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测距辅助的网络RTK定位算法研究
基于GNSS的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研究
基于GNSS的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研究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已经成为了为人类提供导航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
GNSS可以为无人机、汽车、船舶等各种交通工具提供精确的定位、速度、航向等信息。
GNSS对于现代交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针对GNSS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如信号遮挡、多径效应和误差等问题,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来改善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定位算法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基于GNSS的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基于GNSS的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一. GNSS原理与应用GNSS系统通过发射一系列人造的卫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收到其信号,获取卫星的空间位置信息。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GNSS系统有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这三个系统。
GNSS系统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飞行器导航、车辆导航、航海导航、探矿勘探、地震监测等等。
二. GNSS定位算法1. 传统卫星定位算法传统的卫星定位算法(比如基于差分GPS技术)是通过接收至少4个以上的卫星信号,然后通过应用测量原理(如距离,速度和方位)计算出接收器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但这种方法常常存在误差,特别是在通信和环境上都不稳定的情况下,其定位精度和可靠性都很低。
2. 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通过对多个GNSS信号源进行处理来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卫星信号。
GNSS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可以基于各种精度级别的信号源来进行处理,包括P、L和C波段等多种信号。
与传统方法相比,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在计算定位值时,也考虑了大气层的误差和其他影响因素,因此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定位信息。
量子科技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使用教程
量子科技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使用教程精密测量是现代科技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各个领域,如工业、医药、航空航天等,准确的测量数据是决策和创新的基础。
近年来,量子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精密测量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量子科技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使用教程,介绍其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
量子科技技术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一种前沿技术,应用了量子超越和量子干涉等特性。
在精密测量中,量子科技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更低的噪音干扰以及更快的测量速度。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一、量子传感技术量子传感技术利用量子叠加态的特性,在测量中实现超越传统方法的精确度。
例如,基于量子纠缠的量子陀螺仪可以在没有任何外部参考的情况下,测量角速度的变化。
相比之下,传统的陀螺仪往往需要复杂的校准和环境的稳定。
此外,基于量子的力学传感器还可以测量微小的力量、位移、温度等物理量。
二、量子计量技术量子计量技术通过利用量子态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频率、相位等测量。
例如,基于量子的原子钟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确度,为世界时间标准的改进提供了可能。
此外,基于量子的频率计和相位计也可以应用在通信、无线电波研究等领域,提供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三、量子成像技术量子成像技术利用量子特性,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纠缠态,提供了更高分辨率和更低噪音的图像测量。
例如,基于量子的超分辨成像技术可以在微观尺度上捕捉到更精细的图像细节。
这对于医学影像学、纳米材料研究等领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随着量子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密测量领域的未来也充满了无限潜力。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一、量子计算在测量中的应用量子计算是以量子位或qubit作为信息的基本单位,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实现更高效的计算。
将量子计算与精密测量相结合,可以在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方面提供更准确和快速的方法。
例如,在大数据处理中,通过利用量子计算的并行处理能力,可以更快速地分析和提取所需的测量结果。
网络RTK技术及其应用
内; ⑤数据 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会 随着基站与流动站
距 离 的延 长而 降低 。这些 传 统 G N S S R T K反 映出 的 问题 严重影 响 了地理信 息数 据采集 的作业 效 率与 应 用 范 围。为 解决上 述 问题 , 实 现更大 范 围 内的、 多 精
动 站接 收 的差分 数 据类 型 不 同作用 距 离也 不 相 同 , 对 于静态跟 踪后处 理用户 , 借助 于接 收调频 副 载波 、
摘
要: 从 方便 快捷 实时安 全地 获取 地 理信 息数 据 的需 求 出发 。 从 网络 R T K技 术 的基 本 原 理 与方 法入
手, 对 网络 R T K技 术 的 几种 常用 算 法模 型进行 了深入研 究 , 在 此基 础上 讨论 了 由各 种算 法模 型 形成 的各 种
网络 R T K方法的优缺点 ,并重点对基 于单参考站的网络 R T K系统建设进行 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方法上的探
测用户 的观测 值误差 ,在较 大范 围 内实 现移 动卫 星
程中人们发现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 例如: ①每个 工程甚至每天都需要重新架设基准站; ② 系统获取
的空 间点位 误差 随着基 准站 与流动 站距离 的增 长 而
定位终 端用 户的高精 度导航 定位 服务 。根据 差分 数
据形成的算法模型不 同, 网络 R T K的建设模式也有
度的、 安全可靠的、 实时动态定位, 网络 R T K技术在
人们 的呼唤声 中诞 生 了 。
宽带快速网络通信 ,以及其他数据通信手段提供基 准 站完 整 的载 波相位 观 测 数据 和伪 距 观测 数 据 , 这 类数据基本没有距离限制。对于实时导航定位用户 而言 , 可提供 D G N S S 伪距差分改正数信息、 伪距差 分相位平滑改正信息、 载波相位差分改正信息等。 上
