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6巨人的花园教案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26《巨人的花园》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26《巨人的花园》带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故事情节及相关知识,并能初步理解寓意、联想文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以及对应的情感表达。
•难点:通过故事理解寓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课件,包括故事主要内容、相关图片等。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好板书工具、学生练习册等。
4. 教学过程4.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导入。
4.2 学习内容呈现1.讲解故事情节: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内容,让学生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2.学生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小节,帮助他们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4.3 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故事中寻找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点,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4.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总结,并进行反思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引导他们进行思考。
5.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故事寓意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情感态度也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灵活的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现故事的内在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6. 课堂作业布置学生写读后感或者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分析等作业,让学生通过书面形式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7. 扩展阅读建议学生可以继续阅读相关题材的书籍,拓展对文学知识的了解,培养阅读兴趣。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此次学习,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2.掌握生字词:巨人、树干、蔓藤、庄稼、草丛。
3.能够复述故事内容,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巨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形象人物。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图片、故事书籍、课件。
3.学具:学生练习本、钢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提问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对巨人的兴趣,并与学生分享与巨人有关的故事。
2. 学习故事(15分钟)教师讲述《巨人的花园》故事,引导学生注意故事情节中的关键部分和人物情感。
适时提问学生,确保他们有所理解。
3. 开展讨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想。
4. 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练习册上有关《巨人的花园》的练习,巩固故事内容及生字词的记忆。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小结,强调故事中重要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多读好书。
五、课堂延伸教师鼓励学生续写故事或将故事进行戏剧化表演,以此延伸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六、家庭作业1.复习故事内容,写一篇感悟文章。
2.抄写生字词:巨人、树干、蔓藤、庄稼、草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对文字的热爱和好奇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 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他却因为自己的自私,把孩子们赶出了花园,使得花园失去了生机。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巨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接纳了孩子们,花园也因此恢复了生机。
课文旨在教育学生要懂得分享,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态度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善良的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
3.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课文原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花园的话题,引出课文《巨人的花园》。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朗读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角色间的对话和情感变化。
5.拓展(10分钟)讨论:为什么巨人最初要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孩子们在花园里做了些什么?巨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为什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6.小结(5分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要懂得分享,要有善良的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巨人的花园》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巨人的花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一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他却因为自己的自私而失去了花园的美丽。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巨人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性,最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花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道德、价值观的课文,对于故事的情节和寓意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四年级的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和深入分析人物心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2.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学习。
3.小组合作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巨人的花园》。
2.呈现(10分钟)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适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教师选取一些生字词,进行问答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表达错误。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华版)26 巨人的花园

硕果允许砌墙覆盖呼啸一缕搂住脸颊
告示牌禁止惩罚踪迹呼啸自私拆除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拆”等。
(2)指导书写
“砌啸拆”都是左窄右宽,“允禁”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5】
(1)洋溢:充满;广泛传播。充分流露、显示。
(2)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3)瑟瑟发抖:指因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预设:巨人花园的景色真美啊!
师:是啊,这么美的景色人们喜欢带领孩子一起到这儿玩耍,但是后来——
巨人回来以后,花园多次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课件10】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26巨人的花园
课题
巨人的花园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了解巨人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了哪些变化。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认识一位巨人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
3、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
2、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板书:的花园)同学们,在你们印象当中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花园呢?(生答)刚刚同学们各自说了自己印象当中的花园,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描绘了花园的景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看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的。
2、将板书补充完整。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巨人的花园”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比较难读、难写的生字。
2、教师适当提醒:“拆”字是翘舌音,书写时最后一点不能忘。
注意“牌”字的书写笔顺。
3、交流初读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呢?(学生的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重点是:美丽、凄凉)三、品悟语言,深入理解“巨人的花园”1、引导:同学们,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花园很美?又是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花园很凄凉呢?请你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作适当的批注。
2、交流:走进“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
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
(1)引导:这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象?(柔嫩的青草、星星似的美丽花朵、桃树、唱歌的小鸟)(2)配乐指导朗读。
(3)顺读而导:是啊,花园是如此美丽,春天各种鲜花竞相盛放,秋天桃树结出丰硕的果子。
那么,读着这么美妙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当学生说到仿佛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时,课件出示句子:“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孩子们欢叫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丰硕”“允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
英国的《典雅》杂志说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师板书课题)堪称“完美之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吧!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词,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叱责”“吼叫”等词语。
(3)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理解词语的。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巨人说的话。
1.学生勾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
四、指导书写1.师:本课有许多难认、难写的字,同学们快找一找,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出错?2.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牌、惩、颊。
第2课时一、设疑激趣1.师:“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句话是谁说的?(巨人。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
