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例题选讲
四边形的性质及计算练习解析
四边形的性质及计算练习解析四边形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具有丰富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边形的性质,并通过一系列计算练习来解析四边形相关的问题。
一、四边形的性质1. 对角线:四边形的对角线是相邻顶点之间的线段。
任意四边形有两条对角线,可分为两组:一组是相交于一点的非垂直对角线,另一组是不相交的垂直对角线。
2. 对顶角:四边形的对顶角是相对的内角,连接相邻边的射线夹角称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和为180度。
3. 平行四边形:具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称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4. 矩形:具有四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称为矩形。
矩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
5. 正方形:具有四个相等边和四个直角的矩形称为正方形。
正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垂直。
6. 菱形:具有四个相等边的平行四边形称为菱形。
菱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垂直且互相平分。
二、四边形的计算练习解析1. 计算四边形的面积: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取决于已知条件。
以下是常见的计算方法:- 根据高和底边长计算:面积 = 高 ×底边长- 根据对角线和夹角计算:面积 = 0.5 ×对角线1 ×对角线2 × sin(夹角)- 根据边长计算(仅适用于特殊四边形):面积 = 0.5 ×边长1 ×边长2 × sin(对角线夹角)2. 计算四边形的周长:四边形的周长是四个边长的总和,可根据已知条件直接相加得出。
3. 解析四边形的角度问题:根据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以解析出四边形中各个角度的度数。
- 矩形的角度:矩形的四个角均为直角,每个角度为90度。
- 正方形的角度:正方形的四个角均为直角,每个角度为90度。
- 菱形的角度: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可以根据已知的夹角推导出其余角的度数。
- 平行四边形的角度: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角度相等。
四边形综合篇(解析版)-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总结
四边形综合--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总结+题型专训知识回顾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边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②角的性质: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的性质:对角线相互平分。
即对角线交点是两条对角线的中点。
④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绕对角线交点旋转180°与原图形重合。
⑤面积计算:等于底乘底边上的高。
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DC,AB=DC,∴四边行ABCD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符号语言:∵AB=DC,AD=BC(AB∥DC,AD∥BC),∴四边行ABCD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C=∠ADC,∠DAB=∠,∴四边行ABCD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相互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四边行ABCD是平行四边形3.矩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④矩形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对角线交点是对称中心,过一组对边中点的直线是矩形的对称。
⑤由矩形的对角线的性质可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矩形的判定:(1)直接判定:有三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利用平行四边形判定:①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邻边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对角线的特殊性: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5.菱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③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④菱形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为对角线交点,对称轴为对角线所在直线。
⑤面积计算:除了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面积,还可以用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来计算面积。
6.菱形的判定:(1)直接判定: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形讲解及经典例题x
四边形一、知识要点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性质主要分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①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以上条件均可判断某一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反之亦成立,即平行四边形具有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矩形的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2.矩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②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④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3.矩形的判别方法: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4.菱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5.菱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⑤菱形的面积=底×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6.菱形的判别方法: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7.正方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正方形.8.正方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②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⑤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9.正方形的判别方法:①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⑤对角线相等的菱形.二、结构框图三、精练精讲(一)基础训练1.若□ABCD的一组邻边长分别为5cm和7cm,则对角线长x的取值范围是。
特殊平行四边形典型例题解析题
一、参考例题[例1]如下图,△ABC 中,点O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MN ∥BC ,设MN 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EO =FO(2)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说明你的结论.分析:(1)要证明OE =OF ,可借助第三条线段OC ,即证:OE =OC ,OF =OC ,这两对线段又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所以只需证△OEC 、△OCF 是等腰三角形,由已知条件即可证明.(2)假设四边形AECF 是矩形,则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由已知可得到:∠ECF =90°,由(1)可证得OE =OF ,所以要使四边形AECF 是矩形,只需OA =OC .证明:(1)∵CE 、CF 分别是∠ACB 、∠ACD 的平分线. ∴∠ACE =∠BCE ,∠ACF =∠DCF∵MN ∥BC ∴∠OEC =∠ECB ,∠OFC =∠FCD ∴∠ACE =∠OEC ,∠ACF =∠OFC ∴OE =OC ,OF =OC ∴OE =OF(2)当点O 运动到AC 的中点时,即OA =OC 又由(1)证得OE =OF∴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1)知:∠ECA +∠ACF =21∠ACB +21∠ACD =21 (∠ACB +∠ACD )=90° 即∠ECF =90° ∴四边形AECF 是矩形.因此:当点O 运动到AC 的中点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例2]如下图,已知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OF ⊥AD 于F ,OF =3 cm ,AE ⊥BD 于E ,且BE ∶ED =1∶3,求AC 的长.分析:本题主要利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进行计算.即:由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可导出BE=OE,进而得出AB=AO,即得出BE=OF=3 cm,求出BD 的长,即AC的长.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OB=OD=OA=OC又∵BE∶ED=1∶3 ∴BE∶BO=1∶2 ∴BE=EO又∵AE⊥BO∴△ABE≌△ADE∴AB=OA即AB=AO=OB∴∠BAE=∠EAO=30°,∠F AO=30°∴△ABE≌△AOF∴BE=OF=3 cm,∴BD=12 cm ∴AC=BD=12 cm二、参考练习1.如图,有一矩形纸片ABCD,AB=6 cm,BC=8 cm,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B与D重合,求折痕EF的长.解:连结BD、BE、DF由折叠的意义可知:EF⊥BD,EF平分BD.∴BE=ED,BF=FD∵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AD=BC,∠C=90°,AD∥BC∴∠EDO=∠FBO∵点B和D重合∴BO=DO,∠BOF=∠DOE∴△BOF≌△DOE∴ED=BF,∴ED=BF=FD=BE∴四边形BFDE是菱形S菱形=21×BD×EF=BF×CD∵BF=DF,∴可设BF=DF=x则FC=8-x在Rt△F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x2=(8-x)2+62x =425 ∴6425682122⨯=⨯+⨯EF EF =7.5因此,折痕EF 的长为7.5 cm.2.当平行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_________时,它成为矩形(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答案:∠BAC =90°或AC =BD 或OA =OB 或∠ABC +∠ADC =180°或∠BAD +∠BCD = 180°等条件中的任一个即可.