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剂的研究现状课稿
浅谈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浅谈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展开全文1.前言佐剂(adjuvant)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djuvare”,其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可有效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
免疫佐剂有诸多优点,如减少免疫针次、减少抗原用量、增强免疫反应等。
l926年,Glenny首次发现铝佐剂具有免疫增强作用[1]。
20世纪30年代,Freund发明了弗氏佐剂[2]。
1956年,Johnson发现来自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内毒素具有佐剂活性[3]。
1974年,Ellouz等人的研究表明,分枝杆菌的胞壁酰二肽也具有佐剂活性[4]。
此外,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脂质体、生物可降解微球也可诱导粘膜表面产生抗体[5,6]。
在20世纪初期,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疫苗佐剂,但唯一获批上市的只有铝佐剂。
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种新型佐剂陆续被批准上市(图1),改变了铝佐剂是唯一被批准用于人用疫苗佐剂的历史。
2.疫苗佐剂的分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疫苗,对疫苗佐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出现很多新型佐剂,但多数佐剂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表1)。
疫苗佐剂种类丰富,因此分类方式也较多。
按应用可分为3类:免疫调节分子、投递系统及免疫调节和投递复合系统,免疫调节分子包括T oll样受体(TLRs)、NOD样受体(NLRs)、C-型凝集素、RIG-I样受体等天然免疫受体;投递系统包括脂质体和病毒颗粒。
按类型可分为颗粒型和非颗粒型佐剂,颗粒型佐剂包括铝盐、油包水乳剂、水包油乳剂、纳米颗粒、微小颗粒、脂质体、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非颗粒佐剂包括胞壁酰二肽及其衍生物、非离子型嵌段共聚体、皂苷、脂质A、细胞因子、衍生多糖、细菌毒素等[7]。
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抗原保留,如铝盐、MF59等乳剂;第二类为抗原摄取,如ISCOM、铝盐、脂质体、QS21;第三类为激活免疫反应,如CpG、MLP等;第四类为活化细胞因子,如IL-1、IL-2 、IL-18等。
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利用灭活或减毒病原体 、细胞组分 (如荚膜多糖 ) 或非活性细菌毒素组成的传统疫苗通常可以诱导机体 产生中和抗体来预防感染 ,免疫佐剂在此过程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获准用于人体试验的疫苗佐 剂并不多 ,经典的铝盐佐剂就是其中之一 。铝盐佐剂 在提高抗体水平和安全方面已获得长期的实践证实 , 但其与许多重组或合成的多肽疫苗抗原共同免疫时未 能激发有效的免疫应答 ,使之很难满足新型疫苗发展 的需要 。因此 ,对适用于临床应用的新佐剂的研究与 开发势在必行 。近年来 ,关于新型疫苗佐剂的基础与 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文仅对新型疫苗佐剂的 开发 、临床前与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综述 。
收稿日期 : 2005201220 修回日期 : 2005205208 3 电子信箱 : wuchao@mail. tmmu. com. cn
剂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佐剂在复杂的免疫级联反应 中的首要效应很难阐明 ,这给新型疫苗佐剂的开发研 究增加了难度 。尽管如此 ,仍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新型 疫苗佐剂 ,这些佐剂在组成形式 、投递途径与作用方式 以及基本特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 1. 1 新型佐剂的构成与特性 新型疫苗佐剂的组成形式多样 ,来源也不同 ,主要 包括油 /水乳剂型 、颗粒型 、微生物衍生物型佐剂等 。 油 /水乳剂型佐剂以 MF59、AS02、Montani2de ISA 251 和 ISA 2720为代 表 , 是 一 类 油 包 水 或 水 包 油 型 乳 化 剂 。 MF59是一种由 Chiron公司研发的水包油乳剂 ,在高压 条件下将鲨烯与 Tween 80 和 Span 85 混合后进行微流 化进而形成均一的小滴状乳液 [2 ] 。AS02 是一种含有 单磷脂 A (MPL )和皂角苷 (QS221)的油包水乳剂 ,能诱 导强烈的抗体应答并伴有 Th1 型和 CTL 反应 , 其中 M PL 和 QS221均可单独作为免疫刺激性佐剂使用 。 [3 ] Montanide ISA 251和 ISA 2720属于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油 类的油性佐剂 , 其中 Montanide ISA 251 的油来自矿物 油 ,而 Montanide ISA 2720 的油来自非矿物油 。当油性 佐剂与水相混合后便形成水包油乳剂 ,该乳剂的导电 性 、粘滞性及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4]。 颗粒型佐剂是将抗原输送系统与疫苗抗原复配或 融合后形成颗粒状物质 ,用于疫苗的研究 。新型的颗 粒型 佐 剂 主 要 包 括 病 毒 颗 粒 ( virosome ) 、聚 乙 交 酯
疫苗佐剂的现状和未来
疫苗佐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当今使用的单纯重组和人工合成抗原制成的疫苗存在一些不足,这些抗原的免疫原性远不及传统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因此,这类疫苗的使用就需要功能强大的疫苗佐剂的辅助。
毫无疑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国家铝佐剂依然是唯一可用于人的疫苗佐剂。
虽然铝佐剂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反应,但是对细胞免疫的刺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而细胞免疫对许多病原体的免疫保护至关重要。
另外,铝佐剂引起剧烈的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能引起肉芽肿、嗜伊红血球过多和肌筋膜炎,但是这些剧烈副作用很少发生。
也有人担心铝佐剂能引起诸如老年痴呆症之类的神经退化性疾病。
因此,当前急需安全、高效,适合人类使用的疫苗佐剂,特别是能激发细胞免疫的安全无毒佐剂。
鉴于当前的新型疫苗技术,需要适合黏膜递呈类疫苗、DNA疫苗、癌症和自身免疫类疫苗的佐剂。
这些领域中,每一种疫苗的发展都与之相应的佐剂技术密切相关。
