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doc
论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20 0 9年 7月
泰 山 学 院 学 报
J URNAL OF T S O AIHAN UNI RST VE I Y
Vo _ N0. l31 4
J1 20 u. 09
论 布 哈 林 的 平 衡 论 思 想 及 其 对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启 示
常不断的相互作用 。
会结构理论的继承和发挥 ,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其 次 , 哈林 认 为 , 会 虽 然 是 一 个 “ 广 泛 布 社 最 社 会 的视域 下 , 梳理 、 研究 和 总结 布 哈林 的社 会 平 的 、 含人 们 之 问一 切 持 续 的相 互 作 用 在 内 的 相 包 衡论 思 想 , 疑具 有积 极 的理论 意 义和现 实 意义 。 互作用 的体系” 』 ’但是这个体系的 内部各要 无 ¨( ,
第4 期
张建 忠 : 布 哈林 的平衡 论 思想及 其对 构建 社会 主义和 谐社 会 的启 示 论
7 7
这就是说 , 平衡一经确立 , 随即就被破 坏; 又在新 衡 ) 的变化 , 应当取决于体系和环境之间存 在的关 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 , 又再度被破坏 , 如此循环 系。体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决定 因素。因为体 往复 。 I(6由此可知 , ”Ie) ]7 布哈林 把社会 பைடு நூலகம்平衡看 系的整个状况 , 它的运动 的基本形式( 衰弱、 发展 、
作是 一个 历史 发展 着 的过程 , 不 是静 止 的状态 。 停滞) 而 正是 由这种关系决定的。……内部 ( 结构 ) 在 布 哈林 看来 , 在现 实 中 “ 切 皆 动 , 切 皆 流 ” 一 一 ,
平衡是依赖于外部平衡 的因素 ( 是这种外部平衡 “ 止 即 绝 对 的 稳 定 在 现 实 中 是 不 存 在 的 ‘ 静 函数 ’ 。 _( 那 么 , ) ”l眦’ _ 能否 因此 认 为布 哈林 的 的” … 。 相反,世界 中存在着各种作用不同的 平衡论具有 某种外 因决定 论 的色彩呢?其实不 “
论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之核心——系统之动态平衡思想
法 的产 物 , 是对 苏俄社 会 主义 经济 建设 之路 的积 极 探 索 和反 映 。 哈林经 济哲 学 思想 为苏 俄描 绘 出 了 布
布哈林 是一 位卓越 的马克 思 主义理 论 家 , 在 他 马克思 主义 经济 学 和哲学 上都 有 不朽 的贡献 。 布哈
林 经 济哲 学 思想 是 继 承 了 马 克思 经济 哲 学研 究 方
平 衡实 现平 衡 , 这些 波动 的机制 是竞 争 的机 制 —— 因为 在 动 的平衡 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 链 条 上 的 每个 新环 节 是 在 更 高级 的形式 上 , 在集 中过 程 的基 础上 再 生产 这种 平 衡 的 。_ ”1 这 部著作 中布 哈林 还多 次提 到 平衡 问 在 题 。次 年 , 9 1年在 出版 其名 著 《 史 唯 物 主义 理 12 历
论布哈 林经济 哲学思想之核心
系统 之 动 态平衡 思 想
剥 国 徽 、
( 内蒙 古 工 业 大 学 人 文 与社 会科 学 学 院 , 蒙 古 呼 和 浩 特 内 005) 10 1
摘 要 :布哈 林 的 平衡 论 是 建 立 在 系 统理 论 之 上 的 系统 之 动 态平 衡 思 想 。 把 自然 界 和 社 会 都 是 当作 一 个 他 整 体 来看 待 , 当作 一 个体 系即 系统 来研 究其 动 态 平 衡 关 系 的 系统 之 动 态 平衡 思 想 以其 鲜 明 的 特 色和 理论 高度 构成 了 布哈 林 经 济 哲 学 思 想 的 核 心 。特 别 是 布 哈 林 关 于 国 民 经 济 平 衡 发展 的 思 想 , 布 哈 林 平 衡 论 思 想 在 经 济 是
平衡论_布哈林对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贡献
及经济管理要适宜适度,如果国家的计划和管理工作破坏 了某种重要的比例关系, 就会出现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调, 造 成商品短缺和粮食供应危机, 这样, 经济发展的平衡就会被 打破, 将导致国内的政治平衡被破坏。所以, 他强调经济平 衡是政治平衡的基础,党和政府必须尽力安排好国家的基 本经济比例, 保证经济平衡, 从而维护国家的政治平衡 (即 稳定) 。 而且他还指出, 如果中央权力过分集中, 必然会严重 地影响和压抑地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性,从而破坏 全国领导体制的平衡, 使得整个体制变得僵化而失去活力。 在这之前, 列宁也强调 “在巩固国家计划领导的同时, 必须 给地方苏维埃和经济机构以广泛权利,更好地发挥地方经
并举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工业顺利发展和持续稳定的增
"&$ 也即必须继续坚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让城市与农 长。”
村、 工业与农业建立一种相联系的经济纽带, 工业的发展要 以农业的真正积累为前提。布哈林坚持反对最大限度地把 资金从农业方面抽调到工业方面以求工业化的最大发展限 度的做法。 他曾经说, 过度地抽取农业资金无异杀掉会生金 蛋的母鸡。他对牺牲农民利益的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 进 行了批判,并指出如果执行这样的路线在经济上将完全导 致社会主义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崩溃和破坏,在政治上将 导致工农联盟破裂, 或者至少是严重破坏。 同时布哈林也强 调了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工业。他说大工业是改革农业 的杠杆。 “如果没有拖拉机, 没有化学肥料, 没有电气化, 农
学术论坛
!"#$ !""# %& $ ’
