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概率 重点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如何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

如何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

如何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是让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之一。

概率与统计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概念。

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本文将介绍几种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理解基本概念首先,要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必须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例如,了解事件、样本空间、随机变量、概率、期望值等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解决难题。

2. 掌握计算方法在解决概率与统计难题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是很关键的。

例如,计算置信区间、计算概率、计算期望值等。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掌握一些公式和计算技巧。

此外,要熟悉使用计算器或电脑软件进行计算。

3. 勤练习概率与统计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掌握的学科。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巩固基本概念、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根据难度逐渐增加,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

4. 学会归类与总结归类和总结是解决概率与统计难题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一类题目进行归纳整理,找出问题的共性和规律,可以更好地解决类似的难题。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总结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以备将来效仿。

5. 多角度思考解决概率与统计难题时,多角度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解决。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换个思路来解决问题,可能会找到一个更简单或更直接的解决办法。

6. 查找资料与请教他人当遇到较难的概率与统计难题时,可以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寻求问题的解答和解释。

可以向老师、同学或其他专业人士请教,听取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他们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方法,帮助解决难题。

总结起来,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需要掌握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勤加练习,学会归类与总结,多角度思考,并及时查找资料与请教他人。

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相信能够有效地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难题,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

高中数学教案概率的应用问题解答

高中数学教案概率的应用问题解答

高中数学教案概率的应用问题解答概率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概率的应用问题经常出现。

本文将讨论几个典型的高中数学概率应用问题,并提供详细的解答过程。

问题一:某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考试成绩分为四个等级:A、B、C和D,各等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50人、250人、300人和200人。

如果从这些学生中随机选取一个人,那么他考试成绩为C级的概率是多少?解答一: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总人数,即A、B、C和D级学生的人数之和:150 + 250 + 300 + 200 = 900人。

然后,我们计算C级学生人数与总人数的比例:300 / 900 = 1/3。

因此,随机选择一个学生他的考试成绩为C级的概率是1/3。

问题二:某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0名男生和20名女生。

如果从这个班级中随机选择两个学生,那么他们都是男生的概率是多少?解答二: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乘积:20 * 20 = 400。

然后,我们计算男生中选出两个人的组合数:C(20, 2) = 190。

最后,我们计算从全部学生中选出两个人的组合数:C(40, 2) = 780。

因此,两个学生都是男生的概率是190/780 ≈ 0.244。

问题三:某商店销售3种型号的电视机:A型、B型和C型,它们的销售比例分别为1:2:3。

如果一个顾客购买了一台电视机,那么他购买的是A型电视机的概率是多少?解答三:首先我们需要计算三种型号电视机的销售数量:A型为x台,B型为2x台,C型为3x台。

然后,我们计算A型电视机的销售数量与总销售数量的比例:x / (x + 2x + 3x) = x / 6x = 1/6。

因此,顾客购买A型电视机的概率是1/6。

问题四:某城市的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个等级,各等级的发生概率分别为0.4、0.3和0.3。

如果随机选择一个交通事故,那么它是轻微或一般事故的概率是多少?解答四:轻微事故和一般事故的发生概率之和为0.4 + 0.3 = 0.7。

高中数学的归纳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中数学的归纳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中数学的归纳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的归纳概率与统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归纳概率与统计也就成为了他们学习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这门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高中生在学习归纳概率与统计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一、概率问题的解决方法概率是归纳概率与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

在解决概率问题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明确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问题的背景和要求,确定所求的概率是条件概率还是简单概率,并理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

2.列出样本空间:针对问题的要求,将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列出样本空间。

3.分析事件: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归纳分析在样本空间中满足条件的事件,形成概率的分析思路。

4.使用概率公式: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如基本概率公式、条件概率公式等。

5.注意条件约束:在解决概率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条件约束。

确保在计算概率时不遗漏或重复考虑某些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解决概率问题,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概率值。

二、统计问题的解决方法统计是归纳概率与统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较为实际的应用领域。

在解决统计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方便分析的数据表格或图表。

2.确定统计指标:根据问题的要求,确定需要计算的统计指标,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

3.计算统计指标: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数据和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可以使用手工计算,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统计软件来进行计算。

4.数据分析和解释:在完成统计指标的计算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统计指标差异,找出规律和特点。