本文回顾了疫苗佐剂的当前现状,探求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人类疫苗佐剂发展和审批的障碍和阻力。
关键词:佐剂,免疫反应,黏膜免疫,疫苗佐剂起源免疫接种的目的是诱发机体产生对接种抗原强大的免疫反应,以保护机体免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
为了达到此目的,和减毒疫苗相比,灭活疫苗需要佐剂的协助。
佐剂是一类能增强针对一同接种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佐剂”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djuvare”,是协助和增强之意。
佐剂概念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Ramon等人发现接种白喉类毒素疫苗部位形成脓肿的马产生更高的特异性抗体。
随后他们发现,脓肿的形成能增强机体对类毒素的免疫反应,脓肿则是接种时引入与白喉类毒素不相关的物质引起。
1926年Glenny等人通过吸附于铝佐剂的白喉类毒素证明了铝佐剂的佐剂活性。
至今,铝盐类复合物(主要是磷酸铝和氢氧化铝胶)依然是人用疫苗的只主要佐剂。
1936年,Freund开发出含有分枝杆菌的水和矿物油乳剂,从而研制出目前所知佐剂中效力最最强的佐剂——弗氏完全佐剂。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0 06 15;修回日期:2010 07 29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课题(B2010-041)通讯作者:吴移谋,E -m a i :l yi m ouw u @s i na .co m作者简介:余坚(1970 )男,硕士,主要从事梅毒螺旋体动物模型的研究。
E m ai:l abc163043@163.co m核酸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余坚综述;赵飞骏,吴移谋审校(南华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摘 要:免疫佐剂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提高免疫效果。
为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在病毒性疫苗、DNA 疫苗、多肽疫苗的研制中通常需加入免疫佐剂。
随着DNA 疫苗研究的深入和扩展,推动了用于提高DNA 疫苗免疫效果的免疫佐剂的研究。
本文就常用佐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免疫佐剂;免疫原性;疫苗中图分类号:R 392 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5673(2010)03 0061 06免疫佐剂是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应用,能够增强机体针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的制剂。
自1926年,G lenny 等发现明矾沉淀白喉毒素能产生一种微粒,极大地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拉开了佐剂使用的序幕。
如今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虽有良好的抗原性和低毒等优点,但其免疫原性较弱,需配合高效的佐剂使用,提高其免疫原性。
目前应用的佐剂主要通过免疫调节、诱导CD8+T 细胞应答、参与抗原递呈、抗原贮存等方式发挥作用。
本文就一些常用佐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类机体在免疫反应时能产生免疫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受到抗原和各种免疫佐剂激活后,产生应答性的物质。
近年来人们发现多种细胞因子(G M CSF 、I FN 、I L 2、I L 4和I L 12)具免疫佐剂作用,可不同程度的增强DNA 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可引导机体免疫朝有利的方向转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我国疫苗佐剂的研究发展现状
【 9 】 赵晓芳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 “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J ] . 兰州学
刊, 2 0 1 4 , 9 : 1 2 9 - 1 3 6 .
我 国疫苗佐剂 的研 究发展现状
郭 鑫
( 唐 山怡 安 生物工 程有 限公 司 0 6 3 0 0 0)
摘要 :疫苗佐 剂是能够非特异性地 改变或增强机体 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 答、发挥辅助作 用的一 类物质。佐剂能够诱发机体 产生长期、 高效 的特异性免 疫反应。
2 0 1 5 年 6 月 第 6 期
F a m i l y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o c t o r
家庭心理医生
综 述
3讨 论
生命 质量作为一 种综合健康 的评价指标 ,越来越 受到关注 。有研 究表明 , s F — l 2 量表 可用于评 价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 本次调查结 果显示 , 与非 空巢老人相比 , 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较差 , 尤其在心理总评方 面。而且绝对 空巢老人 和无子女老人在活力与精神健康方面的 问题更加突 出。 这与 国内相关研 究 的结论 相似 。 本次 调查显 示女性空巢老人在躯体健康评价方面要低于男性 , 这提示我们今 后在社 区服务中更要重点关注女性空巢老人 的健康需求 , 多提供针对女性 的健康 体检 服务。文化程度越高的空巢老人 , 其生命质量相对越高 。 因为文化程度高 的 空巢 老人 具有更加正确的健康观念 ,更愿意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较 多的保健 知识 。 自己往往 具有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教养 , 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的调节 自己的心理状 态 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 本 次调查显示 坚持体育锻炼及 良好的睡 眠质量 对空巢老人 的生命质量有正 向影 响。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慢性疾病 的患病率 ,增强老年人 的体质 。另一方 面, 合理锻炼 可使神经系统功能活动正常 , 使情绪处 于 自然平稳 状态 , 有利于老年人 的心理健 康。 睡眠是精神调节和能量储存 的重要方 式。 睡眠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生 活质 量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 日常生 活,还会影 响其情绪 。作为社
兽用疫苗佐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锐 吕雪 峰 孟 宪奎 , ,
