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北京的春节》评课稿
北京的春节听课记录及评析
北京的春节听课记录及评析在这个新的一年里,我有幸参加一场特别的春节听课活动,这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为大家介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记录和评析。
会议地点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学校的宣传栏上看到了广告宣传,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当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会议的场地在教学楼里的大教室。
在等待开始的时间里,我和几个同学谈论起了即将在这里进行的活动,我们很期待这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会议开始后,主持人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前世今生。
在介绍完了传统文化之后,主持人就邀请了一位文化旅游专家为我们讲解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业。
专家先是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业的基本情况,接着,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些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如北京的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并且还与我们分享了他在这些景点内用行程规划工具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美妙。
在听完了专家的讲解之后,主持人又邀请了一位当地的文化旅游从业者来分享她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她特别提到了在推广传统文化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的种种挑战,如文化与旅游业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口碑和品牌推广上实现双赢的局面。
她还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坚持自己热爱的工作并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并稳步发展的。
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我认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方面,我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我们在传承中更好地开拓自己的创新思路,并自如地应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局面。
这次听课让我更加认识到了我们国家门大开,接受世界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体现了现代文化建设的角度,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够准备好迎接接下来即将到来的文化旅游发展的重任。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一等奖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一等奖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是《北京的春节》。
一、教材分析《北京的春节》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散发着浓郁的老北京风情,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唯一一篇描绘节日的课文。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
全文内容层次清晰,词汇丰富,语言地道,适合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浓浓的年味儿,情感得到熏陶、感染、升华。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
过程与方法:1. 读中理解课文描写详略恰当写法的好处。
2. 体会详写部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思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
难点:文章详略恰当的写法的好处及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在新课开始时,我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场景,并配以课文录音,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激起学习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中过春节时的情景,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过春节的经验和感受。
最后由老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京的春节》,看看老北京的春节与我们所过的春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大致脉络。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前前后后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和相关时间点,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北京的春节观课评课记录
观课、评课记录。
《北京的春节》观课记录《北京的春节》——评课记录赵园:《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
杨老师在教学的设计上就颇费巧思。
从生字正音、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搜集各地春节习俗,一系列操作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对学习新授知识做好了铺垫。
在这堂课上,杨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走进了春节的四次高潮“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杨老师先是带着学生共同学习了“腊八”这部分,然后总结学习方法,再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其他学习。
如“除夕”部分,找出中心句“除夕真热闹”,明确该句在段落结构中的作用。
接下来,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来体会除夕的热闹非凡: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
从“香味、色彩、声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参与讨论交流气氛热烈。
汇报时,也能就个人感受侃侃而谈。
建议:教学的容量还可再精简一些;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气氛热烈,但在朗读训练和指导上较少,学生应多从朗读语言中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满敬智:1、注重情境创设。
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
张老师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
她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
教师还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同时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达到教与学的提升。
在课件中达到了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更加让学生体会到了新年的祥和与热闹。
2、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
《北京的春节》听课心得评课稿
《北京的春节》听课心得评课稿《北京的春节》听课心得评课稿《北京的春节》——听课反思听了六年级一班周老师的示范课,内容是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感受颇深,就这节课我说说我的感受想法。
首先值得我学习的是周老师的学案工整,模式正确规范,整节课的思路清晰。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供我们一起探讨摸索。
我就说说我自己在上这节课时怎么处理一些环节吧。
一、学习生字环节,我会给学生10分钟时间完成。
步骤如下:读、看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工具书、问同学解决生字注音组词-------同桌互读、互说。
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能节约时间,同时学生应该能真正掌握需要学的字词。
字词的检测方式(10分钟):1、学生上黑板讲自己理解最好的生字(读音、组词),2、动笔练习生字注音组词,3、开火车轮读。
二、学习字词环节(10分钟)。
步骤:先学,学生运用词语手册,互读词语解释。
后教,出示词语解释,学生写出所对应词语。
书本中出现的个别难词就随文学习。
三、当堂检测环节,周老师的设计已经很好,概括了这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唯独就是时间把握不够。
四、教学中老师的激励语言要时时挂在嘴边。
课堂的激励语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无论是哪个年段的学生都应该多鼓励,同时要建立起学生之间的竞争。
我们常抱怨学生上课不动嘴,殊不知其实是老师没有引导调动起来。
只要有鼓励有竞争,课堂便有了活力。
我们都是年轻的老师,经验不够,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周老师为我们做了示范,供我们学习研讨。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也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评课稿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
店铺在此整理了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评课稿,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评课稿1《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主要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过春节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等春节习俗文章语言简洁而生动,结构清晰完整,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李云军老师这节课准确把握教材,详细讲解过年的准备以点带面,突出过年的喜庆、热闹。
