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应激-参考

合集下载

细胞应激反应

细胞应激反应
细胞应激反应

CONTENCT

• 引言 • 细胞应激反应的类型 • 细胞应激反应的机制 • 细胞应激反应与疾病 • 细胞应激反应的研究方法 • 细胞应激反应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细胞应激反应的定义
细胞应激反应是指细胞在面对各种内外环境刺激时,所产生的一 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旨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存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细胞应激反应研究 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价值。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机制
当细胞受到高温刺激时,细胞内的热休克蛋白会迅 速被激活,通过调控细胞内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 减轻热损伤。
影响
热应激反应有助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保护细 胞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 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应激反应
定义
氧化应激反应是指细胞在氧化 还原状态失衡时产生的适应性 反应,以清除过多的活性氧簇 (ROS)。
开展跨学科研究,将细胞应激 反应与生物化学、物理学和工 程学等领域的知识相结合,以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思路。
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通过高通量筛选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为药物设计和开发提供新 的候选分子。
研究细胞应激反应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开发针对特定疾病的细胞应激反应干预策略,以提高治疗 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动物模型
使用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疾病,研究细胞应激反应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06
细胞应激反应的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探究细胞应激反应的机制
深入研究细胞应激反应的分子 机制,包括信号转导、基因表 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 以揭示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 的作用。如细胞凋 亡、自噬和细胞周期等,以揭 示其内在联系和协同作用。

14-1-细胞应激

14-1-细胞应激

第14章细胞生存与死亡(引言)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和我们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一样,时刻要面对种种生存的压力和挑战,并对此做出适当的应激反应。

每一个细胞也有或长或短的寿命,会慢慢变老,直到死亡。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从细胞应激、细胞衰老和细胞死亡三个方面探讨细胞的一般生活历程。

14-1 细胞应激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这个章节我们来谈一下细胞的应激。

细胞应激是指原核或真核细胞针对应激原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最终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以增强细胞抗损伤能力和在不利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细胞应激是在进化中形成的高度保守的过程,应激导致的选择性压力也有益于物种的进化。

应激原是指能引起机体或细胞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

有些应激原可刺激产生全身性应激反应,有些应激原则主要刺激产生细胞应激反应。

应激原根据其特性可以分为:物理因素(例如压力),化学因素(例如药物和毒物),生物因素(例如病毒和细菌,营养物质缺乏(包括低氧,蛋白质或其他各种物质缺乏以及内环境失衡(体内产生的活性氧、渗透压改变)等)。

(出镜)(旁白形式)细胞应激反应包括了一系列高度而有序的事件:首先是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进而调节靶蛋白的活性,特别是促进转录因子如AP-1、NF-κB、p53、低氧诱导因子表达(或提高其转录活性);然后诱导合成多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应激蛋白质,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或修复已有的损伤。

如果细胞损伤严重而修复无望,则诱导细胞调亡以保护个体的整体利益。

细胞应激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MAPK(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紫外线、电离辐射,DNA损伤剂、活性氧、高渗状态、促炎细胞因子等,可以MAPkinase 级联反应激活包括JNK/SAPK、p38、ERK在内的信号途径,继而激活c-Jun,c-Myc 等转录因子从而上调保护性蛋白质的合成,增强细胞对应激原的抵抗力,或者介导细胞调亡的信号转导。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二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二
损害: 1. 抑制免疫反应, 易发生感染
2. 生长激素减少, 生长发育迟缓
3. 性腺轴抑制, 性功能减退, 月经失调等
4. 甲状腺轴抑制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一) 热休克蛋白 (HSP)
指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 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 质。
进化上十分保守, 在细胞内发 挥功能。
热休克蛋白
结构蛋白: 帮助新生蛋白质折 叠、
移位,被称为“分
子伴
娘”
诱导蛋白: 对受损蛋白质进行 修复
或降解
基本结构: C端 相对可变的基质识别 序列, 与蛋白质结合
N端 具ATP酶活性的高度 保守序列, 对蛋白质 进行折叠、移位、修 复或降解
(二) 急性期反应蛋白 (AP)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 伤等原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 度迅速升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 反应。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 反应蛋白。 其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包括C-反 应蛋白、血清淀粉A蛋白等。
紧张、焦虑情绪反应 外周效应: 血浆肾上腺素、去甲
肾上腺素浓度升高
意义:
1. 兴奋心脏,增加心输出量 2. 调整血流分布,使其更合理 3. 升高血糖 4. 促进脂肪动员
损害:
1. 导致内脏器官缺血 2. 导致高血压 3. 致死性心律失常 4. 增加能量消耗
(二) 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
质激素系统
AP的功能
1. 抑制蛋白酶 2. α清1-除蛋异白物酶或抑坏制死剂组等织
C-反应蛋白 3. 抗感染、抗损伤
C-反应蛋白,பைடு நூலகம்体 4. 结合运输功能
结合珠蛋白 铜蓝蛋白
三、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变化
(一) 中枢神经系统 (CNS) 适当应激: 机体紧张, 专注程度升 高维持良好情绪和认 知学习能力 过 度: 焦虑、害怕、愤怒 抑郁、厌食、自杀倾 向等