二、新课导入1.师:瞧,巨人的花园多美呀!(播放多媒体动画)巨人不在家的日子里,孩子们快乐地嬉戏玩耍,这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2.师: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想说点儿什么?(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及时引导归纳)3.师:可这所有的快乐在巨人回来后便。
(学生回答)4.出示句子:(1)“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
(2)“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一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巨人从一个自私的人变成了一个善良的人的故事。
故事通过描述巨人花园的变化,告诉我们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而不是独自享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和单词短语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和角色性格的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在单词短语的学习和朗读方面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情感态度的把握和价值观的引导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短语。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短语。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情境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互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生词短语的资料。
2.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
3.教学音频或者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巨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巨人为什么要把孩子们赶出去?孩子们在花园里做了什么?巨人最后为什么会感到孤独?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你们认为分享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分享?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价值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巨人的花园这个故事,通过描写巨人从一个孤独冷漠的人变成善良友善的人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和友爱。
同时,通过对孩子们玩耍、劝说、哭泣、反省等情节的描写,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品格等方面的素养。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巨人的花园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要点。
2.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抒发对巨人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促进情感的表达。
2. 采用小组合作、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友爱和关爱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2.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过错并勇于改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巨人的花园这个故事的内涵,把握主要情节。
2.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抒发对巨人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 1. 理解巨人故事中的转折和故事背后的寓意。
2.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个人对巨人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教师:熟悉故事内容,准备好教案和教具。
2.学生:课前预习故事,准备好朗读材料。
3.教具:教科书、教学PPT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花园图片,引入巨人的花园这个主题,唤起学生对花园的美好印象。
二、讲解故事(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巨人的花园故事,重点讲述巨人的转变和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小组合作(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巨人的花园故事,每组选择一个情节进行表演,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个人表达(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任意形式(诗歌、散文、图片等)表达对巨人故事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多样化表达。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巨人故事的重要寓意,提醒学生要学会关爱和友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小说《巨人的花园》的故事情节;2.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流畅朗读故事。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教学生理解主要人物形象;2.教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难点1.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PPT;2.教学媒体:音响设备;3.教具:小黑板、课文书籍、图画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学习新诗(10分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巨人的花园》,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 诗歌赏析(15分钟)•分组让学生一起赏析诗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小组展示并分享分析结果。
4. 情感表达(15分钟)•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可以用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5. 课文朗读(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短小组织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质量。
6. 活动设计(10分钟)•设计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五、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课后阅读并书写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小说《巨人的花园》为文本,通过朗读、解读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但还需要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情感层面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巨人从一个自私的人变成了一个善良的人的故事。
课文通过巨人花园的景色变化,揭示了分享与快乐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只有分享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能还需要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此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巨人的转变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分享与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分享,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培养善良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情节的把握,理解巨人的转变过程。
3.培养学生对分享与关爱他人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故事导入法: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视频资料。
2.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
3.生字词卡片。
4.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展示巨人花园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并产生兴趣。
随后,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的巨人花园的景色变化,以及巨人的心情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巨人的转变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与关爱他人。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27《巨人的花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27《巨人的花园》优质课教案及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课文内容,理解巨人的花园。
2.能够通过讨论探究巨人的心情变化。
3.能够感受到巨人的改变和情感转变。
4.能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深入体会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和品味课文中描述的巨人的花园。
2.能够探究巨人内心的变化和故事的主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图片和课文PPT。
2.教具:包括花朵、巨人面具等道具。
3.复习资料:之前学习内容的复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花园的图片来导入本课话题,引导学生猜测花园的主人是谁,激起学生对花园和主人的好奇心。
第二步:课文学习(15分钟)
1.听课文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巨人的心情变化。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第三步:情感体验(15分钟)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巨人的感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对待他人才能获得友情。
第四步:归纳总结(10分钟)
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通过故事情节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情感变化,但在朗读环节中还存在一些学生表达不清晰的问题。
因此,下节课我会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会设计更多互动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6、巨人的花园》教案

26、巨人的花园
周次
备课人
日期
课题
26、巨人的花园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硕、允、砌”等8个生字,会写“牌、禁、惩”等11个生字,正确 教学目标 读写“丰硕、允许、禁止、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和别人分享的快乐。 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 2.把握文章内容,划分段落。
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
字音。
shuò yǔn qì 会写的字:丰 硕 允 许 砌墙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26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6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富有启示性的童话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他却因为自己的任性,把孩子们赶出了花园,使得花园失去了生机。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巨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接纳了孩子们,花园也因此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要关爱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大意。
