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势篇第五-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2673e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c.png)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用势造势出奇制胜孙子说:通常而言,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整个部队遭到敌人的进攻而没有溃败,这属于“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对敌军所实施的打击,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属于“避实就虚”原则的正确运用问题。
一般的作战,总是一“正兵”合战,用“奇兵”取胜。
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如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
终而复始,就像日月的运行;去而复来,如同四季的更替。
乐音的基本音阶不过五个,然而五个音阶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然而五色的变化,却是不可尽观;滋味不过五样,然而五味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尝。
作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未可穷尽。
“奇”“正”之间的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似的,无始无终,又有谁能够穷尽它呢?湍急的流水迅猛地奔流,以致能够把巨石冲走,这是因为它的流速飞快形成的“势”;鸷鸟迅飞猛击,以致能捕杀鸟雀,这是由于短促快捷的“节”。
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险峻逼人,他进攻的节奏短促有力。
险峻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弓弩,迅疾的节奏犹似击发弩机把箭突然射出。
战旗纷乱,人马混杂,在混乱之中作战要使军队整齐不乱。
在兵如潮涌,昏沌不清的情况下作战,要布阵周密,保持态势而不致失败。
向敌诈混乱,必须已方组织编制严整;向敌诈示怯懦,必须已方具备勇敢的素质;向敌诈示弱小,必须已方拥有强大的兵力。
严整或者混乱,是由组织编制的好坏所决定的;勇敢或怯懦,是由作战态势的优劣所造成的;强大或者弱小,是由双方实力大小的对比所显现的。
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便会听从调动;用小利诱敌人,敌人就会前来争夺。
用这样的办法积极调动敌人,再预备重兵伺机掩击它。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属求全责备,所以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1a22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e.png)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法·吴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学著作之首,被誉为军事古典著作的代表之一。
下面将为您提供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的内容。
第一章: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故敌,纵之以虚,动之以微,布之以地,齐之以权,而击之以敌。
夫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第二章:作战篇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后已,亲而后离,连而后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第三章:谋攻篇孙子曰: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第十六章:九变篇孙子曰:兵之初见者,以动静之利行之,初见胜,杀人如麻,取地百里,以争于市。
城可攻也。
将则恃之,勇者也。
将者,以守为主,以动为辅。
故能以守为攻者,主内也。
能以守成城者,备敌也。
能以守定国者,治众也。
将之,以治乱为本。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兵家:古代兵法的学派之一,包括《孙子兵法》、《吴子》等。
2.力道原理:孙子兵法中,力道原理是指运用兵力的原理,即以强力攻击敌人的弱点。
3.远近示之:孙子兵法中,远近示之是指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通过示弱吸引敌人远离其援军,然后转变战术迅速反击。
4.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指选择敌人无法预料的时机和方式发动攻击,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5.九变:指战争中的各种变化和应变,包括地理环境的变化、敌人的变化、军队的变化等。
6.将:战争的指挥者,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统率军队。
WHL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WHL孙子兵法(势篇第五)](https://img.taocdn.com/s3/m/ca0693d1bb4cf7ec4afed04f.png)
对《孙子兵法-势篇》的学习针对“守正出奇”我曾经写过一篇心得,但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加之最近重温《孙子兵法》,又有些感受,想结合对其的理解写一《势篇》,作为公司内培训的教案。
【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孙子说:其实统领人员众多的大部队与带领小数较少的小分队原理是一样的,重点就是抓好编制、人员配备;指挥大兵团作战与指挥分队战斗在原则上也基本相同,重点是规章和号令。
统帅三军将士,能始终立于受敌而不败的地位,无非在于灵活巧妙地运用奇、正之谋;能够使兵之所向,如以石击卵般容易,不外乎“避实击虚”在实战中的运用得当。
