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2015潍坊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一)不分版本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一)不分版本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一)不分版本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一)不分版本2015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语文(一)考前须知: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共8页。

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

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窒.息/桎.梏豁.口/豁.亮模棱.两可/盛气凌.人B.窠.臼/沉疴.碑帖./喜帖掎..角之势/风光绮.丽C.卓.越/笨拙.蹊.径/蹊.跷良莠.不齐/秀.色可餐D.衔.接/船舷.舟楫./编辑.未雨绸缪./谬.以千里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绯闻扣字眼额手称庆世外桃源B.歆羡露马脚计日程功徇私舞弊C.殒落舶来品呕心沥血得鱼忘筌D.缅怀钓鱼竿除强扶弱旁征博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

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

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清淡操刀心照不宣B.清新主笔不约而同C.清淡主笔心照不宣D.清新操刀不约而同4.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画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春联只剩下“华美的空壳〞②而没有了“魂〞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④缺乏生气和美感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A.④⑤①②③ B.⑤④①②③C.③①②⑤④ D.⑤④③①②5.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两会〞召开期间,局部媒体和网络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的说法。

潍坊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潍坊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4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跟帖(tiě)弱冠(guàn)闷葫芦(mēn)若即若离(jí)B.更名(gēng)骠勇(biāo)根状茎(jīng)方枘圆凿(záo)C.蓦然(mò)混浊(hùn)电饭煲(bāo)间不容发(jiàn)D.着魔(zháo)矜持(jīn)夹生饭(jiā)经史子集(jī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闷葫芦(mēn)——(mèn)。

“闷”是多音字,读“mēn”的时候,意思主要是“ 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不吭声,不声张”;读“mèn”的时候,意思主要是“心烦,不舒畅”“密闭,不透气”。

“闷葫芦”是一个俗语,意思有“比喻极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比喻不爱说话的人”。

B骠勇(biāo)——piào。

“骠”是多音字,读“piào”的时候,意思主要是“矫健;勇猛”;读“biāo”的时候,意思是“黄骠马。

一种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

C间不容发(jiàn)——jiān。

“间”是多音字,读“jiān”的时候,意思是“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多为名词;读“jiàn”的时候,意思是“隔开,不连接”“空隙”,多为动词。

解答字音题,要抓多音字、形声字、方言字等等。

多音字应结合其意思和词性来区分。

比如,“骠”读“b iāo”的时候,意思是“黄骠马,一种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读“piào”的时候,意思主要是“矫健;勇猛”。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检测语文试题资料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检测语文试题资料

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l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炮.烙(páo)横亘.(gèn)超负荷.(hé)既往不咎.(jiù)B.采撷.(xié)蛊.惑(gǔ)发横.财(hèng)弦.(xián)外之音C.踯躅.(zhú)精髓.(suǐ)肖.像画(xiào)椎.心泣血(zhuī)D.讥诮.(xiào)逡.巡(qūn)滞.纳金(zhì)越俎.(zǔ)代庖答案:B【ks5u解析】A.超负荷hè C.椎心泣血chuí D.讥诮q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更迭活性炭赔礼道歉长此以往B.倾泻激将法宵壤之别额手称庆C.国萃和事老扺掌而谈闲情逸致D.陷阱哈蜜瓜相辅相成摩肩接踵答案: A【ks5u解析】B.霄壤之别 C.国粹 D.哈密瓜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军报文章称,中国直升机逐步形成从1吨级到13吨级多平台系列机型的产品构架,创造出中国以致..世界直升机发展史上多个第一。

B.像当今任何一种语言一样,汉语正遭受来自外界的威胁,为维护汉语的纯洁,专家呼吁禁止在广告中用谐音字窜改..成语。

C. 尽管我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但他们在电话中一听我的来意,几乎都是一口答应让采访,其当仁不让....之情溢于言表。

D. 一直被视为夺冠热门的韩磊不孚众望....,在《我是歌手》总决赛中,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挺入最后一轮,更以高人气无悬念当选“歌王”。

答案:B【ks5u解析】窜改:改动。

注意与“篡改”的区别。

A. “以致”应换作“以至”。

C.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推诿。

语境中同意接受采访,并非积极主动地做什么事。

D. “不孚众望”应改为“不负众望”。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遵循道德规范:行医要讲医德,经商要讲商德,从政要讲政德。

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超负荷hè C.椎心泣血chuí D.讥诮qiào) 2. A(B.霄壤之别 C.国粹 D.哈密瓜) 3.B(窜改:改动。

