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量筒、水、细线。
2.教学工具:课件、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提出问题:“这个物体的体积如何求解?”(二)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排水法的原理:将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排出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2.教师演示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验过程:a.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位高度。
b.将不规则物体用细线系好,浸入水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
c.记录物体浸入后的水位高度。
d.计算水位高度差,得出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学生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取一个不规则物体,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操作。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水位变化,记录数据。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分析与讨论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展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
3.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合作过程中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表示自己在课堂中学到了新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请学生利用排水法求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记录实验过程。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3. 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具运用:一个量杯,一个长方体容器,一块橡皮泥,土豆,尺子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是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2、容积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L和mL 1L=1000mL【新课讲授】出示课本第39页教学例题6。
(1)出示一块橡皮泥。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由于橡皮泥易变型,我们把它捏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宽、高,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2)出示一个土豆。
提问:土豆不易变形,你能求出这个土豆的体积吗?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汇报。
最优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体积。
(3)给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土豆,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4)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小组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入的水要能浸没土豆,看一下刻度,并记下。
接着把土豆放入量杯,要让其完全浸没再看一下刻度,并记下。
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就是土豆的体积。
即:450-200=250(mL)=250(cm3)(5)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学生展开讨论后并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要注意什么?要记录哪些数据?(要注意把物体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记录没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7)出示珊瑚石图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先算出长方体容器内水的体积,把珊瑚石放在水中后,算出珊瑚石和水的总体积)珊瑚石的体积=总体积-水的体积=底面积×上升(或下降)的高度(8)小结: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随堂练习】1、一个金鱼缸装着8L的水,把一条鲫鱼放进金鱼缸内水上升到12L,这条鲫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分米,缸内水深12厘米。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排水法、切割法等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体积的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可借助生活实例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排水法、切割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排水法、切割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量筒、容器、刀具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不规则物体,用于实验和操作。
3.课件: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生活实例,如厨房里的食材,引导学生关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空间观念:通过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对物体形状、大小及空间关系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2.数学思维: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排水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排水法的原理和体积计算公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不规则物体体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即通过排水法计算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个操作将演示排水法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点:
首先,让学生们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有助于他们更直观地理解排水法的原理。在实验过程中,我观察到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体积计算的步骤,而有的学生在空间观念的建立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针对这一点,我及时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基本概念。不规则物体体积是指不能直接通过几何公式计算其体积的物体。它是数学在实际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排水法计算一个石块的体积,以及这一方法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1页例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较好地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具准备:土豆、石头、容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过曹聪称象的故事吗?生:听过师:(课件演示)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
曹操很高兴,带着他的儿子曹冲和其他官员一同前去看大象。
人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说:“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呢?”有人说:“这得造一杆巨大的秤。
”有人说:“即使有了大秤也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秤举起来呢?”这时候,只有七岁的曹冲灵机一动站出来说:“我有个好办法。
我们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往下沉多少,再沿着水面在船舷上划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我们称一称石头的重量。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用这个方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怕做不道,就怕想不道,只要同学们积极思考,善于动脑,就一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师:出示土豆、石头师:这些物体不象长方体和正方体那样比较有规则,同学们想知道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它们的体积吗?生:想1.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提升感知师:课件出示操作要求,让我们根据操作要求分小组进行实验,并填写好表格。
小组交流讨论:从实验中,你知道了什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是水的体积增加了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实验围绕上述问题,自学课本第51页例6,看哪位同学能很快找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学生自学课本第51页例6,师巡堂点拨辅导。
3.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方法。
土豆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石头的体积=下降的水的体积结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上升(或下降)的水的高度4.尝试练习:课本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 “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是用这种方法测出了一个皇冠的体积,请看小视频。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盛水的容器可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不带刻度,这就需要我们来测量更多 的数据,请看这例实际问题。