细胞氧化应激基本概念

细胞氧化应激基本概念

1、细胞氧化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约有95%是来自于线粒体,其来源是将细胞内的供能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排出CO2和H2O,这一过程称之为细胞氧化(cellular oxidation),又称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

其基本步骤有:糖酵乙酰辅酶A(CoA)的形成、进行三羧酸循环及电子传递和化学渗透偶联磷酸化作用。

酶能使细胞的氧化过程在此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并释放出仅仅使细胞能够扑获和储存的能量。

这个受生物学控制的氧化结果起初就和简单的燃烧现象一样:复杂的分子被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这个过程中一些经过交换的电子永久地逃离细胞的呼吸或从呼吸中心遗漏掉并同周围的氧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有毒性氧分子—自由基。

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估计有2-5%的电子转化为过氧化物分子和其他类型的氧化自由基,自由基的持续增加就对机体组织造成大量的氧化压力。

自由基被认为与大约60种(而且至少是60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科学有证据证实,抗氧化剂能停止甚至逆转(在某些疾病中)由于自由基所导致的损伤。

自由基与机体细胞发生作用后,给机体留下了毁灭性的灾难。

在细胞膜上留下了许多微笑的孔洞,使细胞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破坏了细胞的蛋白和脂类分子。

一旦我们机体细胞内有足够的抗氧化剂储备,我们就能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2、OS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

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指机体在内外环境有害刺激的条件下,体内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eactive Ntrogen Species,RNS)所引起的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ROS有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等等;RNS有一氧化氮(NO)、二氧化碳(CO2)和过氧亚硝酸盐(.ONOO-)等等。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应激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应激试题和答案

E.以上都是
B.铜蓝蛋白
28.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
C.血清淀粉样 A 蛋白
的防御性反应不包括:
D.C-反应蛋白
A.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E.α1-酸性糖蛋白
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23.临床上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性指标的 AP 是: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A.铜蓝蛋白
D.血液重分布
B.结合珠蛋白
效应是:
C.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
A.CRH 释放
D.抑制蛋白酶活性
B.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
E.清除自由基
升高
43.热休克基因的转录活性是通过下列哪项作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用而启动的?
D.ACTH 释放
A.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的作用
E.引起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B.热休克转录因子单体蛋白的作用
E.血黏度增高
C.α2-巨球蛋白
29.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
D.C-反应蛋白
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是:
E.血清淀粉样 A 蛋白
A.组织缺血
24.慢性应激出现的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不.同.点是: 化物生成
B.黄疸
D.能量消耗过多
C.血红蛋白尿
E.以上都是
D.贫血常呈低色素性
一、选择题 【A型题】
参考答案
7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E
C
E
E
C
C
E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与细胞中(p)ppGpp相关的环境胁迫信号感知和应激反应

与细胞中(p)ppGpp相关的环境胁迫信号感知和应激反应

与细胞中(p)ppGpp相关的环境胁迫信号感知和应激反应2120141293 王德美摘要(p)ppGpp,即鸟苷五磷酸或鸟苷四磷酸盐,是细菌细胞内的一种小分子信号物质,其合成和分解均由RelA/SpoT蛋白家族或Rel/Spo双功能蛋白调控。

RelA/SpoT蛋白家族或Rel/Spo双功能蛋白可感知环境胁迫条件并通过(p)ppGpp 代谢调控诱导细胞发生应激反应,如DNA 复制受阻、rRNA合成抑制及降解、基因的差别表达以及代谢酶的激活或抑制。