关于网络RTK的若干研究主题
关于网络RTK的若干研究主题摘要:网络RTK技术的发展为测绘工作带来了便捷,它具有定位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和可用性高等主要优点。
该文就网络RTK技术常研究的主题进行概述,分别从网络RTK算法研究和应用两方面来进行说明。
关键词:网络RTK;整周模糊度;误差处理Abstract: Network RTK technology put conven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it has a wide range of positioning, high positioning accuracy,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the main advantages of higher. This paper on the outline for the network RTK technology often study theme carries, separately from the network RTK algorithm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wo aspects to explain.Key words: network RTK; integer ambiguity; error processing网络RTK技术是一种利用多基准站信息改善用户定位的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
具体是在一个地区建立多个(一般至少3个)基准站,并基于这些基准站(全部或部分)为其覆盖区域内和周边的流动站播发原始观测值和观测值改正数,流动站的数据处理同样包括差分载波相位的模糊度解算和流动站的实时坐标估计。
与常规RTK技术相比,网络RTK技术具有定位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和可用性高等主要优点。
此外,网络RTK还具有投资少、成本有效的优势。
因此,最近几年,网络RTK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并且基于区域永久GPS 基准站网的卫星定位增强系统除提供网络RTK服务外,还提供实时数据等其他服务。
基于量子技术的高精度测量研究
基于量子技术的高精度测量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量子技术正逐渐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为众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其中,基于量子技术的高精度测量无疑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研究方向,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对测量精度的认知,并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量子技术。
简单来说,量子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开发的一系列技术。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在微观世界里,粒子的行为常常表现出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宏观物体截然不同的特性,比如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
这些奇特的量子特性为实现高精度测量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高精度测量呢?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测量的精度往往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控制能力。
例如,在导航领域,更高精度的测量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确定位置;在医学诊断中,高精度测量能够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疾病的细微变化;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对物理常数的高精度测量有助于验证和完善理论模型。
量子技术在高精度测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其中,量子纠缠是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使两个或多个粒子处于纠缠态,我们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关联来实现超越传统测量方法的精度。
比如,在量子光学测量中,利用纠缠光子对可以实现对微小位移、角度等物理量的超高精度测量。
另一个重要的量子技术是量子隧穿。
量子隧穿现象使得粒子能够穿越在经典物理中看似无法逾越的能量壁垒。
这一特性在一些传感器的设计中得到了应用,能够检测到极其微小的能量变化,从而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量子技术的高精度测量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时间测量方面,原子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基于量子跃迁的原子钟能够达到极高的时间测量精度,为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基准。
在磁场测量中,基于量子磁力计的技术能够探测到极其微弱的磁场变化,这对于地质勘探、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实现基于量子技术的高精度测量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量子测量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通过测量量子系统的某个物理量,从而获得相应物理量的取值。
本文将介绍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其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一、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量子测量是通过与待测系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待测系统某个物理量的取值。
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量子测量可被描述为一个操作符,被称为测量算符或观察算符。
测量算符在某个测量基下的特征值对应着物理量的取值。
量子测量的结果是以概率形式出现的,这是由于测量后的量子系统会坍缩到某个本征态上。
二、量子测量的方法1. 项目测量(Projective measurement)项目测量是指将待测量系统的态投影到测量基矢上,从而获得测量结果的方法。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完备的测量基由一组正交归一化的矢量构成。
通过选择不同的测量基,可以测量不同的物理量。
例如,测量自旋系统的自旋在某一方向上的分量时,可选取以该方向为轴的两个本征态作为测量基。
而测量位置时,则选取位置算符的本征态作为测量基。
2. 连续测量(Continuous measurement)连续测量是一种对量子系统进行连续监测的方法。
它是通过与待测系统相互作用,而不是一次性地对待测系统进行测量。
连续测量可以获得系统在某一物理量上的演化过程,并得到与时间有关的测量结果。
典型的例子是量子光学中的光子计数器,它可以实时地对光场进行弱测量并得到光子数的信息。
三、量子测量在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中的应用量子测量在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简要介绍几个相关的应用:1. 量子态重构(Quantum state reconstruction)量子态重构是通过多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推断出待测系统的态矢量的过程。
利用量子测量的结果,可以重建出复杂的量子态,这对于量子信息的处理和传输至关重要。
2. 量子通信(Quantum communication)量子通信是一种基于量子特性的安全、高效的通信方式。
rtklib伪距单点定位最小二乘法
