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 chap16
理论力学第十六章 碰撞 教学PPT分解PPT85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பைடு நூலகம்
理论力学第十六章 碰撞 教学PPT分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理论力学课件》PPT课件
2、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代替 一个复杂力系。 3、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应用这 些条件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 。
.
14
在各种工程中,都有大量的静力学问题。 起重机
8
上课时主动思考,跟上教学进度。尽量不缺课。
按时独立做好布置的作业,作业中的图要画清楚,算式 要写清楚。
要做大量的习题和思考题。
.
9
2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阅读相关教材和习题解答 找老师答疑 答疑时间: 答疑地点:
发送电子邮件 Email: cyliu@
访问扬州大学理论力学教学网 /course2/lllx
.
7
理论力学的学习方法
1 如何学好理论力学
学习理论力学必须深刻地反复地理解它的基本概念和公 理或定律
要透彻理解由基本概念、公理或定律导出的定理和结论, 以及由这些定理和结论引出的基本方法,它们是理论力 学的主要内容。
掌握抽象化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逐步培养把具体 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的能力
.
但是这种变形,往往非常小,在研究平衡问题以及研究力与运 动变化关系的问题时,可以完全忽略。因此在理论力学中,通 常我们假设所处理的对象均为刚体。
.
21
§0-3 结构的构件与分类
工程结构:由工程材料制成的构件,按合理方式组成为能支承 荷载,传递力,起骨架作用的整体或某一部分。 构件按几何特征可分为三类:杆、板壳、块体
理论力学课件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1
绪论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教学参考书
理论力学完整讲义
理论力学一 静力学(平衡问题)01力的投影与分力 02约束与约束力 03二力构件04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05力矩与力偶理论06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主矢和主矩 07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08零杆的简易判断方法 09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10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01力的投影与分力 基本概念: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平衡: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均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集中力:力在物体上的作用面积很小,可以看做是一个作用点,单位:N 。
分布力:小车的重力均匀分布在桥梁上面,这种力称为分布力(也称为均布荷载),常用q 表示,单位N/m ,若均布荷载q 作用的桥梁的长度是L ,则均布荷载q 的合力就等于q ×L ,合力的作用点就在桥梁的中点位置。
力的投影和分力 1)在直角坐标系: 投影(标量):cos x F F α= cos y F F β=分力(矢量)cos x F F i α=u u r r cos y F F j β=u u r r2)在斜坐标系: 投影(标量):cos x F F α= cos()y F F ϕα=-分力(矢量)(cos sin cot )x F F F i ααϕ=-u u r rsin sin y F F j αβ=u u r r02约束与约束力约束:对于研究对象起限制作用的其他物体。
约束力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在物体和约束的接触点处。
约束力大小:通常未知,需要根据平衡条件和主动力求解。
(1)柔索约束:柔索约束:由绳索、皮带、链条等各种柔性物体所形成的约束,称为柔索约束。
特点: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约束力:作用点位接触点,作用线沿拉直方向,背向约束物体。
(2)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由光滑面所形成的约束称为光滑面约束。
约束性质:只能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趋向接触面的位移。
特点:只能受压不能受拉,约束力F 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
理论力学全集
绪论一、研究对象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臵随时间的改变,是人们生活、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是物质各种运动形式中最简单的一种。
