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以数治税”背景下的税务风险管控——以所得税的税收预警为例
【摘要】“以票控税”的理念在金税三期推行的这些年,已经深入各行各业,税务机关全力突破发票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在税收大数据全面收集并建立电子底账库的背景下,正在向“以数治税”转变。
尤其是在金税四期的运行过程中,税务机关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关键,企业要积极应对这些财务风险。
通过文章的4个案例来看,大部分的企业目前尚未建立以税务风险为导向的管控体系,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常态化的税务风险应对机制,这就要求企业在平时工作当中要参考税务局的一些预警指标,将其与平时的工作相结合,以加强税务管控,降低税收风险。
【关键词】“以数治税”;电子底账库;税收预警【中图分类号】F810.42一、从“以票控税”到“以数治税”,企业将面临诸多税收风险2021年,在金砖国家税务局长视频会议中,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会议上发言:我国正向“以数治税”时期迈进,税务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金税工程四期建设已正式启动实施。
(一)从“以票控税”走向“以数治税”大数据时代,税务系统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转变,数字化驱动是改革的方向。
金税三期自2013年正式上线以来,企业进入发票全网联动的新时代,企业的发票出口入口都进入了税务局的金税系统,税收征管建立了电子底账库,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和分析。
2017年颁布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管理操作规程(试行)》中明确提出:申报比对管理是指税务机关以信息化为依托,通过优化整合现有征管信息资源,对增值税纳税申报信息进行票表税比对,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大数据会根据“票表税比对”评估纳税人的税号、进项发票与销项发票行业相关性、同一法人相关性、同一地址相关性、数量相关性、比率相关性等。
现在的纳税人可以足不出户进行网上“报税”,未来将在智慧税务引领下进一步实现自动“算税”,随着从“上机”到“上网”再到“上云”的税收信息化递进升级,数字化驱动税收征管效能将不断提升,在经历“经验管税”和“以票控税”两个时期后,中国税收征管正在向“以数治税”时期迈进,发挥数据赋能对提升税收治理水平的乘数效应。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税收风险预警指标是对税收风险进行识别、监测和预测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十条常见的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1.税负增长率:税负增长率指的是纳税人在一定时间内缴纳的税款与其盈利能力的比率。
当税负增长率超过一定比例时,说明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可能不稳定,可能存在逃税行为或者会计操作风险。
2.税收稽查风险:税收稽查风险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法和纳税义务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
比如,纳税人未按规定时间和程序提交申报表、逾期缴纳税款等,都可能导致税收稽查风险。
3.税款滞纳风险:纳税人逾期未缴纳税款或者缴纳税款不足的风险。
税款滞纳风险除了给国家财政带来损失,还可能影响纳税人的经济声誉,降低其信誉度。
4.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是指纳税人未能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风险。
纳税人可能存在未取得合法凭证行为、未正常开具发票行为等,这都可能导致合规风险的出现。
5.涉税规避风险:涉税规避是指纳税人利用各种手段逃避或减少税收负担的行为,比如虚报、隐报等。
税务部门可以通过增加对涉税规避风险的监测和执法力度来减少税收损失。
6.纳税人资信风险:纳税人资信是指纳税人在税务部门的信用状况。
纳税人如果存在逾期未缴税款、多次违法行为等情况,将影响其纳税人资信等级,增加其资信风险。
7.跨境税收风险:跨境税收风险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税收规定和税率差异。
纳税人在跨境经营中,可能存在虚报进口、合理避税等行为,这都是跨境税收风险的表现。
8.税法政策风险:税法政策风险是指税法规定的变化对纳税人和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
如果纳税人未及时了解、掌握税法政策的变化,就可能在申报和缴纳税款过程中存在风险。
9.税务稳定风险:税务稳定风险是指税务方面的变革对纳税人造成的影响。
比如,税务机关、税收制度调整等都可能导致纳税人的税务环境发生变化,增加其税务稳定风险。
10.案件查办风险:案件查办风险是指税收案件的查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税务机关在查办税收案件中,如果违法证据不足、取证手段不当等,都可能增加案件查办风险。
国税 新增和完善分析预警指标简要说明
附件1:新增和完善分析预警指标简要说明一、理论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比对异常预警(新增)指标类别:增值税预警提示指标数据来源:金三系统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关数据。
计算口径:1、计算公式:理论销售收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理论销售收入=[(货币资金期未余额+应收票据期未余额-其他应付款期未余额)×360] ÷资金周转周期资金周转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未余额)÷2] ×360}÷主营业务成本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未余额)÷2] ×360}÷主营业务收入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未余额)÷2] ×360}÷主营业务成本2、仅对税务登记信息中,行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分析。
预警条件:比例小于0或大于1.6为异常,发布预警二、货运专用发票与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比对异常预警 (新增)指标类别:增值税预警提示指标数据来源:取自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的货运专用发票开具信息、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信息。
计算口径:1、对纳税人当期申报开具的货运专用发票明细数据,以“发货人及纳税人识别号”栏的纳税人识别号进行分户明细汇总,对当期和上推一个季度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内申报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明细数据,以“销货方纳税人识别号”为查询条件进行分户汇总。