关键词环境胁迫信号;互惠调控;应激反应;转录抑制及激活正文一、(p)ppGpp催化活性蛋白1.(p)ppGpp催化活性蛋白的功能在大肠杆菌和其他变形菌纲细菌细胞,RelA和SpoT酶家族严谨调控(p)ppGpp 代谢。

RelA 为核糖体蛋白,催化合成pppGpp或ppGpp合成。

SpoT为胞质蛋白,在有Mn2+存在时,具有(p)ppGpp 水解酶活性和微弱的合成酶活性。

而在一些革兰氏阳性菌以及蓝细菌细胞,染色体上含有Rel/spo同源基因,可编码具有(p)ppGpp 合成酶和水解酶双重功能的Rel/Spo同源蛋白(RSH)。

胞内(p)ppGpp合成酶活性蛋白通过对环境胁迫的感知和催化调控信号分子(p)ppGpp合成的引发细胞应激反应的发生【1】。

2.(p)ppGpp催化活性蛋白对环境胁迫信号的感知2.1 RelA/SpoT酶家族对环境胁迫信号的感知2.1.1感知氨基酸饥饿的机制在大肠杆菌中,当氨基酸缺乏时,非氨酰基化的tRNA 结合于核糖体的A 位点阻滞蛋白质的合成,多肽延伸时核糖体空置反应诱导RelA 合成(p)ppGpp。

2.1.2感知脂肪酸饥饿的机制酰基载体蛋白(ACP)结合于SpoT 的TGS 结构域(可能具有调控与核苷类配体结合的功能),细胞中非酰基化ACP和酰基化ACP的比率可能影响这种结合。

因此,脂肪酸饥饿改变SpoT 两种催化活性的平衡并导致合成酶活性升高,(p)ppGpp积累。

内质网应激观察实验报告

内质网应激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内质网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负责蛋白质的合成、折叠、修饰和运输等功能。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内质网能够有效处理和折叠蛋白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如蛋白质合成过多、蛋白质折叠错误或内质网功能异常等,会导致内质网内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积累,从而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内质网应激现象,探讨其与细胞损伤、疾病发生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细胞系:HEK293细胞试剂:内质网应激相关抗体(如GRP78、IRE1α、PERK等)、细胞裂解液、Western blot试剂盒等2. 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将HEK293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在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内质网应激组。

内质网应激组采用化学诱导剂(如氧化剂、糖基化剂等)或基因沉默等方法诱导内质网应激。

(3)细胞裂解:收集细胞,用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

(4)Western blot检测:将提取的细胞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转膜后用内质网应激相关抗体进行免疫印迹检测。

(5)数据分析:采用ImageJ软件对Western blot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目的蛋白与内参蛋白的灰度值比值,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结果1. 内质网应激诱导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内质网应激组细胞中GRP78、IRE1α、PERK等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2. 内质网应激与细胞损伤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发现内质网应激组细胞出现细胞膜皱缩、细胞核变形等损伤现象,提示内质网应激可导致细胞损伤。

3. 内质网应激与疾病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在疾病模型中,内质网应激现象普遍存在,提示内质网应激可能成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细胞应激-参考课件

细胞应激-参考课件

(一)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ited protein kinase, MAPK)
1. 2.
包括JNK/SAPK、p38、ERK途径。激活的级 联反应类似:MAPKKK→MAPKK→MAPK 效应:激活转录因子→保护性蛋白质生成→增 强细胞对应激原的抵抗力、或介导细胞调亡的 信号转导 激活因素:① JNK/SAPK:紫外线、DNA损伤 剂、活性氧、高渗状态、促炎细胞因子;② p38:高渗状态、 LPS、细胞因子等;③ ERK: 多种应激原
3.
(二)激活多种磷脂酶
1. 磷脂酶C(PLC)、磷脂酶D(PLD):
产生:①二酰甘油(DAG) →PKC,拮抗细胞调亡;
②三磷酸肌醇(IP3) →[Ca2+]i增高(如:炎 症细胞被激活的重要标志)
2. 磷脂酶A2 (PLA2 ):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激活因素:TNF、凝血酶、缓激肽
PLA2 与炎症和器官组织损害
Cellular Stress
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董伟华
细胞应激
概述 细胞应激反应
常见细胞应激的类型及机制
细胞应激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应激
细胞处于不利环境和遇到有害刺激时 所产生的防御或适应性反应。 高度保守 在进化中形成;应激导致的选择性压 力也有益于物种的进化

binding and keeping Ca2+ in the ER lumen
UPR信号传导途径

哺乳动物中有三条途径涉及UPR信号传导

PERK-elF2α磷酸化-ATF4路径 IRE1-XBP1路径 ATF6路径 相关信号转导蛋白:

