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含义及普遍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忘记悲伤的妇人
一个老妇人惟一的儿子死了,她非常悲伤, 便请教一位灵修大师 :“ 大师 , 有什么办法使 我儿子复活吗 ?” 大师说 :“你要先去找一杯 净水给我,这杯水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过痛苦 的家庭,有了这杯水, 我就可以救活你的孩子” 老妇人立即去寻找这杯水。.可是 ,无论到了茅 舍或华厦,乡村或城市,她发现每一个家庭都有 他们各自的痛苦。最后,她为了安慰别人的痛苦 而忙碌着,丧子的哀伤悄悄地离开了她的心。 痛苦和欢乐是一对矛盾 ,世界上的任何家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都有痛苦和欢乐 , 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普遍 存在的 。
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 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积劳成疾 C.量体裁衣 D.因材施教
现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中有“你在 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 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中的“你”既是看风景的人,又是被看 的风景;既被装饰,也装饰别人。其包含 的哲理主要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利用的关系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统一(同一性)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兮祸 ,兮 祸, 阳 阴 之 福 所 矛盾对立的双方相互依赖。即一 之 伏 所 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 倚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 福 “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A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物极必 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 反、时来运转、苦尽甘来。 以向自己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 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 B. 失败乃成功之母,平凡孕育伟大 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应努力创造 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对 D. 满招损,谦受益(骄傲使人落 条件,促成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此你有何理解? 防止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 后,虚心使人进步)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 的一种具体形式
2、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矛盾斗争性的特点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同一性 以斗争性为前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 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③总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 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思考: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 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 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
“假如没有小 偷,锁会达到今天 这样完善吗?假如 没有假钞,钞票的 制造会这样精美 吗?”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 力)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 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 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 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蔡桓公
扁鹊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 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 曰:“寡人无疾。”居十日,扁 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 (2)方法论: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居十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所以我 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 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 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 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 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 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城市文 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 •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 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 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 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 展和完善。 • 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 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 归纳总结:
• 矛盾的同一性: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注意: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 的、相对的(特点)
(2)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
—— 不同的事物融合才能生成万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而不和。”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 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七步诗》 ②联系: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 曹植 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妈妈的腰弯了 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月 妈妈的眼花了 有 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苏 阴 妈妈的皱纹深了 轼 此 晴 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事 古 圆 妈妈老了 难 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 缺 全 ………………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1.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
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 始终。
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 的是( )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
4、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 蝉躁林愈静,鸟 鸣山更幽”的诗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 “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庭坚说王安石的“点 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 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 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 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 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2)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 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 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 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 割的
下列说法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有: A、非此即彼 B、亦此亦彼 C、相辅相成 D、相反相成
趋势。
几种表现
同化 异化 资 产 阶 级 无 产 阶 级 教 学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资本主义社会
学校教学
相互排斥
相互斗争
相互区别
请根据矛盾的“对立性”含义填空:
喜—— 攻—— 强—— 深——
吸引—— 遗传—— 民主—— 战争——
注意:
(共性) 1、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包括一切差异 和对立
(个性)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 斗争性 • 区别: • (1)含义不同 • (2)特点不同
联系:
(1)矛盾的同一性:
①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 互联结的属性、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 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 两 个统一体中 种 情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 形 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方法论
• ②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 问题。 • 反错误倾向: • (1)反对回避矛盾,否认矛盾。 • (2)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 论。

下列成语与漫画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讳疾忌医 C.铁杵成针
B.刻舟求剑 D.画蛇添足
矛盾
根本 内容 源泉和动 力
构成了
联系
(存在基础)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发展
总特征(联系观和发展观)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 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 部”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 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 (2013年江苏3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 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 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冶逐渐转变为“工业社 会,城市中国冶。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 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 到来。 •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 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 上冶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 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 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 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6分)
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④刻舟求剑 ⑤相辅相成 A、 ① ② ③ ⑥ ⑥相反相成 B 、① ② ④ ⑥
C、 ② ③ ④ ⑥
D 、③ ④ ⑤ ⑥
2、“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蕴涵的 哲学道理是( ) A 物质是运动的 B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无条件的 C 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 相反的方向转化 D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原理: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 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⑴同一性的两种表现(①②) (2)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 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方法论意义 • 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 看问题;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 • 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