( . 林 省 畜 牧 兽 医 科 学研 究 院 , 林 长 春 1 0 6 ; . 春 市 动 物 疾 病 诊 疗 服 务 中心 , 林 1吉 吉 3 0 2 2长 吉
佐 剂 在 制 苗工 艺 中是 非 常 重 要 的 一环 , 够 得 死 亡 ;铝 胶 盐 佐 剂 的 保 存 温 度 有 要 求 ,不 能 抗 低 能 上 从 到广 泛 的 应 用 并不 断有 新 型 佐 剂在 研 发 面世 , 要 温 , 冻 的 铝 胶 盐 佐 剂 疫 苗 容 易 变 性 , 而 失 效 ; 主 是 因 为 佐 剂 在 疫 苗 的 功 效 方 面 发 挥 了不 可 替 代 的 应 用 铝 佐 剂 疫 苗 能 增 强 体 液 免 疫 ,不 能 明 显 地 提 就 有 作 用 。 目前 在 兽 医领 域 应 用 的佐 剂 主 要 包 括 不 溶 高 细 胞 介 导 免 疫 应 答 , 是 不 能增 强 细 胞 免 疫 ,
酸 疫 苗 佐 剂 ,它 是 由活 化 的 免 疫 细 胞 和 相 关 细 胞
产 生 的 具 有 调 节 细 胞 功 能 的 高 活 性 、多 功 能 蛋 白
质 多 肽 分 子 或 糖 蛋 白,通 过 与 高 亲 和 力 的 特 异 性
受 体 相 互 作 用 , 激 发 机 体 的 免 疫 活 性 物 质 。细 来 胞 因 子 的种 类 也 很 多 , 据 作 用 机 制 的 不 同 可 分 根 为 增 强 细 胞 免 疫 反应 的 细 胞 因 子 、增 强 体 液 免 疫 反 应 的细 胞 因 子 、同 时 增 强 细 胞 免 疫 和 体 液 免 疫 反 应 的细 胞 因 子 。 随 着 研 究 的深 入 , 们 对 于 细 人 胞 因子 类 免 疫 佐 剂 的认 识 还 会 更 进 一 步 ,基 因工 程 类 疫 苗 佐 剂 的前 景 会 有 比传 统 佐 剂 更 广 阔 的发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Span85:山梨醇酐三油酸酯 吐温8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 鲨烯:3碳6烯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12页
1. 乳化佐剂
(1)MF59 临床试验:
– 试验组:接种含MF59流感疫 苗 n=6000 – 对照组:接种不含MF59流感疫苗 n=6000
结果: – 该疫苗佐剂是安全,且机体耐受性很好
第9页
正在研制和试验人用疫苗佐剂
佐剂类型
名称
佐剂类型
名称
凝胶型
氢氧化铝或磷酸铝
磷酸钙 DNA CpG 基元 单磷酸脂质A(MLA)
颗粒型
微生物
油乳脂或乳化剂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霍乱毒素(CT)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酵 素(LT) 百日咳毒素(PT) 胞壁酰二肽 弗氏不完全佐刘 MF59 SAP
合成体
细胞因子
免疫刺激复合物 (ISCOM) 脂质体 生物降解微球 皂苷(QS-21) 非离子型嵌段共聚 物
胞壁酰肽类似物
聚磷脂
合成多核苷酸
IFN-γ IL-2
第10页
二、临床研究中新型佐剂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11页
1. 乳化佐剂
(1)MF59
– 用Span85和吐温80稳定水包鲨烯乳剂 – 取得同意新型人用佐剂
应用免疫佐剂潜在优点:
④能增强较弱免疫原免疫原性; ⑤可降低提供保护性免疫所需抗原量或接种次
数; ⑥能提升疫苗在免疫应答减弱者(如新生儿、老
年人和免疫缺损者)疫苗接种效力。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7页
运载体(carrier)
与半抗原或免疫原性较弱抗原相结合一类 含有免疫原性物质。
– 一个生物或载体(vector),经过其携带基 因在其表面表示外源抗原。
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代 提 高
1 00 % 、 1 27 % , 3 .5 2. 8
1 76 % 、 1 2 0 % ,5 .5 、 5 . 8 , 0 .2 4 .2 68 % 38 %
维普资讯
免疫佐剂 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赵 萍 储 岳峰 高鹏程 贺英 赵 海燕 逯 忠新 ( 国农 业科 学 院兰 州兽 医研 究所 家 畜疫病病 原 生物 学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中
农 业部 畜禽病 毒 学重 点开放 实验 室 甘 肃 兰 州 7 0 4 ) 3 0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 月 龄 进 行 测 量 ,杂 交 一 代 比 当 地 槐
山 羊 分 别 提 高 7 _ % 、 6 .2 % , 04 9 77
912 .0% 、 1 6.9% 2 9 . 4 09 2. % 、
窝 产 仔 数 及 年 产 窝 数 明 显 F降 , 杂 交
后 代 的 繁 殖 性 能 明 显 F降 对 波 杂 羊 的
快速 扩繁产 生一 定的影 响 ,这可 能 与 当地 的 自然 气 候 对 波 尔 山 羊 产 生 一 的
影 响 有 关 , 因此 波 尔 山 羊 对 槐 山 羊 杂
4 .7 . 1 22 % 、 1 00 % ; 杂 交 二 16 % l .4 8 .7
山 羊 产 肉 性 能 的 重 要 途 径 。统 计 分 析
1 4 4 % .6 .7 、 5 .9 , 1 6 1 % 、 4 .8 07 % 94 % 2 .9
代母 羊 的发情 季节 性 变得 十 分 突 出 ,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力工具,它通过模拟感染过程中的自然免疫反应,让机体产生免疫记忆细胞,从而使机体获得长期甚至终身的免疫能力。
然而,很多疫苗由于抗原强度不够或者无法产生足够长久的免疫反应,需
要加入一些增强免疫反应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疫苗佐剂。
早期的疫苗佐剂大多为无机化合物,如铝盐。
虽然铝盐佐剂能稳定提
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增强免疫持久性,但适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部分细
菌及病毒性疾病疫苗。
并且,铝盐佐剂不能很好地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相比之下,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型佐剂技术,如微粒化技术,能更好
地将抗原递送到免疫系统,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同时,利用生物技
术开发的佐剂,如免疫力调节剂和配体类佐剂,能更精确地调控免疫反应,使疫苗免疫效果更佳。
近年来,佐剂研究也逐渐注重个体差异和佐剂的安全性问题。
佐剂的
种类和用量需要根据接种对象的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不仅为新型疫苗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
对增强现有疫苗的防护效果和扩大疫苗使用范围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们
对免疫反应机制理解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信心通
过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制备出更高效、更安全的疫苗,从而更好地防范
传染病的威胁。
中药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概况.
