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实验高中美术鉴赏
2.7新的实验教学设计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2.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创作材料、创作形式。
教学难点:
1. 如何理解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杜尚作品《泉》,问:如果有一位艺术家,从商店里买了一个小便器,签上名,摆在美术馆展出,你觉得这件小便器算艺术品吗?
新授:
一,如何理解现代艺术
1,通过了解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术史背景,分析三幅具有代表性艺术家(莫奈、梵高、毕加索)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这段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发展规律,为解释《泉》做背景准备。
总结:20世纪时,科技高速发展,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中。同时在世界格局中,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国家快速崛起,这些因素都对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比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现代艺术似乎还没能经历足够长的时间考验,所以我们就姑且称它为一种“新的实验”。
2,请结合当下科技发展趋势与世界格局变化,思考未来的艺术可能会是什么样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新的实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现代艺术是怎么一回事,并了解它是怎样创作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对现代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学会分析现代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辩证的态度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2,重新观察《泉》,发现其中的小细节(小便器上下倒置),引导学生理解杜尚这件作品的巧妙构思。
3,借着《泉》,解释现代艺术的定义。
二,现代艺术是怎样创作的
1,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表现为追求创新。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七课 新的实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七课新的实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理解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作品的内涵,艺术家们的思想创举、可贵的创新精神。
进而加深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尊重。
知识目标:能分析一些现代艺术作品的表达意图与内涵;并能利用一些工具或教室内偶然材料进行“实验”,表达学生自己要表达的主旨,拓展学生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发散创造性思维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从初中阶段欣赏课本还具备一定得欣赏、分析美术作品得能力,注重感受和愉悦,然而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学生又不满足于仅仅欣赏,高中学生具有良好得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其鉴赏则更追求体验和思维,在欣赏的同时必须渗透鉴赏,并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去思维、去创新。
3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艺术实验的欣赏角度与方法
难点: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的把握与其内涵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一、游戏导入师:让我们在课堂的开始先来做一个游戏——装扮游戏。
好吗?
游戏的规则
游戏的规则是:男女两组同学各自利用准备好的物品完成对石膏头像的装扮,比一比哪一组更有创意、更具效率,其他同学在音乐结束后评述自己感觉到的创意。
(播放《超级玛丽》游戏音乐)。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
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
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
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的著录做起。
著录过程是认真观察、理解、研究作品与作者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熟悉该美术门类艺术特点的过程。
本教科书每课都有一些对具体作品的介绍和品评,可作为学生学习鉴赏不同门类美术作品的参照。
第二、三、四课属于工艺美术,课程所涉及的玉器、彩陶、瓷器、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关于高中美术欣赏课《新的实验》的新实验
1 针对 以上 问题 , . 在本课 教学 中构 建学生 现代文化 的心 究 的 兴 趣 。
大脚印》 视 开放、 宽容的美术态度是学 习现代 主义艺 术的必要条件 , 家蔡 国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中的当代艺术作 品《
好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 站在不 同的立场去理解欣赏形形 色色 的美 频作为导入新课 的素材 , 多学生 惊 呼——居然 这也是现代
作者简介 : 郭伟红 ( 6 一)女 ( )山东青州人 , 1 9 , 汉族 , 9 山东青 州市第一 中学美术教研 室教师 .
