾害性天气面对灾害,你准备好了吗?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二.新课讲授(一).天气及其影响什么是天气?①天气的概念②出示一组天气图片,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还有哪些天气?③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电闪雷鸣四季如春冬长夏短风和日丽天气与人类①学生交流:a.介绍最近一周来的天气预报(表格罗列数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变化图)b.介绍最近这段时间来天气变化给校内外带来的影响(学生照相机拍下的照片)②出示一组天气与各行各业相关的图片,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天气影响生产的例子.③小结过渡: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时它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时也有消极作用,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早做准备,趋利避害.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二)天气预报什么是天气预报?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片段,观察天气预报主要报告哪些内容?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展开想象,巧记天气符号风的符号①讲解:风的符号包含两层含义,风向和风级(文字出示).②出示风向图讲解:风向标由风尾和风杆两部分组成. 有风尾的一头指示方向,风从那里来,风尾所在一头在平面上的位置就是风向. 在图中空白处练习读出相应的风向.③继续讲解风级的判断:风力有风尾表示. 风力的大小有0-12个级别组成. 一道风尾表示2级,半道风尾表示1级. 在图中空白处练习读出相应的风级.练习反馈①分组练习②天气播报(三).灾害性天气播放一段自然灾害片段,注意观察录象中有哪些属灾害性天气?录象片段来自今年哪一天天气预报的片花?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什么?影响上海的灾害性天气①出示画面,谈谈上海的灾害性天气是哪些?可能对上海造成了哪些影响??②出示上海天气预警信号及采取举措表格,辨别主要灾害信号及其级别.面对灾害,你准备好了吗?出示一系列面对灾害是产生的问题,请学生谈谈应该采取哪些应对举措?最后给出图片答案.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知率达100%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五、笔记与板书提纲(一)降水与生活1、什么是降水2、降水量的测定(二)降水的季节变化(三)降水的分布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六、练习与拓展选题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七、个别与重点辅导学生姓名略.八、反思与点评记录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一、导入新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二、自主学习1、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 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两个重要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降水概率为 100%,表示肯定“_______”;降水概率为 0,表示肯定“_______”。

当天空布满云时,为“_______”;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_______”。

风向是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基本方向。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

三、考考你的记忆力1、画出下列的天气符号。

晴___多云___阴___小雨___中雨____大雨_____暴雨____雾___冰雹____雷阵雨___雨夹雪____霜冻_____小雪____中雪___大雪____沙尘暴____2 个级别组成。

一道风尾表示_______ 级。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学生读课本46到49页,自主探究风风尾每一道羽尾代表风力2级①风的符号包含两层含义:_______和_______。

②风向标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

有风尾的一头指示方向,风从那里来,风尾所在一头在平面上的位置就是风向。

③风级的判断:风力用风尾表示。

风力的大小有 0-12 个级别组成。

一道风尾表示_______ 级。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A、东南风B、东风C、南风D、西北风4、早晨学校升国旗,小红发现国旗迎风朝东北飘扬,请问这时吹哪个风向的风()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5、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1)-(2)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了解空气质量指数,认识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能认识不同的天气符号,读懂天气预报。

2.能依据空气质量指数判断空气质量的优劣。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故事导入:教师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故事,激发学生们了解天气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自主探究】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描述天气状况,教师注意他们的用词,例如:“今天”、“昨天”、“白天”、“晚上”等时间用词以及“刮风”、“下雨”、“闷热”、“气温高”等用语。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天气?学生归纳: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3.教师提醒:我们常听说的“雾、霾、浮尘、扬沙、冰雹”等属于天气现象。

4.学生读课本P47页第二自然段内容,了解气候的概念。

学生归纳结论:人们通常用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来描述气候,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5.学生完成P47页活动1,强化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

P47页活动答案:1.描述天气的是(②③),描述气候的是(①④)。

2.(1)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B: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D: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了解天气预报,学会通过识别天气符号,判断天气状况1.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