2、剔除货运专用发票中发货人纳税人与收货人纳税人一致,以及发货人的行业门类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纳税人信息。
预警条件:筛选“发货人纳税人识别号”和“销货方纳税人识别号”一致的纳税人信息,在其中进一步查找筛选存在“收货人纳税人识别号”,但是没有相同“购货方纳税人识别号”的相关纳税人信息进行预警,预警包括销货方纳税人、省内收货人纳税人、承运人、实际受票方。
六大行业预警指标及计算公式
六大行业预警指标及计算公式
1.通用预警指标:营业税应缴税负与实缴税负
税负(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
营业税税负就是营业税占计征营业税收入的比率。
选取两个税负指标:
应缴税负=应缴营业税/计征营业税收入*100%
实缴税负=实缴营业税/计征营业税收入*100%。
2.分行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同行业的企业的财务指标变动率具有可比性,根据行业特点,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各指标计算公式为:
1.收入税金配比率=已纳营业税额/(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
2.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管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3.费用收入率=当期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当期主管业务收入净额+当期预收账款期末数-当期预收账款期初数)
4.预收账款增长率=(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预收账款期初数
5.存货周转率=主管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6.成本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当期成本/基期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变动率(当期收入/基期收入)
7.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8.应收账款增长率=(当期应收账款期末数-当期应收账款期初数)/当期应收账款期初数
9.其它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其他业务利润-上期其他业务利润)/上期其他业务利润。
1。
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1)
中财讯瑞昌财学院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一、纳税评估参考指标税局在每季季后25日向发布如下指标:(一)全省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自省统计局统计月报。
(二)全省及各市税收完成情况。
数据来自税收会统月报表。
(三)全省及各市当年税收应征入库率。
税收应征入库率=当年累计入库税收÷当年实现应征税收×100%。
(四)全省及各市欠税增减率。
欠税增减率=(期末欠税余额-年初欠税余额)÷年初欠税余额×100%。
(五)全省宏观税负。
全省宏观税负=全省税收完成情况÷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00%。
(六)全省及各市重点行业税负。
行业税负=本行业入库税收÷本行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100%。
数据来自全省重点税源企业报表。
(七)重点行业税负预警指标。
二、营业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一)缴纳营业税变动系数缴纳营业税变动系数(A)=(本期申报营业税款—基期申报营业税款)÷基期申报营业税款预警值:A<—0.2测算结果分析:通过本指标分析评估对象本期申报税款与基期申报税款是否出现突减现象,若申报税款下降幅度超过0.2,预警提示可能存在隐匿收入或申报不实问题。
(二)营业税税收负担率÷营业税税收负担率(A)=本期营业税申报数÷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营业税行业平均税收负担率(B)=某行业本期营业税申报数÷某行业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行业营业税平均税负为营业税税率)预警值:A—B<0测算结果分析:对于不同行业或一个纳税人提供多种不同税目、税率的劳务,评估对象的实际测算税负如果等于营业税税率,说明纳税人足额进行了纳税申报,低于同行业营业税税率,应首先分析评估对象是否存在减免税、抵减税款或差额征税情况,否则可能存在混计收入、申报不实等问题。
行业税务预警指标
一、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农副食品加工3.50食品饮料4.50纺织品(化纤)2.25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2.91造纸及纸制品业5.00建材产品4.98化工产品3.35医药制造业8.50卷烟加工12.50塑料制品业3.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金属制品业2.20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电子通信设备2.6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电气机械及器材3.7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商业批发0.90商业零售2.50其他3.5二、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租赁业1.50%专用设备制造业2.00%专业技术服务业2.50%专业机械制造业2.00%造纸及纸制品业1.00%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1.00%饮料制造业2.00%医药制造业2.50%畜牧业1.20%通用设备制造业2.0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塑料制品业3.00%食品制造业1.00%商务服务业2.50%其他制造业——管业3.00%其他制造业1.50%其他建筑业1.50%其他服务业4.00%其他采矿业1.00%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00%批发业1.00%农副食品加工业1.00%农、林、牧、渔服务业1.1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00% 零售业1.50%居民服务业1.20%金属制品业——轴瓦6.00%金属制品业——弹簧3.00%金属制品业2.00%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2.00%建筑材料制造业3.00%建筑安装业1.50%家具制造业1.50%计算机服务业2.0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4.0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50%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纺织业——袜业1.00%纺织业1.0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0%房地产业4.0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0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50%道路运输业2.00%。