RTKLIB是一种用于实时定位和测量的开源软件,它支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包括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
在RTKLIB 中,伪距单点定位是一种常用的定位方法,它通过测量接收机和卫星之间的伪距距离来实现定位。
在伪距单点定位中,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模型,它通过最小化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来估计未知参数。
在RTKLIB中,最小二乘法被广泛应用于伪距单点定位中,通过对接收机和卫星之间的伪距距离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来实现定位。
伪距单点定位最小二乘法的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需要在接收机上采集卫星信号的伪距数据。
2. 估计参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接收机位置和钟差等参数进行估计。
3. 残差计算:计算估计值与测量值之间的残差,即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值。
4. 参数调整:根据残差的大小,调整参数的估计值,使残差最小化。
5. 定位结果:通过调整后的参数估计值,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伪距单点定位最小二乘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在于算法简单易懂,计算速度较快,适用于单点定位的室外环境。
然而,由于伪距单点定位依赖于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伪距距离,容易受到环境遮挡、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精度较低,定位误差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伪距单点定位最小二乘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结合多频观测、多站观测、差分定位等技术,以及对环境遮挡的优化和多径效应的抑制,来改善定位精度。
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RTK(实时运动定位)技术,通过基站进行差分改正,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伪距单点定位最小二乘法作为RTKLIB定位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多种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定位环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伪距单点定位最小二乘法在RTKLIB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伪距单点定位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1. 伪距单点定位原理伪距单点定位是一种基于GNSS测量解算的定位方法,它通过测量接收机和卫星之间的伪距距离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gps rtk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0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科研热词 gps 误差纠正 罗盘仪 网络改正数 网络rtk 综合误差内插 精度分析 精密多波束测量 潮位数据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测计学 手持全球定位系统 实时动态定位 增强参考站技术 全站仪 heave修正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序号 量子测距 1 1 载波相位 1 2 诱导升沉 1 3 表面速度 1 4 老虎沟12号冰川 1 5 网络rtk householder变换 定位算法 1 资助 量子 整周模糊度 6 rtk技术 实时动态 网络rtk 1 7 精度分析 1 8 精密单点定位 1 9 相位求差 1 10 海道测量 1 11 测量升沉 1 12 控制测量 1 13 成图方法 1 14 宗地图 1 15 多普勒观测 1 16 地籍调查 1 17 地籍测量 1 18 周跳 1 19 冰川运动 1 20 公路改造 1 21 位置精度因子 1 22 rtk高程 1 23 rtk 1 24 householder变换 1 25 gps验潮 1 26 gpsrtk 1 27 gps 1 28 29 30 31 32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虚拟参考站 2 网络rtk 2 测量 2 水下地形 2 gps rtk 2 验潮模式 1 限制区域生长法 1 选权拟合 1 连续运行参考系统 1 质量控制 1 联合组网 1 网络rtk技术 1 组合定位导航 1 精度 1 移动闭塞系统 1 移动性管理 1 病态 1 滤波 1 水深测量 1 无验潮模式 1 快速差分算法 1 延时效应 1 局部更新 1 实时探测 1 实时动态定位 1 增强虚拟参考站网络系统 1 增强参考站 1 周跳 1 功能模块 1 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 1 主辅站 1 ppp 1 ppk 1 gps潮位测量 1 gps 1 delaunay三角网 1
GNSS测量技术中PPP定位算法原理与精度分析
GNSS测量技术中PPP定位算法原理与精度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精确定位成为了许多领域的关键需求,如航空航天、测绘、军事等。
而在GNSS测量中,一种应用广泛的定位算法是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算法。
本文将介绍PPP定位算法的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精度分析。
首先,让我们了解PPP定位算法的原理。
PPP定位算法主要通过利用单一接收机独立估计其位置、钟差和大气延迟等误差参数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这种算法主要依靠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两个重要步骤。
在数据处理方面,PPP定位算法基于观测数据,包括载波相位和伪距观测,对接收机位置和其他误差参数进行估计。
载波相位观测具有高精度的特点,但受到多路径效应等误差的影响;而伪距观测则具有较低的精度,但对误差影响较小。
通过对这两种观测数据进行组合处理,PPP算法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定位结果。
在模型构建方面,PPP定位算法需要建立一系列数学模型来描述和校正各种误差源。
例如,模型需要考虑卫星轨道误差、电离层效应、大气延迟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修正。
此外,PPP算法还需要考虑地球自转和钟差等因素,以保证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然而,尽管PPP定位算法具有许多优势,如不依赖基准站、适用于单一接收机等,但其精度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PPP定位精度的因素:卫星几何分布:卫星几何分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当卫星分布较好时,接收机可以接收到多个卫星的信号,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反之则会降低精度。
大气延迟:大气层内的电离层和对流层等因素会引起电波的传播延迟,从而导致定位误差。
尽管PPP算法能够对大气延迟进行修正,但其精度仍受到限制。
观测时长:观测时长也是影响PPP定位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定位精度随着观测时长的增加而提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定位要求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长。
接收机性能:接收机的性能也会对PPP定位精度产生影响。
量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教程