闫老师这节课侧重于以下几方面:1、注重情境创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上课伊始,闫老师通过课件出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及文化图片,让学生既了解了中国传统的风俗,又感受到了过年的喜庆紧接着教师又通过一首北京春节童谣的展示,学生交流喜欢过年的理由,把课堂气氛进一步提升。
2、教学目标明确,抓住关键词句,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本节课闫老师引导学生多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有思、思中有议、议中有论,抓住关键词、句、段用多媒体出示,先让学生去了解、感受《北京的春节》所描绘的热闹气氛,然后将重点句子用大屏幕显示出来,让学生反复的读,用心体会,并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广阔空间,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说,尽情的去想象,使学生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3、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让学生从年前的准备过程中品年味。
老舍先生在描写年前准备时很细致,闫老师就抓住这一时间段大人、小孩儿、铺户的活动体会年前的忙碌、紧张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
4、闫老师注重引领学生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收获。
总之,本节课实实在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北京的春节》听课评课
《北京的春节》听课评课
《北京的春节》听课评课香甜的腊八粥、色如翡翠的腊八蒜、熙熙攘攘的买年货的大人、孩子一下子吸引了我们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孩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这是我们听的马老师的《北京的春节》一课的课前交流环节,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利用课件播放与过春节有关的图片并配上了优美的乐曲,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也说明了马老师备课准备得非常充分。
在教学中马老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朗读,如在人们准备过节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人们的忙碌?老北京怎样过小年的?大人们忙什么?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
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体会人们过年前的忙碌,体会年味。
这种教学方式不错,但我认为这部分可以一个问题链来提出,更能让学生有的放矢,体会更充分。
可以这样出示:在第一部分(1-7)哪些地方体现了人们年前的忙碌?-----大人们、孩子们、商户们分别在忙什么?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不知是否恰当,只是个人的一点建议而已。
还想和老师们交流一下,在高年级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品读内容之外,更要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名家名篇,更值得推敲。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一句话,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又幽默风趣;在写作方法上学习先总后分的方法。
除夕真热闹部分,可以这样设计:找一找本段的中心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具体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既能让学生品、悟内容,又能学习写作方法。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体会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
【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体会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过春节的不同之处,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歌曲:《新年好》、关于春节的课件。
学情分析: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高年级。
六年级已拥有了一定的语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联系前后课文进行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说中融入情景,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播放音乐《新年好》,并出示课件1。
师:听着这音乐,你们有没有觉得又回到了过春节的情景呢?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谁来说说你家过春节的事。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师小结并导入新课:春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节日,祥和的节日,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课文的要求:(播放课件2)(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边读边想,把自己融入文章中去,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全班交流。
(1)播放课件3:【我会读】腊月、蒜瓣、翡翠、杂拌儿、麦芽糖、榛子、栗子、逛天桥、逛庙会(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13篇)《北京的春节》及篇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体会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
【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体会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过春节的不同之处,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歌曲:《恭喜恭喜》、关于春节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恭喜恭喜》,幻灯片播放与春节有关的图片,让学生们重新回味过年的喜庆的氛围,问同学们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2.在大家谈了自己家乡过春节的情况之后,那么大家是不是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呢。
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过春节?为什么我们把春节称为“年”?我们在过年,那么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的人们是不是也在过年呢?(老师和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关于春节的一些资料。
)3.在我们回味了年的感觉,了解了年的来历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老舍爷爷笔下的老北京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二、疏通全文,整体感知1.请13位学生轮流大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给每段做标记,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易读错的词和句进行指导和纠正。
)2.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板书呈现本文重点要学习的和易错的新字词,如“旬、熬、蒜、醋、翡、榛、栗、筝、鞭、逛、腊八粥、蜜饯、掺和、黏、通宵、娴熟”,个别新词的意思可以用ppt加文字或图片解释。
3.在疏通完文字之后,让学生再快速地浏览课文一遍,同时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对北京的春节进行描写的,并找出具体的词语来说明,老北京的春节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整体印象。
4.对所提问题进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时间顺序: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8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8篇】《北京的春节》的说课稿篇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文章《北京的春节》,我的说课内容: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分析《北京的春节》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中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二、说教学目标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所以对本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三、说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读中感悟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情境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心中兴趣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和北京春节的图片,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论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在这些节日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3)交流汇报。
老师板书:腊八__腊月十三__除夕__正月初一__正月十五__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3、入境学文、精度品味(1)让学生选择出文中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A、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爆竹的声音,文中哪些地方提到?B、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a、找文中有关饮食的句子,说说体会(充足、美味、丰盛)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
—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