《细胞应激反应的》课件

《细胞应激反应的》课件

热应激
总结词
热应激是指细胞暴露于高温环境时所产生的一种应激状态。
详细描述
当细胞暴露于高温环境时,细胞内的蛋白质和酶会受到损伤,导致细胞功能受 损。热应激还会影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进一步影响细胞的生存和 死亡。
营养应激
总结词
营养应激是指细胞在缺乏必需营养物质时所产生的一种应激状态。
详细描述
物学效应,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等。
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
要点一
总结词
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是细胞应激反应中另一个重要的信 号转导途径,它参与了细胞的生存和凋亡过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应激反应中被激活后,会通 过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来调节细胞的生存和凋亡过程。其 中,Akt的激活可以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存,而 PI3K的激活则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
总结词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是细胞应激反应 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它参与了 多种应激反应的信号转导过程。
VS
详细描述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应激反应 中被激活后,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等过 程。其中,STAT分子的激活可以促进细 胞的生长和发育,而JAK分子的激活则可 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反应。
细胞应激反应的信号转导途径
MAPK信号转导途径
总结词
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细胞应激反应中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它参与了多种应激反 应的信号转导过程。
详细描述
MAPK信号转导途径包括ERK、JNK和p38等亚型,它们在细胞应激反应中发挥着不同 的作用。当细胞受到应激刺激时,MAPK信号转导途径会被激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

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

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

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我们将介绍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的背景和重要性。

应激颗粒是一种在植物细胞中形成的特殊结构,它们在应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激颗粒的形成和功能受到多个基因的调控,这些基因在植物的应激响应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研究表明,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可以通过调控应激颗粒的形成和功能来增强植物的逆境适应能力。

这些基因包括编码结构蛋白、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因子等。

结构蛋白是构成应激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结构,并参与应激颗粒的功能调控。

信号传导蛋白在应激颗粒形成和功能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它们传递植物对于环境胁迫的感知信号,从而调控应激颗粒的形成和功能。

转录因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因子,它们通过调控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的表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应激颗粒的形成和功能。

对于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应激响应机制,还可以为植物育种和逆境抗性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的解析,我们可以寻找潜在的应激颗粒相关基因,进一步优化植物对逆境的响应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这些基因作为生物标记来筛选耐逆材料,为植物的逆境适应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工具。

综上所述,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在植物的应激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将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植物的逆境适应机制提供重要的启示,并为植物育种和逆境抗性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的研究。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我们将介绍应激颗粒的定义和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为什么研究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是重要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为两个要点来讨论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

在第一个要点中,我们将介绍已经研究过的与应激颗粒相关的基因,并对它们的功能和表达调控进行详细的阐述。

细胞呼吸与氧化应激反应

细胞呼吸与氧化应激反应

细胞呼吸与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关键之一。

每个细胞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细胞呼吸是产生能量的重要过程。

细胞呼吸包括三个步骤: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其中,氧化磷酸化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氧化磷酸化是细胞中产生ATP(三磷酸腺苷)的过程,它的能量来源于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与电子和质子(即氢离子)结合,形成水。

细胞中ATP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分子,提供生命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ATP的三个磷酸基团中的第三个磷酸基团可以被水解,转化为两个磷酸基团,释放出能量。

氧化磷酸化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和ATP合成。

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是产生足够的梯度,使得质子能够通过ATP合成酶的通道,从而合成ATP。

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是由多个复合体组成的复杂过程,其中的电子最终以氧气为末端受体,在呼吸链内还原形成水,释放出能量。

然而,氧化磷酸化还有一个不良反应,即氧化应激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由氧自由基引起,这些自由基由电子传递鏈中产生,或者由环境中的物质(如紫外线、吸烟、空气污染和辐射)引起。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反应性的分子,可以反应、损伤DNA、蛋白质和脂肪酸等生物大分子,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

由于氧气在代谢过程中的广泛参与,所以自由基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适当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中和自由基并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目前,已经确定了氧化应激反应在许多疾病中的作用,例如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症、糖尿病、癌症等等。

氧化应激还会导致老化。

一旦老化开始,就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变化,包括细胞周期的失调、基因表达的改变、细胞分化的困难,并且导致DNA损伤和细胞死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消除氧化应激的影响。