注意与“篡改”的区别。

A. “以致”应换作“以至”。

C.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推诿。

语境中同意接受采访,并非积极主动地做什么事。

D. “不孚众望”应改为“不负众望”) 4.D(A项句末的“句号”应该在引号的外面。

B项去掉省略号。

C项“高龄化”后的“逗号”应该为 “顿号”) 5.D(A.不合逻辑,“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大小概念不能并列,将“和”改为“等”。

B.语序不当。

“将在2020年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

C.句式杂糅,去掉“所致”) 二、(9分,每小题3分) 6.A (“新奇的地方比熟悉的地方美”是一种现象,不是艺术要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原因) 7.A(“持有实用的态度”错,是“人们从实际世界跳开”) 8.B( 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 三、(12分,每小题3分) 9. D(“殊”应解释为“死”) 10.C(C.都是介词“替”之意。

A.连词,于是、就/介词,凭借;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副词,就/副词,竟然) 11.C 12.C (“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错,文中是祭遵生病了,分派人马给来歙) 四、(24分) 113.(1)当时山东大致平定,光武帝谋图向西收取隗嚣的部队,想与他们一起攻打蜀,又让来歙告诉隗嚣光武帝的旨意。

( “略” “谋” “喻”各1分,“与俱伐蜀”省略补出1分) (2)所以叫你来,想把军务托付给你,你反而学小孩子哭哭啼啼吗!( “无以”“相属”“效”各1分) (3)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即是我呀。

(“莫己若”“我之谓”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4.(1)梅花雪中早绽、喜鹊高树营巢、斜月映明寒草。

山东省潍坊第二中学高一2015届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模拟(理)试卷

山东省潍坊第二中学高一2015届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模拟(理)试卷

山东省潍坊第二中学高一2015届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模拟(理)试卷语文11.15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句子是()A.这一幅因为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的壁画,已是轮廓模糊、色彩黯淡,抢救性的修复刻不容缓。

B.师生将大量时间消耗在叠床架屋的语法分析上,是中学文言教学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C.命题、监考和阅卷等环节上的马马虎虎,使高中毕业会考早已背离了提出这种考试形式时将其作为水平性测试以缓解高考压力的初衷。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不像“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更能激起游客们的兴致。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舟楫开门缉盗无赖万籁俱寂B.装潢梳装打扮撒谎谎诞不经C.杂糅矫揉造作回溯扑朔迷离D.禁锢涸泽而渔溪落自辟蹊径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象是受到了歧视。

B.遇事要积极思考,进行分析,要想到问题的两面,三面以致多面,一定要避免一点论。

C.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惟其如此,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D.文章流畅诚然很好,但主要的还在于内容。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涵养委靡明枪暗剑一言以蔽之B.恣肆板画彩声满场人世音书漫寂寥C.震慑企盼民生凋敝万变不离其宗D.曝光战栗层层相因与尔同销万古愁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着,使对方防患未然。

B.五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县联考模拟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四县联考模拟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三模拟训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

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得盛况..空前。

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yǐ),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金光璀璨.(càn),极为壮观。

李商隐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q ú)”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嚷.的场景。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甲(习俗/旧俗)。

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烩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áng)然的元宵吟灯对联,“明月皎皎千门雪,□□□□□□□”就是著名的吟灯对联。

元宵灯节乙(流传/留传)至今,包含着很深的文化丙(蕴涵/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绮(yǐ) 盛况空前B.金光璀璨(càn) 宏大C.通衢(qú) 烩炙人口D.情趣盎(áng)然熙嚷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春色霭霭满夜城B.华灯点点万户春C.彩灯处处春花新D.春意融融万户中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习俗流传内涵B.旧俗流传蕴涵C.习俗留传蕴涵D.旧俗留传内涵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燕坊古村是吉水人民与自然环境美好关系的活见证,是庐陵文化中诗意栖居的注脚。