几点关注精彩课堂—《北京的春节》课例评析一、教材分析《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了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选文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且能将自己的感受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成为备课的一个难点。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
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
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
这也诚如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生活是唤起学生真实情感体验最好的老师。
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体验情感便是本课教学的宗旨。
四、课例片段一、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
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
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
2018年《北京的春节》评课稿-文档资料
《北京的春节》评课稿《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
依次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
本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课堂上,张杰老师能够从以下几点着眼进行教学:1、注重情境创设。
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
张老师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
她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
教师还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同时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达到教与学的提升。
在课件中达到了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更加让学生体会到了新年的祥和与热闹。
2、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
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
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张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3、张老师能够遵循六年级的年段特点和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她首先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细读课文,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初读体会年的味道。
再感知,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
北京的春节评课发言稿
北京的春节评课发言稿北京的春节评课发言稿篇一学生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而且理解起来较容易些。
成功之处:1.本课教学设计合理流畅,把握教材准确,制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基本上达成预定的目标。
2.基础知识点把握准确。
对修辞手法、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在充分引导学生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善于表达。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渗透体会句子的方法。
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3.在教学中,从整体入手,抓大放小,在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分清详略重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最感兴趣的部分,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的同时,也不忘教师的引导作用。
不足之处:对于毕业班的教学,我对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做到精致细腻,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纵观《北京的春节》这堂课,我终于感觉自己错了,一直指导学生详略得当,可自己的课堂却略而不略,详而不详,该舍的不舍,该抓的抓不牢,方法单一,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
总感觉课文的每个方面都要学生掌握到,词语、重点句子、表达方法、语言特色等等,不舍得撇开,就讲解,结果却适得其反,一篇课文下来,虽然学生学习状态很好,兴致很高,但真的能把知识都学会的没几个,可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要抓住文章的详略,运用多而有效的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过程实而有效。
改进措施:以此为例,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对学生放手,更要对自己放手,该舍的一定要舍,该详的一定要落实到位。
北京的春节评课发言稿篇二《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
文章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勾起读者对年味儿的向往,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留恋。
针对本课授后的教学实际,我作出如下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因为在讲授本节课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及习俗还记忆犹新,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在课堂上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最新《北京的春节》教案最新《北京的春节》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最新《北京的春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浓浓的“年味”。
其实,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值得我们细细咀嚼。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嚼嚼这一独特的味道。
提问:我们知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春节的时期的几个重要日子活动。
那么,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腊八”这部分,现在大家来回忆一下: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二、深入阅读,体会气氛。
1、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学生感情读文2、指导品读“正月初一”。
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你们春节拜年吗?说说你拜年的经历。
(4)引导学生了解庙会时怎么回事?3、指导品读“元宵”。
全班齐读,边读边画:(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说说你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
北京的春节评课稿
北京的春节评课稿尊敬的评课领导、评课专家、各位教师:大家好!我是今年春节期间,在北京举行的一堂寓教于乐的春节文化活动课的主讲人。
现在,我将简要介绍一下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内容呈现和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对中华民族传统的自豪感。
内容呈现:通过分组竞赛、互动游戏和传统习俗体验三个环节,全面展示了春节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1. 分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春节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例如“春联的由来”、“年夜饭的文化含义”等。
每个小组要制作一个富有创意的展板,并在展板上用图片和文字详细介绍所选话题的历史、传统和意义。
经过激烈的展板展示和互动评比,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互动游戏:为了增加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们设计了几个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互动游戏,如猜灯谜、包饺子比赛等。
这些游戏既蕴含了春节文化的知识点,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3. 传统习俗体验: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春节习俗,如舞龙舞狮、放鞭炮、挂红灯笼等。
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传统习俗的来历和意义。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整体设计比较成功,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收获了对春节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然而,在反思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有些陌生,因此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有所不足;二是时间控制不够精确,导致有些环节时间过长,而有些关键环节则显得有些仓促。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有以下改进方案:一是在课前通过布置作业、展示影片等方式提前引导学生了解春节文化;二是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保证课堂进度更加紧凑,同时也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提问和讨论的机会。
再次感谢各位评课领导和专家的耐心聆听和宝贵建议,让我能够不断完善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北京的春节》教学评析
《北京的春节》教学评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北京的春节》教学评析发言稿
《北京的春节》设计与实践怎样?