典型例题例1 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且,求:(1)的度数;(2)对角线AC 的长;(3)菱形ABCD 的面积.分析 (1)由E 为AB 的中点,,可知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从而,且,则是等边三角形,从而菱形中各角都可以求出.(2)而,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C .(3)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知解 (1)连结B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是AB 的中点,且,∴∴是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2)∵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与BD 互相垂直平分,∴∴,∴(3)菱形ABCD的面积说明:本题中的菱形有一个内角是60°的特殊的菱形,这个菱形有许多特点,通过解题应该逐步认识这些特点.例2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于于F.求证:分析要证明,可以先证明,而根据菱形的有关性质不难证明,从而可以证得本题的结论.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例3 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一点,,,求的度数.解答:连结AC. ∵四边形ABCD为菱形,∴,.∴与为等边三角形. ∴∵,∴∴∴∵,∴为等边三角形. ∴∵,∴∴说明本题综合考查菱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连AC,证.例4 如图,已知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矩形,且.求证:垂直平分.分析由已知条件可证明四边形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对角以及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证明垂直平分.证明:∵四边形、都是矩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菱形∴平分∴平分∵∴垂直平分.例5 如图,中,,、在直线上,且.求证:.分析要证,关键是要证明四边形是菱形,然后利用菱形的性质证明结论.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同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菱形∴.典型例题例1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是它邻角的3倍,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各是多少度?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可以求出四个内角的度数.解设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x,则它的邻角的度数为3x,根据题意,得,解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45°,135°,45°,135°.例2 已知:如图,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的周长比的周长多8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分析由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可知平行四边形周长的一半=30cm,又由的周长比的周长多8cm,可知cm,由此两式,可求得各边的长.解∵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答: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长分别为19cm,11cm,19cm,11cm.说明:学习本题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周长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相邻两个三角形周长之差等于邻边之差.例 3 已知:如图,在中,交于点O,过O点作EF交AB、CD于E、F,那么OE、OF是否相等,说明理由.分析观察图形,,从而可说明证明在中,交于O,∴,∴,∴,∴例4 已知:如图,点E在矩形ABCD的边BC上,且,垂足为F。
平行四边形判定经典题型
平行四边形判定经典题型摘要: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5.对角线互相平分三、经典题型解析1.题目一2.题目二3.题目三4.题目四5.题目五正文:平行四边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就是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条件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这些判定方法包括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以及对角线互相平分。
首先,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这是最直接的判定方法。
其次,如果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这种情况下,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再者,如果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这种情况下,另一组对边可能平行,也可能相等。
此外,如果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最后,如果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灵活运用这些判定方法。
下面,我们通过五个经典题型来具体解析这些判定方法的应用。
题目一: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是什么?解析:根据上述判定方法,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题目二: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什么?解析:根据上述判定方法,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题目三: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什么?解析:根据上述判定方法,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题目四: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什么?解析:根据上述判定方法,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题目五: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什么?解析:根据上述判定方法,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10道经典例题
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一、已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角度例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的度数比∠B 的度数小40°,求∠A 和∠B 的度数。
解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即∠A + ∠B = 180°。
又已知∠A 比∠B 小40°,即∠B - ∠A = 40°。
联立这两个方程可得:∠A = 70°,∠B = 110°。
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边长例题: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0,AB = 6,求BC 的长。
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AB = CD = 6,BC = AD。
周长为40,则2(AB + BC) = 40,即2×(6 + BC) = 40,解得BC = 14。
三、判断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AB = CD,判断四边形ABCD 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解析: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四、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线段长度例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BD 是对角线,AC = 10,BD = 8,且AC 与BD 的夹角为60°,求AB 的长度。
解析:过 A 作AE∠BD 于E。
设O 为AC 与BD 的交点,则AO = 5,BO = 4。
在直角三角形AOE 中,因为∠AOE = 60°,所以OE = AO×cos60° = 5×1/2 = 2.5,AE = AO×sin60° = 5×√3/2。
在直角三角形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 √(AE² + BE²) = √[(5×√3/2)²+(4 + 2.5)²]。
五、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例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分别是AB、CD 的中点,连接DE、BF。
四边形几何证明题精选含解析
四边形几何证明精选一、解答题1.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当∠MAB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1),易证BM+DN=MN.(1)当∠MAN旋转到BM≠DN时(如图2),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明.(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2.如图,矩形ABCD中,AB>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ADE≌△CED;(2)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3.【问题情境】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线段BG上的动点,AE⊥EF,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分线CF于点F.【探究展示】(1)如图1,若点E是BC的中点,证明:∠BAE+∠EFC=∠DCF.(2)如图2,若点E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B、C除外),∠BAE+∠EFC=∠DCF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如图3,若点E是BC延长线(C除外)上的任意一点,求证:AE=EF.4.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A=PE,PE交CD于F,连接CE.(1)求证:△P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判断△P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5.如图,点E正方形ABCD外一点,点F是线段AE上一点,△E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EBF=90°,连接CE、CF.(1)求证:△ABF≌△CBE;(2)判断△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6.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接BG,DE.