5.结论与应用:根据统计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的技巧与思路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的技巧与思路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的技巧与思路概率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掌握解决概率问题的技巧和思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文将通过具体题目的举例,分析概率问题的考点,并给出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应对这类问题。

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在解决概率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事件、样本空间、随机试验等。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

现在从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问这名学生是男生的概率是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样本空间就是这30名学生的集合。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事件,即我们关心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事件就是抽取的学生是男生。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事件出现的次数与样本空间的大小之比,来得到概率。

二、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在概率问题中,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互斥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而独立事件指的是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会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

现在从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问这两名学生都是男生的概率是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样本空间就是这30名学生中任选两名学生的所有可能情况。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事件,即我们关心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事件就是抽取的两名学生都是男生。

由于题目中没有明确指出抽取的两名学生是否有先后顺序之分,我们可以假设抽取的两名学生是无序的。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事件出现的次数与样本空间的大小之比,来得到概率。

三、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定理是概率问题中的重要概念和工具。

条件概率指的是在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析概率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高中数学中,概率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它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解析一些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概率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率。

一、基本概率原理概率的基本原理是指在有限样本空间中,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包含的有利结果数与样本空间中可能结果总数的比值。

这个原理是概率计算的基础,也是解决概率问题的关键。

例如,有一个有10个红球和5个蓝球的盒子,从中随机抽取一个球,求抽到红球的概率。

根据基本概率原理,红球的有利结果数为10,样本空间中可能结果总数为15,所以红球的概率为10/15。

二、排列与组合在概率问题中,排列与组合是常用的计算方法。

排列是指从一组元素中取出若干个元素进行排序,组合是指从一组元素中取出若干个元素,不考虑其顺序。

例如,有5个人排成一排,求其中两个人是相邻的概率。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排列的方法来解决。

首先,确定两个人的相对位置,有5种可能性;然后,确定这两个人的具体位置,有2种可能性。

所以,两个人是相邻的概率为5/20。

三、事件的独立性在概率问题中,事件的独立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如果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那么它们就是独立事件。

在计算独立事件的概率时,可以将它们的概率相乘。

例如,有一副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放回后再抽取一张牌,求两次抽到红心牌的概率。

由于每次抽取都是独立的,第一次抽到红心牌的概率为1/4,第二次抽到红心牌的概率也为1/4。

所以,两次抽到红心牌的概率为(1/4) * (1/4) =1/16。

四、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计算条件概率时,可以使用条件概率公式:P(A|B) = P(A∩B) / P(B),其中P(A|B)表示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P(A∩B)表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高中概率中值得讨论的问题

高中概率中值得讨论的问题

高中概率中值得讨论的问题1.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概念,其值介于0和1之间。

讨论概率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计算概率是高中概率中的基本问题。

2. 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独立事件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的发生互不影响。

讨论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是一种用于计算条件概率的方法,特别是在已知一些先验信息的情况下。

讨论贝叶斯定理的原理、应用及其局限性。

4.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是对随机现象进行量化描述的数学工具,其取值具有不确定性。

讨论随机变量的类型(离散型和连续型)、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及其性质。

5. 期望值和方差:期望值是随机变量的平均值,方差是衡量随机变量取值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讨论期望值和方差的性质、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描述了随机变量之和的平均值趋向于期望值的现象,中心极限定理描述了多个独立随机变量之和在大量情况下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现象。

讨论这两个定理的原理、应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局限性。

7. 抽样与抽样分布: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研究的方法,抽样分布描述了从同一总体中多次抽样得到的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讨论不同类型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及其抽样分布的性质。

8.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某个假设的统计方法。

讨论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9.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讨论线性回归模型的原理、拟合优度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0. 概率论与统计学的联系与区别: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理论,而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讨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说明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说明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说明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掌握解决概率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说明高中数学概率问题的解决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基本概念与公式在解决概率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

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常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表示。

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 = n(A) / n(S)其中,P(A)表示事件A的概率,n(A)表示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个数,n(S)表示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个数。

二、排列与组合在概率问题中,排列和组合是常见的考点。

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进行排列,计算排列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A(n, m) = n! / (n - m)!其中,n!表示n的阶乘,即n! = n * (n-1) * (n-2) * ... * 2 * 1。

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计算组合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C(n, m) = n! / (m! * (n - m)!)三、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在概率问题中,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是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互斥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例如掷骰子出现1和出现6是互斥事件。