小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种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水下降的方法。(V 物体=V 下降部分) 水溢出的方法。(V 物体=V 溢出部分) 两种方法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就是把不熟悉的转化成熟悉的,把复杂的转化成简单的。例如变 形法是把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排水法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这个思 想在我们数学上运用广泛,同学们以后还会遇到,希望她能带给大家更多地帮助,解决同学们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再见。
什么难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进行对比分析,掌握将不规则物体体积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思 维。 2.通过归纳、概况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 导入
教学过程
1. 一起回顾如何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 2. 通过回顾乌鸦喝水的故事,并提问为什么乌鸦可以喝到水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乌鸦 喝水的转化数学思想来学习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究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下降的水的体积。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 2 分米,宽 1.5 分米,里面装有水,水深 1 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 升高了 0.2 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3篇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6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较好地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教具准备:西红柿、土豆、石头、量杯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想听曹称象的故事吗?2、师: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
曹操很高兴,带着他的儿子曹冲和其他官员一同前去看大象。
人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说:“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呢?”有人说:“这得造一杆巨大的秤。
”有人说:“即使有了大秤也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秤举起来呢?”这时候,只有七岁的曹冲灵机一动站出来说:“我有个好办法。
我们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往下沉多少,再沿着水面在船舷上划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我们称一称石头的重量。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用这个方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3、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怕做不道,就怕想不道,只要同学们积极思考,善于动脑,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师:出示西红柿、土豆、石头。
2、师:这些物体不象长方体和正方体那样比较有规则,同学们想知道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它们的体积吗?生:想。
(生实验、提升感知。
)3、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两位同学上来,谁愿意上来?(上来后给学生分工)生:一位同学看容器现在的水位,并读出来,另一位同学随后把一个土豆放入此容器中,第一位同学再次读出此时的水位。
4、师:要求其余的.同学认真观察,看水位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5、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实验围绕上述问题,自学课本第39页例6,看哪位同学能很快找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6、学生自学课本第39页例6,师巡堂点拨辅导。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前几单元的相关知识,包括平面图形的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等。此外,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观察物体、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五年级的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涉及到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内容。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但仍有待提高。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大多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来学习,对于直观、有趣的课堂活动更加投入。
2.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个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是200毫升。
3.将容积单位进行换算。
- 1升等于多少毫升?1毫升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4.计算容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个饮料瓶的容积是500毫升,如果每瓶饮料售价是2元,计算购买5瓶饮料所需的总金额。
5.容积的测量和估算。
-用量杯测量100毫升的液体,然后估算200毫升的液体大约需要多少量杯。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
答案:
1.长方体的容积= 5 cm × 3 cm × 2 cm = 30立方厘米;正方体的容积= 4 cm × 4 cm × 4 cm = 64立方厘米。
2.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00毫升。
3. 1升= 1000毫升;1毫升= 1立方厘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方法;2.能够应用体积求解方法求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初步认识海绵体积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1.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2.海绵体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三、教学重点1.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方法;2.通过实例练习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方法。
四、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各种证明方法求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如何将不规则物体分割成几何体,进而应用几何体的体积公式求解。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白板、粉笔或者干净的橡皮擦;2.学生准备:学生书、作业本、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课件或者白板展示一个不规则物体,让学生尽量想办法求解体积。
二、讲解1.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方法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各种证明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2.展示海绵体的概念和求解方法,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举例。
三、练习1.指导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方法;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合作进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寻找最优解。
四、1.教师进行,巩固学生的体积求解知识;2.小组发言,让学生分享别人的好想法,让大家获益。
七、课后作业1.练习题目 17-1 ~ 17-5,巩固知识点;2.设计一个不规则物体,求出它的体积,并写下解题过程。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方法,初步认识海绵体积的概念。
通过实例练习,学生掌握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解方法,并在活动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10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排水转化的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学会使用“排水转化的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排水转化的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排水转化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水、不规则物体(如石块、木块等)。
2.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容器和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排水转化的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边演示边解释步骤和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同容器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
再次强调“排水转化的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3厘米,水面原来的面积是5平方分米,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多少?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记忆。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本课时的主旨是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实验后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求不规则物体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物体,是通过等积变形进行转化的,转化的前提是体积不变。