(1)猜想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必证明;(2)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α,得到如图2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你的判断.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边AD上任意一点,BE的垂直平分线FG交对角AC于点F.求证:(1)BF=DF;(2)BF⊥FE.8.如图所示,E、F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BCD边AB、CD的中点,AG//DB交CB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DE//BF;(2)若∠G=90°,判断四边形DE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9.如图,把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点A′落在CD的延长线上),A′B′交AD于点E,连接AA′、CE.求证:(1)△ADA′≌△CDE;(2)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10.如图,在▱ABCD中,已知E为BC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BF.(1)求证:AB=CF;(2)当BC与AF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C是矩形,并说明理由.11.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连接AE,BE.(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AEBD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1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G在边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BCD,CF平分∠GCD,EF//BC交CD于点O.(1)求证:OE=OF;(2)若点O为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CF是矩形.13.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BC,AB上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2DE,连接CE、AF.(1)证明:AF=CE;(2)当∠B=30°时,试判断四边形A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4.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G是BC边上任意一点.DE⊥AG于点E,BF//DE且交AG于点F.(1)求证:AE=BF;(2)如图2,如果点G是BC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则线段AF、BF、EF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证明出你的结论.15.如图,在△ABC中,∠ABC=90°,点D为AC的中点,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1)证明:四边形BDFG是菱形;(2)若AC=10,CF=6,求线段AG的长度.16.已知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①如图1,若E是AC上的点,过A作AG⊥BE于G,AG、BD交于F,求证:OE=OF②如图2,若点E在AC的延长线上,AG⊥EB交EB的延长线于G,AG延长DB延长线于点F,其它条件不变,OE=OF还成立吗?17.如图,矩形ABCD中,∠ABD、∠CDB的平分线BE、DF分别交边AD、BC于点E、F.(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E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请说明理由.18.如图,EF是平行四边ABCD的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EF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1)求证:四边形BFDE是菱形;(2)若ED=5,BD=8,求菱形BFDE的面积.19.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过A作AM⊥BC于M,交BD于E,过C作CN⊥AD于F,连接AF、CE.(1)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AECF为菱形,M点为BC的中点时,求∠CBD的度数.20.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B边上一点,EC平分∠DEB,F为CE的中点,连接AF,BF,过点E作EH//BC分别交AF,CD于G,H两点.(1)求证:DE=DC;(2)求证:AF⊥BF;答案和解析1.【答案】解:(1)BM +DN =MN 成立.证明:如图,把△ADN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则可证得E 、B 、M 三点共线(图形画正确).∴∠EAM =90°−∠NAM =90°−45°=45°,又∵∠NAM =45°,∴在△AEM 与△ANM 中,{AE =AN ∠EAM =∠NAM AM =AM,∴△AEM≌△ANM(SAS),∴ME =MN ,∵ME =BE +BM =DN +BM ,∴DN +BM =MN ;(2)DN −BM =MN .在线段DN 上截取DQ =BM ,在△ADQ 与△ABM 中,∵{AD =AB∠ADQ =∠ABM DQ =MB,∴△ADQ≌△ABM(SAS),∴∠DAQ =∠BAM ,∴∠QAN =∠MAN .在△AMN 和△AQN 中,{AQ =AM ∠QAN =∠MAN AN =AN,∴△AMN≌△AQN(SAS),∴MN =QN ,∴DN −BM =MN .【解析】(1)结论:BM +DN =MN 成立,证得B 、E 、M 三点共线即可得到△AEM≌△ANM ,从而证得ME =MN .(2)结论:DN −BM =MN.首先证明△ADQ≌△ABM ,得DQ =BM ,再证明△AMN≌△AQN(SAS),得MN =QN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旋转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旋转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答案】证明:(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AB =CD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 =CE ,AB =AE ,∴AD =CE ,AE =CD .在△ADE 和△CED 中,{AD =CEAE =CD DE =ED,∴△ADE≌△CED(SSS).(2)由(1)得△ADE≌△CED,∴∠DEA=∠EDC,即∠DEF=∠EDF,∴EF=DF,∴△DEF是等腰三角形.【解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AD=BC、AB=CD,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D= CE、AE=CD,进而即可证出△ADE≌△CED(SSS);(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DEF=∠EDF,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出EF=DF,由此即可证出△DEF是等腰三角形.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折叠的性质找出AD=CE、AE=CD;(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DEF=∠EDF.3.【答案】(1)证明:取AB的中点M,连结EM,如图1:∵M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在正方形ABCD中,AM=EC,∵CF是∠DCG的平分线,∴∠ECF=90°+45°=135°,∵BM=BE,∴∠BME=45°,∴∠AME=∠ECF=135°,∵∠BEA+∠CEF=90°,∠MAE+∠BEA=90°,∴∠MAE=∠CEF,在△AME与△ECF中,{∠MAE=∠CEF AM=EC∠AME=∠ECF,∴△AME≌△ECF(ASA),∴∠BAE+∠EFC=∠FCG=∠DCF;(2)证明:取AB上的任意一点M,使得AM=EC,连结EM,如图2:∵AE⊥EF,AB⊥BC,∴∠BAE+∠BEA=90°,∠BEA+∠CEF=90°,∴∠MAE=∠CEF,∵AM=EC,∴在正方形ABCD中,BM=BE,∴∠AME=∠ECF=135°,在△AME与△ECF中,{∠MAE=∠CEF AM=EC∠AME=∠ECF,∴△AME≌△ECF(ASA),∴∠BAE+∠EFC=∠FCG=∠DCF;(3)证明:取BA延长线上的一点N使得AN=CE,如图3:∵AN=CE,AB⊥BC,∴∠ANE=45°,∴∠ECF=∠ANE=45°,∵AD//BE,∴∠DAE=∠BEA,∵NA⊥AD,AE⊥EF,∴∠NAE=∠CEF,在△ANE与△ECF中,{∠NAE=∠CEFAN=CE∠ANE=∠ECF,∴△ANE≌△ECF(ASA),∴AE=EF.【解析】(1)取AB的中点M,连结EM,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2)在AB上取一点M,使AM=EC,连接EM,根据已知条件利用ASA判定△AME≌△E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3)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N,使AN=CE,连接NE,根据已知利用ASA判定△ANE≌△EC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4.【答案】(1)证明: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ADB=∠CDB=45°,∠ADC=90°,在△PDA和△PDC中,{PD=PD∠PDA=∠PDC DA=DC,∴△PDA≌△PDC,∴PA=PC,∠3=∠1,∵PA=PE,∴∠2=∠3,∴∠1=∠2,∵∠EDF=90°,∠DFE=∠PFC,∴∠FPC=∠EDF=90°,∴△P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解:如图2中,结论:△PC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AD=DC,∠ADB=∠CDB,∠ADC=∠ABC=120°,在△PDA和△PDC中,{PD=PD∠PDA=∠PDC DA=DC,∴△PDA≌△PDC,∴PA=PC,∠3=∠1,∵PA=PE,∴∠2=∠3,PA=PE=PC,∴∠1=∠2,∵∠DFE=∠PFC,∴∠EPC=∠EDC,∵∠ADC=120°,∴∠EDC=60°,∴∠EPC=60°,∵PE=PC,∴△PEC是等边三角形.【解析】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由△PDA≌△PDC,推出PA=PC,∠3=∠1,由PA=PE,推出∠2=∠3,推出∠1=∠2,由∠EDF=90°,∠DFE=∠PFC,推出∠FPC=∠EDF=90°,推出△P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由△PDA≌△PDC,推出PA=PC,∠3=∠1,由PA=PE,推出∠2=∠3,PA=PE= PC,推出∠1=∠2,由∠DFE=∠PFC,推出∠EPC=∠EDC,由∠ADC=120°,推出∠EDC=60°,推出∠EPC=60°,由PE=PC,即可证明△PEC是等边三角形.5.【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EBF=90°,∴BE=BF,∴∠ABC−∠CBF=∠EBF−∠CBF,∴∠ABF=∠CBE.在△ABF和△CBE中,有{AB=CB∠ABF=∠CBE BF=BE,∴△ABF≌△CBE(SAS).(2)解:△CEF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E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FE=∠FEB=45°,∴∠AFB=180°−∠BFE=135°,又∵△ABF≌△CBE,∴∠CEB=∠AFB=135°,∴∠CEF=∠CEB−∠FEB=135°−45°=90°,∴△CEF是直角三角形.