计算互斥事件的概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P(A or B) = P(A) + P(B)其中,P(A or B)表示事件A或事件B发生的概率,P(A)和P(B)分别表示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

独立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的发生不会相互影响,例如连续两次抛硬币出现正面是独立事件。

计算独立事件的概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P(A and B) = P(A) * P(B)其中,P(A and 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A)和P(B)分别表示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

四、应用实例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题目来说明概率问题的解决技巧和方法。

1. 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求抽到红心的概率。

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概率与统计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概率与统计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概率与统计问题分析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概率与统计问题,通过实例的介绍与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一、概率问题分析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数学工具。

在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概率问题包括排列组合、事件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 排列组合问题在排列组合问题中,常见的情况包括选择固定数量的元素进行排列和组合。

例如,在某班级中选取若干同学参加运动会的代表队。

如果班级有n个学生,我们需要从中选择r个学生组成代表队,那么可能的选取方法有多少种呢?这种问题可以通过排列的思想来解决。

首先,选择代表队的首位有n种选择,第二位有(n-1)种选择,以此类推,最后一位有(n-r+1)种选择。

所以,按照排列的原则,可能的选取方法共有n(n-1)(n-2)...(n-r+1)种。

这个数值可以用nPr来表示。

另外,如果只是组合而非排列,即选取的元素顺序不重要,也可以使用组合的方法。

相对于排列来说,组合的取法要少一些。

组合的计算公式为nCr。

2. 事件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问题在概率问题中,事件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是常见的概念。

一个事件的发生是否会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这种关系决定了事件之间的独立性。

以抛硬币为例,抛一枚硬币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正面或背面。

如果抛掷过程中硬币没有被任何外力影响,那么每次抛硬币的结果都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前一次抛硬币结果为正面,并不会影响下一次抛硬币的结果,依然是正面的概率为1/2。

这种事件被称为独立事件。

相反,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会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那么这两个事件就是非独立的。

例如,在一副扑克牌中,如果先从中抽取了一张牌,那么下一次抽取的概率就会发生变化。

二、统计问题分析统计是指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测量,以获得所研究问题的概率分布规律、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概率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解决概率问题需要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本文将从概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概率问题。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在所有可能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概率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某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求抽到男生的概率。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事件是指我们关注的某一结果,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的结果的集合。

在这个问题中,事件是抽到男生,样本空间是所有学生的集合。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概率。

在这个问题中,抽到男生的概率等于男生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15/30=1/2。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在解决概率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频率和几何概率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1. 频率法:频率是指某一事件在多次试验中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例如,某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现从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求抽到男生的频率。

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多次试验,统计男生出现的次数,然后计算频率。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进行多次抽取10名学生的试验,统计抽到男生的次数,然后将该次数除以总次数,即可得到频率。

2. 几何概率法:几何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样本空间中的元素个数之比。

例如,某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求抽到男生的几何概率。

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样本空间和事件的定义来计算几何概率。

在这个问题中,样本空间是所有学生的集合,男生是事件。

由于男生的人数为15,样本空间的元素个数为30,所以抽到男生的几何概率为15/30=1/2。

三、解题技巧在解决概率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解读与举例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解读与举例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解读与举例概率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数学的一门重要分支,也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掌握概率问题的解决技巧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读概率问题的解决技巧,并通过具体的题目举例,说明其考点和应用。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概率问题中,我们常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其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

当P(A)=0时,表示事件A不可能发生;当P(A)=1时,表示事件A一定会发生。

例如,某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10名男生和20名女生。

现从班级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求抽到男生的概率。

解析:设事件A为抽到男生,事件B为抽到女生。

由于班级中共有10名男生和20名女生,所以事件A的样本空间为男生的集合,共有10个元素;事件B的样本空间为女生的集合,共有20个元素。

因此,事件A的概率为P(A)=10/30=1/3。

二、概率的加法法则概率的加法法则是指当两个事件A和B互斥(即事件A和事件B不可能同时发生)时,它们的概率之和等于它们的和事件的概率。

例如,某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10名男生和20名女生。

现从班级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求抽到男生或女生的概率。

解析:设事件A为抽到男生,事件B为抽到女生。

由于男生和女生是互斥的,即事件A和事件B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事件A和事件B的和事件为全体学生,样本空间为班级中所有学生的集合,共有30个元素。