(1)说一说:卫星图中的绿色、蓝色与白色分别表示什么?(2)想一想:云的颜色越白,反映了什么天气现象?卫星云图中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区。

2.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5,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师提示:①注意风矢图的识别,在风矢图中,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级别,天气预报图中表示风向和风力的符号一般都是用带尾羽的箭头符号来表示的,箭头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3根尾羽表示的是6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多变的天气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含义和特点,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含义和特点,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 教学用具课件 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一组阴、晴、冷、热、风、雨等表示天气的图片(二)讲授新课:一、天气及其影响1、提问:通过展示的图片,说说我们平时都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天气的?(展示幻灯片,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讨论:天气的特点(根据展示出的幻灯片选择正确的答案)教师讲解并总结天气的特点:(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教师引出“气候”,讲解气候是反应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大气状况,以此和“天气”做对比。

3、思考: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1A、风和日丽(天气)B、冬冷夏热(气候)C、狂风暴雨(天气)D、昆明四季如春(气候) E、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4、活动:根据课本P43图3.2资料,总结出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幻灯片展示四个资料,教师讲解、分析)材料A说明了天气和交通的关系,材料B说明了天气和生活的关系,材料C说明了天气和农业的关系,材料D说明了天气和军事的关系。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播放视频:天气预报的制作(教师简要讲解天气预报的制作主要有五个环节)思考:天气预报要预报哪些方面的情况?(教师讲解课本P45图3.4,天气预报要从阴晴、风、气温和降水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日的天气情况) 2、风向和风力(出示幻灯片)教师讲解:(1)风向表示风吹来的方向〈举例强化:东风、西风、北风、南风〉(2)风力表示风的强弱,共分为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讨论:风力风向符号是怎样通过风杆和风尾来表示风向和风力的?教师总结:风杆和风尾一起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代表风力2级。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天气的定义和特征:天气是指某个地区在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不确定性的特点。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
(3)天气的测量指标:气温、降水、湿度、风速等是衡量天气的主要指标。
(4)常见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包括晴朗、多云、降雨、降雪、雾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们对天气的基本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描述天气的特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以及天气的测量指标。他们了解到了气温、降水、湿度、风速等天气测量指标的含义和作用,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天气情况,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地理观察能力。他们能够主动关注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的天气知识解释和理解实际生活中的天气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1节的“多变的天气”。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定义、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以及常见天气现象等。具体内容包括:
1. 天气的定义和特征:天气是指某个地区在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不确定性的特点。
7. 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享观点和互相评价,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8. 生活应用能力:学生们将所学的天气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应用能力。他们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
5. 探究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激发了自己的地理探究能力。他们主动探索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提出问题并进行实证研究。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以天气的定义及其影响为主,说明天气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教会学生怎么样知道明天天气的情况。

本节也为学习下面的小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会描述天气,并感受天气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2)、对天气的特征的认识(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天气符号,并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读图,析图等方法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来分析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防风,防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为什么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2、学会识别“天气符号”3、掌握识别卫星云图的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天气的基本特征 2、学会运用符号“风”3、掌握“卫星云图的识别”方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动画片《海尔兄弟》片断导入新课。

在播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是什么动画片?”“歌中唱到了什么?”学生看后,从他们的回答中找到关键词“天气”,趁机导入:今天我们就从谈天气开始,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2、新课讲授过渡语:请同学们看到ppt中展示的几X图片,你们知道他们分别代表那些天气现象吗?(1)怎样描述天气:学生看到这些图片一阵讨论之后,我请一位同学来说出自己的答案,同时请他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天气现象(“阴、晴、冷、热、雪、冰雹、沙尘暴”等方面答),最后由我总结得出“人们经常用‘阴晴,风,气温,降水等词’来描述天气”,进而引导学生给出天气的定义: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过渡语:刚刚我们了解了天气的定义,那么这些天气现象到底有哪些特征呢?(2)天气特征: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三则谚语,请同学们自行讨论这三则谚语体现了哪些天气特征!“七月的天,孩子的脸”,“东边日出西边雨”,“暴雨前后”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在旁边提示,然后让请几位学生代表起来回答讨论的结果,最后老师把同学的观点罗列出来,和学生一起归纳整理成正确的答案,即天气特征1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变化快,2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3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课时《3.1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定义、特点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气的认识大多是感性的,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中抽象出天气的概念,并用科学的视角去观察和描述天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天气的定义,知道天气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的能力。