踏过青石板,建筑中蕴含着沧桑的商贾文化;穿过古巷道,空气中弥漫着源远的墨香;触摸古雕刻,线条中流淌着极远极清的智慧。

极具庐陵风格的建筑,华丽典雅;石雕木刻精美绝伦;人物故事、祥草瑞兽、亭台楼阁栩栩如生;字画楹联则凸显了商贾文化的内涵。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四)不分版本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四)不分版本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四)不分版本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四)不分版本2015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语文(四)考前须知: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共8页。

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每题3分,共15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揣摩./模.样糕.点/闭门羹.咀嚼./咬文嚼.字B.点缀./啜.泣谛.听/并蒂.莲演.绎/寅.吃卯粮C.颤抖..养/瞻.前顾后../颤.栗淳.朴/胆固醇赡D.奇葩./扒.手奖杯./一抔.土供.需/觥.筹交错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震撼聪明摇篮曲以警效尤B.打烊招募联锁店莫衷一是C.卫冕赢弱打寒噤层峦叠嶂D.零晨冻馁啃老族开诚布公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羊年春节,旅居海外多年的三叔回家过年,父亲焚琴煮鹤....,把能备办的好吃的东西全都拿出来,尽心招待。

B.空气污染与人类的健康休戚相关....,关注空气质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是各级政府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C.中国的反腐制度已经比拟健全,假设因为执行力不够而再制定新的落实制度,无疑是叠床架屋....。

D.家风家教的唤醒和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5两题。

在影响人□□开展的因素中,真正起□□作用的是价值观。

价值观就像方向盘,方向正确,□□坚持行走,距离目标□会越来越近;反之那么会南辕北辙。

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读什么和怎样读是两个根本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次填入文中方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终身绝对只要就 B.终生决定只有才C.终生决定只要就 D.终身绝对只有才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的句子,没有语病且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等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怎样读的本质,又是读什么的答案。

2015届高三潍坊二模语文答案WORD版

2015届高三潍坊二模语文答案WORD版

潍坊二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4一、(15分)1.D(A.“闷”读“mèn”,B.“骠”读“piào”,C.“间”读“jiān”)2.C(“简捷”指直截了当,简便快捷;“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以及”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名词性短语;“及其”中“及”为“和、还有”,“其”代词,指代“及其”前的事物。

“内涵”指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内含”指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3.B(注意句式一致,内容吻合)4.B(A.适用对象错误,“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C.“另起炉灶”一是比喻重新做起,二是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此处应为“独辟蹊径”之意。

D.语法错误,“刮目相看”不能跟宾语)5.A(B.“提供”与“作用”搭配不当;C.“称”的内容是否包含后半句造成歧义。

D.成分赘余,“实属”后的“是”字应去掉)二、(9分)6.B(形式上,黄果树瀑布是宏大的、变化剧烈、棱角分明而强烈的,不属于优美范畴)7.B(原文说的是“优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大的、有冲突的事物”未必不优美)8.C(A.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为了说明美的事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本文说理没用比喻论证的方法,D.本文语言特点应该是凝练质朴的,而不是“形象优美、生动活泼”)三、(12分)9.D(举:生养)10.A11.C(顾未有以显服詠等,乃间行关外,见新莳蔬圃,疑之,立命吏士发蔬,深入得九尸,尸皆中创)12.B(“并惩处了失职人员”错,江东之回去复命,朝廷惩处了相关人员)四、(24分)13.(1)奏疏呈递上去,皇帝非常生气,逮捕徐爵判为死罪,而冯保不久也被处死。

(“入”“收”“论”“诛窜”各1分)(2)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商议派遣给事中一人前去查核,皇帝一向知道江公忠诚正直,特地命令他停下督查屯牧的事务(撤去屯牧职务)前去(查核)。

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模拟考(2)

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模拟考(2)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30分)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隐晦.∕教诲.阻遏.∕歇.斯底里伛.偻∕呕.心沥血B. 拮.据∕诘.问惶.恐∕张皇.失措帷.幕∕惟.妙惟肖C.拗.口∕执拗.抹.布∕转弯抹.角翩.然∕一叶扁.舟D.簌.簌∕洗漱.荒谬.∕戮.力同心推崇.∕鬼鬼祟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哂笑文绉绉油光可鉴根深谛固B. 媲美侯车室雨霁天晴藏污纳垢C. 睥睨入场券相形见拙众目睽睽D. 璀璨水龙头广袤无垠吹毛求疵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位作家读书看报普通的浏览,一边看,一边思考。