因此,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为P(A∪B)=1。

三、概率的乘法法则概率的乘法法则是指当两个事件A和B独立(即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无关)时,它们的概率之积等于它们的交事件的概率。

例如,某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10名男生和20名女生。

现从班级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求两名学生都是男生的概率。

解析:设事件A为第一名学生是男生,事件B为第二名学生是男生。

由于两名学生的性别是独立的,即第一名学生是男生与第二名学生是男生的发生无关,所以事件A和事件B的交事件为两名学生都是男生的情况。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题技巧总结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本文将总结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一、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1. 抽样问题抽样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研究大量事物中的一部分。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我们需要从一个样本中了解整体的情况。

抽样问题涉及如何选择样本以及如何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等。

2. 事件与概率在概率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事件是指对某个随机试验的结果的描述,而概率则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常见的问题有计算单个事件的概率、计算多个事件的联合概率、计算事件的互斥与独立等。

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指取值不确定的变量,概率分布则描述了这些变量可能取得各个值的概率情况。

在概率与统计中,我们通过研究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来了解其特征和规律。

常见问题有计算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找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等。

4. 样本空间与事件样本空间是指一个随机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事件是对样本空间中的某些结果的描述。

在概率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样本空间和事件,并通过它们来计算概率。

常见问题有确定样本空间的大小、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等。

二、解题技巧1. 画图辅助分析在解决概率与统计问题时,画图是一种常用的辅助分析工具。

通过画图,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题的思路。

比如,在计算事件的概率时,可以通过画出样本空间和事件的关系图来计算。

2. 分类讨论许多概率与统计问题是复杂的,需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找到解题的方法。

将问题进行分解,将复杂的情况分成几种简单情况,然后逐一解决。

通过分类讨论,可以将问题变得更简单,容易理解和解决。

3. 利用性质和公式在解概率与统计问题时,我们常常可以利用一些性质和公式来简化计算或推导过程。

比如,利用事件的互斥性和独立性,可以简化计算多个事件的联合概率;利用随机变量的线性性质,可以计算期望和方差等。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解读与实例分析与相关讲解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解读与实例分析与相关讲解

高中数学概率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详细解读与实例分析与相关讲解概率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数学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帮助广大高中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概率问题,本文将详细解读概率问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并通过具体的题目实例进行分析与讲解。

一、概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在解决概率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事件是指我们感兴趣的事情,而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集合。

例如,掷一枚骰子,事件可以是“出现的点数为3”,样本空间可以是{1, 2, 3, 4, 5, 6}。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

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A) =n(A) / n(S),其中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n(A)表示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数,n(S)表示样本空间中所有可能结果的数目。

例如,假设有一副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求抽到红心的概率。

红心有13张牌,总共有52张牌,因此概率为P(红心) = 13 / 52 = 1 / 4。

二、概率问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1. 利用排列组合计算概率有些概率问题可以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来解决。

例如,从10个人中选取3个人,问其中至少有一个男生的概率是多少?首先,我们计算不选男生的情况,即选取3个女生的概率。

根据排列组合的公式,我们有C(7, 3)种选取3个女生的方法。

然后,我们计算总的选取方法,即C(10, 3)。

因此,概率为P(至少有一个男生) = 1 - C(7, 3) / C(10, 3)。

2. 利用条件概率计算概率有些概率问题需要考虑条件概率来解决。

例如,某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20个人会打篮球,15个人会踢足球,10个人既会打篮球又会踢足球。

现在从班级中随机选取一个学生,问这个学生会打篮球的概率是多少?根据条件概率的定义,我们有P(打篮球|选中的学生) = P(打篮球且选中的学生) / P(选中的学生)。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问题的学科。

它们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概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1.1 事件与概率事件是指对某个结果的描述或集合,可以是单个结果、多个结果或所有结果。

而概率是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来表示。

1.2 概率的计算计算概率的方法主要有古典概率、几何概率和统计概率三种方法。

其中,古典概率适用于有限样本空间下的等可能性事件;几何概率适用于具有几何模型的事件,如抛硬币、掷骰子等;统计概率适用于大量实验和样本空间难以列举的情况,通过实验和统计数据进行估计。