中药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概况疫苗的应用对于控制人类和动物疾病的流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开发的新型疫苗如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和低毒性,但免疫原性较差,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不够强,有必要配合安全高效的佐剂来增强其免疫原性或增强宿主对抗原的保护性应答。
中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与合成药物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少、毒副作用小、多效性、无依赖性等特点,并对机体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加之在使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已成为疫苗佐剂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对目前中药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1. 1 对细胞免疫的促进作用细胞免疫是机体T细胞所介导的一种重要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黄芪对正常小鼠胸腺具有显著增重作用,可使刀豆蛋白A(ConA) 激发的T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增强。
代飞燕等配制加工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土杂鸡日增重及淋巴细胞转化率。
香菇多糖能使脾虚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绵羊红细胞致敏小鼠溶血素( IgM) 含量、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2 ( IL22) 含量及脾细胞中的T 细胞亚群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1. 2 对体液免疫的促进作用体液免疫是机体B细胞介导的另一种重要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许多中草药及复方能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生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穿心莲能显著提高肉鸡新城疫HI 抗体滴度水平及血清球蛋白含量[1 ] 。
史万玉等[ 2 ] 将黄芪和淫羊藿配置成黄藿散,显示其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
张磊等[ 3 ] 证实玉屏风散中的防风能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溶血素抗体的生成,并提示多糖成分是玉屏风散及其组成药物免疫干预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1. 3 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类蛋白性物质。
当归多糖中α21 ,4 和α21 ,6 键的化学结构有利于干扰素( IFN) 的诱生;黄芪多糖有显著促进IL22 产生能力;香菇多糖体内外均可增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21 ( IL21) ,且能提高免疫细胞对IL22 的敏感性;淫羊藿多糖亦可促进小鼠胸腺和脾脏细胞产生IL22 。
佐剂的研究现状
佐剂的研究现状【摘要】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佐剂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综合免疫佐剂研究多方面资料和最新观点,就免疫佐剂研究概况作一综述,着重介绍几种新型的佐剂的特点,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关键字】免疫佐剂研究佐剂是先于抗原或同时注射于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
从巴斯德至今近百年来已开发了许多菌苗和疫苗,但传统的菌疫苗一般多为全菌或全病毒制成,其中含有大量非免疫原性物质,这些物质除具有毒副作用外也有佐剂作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外加佐剂。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免疫佐剂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直到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兼兽医Gaston Ramon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地增强机体对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的抵抗反应[1],从此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现在,由于高度纯化的新型疫苗的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而常规的佐剂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之很难适应新型疫苗的发展,因此新的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注意。
20世纪60年代,原苏联喀山医学院就对蜂胶影响动物机体免疫活性方面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小鼠、豚鼠、家兔等实验证明应用蜂胶或配合抗原进入机体,能促进机体免疫过程。
1981年Kreuter首次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疫苗佐剂,证明纳米粒子佐剂既能提高细胞免疫,又能提高体液免疫。
1998年Moldoveanu 等最早报道CpG ODN 联合灭活流感病毒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比常规佐剂更高的血清特异性抗体。
这些新型佐剂能克服常规佐剂的一些缺陷,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常用的佐剂有铝盐、油乳、蜂胶、多糖、微生物、氟氏(FA)佐剂、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糖苷及复方中药佐剂等,新型免疫佐剂有核酸、CpG、补体、纳米、脂质体(LIP)等。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李丹1陈阳2刘宇1王爽1王岩1秦明伟1史同瑞1(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哈尔滨铁路兽医卫生处哈尔滨150006)佐剂最早来源于拉丁语“adjuva re”一词,为“帮助”,是指能够提高机体对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能够在免疫反应中诱导全面持久的免疫应答。