本建设计划时,必须严格掌握积累的界限和投资的最大限 度, 不能片面追求积累, 要与生产性消费、 群众性生活消费 联系起来一并考虑, 尤其投资要留有余地, 不能不考虑实际 情况。 “不能用 ‘未来的砖头’ 建造 ‘现实的工厂’ ” 。!"#对 $%&’ 年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制定的经济建设计划,他提出了批 评。而且布哈林还认为片面追求积累和片面追求消费都是 不妥的, 两者间应有一种协调的关系。 布哈林有关积累和消 费的论述,旨在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再生产过程 中, 积累超过了合理的限度, 致使消费的匮乏, 给人民群众 的物质生活经济利益造成困难,这是一个有待认真解决的 重大问题。 布哈林关于国民经济建设的 “平衡论” 所提涉及的方面 相当多,其着重点在于强调正确处理和安排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中各个领域、 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故这种 “平衡 论” 所强调的平衡, 不是绝对的, 静止的平衡, 而是相对的动 态的平衡, 也即和谐有序。 这种动的经济平衡的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模式, 比较客观、 灵活地考虑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 设的思路, 接近于列宁晚年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包含 相当合理、科学的因素,是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经验的总 结,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论布哈林系统之动态平衡思想
西北 民族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 学版 ) 哲
中国民族学类核 心期刊
20 0 6年第 5期
No. . o 6 52o
J N T W E T I I I ̄ ' .R T ONA I I S P l ̄p y-d o - S ∞c ) - OR H S N VE t Y1 J - TI 0 NA I L T R (ho h D dl d e I S
输 入 , 系即 系统 走 向平衡 ( “ 寂 ” 。 由此 可 见 布哈 林 所 说 的平 衡 是 一 种 动 态 的平 衡 。布 哈 林 说 : 体 即 热 )
展的平衡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 自此布 哈林的平衡论扬名天下, 引来无数 的争论、 毁誉, 有列 宁、 斯大 林、 卢卡奇、 葛兰西的褒贬, 也有阿・ ・ 莫 德波林、 ・ 列 柯拉科夫斯基 、 ・ ・ 赫 雷 布坎南、 摩西 ・ 莱文、 岭野修等 名家的学术研究, 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学者一直在潜心研究。通过新的视角如布哈林经济哲学、 系统哲学 的研 究 , 以使布 哈林 平衡 论 思想焕 发新 的 生机 。 可 布哈林从唯物主义的一般观点出发开始了他对平衡理论的论述, 他认为,变化的规律、 “ 不断运动的
论布哈林 系统之动态平 衡思想
孙 国徽
( 内蒙古 工业 大 学 人 文 与社 会科 学学院 , 内蒙古 呼 和 浩特 005 ) 10 1
[ 摘
要 】如果不从 系统论的观点 出发 , 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布哈林 的平 衡论 。布哈林 的平衡论应 该得到 它应有 的地
位, 布哈林 的平衡论是建立 在系统理 论之上的 系统之动态平衡 思想 , 少也应该看作 是 系统论 的最初 萌芽。 系统之动 态 至
的关 于 国民经济综 合平 衡发 展 的思 想理 论 。
布哈林平衡论思想再思考
主义,或者是 “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因此,重新认
识布哈林 的平衡论就显得很有必要。
外在联系 ,布哈林又将 平衡 区分 为 内部平 衡和外部平 衡两
大类 ,强调 内部平衡和 外部平衡 之间是互 相联系 的,不 可
分割的。
l 布哈林的平衡论观点的思想内涵
布哈林 的平衡论思想 ,是 在其哲学代表著 作 《 历史唯 物主义理 论》中首先 、全面 、系统地提 出来 的。 ‘ 史唯 历
主义国家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布哈林;平衡论;唯 物辩 证法;唯物 史观 中图分类号: 5 2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088 1(0 60 .0 50 B 1. A 10 -8 420 )20 8 -3
尼古拉 - 伊万诺维奇 - 布哈林是苏共杰出的政治活动
过 程的基础就是事物 内在矛盾 的发展 。生态系统 的发 展 ,
也是 生态平 衡 到平衡 的破 坏 ,再 到新 的平 衡 的建 立 的过 程 。布哈林还进一 步将 动态平 衡区分 为积 极 的平衡和 消 极
也不幸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18年2 ,虽然前苏 联最 高 98 月
法院撤销 了对 布哈林错误 的的判 决 。宣布 为布哈林平 反 昭
破坏也能重新恢复到原来 的状态 。布哈林 认为,这种 “ 稳 定的平衡 ”在现实 中是 不存 在 的,它只 是一种想象的理想
收稿日期: 051-0 20- 2 0
共 同需要和 共同行 为所 产生 的一 种全新 的东 西 ”,它 并 不
简 单地 等 于社会 中所有 的人这 一 要素的 算术之 和 ,把 社 会 中所有单个 人所具 有的性质 和功 能相加 ,并不 能得 出社会 的性质和功 能 。布 哈林 举例 说 ,把钟表 拆卸 为各个零 件 ,
Browns_motion
布朗運動理論—簡介在顯微鏡下觀察懸浮在液體的微小顆粒(例如花粉),可看到顆粒不停地進行著無規則運動,這是植物學家布朗在1827年首先發現的,稱為布朗運動。
起初不了解布朗運動的原因。
50年後在1877年德耳索才正確地指出,布朗運動是顆粒受到介質分子碰撞不平衡引起的。
直到本世紀初,愛因斯坦(1905年)、班莫陸綽斯基(1906年)和朗之萬(1908年)等發表了他們的理論,皮蘭(1908年)完成了他的實驗工作,布朗運動才得到清楚的解釋。
布朗顆粒是非常微小的宏觀顆粒,其直徑是典型大小為10-7m~10-6m。
顆粒不斷受到液體介質分子的碰撞。
在任一瞬間,一個顆粒受到介質分子從各方向的碰撞作用力一般說來是互不平衡的,顆粒就須著淨作用力的方向運動。
由於分子運動的無規性,施加在顆粒上的淨作用力漲落不定,力的方向和大小都不斷發生變化。
顆粒就不停地進行著無規則的運動。
布朗顆粒與分子碰撞而交換能量的過程類似於分子相互碰撞交換能量的過程。
如果把布朗顆粒看作巨分子,可算得在通常情形下,一個布朗顆粒在液體中愛到液體分子的碰撞,每秒有1019次,在氣體中由於氣體分子的密度低得多,每秒也有1015次,因此布朗顆粒以非常高的頻率改變其運動方向和速率,如果應用能量均分定理估算布朗顆粒的平均速率,可算得平均速率約為每秒1釐米,比直接觀察到的顆粒的平均速率要大十萬倍。
這些都說明,觀察到的布朗顆粒的運動祇是一種平均運動。
布朗顆粒的位移祇是一種剩餘的漲落而已。
布朗運動的朗之萬理論讓我們假定朗之萬方程(Langevin’s equation)對描述布朗運動這種現象是正確且適當地,並說明如何將之運用於物理定量計算。
為簡單起見,祇考慮顆粒的運動在一個水平方向的投影。
m為設顆粒的質量,x(t)為在時刻t 顆粒的坐標,f(t)為介質分子施於顆粒的淨作用力,F’ (t)表示此外可能存在的其它外力,例如電磁力,如果討論顆粒在鉛直方向的運動,F(t)是重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顆粒的運動方程為)(')(22t F t f dt x d m +=[註]f(t)隨t 的變化是漲落不定的,對不同的顆粒,f(t)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函數,對這類問題祇能作統計的處理,即討論大量布朗顆粒運動的平均況狀,或者討論對一個布朗顆粒多次測量的平均結果。