量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教程量子技术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索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量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案例,为读者提供一篇全面的教程。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量子技术。
量子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开展研究和应用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利用量子力学的特性,如叠加态和纠缠态,实现了超越传统技术的功能。
在精密测量中,量子技术应用了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特性,提供了优于传统方法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一种常见的量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是量子干涉仪。
量子干涉仪利用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实现精密测量。
通过光的干涉,我们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折射率等参数。
传统的干涉仪受到波的相位稳定性和光强的限制,而量子干涉仪利用了光的量子特性,例如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纠缠态等,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另一个常见的量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是量子计量。
传统的计量方法受到测量精确度和灵敏度的限制,而量子计量利用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实现了超越传统方法的测量效果。
通过将样本和探针光一起制备成纠缠态,我们可以测量出样本的微小变化,甚至达到单个分子级别的测量精确度。
这种方法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了量子干涉仪和量子计量,量子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中的其他领域。
例如,在原子钟中使用量子干涉的原理,可以实现国际时间标准的高精度测量。
原子钟通过测量原子的共振频率,提供了世界上最为准确的时间标准。
量子计算也可以在精密测量中发挥作用,通过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态和纠缠态,实现超越经典计算的能力,加速复杂的数据处理和模拟实验。
虽然量子技术在精密测量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量子技术需要精确的控制和操作系统,以实现量子叠加和纠缠态等特性。
其次,量子技术需要高质量的量子比特和量子器件,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量子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UWB室内定位系统的三种定位算法
UWB室内定位系统的三种定位算法UWB(Ultra-Wideband)室内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超宽带技术实现高精度室内定位的技术方案。
它通过发送连续的窄脉冲信号来测量信号的往返时间,并利用多个参考节点进行信号传播路径的分析,以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
在UWB室内定位系统中,常用的三种定位算法有:距离测量算法、时间差测量算法和角度测量算法。
1.距离测量算法:距离测量算法是基于UWB系统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时间来计算物体与参考节点间的距离。
首先,发送器发射一个窄脉冲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测量信号传输的时间来计算物体到参考节点的距离。
通过多个参考节点的距离测量,可以得到物体的位置。
距离测量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计算量较小,但其依赖于准确的传输时间测量,对硬件要求较高。
另外,由于多径效应和信号衰减的存在,距离测量算法在室内环境中的精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时间差测量算法:时间差测量算法是通过测量UWB信号到达不同参考节点的时间差来计算物体的位置。
当物体接收到信号后,信号会在多条路径上传播到达不同的参考节点,通过测量不同传播路径上信号到达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物体与参考节点之间的距离差,从而确定物体的位置。
时间差测量算法相对于距离测量算法更加准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其需要精确的时间同步以及准确测量多个参考节点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因此对硬件和算法的要求较高。
3.角度测量算法:角度测量算法基于UWB信号在传播路径上的角度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位置。
通过测量信号到达不同参考节点的相位差,可以计算出信号传播路径的角度,进而确定物体的位置。
角度测量算法通常需要利用多个天线阵列来接收信号,并进行相位差的计算。
角度测量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相比于距离测量算法和时间差测量算法,角度测量算法的实现复杂度较高,对硬件和算法的要求也较高。
综上所述,UWB室内定位系统常用的三种定位算法是距离测量算法、时间差测量算法和角度测量算法。
《基于UWB的移动定位算法研究》范文
《基于UWB的移动定位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定位技术已经成为了众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超宽带(UWB)技术以其高精度、高带宽和低功耗等优点,在移动定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UWB的移动定位算法,分析其原理、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UWB技术原理及特点UWB(Ultra-Wideband)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纳秒级脉冲发射,采用特殊波形及频谱扩展原理实现。
UWB的主要特点包括高精度定位、低功耗、高带宽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
这些特点使得UWB技术在移动定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基于UWB的移动定位算法研究1. 算法原理基于UWB的移动定位算法主要通过测量不同UWB锚点与移动目标之间的距离信息,结合信号传播时间和到达时间差等数据,采用多边测量法或三角测量法等方法进行位置估计。
具体而言,当UWB信号在空间传播时,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传输时间等信息来计算目标位置。
2. 算法分类(1)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算法:通过测量接收到的UWB信号强度,结合已知的信号传播模型,估计目标位置。
这种算法实现简单,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2)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定位算法:通过测量不同锚点接收到同一UWB信号的时间差,结合信号传播速度,计算出目标位置。
这种算法精度较高,但需要精确的时间同步。
(3)混合定位算法:结合上述两种或多种算法的优点,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如将基于信号强度的算法与基于TDOA的算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算法的优点,提高定位精度。