1.3 概率问题的解决步骤解决概率问题可以分为确定问题、列出样本空间、选择合适的计数方法、计算概率、验证结果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概率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得到准确的答案。

二、统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2.1 参数与统计量统计问题涉及到对总体或样本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推理。

其中,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如总体均值、方差等;而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2.2 统计问题的基本思路解决统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将问题转化为一个统计模型,然后利用样本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做出推断或进行实验设计等。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

2.3 统计问题的步骤解决统计问题可以分为确定问题、收集样本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做出推断、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

三、概率与统计问题的实际应用3.1 生活中的概率问题概率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购买彩票时,我们可以利用概率的知识计算中奖的可能性;在制定旅游计划时,我们可以根据概率预测天气情况等。

3.2 科学研究中的统计问题统计问题在科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法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法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法【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法】在高中数学学科中,概率与统计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然而,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许多学生经常遇到困惑和难题。

本文将介绍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法。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 事件与概率计算在概率与统计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定义,确定样本空间和事件的可能性。

然后,可以利用概率的定义和相关公式来计算事件的概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的有向图、树状图和表格等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概率。

2. 随机变量与分布随机变量是概率与统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代表了一个试验的结果,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

在处理随机变量时,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分布特征,包括均值、方差等。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或构建概率分布来求解相关问题;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我们可以利用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来进行计算。

3. 估计与检验在统计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并进行假设检验。

在进行估计时,我们可以利用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来获得总体参数的一个近似值或区间范围。

而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我们需要明确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并通过计算检验统计量和P值来进行判断。

4. 几何概率与条件概率几何概率是概率与统计中的一种常见计算方法,它基于样本空间的几何性质来计算概率。

在处理几何概率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几何特征,并利用几何图形来辅助计算。

而条件概率则是在给定某些条件下,求解事件发生的概率。

我们可以利用条件概率的性质和公式,通过已知信息进行计算。

5. 抽样与数据收集在统计学中,通过抽样和数据收集来获取样本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抽样方法和数据收集过程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而数据收集过程则需要注意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

高中数学概率 重点问题探讨(最新-编写)11492

高中数学概率 重点问题探讨(最新-编写)11492

高中数学中古典概率应用上之易错处探究一、基本概念(1)分类计数原理:n m m m N +++= 21(2)分步计算原理:nm m m N 21=(3)排列:一般地,从个元素中取出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n m n m ≤列, 叫做从个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个元素中取出个元素()n m n m n m ≤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n m m n A 。

)1()2)(1(+---=m n n n n A mn (4)组合:一般地,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m n m ≤个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个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n m n m 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n m mn C 。

!)1()2)(1(m m n n n n A A C m m mn mn+---== (5)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6)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7)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8)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次试验,在这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次数n n A An 称为事件发生的频数。

比值称为事件发生的频率。

A nn AA (9)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A nn A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的频率,记作,且一次实验A )(A P 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个事件由A 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个,即此实验由个基本事件n n 组成。

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

如果某n1个事件包含的结果有个,那么事件的概率A m A 。

nmA P =)(二、重点问题剖析1.“有放回摸球”与“无放回摸球”“有放回摸球”与“无放回摸球”主要有以下区别:(1)无放回摸球主要是指每次摸出的球放在袋外,下次再摸球时总数比前次少一;而有放回的摸球是每次摸出一球放在袋内,下次再摸球时袋内球的总数不变。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研究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研究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研究概率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不确定性事件的可能性。

在高中数学中,概率问题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内容。

通过研究概率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在开始研究概率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概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表示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当概率为0时,表示事件不可能发生;当概率为1时,表示事件一定会发生。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在解决概率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概率的计算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均匀随机试验,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计算事件A的样本空间中有利结果的个数与样本空间中所有可能结果的个数之比来得到。

这种方法被称为频率方法。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几何概率方法。

几何概率是指通过几何图形的面积或长度来计算概率。

例如,在一个正方形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所对应的区域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除了频率方法和几何概率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古典概率方法和条件概率方法来计算概率。

古典概率方法适用于所有可能结果等可能发生的情况,而条件概率方法则适用于已知某些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概率问题的应用概率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概率计算来预测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或者预测某种产品的销售量。

在金融领域,概率问题也被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中。

此外,概率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看似随机的现象。

例如,掷骰子的结果、抽奖的中奖概率等都可以通过概率来解释。

通过研究这些概率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概率问题的拓展除了基本的概率问题之外,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概率问题需要我们研究。