李贽注:“分,谓偏裨卒伍之分;数,谓十百千万之数各有统制,而大将总其纲领。
”曹操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理解】这一段放到我们工作中来理解,我认为有几点启示:一是要在职场上出类拔萃,那么你在基层时就要有“大部队”的养成和理念,小分队带好了,才可能指挥大部队,这里的重点就是如何针对你的现有资源和状况完善好你的人员组成,使其既无多余,又无欠缺。
二是要想使团队有战斗力,一定要有原则底线和执行力。
管理好团队和使团队有战斗力还不完全一样,如果一个领导缺乏原则底线和使团队成员缺乏号令意识,那这个团队基本不可能有战斗力。
三是要领导好自己的团队,使他们所向披靡,就要把握和灵活运用“虚实”理论,如从学习上,专业知识与文化基础;对待上级,原则与服从;关心下属,表扬与奖励;开展工作,务虚与务实。
【原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译文】大凡作战,以常规战术、策略应敌,以奇谋变幻获得胜利关键。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c1133387c24028915fc34b.png)
7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 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 顺着的意思 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作战的战术不过“奇正”,可是
“奇正”的变化乃无穷无尽。“奇”、
“正”相互转化,就象转动圆环一样, 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它呢?!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8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 势也;
湍急的水,飞快地奔流,以致能 湍急的水 急速 冲走石头,这就叫着“势”。鸷鸟迅
的才华,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是事业成
功的关键。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6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三 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狄仁杰举用降将
萧何月下追韩信 武则天信重狄仁杰 多儿衮结盟吴三桂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7
自身素质和才能。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4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二 出奇制胜,防不胜防
诺曼底登陆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突破马奇诺防线
四渡赤水
泰德特纳广播公司崛起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三井东山再起
25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三 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择人而任势”。选拔德才兼备的各 级组织者,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示他们
因此用科学的编制体制组织最佳的战斗队伍是如意指挥队伍的关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0三主要韬略及应用青化砭一战大捷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4三主要韬略及应用奇正是战术的核心善于应用变化无穷的奇正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第 五 篇
势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篇
1
一、原 译 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 孙子说:凡是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 分数是也;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https://img.taocdn.com/s3/m/80d5784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7.png)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一: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需要良好的组织编制;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需要良好的指挥作战的工具和简单有效的联络信号;遭受敌军攻击而不溃败,关键在于,会正确运用奇正战术;向敌军进攻,达到以石击卵的效果,关键在于,会娴熟运用避实击虚的策略。
二:以正兵迎敌,以奇兵取胜。
善于运用奇兵取胜的将帅,他的战术变化会无穷无尽。
三: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四:
1:混战中,要能保证自己的军队整齐不乱;兵如潮涌,要使自己
的军队阵形周密,而立于不败之地。
2:军队要向敌军显示混乱的假象,其本军必须严整;军队要向敌军显示怯懦,其本军必须勇敢;军队要向敌军显示软弱,其本军必须坚强。
3:军队是严整或混乱,是由军队的组织编制是否合理决定的;士卒的勇敢或怯懦,是由战争态势的优劣造成的;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
4:善于调动敌军的将帅,以假象迷惑敌军,敌军一定上当,从而做出错误的举动。
以小利引诱敌军,敌军一定会上钩。
用小利引诱调动敌军中计,用伏兵伺机破敌。
五:善于作战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必胜态势,而从不对部属求全责备。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总是像圆木、圆石从很高的山上滚下来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所谓的“兵势”啊。
孙子兵法全文