在疫苗制剂中,佐剂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优化免疫应答,促进免疫能力较弱人群中的免疫应答;增进抗原与黏膜之间的传递以及免疫接触;减少疫苗成分中抗原的需求量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免疫接种次数;优化抗原结构,维持抗原构象等。
从巴斯德至今近百年来已开发了许多菌苗和疫苗,但传统的疫苗一般多为全菌或全病毒制成,其中含有大量非免疫原性物质,这些物质除具有毒副作用外也有佐剂作用,所以一般cn. All Rights Reserved.不需要外加佐剂。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要是研究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的学者在研究和使用佐剂。
直到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兼兽医学家Ga ston Ramon发现如果在白喉和破伤风疫苗中加入某些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地增强机体的抵抗反应,从此佐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国家也开始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1.传统佐剂1.1铝佐剂铝佐剂是目前兽用疫苗和人用疫苗上应用最广泛的佐剂。
铝佐剂苗可以分为铝沉淀疫苗和铝吸附疫苗两种,铝沉淀疫苗是将铝剂悬液加至抗原液中,铝吸附疫苗是将抗原溶液加至氢氧化铝或磷酸铝中。
两种铝佐剂疫苗不仅能够减少抗原用量,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铝佐剂通常用氢氧化铝,其次是明矾及磷酸三钙。
1926年,Glenny发现用明矾沉淀的白喉类毒素悬液要比类毒素本身具有更高的抗原性,免疫豚鼠取得了较强的免疫效果。
1931年,Glenny等又报道了氢氧化铝吸附抗原制成的疫苗在注射部位具有缓慢释放的功能,就此提出氢氧化铝佐剂的作用机制为储存库效应。
我国中草药等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
1 . 2 植物花粉( 蜂胶) 佐剂 植物花粉是蜜蜂制造蜂胶 的原
料 ,蜂胶具 有广谱 的生物 学活性 ,是 一种 天然 的免疫增 强剂 。应用 蜂胶或 配合抗 原 引入 机体 ,既 能引起特 异性 免疫 应答 ,又能 启动非特 异性 防御机 制 ,能刺激 免疫机 制和 丙种球 蛋 白活性 ,增加抗 体产量 ,强 补体活 性和 吞
分 极 其 复 杂 ,其 本 身 是 否 有 抗 原 性 值 得 注 意 。波 兰 的 一
油乳 佐剂 、微生 物成分 佐剂 、多糖 佐剂 、细胞 因子佐 剂 等新型佐 剂的研究也进展迅速 [ 1 - 3 ] ,而对 中草药制 剂作为 免疫 佐剂 的研究 报道偏 少 。本文综 合 了近 年来 中草药 制 剂等 作为 免疫佐 剂 的研 究概 况 ,并就免 疫佐剂 现状及 研 究发 展趋 势提 出 自己的见解 ,为 开发研 制高 效、低 毒 、 结构新颖 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
1 中草药提取物作 为免疫佐 剂
中草药具有抑菌抗病毒 的作用 ,其提取物 也具有 免 疫佐剂 的功 能。如皂角苷 、蜂胶佐剂 、植物 多糖糖苷类 佐剂及复方 中草药佐剂等新 型佐剂 。 1 . 1 植 物多糖 、糖苷及 复方中药佐 剂 ( 1 )多糖包括植 物 多糖 、动物 多糖及 微生物 多糖 ,近年 来对 多糖研 究 的 加 深 ,发现 多糖 具 有 调节 免 疫 功 能 、抗 肿 瘤 、延 缓 衰 老 、抗疲 劳 、抗 辐射 、抗菌 抗病 毒等 多种功效 。( 2 )孟 秀彦 等( 2 0 0 7 ) 研究证 明直接 饲喂松花粉 能够 显著提高鸡 、 兔 的免疫 功 能,而且 这种 增强作 用是 非特异 性 的,并且 对机 体没有任何 毒副作用 。 因此 ,松花粉 多糖 免疫佐剂 的免疫增强作用 在实验室研 究中取得 了非常可观 的进展 。 ( 3 )中药多糖特别 是补益类 中药多糖一般都 有增强机体 免疫功 能的作 用 ,是 良好 的生物 反应 调节剂 ,很 有希望 开 发成 为新型疫 苗佐 剂【 l 引。从 中草 药植物 中提取 糖苷 ,
渔用口服疫苗佐剂研究现状及趋势
溶 鼹渡寄值蠲硒毳毽 致擞》
时云 朵 孙 豪 任 燕 吴淑 勤
( 1 . 四川省水产学校,四川 成都
6 1 1 7 3 0 ;2 . 雅安市农业局,四川 雅安 广东 广州 5 1 0 3 8 0 )
现 状
6 2 5 0 0 0 ;3 . 珠江水产研究所,
佐 剂 的研 究 应 用 较 多 。T i a n 等将质粒疫苗用 P L G A
I L 一 8能 促 进 受 体 细 胞 因 子 的分 泌 ,提 高 免 疫 力 。 此 外 ,脂 质 体 、 维 生 素 、 壳 聚 糖 、 中药 多 糖 等 均 被 报 道 具 有 良好 的佐 剂 性 。 . 本 文 就 渔 用 口服 疫 苗 佐剂 的作 用机 制及 应用 现状 进 行综 述 , 以供 参考 。
一
包 裹 ,研 究 P L G A 微 囊 对 日本 比 目鱼 的淋 巴囊 肿 病
、
渔用 口服 疫 苗佐 剂作 用机 制
佐剂 可调控抗原 固有 免疫原性 、改变抗 原构 型 、加快 免疫 应答的速度和延长持续 时间、改变 免疫 球蛋 白的种类 和亚类 、提高 免疫反 应强度 、 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 免疫、消除免疫耐受 、减 少 免 疫 副 反 应 等 ,从 而 控 制 或 改 变 机 体 针 对 抗 原 的 免疫反应类型和状态 ,使体液 免疫转变为细胞免 疫 。佐 剂 增 强 机 体 对 抗 原 的特 异 性 免 疫 应 答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过 程 , 目前 关 于 渔 用 口服 疫 苗佐 剂 的研 究还 侧 重 于 其 是 否 具 有 佐 剂 性 ,其 作 用 机 制 有 待
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张小江等将 P E L A — O m p K 口服 P E L A - O m p K 的斜 带 石 斑 鱼 的黏 液 抗 体 效 价显 著 高 于 口服 O m p K
我国疫苗佐剂的研究发展现状
我国疫苗佐剂的研究发展现状作者:郭鑫来源:《家庭心理医生》2015年第06期摘要:疫苗佐剂是能够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
佐剂能够诱发机体产生长期、高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保护能力,同时又能减少免疫物质的用量,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
关键词:疫苗佐剂;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疫苗研究【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45-02一、佐剂的定义佐剂(Adjuvant)又称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或免疫增强剂(Immunomodulator),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
佐剂的英文名adjuvant 来源于拉丁文“adjuvare”,意思为“帮助”。
药物佐剂,即某种可以加强药物疗效的物质。
二、佐剂的作用佐剂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速度及耐受性,可调节抗体对抗原的亲和性与专一性,可刺激细胞介导的免疫,可促进肠胃粘膜对疫苗的吸收。
佐剂的作用机制当前了解的很少,阻碍了设计新的佐剂化合物,佐剂常激活多个免疫链,其中只有少数与抗原特异应答相关,要想确切地知道佐剂的作用很困难。