例如,排列组合问题是概率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排列组合问题指的是从一组元素中选择若干个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的问题。

通过研究排列组合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和排列的规律。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概率问题涉及到随机事件的发生与结果的可能性,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概率问题的解法和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概率的概念,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就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基本概念1. 样本空间与事件:在解决概率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实验的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而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代表了我们关心的事情。

2. 随机事件与确定事件:如果一个事件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实验,并且每次可能有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事件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而确定事件则是只有一种结果的事件。

3. 事件的概率:概率是描述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值,其取值范围为0到1。

一个事件的概率越接近1,代表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接近0,代表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在高中数学中,有几种常见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等可能概型、几何概型和逻辑概型。

1. 等可能概型:当实验结果有限且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时,可以使用等可能概型计算概率。

例如,投掷一个公正的硬币,正面和反面的结果是等可能的,概率均为1/2。

2. 几何概型:几何概型是指利用几何形状和面积来计算概率的方法。

比如,计算一个点在一个直线区间上的概率,可以使用几何概型的方法。

3. 逻辑概型:逻辑概型将概率问题与逻辑关系相结合,通过逻辑关系来计算概率。

例如,计算两个事件的交集、并集或者互斥事件的概率,可以使用逻辑概型的方法。

三、概率的应用概率不仅仅是一门抽象的数学理论,它也有实际应用。

下面将介绍两个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概率问题。

1. 生日悖论生日悖论是概率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描述了一个乍看起来不太合理的现象。

假设有23个人在同一个房间里,那么至少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解:我们可以使用逻辑概型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计算任意两个人生日都不相同的概率。

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解决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的技巧与方法概率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到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结果。

在高中数学中,概率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难点,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来解决。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高中数学中概率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一、确定样本空间与事件在解决概率问题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样本空间和事件。

样本空间是指一个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的集合,而事件则是样本空间中的一个子集。

通过确定样本空间和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为后续的计算提供便利。

二、利用基本概率公式计算概率基本概率公式是计算概率问题的基础,它是指在有限样本空间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中所包含的有利结果数目与样本空间中所有结果数目之比。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概率。

三、利用加法法则计算复合事件概率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或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利用加法法则来计算。

加法法则指出,两个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加上事件B发生的概率减去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

四、利用乘法法则计算独立事件概率当我们需要计算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利用乘法法则来计算。

乘法法则指出,两个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五、计算互斥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情况。

当我们需要计算互斥事件的概率时,可以利用互斥事件的性质来计算。

互斥事件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加上事件B发生的概率。

六、利用条件概率计算事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当我们需要计算条件概率时,可以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来计算。

条件概率公式是指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除以事件B发生的概率。

七、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事件概率贝叶斯定理是一种计算条件概率的方法,它可以将条件概率转化为逆条件概率。

当我们需要计算事件A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利用贝叶斯定理来计算。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基础的教学难点突破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基础的教学难点突破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基础的教学难点突破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概率统计基础是一个重要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板块。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都存在一些难点。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的突破策略,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这部分知识。

一、概念理解的困难概率统计中的概念较为抽象,如随机事件、概率、期望、方差等。

学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以概率的概念为例,学生容易将概率与频率混淆,认为频率就是概率。

实际上,频率是在多次试验中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它具有随机性;而概率是一个理论值,是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稳定值。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抛硬币、掷骰子等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记录数据,计算频率,并与理论概率进行对比。

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概率问题,如彩票中奖的概率、天气预测的准确性等,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概率的概念。

二、计算方法的复杂性概率统计涉及到多种计算方法,如排列组合、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计算,以及期望和方差的计算等。

这些计算方法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在排列组合的计算中,学生容易出现重复计算或遗漏的情况。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本质区别,以及它们的计算原理。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是涉及排列还是组合,然后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对于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计算,学生需要准确确定样本空间和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样本空间和事件,降低思维难度。

期望和方差的计算涉及到公式的运用和数据的处理,学生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理解期望和方差的意义,然后通过反复练习熟悉计算公式,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HA12GAGGAGAGGAFFFFAFAF高中数学中古典概率应用上之易错处探究一、基本概念(1)分类计数原理:n m m m N +++= 21(2)分步计算原理:n m m m N 21=(3)排列:一般地,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n m ≤),按照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n m ≤)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1()2)(1(+---=m n n n n A m n 。