16 0
2 1 年第 6 00 期
时很 难有震撼人心 的效果 , 所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问概念 , 学生也是人云亦云地答概念 , 没有回到知识点产生的
根本谈 不上理解 , 更谈 其三 , 当今社会的“ 泛娱乐化 ” 现象 , 也难 免不对青少年学 具体情 境中去探索。犹如水过地皮湿 ,
生造成影 响, 一定程度 地削 减了青 少年对 于深 沉知识 的学 习 不上 自己的见解 。这样的课没有任何价值。 热情 , 导致部分青少年一味地追求浮浅的感官娱 乐刺激 , 于 对 3 要漂亮地完成美术 欣赏课 的生活化转身。 . 解决学生与现当代艺术疏离 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欣赏过程
郭伟 红 , 王 凤
220 ) 650 (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 中学 , 山东 青州
摘要: 生活在 中小城市的中学生 , 目光所及之处大部分是写 实性的作品, 而对于西方现代 和当代 艺术现
象感到很 陌生。本 文试 图通过 新 的形 式来探 究 西方 艺术教 学 , 将抽 象 的理 论 变成 学生 可 亲可近 的知 识 , 带动 学生关 注当下艺 术现 象 , 培养 学生形成 现代 文化理 念 , 与全球性 的 文化 艺术 交流相 交融。 关 键词 : 美术欣 赏课 ; 西方现代 艺术 ; 学 ; 教 策略 中图分类 号 :6395 G 3 .5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教案 新的实验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教案新的实验
高中美术《新的实验》说课稿及教案
1、说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是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学生选用,共有《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五个系列共计9 本书,我校选发的教材是《美术鉴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七课《新的实验》,也是上篇的最后一课。
它既是第二单元的收尾之篇,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了解20 世纪中后期出现和形成的一些新的艺术表现形态,并了解他们新的艺术创作理念和特点。
②通过认知——讨论探究——再认知的欣赏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能力、理解感受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多元化的艺术审美观和价值观,逐步树立宽广包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创新精神。
3、说教学重点、难点:
先说教学重点:了解20 世纪中期以来的艺术家的多种艺术“新实验”(现代实验性艺术),以及他们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
再说难点:大胆发表自己对“新实验”的感受和见解,通过讨论探究获得对
新艺术的再认知。
4、说教学方法
……。
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
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美术鉴赏(上篇)第三单元第七课新的实验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20世纪中期以后绘画领域创作观念与材料的变革。
2、雕塑领域对空间占有方式的变化。
3、伴随新材料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
二、学情分析:根据期初对学生的问卷发现:我校高一学生对美术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少,学生对新教材理解有困难。
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比外来文化好。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近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近现代艺术发展的新动向,艺术家的艺术看法3、情感目标:通过自己的感受评价艺术作品四、教学重点、难点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五、教具与学具:1、教具:实物投影仪、上一届学生作品、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提名录一本、笔、墨、砚。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导入):1、把准备好的提名录展开并在旁边摆放好数个笔墨砚。
学生自由的在题名录上签名数次(可交差重叠)2、在多媒体的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签名。
3、学生谈感想4、教师评述:因为大家签名过程中反复的重叠,基本上辨别不出哪个人的签名,正因为这种不经意的笔触给我们很大的遐想。
5、教师选择一个局部在展示台放大。
6、学生谈感想7、教师评述:在以前我们讲过中国笔墨中的干、枯、浓、淡变化。
同学们可以从我们刚才不经意的游戏中找到相同的元素。
笔墨的重叠产生一团纠结一起的线条,有一种厚重感。
(二)授新课1、展示美国艺术家“波洛克”的艺术作品(图1),请同学们欣赏,问同学们能否接受?如果接受,为什么?如果不能接受,为什么?2、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3、教师展示中国现代画家吴冠中国画作品(见图2)并继续提问:这些我们觉得不能接受的作品有没有它独特的价值?4、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5、教师总结,从我们动手的实验,和看到中西方的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多的相似点。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编写说明李松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
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
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
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的著录做起。
著录过程是认真观察、理解、研究作品与作者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熟悉该美术门类艺术特点的过程。
本教科书每课都有一些对具体作品的介绍和品评,可作为学生学习鉴赏不同门类美术作品的参照。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三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材分析
围绕本课的主题——“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汇合”,对西方现代艺术作一个概括的历史性梳理,使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并让他们知道,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历史情境密切相关的。
课型:艺术鉴赏课
2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外国现代绘画作品,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分析讨论、学会艺术鉴赏的方式评鉴艺术作品
情感:培养学生欣赏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正确的审美情趣,学会对世界艺术的尊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具体讲述西方现代艺术产生的原因、过程、特征及其后果。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西方的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与美术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来学习。
本课涉及大量的美术流派,这些流派又涉及丰富、复杂的背景知识,对于教师是必须掌握的。
4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美术鉴赏分类的方法,在第三课中已经初步了解了艺术语言的分类,本课将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产生这些艺术的社会环境及流派的共同点。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第一学时。
高中美术 鉴赏二单元第七课资料教案 湘教版
湘版美术高中美术鉴赏二单元第七课资料[教材]新的实验[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
学习活动分析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来灵活安排。
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当代艺术的形态与观念。