试论布哈林经济哲学的思想与价值
试论布哈林经济哲学的思想与价值摘要布哈林是苏联共产主义的先驱,他为苏联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指明了道路。
布哈林在世界范围内享誉盛名,布哈林的经济思想对后期的俄罗斯经济发展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
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是平衡理论,布哈林的经济哲学理论结合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考虑了工农的根本利益。
作者在文中主要针对布哈林经济哲学的思想与其存在的价值做出分析,为日后布哈林经济哲学的理论研究做出铺垫。
关键词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价值一、布哈林经济哲学的产生(一)布哈林经济哲学的概念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位极为重要的思想家,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对当时的苏联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了描述,并对未来的苏联经济哲学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道路,布哈林是苏联经济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苏联农业经济的振兴与整体经济发展的提高,让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具有了极高的价值。
列宁在20世纪初就已经将布哈林的价值指出,列宁说到:“布哈林是党的最宝贵和最伟大的理论家”。
布哈林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理论方面的贡献也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其思想的影响力遍及苏联全境,帮助苏联形成了“平衡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继承了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他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念与理论对苏联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价值,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认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国家生产力较低、市场灵活程度较差、老百姓的农业劳动力投入不足、工业生产资料不足等,布哈林经济哲学中批判了资产阶段的传统附庸经济学,布哈林意识到垄断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危害,布哈林更倾向于发展“平衡论”为主的经济思想理论,布哈林要求在苏联全国内开展较为科学的政治、经济、阶级的平衡发展,要求发展新经济模式,提出了与斯大林集权统治模式不同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布哈林经济哲学的产生理论背景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代表了落后生产力的农民,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考虑了如何通过经济改革推动农业发展生产力,帮助国内扩大生产资料的数量供应,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创造更多的农业收入与价值,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
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历史传承2017年第13期总第466期摘要:布哈林是苏联“党的最宝贵和最大的理论家”,他的思想理论中的经济哲学思想极大地丰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时苏联经济政策的拟定和经济建设发挥了极大效用,也对其后的关于经济后进国家如何实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今朝钻研布哈林经济哲学理论对周全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以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发挥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布哈林;经济哲学;现实意义一、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概述布哈林的经济思想非常丰富,与苏联革命与建设不同阶段的主题和任务相对应,其经济思想的成长历经了早期批判性经济哲学理论、战时共产主义期间的经济思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的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思想理论三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布哈林针对时代提出的不同问题,从实际出发一一进行解答,形成其丰富的经济哲学思想。
1.十月革命前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十月革命前是早期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的形成时期,是指他在奔走欧洲和美国期间,重点在欧洲流亡时期,通过勤奋地品读奥地利学派、德国历史主义学派及英美学派的主要著作,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习之后所阐发的经济哲学思想。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食利者政治经济学》和1915年他在《共产党人》年刊上发表的“世界经济与帝国主义”一文。
奥地利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新近刚兴起的资产阶层庸俗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其“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学派的理论焦点。
在当时,奥地利学派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评定是极端的客观主义。