四、应用及存在的问题1. 应用领域基于UWB的移动定位算法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智能交通、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
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UWB技术实现车辆的高精度定位和追踪,提高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
在无人驾驶领域,UWB技术可为无人驾驶车辆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
网络RTK和网络RTD系统
网络R T K和网络R T D系统(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网络RTK和网络RTD系统贲立超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哈尔滨松北区糖厂街1号,150027摘要:80年代以来,实时动态差分GPS测量技术发展很快。
近年又有重大突破,从常规实时动态差分GPS(RTD)发展到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GPS(RTK)。
文章就RTD与RTK发展现状及其原理方法、定位精度及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网络RTK、网络RTDVR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s)技术,全称虚拟参考站技术(下文简称“VRS”)。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主流定位技术, 属于网络RTK技术的一种, VRS 与常规RTK技术(既单基站RTK)相比, 具有高定位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定位快速等优点, 这项技术目前已经成熟, 并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工程领域。
一、概念RTD一常规实时动态差分GPS实时动态测量中,最先在码相位测量上引入差分技术,所以把实时动态码相位差分测量称作常规差分 GPS测量一RTD(Real TwieDtherential,RTD的精度在l - 10 m内是比较稳定的。
RTK一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测量是指在运动状态下通过跟踪处理接收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从而获得比RTD一常规差分GPS测量高得多的定位精度。
为了和常规的码相位差分GPS相区别,称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为RTK,也有称作RTK /OTF(RealTwie Kinematlyon The Fly)RTK是在载波相位上进行测量,所以精度很高,可以达到几厘米或几分米的精度。
这样高的精度其应用领域扩展到许多范围。
然而,在动态情况下,实施相位测量有很大难度,主要是多值性,也就是如何求解初始整周未知数问题。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
利用量子科技进行超高精度定位的方法
利用量子科技进行超高精度定位的方法超高精度定位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随着量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量子技术进行超高精度定位成为了现实。
本文将介绍利用量子科技进行超高精度定位的方法。
在传统的定位技术中,我们常常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但其精度有限。
而利用量子科技进行定位,可以克服传统定位技术的局限性,达到超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一种利用量子科技进行超高精度定位的方法是基于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一种奇特的量子现象,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粒子之间紧密的相互关联,使它们的状态不再能够独立地描述。
通过在定位系统中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实现超高精度的定位。
量子纠缠定位系统通常包括两个相互纠缠的量子粒子,一个光子和一个自旋粒子(如原子或离子)。
首先,在实验室中创建一个量子纠缠对。
然后,将一个粒子带到需要定位的位置,同时保持另一个粒子在实验室中作为参考。
然后,测量两个粒子之间的纠缠关系来确定被带到目标位置的粒子的准确位置。
通过利用量子纠缠,我们可以达到超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因为量子纠缠的特性使得两个粒子之间的测量结果相互关联,当一个粒子的位置发生微小变化时,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会相应地改变。
通过精确测量纠缠粒子之间的状态,我们可以推断出被带到目标位置的粒子的准确位置。
另一种利用量子科技进行超高精度定位的方法是基于量子馈线增强。
量子馈线增强是一种能够提高测量精度的技术,通过将量子纠缠的粒子注入到测量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抵消由于噪音和量子限制引起的测量误差。
量子馈线增强定位系统通常由一个量子馈线和一个目标物体组成。
首先,通过将量子纠缠的粒子注入到量子馈线中,使量子馈线与目标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然后,通过测量量子馈线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纠缠关系来确定目标物体的准确位置。
利用量子馈线增强技术进行超高精度定位,可以提高测量的分辨率和精度。
因为量子纠缠的粒子能够感应到被测量物体的微小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反映在量子馈线中。
通过测量量子馈线和目标物体之间的纠缠关系,可以准确地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
量子科技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量子科技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方法近年来,量子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各个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精密测量领域,量子科技技术的应用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量子科技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并探讨其优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首先,量子纠缠技术是精密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联关系,通过修改其中一个系统的状态可以立即影响到其他系统的状态。
这种特殊的关联关系可以用来制备高灵敏度的传感器。
例如,在光学测量中,使用量子纠缠光束可以大幅提升测量的精度。
利用这种方法,科学家们已经实现了非常高精度的长度、角度、重力和电场等物理量的测量。
其次,量子信息加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精密测量中。
量子信息加密是指使用量子态来进行信息传输和保护,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在精密测量中,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尤为重要。
通过利用量子信息加密技术,可以实现更安全可靠的测量过程。
例如,在量子密码技术中,利用量子态的性质进行信息传输可以防止被窃取和干扰,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量子计算技术也可以为精密测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传统的计算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量子计算技术具有海量并行和指数级加速的优势。
在精密测量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和模型,如多参数估计、噪声滤除和信号处理等。