《税收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税收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晋中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深入推进税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机制,转变税源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切实防范、控制和化解税收风险,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在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税收风险管理是国税机关和国税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确定税收风险区域,识别纳税人风险特征,根据纳税人风险特征的类型、多少、偏差程度等,进行风险排序,并根据纳税人风险类型、风险形成的情形等,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和措施,实现对纳税人税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第三条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和风险评价反馈四个环节,各环节循环往复,为全封闭式循环流程。
税收风险管理坚持持续改进方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各种风险动态化引入税收风险管理全过程,不断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优化、更新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方向,以达到专业化管理目标。
第四条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以风险预警为手段,切实有效地在税收征管查各环节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既要依托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税收收入风险管理系统、山西国税四位一体互动管理平-1-台和晋中国税税收管理员信息化工作平台及第三方信息等在信息归集、过程规范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又要发挥税收管理人员在掌握纳税人信息和实际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实行“人机结合”,切实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效能。
第五条风险识别是指运用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方法,确定风险区域、辩识纳税人税收风险特征的税收风险管理活动。
第六条分局各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税收风险的识别工作。
政策法规部门应结合本地区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定期实施政策分析,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完善的角度,分析现行政策对本地区税收流失的影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风险分布的基本情况。
政策分析应对有重大税收政策调整,适时组织实施。
纳税评估科应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进一步采取征管措施并及时向税源管理部门反馈,以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
金税三期数据预警指标
指标值=期末存货÷年度销售成本*100%
指标值=(本期综合折旧率-基期综合折旧率)÷基期综合折旧率*100% 综合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
的四种情况
问题指向
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
一般为正值,如果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 能存在销售未记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 问题。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 转移成本或者虚增成本的可能 指标过高,存在虚假购进、延迟销售、发出货物未做收入的 可能
金税三期对于财物报表数据预
名称
指标预警值
预收账款
20%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变率
工业企业-20%--20% 商业企业-10%--10%
存货率
20%-30%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
20%
金税三期对于财物报表数据预警的四种情况
公式
指标值=评估其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指标值=(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 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营业收入
税务风险监管新形势与常见税务风险解析
18
(一)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支出进项税额转出不足 劳保支出可全部抵扣进项税额吗? 非特殊工种商业保险是否可抵扣进项税额?
19
(二)增值税免税销售额进项税额转出不足 是否有免税收入? 是否有进项税转出?
20
(三)简易计税销售额进项税额转出不足 是否有简易计税收入? 是否有进项税转出?
21
(四)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转出不足
➢ 不断完善税收大数据云平台,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推进与国家及有关部门信息系统互联 互通。
➢ 2025年建成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常态化、制度化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依法保障涉税涉费必要信息 获取;健全涉税涉费信息对外提供机制,打造规模大、类型多、价值高、颗粒度细的税收大数据, 高效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
➢ 完善税收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数据安全风 险评估和检查,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加强智能化税收大数 据分析,不断强化税收大数据在经济运行研判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
5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
22
(五)取票采购项目核减已抵扣进项税未转出
资产建造竣工决算金额大于取票金额,增值 税进项税额如何处理?