![孙子兵法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9b9ead1711cc7930b71664.png)
《孙子兵法全文》(原译文对照)一、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始计第一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因此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
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四时节候的变化。
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
将领,就是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
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
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
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就不能打胜仗。
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孙子兵法 兵势第五
![孙子兵法 兵势第五](https://img.taocdn.com/s3/m/31f70eeae009581b6bd9ebb4.png)
孙子兵法兵势第五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时间:2009-07-20 15:34:23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①:“瑕”的“王”旁换“石”旁。
形”即为“形式”,“势”即是“态势”。
比方,“形”是一块材料,材料本身的质地好坏,便是“形”的好坏,至于这材料到底有多大用途,这所指的就是“势”。
如孙子兵法中所说得,“形”如一把拉满的弓,而射箭就是“势”了。
弓拉的满,“形”固然好,若没射中,就是“势”的不好了。
有形无势,不好。
不过“形”与“势”,不同于“外表”与“内在”这样的关系,“形”与“势”如同慧能六祖对“定”和“慧”的定义: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形与势之我理解漢风小筑2位粉丝1楼一些人觉得势篇晦涩难懂,不懂其在全书中的角色,特做一点我的见解。
若决积水于千韧之奚者,形也-----《形篇》如转木石于千韧之山者,势也-----《势篇》听起来好像一样,可是细细推究,就会发现不同:积水靠的是数量,在高山上掘开一条小溪是没什么杀伤力的,因此靠的是“积累”,重要的是水本身;而木石本身则性坚硬,但把它放在平地上也不会产生威慑,所以把它要推在万仞之山上重要的是山,及“势”。
孙子兵法势篇原文译文
![孙子兵法势篇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b881f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f.png)
孙子兵法势篇原文译文孙子兵法势篇原文及译文一、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攻势以待不攻之利,攻无不克、必有余地。
攻伐之势,如以石投卵,形去而神存,故能仿佛骛其本而无失其末。
是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一、原文: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攻势以待不攻之利,攻无不克,必有余地。
攻伐之势,如以石投卵者,形去而神存,故能仿佛骛其本而无失其末。
是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二、译文及注释:势就是借助局势中的优势来掌控权力。
优秀的将领能够站在不败之地,将敌人的失败一览无余。
因此,攻击的势头就是要在不进攻时占据有利局面,才能攻无不克、必有余地。
攻击敌人的势头就像是以石头投向鸟卵的情形,但形势可以摆脱,但是思维和计划仍然保持清醒,因此可以实现计划的既定目标而不会脱离实际。
因此,优秀的将领总是从局势中寻找势的优势条件,而不抱怨手下的人员,从而选择最好的人选并掌握势的方向。
三、注释:1. 因利而制权:指利用局势中的优势条件来掌控局势并制约敌人。
2. 立于不败之地:指在局势中站在有利位置,能够掌握整个局势,从而稳稳地站稳脚跟。
3. 失败:指敌人的战略和战术都无法实现预期目的,从而明显地针对敌人。
4. 攻势以待不攻之利:指通过攻击来占据有利局面,以便在进攻时有更好的空间。
5. 不责人:指找到局势中充分利用的优势,追求最优解而不是责骂手下人的错误。
孙子兵法之兵势篇第五:原文、译文、点评
![孙子兵法之兵势篇第五:原文、译文、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751c4f0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7.png)
孙子兵法之兵势篇第五:原文、译文、点评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孙子说:要做到治理人数多的军队像治理人数少的军队一样,就必须组织得好;指挥人数多的军队作战像指挥人数少的军队作战一样,这是由于有规定好了的信号来指挥;统帅全国军队,即使遭受敌人进攻而不致失败,这是由于“奇正”运用得好;军队进攻敌人,要能像以石击卵那样,所向无敌,这是由于“避实就虚”运用得正确。
大凡作战,一般都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所以,善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如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竭。
终而复始,就像日月运行一样;死而复生,就像四季更替一般。
声音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声音的变化,却会产生出听不胜听的声调来。
颜色不过五种,然而五种颜色的变化,却会产生出看不胜看的色彩来。
味道不过五种,然而五种味道的变化,却会产生出尝不胜尝的味道来。
战势,不过奇正两种,然而奇正的变化,却是不可穷尽的。