本课程研究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以枷利略和牛顿总结的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为基础,属古典力学的范畴,理论力学研究的是这种运动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是各门力学分支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1、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的规律。
2、运动学——从几何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轨迹、速度、加速度等,不涉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3、动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出力学最基本的规律。
2、经过抽象化建立力学模型,形成概念。
3、经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建立理论体系。
4、将理论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理论。
四、学习目的1、为解决工程问题打下一定基础。
工程专业一般都要接触机械运动问题。
2、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例: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3、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条件的科学。
静力学研究的物体只限于刚体,又称刚体静力学。
刚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它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实际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变形。
但是,这些微小的变形,对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可以略去不计,这样可使问题的研究大为简化。
力 —— 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实践表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决定于三个要素。
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 ,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
可用一个矢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矢量的模——力的大小 矢量的方向——力的方向 矢量的始端(或终端)——力的作用点 常用黑体字母F 表示力的矢量,普通字母F 表示力的大小。
理论力学课件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物体受力分析
几何静力学: 用矢量方法研究物体的平衡规律。 各类力系: 一群力:空间(一般、平行 、汇交)平面 平衡力系: 作用在平衡物体上的全部外力 平衡条件: 平衡力系满足的条件 基本任务: 力系的简化(理论基础)与力系的平衡
公理化体系
第一章 力系的简化
h
2
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物体受力分析
第一节 力的概念
h
4
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物体受力分析
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原理
公理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 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被公认为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最普遍、 最一般的规律。它们是静力学的理论基础。
h
5
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物体受力分析
公理1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 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图 所示。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物体受力分析
推论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任意两个力 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同一点, 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证明:如图 (a)所示,在刚体的A、B、C三点上,分别作用三
个力 F1、F2、F3 , 平衡但不平行。由力的可传性,先将 F1、 F2 移到O点,根据公理3得合力F12。由于三力是平衡的, 则有 F3与 F12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力F3必定与力F1 和F2共面,且通过力F1与F2的交点O。证毕。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 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和使物体产生 变形(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因理论力学研究对象是 刚体,所以主要研究力的运动效应即外效应章 基本概念及物体受力分析