他们认为马克思体系中的劳动价值论全部都是错误的,而“边际效用价值论”通过否认商品的内在属性是价值,显现其正确性。
在他们看来,价值归属于心理范畴;他们的观点是物以稀为贵,一种物品只有具备在“有用”而且“稀少”这两种前提下,物品的价值才可显现。
显然奥地利学派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彼此对立的。
布哈林通过批判奥地利学派理论的实质,反对其唯心史观,肯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体系。
教练技术之“平衡轮”
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思考我为什么活着?什么对我是重要的?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这些基本的问题如果没有想清楚,人就容易迷失方向,如浮萍般飘忽不定。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厘清现状,需要直观地看到与此相关的各因素是什么关系。
在这方面,教练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教练技术里有一个常用的工具叫“平衡轮”,就是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一般分成八等份),然后将自己工作、生活或生命中一些并列的内容填写在图中,以帮助自己清晰现状,觉察到平时忽略的部分,找出希望有所改变的内容,然后制定计划,采取行动。
平衡轮的概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一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就像一个轮子要想转动,需要里面辐条的支撑一样;2、平衡轮就像是一架照相机,可以拍摄到当下这个时刻关于目标相关方面的真实情况;3、从而让目标的实现者清晰地了解,目前这些相关方面的状态.而要想让轮子转动,需要这些辐条长短一致,强度一致;同样的道理,要想实现目标,需要每个方面平衡发展。
举例说明:“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请填在等分的圆中"多数人会想到下列内容:健康,家庭,事业,爱情,朋友,财富,个人成长和休闲。
“每一方面的满意度是多少(如果十分是满分,你给每一方面打几分)?请在图中用阴影标识出各方面的分数。
"“你对目前的状况满意吗?如果选一个你最想改变的地方,那是什么?”平衡论可以让人清楚地看清现状,好处就是直观,让当事人考虑问题更理性、更全面。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平衡轮所展示的一定是当事人的现状;对每一个部分是否满意,满意的程度如何,哪一部分需要改变,这些都依照当事人的标准,必须由他自己做出判断和决策,而不是遵照教练的意愿。
当你对一些事情想不清楚的时候,当有很多选择你无法做决策的时候,请试试运用平衡轮。
在这个物欲横飞的社会里,人们总是因各种人、事、物而被消耗着诸多的时间和精力。
大平衡——第三章大平衡(上)
大平衡——第三章大平衡(上)上篇平衡理念Volume I Idea of Balance第三章大平衡(上)Chapter 3 Great Balance一、大平衡——宇宙本原。
自然、社会、人的根本法则。
I. The Great Balance i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the universe, and fundamental law of nature, society and man.“大”,即大自然、大社会,“大人”德高者,“大法”根本法则。
“大心”内心世界,“大致、大体”相对的意思。
“Greatness” refers to great nature, great society. “Great men” are people of good moral standing; “great laws” are fundamental ones; “great minds” are people’s inner wor ld, and “in general” is of a relative meaning.“平衡”,宇宙之本原。
事物发展的起点、过程、状态、终点、规律。
平衡是存在的原因。
既是“理”的存在、又是“物”的存在,更是“物理因果”同一的存在。
“Balance” i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the cosmos, and the starting point, process, state, terminal and law of development. Balance is the reason for existence. It is a “being” of “reason” and of “thing” as well, and more, the same being of “matter, reason, cause and result.”二、以往的“平衡”:II. “Balance” in the past:“平衡”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上》“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
布哈林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布哈林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摘要】: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888--1938)是享有世界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著名领导人。
他被列宁称为“党的最宝贵和最大的理论家”、“学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布哈林在理论方面颇有建树。
文章简单阐述了布哈林关于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揭示了布哈林农业经济思想在当时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布哈林农业经济平衡一、布哈林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1.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马克思在分析地租的过程中,就涉及到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方法性问题。
他是就自然肥力相同的土地来谈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他认为自然肥力相同的土地,如果要提高利用率,“ 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