龙老师这节课善于创设欢乐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品读的时候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渗透;容量较大但没有时间展示。
如果第三个环节“喜欢哪个画面,找出句子读一读”能与第四个环节品读感悟“印象深刻”的地方合二为一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本课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实践得如何?
读中学;龙老师整节课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品读,谈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读中学的体现。
本课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你认为精读课应该有怎样的教学模式呢?
本课的教学模式是:问题研学分享
提升;我觉得精读课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来引领整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既能引导学生思考,进行读中感悟,还能体现写法,让学生迁移训练。
“问题研学分享提升”也不错。
本课如果“我来教”设想如何?
首先,我会让回顾上节课归纳出来的表格,明确课文写作顺序;然后,抓住其中四个详写的节日让学生自由品读,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抓住除夕一段的描写让学生仿写段落;最后明确课文写法的好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北京的春节》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蒜、醋、饺”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饺子、万象、鞭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4.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与评析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例与评析《北京的春节》是一篇介绍北京春节庆祝方式的文章。
本文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春节文化,尤其是北京地区的习俗。
文章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春节前的准备工作,二是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三是春节后的收尾工作。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春节文化,尤其是北京地区的习俗。
2. 学习文章阅读策略,如关键词的确定、段落结构的分析等。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5. 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呈现北京春节期间的美丽景色,使学生能感受到北京春节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主题。
2. 阅读课文(1) 组织学生全班阅读并讨论关于文章主题问题。
(2) 小组学习:每个小组阅读一段,总结关键词,并介绍自己组部分的阅读。
(3) 学生复述课文。
要求学生在自己小组内互相复述自己自己的理解。
大家要彼此倾听,了解和理解自己和别人的理解和看法。
(4) 集体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探讨文章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比如描述、对比、强调语气等等。
3. 图片讲解通过图片展示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和食品,让学生了解春节期间北京地区的庆祝方式和日常生活。
4. 观看视频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片段并讨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春节的气氛和传统文化。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学生自主撰写一篇800字的“北京春节”主题作文,要求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北京春节的庆祝方式、食品以及中国春节文化等。
6. 评价和反思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和其他同学交流和讲述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感受。
三、教学评价本课程设计力求深化学生对中国春节文化的认知,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写作和表现,来综合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在课后也会与学生进行意见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春节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写《北京的春节》评课稿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
依次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
本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课堂上,张杰老师能够从以下几点着眼进行教学:
1、注重情境创设。
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
张老师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
她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
教师还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同时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达到教
与学的提升。
在课件中达到了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更加让学生体会到了新年的祥和与热闹。
2、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
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
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张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3、张老师能够遵循六年级的年段特点和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她首先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细读课文,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初读体会年的味道。
再感知,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
建议:这篇*很长,张老师虽然注意到详略处理,但仍有牵绊,对于某些该舍弃的地方不敢舍弃,该放手的地方还有些蹑手蹑脚。
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符合“长文短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