20世纪以来的艺术通常被称之为实验性艺术,主要是因为艺术家打破了原有艺术的界限,不断为艺术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的创作观念和材料不断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
这些艺术形态虽然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是他们并不是不可理喻,而是针对一些问题做出的反应或者对艺术观念的拓展。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所列举的图片和相关分析,学会举一反三。
可以采用分小组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观点。
对于第一个活动,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将要进行分类的内容按照教材中所列的五个方面制成图表,然后逐一对号入座。
不过在活动中要注意,实际上某个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可能不止一个方面,所以产生不同的意见也不足为奇。
第二个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时要先让学生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才能够有的放矢。
对于辩论的正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不能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传统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如农业社会,人们凭借手工业来制造物品、人与自然关系密切、宗教对人们的影响等等)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又是什么?(机械化生产,记录、复制形象的方法层出不穷、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寻求自我、张扬个性等等)2.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地记录物象?(不一定,像中国的书法就是一种抽象性的艺术,而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画也摆脱了对物象的客观描摹)照相机、录像设备出现之后,人们是否也可以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艺术领域?3.艺术是否应当反映现代社会的生存经验,比如新材料、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4.改变过去艺术由手工制作的定义,将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的物品纳入到艺术领域是否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一定帮助,拓展我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思维)而对于反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可以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问题入手思考:1.从历史角度来看,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有多久,而现代主义发展的历史有多久?2.从艺术标准角度来看,艺术标准的丧失会带来什么问题?(鱼龙混杂,信息量增大)3.从人们的内在感受来看,传统艺术的标准是否已经内化成为人们潜在的评价标准?4.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如果不遵循已经被公众所接受的传统艺术的标准,艺术家会不会变成“自言自语”、“自行其是”?这个活动不求最终取得什么一致的意见,关键是要求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七课 新的实验(2)(教案)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现行普通高中实验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中的第七课《新的实验》。
本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为背景,或从宗教的礼仪教化、或从不同国家的审美自律、或从传统到现代的不同视角,呈现出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壁画、建筑、工艺品、书法、绘画……娓娓道来世界美术的发展历程。
第七课《新的实验》就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而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在与前面的内容相比较,最大不同就是它所呈现的作品、内容都是以一种反传统性、抽象的、带有强烈实验性艺术为特征,它与前面课程所呈现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在传统审美表现、评判下为特点的作品,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如果讲述不当或不到位会引起学生对这一时期作品的质疑与反感。
用“赏析”做为这一课的转折,让学生在美术赏析中真正地体会、理解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作品的内涵。
着眼于世界美术发展历程,让学生从地球村一员的视角联系文化的情境、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去认识理解二十世纪实验性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认识到这一时代的艺术家们的思想创举。
由此折射出人类文明社会的进程,进而以此加深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尊重和理解;从美术鉴赏与动手实验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在大“艺术观”的基础上,进行对现代设计艺术的理解、学习;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考虑,帮助学生学会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高中美术鉴赏课与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美术欣赏课程在设计上是有本质区别的,鉴赏包含鉴赏与欣赏的意思,而欣赏一般不包括鉴别的意识。
如果说初中义务阶段的美术欣赏课似乎更注重感受和愉悦,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则更追求体验和思维。
学生从初中阶段欣赏课本还具备一定的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然而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学生又不满足于仅仅欣赏,高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在欣赏的同时必须渗透鉴赏,并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去思维、去创新。
为此从小实验入手,以发散的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可以达到本节的教学要求。
湘教版高中美术 第七课 新的实验 课件 (4)
探索新的实验
谢谢大家!
1.
培根《号叫的教皇》
形象的情感化:寂寞.恐 怖
模糊的界标——探索新的实验
2.新的创作方法
沙画《马到成功》
如果早200年我们会不会看见这样的一件作品?为什么?
这些工具在传统的美术创作中使用过么?
作品与以往我们观念中的美术作品有哪些不同?
模糊的界标——探索新的实验
[思考] 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大众文化,比 如明星、广告等题材,这些可不可以作为艺 术创作的内容呢?你是怎样认为的?
模糊的界标——探索新的实验
【学习目标】
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 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 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 化。
7
毕加索
委拉斯贵支《宫娥》
8
新 的 形 体 理 解
相同点:它们是具有相似构图形式的绘画作 品; 不同点:由于它们采用的绘画语言不同,因 而呈现出迥异的风格特征(前者写实具象, 后者接近抽象); 在创作方法上,前者是通过写生、整理,然 后创作完成;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采取 挪用、修改的手法得来; 在作品内容上,前者真实地再现了宫廷贵族 的悠闲生活;后者则以滑稽荒诞的语言颠覆 了不可一世的传统贵族形象……
可以,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现代的大众文
化也可以是艺术创作的内容。
3.新的创作主题
13
沃霍尔《玛丽莲、梦露》
模糊的界标——探索新的实验
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充 满了善意的讽刺,在美国的商业社会中具有 一定的社会针对性。他把社会崇拜对象,或 者最流行的东西都作为他的表现对象和题材, 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轰动。他的作 品告诉人们,流行的大众趣味就像他的作品 一样是被大批量生产和制作出来的.