” 布哈林指出,要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这就要消除俄国的闭塞性,采用当代的最新发明,运用最重要的新技术成果,要加快发展农用工业,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培养与配备熟练的干部,实行科学管理。
2.通过市场动员“全部经济力量”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市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该通过市场关系把千百万分散的农民经济“联结起来”,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让农民在市场上,在商业活动中感到有利可图,那样他们才会为“出售”而更多地生产,这在客观上就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和原料,工业生产就有了发展的基础,而工业的发展将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先进的工具,从而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产量,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3.合理分配农业劳动力1927 年底到1928 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使工人、红军、城市居民以及经济作物区的农民面临粮食供应困难,也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出口。
2021年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
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布哈林是苏联时期重要的 ___理论家,对 ___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其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依据布哈林的平衡论,平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平衡——平衡的破坏——新的平衡”这样的过程实现发展的,这是 ___发展史上第一次通过平衡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历史发展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 ___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同时,在哲学角度来看,平衡与和谐具有相似的哲学底蕴,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布哈林对 ___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对 ___经济学的贡献,也有通过研究 ___理论而对 ___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还有通过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而对 ___唯物史观的贡献。
其中,以平衡论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是布哈林发展 ___的重要理论贡献。
平衡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这是因为平衡论所阐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发展的一般状态来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过渡时期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的提法》等。
总体来看,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平衡是矛盾论的基本范畴,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在布哈林的平衡论中,平衡与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平衡并不否认矛盾,平衡恰好是以矛盾的运动为前提和动力的。
当矛盾双方出现彼此平衡时,平衡状态就出现了。
而当矛盾双方的一方力量出现变化时,内在的矛盾就出现新的不平衡,在矛盾双方的力的不断斗争中,新的平衡又将出现。
在矛盾体内,由于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事物正是呈现“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状态,“平衡一经确立,随即就被破坏;又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又再度被破坏,如此循环往复。
”[1]平衡有稳定的平衡和不稳定的平衡两种,并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教练技术工具之平衡轮PPT课件
第15页/共15页
引导
• 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是什么? • 有没有一个核心的维度? • 还有没有需要增减的因素? • 如果有一些改变,我怎样可以知道? • 还有哪些?
第12页/共15页
平衡轮应用
• 目标清晰 • 决策判断 • 组织建设 • 因素分析 • ……
பைடு நூலகம்第13页/共15页
谢谢大家!
第14页/共15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4页/共15页
成果目标:
达成目标的意愿度: 分;把握度: 分;清晰度: 分
第5页/共15页
魔力平衡轮
八大核心要素 1、 2、 3、 4、 5、 6、 7、 8、
现状值 理想值 排序
第6页/共15页
第7页/共15页
评估——用分数来呈现
• 如果达到你满意的程度是10分的话,此刻你觉得是多少分? • 以你此时此刻的感受为准。 • 以你现在对未来的了解为准。 • ……
教练能力
1 2 3 4 5
同步 倾听 询问 反馈 驱动
第1页/共15页
教练六大原则
•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 • 目标达成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 •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的动机和意义 • 目标达成用正当方法已经足够 • 解决方案就在问题中 • 自己是一切源头
第2页/共15页
清晰目标架构,分段制定目标
第8页/共15页
连线
• 把标注的点用折线连接。 • 看一看会发现些什么? • 你的短板是什么? • 找到短板继续运用平衡轮。。。。
第9页/共15页
第10页/共15页
引导
• 你要改变什么? • 顺序怎样? • 有哪些资源与可能性? • 马上可以开始的是什么? • 变化后会给你带来什么?