奇正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那样,无穷无尽,谁能作到穷尽它呢?湍急的水能把石块漂移,这是由于水势强大的缘故;凶猛的飞乌,以飞快的速度簿击,以致能捕手乌鲁,这是由于节奏恰当的关系。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2533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3.png)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孙子兵法【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与生死有关,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因此必须认真研究。
【第一章:计篇】孙子曰: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第二章:作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见习而斗之,胜未定也。
若金九百锤,不如一尚坚也。
兵之动,故无常。
观今夫况昔,犹为未尝有也。
故策之而已矣。
【第三章:谋篇】孙子曰:兵者,以利定国,不以战危国,利而不诱也,乱而不可乱也。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第四章:胜篇】孙子曰:故兵闻招而勿应,良将诡夺也。
故上无便宜,将军无威势,敌无怒,则胜人矣。
善用兵者,屈诡藏拙,诱而不诱,侮敌以求战,兵不厌诈,诈者胙也。
【第五章:军争篇】孙子曰:兵者,祸葫芦也,素争于利,入可为,出可奔,制于必败。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
【第六章:兵势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斗众如斗寡,势均是也。
以示可取,因敌而取,因敌而不取,势也。
故兵形而不穷,因敌而取,不得已而取,兵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以劫,廉洁可以辱。
此五者,五主之死也,亡国之主也。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者劳也。
情素横者,兵不顿。
【第七章:军争篇】孙子曰:兵闻招而勿应,纷纭而勿去,坚决而勿合。
动静有时,勿失机宜。
待势而动,百战不殆,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为战者,能为也。
不善为战者,临敌而无能也。
故曰:胜者,不与民同利也。
持者,与民休也。
【第八章:九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孙子兵法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孙子兵法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7ff21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5b.png)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孙子兵法译文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始计第一】1.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2.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3.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一样,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
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
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
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4.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
兵势篇第五-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兵势篇第五-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ce990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c.png)
兵势篇第五-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兵势篇第五-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孙子说:管理兵员多的部队和管理兵员少的部队道理一样,抓住编制员额不同这一特点即可;指挥大部队作战与指挥小分队作战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掌握部队的建制规模及其相应的指挥号令就行了。
统帅三军将士,能让他们立于临敌而不败的地位,就在于巧用奇兵,变化战术。
进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这是以实击虚的效果。
一般作战都是用正兵交合,以奇兵取胜。
因此,善于出奇兵的人,其战法变化如同天地那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一样不会枯竭。
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而又回,像四季的更迭。
乐声不过五个音阶,但其演奏的乐章却变化无穷,喜不胜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可是五色的变化,就看不胜看;滋味不过五种,可五味的变化,更令人尝不胜尝;战术不过奇正,但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
奇与正互相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无始无终,没有尽头,又有谁能穷尽它呢?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泻,以至于能冲走石头,这便是势;鸷鸟疾飞,搏击食物,这就是短促急迫的节。
孙子兵法兵势第五
![孙子兵法兵势第五](https://img.taocdn.com/s3/m/b26c0ff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2.png)
孙子兵法兵势第五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时间:2009-07-20 15:34:23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①:“瑕”的“王”旁换“石”旁。