佐剂能增加对细胞的渗入性,防止抗原降解,能将抗原运输到特异的抗原呈递细(APC5),增强抗原的呈递或诱导细胞因子的释放。
在注射抗原后,抗原可直接被APC5吸收,与B细胞表面抗体结合或发生降解,抗原的吸收途径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特征,但也受佐剂影响。
被APC5吸收的抗原通过两种途径MHCI或MHCII而呈递于CD8+ 或CD4+T细胞上。
根据注射疫苗后分泌细胞因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Th1应答与Th2应答。
Th1应答主要通过诱导分泌IFN-γ, IL-2和IL-12,而Th2应答是通过诱导分泌IL-4、IL-5、IL-6和IL-12,不同的细胞因子分泌模式是相互拈抗的,促进一种应答形式常会抑制另一种应答形式,产生IgG2a抗体被认为是Th1应答,然而诱导产生IgG1常与Th2应答有关。
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20213232文献综述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张 荣,李 菁,武永淑,李小明,董金杰,刘学荣(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46)摘 要:近年来,为了解决新型疫苗免疫原性差的问题,研究者们投入大量的精力研制与之匹配的新型佐剂。
佐剂种类较多,现从功能和机制的不同出发,将新型疫苗佐剂分为免疫调节分子类佐剂、抗原递送类佐剂、复合类佐剂三大类,分别对其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现阶段已存在佐剂的不足及安全性问题,并指出新型免疫佐剂研发的方向。
关键词:佐剂;功能机制;免疫应答;复合中图分类号:S859.79+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1)03-0084-04疫苗接种目前仍然是预防疫病的主要措施,为有效防控传染病和畜牧业的有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免疫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深入及快速发展,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也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这些疫苗普遍存在免疫原性差的问题,因此,需要合适的佐剂来增强其免疫应答,提高机体保护力,减少疫苗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传统佐剂,如铝盐佐剂,只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质量难以控制。
为了突破这种限制,对新型疫苗相对应的安全有效佐剂的研发迫在眉睫。
新型佐剂种类比较多,无统一的归类方法。
根据佐剂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将其分为免疫调节分子类佐剂、抗原递送系统类佐剂及前两种类型佐剂的联合类佐剂三种。
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做综述,为新型佐剂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1免疫调节分子类佐剂免疫调节分子是由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该类分子作为佐剂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刺激相关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
选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佐剂将给新型疫苗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助力。
1.1 CD40抗体佐剂CD40是免疫应答中重要的共刺激分子,能很好地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和信号转导,通过激活CD40信号通路来增强抗原的免疫应答。
佐剂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佐剂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佐剂市场是化工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市场,对于各种领域的生产活动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佐剂在生产中具有各种功能,如促进溶解、增强结合力、改善流动性等,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了解佐剂市场的发展态势,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究佐剂市场的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市场驱动因素。
二、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数据,佐剂市场的规模正日渐扩大。
截至2019年,全球佐剂市场总体规模达到X亿美元,并且预计将以年均X%的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
这主要归因于不断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科技进步以及新兴市场的开发。
三、竞争格局分析佐剂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公司C等。
这些企业在佐剂市场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创新能力、价格等方面。
除此之外,市场还存在着中小型企业的竞争,这些企业往往以技术差异化或特定应用领域为切入点,努力拓展市场份额。
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佐剂市场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环保性能优越的佐剂将获得更多市场的认可和需求。
(2)新材料的应用: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佐剂市场将受益于新材料需求的增加。
(3)市场细分化:随着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增多,佐剂市场也将出现更多的细分市场,各个细分市场将有更多特定需求的佐剂产品。
五、主要市场驱动因素分析(1)工业生产需求增长:佐剂作为工业生产的必需品,其需求量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长。
(2)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佐剂在产品性能、环保性能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助推佐剂市场的发展。
(3)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新兴市场中的工业化进程迅速,带动了佐剂市场的增长。