许多膳食成分,包括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等,都具有抗氧化作用。

此外,许多植物中的化合物,如茶多酚、黄酮类和花青素,也被证实有助于中和自由基。

饮食以及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我们减轻氧化应激的影响,维护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幸福感。

细胞生物学:13应激

细胞生物学:13应激

皮质系统
功能代谢变化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Neuroendocrine responses in stress)
❖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 其他内分泌反应
(一)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Sympathetic-adrenal medulla system)
1.基本组成单元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Cellular and humoral responses in stress)
Puff
❖ 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 HSP)
❖ 急性期反应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
(一)热休克反应与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response,HSR Heat shock protein, HSP)
❖ 促进多种激素的分泌:
促进ACTH、GH、EPO、Renin
5.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外周血管 持续收缩 心肌耗氧量
应激性高血压;组织缺血 应激性心功能异常
血小板数目 粘附聚集 分解代谢 自由基
诱发DIC 能量过度消耗 损伤生物膜
(二)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Hypothalamus-pituitary -adrenal cortex system,HPA)
1.非特异性(nonspecific nature) 2.反应模式大致相同
二、应激原(Stressor)
(一)概念 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
(二)种类 ❖ 外环境因素 (external factors)
❖ 内环境因素 (internal factors )

细胞氧化应激基本概念

细胞氧化应激基本概念

1、细胞氧化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约有95‎%是来自于线粒‎体,其来源是将细‎胞内的供能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排出CO2‎和H2O,这一过程称之‎为细胞氧化(cellul‎ar oxidat‎i on),又称细胞呼吸‎(cellul ‎a r respir‎ation)。

其基本步骤有‎:糖酵乙酰辅酶‎A(CoA)的形成、进行三羧酸循‎环及电子传递‎和化学渗透偶‎联磷酸化作用‎。

酶能使细胞的‎氧化过程在此‎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并释放出仅仅‎使细胞能够扑‎获和储存的能‎量。

这个受生物学‎控制的氧化结‎果起初就和简‎单的燃烧现象‎一样:复杂的分子被‎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这个过程中一‎些经过交换的‎电子永久地逃‎离细胞的呼吸‎或从呼吸中心‎遗漏掉并同周‎围的氧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有毒性氧‎分子—自由基。

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估计有2-5%的电子转化为‎过氧化物分子‎和其他类型的‎氧化自由基,自由基的持续‎增加就对机体‎组织造成大量‎的氧化压力。

自由基被认为‎与大约60种‎(而且至少是6‎0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科学有证据证‎实,抗氧化剂能停‎止甚至逆转(在某些疾病中‎)由于自由基所‎导致的损伤。

自由基与机体‎细胞发生作用‎后,给机体留下了‎毁灭性的灾难‎。

在细胞膜上留‎下了许多微笑‎的孔洞,使细胞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破坏了细胞的‎蛋白和脂类分‎子。

一旦我们机体‎细胞内有足够‎的抗氧化剂储‎备,我们就能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2、OS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

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指机体在内外‎环境有害刺激‎的条件下,体内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eacti‎v e Ntroge‎n Specie‎s,RNS)所引起的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第八章 应激

第八章  应激

作用
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保证心脑血供增加。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血管扩张,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不利: 冠脉痉挛,心肌缺血,心室纤颤,猝死。 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增高,血栓形成。
30
3、消化系统
食欲低下,厌食;——与CRH分泌有关
肥胖;
——与内啡肽与单胺物质分泌有关
胃粘膜损伤,溃疡,应激性溃疡;——血管痉挛
•主要生物学功能
是急性反应时相的特征性改变之一,是机体启动迅速的防御机制。
❖1、抑制蛋白酶活化,减轻蛋白酶对组织的损伤。
❖ 2、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如C反应蛋白(CRP) ❖ 3、抑制自由基产生,铜蓝蛋白促进亚铁离子氧化,减少羟自由
基生成。 ❖4、其他作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能促进细胞修复;纤维连结蛋
此时应激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非特异性的应 激反应可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变化、损害甚至疾病
与应激的定义对比,思考二者关系
18
应激原 应激反应
持续作用
全身适应综合症 (GAS)
撤除应激原 机体趋于平静、自稳态
19
分期: 分三期 警觉期
抵抗期
衰竭期
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yndrome,GAS)
明显内环境紊乱 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
抵抗力耗竭
20
二、急性期反应 (acute phase response,APR)
由于感染、烧伤、组织损伤等应激原诱发机体产生的 快速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
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负氮平衡, 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等。
血浆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 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P),属分泌型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ence 2006, 313: 1564-1566) Fra bibliotek