超过报销限额的住宿费对应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吗?
23
(六)不可抵扣项目进项抵扣
1、利息支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 2、融资费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 3、餐饮服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
根据《增值税法》 第二十二条规定, 用于集体福利或个 人消费项目的购进 货物、服务、无形 资产、不动产和金 融商品对应的进项 税额不可抵扣,若 用于集体福利或个 人消费项目的购进 行为,即使取得了 合法合规的抵扣凭 证,也不可税前扣 除;包括专用于集 体福利项目的固定 资产等资产类进项。
各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预警参考值
各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预警参考值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预警参考值是各行业企业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不同行业的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率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的所得税税负率预警参考值:1.制造业:正常情况下,制造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在2%-5%之间,但如果发现企业的税负率低于2%或高于5%,就需要警惕了。
此时企业应该及时分析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企业的经营状况符合税收法规的要求。
2.建筑业:建筑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一般也在2%-5%之间。
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较低,或者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大,税负率可能会高于5%。
因此,如果建筑业企业的税负率长时间高于5%,就需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批发和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通常在1%-3%之间。
如果企业的税负率低于1%或高于3%,就需要引起重视。
此时企业应该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平均税负率,并分析自身税负率异常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4.餐饮业:餐饮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一般在4%-6%之间。
如果餐饮企业的税负率长时间低于4%或高于6%,就需要关注自己的税收风险,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合理降低税收负担。
5.服务业:服务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一般在1%-3%之间。
但是,如果服务企业的利润较低,或者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大,税负率可能会高于3%。
因此,如果服务企业的税负率长时间高于3%,就需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预警参考值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值,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企业也应该注意防范税收风险,合理控制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税务风险预警的信号识别和应对方法是什么
税务风险预警的信号识别和应对方法是什么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税务问题。
税务风险如同一把悬在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应对,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法律后果。
因此,了解税务风险预警的信号,并掌握相应的应对方法,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税务风险预警的信号识别(一)财务报表中的异常信号1、税负率异常税负率是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
如果企业的税负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者与自身以往的税负率相比出现较大波动,这可能是存在税务风险的信号。
例如,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减少应纳税额,或者对税收政策理解有误导致纳税申报错误。
2、利润表异常突然出现的高额利润或巨额亏损,都可能暗示着税务问题。
比如,企业可能通过虚构收入或成本来操纵利润,从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3、资产负债表异常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的异常增长或减少,可能意味着企业在收入确认或成本核算方面存在问题。
例如,企业为了延迟纳税,故意推迟确认收入或提前确认成本。
(二)税务申报中的异常信号1、申报不及时企业未能按照规定的时间提交纳税申报表,这不仅会导致罚款和滞纳金,还可能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被视为潜在的税务风险信号。
2、申报数据前后不一致如果企业在不同期间的纳税申报数据存在明显的矛盾,比如本期销售额大幅下降但上期却很高,这可能表明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存在虚假陈述。
3、频繁的纳税调整企业在纳税申报中频繁进行大规模的纳税调整,可能意味着其在日常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方面存在不规范之处。
(三)发票管理中的异常信号1、发票开具异常大量开具与企业主营业务不符的发票,或者开具的发票金额、数量等存在异常,可能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
2、发票取得异常企业取得的发票来源不明,或者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存在疑问,如假发票、套票等,这将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3、发票作废率过高过高的发票作废率可能暗示企业在通过作废发票来调整收入或逃避纳税。
新版电子税务局税收风险预警提示讲座
三、印花税申报预警
有不少朋友反馈,在2024年4月份申报一季度印花税时,出现了这样的提示信息:
“印花税计税金额合计值与企业增值税进销项发票金额合计数偏离值超过500,请确认 申报是否准确?” 答:新电局会自动与当期企业增值税进销项发票金额合计数进行比较,以起到提示提醒 是否存在少报、漏报的情况,若核实计税依据无误,继续进行申报即可。 印花税和增值税进行比对还是首次出现,从税务局的答复来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本原因是新电子税务局的自动对比功能。
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资产等,未视同销售申报纳税。 6、发票开具金额大于申报金额。 7、《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进项税额转出为负,或一般纳税人进项抵
(2)退休返聘人员无法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即无法与企业建立劳动 关。因此,企业所得税和残保金的职工人数应均不包含退休返聘人员。
2、从工资总额来看
企业所得税
残保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 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
一、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 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 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 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 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 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2、不合理的原因 (1)多列工资薪金支出 比如,企业伪造了工资发放明细表虚列成本以及工资薪金的核算范围不正确等 (2)少申报工资薪金收入 主要有以下情形: a、员工发放了工资,但未申报个税,或者按照较低的收入申报个税 b、企业多数员工的工资薪金收入常年处于5000元以下,其他收入通过报销形式发放 c、部分员工现金发放工资,不申报个税d、年收入未超过6万的员工,认为可以不申报。
税负预警值