利用量子计算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提高测量的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量子传感技术也是精密测量中的一种重要应用方法。
量子传感是指利用量子特性进行高灵敏度测量的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微弱信号、弱交互作用和微小物理效应。
例如,在声波传感中,利用量子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极微小声音的检测,甚至可以达到超越传统方法的极限。
这种方法在地震、地质勘探和无线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量子科技技术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在不同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利用量子纠缠、量子信息加密、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等技术,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安全性和速度,拓展精密测量的边界。
量子距离的测量与应用
量子距离的测量与应用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它深入探索了物质与能量间的相互关系。
量子距离作为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量子距离的测量方式以及其在不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量子距离的定义量子力学中的量子距离是指两个量子态之间的差异程度。
在量子系统中,量子态可以用向量空间中的态矢量表示,量子距离可以通过计算量子态之间的内积来衡量。
根据量子态之间的相似度,我们可以得到量子距离的测量结果。
二、量子距离的测量方法量子距离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式。
1. 法拉第旋转角度测量法法拉第旋转角度是一种量子距离测量方法,它通过测量两个量子态之间的相位差来确定量子系统的演化情况。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量子态在相空间中的移动来评估量子态之间的距离,进而得到量子距离的测量结果。
2. 量子态比较法量子态比较是一种直接比较两个量子态的方法。
通过制备相同的参考态,并将待测态与参考态进行比较,可以得到量子系统中两个态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两个量子态之间的相似程度,并得到量子距离的具体数值。
三、量子距离的应用量子距离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应用。
1. 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和量子隐形传态等特性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量子通信中,量子距离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测量量子态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地评估量子通信中信息的传输质量,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是一种利用量子系统进行计算的方法,它具有高效性和并行性等优势。
在量子计算中,量子距离的测量被广泛用于量子逻辑门的实现以及量子比特之间的纠缠度评估。
通过精确测量量子距离,可以确保量子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3. 量子图像处理量子图像处理是利用量子计算的方法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在量子图像处理中,量子距离的测量被用于评估图像之间的相似性,进而实现图像的匹配、分类和检索等功能。
量子科技在卫星导航中的应用与挑战
量子科技在卫星导航中的应用与挑战量子科技是一项前沿领域的技术,通过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储存。
近年来,量子科技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包括卫星导航。
卫星导航系统是基于卫星的全球定位系统,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而量子科技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导航系统的性能,还能够解决传统导航系统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首先,量子科技可以提高卫星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
传统导航系统依赖于信号的传播和接收,而受到多种影响,如多径效应、信号衰减等。
量子科技可以利用量子纠缠的性质,建立更为可靠和安全的通信渠道,使得导航信号的传递更加稳定。
同时,量子纠缠还能够实现超精确的时间同步,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精度,从而提供更准确的定位信息。
其次,量子科技可以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在现实环境中,卫星导航系统可能会受到干扰信号的影响,导致定位误差增加或者无法正常工作。
量子科技可以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和鉴别,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这意味着无论是恶意攻击还是自然干扰,都很难破坏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外,量子科技还可以优化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耗和体积。
传统导航系统通常需要庞大的设备和复杂的电路来实现定位和信号处理的功能。
而量子科技可以利用量子纠缠的特性,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处理,减少系统的功耗和体积。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还能够降低系统的成本和使用难度。
然而,尽管量子科技在卫星导航中有着巨大的潜力,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
目前,量子科技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如量子纠缠的保持时间较短、量子位的操作难以实现等。
这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才能够提高量子科技在卫星导航中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其次是成本挑战。
量子科技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目前,量子通信设备和量子计算机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量子科技在卫星导航中的普及和推广。
因此,降低成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工程规模化方面取得突破。
RTK和RTD定位原理
RTK和RTD定位原理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户接收机,进⾏求差解算坐标。
我们知道,在利⽤GPS进⾏定位时,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误差源,必须使⽤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步⼯作。
GPS静态测量的⽅法是各个接收机独⽴观测,然后⽤后处理软件进⾏差分解算。
那么对于RTK测量来说,仍然是差分解算,只不过是实时的差分计算。
也就是说,两台接收机(⼀台基准站,⼀台流动站)都在观测卫星数据,同时,基准站通过其发射电台把所接收的载波相位信号(或载波相位差分改正信号)发射出去;那么,流动站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也通过其接收电台接收基准站的电台信号;在这两信号的基础上,流动站上的固化软件就可以实现差分计算,从⽽精确地定出基准站与流动站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