②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即使时间长一点儿,也很少感到疲劳。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A.不是……而是得心应手品位B.不是……就是轻车熟路品味C.不是……就是得心应手品位D.不是……而是轻车熟路品味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大声地吆喝道:“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B.王老师办公桌上的《〈朝花夕拾〉赏鉴》一书已经旧得发黄了,但他仍然爱不释手。

C.为了保证全班同学——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全班同学都必须严格遵守班级学习纪律。

D.对于明天的春游,我们还没有最终确定地点,去距离较近的公园好呢?还是去距离较远的二龙山好?5.下列各组词语的词性或者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父亲厨房东方前进B.高大他们终于假如C.红旗飘扬报纸杂志雄伟壮丽非常坚强D.完全相信两个同学频繁考试猛烈撞击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否只学习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二)阅读《送友人》,完成第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与“”都喻指题目中的“友人”。

(2分)7.全诗抒写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

(2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8-9题(8分)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汉代史学家。

(2分)9.为发动起义,陈胜吴广杀两尉以扫清障碍,以鼓动人心,诈称扶苏、项燕以,由此可见他们的特点。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势利鬼吴生有吴生者,老而趋势。

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

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也。

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

”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

②张伯起:张凤翼,明朝著名戏曲作家,字伯起。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见.主人待之甚恭()(2)更.欲殷勤致礼()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时人嗤之。

12.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哪个成语用以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2分)A.趋炎附势B.前倨后恭C.刮目相看D.见风使舵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季羡林①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1)家庭suǒ 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2)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cāng hǎi sāng tián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滂沱(páng) 干涸(gù) 根深蒂固(dì) 拮问(jiě)B. 衰悼(dào) 揩油(kāi) 面面相觑(qù)侥幸(jiăo)C. 蹂蹦(lìn) 蹉蛇(cuó) 应接不瑕(xiá) 骚头(sāo)D. 疮疤(chuāng) 炫目(xuán) 汗流夹背(jiā) 修葺(qì)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B.赵本山的小品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人们心中所有的烦恼、忧愁都在这一笑中付诸东流。

C.虽然在攀登雪山的过程中险象迭生,但他最终还是登上了山顶。

D.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把“广泛的”改为“广泛地”,再调到“交换”的前面)B.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

(在“经过”前加上“我”)C.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

(将“勇气”改为“信心”)D.当代青年应担负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在句末加上“的重任”)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4月份(二模)语文试题

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4月份(二模)语文试题

t翡 慝 鼋 孱 田径蜇勤 上创造 T-个 又一个奇甚 ,二 鋈 鞭 暨 秀 ′ 是 因为他背后 的商业运作气息屡屡被人诟病 。
、 改 甚寰夏磊 西域 掭雾晷 蚤蚕 了最置 : 代 ,对 促 进 沿 途 国家 犁 地 区 的政
C.有 媒体称 ,狳 克在乐视影业发布会上 已宣布离开博纳并将与乐视影业合作 ,乐 视
高三语文 第 5页 (共 8页 )
15 补写 出下列句子 中的空缺部分 。 (6分 ) “ (1)《 论语 ・ 泰伯》

告诫 读 书人须有 远大 的抱负
和坚强的意志 ,因 为他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 ,要 走的路很长。
(2)李 商隐在 《 锦瑟》 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 ,展 现了高洁的情感和无尽的惆
,
廉得其情。顾 未有 以显服 泳等乃间行 关外 中创。于是诸将胆落 ,皆 叩头输服。公报命 ,副 将陈文治等 坐死 ,督 抚 以下降罚有差。 时张、冯余党复用事J批 裉 正人 。公力求罢 ,上 遣 中使至皇极 门论 留。寻病免归 遭母丧 ,治 葬并葬期功不能举者十余丧 ,筑 室瑞阳 以望丘墓 ,足 不入城市者八年。
~ ~
媚于人的玺塞 载和于应昌 这些人都受到了惩罚。
对原文有关 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 ,下 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而 蛾 吣 江东之处理周 泳 等人 边 关 失 守 、士兵 被 杀却 谎 报 军 功 之 事 ,进 绝 了型丛型凵L~
C.张 、冯余党掌杈 ,打
家 ,遇 上母 亲去世
D.
,