湘版高中美术第七课《新的实验》课件
( 美 国 ) 安 迪 沃 霍 尔
又称大众艺术。盛行 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的 一个艺术流派。该艺术形 式用流行、通俗的大家都 熟悉的形象来创作艺术作 品,使人们用全新的眼光 来看待这些形象,以此来 通俗、流行 证明艺术存在于一切生活 乊中。上的新实验
《教皇英诺森十世》(1650 )
对于这些作品,我们要尝试着去感受这些
作品,并肯定它们的创新乊处,同时也要
保留我们评价的权利 。
欣赏这 张作品,讨 论分析作品 表现内容同 传统雕塑艺 术相比有什 么不同乊处?
( 美 国 )
奥 登 伯 格 《 衣 夹 》
奥登伯格《水管》
奥登伯格用放大的衣夹、水管、牙膏筒、垒球棒等做成现成品雕塑, 超乎寻常的尺度给人以异样、怪诞之感,由此造成意识上的反差, 达到对世俗生活的善意嘲讽和对日常事物的形式体悟。
. 造 型 手 法 上 的 新 实 验
罗伯特 史密森(美)螺旋形长堤
你能发现这件现代艺术作品的
乊处吗?
克里斯托地景艺术
地景艺术,又称大地艺 术。是一种人工直接在大自然 中进行地貌改观的现代艺术。 地景艺术的创造者们主张,艺 术家应该活动在里面。他们把 自然景物作为自我感情的媒介 物而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改 变其原来面貌,使人们对看惯 的景物给予注视,藉以获得一 种新的意义。
美 国 抽 象 表 现 主 义 艺 术 家 波 洛 克 在 完 成 “ 滴 淌 画 ”
第七课:
的实验
艺术的创新不是偶然的
• 照相机的出现动摇了传统写实性艺术的基础,使艺 术家开始探索美术发展的其他可能性。
• 现代生活的变革为美术提供了新的视觉素材。 •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材料、技术 支援。 • 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使艺术家重视自我、重视原创 性、追求新奇等等。
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十三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学习并理解新艺术、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艺术流派的艺术理论和表现形式;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识别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流程1. 西方现代艺术简介西方现代艺术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美等地区所出现的具有现代性质的艺术。
它跳出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以强调色彩、光线、形式和感情等因素为特点,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和艺术手段,使艺术创造与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效果。
西方现代艺术对世界艺术史、美术教育和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新艺术新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开端,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欧洲各国的艺术家提出的一种极具宣言性的艺术运动,它主张“艺术至上”,反对资本主义和庸俗主义的文化倾向。
新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偏重于生命、个性、经验和感受等方面的特点,追求美感的提升和艺术的精神境界的提高,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空间和构图等元素来表现艺术的审美意义。
3. 印象派印象派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支,它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对印象的再现和创造,大胆运用光线和色彩等元素,将自然界的形象进行重新演绎,并以此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有科罗先生、莫奈、德加、雷诺阿等人。
在印象派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使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细腻的光影效果,形象呈现出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模糊而神秘的美。
4. 野兽派野兽派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又一支,它强调自己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技法,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冲突和反叛情绪。
野兽派的代表人物有马蒂斯、德拉克罗瓦、吕西安、弗朗西斯·畢卡索等人。
在野兽派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运用抽象的形式和几何化的构图来表现真实的世界和情感的交汇。
5. 立体派立体派是西方现代艺术中一支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它强调在平面的画面上创造出立体的效果,以此来表现一种多角度的空间感。
浅谈对美术教材的认识与处理——以湘版高中美术教材《新的实验》为例
浅谈对美术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以湘版高中美术教材《新的实验》为例发布时间:2021-11-17T01:56:16.59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8期作者:肖宇峰[导读] 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对教材的作用、地位的看法,以及应用、处理教材的方法,多少存在着一肖宇峰余姚七中摘要: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对教材的作用、地位的看法,以及应用、处理教材的方法,多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笔者以美术学科为例,尝试重新解读教材的性质与地位,试着用不同的教材处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美术课程的意义。
本文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于美术教材的认识与处理所引发的思考与建议,以处理湘版普通高中美术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中的第七课《新的实验》为例,浅谈如何更好地对教材所要传达的美术学科知识进行重构,从而高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关键词:教材重建美术学科知识教材的认识教材的处理一、前言有人把教材视为是“金科玉律”,是“圣经”,是“范本”,是“载体”,是“例子”,是“材料”……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对教材的使用更有天壤之别。
笔者认为如何理解教材的动态性生成在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
只有把对教材的方向性认识解决了,才有可能达到创造性教学的美好目标。
但是,由于传统的“教教材”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教师在备课时有个误区:抄袭“教案”花时多,钻研教材花时少;讲究“教法”花时多,探究“学法”花时少。
