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
在《实践与反思》中,布迪厄详尽地解说了这种反
思社会学的基本实施要素及其政治旨趣,在此布迪 厄提出反思社会学的要求,那就是进行彻底的质疑, 并且这种质疑就是一种保持怀疑一切的坚毅精神和 态度。 次寻求研究问题、概念、理论和方法工具的社会建 构过程,这也就是说我们要对一种理论产生的全过 程进行细致的考察。布迪厄将这种对研究问题和研 究主体的社会学反思称为参与对象化,其目的就是 要使研究者“全面摆脱与他竭尽全力所要知晓的对 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参与性对象化是他社会学反 思的核心。
常人方法学的反思性主要关注那些同时描述与建构社会环境的实践,其 “反思性”蕴含在“可说明性(accountability)”之中,意指社会学描 述是与专业社会学家所探究的行动场域相通的,它描述反思于产生这些 描述的情境(也就是说,社会学家的说明本身就是行动场域的组成部分, 并通过与行动场域中的其他行动和信念相互作用而不断改变着行动场 域 )。 在当代社会学家对反思社会学的研究倡导中加芬克尔(h.garfinkel)、布迪 厄(p.bourdieu)、吉登斯(a.giddens)、乌希〃贝克(u.beck)、鲍曼(z.bauman)都 十分重视反思社会学的问题。但与早期的古尔德纳对反思社会学的研究 不同,在他们那里,反思社会学不再是一个纲领性的口号,它还是一个 真正的工作纲领 。


反思社会学的含义
反思社会学是社会学认识论的一个根本性问
题,它并非现有社会学中众多的专业性分支 之一,而是任何严格的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 的前提条件。通过反思社会学的研究,我们 可以揭示社会学者在研究社会世界的时候容 易犯的唯智主义的偏见。
实践逻辑与学究式谬误
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区别:理论的逻辑往往具有
谢谢!
为学术牺牲的先哲——布鲁诺



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 “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他们施展狡诈的 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 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 他囚禁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 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 由于布鲁诺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所以 天主教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以使他声名狼藉,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 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一些神 甫找布鲁诺交谈,说依他的天资,倘若重新回 归宗教,苦心钻研教条,肯定会高升罗马的教 廷。他坦然地说:"我的思想难以跟<<圣经 >>调和." 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凶相毕露, 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布鲁诺似乎早已 料到,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 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 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公元 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 勇就义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这样被烧死了。

例如,古尔德纳 (A.Gouldner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代表人物 之一) 在其1970年出版的《即将到来的西方社会学危机》一书中,就曾 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反思社会学”,并将理论的产生和理论家的生活 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旨趣,倡导社会学要认识自己(know itself), 认为理论的建构受到了理论家的个人生活经验以及个人价值判断的强烈 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他认为真正的 社会学认识必须以反体制化的创造力为标准,对一切体制化持批判态度, 甚至社会学自身也要反省 。
但如何来实施这种反思呢?布迪厄认为我们应该逐
小结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的实践跨越了哲学的、
理论的、经验的与具体方法的各个层面。总 之反思社会学需要我们坚持一种几乎怀疑一 切的勇气,需要我们通过场域、资本、惯习 和实践的分析透视社会学研究的社会学,并 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对待研究方法,摒弃社会 学研究方法上的教条,大胆使用一切可以帮 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方法工具,这就是布迪厄 反思社会学的基本实践指南。
反思社会学的实践
什么是反思? 反思即是和既有知识的决裂。这里,布迪厄继承了
法国的认识论哲学传统,也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 法国认识论哲学的代表巴什拉强调真正的科学的认 识是超越常识的,是与常识的决裂而构建出来的, 这种决裂是获取真正的知识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也认为人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观察世界的, 人们的理论总是实践的理论,总是有着各种各样预 设的企图,所以纯粹的知识本身是不存在的我们只 有通过反思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反思社会学思想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反思社会学 二、实践逻辑与学究式谬误 三、学术场域与知识的社会属性 四、反思社会学实践 五、小结 制作人——王少昆
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学的反思?
在社会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个体”与“整体”、
“主体”与“客体”、“微观”与“宏观”等各种各样的二 元对立命题。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思想家,布迪厄一生都致 力于批驳和扬弃这些二元对立思想,如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 知识模式的对立、符号性分析与物质性分析的分离、理论研 究与经验研究的长期脱节等等。 在布迪厄看来,上述二元对立中的一元选择体现了对社会现 实的常识性知识,正是这种常识性知识妨碍了社会学的活力。 因此,他认为社会学的危机正是正统社会学的危机,而要进 行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就必须反思性地考察科学的对象以及 从事科学的研究者自身。为此,从社会实践的主客统一性出 发,在对语言交流和文化现实的反思性批判中,通过实践理 论(praxeology)来建立一门反思社会学已显得十分必要。
所谓的唯智主义和学究式谬误。前者是指忽略研究
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忽略实践逻辑的真实存 在而把世界视为旁观场景,和一套需解释的象征符 号而不是需实践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后者则是指直 接以理论逻辑替代或否定实践逻辑。 前面已经提到了理论的逻辑往往具有清晰的结构、 明确的因果关系与高度的连贯性,而实践的逻辑则 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条件性的局限性、时间的指向 型,但我们对实践的理论的理论解释往往将理论上 的偏见强加给现实。因此,由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 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
1、反思社会学
* 在社会学中,倡导反思性研究,提出“反思 社会学(reflexive sociology)”的学者早已 有之。如在现象学、阐释学(阐释学是一门对 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起源于古 希腊罗马时期和基督教的中世纪、常人方法 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后现代社会学等 诸多理论中,先后都有社会学者提到“反思 社会学”的问题。
学究式谬误产生的原因
对于此问题布迪厄在《帕斯卡式的沉思》一书中作
出了回答: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践是紧迫的、现实的、充满时 间感的,但是学者往往从现实的实践世界中抽离出 来,他们是悠闲地有着丰裕的时间,免于各种紧迫 状况的压力,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因之和现实的实践 世界相脱离,这是学术研究与日常社会实践的一种 固有矛盾。学究式谬误在这种矛盾中往往将现实世 界中的特例普遍化,忘记了这些情形发生的种种复 杂的社会条件。
清晰的结构、明确的因果关系与高度的连贯性,而 实践的逻辑由于其现实的紧迫性、条件性的局限性、 时间的指向型等等而根本不具有理论逻辑的明确性、 机械性与连贯性。
实践理论是布迪厄社会认识论的基石,布迪厄正是
借助于他的实践理论不遗余力的反对认识论和方法 论中的唯智主义或者更广泛的学究式谬误。
唯智主义与学究式谬误
学术场域与知识的社会属性
学术场域: 在介绍学术场域中布迪厄运用他的场域和惯习理论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向我们展示了与我们印象中的不同的学术场域的认 识。 现实中我们总是容易假设学术领域应该是一个纯粹 的以真理为依归的世界,与权力斗争无关。但事实 上这正是对学术领域的误识。 布迪厄指出学术领域处于两方面的力量: 一是场域内部的力量 二是场域外部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