最终查 明了实情 ,获 得 了证据 ,并 惩处 了失职人员 。 人 ,江 东之 竭力请 莶 奂 职 ,众 筌黑 为疾 疸垒 官 回 八 年未踏进城市 ⊥ 步 。
,∶
,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三2012-04-28 17:11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 2012.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逡巡皴裂教唆犯怙恶不悛B.牛虻膏肓露锋芒罔然若失C.荠菜侪辈药剂师济济一堂D.谄媚焰火设陷井掐头去尾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社会。

②人们对所谓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提出质疑,科技部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

③竞技体育,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

A.法制回应纵然 B.法治回应固然C.法治反应固然 D.法制反应纵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京剧被视为“角儿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众,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B.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基本道理上的启蒙:我们是崛起大国的国民,现在中国这条大船已经远航出海,我们不与它共命运而能独善其身的概率微乎其微。

D.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个“典范”,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落井下石倒更符合它们的逻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2015届潍坊二模语文试题讲评

2015届潍坊二模语文试题讲评

1是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用法是:……之所以……(结果)是因为……(原因) 这个等同于 因为……(原因)所以……(结果) 2这个问题并不是关联词的问题,“之所以”一定要放在主句 后边,前面要有主语,将它放在句首就是病句,但是可以和“是 因为”一起出现, 如:之所以没有考好,是因为他没有好好复习。 就是病句,应该在前面加上“这次考试” 因为没好好复习,所以他没考好。 3之所以=…的原因(文言文的解释)。和“是因为”连用,是句式 杂糅。 但这种用法成习惯了,也不见得就是病句……也许古今异义 了吧…… 4……之所以……,是因为……不是一个复句而是一个单句。 ……之 所以……做主语,是做谓语,因为……做宾语。 《晏子春秋》中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不愿意和你起去,是因为我还没有整理好资料的缘故。
澄清:1. 清亮;清澈 2. 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模糊之处3. 使变清。喻平治天下。4. 肃清混乱局面。5. 引申为安定。 假子:1.夫的前妻之子或妻的前夫之子2.养子;义子。 收: 1.接到,接受,取得:2. 藏或放置妥当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 4. 招回:收兵、收港; 5. 聚,合拢:6. 结束;7.逮捕,拘押;8.约束,控制(感情或行 动); 论:判罪。 诛窜:杀死、处死。 勘:核查。 务:1.事情。2.从事,致力。3.追求。4.必须,一定。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 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 亲。 晋 李密 《陈情事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 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拫hén 1.排挤;排斥。 2.惩办。 举:生养 游历:此处出走,死去的委婉的说法。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五)不分版本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五)不分版本

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五)不分版本山东省潍坊市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训练试题(五)不分版本2015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语文(五)考前须知: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共8页。

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田塍.(chéng) 熟稔.(rěn) 土坯.(pī)房心惊胆颤.(chàn)B.浑.(hún)浊溃.(kuì)脓什刹.(chà)海按捺.(nà)不住C.摭.(zhí)拾纤.(xiān)巧上档.(dǎng)次熏陶渐.(jiān)染D.小觑.(qù) 消弭.(mí) 刨.(páo)花生一哄.(hòng)而散2.以下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压榨痉孪双轨制披沙拣金B.坐标神州笔竿子投机倒把C.拉拢股份木版画蝉联冠军D.发泄沧桑绿茵场事必恭亲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为了倾听和触摸沙漠,我把我全部的感官都翻开到了_____,因此我听到了不可能再听到的天籁,看见了不可能再见到的纯洁的颜色。

(2)为确保新版文艺频道有个强势开头,也为了维护中央台自身形象,央视文艺频道改版推迟_____。

(3)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教条______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极致出台以及/或 B.极限出笼及其/和C.极致出笼以及/或 D.极限出台及其/和4.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自主预习、自主探究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切不可越俎代庖....,用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来解决一切问题。