教练技术工具之平衡轮
引导
❖ 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是什么? ❖ 有没有一个核心的维度?
❖ 还有没有需要增减的因素?
❖ 如果有一些改变,我怎样可以知道? ❖ 还有哪些?
第十八页,共20页。
平衡轮应用
❖ 目标清晰 ❖ 决策判断
❖ 组织建设
❖ 因素分析 ❖ ……
第十九页,共20页。
友情提示
❖ 以客户为中心
❖ 动态平衡 ❖ 改变不仅包括行动,也包括理解和接纳
评估——用分数来呈现
❖ 如果达到你满意的程度是10分的话,此刻你觉得 是多少分?
❖ 以你此时此刻的感受为准。 ❖ 以你现在对未来的了解为准。 ❖ ……
第十一页,共20页。
连线
❖ 把标注的点用折线连接。
❖ 看一看会发现些什么?
第十二页,共20页。
家庭
休闲
健康
事业
情感
财富
社交
成长
第十三页,共20页。
❖ ……
第五页,共20页。
构建平衡轮
❖ 选择重要的因素,分别标注在平衡轮上
第六页,共20页。
休闲
家庭
健康
事业
情感
财富
社交
成长
第七页,共20页。
工作
自由
健康
金钱
朋友
娱乐
家庭
学习
第八页,共20页。
外貌
性格
收入
家庭
学历
前途
身高
人品
第九页,共20页。
前景
个人兴趣
成就感
自由
归属感
稳定
收入
社会地位
第十页,共20页。
第二十页,共20页。
构建平衡轮选择重要的因素分别标注在平衡轮上健康情感事业财富休闲成长社交家庭健康朋友金钱娱乐自由学习家庭工作收入学历家庭前途性格人品身高外貌成就感归属感自由稳定前景社会地位收入个人兴趣评估用分数来呈现如果达到你满意的程度是10分的话此刻你觉得是多少分
重评布哈林的“平衡论”
作者: 赵新文
出版物刊名: 国际观察
页码: 14-18页
主题词: 布哈林;平衡论;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渡时期经济;内在矛盾;历史唯物主义;新经济政策;经济平衡
摘要: 1929年,斯大林主持的联共(布)中央在批判布哈林的“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中,指责布哈林的“平衡论”有三大罪状:第一,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取消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机会主义观点;第二,用他的“平衡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是使社会主义成份和非社会主义成份永远沿着不同的轨道和平地向前移动、互不相撞;第三,“平衡论”忘记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叛。
在此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布哈林的“平衡论”同他的其他思想一样遭到冷落和忽视。
布哈林的“平衡论”期待着实事求是的、公正的评价。
教练工具“平衡轮”的N种用法
教练工具“平衡轮”的N种用法平衡轮是我接触的第一个教练工具,也是我使用最多的一个教练工具。
这个工具非常简单,同时在教练过程中非常有效。
它结合了左脑(分解及分析)和右脑(整体图像)的优势,经常能够让被教练者有比较深的觉察。
平衡轮可以有多种使用的方法,我总结我曾经使用过的方式,略举几例如下,也欢迎教练同行有更多的补充。
1、生活平衡轮生活平衡轮是对客户当前生活状态的一个“快照”,常用于生活教练或者生涯教练中,帮助客户全面审视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
在客户对每一个自己的生活领域进行满意度评估后,教练可以使用的问话如下:你有什么发现?你最想要哪几个领域有所改变?你想要有什么样的改变?你做些什么就可以实现这个改变?2、工作平衡轮工作平衡轮与生活平衡轮类似,只不过是针对客户的工作环境下,是对客户当前工作状态的“快照”。
3、双轮矩阵双轮矩阵是由亚洲大师级教Paul Jeong博士所研发出来的一个教练工具。
生活平衡轮、工作平衡轮都是一个“静态”的状态,而双轮矩阵则可以用于对客户若干次的教练过程的跟进。
在聚焦目标的前提下,客户通过对上一时间周期行为的反思,从而制定下一周期的行动计划。
因此双轮矩阵是一个动态的工具。
4、干系人分析列出影响客户或者某项目的若干重要干系人,分析不同干系人的影响(打分),分析关注优先级及响应的应对策略。
5、设定目标当客户不清楚自己的目标的具体细节的时候,可以使用平衡轮来对目标进行具体化。
例如客户想要“一个理想的工作”,可以使用平衡轮进行具体的刻画:薪酬、工作内容、地点、环境……,然后评估各方面的优先级或者重要性。
6、行动方案当客户对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可以使用平衡轮让客户迸发大量行动方案,这是一个教练与客户一起头脑风暴的过程。
7、细分平衡轮有时候可以对平衡轮的某一个领域进行更详细的细分,例如客户的工作平衡轮中有一个领域是“团队”,则团队可以细分为6个甚至8个领域,形成一个更为细分的平衡轮:沟通、团队文化、分工协作等。
布哈林平衡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启示
布哈林平衡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启示
许春荣
【期刊名称】《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4)004
【摘要】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作出的回答,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斯大林认为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完全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打击.时隔几十年,人们发现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如何在和平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与斯大林模式不同的另一种选择.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许多有益启示.