3.让学生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关注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定义和特点。

2.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的概念。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的概念。

2.准备天气观测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等,让学生亲自体验天气的观测。

3.准备与天气相关的故事或新闻,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人穿着短袖,有人穿着棉袄,让学生猜测这是在什么季节,天气如何。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天气的概念。

可以通过展示天气观测工具,让学生亲自体验天气的观测,从而加深对天气特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生活的实例中感受到天气的重要性。

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如“雨天出行”、“高温天气”、“寒冷天气”等,讨论这些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和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负面影响的讨论,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1.识别各种天气符号,读懂天气图,学会播报天气预报。

2.天气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懂得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分析、对比、小组合作、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新闻报道:中央气象台7月31日10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今天早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大风预报:7月31日14时至8月1日14时,台湾东南部海面有7-8级大风,部分海域的风力有9-11级,“妮妲”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12-13级。

台风对人们有哪些影响?(影响生活、出行、交通、生产等)我们如何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吧!二、新课学习(一)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的概念找一找:经常用哪些词语描述天气?(风和日丽、风雨交加、大风降温)所描述的时间有多长?(今天昨天、明天)什么是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2.气候的概念找一找:北京的四季如何描述气候?(温暖多风、炎热多雨、凉爽少雨、寒冷干燥)所描述的时间有多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什么是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3.我们来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实践演练: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天气,哪些描述气候?风和日丽天气极地全年严寒四季分明东边日出西边雨冬冷夏热气候昨夜刮了一夜的风(天气:风和日丽、东边日出西边雨、昨夜刮了一夜的风。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

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

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基础。

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但是抽象思维能力不强。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特点,正确使用天气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天气图。

2.过程与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织flash拖图游戏,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天气及其影响,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教学难点:识别天气符号,天气预报的判读。

四、教学方法教法:信息技术整合法、小组合作法、游戏竞赛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性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及整合点材料二:搜集同一时间大庆与海南天气资料照片探究: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探究: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晚间《天气预报》中剪辑出动态的卫星云图,分析卫星云图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

每位同学利用网络,搜索互各个小组派代表选择金蛋,回答正确本小组得一分。

六、教学反思1.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和flash强大的语音图像交互功能,创设学习情境,有效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针对学生忙易混淆的特点,设计的天气符号与景观图片相对应的拖动游戏,实现了人机交互,及时反馈,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当天学习的内容掌握不够牢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我打算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复习环节,如小测试、知识问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巩固。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天气组成要素,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每天的气温、湿度、气压等数据,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帮助学生从地理学科角度出发,全面提高其观察、思考、实践、环保和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地理学科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但在天气相关知识方面,大多数学生尚处于初级阶段。以下从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进行分析: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层的状态和变化,包括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它是影响我们生活、农业、交通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暴雨对城市交通、农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天气预报来提前预防和应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天气组成要素和气象灾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
6.天气预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选择衣物、出行方式等。
-应对极端天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7.气象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预防措施:关注天气预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应对措施:及时撤离、储备物资、救援等。
8.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天气观测中的应用
-实时查询、分析天气数据。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新人教版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
七年级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地理
七年级学生
1课时
宝坻区大口屯初级中学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主要涉及到天气和气候定义及其区别,天气预报等知识。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后面章节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的教学打下基础。而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
①通过再次观看录像片,通常天气预报最基本的内容包括什么?
天气预报图用什么表 示天气状况?
学生回答:温度、降水、风、阴晴。
在边问边答中让学生识读卫星云图。
教师:展示同学们作业情况,包括暴雨警报、台风警报、寒潮警报、高温警报等。指出我们补充认识了台风、寒潮、高温天气符号。在天气符号中最难分清的是“风”的标记。(电脑演示并讲解怎样识读“风”)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 例取均值;
(一)知识目标:1、学 会正确使用天气述语。2、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3、学会识读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二)能力目标1、培养读图能力。2、培养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2、学会寻找生活中有用的“地 理”,引发兴趣,并将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球与地图》和《世界地理》之后,开始接触中国地理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中的天气情况,包括天气的定义、分类、以及影响天气的因素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和地图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天气作为一种抽象的自然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天气的直观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天气的定义,能够正确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天气,以及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定义和分类。