(4)组合: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n m ≤)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 n C 表示。

!)1()2)(1(m m n n n n A A C m m m n m n+---== 。

(5)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6)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7)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AHA12GAGGAGAGGAFFFFAFAF(8)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 次试验,在这n 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次数A n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数。

比值nn A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

(9)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实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n n A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频率,记作)(A P ,且一次实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个事件A 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即此实验由n 个基本事件组成。

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n1。

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 nm A P )( 。

AHA12GAGGAGAGGAFFFFAFAF二、重点问题剖析1.“有放回摸球”与“无放回摸球”“有放回摸球”与“无放回摸球”主要有以下区别:(1)无放回摸球主要是指每次摸出的球放在袋外,下次再摸球时总数比前次少一;而有放回的摸球是每次摸出一球放在袋内,下次再摸球时袋内球的总数不变。

(2)“无放回摸球”各次抽取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有放回摸球”每次是相互独立的。

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进一步的说明“无放回摸球”与“有放回摸球”的区别。

例1 袋中有1,2,3,…,N 号球各一个,采用①无放回,②有放回的两种方式摸球,试求在第k 次摸球时首先摸到一号球的概率。

解:设i B 为事件“第i 次摸到一号球” ),2,1(k i =。

①无放回摸球若把k 次摸出的k 个球排成一排,则从N 个球任取k 个球的每个排列就是一个基本事件,因此基本事件的总数为以数码1,2,…,N 中任取k 个数码的排列数,k N P n =。

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下面求事件k B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 ,事件k B 可分两步完成:先在第k 个位置上排上1号球,只有一种排法,再在前1-k 个位置排其它1-N 个球,共有11--k N P 种排法,由乘法原理知,事件k B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11111----=⨯=k N k N P P m ,从而N P P n m B P k N k N k 1)(11===--。

②有放回的摸球因为有放回摸球,每次袋中都有N 个球,共摸k 次,故共有k N 种可能结果,既基本事件总数为k N n =。

事件k B 可分为两步完成:前1-k 次未摸到1号球,共有1-=k N m ,于是k k r N N n m B P 1)1()(--==。

分析:对于有放回摸球与无放回摸球题型,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是有放回还是无放回,然后根据题意来考虑排列与组合的应用,总之,一定要抓住题目的隐含条件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所要求的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连接点,这样才能够很快的解决问题而不至于错误。

AHA12GAGGAGAGGAFFFFAFAF2.“隔板法”隔板法是插空法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使用非常广泛,能解决一大类组合问题。

下面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的使用的优越性。

例2 将9个相同的小球放到六个不同的盒子里,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有多少种不同放法。

解法一:先在盒子里各放一个球,再把剩下的3个球放到6个盒子里,分三类:①3个球放到一个盒子里,有16C 种放法;②3个球放到两个盒子里,球数分别为2,1,共26P 种放法; ③3个球放到3个盒子里,每个盒子各一个球,共36C 种放法。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共有56262616=++C P C 种放法。

解法二(隔板法):把 6个盒子看做由平行的7个隔板组成的,每一个满足要求的放法、相当于9个小球和7个隔板的一个排列,其中2个隔板在两头,任何2个隔板之间至少有1个球(既任何2个隔板不相邻),把两头的2个隔板拿掉,每一个满足要求的放法还相当于再排成一列的9个小球间8个空档中插入5个隔AHA12GAGGAGAGGAFFFFAFAF板,不同的放球方法即插隔板的方法,共有5658 C 种。

分析:对于用隔板法解决概率问题,一般都是将问题的思考角度进行转化,使问题从多向思维向单一思维转化,然后把问题的本质找出来进行剖析,问题自然就很好理解了。

上述解法2应用了对应的方法,转化为插空问题,计算比较简单,但不易理解,等理解透彻后,就会发现隔板法是非常好用的,是具有普适性的方法。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应用此法的前提是小球是完全相同(不加区分),盒子是不同的,每个盒子至少放一球。