【总页数】3页(P109-111)
【作者】许春荣
【作者单位】沧州师专,社科部,河北,沧州,06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512.5
【相关文献】
1.布哈林国民经济平衡论在现代精益企业中的运用 [J], 田娇艳
2.论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J], 张建忠
3.布哈林的平衡论及其当代启示 [J], 吕超
4.布哈林的平衡论及其当代启示 [J], 吕超;
5.布哈林的平衡论及其当代启示 [J], 吕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谈布哈林多样化思想的内涵
谈谈布哈林多样化思想的内涵[摘要]布哈林多样化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这一思想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是帝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形式,形成不同的“民族类型”;二是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初期,也必将有自己的特点;三是世界革命的过程呈现了不同的“多样化”特征。
三者密不可分、辨证联系,共同构成布哈林多样化思想的内涵。
[关键词]帝国主义的不同形式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特点世界革命的多样化作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布哈林在多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过渡思想、平衡论思想等。
而对布哈林多样化思想,学界却鲜有研究。
本文对布哈林多样化思想作了认真的梳理,拟就对这一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笔者认为,布哈林多样化思想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帝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形式,形成不同的“民族类型”布哈林在《到社会主义之路和工农联盟》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没落阶段,但是“必须记住,即使在数百年当中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它在发展的没落阶段即帝国主义时代,尽管已经达到了如此的高龄,也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所谓‘民族特点’”。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共同的发展规律,这个共同的发展规律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一般规律。
但是,不同资本主义有着共同特点的同时,并不排除各个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
同样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因其历史基础、风俗传统等不同,也就造成了各个国家在发展速度上有快有慢的区别,同时也就造成了不同的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某个方面的霸权,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就呈现出各自独有的特色。
比如美国资本主义的突出特点就是高额垄断,以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相互融合而生成的金融资本在美国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并且掌控了国家的政党政治;法国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重利盘剥,它借助于长期的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积累了大量的国际游弋资本,于是把钱借给其他国家,抽取高额利息,这成为法国资本主义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的显著特点;英国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大量地鲸吞自由农民的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封建的、军事的帝国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布哈林是苏联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其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依据布哈林的平衡论,平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平衡平衡的破坏新的平衡这样的过程实现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通过平衡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历史发展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同时,在哲学角度来看,平衡与和谐具有相似的哲学底蕴,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一、作为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核心的平衡论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也有通过研究帝国主义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还有通过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贡献。
其中,以平衡论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是布哈林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平衡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这是因为平衡论所阐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发展的一般状态来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过渡时期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的提法》等。
总体来看,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平衡是矛盾论的基本范畴,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在布哈林的平衡论中,平衡与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平衡并不否认矛盾,平衡恰好是以矛盾的运动为前提和动力的。
当矛盾双方出现彼此平衡时,平衡状态就出现了。
而当矛盾双方的一方力量出现变化时,内在的矛盾就出现新的不平衡,在矛盾双方的力的不断斗争中,新的平衡又将出现。
在矛盾体内,由于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事物正是呈现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状态,平衡一经确立,随即就被破坏;又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又再度被破坏,如此循环往复。
[1]平衡有稳定的平衡和不稳定的平衡两种,并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因此,平衡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也是矛盾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存在于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第二,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要探讨的是人类社会的平衡。
布哈林的平衡论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社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在本质上是社会平衡论,属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组成部分。
在布哈林看来,社会平衡既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的常态。
社会平衡首先表现为社会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人、物、观念三者之间的平衡,没有这三者的平衡,就没有社会的存在。
没有平衡,社会是不能长期存在的,是要死亡的。
但是这同一社会体系能够在短期处于不正常状态,即不平衡状态。
[2]同时,平衡也是社会的常态,社会发展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平衡状态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不平衡的状态才是社会发展的异常状态。
第三,在布哈林的社会平衡思想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平衡的根本因素。
社会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因素都会对社会平衡造成影响。
在这些诸多因素中,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因素。
总体来看,布哈林认为平衡有社会的外部平衡和社会的内部平衡两种,外部平衡主要指的是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平衡,内部平衡则指的是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平衡。