理论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第一章质点力学 (2)第二章质点组力学 (56)第三章刚体力学 (74)第四章转动参考系 (105)第五章分析力学 (115)第一章 质点力学1.1 由题可知示意图如题1.1.1图:{{SSt t 题1.1.1图设开始计时的时刻速度为0v ,由题可知枪弹作匀减速运动设减速度大小为a . 则有:()()⎪⎪⎩⎪⎪⎨⎧+-+=-=221210211021221t t a t t v s at t v s 由以上两式得11021at t s v +=再由此式得()()2121122t t t t t t s a +-=证明完毕.1.2 解 由题可知,以灯塔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如题1.2.1图.题1.2.1图设A 船经过0t 小时向东经过灯塔,则向北行驶的B 船经过⎪⎭⎫ ⎝⎛+2110t 小时经过灯塔任意时刻A 船的坐标()t t x A 15150--=,0=A yB 船坐标0=B x ,⎥⎦⎤⎢⎣⎡-⎪⎭⎫⎝⎛+-=t t y B 15211150则AB 船间距离的平方()()222B A B A y y x x d -+-=即()2021515t t d -=201521115⎥⎦⎤⎢⎣⎡-⎪⎭⎫⎝⎛++t t()20202211225225675900450⎪⎭⎫ ⎝⎛++++-=t t tt t2d 对时间t 求导()()67590090002+-=t t dtd d AB 船相距最近,即()02=dtdd ,所以h t t 430=- 即午后45分钟时两船相距最近最近距离22min231543154315⎪⎭⎫ ⎝⎛⨯-⨯+⎪⎭⎫ ⎝⎛⨯=s km1.3 解 ()1如题1.3.2图第1.3题图y题1.3.2图由题分析可知,点C 的坐标为⎩⎨⎧=+=ψψϕsin cos cos a y a r x 又由于在∆AOB 中,有ϕψsin 2sin ar =(正弦定理)所以ry r a 2sin 2sin ==ψϕ联立以上各式运用1cos sin 22=+ϕϕ由此可得rya x r a x 22cos cos --=-=ψϕ得12422222222=---++r y a x y a x r y 得22222223y a x r a x y -=-++化简整理可得()()2222222234r a y x y a x -++=-此即为C 点的轨道方程.(2)要求C 点的速度,分别求导⎪⎪⎩⎪⎪⎨⎧=--=2cos sin cos 2cos sin ϕωψψϕωϕωr y r r x 其中ϕω = 又因为ψϕsin 2sin a r =对两边分别求导 故有ψϕωψcos 2cos a r =所以22y x V +=4cos sin cos 2cos sin 2222ϕωψψϕωϕωr r r +⎪⎪⎭⎫ ⎝⎛--= ()ψϕψϕϕψω++=sin cos sin 4cos cos 22r1.4 解 如题1.4.1图所示,A BOCLxθd 第1.4题图OL 绕O 点以匀角速度转动,C 在AB 上滑动,因此C 点有一个垂直杆的速度分量22x d OC v +=⨯=⊥ωωC 点速度dx d d v v v 222sec sec cos +====⊥⊥ωθωθθ 又因为ωθ= 所以C点加速度 θθθω ⋅⋅⋅⋅==tan sec sec 2d dt dv a ()2222222tan sec 2d x d x d +==ωθθω1.5 解 由题可知,变加速度表示为⎪⎭⎫ ⎝⎛-=T t c a 2sin 1π 由加速度的微分形式我们可知dtdv a =代入得dtT t c dv ⎪⎭⎫ ⎝⎛-=2sin 1π 对等式两边同时积分dt T t c dv t v⎰⎰⎪⎭⎫ ⎝⎛-=002sin 1π可得 :D Ttc Tct v ++=2cos2ππ(D 为常数)代入初始条件:0=t 时,0=v ,故c TD π2-=即⎥⎦⎤⎢⎣⎡⎪⎭⎫ ⎝⎛-+=12cos2T t T t c v ππ 又因为dtds v =所以=ds dt T t T t c ⎥⎦⎤⎢⎣⎡⎪⎭⎫ ⎝⎛-+12cos2ππ 对等式两边同时积分,可得:⎥⎦⎤⎢⎣⎡⎪⎭⎫⎝⎛-+=t T t T T t c s 2sin 22212πππ1.6 解 由题可知质点的位矢速度r λ=//v ①沿垂直于位矢速度μθ=⊥v又因为 r r λ== //v , 即r rλ=μθθ==⊥r v 即rμθθ= ()()j i v a θ r dtd r dt d dt d +==(取位矢方向i ,垂直位矢方向j ) 所以()j i i i θ r rdtd r i dt r d r dt d +=+=()dtd r dt d r dt dr r dt d j j j j θθθθ ++=i j j 2r r r θθθ -+= 故()()j i a θθθ r r r r22++-= 即 沿位矢方向加速度()2θ r ra -= 垂直位矢方向加速度()θθr r a 2+=⊥ 对③求导r rr 2λλ== 对④求导θμμθθr rr +-=2⎪⎭⎫⎝⎛+=λμμθr 把③④⑦⑧代入⑤⑥式中可得rr a 222//θμλ-= ⎪⎭⎫ ⎝⎛+=⊥r a μλμθ1.7 解 由题可知⎩⎨⎧==θθsin cos r y r x ①②对①求导θθθ sin cos r r x-= ③ 对③求导2 ④对②求导θθθcos sin r r y+=⑤ 对⑤求导θθθθθθθsin cos cos 2sin 2 r r r ry -++=⑥ 对于加速度a ,我们有如下关系见题1.7.1图题1.7.1图即⎩⎨⎧+=+=θθθθθθcos sin sin cos a a y a a x r r⑦--⑧ 对⑦⑧俩式分别作如下处理:⑦θcos ⨯,⑧θsin ⨯ 即得⎩⎨⎧+=-=θθθθθθθθθθcos sin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a a y a a x r r⑨--⑩ ⑨+⑩得θθsin cos yx a r += ⑾ 把④⑥代入 ⑾得2θr r a r -= 同理可得θθθ r r a 2+= 1.8解 以焦点F 为坐标原点,运动如题1.8.1图所示]题1.8.1图则M 点坐标⎩⎨⎧==θθsin cos r y r x 对y x ,两式分别求导⎪⎩⎪⎨⎧+=-=θθθθθθcos sin sin cos r r yr r x 故()()22222cos sin sin cos θθθθθθ r r r r y xv ++-=+=222ωr r+= 如图所示的椭圆的极坐标表示法为()θcos 112e e a r +-=对r 求导可得(利用ωθ= )又因为()()221cos 111e a e e a r -+-=θ即()rer e a --=21cos θ 所以()()2222222221211cos 1sin e r e ar r e a --+--=-=θθ故有()2222224222sin 1ωθωr e a r e v +-=()2224221ea r e -=ω()()]1211[2222222e r e ar r ea --+--22ωr +()()⎥⎦⎤⎢⎣⎡--+-⋅-=2222222221121e e ar r r e e a r ω()r r a b r -=2222ω 即()r a r br v -=2ω(其中()b a e b ,1222-=为椭圆的半短轴)1.9证 质点作平面运动,设速度表达式为j i v y x v v +=令为位矢与轴正向的夹角,所以dt d v dt dv dt d v dt dv dt d y y x x j j i i v a +++==j i ⎪⎪⎭⎫ ⎝⎛++⎪⎭⎫ ⎝⎛-=θθ x y y x v dt dv v dt dv 所以[]j i a ⎪⎪⎭⎫⎝⎛++⎪⎭⎫ ⎝⎛-=θθ x yy x v dt dv v dt dv ()j i y x v v +⋅ θθ y x y y y x x x v v dt dv v v v dt dv v ++-=dtdv v dt dv v y yxx += 又因为速率保持为常数,即C C v v y x ,22=+为常数对等式两边求导022=+dtdv v dt dv v y y xx所以0=⋅v a即速度矢量与加速度矢量正交.1.10解 由题可知运动轨迹如题1.10.1图所示,题1.10.1图则质点切向加速度dtdv a t =法向加速度ρ2n v a =,而且有关系式ρ2v 2k dt dv -= ①又因为()232y 1y 1'+''=ρ②2px y 2=所以yp y =' ③ 32yp y -='' ④ 联立①②③④2322322y p 1y p 2kv dtdv⎪⎪⎭⎫ ⎝⎛+-= ⑤又dydv ydt dy dy dv dt dv =⋅=把2px y 2=两边对时间求导得pyy x= 又因为222y xv += 所以22221py v y+= ⑥ 把⑥代入⑤23223222122121⎪⎪⎭⎫ ⎝⎛+⋅-=⋅⎪⎪⎭⎫ ⎝⎛+y p y p kv dydvp y v既可化为222py dykp v dv +-= 对等式两边积分222py dykp v dv p p vu+-=⎰⎰- 所以πk ue v -=1.11解 由题可知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系如图1.11.1所示题1.11.1图⎪⎪⎩⎪⎪⎨⎧====ααcos sin 2a dt dv a a r v a t n 两式相比得dtdvr v ⋅=ααcos 1sin 2 即2cot 1vdv dt r =α 对等式两边分别积分200cot 1v dv dt rv v t⎰⎰=α 即αcot 11rtv v -=此即质点的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1.12证 由题1.11可知质点运动有关系式⎪⎪⎩⎪⎪⎨⎧==ααcos sin 2a dtdv a r v ①② 所以 ωθθθd dv dt d d dv dt dv =⋅=,联立①②,有ααωθcos sin 2r v d dv = 又因为r v ω=所以 θαd vdv cot =,对等式两边分别积分,利用初始条件0=t 时,0θθ=()αθθcot 00-=e v v1.13 证(a )当00=v ,即空气相对地面上静止的,有牵相绝v v v +=.式中绝v 质点相对静止参考系的绝对速度, 相v 指向点运动参考系的速度, 牵v 指运动参考系相对静止参考系的速度.可知飞机相对地面参考系速度:绝v =v ',即飞机在舰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飞机来回飞行的总时间v l t '=20. (b )假定空气速度向东,则当飞机向东飞行时速度01v v v +'=飞行时间1v v lt +'=当飞机向西飞行时速度0v v v v v -'=+=牵相飞行时间2v v lt -'=故来回飞行时间021v v l t t t +'=+=0v v l -'+222v v lv -''= 即2200220112v v t v v v lt '-='-'= 同理可证,当空气速度向西时,来回飞行时间2201v v t t '-=(c )假定空气速度向北.由速度矢量关系如题1.13.1图v 题1.13.1图v v v '+=0绝202v v v -'= 所以来回飞行的总时间222vv l t -'=2200220112v vt v v v l '-='-'=同理可证空气速度向南时,来回飞行总时间仍为2201v v t t '-=1.14解 正方形如题1.14.1图。
理论力学课件
3-5.力偶系旳合成与平衡
设一空间力偶系由 n 个力偶构成,其力偶矩矢 分别为: m1 , m2 ,…, mn .因为力偶矩矢是自由矢 量,则n 个力偶矩矢构成一种汇交矢量系.利用合 矢量投影定理进行力偶系旳合成与平衡.