B.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房价渐趋平稳,商品房市场一度出现了不瘟不火....的局面。

2015潍坊二模试卷讲评(我的)

2015潍坊二模试卷讲评(我的)

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 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 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第二、归纳概括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或趋势)。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 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用是什么?
答:诗中的环境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秋词”的要求。金 井梧桐,秋深叶黄,夜深霜重。
作用:①点明题意,向读者暗示,这是一首宫怨诗;②渲
染凄清孤寂气氛,奠定哀怨感情基调;③烘托人物孤苦抑 郁的心境。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 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 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解题要点
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
4、第一步一般是进行客观描述, 第二步一般是得出观点或结论。
17.【2014· 课标全国卷 1】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 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文后问题。 秋 径 [宋]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请描述此诗颔联“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中的情 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80字。 答案:(示例)孟秋新雨之后,金风送爽,凉意宜人, 密林深处宁静至极,忽然,诗人听到轻微的步履声, 它打破了寂静,显得分外清晰,原来是诗僧回来了。 解析:语言生动即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还 要突出作者“以动写静,以声绘寂”的手法。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蹒跚(pán)哂笑(shěn)锲而不舍(qiè)形貌昳丽(yì)B . 谰语(lán)颔首(hán)一抔黄土(pōu)恃才放旷(shì)C . 剽悍(biāo)愧怍(zuò)惟妙惟肖(xiāo)苫蔽成丘(shàn)D . 啜泣(chuò)喑哑(yīn)鳞次栉比(jié)引弦而战(xuán)2.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 凡是来到扬州的游客逢人便会津津乐道地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不虚此行!”B . 部队的青年团员们用上交的“特殊团费”种植的解放军青年林已蔚为大观。

C .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D .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技术力量特别缺乏下,这个工程也没有停下来。

B . 我们就互相关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 . 纵然功课很忙,我们也要坚持体育锻炼。

D . 他从没缺过课,今天下午,大约肯定是生病了。

4. (2分)(2015·葫芦岛)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B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宋代散文家,字景濂C .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

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D . 苏轼,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5. (1分) (2018七下·江都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 二模语文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   二模语文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201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其余题目为主观题,请用0.5mm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慰藉./狼藉.咀嚼./咬文嚼.字引吭.高歌/沆.瀣一气B.摒.弃/摈.除取缔./根深蒂.固自怨自艾./方兴未艾.C.贮.存/伫.立肖.像/惟妙惟肖.曲高和.寡/随声附和.D.叱咤./诧.异弹.劾/弹.丸之地鲜.为人知/寡廉鲜.耻2.依次填入下列词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针对日方的恣意妄为....,中国政府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理直气壮展开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各项反制措施。

B.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所有网民。

4.下列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明天是我家乔迁之喜,请大家参加。

B.“这位同学,请问你贵姓?”老师问新来报到的学生。

C.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潍坊二模语文2015.4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跟帖.(tiě) 弱冠.(guàn) 闷.葫芦(mēn) 若即.若离(jí)B.更.名(gēng) 骠.勇(biāo) 根状茎.(jīng) 方枘圆凿.(záo)C.蓦.然(mò) 混.浊(hùn) 电饭煲.(bāo) 间.不容发(jiàn)D.着.魔(zháo) 矜.持(jīn) 夹.生饭(jiā) 经.史子集(jīng)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古松千丛迎后裔,□□□□□□□。

清明时节,汾河东畔,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隆重举行:公祭仪式上,洪洞县县长恭诵的祭文甲凝练,感情真挚;民祭活动充分展现了四海华人崇宗尊祖、敦亲睦族的传统美德,乙大槐树“根祖”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歌舞祭充分展现了大槐树“根”的理念、“根”的丙和古槐后裔的恋“根”情怀:2.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简捷及其内涵B.简捷以及内含C.简洁以及内涵D.简洁及其内含3.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明月万里送故人B.心香一炷祭祖槐C.祖槐一株祭扫多 D.年年祭扫先人墓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梁文道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化节目都老态龙钟....,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失去了年轻人这一广大的受众群体。