而社会的真正平衡是有社会的外部平衡决定的,而外部平衡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又是劳动和劳动生产率。
因为劳动状况、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就决定着社会在环境中的具体状态,劳动生产率反映的就是社会与环境、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状况。
而在生产力体系中,最能标志社会平衡状态的是劳动工具,尤其是科学技术直接标志着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布哈林的这一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具体化。
第四,布哈林的社会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而取得这种动态平衡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渐进的改革和激烈的革命,在这两种方式中,社会不断实现动态平衡。
也就是说,在矛盾运动和斗阵中,平衡不断遭遇破坏,而在矛盾的新的斗争和运动中,新的平衡又不断出现,这正是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的过程,也是辩证的运动过程。
从本质上看,这种辩证运动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社会平衡的不断破坏和新的平衡的建立,都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会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就出现的社会平衡与社会平衡的破坏以及社会平衡的重新获得。
布哈林不仅在理论上建构了社会历史观中平衡论思想,还将这些思想进一步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领域,利益平衡论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对苏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布哈林平衡论思想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运用布哈林运用其平衡论思想来指导苏联的经济建设实践,在苏联的国民经济计划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改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苏联社会经济建设中,布哈林十分强调平衡的作用,只有在社会平衡的状态下,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经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第一,经济建设必须在社会平衡状态下进行,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
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以实现总体的社会平衡,即实现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生产与消费、消费与积累、计划与市场、经济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平衡,这些方面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彼此协调发展,与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不仅要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实现这些方面平衡的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是多样的、协调的、互促的,而不是机械的、单调的。
实现经济社会中各方面的平衡,不仅要有行政的手段,也要有法律的手段,不仅要有经济的手段,也离不开道德的手段,实现社会各阶级、各产业、各部门、各区域的全社会总体平衡。
第二,实现经济社会平衡的最根本要求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
布哈林在论述平衡论思想时,特别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平衡中的作用。
基于此,在具体实践中,经济建设在整体社会平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战争结束,纯粹经济方面的矛盾就必然会尖锐到极点。
摆在面前的是经济问题,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建立起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在经济方面的正确的相互关系,即建立一种使生产力有发展余地的相互关系,十分尖锐地提到日程上来了。
[3]与此相关的是,确立和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需要以国内的和平、团结、和谐、合作为基础,一旦社会陷入战争的状态,发展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将成为天方夜谭。
在这里,布哈林不仅指出了社会平衡的前提是经济建设,也指出了经济建设的前提是国内的和平和和谐,这两方面的相关系进一步体现出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
第三,在经济建设中实现平衡,就是要在经济体系内实现动态的经济平衡模式。
布哈林运用自己的平衡论思想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进行了理论论证,坚持以平衡论的思想来看待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道路,反对所谓的非均衡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任何经济政策都只有在社会总体的状态中才能实现。
但是,平衡应该是动态的平衡、辩证的平衡。
在一定阶段的经济建设中,出现工业与农业、消费与积累、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是正常的,但是这种矛盾必须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通过改革的手段实现新的平衡,对这些矛盾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行政的、阶级斗争的手段,而应主要采用经济的手段、改革的手段。
既要注意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意经济发展的质量,既要加大生产的投入,又要扩大消费的投入,在经济建设中实现经济建设各个方面的总体平衡是苏联经济社会平衡的基本要求。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苏联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思想到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布哈林平衡论思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在辩证法体系内,平衡在本质上具有与和谐相同的规定性,社会平衡思想也就具有社会和谐的意蕴。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运用平衡来探讨社会和谐的重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
当前,布哈林的这种社会平衡论思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第一,布哈林的社会平衡论思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都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张社会各个方面都必须实现平衡,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方法论的指导,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实现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平衡。
并且,布哈林还主张平衡是社会发展的常态,但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方法论意义,那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二,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张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
和谐社会并不否认矛盾的存在,矛盾的存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正是不断处理社会矛盾的过程。
第三,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注重生产力在社会平衡中的作用,这给予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启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基础,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和坚实的生产力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不仅从哲学角度探讨社会历史平衡的一般理论外,还有关于经济平衡、社会平衡等一系列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思想。
尽管在布哈林之前,西方社会学家已有相关学者论述过社会发展的平衡问题,如斯宾塞、勃格丹诺夫等,但布哈林将这些思想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重新阐释平衡论,又用传统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得新的平衡论思想无处不是继承了马克思的最正统的、唯物主义和革命的观点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