(1)力偶系旳合成
mx = mix
m = mi
my = miy
Q
By
mS = (b j -a i)×(-S k)
S
=-bSi-aSj
mix = 0
bQ-bS=0
(1)
miy = 0
aP-aS=0
(2)
联立(1)(2)两式得:
D
Q
C
x
P
b
P
P 1 S = P
Q
23
例题3-5. 若三个力偶作用于楔块上使其保 持平衡.设Q = Q=150N.求力P与F旳大小.
力矩旳三要素:力矩旳大小;力矩平面旳
方位;力矩在力矩平面内旳转向.
力矩旳几何意义: mo(F) =±2OAB面积=±Fd 力矩旳单位: N·m 或 kN·m
3
同一种力对不同矩心之矩旳关系:
F
mA(F) = r1×F mB(F) = r2×F mA(F) - mB(F) = (r1 - r2)×F
= R ×F
F = 75 N
miz = 0 -0.6P + 60 = 0
P = 100 N
P
y
25
阅读材料和作业
• 阅读材料 – (1)P53---P65; P150---P162 – (2)P64---P83
• 作业 – (1)2---31 ; 2---34 ;4---4 – (2)3---6; 3---15; 3---20
理论力学 课件第16章
图16-7
为建立重物的运动微分方程,取重物的平衡位置 O 为坐标原点,设 x 轴向下为正。在重物距平衡位置为 x 时,其所受的力有重力W 及弹性恢 复力 F (方向朝上)。如图 16-7(b)所示为重物的受力图,根据动力学 基本方程的投影形式,得到
mx W F
(16-1)
在小变形情况下,我们认为弹性恢复力与变形的关系 为线性的,即弹性力的大小正比于变形的大小,所以
(c)
解 等效弹簧是指在相同力作用下,振动体产生的静位移相等时的一个代替
弹簧,常称该代替弹簧为原来弹簧组的等效弹簧,如图16-6(c)所示。
(1)两弹簧串联
原串联的两弹簧在力 F 作用下的静位移 x 应等于两弹簧各有静伸长 λs1 , λs2 之和,即
x λst1 λst2
由静力平衡条件可得
这一结果也可以推广到 n 个弹簧串联,此时等效弹簧刚度系数 ke 为
(2)两弹簧并联
1 n 1
ke k i1 i
原系统在力 F 作用下,振体的静位移即为两弹簧各自的静变形 λst ,即
x λst1 λst2
(d)
由静力平衡条件,可得
k1λst1 k2λst2 F
将式(d)代入式(e),得
W kλst
或
λst
W k
如果给重物以初始扰动(偏离平衡位置或初速度),则重物
将在平衡位置附近发生振动。重物偏离平衡位置后,因弹簧变
形而产生弹性恢复力将它拉回到平衡位置;而当重物回到平衡
位置时,又因为自身的惯性(因重物具有质量)使它继续运动,
从而又偏离了平衡位置,如此不断重复就形成了振动。
振动系统在受到初扰动(初位移或初速度)后,仅在恢复力 作用下,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
(964页PPT幻灯片版)理论力学课件
多数物体为非自由体。其位移受到周围物
体的限制。我们称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为约束体。 约 束:由约束体构成,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 的条件。工程中的约束总是以接触的方式构成的。 约束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力。(也称约束反力)
理论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14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将此变形体变成
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F2
绳子
平衡
F1
公理5告诉我们:处于平衡 状态 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 力学的平
F1
F2
刚体
平衡
衡理论。
理论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15
§1-2 约束和约束力
一、概 念
理论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
二、理论力学的任务
1、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基 础 课
技 术 基 础 课
专
业
课
2、理论力学是很多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 例如:材料力
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结构力学、 弹性力学 、流体力学 、机械振动等一系列后续课程的重 要基础。
理论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3
理论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16
约束力的特点: 约 束 力 大小——待定 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 的位移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处
F
F
FN2
P
解除约束,按约束 性质代之以约束力。
FN2
P
对单个对象,为了简化
FN1
理论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理论力学第十六章
9
2、碰撞的动量矩定理——冲量矩定理
由假设(2)知,碰撞过程中,质点的矢径 r 保持不变, 则有: r mu r mv r I
而 r mv lO1 , r mu lO2;lO1和lO2 为碰撞始末时质点对O
点的动量矩。所以:
lO2 lO1 mO (I ) HO
碰撞时,质点对任一固定点动量矩的改变,等于作用于该 质点的碰撞冲量对同一点之矩。
Mga
1 2
J
2
O1
0
1 2
1 3
M
(2a)2
12
求得:
1
3g 2a
碰撞结束时:2 k1 k
3g 2a
26
由
2
(1 )
Il JO
得
I
JO l
(1
2)
4Ma2 (1 3l
k)
3g 2a
根据冲量定理,得:
M (a2 a1) IOx I
IOy 0
则
IOx
M
( 1
a2
)(
4a2 3l
a)
(m1u1 m2u2 )(m1v1 m2v2 )0 (1)
列出补充方程: e u2 u1
(2)
v1 v2
(分别以两物体为研究对象,应用动量定理可得出。具体地
对于第一阶段: m1(u v1) I1 , m2 (u v2 ) I1 对于第二阶段: m1(u1 u) I2 , m2 (u2 u) I2
C y
1 2
2
cos
(e)
由(b)和(c)两式得 mCy m sin I
(f)
1 12
ml 22
I
l 2
cos
(g)
经典理论力学课件
力系的简化/力系的简化的最简的结果
力系简化的几种结果
FO 0 MO 0
力系平衡
必要条件: 力系主矢为零矢量
?
M C M O r C O F O
MCMO0
与简化中心无关
F必O要条0件:M力O 系0主矢为力零系矢与量一个合?力偶M 等C效M O
• 力作用线的平移
– 力偶是自由矢量
• 力偶矩矢量在刚体上移动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力是滑移矢量
• 力矢量在刚体上沿作用线移动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力的作用线作平行移动,会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F
F
O
2019/11/7 理论力学CAI 静力学
O
P
P
3
力系的简化/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力作用线平移
一般情况下不等
17
理论力学CAI 静力学
力系的简化/力系的简化的最简的结果
• 小结
FR
( F 1 ,F 2 , ,F n ) ( F O ,M O ) ( F C ,M C )
FO
MO
n
FC FO FR Fi
i1 M C M O r C O F O
(FO,MO)
FC
(FC,MC)
FO
MO
O MC
C
2019/11/7 15
理论力学CAI 静力学
力系的简化/力系的简化的最简的结果
力系简化的结果与简化中心的关系
• 同一个力系不同的简化中心
FR
简化中心O
(F 1,F 2, ,F n)简化中心C
理论力学16
第18讲
理论力学
刚体平面运动(二)
例2.
B
D
O
C
应 用
0
r
A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 r, 0, = 60º, = 30º , AB = R。
求: AB的角速度和D点的速度。
D B
vC
O
C vC
A
vBC
vB
0
r
解: (1) 求AB的角速度。取C为基点, vC = r0
速度vA和vC的垂线,得交点C1,它就是杆AC 的速度 瞬心。 由图可知,AC1=CC1,
C2 C1 O C
所以
vC
B
vC v A
vB
30
vA
A 60 60
同样,由点C,B速度 vC , vB的已知方向, 可求出连杆CB的速度 瞬心C2。
因为
3 CC2 CB tan 30 l 3
C C1 C2
r
vC
vD = vC + vDC
式中 vDC = DC· BC = r0 / 3
vD2 = vC2 + vDC2 -2vCvDC cos
vD 7r0 / 3
例3.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u, = 45º, OA = AB = l, OD = DA 。 求: 滑块B的速度。 解: 首先求OA杆的中点D 的速度。取滑块上的D点 为动点,OA杆为动系,则有
S
C
这种速度分析方法称为瞬心法。
3. 瞬心位置的确定
瞬心位置的确定是应用瞬心法求平面 图形上各点速度的关键。
(1) vA 不平行于 vB
vB
理论力学
A
B
F
A
B
F F1 F2
A
B
F2
∴ 对刚体,力的三要素为:大小, 方向, 作用线14 。
F
刚 性 环
F
F´ F´
15
F
F´
变
形
环
F
F´
所以,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刚体。 16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相互平衡的三个力, 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 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 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8
4力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有两种 效应: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和形状发生变化。
外效应 内效应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9
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是力的集合,空集是零力系。
平衡力系 如果物体在一力系作用下保持平衡, 则称这个力系为平衡力系。
等效力系 如果两个力系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则称这两个力系为等效力系。
合力
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 则这个力称为这个力系的合力; 而力系中的力称为此合力的分力。10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是反复为实践所证实的、而为人们所公认
的真理(相对真理)。
公理 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F1
FR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 可合成为一个合力,此合力也
A
F2
47
3.AB 杆的受力图
C 杆的受力图
FBy ´
FBx ´
FAx FAy
C
FCx
FCy
注意: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48
讨论 能否将AB杆、BC杆的受力图进一步简化?