形”即为“形式”,“势”即是“态势”。
比方,“形”是一块材料,材料本身的质地好坏,便是“形”的好坏,至于这材料到底有多大用途,这所指的就是“势”。
如孙子兵法中所说得,“形”如一把拉满的弓,而射箭就是“势”了。
弓拉的满,“形”固然好,若没射中,就是“势”的不好了。
有形无势,不好。
不过“形”与“势”,不同于“外表”与“内在”这样的关系,“形”与“势”如同慧能六祖对“定”和“慧”的定义: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形与势之我理解漢风小筑2位粉丝1楼一些人觉得势篇晦涩难懂,不懂其在全书中的角色,特做一点我的见解。
若决积水于千韧之奚者,形也-----《形篇》如转木石于千韧之山者,势也-----《势篇》听起来好像一样,可是细细推究,就会发现不同:积水靠的是数量,在高山上掘开一条小溪是没什么杀伤力的,因此靠的是“积累”,重要的是水本身;而木石本身则性坚硬,但把它放在平地上也不会产生威慑,所以把它要推在万仞之山上重要的是山,及“势”。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https://img.taocdn.com/s3/m/2e6a949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4.png)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孙子兵法·势篇》第五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1. 原文;(一)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二)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击〕,至于毁折者,节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四)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五)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六)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七)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2. 译文;译文:孙子说:治理千军万马就如同治理小部队一样简单,那是由于有严密的组织编制;指挥大军作战就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容易,那是由于有有效的号令指挥;统率三军部众可使其四面受敌而不致败北,那是由于奇正之法运用得巧妙;兵力所加,就如同以石击卵那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是由于善于以实击虚。
译文: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万物那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之水那样通流不竭。
日月运行,昼夜往复;四时更替,冬去春来。
声不过宫、商、角、徵、羽,而五声的变化却听之不尽;色不过青、黄、红、白、黑,而五色的变化却观之不尽;味不过酸、甜、苦、辣、咸,而五味的变化却尝之不尽。
孙子兵法-翻译、解释(完整版)
![孙子兵法-翻译、解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9b68f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e.png)
孙子兵法-翻译、解释(完整版)孙子兵法—翻译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细心研究和慎重考虑的。
二、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译:所以要从五方面来比较、核算,探求其事实。
第一是主义,第二是时间,第三是空间,第四是精神,第五是纪律。
三、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译:道的含义,就是使全国人民,意志统一,精神集中,人民和政府,才能同心协力,同生死,共患难而不怕牺牲。
四、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译:为将者,必须具有才智、威信、仁爱、英勇、严肃等精神与性格。
五、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自问:谁的主帅,能使全体军民意志统一与精神集中?谁的将领具有才能?谁得天时地利?谁的法令能贯彻执行?谁的军队强大?谁的士兵有训练?谁得赏罚,公正严明?根据这些事实判断,便能预先知道谁胜谁败。
六、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分析情况,计算利害,然后部署打击敌人之形势;并利用其他有利的手段与权宜之处置,掌握变化,进行机动。
七、兵者,诡道也。
译:兵法,是诡诈多端,千变万化的行为。
八、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译:有能力,故意显示没有能力,要用兵,故意显示不用兵。
九、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译:欲攻近处,故示欲攻远处;欲攻远处,故示欲攻近处。
十、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这就是军事家战胜的道理,但战争乃千变万化,必须灵活运用,决不可能事先传之其秘诀的。
十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译:战争未发生以前,要有精密周详的国防计划,得到胜利的,是因为计划精详。
十二、其用战也贵胜。
译:大军出争作战,以争取胜利为第一要务。
十三、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后矣!译:如果军队疲惫,挫失锐气,经济枯竭,则邻近敌国,便会乘机入侵;虽有智谋的主帅,也将无法结束战争,确保胜利了。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https://img.taocdn.com/s3/m/6ecee3c90508763231121285.png)
纷纷坛坛:纷纷,紊乱;纭纭,多而且乱。 旌旗混乱的 样子 形圆:指阵势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 如。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军队要 装作“乱”,本身必须“治”,要装作 “怯”,本身必须“勇”,要装作“弱”, 本身必须“强” 形之,敌必从之:以假象迷惑敌人,敌人 必定上当。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以小利引诱调动敌 人,以伏乓待机破敌。