在这⼀过程中,由于观测条件、信号源等的影响会有误差,即为仪器标定误差,⼀般为平⾯1cm+1ppm,⾼程2cm+1ppm。
RTK的组成包括基准站和流动站。
其中基准站顾名思义就是建⽴在某个地⽅之后不再移动的站点,⽽流动站则是随待测点不断移动的站点。
所谓差分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原理就是依据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建⽴。
为什么要采⽤差分原理呢?我们知道原有的GPS定位系统,接收器在接受卫星发射的信号时,由于各种原因(⽐如距离原因,电离层和对流层原因、时钟原因等)导致定位误差⾮常⼤,为了消除这种误差,我们⾸先在地⾯已知位置安装⼀个基准站,该基准站在接收到卫星信号后就会开始进⾏⾃我解算,将卫星传递的位置信号与⾃⼰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较,找到传递过程的定位误差,然后通过技术⼿段将误差告之流动站,然后流动站在根据实时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对误差进⾏修正,由此得精确位置。
到⾃⾝的精确位置若使⽤两台接收机,同时接收GPS信号,其中⼀台接收机坐标已知(称为参考站),另外⼀台接收机坐标待测(称为流动站)。
网络RTK在管线测量中的定位情况及精度分析
网络RTK在管线测量中的定位情况及精度分析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3月整理[摘要]针对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对管线进行测量时,存在测量效率低,精度较难控制以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介绍了网络RTK在管线测量中的应用并以山东省泰安市某市政管线工程为例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合理的观测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测量内容包括对管线测区地形图、管线中线的纵断面的测量、对管线中线点的放样以及为施工控制点的测设,并分别从平度精度与高程精度分析了网络RTK的精度,以验证网络RTK在管线测量中的可靠性。
引言地下管线测量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环节,可以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有效的利用,对建设“智慧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管线测量技术存在诸多弊端,目前网络RTK 的使用,由于其精度高、实时灵活、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大大减轻了管线工程中测量和放样的工作量,逐步取代了原有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
网络RTK应用于管线工程测量,主要包括管线纵横断面图测量,带状地形图的测绘,管线中线的测设等。
网络RTK 作为地下管线测量的关键环节,对整体的测量精度起决定性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地下管线测量方式来说,网络RTK的优势更加明显,具有操作简单、单人单机测量作业、作业范围大等特点。
本文以南方银河1网络RTK接收机为研究对象,测量工程中重点做了管线中线的定线测量与纵横断面测量两个方面,并结合工程后实际的测量试验数据,对网络RTK在管线测量中的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
1 工程实例1.1 工程概况本次工程在泰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进行。
受测区市政和建设局委托,对配天门大街以南,龙泉路以西地块中的规划一号路和规划二号路的附属管线进行了排水、给水、燃气、电力、通信及其它各种地下管线及管线附属设施的位置与属性的普查。
测区范围内地形复杂,网络RTK技术可以胜任此次管线测量任务。
本次管线测量工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南方银河1三星GNSS接收机2台,Nikon全站仪1台,Leica DS3水准仪1台,BOSCH DLE40手持测距仪2台,RD8100地下管线探测仪1台。
rtk算法流程
RTK算法流程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基于GPS技术的实时动态定位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位置测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RTK算法的流程和步骤。
1. GPS原理在介绍RTK算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原理。
GPS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围绕地球轨道运行,通过与地面上的接收器进行通信,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
GPS接收器接收到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后,通过计算信号传播时间和卫星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接收器与各个卫星之间的距离。
至少需要三颗卫星的信号才能确定接收器的二维位置(经纬度),而四颗或更多卫星的信号可以确定接收器的三维位置(包括海拔高度)。
然而,由于环境干扰、大气延迟等因素影响,普通GPS定位精度较低(通常为几米到几十米)。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动态定位。
2. RTK算法概述RTK算法通过使用两个或多个接收器,其中一个作为基准站,另一个或多个作为流动站,利用基准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数据进行差分计算,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RTK算法的核心是载波相位差分。
GPS信号由载波和伪码组成,伪码用于计算距离,而载波相位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通过对载波相位进行差分计算,可以消除大部分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定位。
RTK算法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基准站观测数据采集首先需要在已知位置的基准站上安装GPS接收器,并将其设置为记录观测数据模式。
基准站接收到卫星信号后会记录下来,并将原始观测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或外部存储器中。
步骤二:流动站观测数据采集与步骤一类似,在需要进行实时动态定位的流动站上也需要安装GPS接收器,并将其设置为记录观测数据模式。
流动站接收到卫星信号后同样会记录下来,并将原始观测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或外部存储器中。
步骤三:基准站与流动站数据传输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需要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以便实现实时差分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子测距辅助的网络 RTK 定位算法研究
杨春燕, 吴德伟,卢艳娥, 余永林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西安 710077) 摘要:提出了引进高精度量子测距辅助整周模糊度的求解方法解决在 GPS 网络载波相 位差分(RTK)中短观测历元内,由位置精度因子(PDOP)变化缓慢引起的整周模糊 度准确求解问题,采用 Householder 变换来代替双差法,确保了用于求解整周模糊度的 各个观测量之间的相互独立,提高了整周模糊浮动解的求解稳定性。数学分析和仿真 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量子测距;网络 RTK;Householder 变换;位置精度因子
i 距的测量噪声,设 ηv ( k ) 是均值为 0、方差为 σ i ηv (k ) 和 ζ vi (k ) 分别为包括多径在内的载波相位和码伪
i , Δρv (k ) 和 Δρri (k ) 分别为由观测量 ρvi (k ) 和
i 噪声, ζ v ( k ) 是均值为 0、方差为 σρ 的高斯噪声。