2.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

3.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实例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配合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知识。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图片、图表和实例等,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如晴天、阴天、雨天等,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什么天气吗?”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变的天气。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学习目标
1.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1.晴冷风雨阴、雾、热
2.热带终年炎热内陆地区全年少雨温带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3.短时刻变化长(多年) 变化不大
4.①③⑤是气候,②④是天气。

二、1.(1)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代表云层。

(2)晴,可能有阴雨过程。

2.略
3.略
三、1.污染指数: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污染
2.(1)扬尘污染建筑施工、道路施工等(2)煤烟污染燃煤(3)机动车尾气污染机动车辆的增加(4)道路绿化、绿色出行,施工时进行渣土车辆覆盖、推广洁净能源等
3.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变的天气
七年级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地理七年级学生 1课时
宝坻区大口屯初级中学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主要涉及到天气和气候定义及其区别,天气预报等知识。

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后面章节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的教学打下基础。

而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章内容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

(一)知识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天气述语。

2、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

3、学会识读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二)能力目标1、培养读图能力。

2、培养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2、学会寻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兴趣,并将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

天气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导入,介绍天气对我们的影响,对学生来说,只要能获取天气预报并看懂天气预报的内容即可。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通过设计课前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探究学习。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入手,去理解知识,培养能力。

4、通过问题探讨、分组抢答、模拟训练、方案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会把有关天气知识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

2、了解人类对大气的负面影响及解决措施。

教师:展示学生的答案,启发学生补充
更多与天气有关的人类活动例子,尤其
是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如卖炭翁、哈尔
滨的冰灯、天气与心情、天气与疾病等)学生练习:完成课本P43活动题1、2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
“天气”两个特征的
认识
教师谈话式启发引导:
①通过再次观看录像片,通常天气预报最基本的内容包括什么?
天气预报图用什么表示天气状况?学生回答:温度、降水、风、阴晴。

在边问边答中让学生
识读卫星云图。

教师:展示同学们作业情况,包括暴雨警报、台风警报、寒潮警报、高温警报等。

指出我们补充认识了台风、寒潮、
高温天气符号。

在天气符号中最难分清的是“风”的标记。

(电脑演示并讲解怎样识读“风”)学生活动:分组抢答、记分,由媒
体呈现天气符号。

反馈学生收集信息的
能力和态度。

教师设问:①空气质量的高低与污染指数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归纳: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级别越低。

②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媒体呈现: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

教师设问:①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②你知道哪些大气污染的现象?
③与人类哪些活动有关?
学生讨论、回答。

认识灾害天气警报有
利于学生预防不利天
气的危害。

培养表达能力、综合认
识天气状况和天气差
异的能力,让学生从中
找到成功感和乐趣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
个人
评价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大量阅读
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有阅读课外
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没有阅读课
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
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
接受别人的意
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的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板书: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是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一、天气的两个特征:天气多变
二、天气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
三、天气预报的基本要数:气温、降水、风、阴晴状况
四、识读天气预报图
五、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
本节课多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传授知识充满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达到教学目标。

在天气与气候的教学中,最初我认为天气预报符号很简单就先让学生背天气符号,再让他们读天气预报图;第二次是让学生看书后自己画天气符号;第三次是我指导学生边讲含义边画天气符号,赋予简单的符号以生动的内涵,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天气符号发挥想象力,思考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