税负预警值第一篇:税负预警值•一、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农副食品加工3.50 食品饮料4.50 纺织品(化纤)2.25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2.91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3.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 金属制品业2.20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 商业批发0.90 商业零售 2.50 其他3.5二、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租赁业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2.00% 专业技术服务业2.50% 专业机械制造业2.00%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 1.00% 饮料制造业2.00% 医药制造业 2.50% 畜牧业 1.20%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 塑料制品业3.00% 食品制造业1.00% 商务服务业2.50% 其他制造业——管业3.00% 其他制造业1.50% 其他建筑业 1.50% 其他服务业4.00% 其他采矿业1.00%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00% 批发业1.00% 农副食品加工业1.00% 农、林、牧、渔服务业 1.1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0% 零售业1.50% 居民服务业 1.20% 金属制品业——轴瓦6.00% 金属制品业——弹簧 3.00% 金属制品业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 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 3.00% 建筑安装业 1.50% 家具制造业1.50% 计算机服务业2.0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4.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5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 纺织业——袜业 1.00% 纺织业 1.0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0% 房地产业4.0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0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50% 道路运输业 2.00%收起•第二篇:各行业预警税负率各行业“预警税负率”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行业平均税负率1%左右(商业企业1.5%左右)。
税收执法风险监督管理办法
税收执法风险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从机制和源头上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促进地税工作人员规范执法、廉洁从政,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税收执法风险是指地税工作人员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因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而形成的扰乱税收管理秩序、国家税收流失、损害地税机关形象的行为。
第三条税收执法风险监督管理是从分析税收执法风险入手,结合权力运行岗位和环节,对地税工作人员在税收执法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税收执法风险信息进行识别,综合评定风险等级,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和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以实现税收执法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第四条税收执法风险监督管理突出廉政建设的预防性,应对措施的针对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风险识别的动态性. 第五条税收执法风险监督管理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描述)、风险评估和风险监督控制三个方面。
第二章:监督管理流程第六条实施廉政风险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责权明确的要求逐步推进。
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对税收执法风险监督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管理。
第一节风险识别第七条税收执法风险识别就是对税收执法权分别依据工作事项,梳理、细化权力内容,并对应到工作流程节点以确定税收执法风险点的过程。
第二节风险评估第八条风险评估是对税收执法风险点进行分析,确定其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包括高、中、低三级。
第三节风险控制第九条税收执法风险控制实行级别优先原则,在兼顾中级、低级风险点基础上,突出加强对高级风险点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税收执法风险控制是采取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方法和措施,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监督管理活动。
第十一条加强廉政教育.根据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势和任务,突出教育主题,系统开展廉政专题教育和风险防范教育活动。
十一项国资风险预警指标
十一项国资风险预警指标摘要:一、国资风险预警指标概述二、国资风险预警指标的具体内容1.总资产报酬率2.营业收入增长率3.利润总额变动率4.净利润变动率5.资产负债率6.流动比率7.速动比率8.应收账款周转率9.存货周转率10.总资产周转率11.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率正文:在我国,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控制和管理的各类资产。
为了更好地监控国有资产的风险,我们制定了十一项国资风险预警指标,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国资风险预警指标概述国资风险预警指标是通过对国有资产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流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监测的指标体系。
这十一项指标涵盖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关键领域,为我们评估国有资产的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国资风险预警指标的具体内容1.总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运用总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用以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
2.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反映企业市场规模和成长潜力。
3.利润总额变动率:反映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动情况,有助于判断企业的盈利稳定性。
4.净利润变动率:衡量企业净利润的变动情况,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
5.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用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6.流动比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助于评估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7.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内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资产的比率,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8.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9.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有助于评估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和流动性风险。
10.总资产周转率:衡量企业运用总资产的效率,有助于评估企业的营运能力和风险。
11.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情况,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和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办法范文
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办法范文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税收的合法性与稳定性,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促进税收征管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填写该办法的具体适用范围: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和纳税人作为风险管理的主体,具体负责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为:依法公正、客观公开、风险可控、有效实施。