2.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解决能力这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探究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相结合,了解到用“排水法”可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明确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于沉入物体后的总体积减去原来没有放入物体时水的体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量杯,只有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和一些水,你能求出一个梨的体积吗?”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量杯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橡皮泥形状不同的不规则物体PPT课件学生准备橡皮泥形状不同的不规则物体教学过程⊙课件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师提问:(1)乌鸦为什么开始喝不到瓶中的水?(2)后来乌鸦为什么又喝到了瓶中的水呢?(同桌间互相讲一讲)⊙揭示课题(1)你能把乌鸦放进瓶中的石头的体积求出来吗?(2)它们的形状是规则的吗?(3)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物体,让学生举例。
(板书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设计意图:数学素材来源于生活,先将学生引进生活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数学回归生活做好准备,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启发诱导,进行探索1.感知转化思想。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本课时的主旨是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实验后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求不规则物体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物体,是通过等积变形进行转化的,转化的前提是体积不变。
2.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解决能力这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探究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相结合,了解到用“排水法”可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明确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于沉入物体后的总体积减去原来没有放入物体时水的体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量杯,只有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和一些水,你能求出一个梨的体积吗?”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量杯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橡皮泥形状不同的不规则物体PPT课件学生准备橡皮泥形状不同的不规则物体教学过程⊙课件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师提问:(1)乌鸦为什么开始喝不到瓶中的水?(2)后来乌鸦为什么又喝到了瓶中的水呢?(同桌间互相讲一讲)⊙揭示课题(1)你能把乌鸦放进瓶中的石头的体积求出来吗?(2)它们的形状是规则的吗?(3)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物体,让学生举例。
(板书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设计意图:数学素材来源于生活,先将学生引进生活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数学回归生活做好准备,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启发诱导,进行探索1.感知转化思想。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设计
中会浮在水面,不能完全浸入水中。
学生2:也不能用排水法测量冰块的体积,因为冰块会融化变成水,重量不会变化,但是体积会减少。
师:是的,在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时,也要考虑该物体是否适用这个办法。
(三)巩固练习,吃透教材
P41练习九第7、8、9题。
(四)归纳总结,目标分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能力提升
尝试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测量身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板书设计
教学特色与反思
优点: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时刻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实验得出排水法,帮助学生理解不规则物体的求法。
教学思路条理清楚,便于学生聆听。
能提出关键性问题,有利于教学环节的推进。
不足:评价语单一,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没能及时给予反馈。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 知道不规则物体的定义,了解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2. 进一步了解计算体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的方法;3. 能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简单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1. 不规则物体的定义及测量方法:(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不规则物体,及不规则物体的特点;(2) 了解如何利用“用尺子测长,用秤称重,用毫升杯测水”的方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计算体积的方法:(1) 了解物体体积的定义与计算方法;(2) 通过理解体积的概念,巩固体积的计算方法。
3. 测量实际物体的体积并计算:(1) 选取一些常见的不规则物体,让学生尝试用所学方法测量它们的体积;(2) 用所得的数值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加深学生对体积的理解。
【教学重点】1. 理解不规则物体的定义及测量方法,明确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步骤和技巧;2. 掌握计算体积的概念和方法,能够用公式计算体积。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产生感性认识,掌握合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2. 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准确掌握计算体积的方法。
【教学方法】1. 演示法:在课堂上讲解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并进行演示;2. 实践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常见的不规则物体,并通过实践测量体积;3. 讨论法:通过学生间讨论,欣赏各自测获的美好,促进交流和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主题1. 展示一些不规则物体(如老鼠洞、拱桥、一块砖头),让学生模拟量量,引发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认识。
2. 点名学生,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并举出不同种类的不规则物体。
二、展示教学1. 展示不规则物体测量方法的实验,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性认识的理解能力进行培养。
2. 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三、学生实践1. 学生受到任务,分为若干小组,用秤称重,用尺子测长,用毫升杯测水,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得出三个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
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
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
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
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
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三、教学准备:量杯、水、土豆、石块、橡皮泥、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文具盒、魔方,提问怎样求它们的体积。
课件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
老师在赞赏乌鸦的同时,提问乌
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用这几天学的数学知识来解答。
学生思考
回答。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橡皮泥、土豆、石块等不规则物体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学生讨论组长回答(把它捏成一
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宽、高,就
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土豆的体积吗?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汇报。
最优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体积。
容器中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
(3)出示例题(1)根据图填空
水的体积=()mL
水和梨的体积=( )mL
梨的体积=()cm3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回答)
(4)学生分组操作:每组完成一次,在黑板上记录数据。
求出各自准备的物体的体积。
讨论:在操作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要记录没有浸入之前的数据的和完全浸入之后的数据,即水的体积、水和土豆的体积)
教师根据板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升的那部分部分的水的体积
=水和土豆的体积-水的体积
(5)如果没有量杯,只有一个长方体玻璃缸和一些水,你能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吗?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自主完成例题。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善。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让学生比较两种,找出最简单的方法。
得出“排水法”,这样让学生理解了不规则物体的求法,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三)练习提升
1、求珊瑚石的体积
2、有一块长14cm、宽9.8cn、高3cm的铁块浸没在一个长方体的水箱中,取出铁块后,水面的高度下降了 1.2cm。
这个长方体水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课本练习第8、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