【解析】(1)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出AB=CB,∠ABC=90°,再由△E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BE=BF,通过角的计算可得出∠ABF=∠CB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即可证出△ABF≌△CBE;(2)根据△E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BFE=∠FEB,通过角的计算可得出∠AFB= 135°,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CEB=∠AFB=135°,通过角的计算即可得出∠CEF=90°,从而得出△CEF是直角三角形.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判定定理SAS证明△ABF≌△CBE;(2)通过角的计算得出∠CEF=90°.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通过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边,再通过角的计算找出相等的角,以此来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6.【答案】解:(1)延长BG交DE于点H,在△BCG与△DCE中,{BC=DC∠BCG=∠DCECG=CE,∴△BCG≌△DCE(SAS),∴∠GBC=∠EDC,BG=DE,∵∠BGC=∠DGH,∴∠DHB=∠BCG=90°,∴BG⊥DE;(2)BG=DE,BG⊥DE仍然成立如图2,∠BCD+∠DCG=∠ECG+∠DCG,即∠BCG=∠DCE,在△BCG与△DCE中,{BC=DC∠BCG=∠DCE CG=CE,∴△BCG≌△DCE(SAS),∵∠BHC=∠DHG,∴∠BCD=∠DOB=90°,即BG⊥DE【解析】(1)延长BG交DE于点H,易证△BCG≌△DCE,所以∠GBC=∠EDC,BG=DE,所以∠DHB=90°;(2)易证△BCG≌△DCE,所以∠GBC=∠EDC,BG=DE,所以∠BCD=90°.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涉及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程度较高,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解答.7.【答案】证明:如图所示:(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AF=∠DAF=45°,∠BAE=90°,在△BAF和△DAF中,{AB=AD ∠BAF=∠DAF AF=AF ,∴△BAF≌△DAF(SAS),∴BF=DF;(2)∵BE的垂直平分线FG交对角AC于点F,∴BF=EF,∵BF=DF,∴EF=DF,∴∠FDE=∠FED,∵△BAF≌△DAF,∴∠ABF=∠FDE,∴∠ABF=∠FED,∵∠FED+∠FEA=180°,∴∠ABF+∠FEA=180°,∴∠BAE+∠BFE=180°,∴∠BFE=90°,∴BF⊥FE.【解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AD,∠BAF=∠DAF=45°,由SAS证明△BAF≌△DAF,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F=EF,证出EF=DF,得出∠FDE=∠FED,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出∠ABF=∠FED,由邻补角关系得出∠FED+∠FEA=180°,证出∠ABF+∠FEA=180°,由四边形内角和得出∠BAE+∠BFE=180°,求出∠BFE= 90°即可.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BE=12AB,DF=12CD.∴BE=DF,BE//DF,∴四边形DFBE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DEBF 是菱形;理由如下:∵∠G =90°,AG//BD ,AD//BG ,∴四边形AGBD 是矩形,∴∠ADB =90°,在Rt △ADB 中∵E 为AB 的中点,∴AE =BE =DE ,∵四边形DFBE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EBF 是菱形.【解析】(1)根据已知条件证明BE =DF ,BE//DF ,从而得出四边形DFBE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DE//BF ,(2)先证明DE =BE ,再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从而得出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比较综合,难度适中.9.【答案】证明:(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CD ,∠ADC =90°,∴∠A′DE =90°,根据旋转的方法可得:∠EA′D =45°,∴∠A′ED =45°,∴A′D =ED ,在△AA′D 和△CED 中{AD =CD∠ADA′=∠CDE A′D =ED,∴△ADA′≌△CDE(SAS);(2)由正方形的性质及旋转,得CD =CB′,∠CB′E =∠CDE =90°,又CE =CE ,∴Rt △CEB′≌Rt △CED∴∠B′CE =∠DCE ,∵AC =A′C∴直线CE 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解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 =CD ,∠ADC =90°,∠EA′D =45°,则∠A′DE =90°,再计算出∠A′ED =45°,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D =ED ,即可利用SAS 证明△ADA′≌△CDE ;(2)首先由AC =A′C ,可得点C 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再证明△AEB′≌△A′ED ,可得AE =A′E ,进而得到点E 也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再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直线CE 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找准旋转后相等的线段.10.【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DF ,∴∠BAF =∠CFA .∵E 为BC 的中点,在△AEB和△FEC中,{∠BAE=∠CFA ∠AEB=∠FEC BE=EC,∴△AEB≌△FEC(AAS)∴AB=CF;(2)解:当BC=AF时,四边形ABFC是矩形,理由:∵AB=CF,AB‖CF,∴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BC=AF,∴四边形ABFC是矩形.【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正确得出△AEB≌△FEC(AAS)是解题关键.(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AF=∠CFA,进而得出△AEB≌△FEC(AAS),求出答案;(2)首先得出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答案.11.【答案】(1)证明:∵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BC,∴∠ADB=90°,∴平行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BAC=90°时,理由:∵∠BAC=90°,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BD=CD,∵由(1)得四边形AEBD是矩形,∴矩形AEBD是正方形.【解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首先得出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进而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90°,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D=CD,进而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判定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矩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12.【答案】证明:(1)∵CE平分∠BCD、CF平分∠GCD,∴∠BCE=∠DCE,∠DCF=∠GCF,∵EF//BC,∴∠BCE=∠FEC,∠EFC=∠GCF,∴∠DCE=∠FEC,∠EFC=∠DCF,∴OE=OC,OF=OC,∴OE=OF;(2)∵点O为CD的中点,∴OD=OC,又OE=OF,∵CE平分∠BCD、CF平分∠GCD,∴∠DCE=12∠BCD,∠DCF=12∠DCG,,即∠ECF=90°,∴四边形DECF是矩形.【解析】本题利用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等量代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1)由于CE平分∠BCD,那么∠DCE=∠BCE,而EF//BC,于是∠FEC=∠BCE,等量代换∠FEC=∠DCE,那么OE=OC,同理OC=OF,等量代换有OE=OF;(2)由于O是CD中点,故OD=OC,而OE=OF,那么易证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又CE、CF是∠BCD、∠DCG的角平分线,∠BCD+∠DCG=180°那么易得∠ECF=90°,从而可证四边形DECF是矩形.13.【答案】(1)证明:∵点D,E分别是边BC,AB上的中点,∴DE//AC,AC=2DE,∵EF=2DE,∴EF//AC,EF=AC,∴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AF=CE;(2)解:当∠B=30°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理由如下:∵∠ACB=90°,∠B=30°,∴∠BAC=60°,AC=12AB=AE,∴△AEC是等边三角形,∴AC=CE,又∵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CEF是菱形.【解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DE//AC,AC=2DE,求出EF//AC,EF=AC,得出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AF=CE;(2)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60°,AC=12AB=AE,证出△AE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C=CE,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F⊥AG,DE⊥AG,∴DA=AB,∠BAF+∠DAE=∠DAE+∠ADE=90°,∴∠BAF=∠ADE,在△ABF和△DAE中,{∠BAF=∠ADE∠AFB=∠DEA=90°DA=AB,∴△ABF≌△DAE(AAS),∴BF=AE,(2)AF+EF=BF;∴DA=AB,∠BAF+∠DAE=∠DAE+∠ADE=90°,∴∠BAF=∠ADE,在△ABF和△DAE中,{∠BAF=∠ADE∠AFB=∠DEA=90°DA=AB,∴△ABF≌△DAE(AAS),∴BF=AE,AF=DE,∴AF+EF=BF.【解析】(1)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DA=AB,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F=∠AD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BF和△DAE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F=AE,AF=DE,然后根据图形列式整理即可得证;(2)根据题意作出图形,然后根据(1)的结论可得BF=AE,AF=DE,然后结合图形写出结论即可.