强 。 治 乱 , 数 也 ; 勇 怯 , 势 也 ; 强 弱 , 形 也 。
圆 而 不 可 败 也 。 乱 生 于 治 , 怯 生 于 勇 , 弱 生 于
纷 纷 纭 纭 , 斗 乱 而 不 可 乱 也 ; 浑 浑 沌 沌 , 形
原文: 怯生于勇;勇怯,势也
释文: 表面示敌怯懦,必须勇猛顽强;勇猛顽 强而能示敌怯懦,是战场态势有利的结果 例证: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李自成于宁州东北的 襄乐败明军一部。明朝廷为之震动。明将洪承畴为报宁 州兵败之仇,随即派曹文诏率劲旅出击李自成部。曹文 诏为人老谋深算,善于挥师作战,素有“第一良将”之 称。曹文诏率军气势汹汹地杀奔李自成。李自成没有正 面与之对抗,以主力设伏于真宁湫头镇,尔后故作惊慌 之状,引部分兵力后撤。曹文诏步步进逼,起义军步步 后退。正当明军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之时,暗中埋伏的 起义军主力突然杀声四起,数万将士直奔明军,明军大 乱,纷纷溃逃。曹文诏命丧乱军之中。
朱棣避实击虚绝路逢生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为了争 夺皇位,发动起义,不建文帝 交战近两年始终难分胜负。而 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朱棣越 来越处于劣势。据资料记载, 当时建文帝已把京城军队全力 派出,京城的防守十分薄弱。 朱棣的谋士道衍和尚也建议: “勿下城色,疾趋京师,京师 单弱必丼”。主张远征京师金 陵。1401年12月,朱棣避开 建文帝正面战场上强大的兵力, 远征金陵,由于当时京师防卫 空虚,敌寡我众,丌足5个月的 时间,朱棣即入长江北岸。风 势正劲,朱棣趁胜追击,一丼 攻占了京师,推翻建文帝,夺 得皇位。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及赏析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7fb7a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b.png)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及赏析兵势《孙子兵法》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本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
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释〕治众:管理众多士卒。
分数:原指辨别数量,此指军队各级的组织编制。
古代军队分级管理,军旅卒伍人数有一定的规定。
如百人为卒、五人为伍。
斗众:指挥众多士兵战斗。
形名:事物的形体和名称。
这里指军队指挥的方式方法。
奇正:古代兵法术语。
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伏掩袭为奇;交战以正面主攻为正,机动部队侧翼、突袭为奇。
所加:所向。
碫:磨刀石,泛指石。
虚实:指兵力的分散和集中。
正合:主攻部队与敌正面交战。
以奇胜:用机动部队取胜。
四时:四季。
五声: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甜、苦、辛、咸。
战势:作战的态势。
相生:相互转化。
疾:急剧而猛烈。
势也:是水势造成的。
毁折:毙命,指鸷鸟捕杀小动物。
节也:节奏快的缘故。
险:疾速而迅猛。
短:短促。
彍弩:拉满的弓弩。
发机:扣动弩机。
纷纷纭纭:杂乱的样子。
斗乱而不可乱也:战斗虽乱而自己不可被搞乱。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afb6fdb0508763231121264.png)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 (上)【始计第一】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始计第一】译文: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
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
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
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上)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上)](https://img.taocdn.com/s3/m/4b4d347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3.png)
《孙子兵法》势篇第五(上)
本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
孙武认为,只要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
础。
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利态势,就必须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奇”“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的变化是无穷的。
所以,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
此外,要造成有利的1态势,还必须善于故意向敌示弱,诱敌以利,以达到欺骗和调动敌军的目的,造成战胜敌军的有利时机。
【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孙子说:想要做到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就像治理少数几个人那样简单,就要靠良好的组织、编制;想要做到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就像指挥少数几个人一样井然有序,就要靠良好的指挥作战用的工具及简单有效的联络信号;即使四面受敌也不会遭遇失败,关键是要正确的运用奇正战术的变化;向敌军发起进攻时,想要达到用石头砸鸡蛋一样的效果,就要娴熟地运用以实击虚等手段。