由于这个误区的存在,要想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目标完成起来很有难度。
如何用教材,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什么是教材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教材的功能正由教的方面向学的方面转化。
传统观点把教材视为“知识仓库”,强调详尽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
为此,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资料罗列的详尽性、严谨性,并将教材中的描述性及结论性的语言置于主导地位,而且很多概念及其抽象,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型:欣赏·评述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实验性艺术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很多新的艺术现象。
大致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新的创作主题——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2、新的创作方法——对古典主义绘画的挪用和修改3、新的材料载体——蔡国强的火药爆破艺术这些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进行了突破。
教育功能分析:美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理论的说服,而主要在于通过形象的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
我们的美术教育正是通过充满情感的艺术形象,从感情上打动学生,使之感之以形,动之以情。
然后晓之以理,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使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让学生热爱美、发现美、保卫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十世纪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能分析一些现代艺术作品的构思及其表达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视频图像、集体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培养探究学习的自主、互助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风格,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树立理性对待现当代实验艺术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重点:现代实验性艺术的探索角度与材料方法难点:现代实验性艺术的价值解决措施:在学生鉴赏过程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谈主观感受,要让学生感觉自己是美术鉴赏的主人,尽量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教师的讲解要与艺术家个人情感过程经验相结合,精心设计问题和实践内容,依次层层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概述: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欣赏世界名画并对其进行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感受篇”通过欣赏视频以及各种类型的现代艺术作品,使学生初步感受现代实验性艺术。
(二)“鉴赏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通过学生自我鉴赏、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引领,使学生能正确的理解并能分析一些现代实验性作品的构思及其表达的内涵。
重点分析新的创作方法,体会对传统绘画的挪用和修改,通过表格的形式总结传统和现代实验性艺术作品的区别。
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方法自由“改画”安格尔《侍女》,进一步切身理解现代实验性艺术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体会现代实验性艺术的创新价值。
(三)“评价篇”分组讨论:如何看待现代实验性艺术?树立理性对待现当代实验艺术的态度。
并认识其创新的价值。
(四)“拓展篇” 尝试用新的方法为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人作一幅肖像,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全面地了解现代实验性作品,并作出你的评价。
教法学法:1、实验法、问题法、对比法、引导暗示法、多元互动评价法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准备:1、教具:视频、多媒体课件、古典美术名作范图。
2、学具:水彩笔、油画棒、铅笔或黑色水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实验导入)出示经典名画《蒙娜丽莎》提问:(这件作品的名称是什么)——《蒙娜丽莎》教师在挂图上贴胡须再问:和刚才看到的《蒙娜丽莎》比较,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请大家随意说说。
教师简明概括: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艺术作品的新实验?杜尚、达利都做过类似这样的实验—课件展示杜尚、达利版蒙娜丽莎(图1、2),艺术家这样对形象的探索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
这种新的理念、新的艺术形象拓展了艺术的范围,为艺术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这就是老师今天要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新的实验【设计意图】利用名画进行实验导入,既能在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一、“感受篇”进入20世纪中西方美术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世纪的中西美术史是新的实验层出不穷的时期,出现了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艺术家尝试突破传统的美术观念,不断实验新的观念和技巧。
视频播放:超级绘画艺术(图3)作品欣赏:大地艺术抽象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媒体艺术等作品(图4~10)教师小结:刚才欣赏的视频和图片都是二十世纪后实验艺术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艺术种类,这些作品无论从艺术的观念还是创作方法、作品的风格都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本小节通过大量的、直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实验性艺术品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感性的认识当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学生进一步探索现代实验性艺术的材料方法做好准备和铺垫。