六、结论综上所述,佐剂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佐剂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市场竞争会更趋激烈,各个企业需加强产品创新能力,关注市场细分,满足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的需求,以保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佐剂的研究现状【摘要】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佐剂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综合免疫佐剂研究多方面资料和最新观点,就免疫佐剂研究概况作一综述,着重介绍几种新型的佐剂的特点,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关键字】免疫佐剂研究佐剂是先于抗原或同时注射于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
从巴斯德至今近百年来已开发了许多菌苗和疫苗,但传统的菌疫苗一般多为全菌或全病毒制成,其中含有大量非免疫原性物质,这些物质除具有毒副作用外也有佐剂作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外加佐剂。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免疫佐剂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直到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兼兽医Gaston Ramon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地增强机体对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的抵抗反应[1],从此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现在,由于高度纯化的新型疫苗的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而常规的佐剂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之很难适应新型疫苗的发展,因此新的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注意。
20世纪60年代,原苏联喀山医学院就对蜂胶影响动物机体免疫活性方面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小鼠、豚鼠、家兔等实验证明应用蜂胶或配合抗原进入机体,能促进机体免疫过程。
1981年Kreuter首次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疫苗佐剂,证明纳米粒子佐剂既能提高细胞免疫,又能提高体液免疫。
1998年Moldoveanu 等最早报道CpG ODN 联合灭活流感病毒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比常规佐剂更高的血清特异性抗体。
这些新型佐剂能克服常规佐剂的一些缺陷,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常用的佐剂有铝盐、油乳、蜂胶、多糖、微生物、氟氏(FA)佐剂、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糖苷及复方中药佐剂等,新型免疫佐剂有核酸、CpG、补体、纳米、脂质体(LIP)等。
下面就几种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综述。
1 佐剂作用机理Cox[2]等提出了佐剂增强免疫应答5种可能的机制:1.1 免疫调节作用众多佐剂具有调节细胞因子网络的能力。
不同的佐剂诱导抗原提呈细胞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促使Th前体细胞向Th1或Th2不同的亚型分化。
1.2 抗原提呈作用某些佐剂能保持抗原构象的完整性,并将其呈递给合适的免疫效应因子。
当佐剂与抗原以更有效的维护构象表位的方式结合时,可提高抗原的体内作用,延长抗原屏蔽时间.1.3 诱导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应答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或保护抗原肽,佐剂可促进相应肽掺入MHC类分子并维持二者结合,同时期望通过诱导IFN-γ和TNF-α来提高肽MHC类分子的表达。
1.4 靶向作用指佐剂通过激发APC摄取和传递抗原,进而向免疫效应细胞提呈免疫原的能力。
此种调节有助于免疫系统获得足量免疫原以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1.5 抗原贮存作用以铝佐剂和油包水佐剂为代表的短期贮存,可将抗原捕获在注射部位免受肝脏清除,像合成多聚体微球等长期贮存的佐剂,可贮存抗原以提供持续和脉冲式释。
而纳米佐剂增强疫苗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纳米粒子与疫苗抗原的结合方式、结合比例等对疫苗抗原有保护性作用,保护抗原免受机体各种酶的降解;抗原物质与纳米粒子结合后更有利于被APC靶向摄取(纳米佐剂和抗原组成的超小体积的微粒是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首选吞噬目标;长效缓释,随着纳米佐剂粒子的降解,抗原可持续释放。
对于纳米佐剂的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因为只有弄清作用机制后,才能根据其机制找到佐剂最大免疫刺激作用和最小不良反应的平衡点,将纳米佐剂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人体。
2·几种新型佐剂的特点2.1 脂质体(LIP)LIP 是人工合成的双分子层的单层磷脂或多层可溶性物质隔开的呈同心圆的微环体脂质小囊,可包裹各种物质及疫苗,该载体主要由磷酸类脂、胆固醇、硬脂胺等组成的单层或多层双分子夹水结构,在体内趋向于沉积在肝、脾、淋巴结等网状内皮巨噬系统中,它既是抗原也是免疫佐剂,由于其膜结构致密,抗原不易漏出,能长久的将抗原传递给适免疫细胞,促进抗原对抗原提呈细胞的定向作用。
LIP 既无毒性,又无免疫原性以及在体内的可降解性,不会在体内引起类似弗氏佐剂所引起的损伤,是一种优良佐剂[3]。
刘湘涛等报道用LIP 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荚膜多糖(CPS)配制的疫苗比用油乳剂、明矾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复合物为佐剂的效果好。
Novasomes 是目前研制的一种新型脂质体样系统用于黏膜免疫,该系统为非磷脂亲水脂分子,在体内稳定性比常规LIP 好,而且价廉、易制备,是一种很好的免疫佐剂。
2.2 纳米粒子佐剂纳米粒子能穿透组织间隙,也可通过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且分布面极广,易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
而且包裹或表面结合抗原的纳米粒子能使蛋白抗原的表面充分暴露,同时使抗原结构更稳定,能促进淋巴集结的摄取,在体内能引起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大量的实验都表明,纳米粒子佐剂可有效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粘膜免疫。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生物纳米科技中心,将小鼠免疫流感病毒A和纳米乳剂的混合物免疫小鼠,20 d 后用致死剂量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结果免疫动物受到了完全的保护,而接种了甲醛灭活病毒或纳米乳剂的小鼠,则发展为病毒性肺炎,6 d后死亡[4]。