PERK-elF2α磷酸化-ATF4路径 IRE1-XBP1路径 ATF6路径
1. PERK-elF2α磷酸化-ATF4路径

IRE1和PERK是内质网膜上的跨膜蛋白激酶

无应激情况,IRE1和PERK与GRP78/Bip形成稳 定的复合物
• • • •
抑制细胞增殖的通路均与调亡有关。如: SAPK通路 P38通路 神经酰胺信号转导通路 P53通路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




内膜表面积占细胞所有膜结构的50 %,体 积占细胞总体积的10 %,参与重要的生理 功能的维持 内质网巨大的膜结构为细胞内活性物质的反 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许多信号调控 中起到关键作用 基本生理功能:负责蛋白质的合成转运、信 号肽识别、糖基化修饰、钙离子的贮存和调 节、信号转导及细胞内钙的再分布 内质网是细胞凋亡调节中的重要环节

前两者由于蛋白质加工紊乱引起,后者是由于在 ER表面合成的胆固醇损耗所致
未折叠蛋白反应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


蛋白质在内质网内的正确折叠需要许多分子伴侣 蛋白协助,包括Bip/GRP78(immunoglobulin binding protein78)和GRP94(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94)、折叠酶类等 当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增多时,应 激信号通过内质网膜传递到细胞核中,继而引起 一系列特定的靶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水平下调, 以利于内质网蛋白折叠形成,使细胞继续存活, 这种反应就是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Conditions interfering with the function of ER are collectively called ER stress.

引起ER应激的因素

细胞内氧化还原调节紊乱 葡萄糖耗竭:干扰蛋白质N末端的糖基化而导致内质网应激 Ca2+调节紊乱:由于GRP78、GRP94以及钙网蛋白的 Ca2+依赖性分子伴侣的性质,内质网内Ca2+调节紊乱将导 致蛋白质不能折叠 病毒感染: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死亡是为了防止病毒扩散的 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机制 蛋白酶体功能受损:内质网内本身存在一定数量的蛋白质错 误折叠→被转运至胞浆→在蛋白酶体中降解。蛋白酶体功能 受损→蛋白质转运障碍→ER应激(如:导致神经退行性变中 常见的包涵体疾病)
UPR效应

内质网伴侣蛋白基因转录的上调,内质
网伴侣蛋白合成↑

蛋白质翻译减少

非折叠蛋白由内质网移入胞浆,并在蛋
白酶体中降解
UPR的生物学意义

适应环境变化、重建ER的正常功能

适应性机制:

转录水平的调节:通过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而提高 ER的蛋白质折叠能力 增强ER中蛋白降解,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各种应激原作用于细胞后,通过诱发内质网 腔中错误折叠和未折叠蛋白质的堆积以及 Ca2+平衡紊乱而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 及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内质网反应,称为~。
premRNA→生成XBP1→结合ERSE (ER
stress response element,应激反应元件)
→刺激内质网伴侣蛋白的基因转录
ATF6路径

ATF6:含有bZip转录因子结构域的Ⅱ型跨膜蛋
白,在非内质网应激状态下ATF6主要以酶原形
式(P90ATF6)存在于内质网

未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增多→ATF6从ER进入 Golgi→被S1P(site1 protease)和S2P酶切成 p50bZip转录因子到细胞核→激活XBPI转录增 加→结合ERSE→UPR gene表达→内质网伴侣 蛋白合成↑
1. 诱导因素:紫外线、电离辐射、DNA损伤剂 2. 激活酶类:DNA活化的蛋白激酶(DNA-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DNA-PK)、毛细
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ATM)激酶
3. 作用:活化多种转录因子:P53、c-Jun、c-
Fos、c-myc等;使热休克蛋白90(HSP90)磷


ER应激的诱导途径



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 protein response, UPR): accumulation of unfolded protein aggregates 内质网超负荷反应(ER overload response, EOR):excessive protein traffic usually caused by viral infection 固醇调节级联反应