B.依然是北世界,依然是黑土地,著名作家迟子建的2015新作《群山之巅》一如既往...地让人期待,期待那片广袤严寒的土地上再次上演精彩的故事。

C.《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之举。

D.在张幼仪经历过两年多国外独立生活的磨难及丧子之痛以后,徐志摩开始刮目相看....这位脱胎换骨的“乡下土包子”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刘翔退役之所以被人关注,一是因为他在田径赛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二是因为他背后的商业运作气息屡屡被人诟病。

B.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对促进沿途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C.有媒体称,徐克在乐视影业发布会上已宣布离开博纳并将与乐视影业合作,乐视影业并未向记者确认这一消息。

D.信阳“三轮大爷”不但进入三轮车禁行区域非法停车载客,而且辱骂、拉扯执法交警,这实属是藐视法律尊严的违法行为。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优美是人类最早把握的一种美的形态。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于美的最初认识,都是“美在于和谐”,都强调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和谐,也就是优美。

②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是一个事物的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它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

其次它还表现为内容的完整与统一。

亚里士多德就强调美的事物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

”再次,它还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即形式能够完美地适合于内容,内容和形式处于交融无间、互相适应的状态,既不是形式压倒内容,也不是内容溢出于形式。

另外,这种和谐还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即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状态中,主体感到了他同外部世界的统一,外部世界成了他的自我的肯定,从而产生一种审美的愉快。

③优美的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优美的本质决定的。

美的本质和根源在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真和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矛盾统一,而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等便是这种矛盾统一的各种具体不同的形态。

优美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这一本质,它表现为现实对于实践的单纯的肯定,而不是二者的对立、冲突和斗争;表现为对于丑的排除,而不是美丑并存的局面;表现为实践的静态成果,而不是实践的艰苦历程。

在这里,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似乎是处在交融无间、相对统一的状态中,所以在形式上它呈现为和谐与相对稳定,给人们的审美感受也是单纯平静的。

④优美的这一本质还可以在它的各种具体形态中得到进一步说明。

社会生活中的优美往往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一种融洽的关系与和平宁静的生活氛围,像体现着无私的友谊、贞洁的爱情、亲子之爱等等的各种场景与行动。

自然中的优美往往是那些为人们所熟悉所把握了的对象,如花颜月色、珠光宝气、鸟兽虫鱼等等,以及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甚至野外的荒郊小径。

艺术中的优美是现实中的优美的能动反映。

优美的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斗争一般不具有严峻对立、不可调和的性质,而且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而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则是往往摄取一些日常生活小景,集中地表现,在形式上也力求完美和谐。

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优美”范畴的一项是A.春日的傍晚,父母带孩子在公园里放风筝,满怀爱意地看着孩子欢快地奔跑。

B.贵州黄果树瀑布飞流急湍,直落千尺;虎啸雷鸣般的轰鸣,震耳欲聋。

C.王实甫《西厢记》中张君瑞与崔莺莺几经波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D.江南园林中绿树掩映着亭台楼榭,湖塘倒映着灰瓦白墙,修竹遮掩着小桥流水。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西方都认为事物的多样统一才能构成优美,事物的单一因素不会给人以优美的享受。

B.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其感性形式是和谐统一的,因此大的、有冲突的事物不会形成优美。

C.真和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矛盾统一,可以表现为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不同形态。

D.对于丑的排除、实践的静态成果和现实对实践的单纯肯定,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是单纯平静的。

8.下列关于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为了说明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区别。

B.本文论证说理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举例分析,也有对比说理和比喻论证。

C.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对优美的认识到其特征、本质,逐层展开,逻辑严密。

D.本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很好地阐明了“优美”这一美学概念。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明右佥都御史江公传[清]魏禧公名东之,字长信,歙县人。