第四条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
第二章风险预警第五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税收风险预警信息,提醒纳税人注意风险。
第六条纳税人也可通过手机APP、网站等途径获取税收风险预警信息,及时了解风险动态。
第七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八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建立全面、科学、动态的风险评估体系,对纳税人进行风险评估。
第九条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纳税人税收合规性评估、纳税人风险等级评估等内容。
第十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根据纳税人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风险防控措施。
第四章风险防控第十一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加强纳税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纳税人税收合规意识。
第十二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加强纳税申报管理,推动使用和完善电子纳税申报系统,提高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十三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加强税务稽查工作,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
第十四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加强对大企业和高风险行业的重点监管,建立稳定的纳税人关系。
第五章风险处置第十五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建立健全风险处置机制,及时处理税收风险。
第十六条风险处置主要包括罚款、查封、冻结资产等措施,以及涉嫌犯罪的情况,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工作的有效实施。
税务风险预警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税务风险预警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税务问题,税务风险预警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解税务风险预警的依据和标准,对于企业合规经营、防范税务风险具有关键意义。
税务风险预警的依据主要涵盖了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企业财务数据以及行业特点等多个方面。
首先,法律法规是税务风险预警的最根本依据。
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包括税收征管法、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法等众多法律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和条例。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纳税申报期限、计税方法、税收优惠政策等重要内容。
企业的任何税务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否则就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例如,企业未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纳税申报,或者故意虚报、瞒报纳税数据,都将违反税收征管法,面临税务处罚。
其次,税收政策的变动也是税务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
税收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宏观调控目标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新的税收政策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税负、税收优惠资格等。
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并准确解读这些政策变化,以便调整自身的税务策略。
比如,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企业未能及时掌握并运用这些政策,就可能错失减税的机会,或者因错误理解政策而导致税务风险。
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同样是税务风险预警的关键依据。
财务报表中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税务情况。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异常的财务指标,如收入与税负率不匹配、成本费用过高或过低等。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暗示着企业存在税务问题。
例如,如果企业的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但缴纳的税款却没有相应增加,就可能存在少缴税款的风险。
此外,行业特点也是税务风险预警的依据之一。
不同行业在经营模式、成本结构、利润率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税务特点不同。
某些行业可能存在较高的税务风险,比如房地产行业的土地增值税计算复杂,容易出现税务问题;电商行业的交易数据量大且复杂,税务处理难度较大。
税收预警制度范本
税收预警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管理,提高税收征收效率,预防和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税收预警制度是指税务机关通过收集、分析、处理税收相关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税收违法行为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和减少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三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税收预警制度,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和税收征收效率,保障国家税收安全。
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护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二、预警指标和预警等级第五条税务机关应当依据税收法律法规、税收征收管理情况、纳税人的税收风险程度等因素,确定税收预警指标。
第六条税务机关根据预警指标的触发情况,将税收预警分为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分别对应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
第七条一级预警:指存在严重税收违法行为的可能性极高的情形。
二级预警:指存在较为严重的税收违法行为的可能性较高。
三级预警:指存在一定税收违法行为的可能性较低。
三、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第八条税务机关应当通过下列途径收集税收预警信息:(一)税务登记信息;(二)税收申报信息;(三)财务会计报表;(四)审计报告;(五)税务检查结果;(六)其他与税收管理相关的信息。
第九条税务机关应当对收集到的税收预警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税收预警分析报告。
第十条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税收预警分析报告,对存在税收违法行为的可能性较高的纳税人,采取下列措施:(一)开展税务风险提示,提醒纳税人注意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二)加强税收征管,加大对纳税人的税收检查力度;(三)依法采取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四)其他预防税收违法行为的措施。
四、预警信息的发布和应用第十一条税务机关应当将税收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给相关人员,包括纳税人、税务干部等。
第十二条纳税人收到税务风险提示后,应当及时进行自查,纠正可能存在的税收违法行为。
第十三条税务机关应当将税收预警信息应用于税收管理工作中,提高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地区税收衡量指标
地区税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税收收入:这是衡量地区税收最直接的指标,通常以税收总额、增长率等方式呈现。
它反映了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收入规模及增长情况。
2. 税源结构:税源结构指的是地区内各类税源所占的比重,包括不同税种、行业、规模等方面。
通过分析税源结构,可以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程度及税收来源的稳定性。
3. 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指的是地区内各类纳税人所承担的税收总额占其生产经营收入或个人总收入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地区内各类纳税人的税收压力及公平性。