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每一个角都是直角,然后求出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1)证明:∵AG//BD,BD=FG,∴四边形BGFD是平行四边形,∵CE⊥BD∴CE⊥AG,又∵BD为AC的中线,∴BD=DF=12AC,∴四边形BDFG是菱形;(2)解:∵四边形BDFG是菱形,∠ABC=90°,点D为AC的中点,∴GF=DF=12AC=5,∵CF⊥AG,∴AF=√AC2−CF2=√102−62=8,∴AG=AF+GF=8+5=13.【解析】(1)首先可判断四边形BDFG是平行四边形,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得BD=FD,则可判断四边形BDFG是菱形;(2)由菱形的性质求得GF=DF=12AC=5,由勾股定理得AF的长,继而求得AG的长.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答案】①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A=OB,AC⊥BD,∴∠BOE=∠AOF=90°,∴∠OEB+∠OBE=90°,∵AG⊥BE,∴∠AGE=90°,∴∠OEB+∠OAF=90°,∴∠OBE=∠OAF,在△BOE和△AOF中,{∠BOE=∠AOF OB=OA ∠OBE=∠OAF ,∴△BOE≌△AOF(ASA),∴OE=OF;②解:OE=OF还成立;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A=OB,AC⊥BD,∴∠BOE=∠AOF=90°,∴∠OEB+∠OBE=90°,∵AG⊥BE,∴∠AGE=90°,∴∠OEB+∠OAF=90°,∴∠OBE=∠OAF,在△BOE和△AOF中,{∠BOE=∠AOF OB=OA ∠OBE=∠OAF ,∴△BOE≌△AOF(ASA),∴OE=OF.【解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有关知识.①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A=OB,AC⊥BD,得出∠BOE=∠AOF=90°,由角的互余关系得出∠OBE=∠OAF,由ASA证明△BOE≌△AOF,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②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A=OB,AC⊥BD,得出∠BOE=∠AOF=90°,由角的互余关系得出∠OBE=∠OAF,由ASA证明△BOE≌△AOF,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17.【答案】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AD//BC,∴∠ABD=∠CDB,∵BE平分∠ABD、DF平分∠BDC,∴∠EBD=12∠ABD,∠FDB=12∠BDC,∴∠EBD=∠FDB,∴BE//DF,又∵AD//BC,∴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E=30°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BE平分∠ABD,∴∠ABD=2∠ABE=60°,∠EBD=∠ABE=30°,∵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EDB=90°−∠ABD=30°,∴∠EDB=∠EBD=30°,∴EB=ED,∴四边形BEDF是菱形.【解析】(1)由矩形可得∠ABD=∠CDB,结合BE平分∠ABD、DF平分∠BDC得∠EBD=∠FDB,即可知BE//DF,根据AD//BC即可得证;(2)当∠ABE=30°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由角平分线知∠ABD=2∠ABE=60°、∠EBD=∠ABE=30°,结合∠A=90°可得∠EDB=∠EBD=30°,即EB=ED,即可得证.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菱形,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菱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1)证明:∵EF垂直平分BD,∴OB=O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EDO=∠FBO,∠DOE=∠BOF,∴△DOE≌△BOF(ASA),∴OE=OF,∴四边形AFCE为菱形;(2)解:∵BD=8,∴OD=4且ED=5,∴EO=3,∴S菱形BFDE =12BD×EF=EO·BD=3×8=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与性质.(1)先证明△DOE≌△BOF,得出OE=OF,再根据EF垂直平分BD,可得出四边形BFDE 为菱形;(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出OE的长,根据菱形的面积求解即可.19.【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BC//A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互平行),∴∠ADE=∠CBD,AD=BC又∵AM丄BC(已知),∴AM⊥AD;∵CN丄AD(已知),∴AM//CN,∴AE//CF;在△ADE和△CBF中,{∠DAE=∠BCF AD=CB∠ADF=∠CBE∴△ADE≌△CBF(ASA),∴AE=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连接AC交BF于点0,当四边形AECF为菱形时,则AC与EF互相垂直平分,∵BO=O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ABCD是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AB=BC(菱形的邻边相等);∵M是BC的中点,AM丄BC(已知),∴AB=AC(等腰三角形的性质),∴△ABC为等边三角形,∴∠ABC=60°,∠CBD=30°.【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以推知AE//CF;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推知△ADE≌△CBF;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知AE=CF,所以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根据M是BC的中点,AM丄BC(已知),可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三线合一定理即可求解.本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20.【答案】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DCE=∠CEB,∵EC平分∠DEB,∴∠DEC=∠CEB,∴∠DCE=∠DEC,∴DE=DC;(2)如图,连接DF,∵DE=DC,F为CE的中点,∴DF⊥EC,∴∠DFC=90°,在矩形ABCD中,AB=DC,∠ABC=90°,∴BF=CF=EF=12EC,∴∠ABF=∠CEB,∵∠DCE=∠CEB,∴∠ABF=∠DCF,在△ABF和△DCF中,{BF=CF∠ABF=∠DCF AB=DC,∴△ABF≌△DCF(SAS),∴∠AFB=∠DFC=90°,∴AF⊥BF;(3)CE=4√7.理由如下:∵AF⊥BF,∴∠BAF+∠ABF=90°,∵EH//BC,∠ABC=90°,∴∠BEH=90°,∴∠FEH+∠CEB=90°,∵∠ABF=∠CEB,∴∠BAF=∠FEH,∵∠EFG=∠AFE,∴△EFG∽△AFE,∴GFEF =EFAF,即EF2=AF⋅GF,∵AF⋅GF=28,∴EF=2√7,∴CE=2EF=4√7.【解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DCE=∠DEC,进而得出DE=DC;(2)连接D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FC=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得出BF=CF=EF=12EC,再根据SAS判定△ABF≌△DCF,即可得出∠AFB=∠DFC=90°,据此可得AF⊥BF;(3)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AF=∠FEH,再根据公共角∠EFG=∠AFE,即可判定△EFG∽△AFE,进而得出EF2=AF⋅GF=28,求得EF=2√7,即可得到CE=2EF= 4√7.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
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
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
平行四边形的经典例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例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这组对角线长分别为5厘米和6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答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可以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2厘米。
2. 判断平行四边形:
例题:给出四个四边形,其中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另外三个是梯形,请判断哪个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只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3.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例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 高,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4. 利用平移性质证明平行四边形:
例题:已知一个三角形AB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 平行于BC,证明三角形ADE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由于DE平行于BC,根据平移性质,有AE平行于DC,从而得出结论:三角形AD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知识要点以及典型例题
四边形知识要点一、N 边形内角和1、多边形: 凸多边形:2、多边形的对角线:3、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外角和为 ,4、正多边形: 典型例题:例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5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跟踪练习1:1.如果一个四边形内角之比是2∶2∶3∶5,那么这四个内角中( )A.有两个钝角B.有两个直角C.只有一个直角D.只有一个锐角 2.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一半,则它是边形( )A.7B.6C.5D.43.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50°,则从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有 ( )A.7条B.8条C.9条D.10条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12倍,则边数是( )A.14B.7C.21D.10 5.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4°,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B.9C.10D.11 6.∠A 的两边分别垂直于∠B 的两边,且∠A 比∠B 大60°,则∠A 等于 ( )A.120°B.110°C.100°D.90° 7.若等角n 边形的一个外角不大于40°,则它是边形 ( )A.n=8B.n=9C.n >9D.n ≥98.每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它的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32,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9.两个多边形的边数之比为1∶2,内角和的度数之比为1∶3,求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图13-4O DCBA10.已知线段AC=8,BD=6。