【原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译文】湍急的流水疾驰奔泻,甚至能漂动大石,这是因为他有强大的水势;鸷鸟速度飞快,以至于能迅速捕杀锁定的鸟兽,是因为它掌握了急促的节奏,因此,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也不一定是能够制造险峻事态的人,他进攻的节奏必然是极度短促的。
善战者所造成的势险就如同拉满弓弩一样,随时可以发射,进攻的节奏就如同扣动弩机那样,突然就可以发生。
【诗歌鉴赏】孙子兵法第五篇 兵势篇全文及译文
![【诗歌鉴赏】孙子兵法第五篇 兵势篇全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ee3d4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9.png)
【诗歌鉴赏】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全文及译文【诗歌鉴赏】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全文及译文孙子兵法?第五部分:全文及翻译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全文孙子说:治众如治少,分数也一样;和一群人打架就像和几个人打架一样,形式名称也是;只是三军人民可以让那些将要被攻击的人不败;士兵的增加是什么?鸡蛋投掷器也是虚拟的和真实的。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刺激水的疾病,就像巨石一样,潜力也很强;猛禽的疾病,至于那些被摧毁和破坏的人,没有节日。
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是危险的、矮小的。
施茹?弩,如毛。
一个接一个地对抗混乱,但不是混乱;混乱、圆润、无敌。
混乱源于治理,恐惧源于勇气,软弱源于力量。
为了控制混乱,我们必须计数;勇气和胆怯是强大的;力量,形状。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因此,善于战斗的人的潜力就像把一块卵石变成一座千英尺高的山。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译文治大军和治小军一样有效,这取决于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指挥一支庞大的陆军部队就像指挥一支小军队,依靠一个清晰高效的信号指挥系统;全军对敌的不失败,取决于正确运用“七正”的变化:攻敌易如反掌,关键在于用实际打击敌人。
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
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象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象江海一样永不枯竭。
象日月运行一样,终而复始;与四季更迭一样,去而复来。
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听不完;红、黄、蓝、白、黑不过五色,但五种色调的组合变化,永远看不完;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而五种味道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尝不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兵势篇第五-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孙子说:管理兵员多的部队和管理兵员少的部队道理一样,抓住编制员额不同这一特点即可;指挥大部队作战与指挥小分队作战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掌握部队的建制规模及其相应的指挥号令就行了。
统帅三军将士,能让他们立于临敌而不败的地位,就在于巧用奇兵,变化战术。
进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这是以实击虚的效果。
一般作战都是用正兵交合,以奇兵取胜。
因此,善于出奇兵的人,其战法变化如同天地那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一样不会枯竭。
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而又回,像四季的更迭。
乐声不过五个音阶,但其演奏的乐章却变化无穷,喜不胜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可是五色的变化,就看不胜看;滋味不过五种,可五味的变化,更令人尝不胜尝;战术不过奇正,但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
奇与正互相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无始无终,没有尽头,又有谁能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泻,以至于能冲走石头,这便是势;鸷鸟疾飞,搏击食物,这就是短促急迫的节。
因而,善于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发动攻势的节奏是短促的。
势就像张满待发的弓弩,节就是触发的弩机。
旗帜交错,人马纷坛,要在混乱中作战而使军队行阵不乱;浑浑沌沌,迷迷蒙蒙,行阵周密就不会打败。
在作战中,混乱产生于整治,怯懦产生于勇敢,软弱产生于刚强。
严整与混乱,是由组织编制好坏决定的;勇敢与怯懦,是由势态优劣造成的;强大与弱小,是由实力大小对比显现的。
因此,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容易给敌人造成一种假象,敌人就会上当
受骗;给敌人一点甜头,敌人必然会贪利进攻;以小利引诱,用精锐的部队来等待敌人进入圈套。
善于作战的指挥员,总是从势中寻找取胜的战机,而不苛求部属。
因而,他能恰当地选择人材,巧妙地运用势。
善于运用势的将帅,他指挥军队作战,就像滚动本石一样。
木头、石块的特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从千仞高山上滚下的圆石那样。
这就是所谓的势!
始计篇第一作战篇第二谋攻篇第三军形篇第四兵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军争篇第七九变篇第八行军篇第九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火攻篇第十二用间篇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