例3 要从高一年级8个班中产生12学生代表,每个班至少产生一名代表,则代表名额的分配的方案至少有多少种?解:这个问题如果用原始的方法来分析,是比较麻烦的额,但如果转化问题的角度,用“隔板法”来理解,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把12个名额看做12个相同小球,8个班看做8个不同的盒子,用隔板法知道名额分配方法共有711C 种。

3. 分组问题分组问题时排列组合中的一个难点,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非平均分组问题在非平均分组问题中,不管是给出组名或不给出组名,其分组的方法相同。

例4 把12人分成如下三组,分别求出以下各种分组的方法数:①分成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7人、乙组3人、丙组2人。

②分成三组,其中一组7人、一组3人、一组2人。

解:①先从12人中任选7人为甲组,余下5人中任选3人为乙组,剩下2人为丙组,则共有AHA12GAGGAGAGGAFFFFAFAFAHA12GAGGAGAGGAFFFFAFAF2235712C C C 种不同的方法。

②先从12人中任选7人为一组有712C 种选法,再从余下5人中任选3人有35C 种选法,剩下的两人为一组,共有2235712C C C 种不同的选法。

分析:在第一个问题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干扰,就是对于甲、乙、丙三组,和分成三组时否需要乘以33A 的问题。

但是由于各组的人数不同,这个问题属于非平均分组问题,虽然第一小问给出了分组的名称,但是这个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它们的分组方法都是一样的。

(2)平均分分组问题。

分析:上面的非平均分组问题中,是否给出组名对结果没有影响,但在平均分组问题中一定要注意问题是否给出了具体的组名,它们的结果是不同的。

例5 有6本不同的书,按下列要求分配,各有多少种分发。

①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②平均分成三份。

解:①从6本书中任取2本给一个人,再从剩下的4本中取2本给另外一个人,剩下的2本给最后一个人,共有22264290C C C 种分AHA12GAGGAGAGGAFFFFAFAF法。

②设平均分成三堆有x 种分法,在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各2本,则应有32223642x A C C C ⨯=种分法。

所以有 22264233C C C x A = 种不同的分法。

说明:上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两个问题都是分成三堆,每堆两本,属于平均分组问题,而(1)分到甲、乙、丙三人,属于到位问题,相当于给出了甲、乙、丙三个指定的组,但(2)没有给出组名,因而是不同的。

规律:一般地,把nm 个元素平均分到m 个不同的位置,有(1)2n n n n nm n m n n C C C C --种方法,把nm 个不同元素平均分成m 组有(1)2!n n n n nm n m n n C C C C m --种分法。

4. 圆排列与重复组合问题(1)圆排列定义1: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 n ≤个,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圆形,叫做一个圆排列。

定义2: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圆排列的个数,叫做圆排列数,用符号m n R 表示。

例6 5个朋友坐在圆桌周围时,席位排列方法有几种?解:设5个人分别为a,b,c,d,e,把他们排成一排时,排列的数目是5!,排成圆形时,像AHA12GAGGAGAGGAFFFFAFAF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下图那样只是转了一个地方的排法被看做是一样的,所以根据乘法原理得:5555!R ⨯=所以 555!245R == 答:席位的排列方法有24种。

命题1: n 个不同的元素的圆排列数(1)!n n R n =-。

例7 有6名同学做成一圆圈做游戏,有多少种做法? 解: 据命题一,66(61)!120R =-=种。

答:共有120种。

ED C B BA A E命题2: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圆排列数(1)!m m n n R C m =⋅-。

证明: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为m n C 种,而将AHA12GAGGAGAGGAFFFFAFAF这m 个元素排成圆形由命题1共有(1)!m -种方法,于是由乘法原理得(1)!m m n n R C m =⋅-.(2)重复组合定义3: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元素可以重复选取,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叫做重复组合。

定义4: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所有重复组合的个数,叫做重复组合数,用符号m n H 表示。

例8 有5个数1,2,3,4,5,同一个数允许选用任意次,求从中选出3个的重复组合数。

解:如果从5个中选出3个时,选的都是不同的数,那么很明显组合数为35C ,但是同一个数允许选用任意次,因此像(1,1,1),(1,2,1),(4,4,5),AHA12GAGGAGAGGAFFFFAFAF…的组合也应在算内,所以要想办法,把问题转化成选取的全是不同元素的问题,为了把上述(1,1,1),(1,2,1),(4,4,5)改成全是不同的数,先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得到(1,1,1),(1,2,1),(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