少为诸生,性刚,有大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

中万历丁丑进士。

初授行人司行人,擢监察御史,巡视皇城。

锦衣卫指挥徐爵者,司礼监太监冯保假子也,与江陵①相为腹心,气势熏灼,公卿皆由关说。

爵尝乘驴擅出入东安门,一日与公遇,执其驴付所司,罪状爵,□以撼保。

疏入,上震怒,收爵论死,而保亦寻诛窜。

先是巡抚王宗载与御史于应昌等合谋窜杀直臣刘台以媚江陵,公露章劾之,公严服捧疏升堂。

宗载迎为公曰:“江御史何言?”公曰:“言公杀人媚人耳。

”宗载失气反.走。

于是上大怒,戍宗栽、应昌于边。

已,公奉玺书督屯牧畿辅间,豪贵敛手。

会小阿卜户率百余骑袭破黑峪关,杀数十百人去。

边臣总督蓟辽副都御史周詠等惧失守当坐法,因瘗灭诸尸,诈□功上。

为巡按御史李植所劾。

至是朝议遣给事中一人往勘,上素知公忠直,特命撤屯务往。

而执政有诣公为边臣地者,公以手指心曰:“东之亦欲仰承公命,奈此中不肯负天子何?”公至,廉.得其情。

顾未有以显服詠等乃间行关外见新莳蔬圃疑之立命吏士发蔬深入得九尸尸皆中创。

于是诸将胆落,皆叩头输服。

公报命,副将陈文治等坐死,督抚以下降罚有差。

时张、冯余党复用事,批报正人。

公力求罢,上遣中使至皇极门论留。

寻病免归,遭母丧,治葬并葬期功不能举者十余丧,筑室瑞阳以望丘墓。

足不入城市者八年。

初,公为行人时,有同榜、刑部郎中舒邦儒,江西人也。

阖门病疫死,遗孤一岁。

人不敢过其门。

公为经纪后事,自著官服往抱其孤归,乳之。

人咸戒曰:“君四十始举.子,不惧其游历耶?”舒氏卒有后。

吏部侍郎某负时名,趋附政府,尝与遇太常少卿沈思孝所,相揖,某伛偻谢过。

已,起视公,□足出罘罳②外矣。

江西人为御史者感公义,交章荐公为御史,诸科臣又荐公当在六科。

上询科道官:“东之何为?”具以舒邦儒事对。

上曰:“从江西请。

”故公擢御史云。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江陵:指明朝宰相张居正,因其为湖北江陵人,故称之为张江陵。

②罘罳: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澄清..天下为己任澄清:肃清B.宗载失气反.走反:转身C.公至,廉.得其情廉:查访D.君四十始举.子举:中举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罪状爵,□以撼保②因瘗灭诸尸,诈□功上③已,起视公,□足出罘恩外矣A.①因②以③则 B.①乃②于③则C.①因②于③而 D.①乃②以③而11.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顾未有以显服/詠等乃间行/关外见新莳蔬圃疑之/立命吏士发蔬/深入得九尸/尸皆中创B.顾未有以显服/詠等乃间行关外/见新莳蔬圃/疑之立命吏士发蔬/深入得九/尸尸皆中创C.顾未有以显服詠等/乃间行关外/见新莳蔬圃/疑之/立命吏士发蔬/深入得九尸/尸皆中创D.顾未有以显服詠等/乃间行/关外见新莳蔬圃疑之/立命吏士发蔬/深入得九/尸尸皆中创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东之性情刚直,担任监察御史,上疏列举徐爵的罪状,弹劾杀害正直大臣取媚于人的王宗载和于应昌,而这些人都受到了惩罚。

B.江东之处理周詠等人边关失守、士兵被杀却谎报军功之事,拒绝了别人的说情,最终查明了实情,获得了证据,并惩处了失职人员。

C.张、冯余党掌权,打击正直之人,江东之竭力请求免职,不久因为疾病免官回家,遇上母亲去世,服丧期间他八年未踏进城市一步。

D.江东之不顾病疫的危险抚养舒邦儒的孤儿,对趋炎附势的吏部侍郎不留情面,因德义得到了其他官员的推荐,最终被任用为御史。

第Ⅱ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疏入,上震怒,收爵论死,而保亦寻诛窜。

(4分)(2)至是朝议遣给事中一人往勘,上素知公忠直,特命撤屯务往。

(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8分)浪淘沙·夜雨 [明]梁寅檐溜泻泉声,寒透窗棂。

愁如百草雨中生。

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

彩霞红日照山庭。

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1)上片“檐溜泻泉声,寒透窗棂”句有何作用?(4分)(2)词作下片作者情感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4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泰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