4. 税收效率:税收效率指的是地区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之间的比值,包括税收征管效率、税收行政效率等。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地区税收收入的效益及管理水平。
5. 税收贡献:税收贡献指的是地区税收收入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通常以税收收入占地区GDP的比重等方式呈现。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地区税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上指标仅供参考,具体地区的税收衡量指标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一)
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
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4、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2、问题指向: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3、预警值:50%
检查重点:检查“库存商品”科目,并结合“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进行分析,如果“库存商品”科目余额大于“预收账款”、“应收帐款”贷方余额、“应付账款”借方且长期挂账,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
实地检查纳税人的存货是否真实,与原始凭证、账载数据是否一致。
5、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本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控制额-1)*100;
进项税额控制额=(本期期末存货金额-本期期初存货金额+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外购货物税率+ 本期运费进项税额合计。
2、问题指向:纳税人申报进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比较,若申报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是否抵扣;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是否按照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是否存在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问题。
3、预警值:1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将外购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结合“营业外支出”、“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的变化,判断是否将存货损失转出进项税额;结合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分析运费、农产品等变化情况,判读是否虚假抵扣进项税额问题。
实地检查原材料等存货的收发记录,确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存货是否作进项税转出;检查是否存在将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无偿赠送等而未转出进项税额问题;检查农产品发票的开具、出售人资料、款项支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虚开问题。
6、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
1、计算公式:评估期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2、问题指向: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
3、预警:20%
检查重点:检查重点纳税人合同是否真实、款项是否真实入账。
深入了解企业的行业规律判断其是否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况。
7、纳税人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
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
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若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当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负数‚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3、预警值:1
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主要经营围,查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经营方式以及征管围界定情况,以及是否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货物;查阅仓库货物收发登记簿,了解材料购进、货物入库、发出数量及库存数量,并于申报情况进行比对;审核企业明细分类账簿,重点核实“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在建工程”等明细帐,并与主营业务收入、应纳税金明细核对,审核有无将收入长期挂往来帐、少计销项税额以及多抵进项税等问题;审核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税额申报抵扣的情况。
8、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
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而言,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主营业务成
本都会呈现增长的趋势,所以成本变动率一般为正值。
如果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围等问题。
预警值:工业企业-20%——20%,商业企业-10%——10%
2、问题指向: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
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材料的价格是否上涨,企业是否有新增设备、或设备出现重大变故以致影响产量等。
检查企业原材料结转方法是否发生改变,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将在建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等问题。
9、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
1、计算公式:指标值=(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
进项税额变动率额=(本期进项-上期进项)/上期进项;
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上期销项)/上期销项。
2、问题指向: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虚抵进项税额,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已满的纳税人。
3、预警值:1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销售已实现,而收入却长期挂在“预收账款”、“应收帐款”科目。
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抵扣进项税问题。
结合进项税额控制额的指标进行分析,控制额超过预警值,而销售与基期比较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地查看其库存,如果库存已没有,说明企业有销售未入账情况,如果有库存,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虚假申报抵扣的情况。
10、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100;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2、问题指向: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列支。
3、预警值:
检查重点:检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
如“应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对这些科目的详细业务容进行询问;对企业销售时间及开具发票的时间进行确认,并要求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
检查纳税人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增长情况并判断其增长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增送等问题,检查企业采购的的渠道及履约方式,是否存在返利而未冲减进行税额;对企业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期初、期末数据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基建贷款利息挤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问题,以判断有关财务费用是否资本化,同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