应激原





物理因素:压力 化学物质、药物、毒物 生物:病毒、细菌等 细胞必须物质缺乏:低氧、蛋白质或各种 物质缺乏 内环境失衡:体内产生的活性氧、渗透压 改变等
细胞应激反应
(cellular stress)
细胞应激包括一系列高度有序的事件
1. 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进而调节靶蛋白的活性,

PLA2 催化磷脂水解,促使前列腺素、白三烯等 炎症介质形成,在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各种病症如急性胰腺炎、败血性休克、多种器 官损伤有关,血中的PLA2活性可用于这些疾病的 诊断和预后 IL-1β能以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PLA2 的表达和分泌 PLA2 基因表达机制:涉及一些转录因子激活状 态的修饰,包括核转录因子(NF-κB)
Cellular Stress
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董伟华
细胞应激
概述 细胞应激反应
常见细胞应激的类型及机制
细胞应激与疾病的关系
概 述
细胞应激
细胞处于不利环境和遇到有害刺激时 所产生的防御或适应性反应。 高度保守 在进化中形成;应激导致的选择性压 力也有益于物种的进化
特别是促进转录因子如AP-1、NF-κB、p53、低 氧诱导因子表达(或提高其转录活性)
2. 多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
应激蛋白质合成: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或修复已有 的损伤
3. 若细胞损伤严重而修复无望,则诱导细胞调亡—
—以细胞的自杀行为保护整体的利益
一.应激激活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通路和转录因子
当蛋白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增多时促使 GRP78/Bip与其解离→ PERK二聚→真核翻译因 子(eIF2α)的磷酸化→终止翻译或阻止新合成的 蛋白持续进入内质网;上调应激相关信号(如 ATF4)

2. IRE1-XBP1路径

IRE1具有核酸内切酶功能
Bip耗尽→IRE1二聚磷酸化激活→切割XBP1
2. HSP70的作用:①参与新合成蛋白质的正确折 叠和运输;②识别变性蛋白质并与之结合,促使 其重新形成天然构象或加速其降解
(二)产生特异性防御反应

1.
2. 3. 4.
特异性防御反应:除产生HSP之外,依据应激 原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特异性蛋白,对细胞产生 特异性的保护作用。如: 缺氧性应激 基因毒应激 氧化应激 ……


上述适应性机制失效后,通过激活NF-κB, ER开始进入警报信号途径
ER stress

内质网是细胞中加工蛋白质及贮存Ca2+的 主要细胞器,对应激原的刺激十分敏感


内质网是完成蛋白质四级结构折叠形成的部位, 在内质网内存在着多种相关的酶系统 这些蛋白质中的大部分功能与Ca2+浓度的动态 变化密切相关

内质网应激对于增强细胞对损伤的抵抗及 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细胞存亡具有 重要影响



GRP94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及耐药,在肿瘤的治疗及 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Role of GRP (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GRP78, GRP94

preventing protein aggregation (keeping the unfolded proteins in a folding-competent state)
3.
(二)激活多种磷脂酶
1. 磷脂酶C(PLC)、磷脂酶D(PLD):
产生:①二酰甘油(DAG) →PKC,拮抗细胞调亡;
②三磷酸肌醇(IP3) →[Ca2+]i增高(如:炎 症细胞被激活的重要标志)
2. 磷脂酶A2 (PLA2 ):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激活因素:TNF、凝血酶、缓激肽
PLA2 与炎症和器官组织损害
(一)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ited protein kinase, MAPK)
1. 2.
包括JNK/SAPK、p38、ERK途径。激活的级 联反应类似:MAPKKK→MAPKK→MAPK 效应:激活转录因子→保护性蛋白质生成→增 强细胞对应激原的抵抗力、或介导细胞调亡的 信号转导 激活因素:① JNK/SAPK:紫外线、DNA损伤 剂、活性氧、高渗状态、促炎细胞因子;② p38:高渗状态、 LPS、细胞因子等;③ ERK: 多种应激原
葡萄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s,GRPs)

一种内质网分子伴侣,是细胞为适应内质网应激状态所产生 的一类应激蛋白,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有高度的同源性 1977年,Shiu等发现,在无葡萄糖介质中培养鸡胚成纤维 细胞的过程中,可诱导产生两种分子质量分别为78kD和 94kD的蛋白质,分别将其命名为GRP78和GRP94。 GRP94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内质网内数量最多的糖蛋白, 可结合未折叠的多肽链,阻止蛋白质聚集,协助蛋白质折叠、 伸展、组装和转运,抑制错误折叠蛋白质的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