二、“鉴赏篇”1、新的创作主题[思考]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明星、广告等题材这些能不能纳入艺术创作的范围内?你是怎样认为的?欣赏:(1)安迪·沃霍尔《二百一十个可口可乐瓶子》(图11)(2)《玛丽莲·梦露》(图12)[思考]作品是怎样被制作出来的?——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的丝网印刷的使用可以使同一幅作品被成百次地加以复制,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的因素。
欣赏:(3)《毛泽东》(图13)教师小结:这是一种将符号、商标、广告、明星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其实这些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图像,反映了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人们内在的感情。
也是对当时机械刻板的现代生活的一种客观评价。
2、新的创作方法欣赏:委拉斯贵支《宫娥》1656年(图14)[思考]画面描述了什么内容?画家是怎样创作的?古典的创作方法——画家对着对象进行写生,每一个形象都很真实(包括场景)[思考]:(1)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地记录物象?(2)这种创作方法我们能否改变一下?比较:毕加索《宫娥》(图15)和委拉斯贵支《宫娥》[思考]:艺术的创作方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古典主义绘画的挪用和修改其它作品欣赏:图16 图17图18 图19试归纳你理解的传统、现代实验性作品的区别:【设计意图】由感性到理性,由形式到内涵,由表及里的探究性学习是高中生美术鉴赏需要掌握的方法,通过比较鉴赏,让学生加深对现代实验性艺术特征的理解。
为学生下一步进行实践从知识上做好准备。
动动手:学生自由“改画”将准备好的安格尔《侍女》(图20)复印件发给学生要求:1、可以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2、反映健康思想将课前设计好的几幅作品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图21~24)图21 图22 图23 图24【设计意图】学生欣赏教师作品,倾听教师的创作构思,丰富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深入探究的兴趣。
(学生开始作业,课件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进一步切身感受、理解现代实验性艺术的创新思维。
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及动手能力。
学生实验性作品评价: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或教师评价展示几幅较好的学生作品,对学生创造性的表现予以鼓励,并启发学生课后进行更多的尝试。
对比欣赏:毕加索《侍女》(图25)教师小结:毕加索以完全迥异的手法扭曲了人物的身形,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艺术创作的“操作手段”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解读这些经典画作。
教学延伸:比较下列哪种绘画风格更能融入现代家庭装饰当中?(图26、27)图26 图27学生小组阐述:第二种更能融入现代家庭装饰中。
前者写实,与现代家装的简洁、大方不太统一;而后者采用夸张、变形、移位等艺术手法更能体现现代家庭装饰的设计理念。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欣赏—实践—再欣赏—运用等教学活动,层层深入,层层推进,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开放、平等的课堂情境,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将教学推向高潮。
3、新的材料载体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产生的“爆破”艺术也被纳入到美术创作中,请大家带着问题欣赏一段视频:(图28)[思考]①蔡国强的作品运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材料?②这件作品与我们传统中的美术作品有哪些不同?作品欣赏:《龙卷风》《黑彩虹》《历史的足迹》图29 图30 图31高科技成分的加入,使艺术品变得更加新奇播放视频:创意无穷看艺术【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介绍带领学生再一次走进创意无穷的现代艺术,加深感受。
进一步体会现代实验性艺术的创新价值。
理解实验性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风格,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评价篇”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现代实验性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请大家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现代实验性艺术?学生分组讨论,可把讨论结果写下来教师总结:现代实验性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实验”本身就意味着变革、创新。
它的出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观念,使艺术的概念大大拓宽。
我们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艺术的变革和创新,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创新之处,也要保留我们评价的权利。
当然,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艺术是一个不断扩展的概念,现代实验性艺术能否真正成为艺术品还需经过时间的考验,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总结点明现代实验性作品的价值更重要的在于认识创新的价值,突出教学难点。
四、“拓展篇”1、尝试用新的方法为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人作一幅肖像,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全面地了解现代实验性作品,并作出你的评价。
教学反思:由于二十世纪以来的实验性艺术涉及科技、社会、历史、宗教等各方面因素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繁而杂,因此本课教学有一定难度。
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式教学,努力做到内容简练、要点明确。
采用范图实验、作品解读、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多元互动评价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本课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易懂易会。
不奢求学生深刻理解现代主义艺术,只要求他们初步了解现代主义艺术有别于传统艺术的实验性、反叛性的特点,及其因此呈现出来的丰富的艺术形式、手法、材料等,并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创新的快乐。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很重要。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