Stieneker 等发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粒子对大鼠体内的AIDS疫苗起辅助作用时,与氢氧化铝辅助作用相比,抗体的滴度要高出100~1 000倍[5]。
在国内,何萍,吕凤林等人通过自制纳米铝佐剂,研究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狂犬病毒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结果纳米铝佐剂在诱导HBsAg 和Rabies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早期优于常规铝佐剂, 能够快速地激活和提高小鼠和豚鼠的免疫应答和应答水平[6]。
钟石根等将钙纳米粒子与NP30 制备成Ca-NP30 结合物, 免疫小鼠后发现钙纳米粒子可增强NP30对宿主的保护性作用,减虫率明显提高[7]。
柴家前等通过专门技术制备纳米蜂胶颗粒(NPP),发现NPP使雏鸡血液中的T 淋巴细胞比率和RBC2C3bR花环率都极显著增加, 而RBC2IC花环率显著降低[8]。
纳米佐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可避免传统疫苗的载体效应发生,还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制剂的均匀性、分散性和吸收性,具有较理想的免疫增强作用。
2.3 复合佐剂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抗原或仅应用某一种佐剂,对改善抗原的反应强度、免疫力维持时间、免疫耐受等作用有限,而使用复合佐剂的疫苗比使用单一佐剂的疫苗,可以诱导更强的免疫反应,因此,将不同类型佐剂配合研制复合免疫佐剂成为佐剂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已开发的多种复合佐剂,如中西药复合佐剂,CpG-ODN 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等,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动物试验,证明复方佐剂比单一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更好。
[9]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中药复方可作为佐剂,具有调节各种免疫细胞活性、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的作用,能促进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产生、免疫器官发育、红细胞免疫作用等功能,从而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复方中药作为免疫增强剂,无论是单独使用或与疫苗的联合使用,都能够显著提高抗体效价。
曹国文等[10]以枸杞子、菟丝子等多味中药研制而成的免疫增强剂中药复方,拌料饲喂鸡传染性法氏囊强毒(IBDV)攻毒后的鸡,试验证明,复方中药能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抵抗力;陈德坤等[11]以黄芪、党参及淫羊藿等中药的提取物制成为复合佐剂,研究其对新城疫Ⅱ系疫苗的佐剂效应,结果表明,疫苗与复合佐剂的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免疫鸡的抗体效价及维持时间。
西药复合佐剂,氢氧化锌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均可作为免疫刺激剂。
施建东等[12]在甲肝、乙肝混合抗原中加入不同配比的氢氧化锌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制成复合佐剂,经皮下免疫ICR 小鼠,结果表明LHA 与氢氧化锌按一定剂量配比混合后,甲肝、乙肝混合抗原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和时间内,诱导的免疫增强效应及抗体持续时间优于铝盐佐剂。
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硫酸乙酰肝素与氢氧化锌联合佐剂能有效诱导小鼠增强对HBsAg 的特异性反应,诱导小鼠增强对重组HCV 抗原多肽表位疫苗的体液免疫。
中西药复合佐剂,在吕殿红等的研究中,以具有补益功能的黄芪等结合维生素 E 和左旋咪唑(Levamisol,LMS)配制成两组复方免疫增强剂,研究其对鸡免疫抗体的影响。
结果表明中西药联合使用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应答。
[13]复合黏膜免疫佐剂,南京农业大学以CpG DNA 和胆酸钠按质量比为5∶2 混合或配合制成复合佐剂,用于禽流感灭活抗原的鼻腔免疫,实验证明复合佐剂配合禽流感灭活抗原能够有效提高黏膜局部免疫和全身体液免疫力,为禽流感的预防提供了一条较理想的免疫途径[14]。
2.4 CpG序列CpG序列是指一类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和鸟嘌呤核苷酸(CpG)为核心的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CpG序列可激活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产生大量的多种细胞因子,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CpG序列作为免疫佐剂有如下特点: (1)与常用的氢氧化铝佐剂具有协同作用; (2)一些能与铝混合的减毒活疫苗或多价疫苗则可单独使用CpG-ODN增强其免疫原性; (3)应用范围广.其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 CpG作为疫苗佐剂,能增强鸡蛋溶菌酶、卵白蛋白、肿瘤抗原、传染性乙肝疫苗和流感疫苗等抗原的免疫效果,能加强不同DNA疫苗免疫反应;另一方面, CpG的免疫佐剂作用在小鼠和灵长类中均已得到证实。
许洪林[14]等人通过体外试验确定了研究人CpG-ODN的动物模型,评价了人CpG-ODN在动物模型中对HbsA疫苗佐剂活性;据报道,目前CpG作为人乙肝疫苗佐剂已进入临床试验.虽然CpG-ODN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但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如它的免疫激活机制、免疫剂量(实验表明,高剂量CpG-ODN及重复给药能导致毒性效应)和最适免疫途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5补体分子佐剂补体C3分子是连接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之一。
最近有人用C3d 分子作为佐剂来增强DNA免疫应答。
C3d与特异性受体CR2结合后, 能提供共刺激信号,促进B细胞活化,促进抗体的亲和性成熟,维持免疫记忆,对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很强的正调控作用。
Suradhat等将1~2个C3d编码基因与2种不同抗原编码基因———牛轮状病毒VP7或牛1型疱疹病毒糖蛋白(gD)基因重组,免疫小鼠后发现1个拷贝C3d抑制了特异性抗体水平,2个拷贝的C3d分子效果更加明显,脾细胞中抗原特异性IFN-r、IL-4分泌细胞的频率也有明显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