1.基于量子测距辅助的整周模糊度求解
1.1 RTK 的整周模糊度求解问题描述
欲利用量子测距进行求解辅助, 则必须明确 RTK 的整 周模糊度求解方法和步骤。不失一般性,以卫星导航的 GPS 为例,研究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求解问题。 首先, 由 GPS 的载波相位观测模型和 C/A 伪距观测模 型 可得: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60678018) 作者简介:杨春燕(1972-), 女, 山西太谷, 汉,副教授, 博士生, 研究 方向为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算法; 吴德伟(1963-), 男, 吉林省吉林市, 汉,教授, 博士生导师,系主任,空军级专家,研究方向为军用无线 电导航
[2] [1]
量子定位系统 QPS(Quantum Positioning System) 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依靠量子频率纠缠和压缩技术的新 型定 位技术。QPS 可以突破经典无线电导航体制的功率、带宽 限制,达到非常高的定位精度,因此也受到美国 MIT(Massachusetts
引言1
卫星导航是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的成功代表。 随着 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求解、 周跳的检测与修复等关键问 题的解决,短基线的 RTK(Real Time Kinematics)高精度 导航定位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RTK 接收机产品已在实时高 精度导航定位和测绘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以美国 NovAtel 公司的产品为例 ,其 AdVance RTK 接收机可以 提供基线长度小于 40 公里的厘米级实时定位,用户的动 态范围可达 520m/s,并且定位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和可靠 性。如果对 RTK 的基准站进行恰当的组网形成网络 RTK, 则用户定位精度受基线长度的限制可以进一步减小 。 然 而要采用这种测量方法, 整周模糊度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 题,现有的 RTK 整周模糊度的求解大多都是基于双差法, 双差法的优点是物理意义明确, 并且在双差法的基础上形 成的三差法也常常用于周跳的检测。 然而相对于同一个历 元内的原始观测数据而言, 双差法的各个观测量之间不再 是相互的,这样容易造成整周模糊度求解的不稳定性[3]。
⎡ yr (k ) − yv (k )⎤ + z0 (k )i− z (k ) ⎡ zr (k ) − zv (k )⎤ ⎣ ⎦ ⎣ ⎦ ρ0 (k )
i
D i (k ) 分别为虚拟基准站和卫星的硬件延迟对载波相位
i 测量误差的影响;d v ( k ) 和 d ( k ) 分别为虚拟基准站和卫
(8) 式中
Research on Network RTK Positioning Algorithm Aided by Quantum Ranging
Yang Chunyan,Wu Dewei,Lu yane, Yu yongl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s,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 Xi’an 710077)
i
+
y0 (k )− y i (k )
i ρ0
− ⎡⎣⎢ I vi (k ) − I ri (k )⎤⎦⎥ + ⎡⎣⎢Tvi (k ) − Tri (k )⎤⎦⎥ − ⎡⎣⎢δtvi (k ) − δtri (k )⎤⎦⎥ − − ⎡⎣⎢ Dvi (k ) − Dri (k )⎤⎦⎥ − ⎡⎣⎢φ i − φ i ⎤⎦⎥ ≈ 0
[9]
53
i φvi (k ) = ρv (k )− I vi (k ) + Tvi (k ) + Nvi + δtv (k )− i − δtvi (k ) + Dv (k ) − Dvi (k ) + φv − φi + ηv (k )
(1)
因为
ρ ( k ) = ρ ( k ) + I ( k ) + T ( k ) + δtv ( k ) −
i s i s
i 伪距的观测量; ρs (k ) 为虚拟基准站到第 i 颗卫星的真实
i 所以将 ρv (k ) 、ρri (k ) 分别在 { x0 (k ), y0 (k ) , z0 (k )} 处泰
勒级数展开线性化, 并经运算处理后得到:
x (k ) i i ⎡ xr (k ) − xv (k )⎤ + = ⎡⎢⎣Δρv ρk (k )−Δρri (k )⎤⎥⎦ + x0 (kρ)i− ⎣ ⎦ (k )
i v i v i v i v
− δt i (k ) + d v (k ) − d i (k ) + ζ vi (k )
(2)
⎧ ⎪ i ⎪ ⎪ρv ( k ) = ⎪ ⎨ ⎪ ⎪ ρri ( k ) = ⎪ ⎪ ⎪ ⎩
{⎡⎣⎢ x (k )− x (k )⎤⎦⎥ {⎡⎣⎢ x (k )− x (k )⎤⎦⎥
Abstract: During a few short epochs of GPS network Real Time Kinematics (RTK) observations, the change of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PDOP) is rather small and the integral ambiguities can not be determined accurately. The integral ambiguities solution methods aided by the high precision quantum ranging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Householder transformation is employed instead of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the independence between different observes used to solve the integral ambiguities can be preserve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tegral ambiguities’ floating solution can also be improved. Such methods are accuracy and viability by means of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Key words: quantum ranging; Network RTK; Householder transformation; PDOP
i
φri (k ) = ρri (k ) − I ri (k ) + Tri (k ) + N ri + δtr (k ) − − δtri (k ) + Dr (k ) − Dvi (k ) + φr − φ i + ηri (k )
+
y0 (k )− y i (k )
i ρ0 (k )
i ⎡ yr (k ) − yv (k )⎤ + z0 (k )i−z (k ) ⎡ zr (k ) − zv (k )⎤ + N i + βkφ + ηk ⎣ ⎦ ⎣ ⎦ ρ0 (k )
i v i r
2
+ ⎡⎣⎢ y i (k ) − yv (k )⎤⎦⎥ + ⎡⎢⎣ z i (k ) − zv ( k )⎤⎦⎥
2
2
+ ⎡⎣⎢ y i (k ) − yr (k )⎤⎦⎥
2
} + ⎡⎣⎢ z (k ) − z ( k )⎤⎦⎥ }
i r
2 1/ 2
2 1/ 2
φ (tk ) 和 ρ (k ) 分别为第 k 个历元的载波相位和码 其中,
Φ k = Γ k + A k X k + N + βφ k + ηk
i φvi (k ) − φri (tk ) , ρk i N vi − N ri , ηk i ρv (k )− ρri (k ), i ηv (k )− ηri (k )
(11)
φki Ni β
φ k
其中,
⎡ x0 (k )−x1(k ) ⎢ ρ1 (k ) 1 1 1⎤ ⎡ Δρv ⎤ ⎡ φk (k )−Δρr (k ) ⎥ ⎢ 0 2 ⎢ ⎢ ⎥ ⎢ x0 (k )−x (k ) ⎢ Δρ 2 (k )−Δρ 2 (k ) ⎥ ⎢ φ2 ⎥ 2 v r ⎥ , A = ⎢⎢ ρ0 (k ) Φ k = ⎢⎢ k ⎥⎥ , Γ k = ⎢⎢ k ⎥ i i ⎢ ⎢ ⎥ ⎢ ⎥ i ⎢ ⎢Δρ m k −Δρ m k ⎥ ⎢φ m ⎥ ⎢ x0 (k )−xm (k ) ⎢⎣ v ( ) r ( )⎥ ⎣⎢ k ⎦⎥ ⎦ ⎢ m ⎣⎢ ρ0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