(1)已知线段AC垂直于线段BD。
设图13―1、图13―2和图13―3中的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则S1= ,S2= ,S3= ;(2)如图13―4,对于线段AC与线段BD垂直相交(垂足O不与点A,C,B,D重合)的任意情形,请你就四边形ABCD面积的大小提出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3)当线段BD与AC(或CA)的延工线垂直相交时,猜想顺次连接点A,B,C,D,A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1、平行四边形概念: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典型例题: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BAE =∠DCF.例3:如图,在□ABCD中,O是对角线AC和BD的交点,OE⊥AD于E,OF⊥BC于F.求证:OE=OF.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典型例题:例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各边AB、BC、CD、DA上,分别取点K、L、M、N,使AK=CM、BL=DN,求证:四边形KLMN是平行四边形.例5: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延长AB到E,延长CD到F,使BE=DF,则线段AC与EF是否互相平分?说明理由.注意:其他还有一些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但都不能作为定理使用。
(完整版)四边形题型归纳
四边形题型归纳题型一:翻折问题(特殊四边形的折叠问题)1沿特殊四边形的对角线折叠【例1】如图,矩形纸片ABCD,AB=2, / ADB=30,沿对角线BD折叠(使△ ABD和2、沿特殊四边形的对称轴折叠【例2】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2 , AB^ BC ,矩形ABCD的面积为S,沿矩形的对称轴折叠一次得到一个新的矩形,则这个新矩形对角线长为3•使特殊四边形的对角顶点重合折叠【例3】如图,梯形纸片ABCD , / B=60 , AD // BC, AB=AD=2 , BC=6,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AE,贝U CE= ___________ .4•使特殊四边形一顶点落在其一边上而折叠【例4】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CD,使点C落在AB上的点F处,已知AB=10cm , BC=8cm ,贝U EC 的长为______ •D] ] CE、百fA F B△ EBD落在同一平面内),则A、E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D F C D CA B2B E C5•使特殊四边形两顶点落在其一边上而折叠【例5】如图,在梯形ABCD中,DC // AB,将梯形对折,使点D、C分别落在AB上的D、C处,折痕为EF,若CD=3cm , EF=4cm,则AD +BC = ________ cm.6•使特殊四边形一顶点落在其对称轴上而折叠(1)EF上的G点处,则/ DKG= _____7.使特殊四边形一顶点落在其对称轴上而折叠(2)点折至MN上,落在点P的位置,折痕为BQ,连结PQ.(1)求MP的长度;⑵求证:以PQ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I .8.两次不同方式的折叠【例8】如图,将一矩形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折叠后AB与EB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CBD的度数为()A.大于90 °B.等于90 °C.小于90 °D.不能确定【例6】如图,已知EF为正方形ABCD的对称轴,将/ A沿DK折叠,使它的顶点A落在【例7】如图,有一块面积为1的正方形ABCD , M、N分别为AD、BC边的中点,将CDIAC E<\JA BD【变式1】在矩形ABCD中AB=4, BC=3按下列要求折叠,试求出所要求结果(1)如图,把矩形ABCD沿着对角线BD折叠得△ EBD BE交CD于点F,求出BFD;(2)如图,折叠矩形ABCD使AD与对角线BD重合,求折痕DE的长;(3)如图,折叠矩形ABCD使点D与点B重合,求折痕EF的长;(4)如图,E是AD上一点,把矩形ABCD沿着BE折叠,若点A恰好落在CD上的点F处, 求AE的长。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专题(题型详细分类)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讲义知识点归纳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如下表所示:四边形分类专题汇总专题一:特殊四边形的判定矩形 菱形 正方形 性 质 边 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边平行,四边相等 对边平行,四边相等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 ·有三个角是直角; ·是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是平行四边形且两条对角线相等.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有一组邻边相等;·是平行四边形且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是矩形,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是菱形,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对称性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2.矩形的判定方法:(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3.菱形的判定方法:(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正方形的判定方法:(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5.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练一练】一.选择题1.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AB∥CD,AD=BC B.∠A=∠B,∠C=∠DC.AB=CD,AD=BC D.AB=AD,CB=CD2.具备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中,不能确定是平行四边形的为().A.相邻的角互补 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D.对角线交点是两对角线中点3.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D.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4.如下左图所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AO=OC,则ABCD是平行四边形;B.若AC=BD,则ABCD是平行四边形;C.若AO=BO,CO=DO,则ABCD是平行四边形;D.若AO=OC,BO=OD,则ABCD是平行四边形5.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AB=CD,AD=BC B.AB∥CD,AB=CDC.AB=CD,AD∥BC D.AB∥CD,AD∥BC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能判断它为矩形的题设是()A.AO=CO,BO=DO B.AO=BO=CO=DOC.AB=BC,AO=CO D.AO=CO,BO=DO,AC⊥BD7.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B=CD B.AD=BC C.AB=BC D.AC=BD8.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下列条件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A、AC=BD,AB∥CD,AB=CDB、AD∥BC,∠A=∠CC、AO=BO=CO=DO,AC⊥BDD、AC=CO,BO=DO,AB=BC9.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0.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AB=BC 时,它是菱形 B .当AC ⊥BD 时,它是菱形 C .当∠ABC=900时,它是矩形 D .当AC=BD 时,它是正方形12.如图,在ABC △中,点E D F ,,分别在边AB ,BC ,CA 上,且DE CA ∥,DF BA ∥.下列四个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B .如果90B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矩形C .如果AD 平分B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菱形D .如果AD BC ⊥且AB 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菱形 13.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是( )。
四边形经典例题(配套习题)
四边形经典例题 (配套习题)【例题精选】:例1:如图1,已知:□ABCD 中,AE BD CF BD ⊥⊥,,垂足为E 、F ,G 、H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连结GE 、EH 、HF 、FG 。
求证:EF 和GH 互相平分。
证明一:AE BD G AD ⊥,为中点∴==GE GD AD 1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GED GDE (等边对等角)同理可证:HF HB BC HFB HBF ==∠=∠12,□ABCD∴∠=∠∴=∠=∠∴AD BC GDE HBFGE HF GED HFB GE HF////,,且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EF 和GH 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证明二: 连结BG 、DH ,如图2□ABCD ,G 、H 分别为AD 、BC 中点∴DG BH //∴四边形BHDG 是平行四边形 ∴BD 和GH 互相平分,设BD 、GH 交于O 即OG=OH ,OB=OD 又 AB=CD∠ABE=∠CDF∠AEB=∠CFD=90︒∴≅∴=∴-=-==∆∆ABE CDF AAS BE DFOB BE OD DFOE OF OG OH ()即,又∴EF 和GH 互相平分。
小结:平行四边形问题,并不都是以求证某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形式出现的。
往往更多的是求证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线段互相平分等等。
要灵活地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以及定义、定理等。
先判定某一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加以证明。
当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不例外。
例2:如图3,已知:菱形ABCD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B EAF BAE 6018,求:∠CEF 的度数分析:由菱形ABCD ,∠=︒B ABC 60,可得∆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AC ACD 60,∠=︒EAF 60,得出∠BAE=∠CAF ,从而可证∆∆ABE ACF ≅,进而推出∆AEF是等边三角形,求出∠CEF 的度数。
四边形经典题型演示文稿
2、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向同一侧作等边 △ABD、△BCE、△ACF,连接DE、EF.