但他们在分析人物心理、理解寓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巨人的心理变化,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分享,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难点:分析巨人心理变化,体会故事寓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氛围;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2.教学素材:收集有关关爱他人、分享的故事,用于拓展教学;3.课堂练习题: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巨人花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进行话题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美丽的花园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巨人的花园》就是讲述了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他却因为自己的任性,把孩子们赶出了花园,使得花园失去了生机。
那么,故事中的巨人是否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里寻找答案吧。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26.巨人的花园》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26.巨人的花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及词句的意思
•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品德感悟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句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和感悟
2.学生会用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复述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谈论花园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花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巨人的花园》。
2. 新课呈现
2.1 课文阅读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重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色彩,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2 生词解释
解释生词,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思。
2.3 课文分析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 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讨论巨人的行为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与
之相关的情感与行为。
4. 情景再现
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故事情节。
5. 总结反思
通过思考讨论,总结课文内容,反思故事中所传达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
评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后反思
总结教学过程,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巨人的花园》,提
高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教案-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教案: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26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想象画面,从超常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神奇。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字易受方言发音干扰而读错,要提醒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字典弄清字音。
本课要求会写的11个字,大都笔画繁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准确识记并书写。
2.阅读理解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在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读后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3.表达运用让学生在明白了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深入揣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果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合作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课题,解题趣1.板书课题,揭题导入。
(1)师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题目是《巨人的花园》。
(2)课出示:巨人的花园。
2.简介作者,齐读课题。
(出示课)(1)师介绍作者,引导: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生齐读课题,交流回答。
3.看题观图,初识巨人。
(1)师:这个课题很有意思,一读就知道这是一篇童话,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说说你的理由。
(2)生交流。
(预设:巨人)(3)师引导:你想象中的巨人是什么样子的?(4)课出示巨人图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巨人的花园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26 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洋溢、允许”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们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重点难点: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
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谁能说出它们分别出自哪个童话?除此之外,你还读过谁写的童话故事?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
王尔德,英国作家,他一生虽然只为世人留下了 9篇童话,但他的名气却可以与安徒生相提并论,人们称他的童话是“完美之作”。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这9篇中的一篇——《巨人的花园》。
3.读题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二、初步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反馈交流。
(1)了解字词学习情况。
出示:洋溢围墙告示牌喧闹增添训斥冰雪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脸颊愉快拆除①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②童话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巨人、孩子)请将以上词语归到有联系的类别里。
巨人:训斥火辣辣冷酷脸颊愉快拆除孩子:洋溢喧闹增添凝视花园:围墙告示牌冰雪覆盖③词语理解。
训斥:A.画出巨人训斥孩子的话。
B.读中想象:巨人在“训斥”孩子们时是什么样子的?他的声音、表情如何?C.抓住“训斥”前后的提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告示牌:利用图片课件理解课文。
“凝视、冰雪覆盖”等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梳理故事脉络。
①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②请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从前、有一年秋天、不久、一天早晨、从那以后)③按“巨人外出”、“巨人回来”、“巨人醒悟”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④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6《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6《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2.能正确朗读故事中的文字;3.能正确理解生词及词语的含义;4.能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语言表达意图。
能力目标:1.能流畅叙述巨人的花园故事;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巨人的性格特点;3.能够通过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联想和想象。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情节;2.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词语;3.进行故事复述和情感表达。
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2.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3.教学PPT及相关故事图片;4.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新知1.利用课件或议论文本展示《巨人的花园》故事背景;2.通过简短讲解让学生了解巨人的性格特点及花园;3.展示生词及相关词语,并做简单讲解;4.引出学习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课文理解与表达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及语调;2.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解读及表演;3.导入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情感表达;4.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课时:活动与评价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场景;2.教师布置小组任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3.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评价;4.学生自评和互评,形成学习反馈。
五、课后延伸1.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选择类似主题的故事,并进行阅读;2.学生可以结合手工或绘画,展开对巨人的花园的想象;3.学生可以进行口头复述或创作扩展故事,发挥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紧扣教材,旨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想象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巨人的花园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
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
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作者介绍】
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为英国著名文豪,是19世纪最富盛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剧院演出后得到广大回响,他并身兼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童话作家等,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
他的戏剧、诗作、小说留给后人许多惯用语,如“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
1900年王尔德因脑膜炎于巴黎的旅馆去世,终年46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比一比,再组词。
允()拆()喧()添()训()
充()折()渲()舔()驯()
二、将下面的词语用线连接起来。
鲜花呼啸刺骨的阳光
树叶凋谢明媚的寒风
冰雪飘落宽大的花园
北风覆盖漂亮的脸颊
三、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回来后,又是什么情景?摘录课文中描写巨人回来前后花园里的不同情景的词语或句子。
巨人回来前:
巨人回来后: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于是他在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
禁.()止入内
违者重惩.()
1.给短文开头空白处填上标点。
2.给加点字注音。
3.仿写:自言自语(ABAC式)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这么做导致了什么后果?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巨人的自私使花园的冬天迟迟不来,与孩子们宽容地分享终于使花园迎来了春天,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快乐源于分享的事例吗?
参考答案:
四、1. “,”,“。
,。
” 2.jìn chěng
3.自由自在百发百中
4.春天来了,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五、示例:幼儿园每个月都会有分享日,我的弟弟每到了分享日就会拿着自己的一些零食、玩具到幼儿园跟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