求证:四边形AFED是平行四边形.
E
F
D
A
B
C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 分别为AB、CD的中点.
求证: EF1(ACBD)
2
A D
E F
B
C
4、求证三角形三条中线能组成一个三 角形的三边.
连接EC,BG (1)判断EC与BG的关系并证明.
E
D
G
A
F
B
C
(2)求证:△AGE的面积与△ABC的
面积相等.
E
D
G
A
F
(3)设AM是△ABC的中线
B
C
求证:EG=2AM
E
D
G
A
F
B
M
C
(4) 若延长中线MA交EG于H, 求证:AH⊥EG
(5)写出(4)的逆命题,并证明其正确性.
E
H
D
G
A
F
B
2
A MD
C
B
N
16、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E是CD的中点,EF⊥AB于F, AB=6cm,EF=5 cm 。求梯形ABCD的面积。
A F
B
D E C
1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AB=DC,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 ∠AOD=60°,E、F、G分别是OB、CD、
AD
E
B
F
C
13、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C⊥BD,且BD=8,求该梯形的面积.
A
中考培优竞赛专题经典讲义第12讲四边形与面积
第14讲四边形与面积模拟讲解【例题讲解】例题1、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D 、AB 上,依次连接 EB 、EC 、FC 、 FD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已知S 1=2、S 2=12、S 3=3,则9的值是()A.4B.5C.6D.7iS I +S3=S2=2S ABCDiS I +S3=S2+S4=2S ABCDS 丛DP +S 出PC =S,..'.. ABP ?S^DPC = ~2SABCDB C【解析】1 1可知S A BEC=S A DFC = —s 平行四边形ABCD S AFD+S A BFC= —S 平行四边形=S△ EBC S3+S4+① + S l + ②二① +S2+ ②2 2•- S4=S2-S I-S3=12-2-3=7故选 D【巩固练习】1、已知△ ABC,面积为12,点D在边BC上,满足CD:BD=1: 2,点E为AC的中点,连接BE、AD相交于点卩,设厶APE的面积为 $,△ BPD的面积为S?,求S2-S1= _____________ .2、如图,Rt△ ABC中,/ C= 90° AC=12, BC= 5,分另U以AB、AC、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正方形ABDE、ACFG、BCIH,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贝y S1+S2+S3+S4等于()A.60 B.90 C.144 D.169例题2、如图,在面积为24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点G、1H在DC边上,连接FH、EG,且GH= — DC.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2【解析】如右图,连接 EF 、EH 、GF ,则四边形EFCD 为平行四边形,且 S EFCD = 12由题意得,HO GO HG 1 —— —— —— 一,设厶HOG 的底HG=a ,高为九则厶OEF 的底EF 为2a ,高为2h ,平OF OE EF 2行四边形 DEFC 的底EF 为2a ,高为3h ,贝U 2a 3h=12,即ah=21 S A OEF = 2a 2h= 4,所以 S 阴影=S EFCD -S^HOG -S ^EOF = 12-1-4=72例题3、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 是AB 的中点,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相交于G , BD 和AF 相交于H ,那么四边形 BEGH 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4 4 12 1 •/ BC//AD ,•••△ BFH sA DAH ,且相似比为 1 : 2, S AADH = 怎 x = ,圧FBH = X 2 X =,23 323 3易证△ ABF BA DAE ,•/ BAF= / ADF , / BAF+ / AEG= 90°./ AEG=90° •△ AEG sA EDAEG AE AG AE … 2 5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边形例题选讲类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例1.如图,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①求证:AECF 也是平行四边形;②连接BD ,分别交CE 、AF 于G 、H ,求证:BG =DH ;③连接CH 、AG ,则AGCH 也是平行四边形吗?AB CDEFGH例2. 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若∠EAF =60 o ,CE =3cm ,FC =1cm ,求AB 、BC 的长及ABCD 面积.60oABCDEF类型二、矩形、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例3.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交于点O ,DE 平分∠ADC ,∠AOB =60°,则∠COE = .ABCDEO例4. 如图,矩形ABCD 中的长AB =8cm ,宽AD =5cm ,沿过BD 的中点O 的直线对折,使B 与D 点重合,求证:BEDF 为菱形,并求折痕EF 的长.OFEDCBA类型三、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例6. 如图,已知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AE 、AF 分别与对角线BD 相交于M 、N ,若∠EAF =50°,则∠CME +∠CNF = .FEDCBA MN类型四、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相关的问题例7. 如图,BD =AC ,M 、N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AC 、BD 交于E ,MN 与BD 、AC 分别交于点F 、G ,求证:EF =EG .NM G F E DC BA类型五、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相关问题 例8.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 =90°,E 为AB 上一点,且ED 平分∠ADC ,EC 平分∠BCD ,则你可得到哪些结论?4321FEDC BA例9.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D =CD ,AB <CD ,且∠ABC 为锐角,若AD =4,BC =12,E 为BC 上一点.问:当CE 分别为何值时,四边形ABED 是等腰梯形?请说明理由.ABCDE能力训练1.在菱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DE ⊥BC 于点E ,且DE =OC ,OD =2,则AC = . 2.如图,正方形OMNP 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O 重合,且正方形ABCD 、OMNP 的边长都是acm ,则图中重合部分的面积是 cm 2.第5题图第4题图第3题图第2题图C'ABCDEMABCDM NB3.如图,设M 、N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AD 的中点,MD 与NC 相交于点P ,若△PCD 的面积是S ,则四边形AMPN 的面积是 .4.如图,M 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对角线上一动点,E 为AD 中点,则AM +EM 的最小值为 .5.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 o 到正方形AB C D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6.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且AC =8cm ,BD =8cm ,则此梯形的高为 cm第6题图第9题图第8题图第7题图AB CD EABCDABCDEFDCBAN MPG7.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E 为AB 上一点,若EF ⊥AC 于F ,EG ⊥BD 于G ,则EF +EG = .8.如图所示,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 =AD =1,∠B =60°,•直线MN 为梯形ABCD 的对称轴,P 为MN 上一点,那么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9.如图,菱形ABCD 中,AB =2,∠BAD =60°,E 是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 +PB 的最小值是 .10.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和8,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__,面积为_______.11.如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则这个图案中的等腰梯形的底角(指锐角)是___________度.12. 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C =∠90 o ,且AB =AD .连结BD ,过A 点作BD 的垂线,交BC 于E .如果EC =3cm ,CD =4cm ,那么,梯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cm 2.1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F ⊥BD ,CE ⊥BD ,垂足分别为E 、F ;连结AE 、CF ,得四边形AFCE ,求证:AFCE 是平行四边形.14. □ABCD 中,AE 、CF 、BF 、DE 分别为四个内角平分线,求证:EGFH 是矩形.HG F EDC BA15. 如图,∠BAC =90 o ,BF 平分∠ABC 交AC 于F ,EF ⊥BC 于E ,AD ⊥BC 于D ,交BF 于G .求证:四边形AGEF 为菱形.A B CD EO FEDC BAABCDEFG16. 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M 为AB 的中点,E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MN ⊥DM ,且交∠CBE 的平分线于点N .(1)DM 与MN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2)若将上述条件“M 为AB 的中点”改为“M 为AB 上任意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如图2,则DM 与MN 相等吗?为什么?AB CDEMN图1NMEDCB A图217. 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DF =CF ,DC +CE =AE ,求证:AF 平分∠DAE .ABCD EF18.如图,AB =CD ,BA 、CD 延长线交于点O ,且M 、N 分别为BD 、AC 的中点,MN 分别交AB 、CD 于E 、F 求证:OE =OF .20题图A BCDEFMNO19.△ABC 为等边三角形,D 、F 分别是BC 、AB 上的点,且CD =BF ,以AD •为边作等边△ADE . (1)求证:△ACD ≌△CBF ;(2)当D 在线段BC 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且∠DEF =30°?•证明你的结论.ABCEF测试题一.选择题(3分×10=30分)1.若菱形ABCD 中,AE ⊥BC 于E ,菱形ABCD 面积为48cm 2,AE =6cm ,则AB 的长度为( )A .12cmB .8cmC .4cmD .2cm2.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相等的四边形是( )A .菱形或矩形;B .正方形或等腰梯形;C .矩形或等腰梯形;D .菱形或直角梯形3.如图,梯形ABCD ,AD ∥BC ,对角线AC 、BD 交于O ,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4题图8题图3题图RDCBAABCDEFABCD EF OP4.如图,已知矩形ABCD ,R 、P 分别是DC 、BC 上的点,E 、F 分别是AP 、RP 的中点,当P 在BC 上从B 向C 移动而R 不动时,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C .线段EF 的长不改变D .线段EF 的长不能确定5.梯形的两底长分别是16cm 、8cm ,两底角分别是60°、30°,则较短的腰长为( ) A .8cm B .6cm C .10cm D .4cm6.在下面图形中,每个大正方形网格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 )A7.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 ∥CD ;②AB =CD ;③BC ∥AD ;④BC =AD 这四个条件中任取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 A .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8.如图,正方形ABCD 中,∠DAF =25°,AF 交对角线BD 于点E ,那么∠BEC 等于( ) A .45° B .60° C .70° D .75°9.如图,四边形ABED 与四边形AFCD 都是平行四边形,AF 和DE 相交成直角,AG =3cm ,DG =4cm ,ABED 的面积是36cm 2,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 )A .49cmB .43cmC .41cmD .46cm10.直角梯形的一个内角为120°,较长的腰为6cm ,有一底边长为5cm ,•则这个梯形的面积为( ) A2 B2 C .2 D22 二、填一填(3分×10=30分)11.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_________.12.一个矩形的面积为a 2-2ab +a ,宽为a ,则矩形的长为_________.13.四边形一个内角为60°,四条边顺次是a 、b 、c 、d ,且222222a b c d ac bd +++=+,则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___.14.梯形ABCD 中,AD ∥BC ,∠B =90°,AD =4,AB =8,BC =10,则CD =________. 15.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6cm ,BC =12cm ,对边AD 和BC 间的距离是4cm ,•则对边AB 和CD 间的距离是_________.16.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分别交AB 、CD 于E 、F ,若 AD =4cm ,AB =10cm ,•则DE =_______cm .17.菱形两对角线长分别为24cm 和10cm ,则菱形的高为_________. 18.如图,延长正方形ABCD 的一边AB 到点E ,使BE =AC ,则 ∠E =________.19.等腰梯形中位线长15cm ,一个底角为60°,且一条对角线平分这个角,则这个等腰梯形周长是________.20.菱形有一个内角是120°,有一条对角线为6cm ,则此菱形的边长是______. 三、解答题21.(6分)如图,有两只蜗牛分别位于一个正方形相邻的两个顶点C 、B 上,它们分别向AD 和CD 边爬行,如果它们爬行的路线BE 和CF 互相垂直.试比较它们爬行距离的长短(要有过程).ABCDEF22.(6分)已知:如图,△ABC 和△DBC 的顶点在BC 边的同侧,AB =DC ,AC =BD 交于E ,∠BEC 的平分线交BC 于O ,延长EO 到F ,使EO =OF .求证:四边形BFCE 是菱形.DCBAE18题图ABCDEO23.(8分)如图,在□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若∠EAF =60°,CF =2cm ,CE =3cm ,求□ABCD 的周长和面积.FEDCBA24.(8分)如图,AC ⊥BC ,AE 平分∠CAB ,CD ⊥AB ,EF ⊥AB ,连接FG ,求证:CEFG 为菱形.25.(10分)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BC =6,沿EF 折叠后,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外,•点D 落在点Q 处,AD 与PQ 相交于点H ,∠BPE =30°. (1)求BE 、QF 的长;(2)求四边形PEFH 的面积.QFEDCBA PH26.(10分)如图,梯形ABCD 中,∠DBC =30°,DBAC EF 为梯形的中位线.求梯形的面积及EF 的长.ABCD EF27.(10分)如图,梯形ABCD 中,CD ∥AB ,AC=BC ,且AC ⊥BC ,AB=AD ,求∠CAD .DCBA28.(12分)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90°,∠ECD =45°,若AB =BC =12,ED =10,求△CED 面积.A 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