FB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长2a的均质杆,由水平位置绕转轴O下落 并撞在固定支座上弹回。为使轴承O处不发生约束 碰撞冲量,支座应装在杆的撞击中心的位置上:
l
JO
4 ma2 3
4a
ma ma 3
例题2 台球棍打击台球,使台球不借助摩擦而能作纯滚动 。假设棍对球只施加水平力,试求满足上述运动的球棍位 置高度h。
I
h Cd
12
2
补充恢复系数方程:e
vAy
vcy
l 2
cos
1
vAy
v sin
vcx v cos
vcy
1 3cos2 1 3cos2
v sin
12v sin cos (1 3cos2 )l
例4 边长为l的正方形物块,以匀速v运动,突然与一小凸台相撞 ,如图示。设碰撞为塑性的,求(1)物块翻转瞬时的角速度; (2)凸台对物块的碰撞冲量;(3)物体动能的损失。
v
r
冲量分析(图)、运动分析
Is
解: 动量定理:
IN
I Is mv IN 0
对质心动量矩定理:
I
s
0
I(h
r
)
I
2
mv
mr 2
I
h Cd
mxc2
mxc1
I
e x
5
运动学关系:纯滚动时
v r
myc2
myc1
I
e y
Jc Jc
M
c
(
解:将两杆拆开并作受力图: OA杆为定轴转动:
1 3
ml
21
0
I
Axl
AB杆为平面运动:
mv2 0 I I Ax
1 12
ml 2 2
0
(I
I
Ax
)
l 2
补充运动学关系:
v2
l1
1 2
l2
两均质杆的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用光滑
铰链连接,求在冲量I作用下两杆获得的角速
vC cos
例5 质量m=2kg的均质圆盘无初速度地从高度h=1m自由下落,碰到一个 固定尖角O上。若圆盘半径r=20cm,距离a=8cm,碰撞时的恢复系数e=0.8 ,假设接触时没有滑动,求碰撞后圆盘的角速度和质心的速度,以及碰撞 前后动能的损失。
5.90 rad/s
vC vCn
2 3
m1v m1v1 I1 m1v1 m1v I2 m2v m2v2 I1 m2v2 m2v I2
e I2 v2 v1 vr h2
I1 v1 v2 vr
h1
v 2gh1
塑性碰撞: e=0 完全的弹性碰撞: e=1
v 2gh2
e vrn vrn
例1质量为m的刚体绕O作定轴转动,对O轴的转动惯量为Jo,角
速度为。在某瞬时受已知冲量I作用,求碰撞后的角速度 ′和碰撞过程中轴承O的约束碰撞冲量Io。
I0y
Jo Jo
M
o
(I
e i
)
I0x
mvc mvc Iie
质量为m的刚体绕O作定轴转动,对O轴的转动惯量为Jo,角速度
完全塑性碰撞:
e0
T
1 2
m1m2 m1 m2
(v1
v2 )2
若第二个T物体m初1m始2速m2度T为1 零m,11即有1Tv12=0 : m2
小锤大砧 大锤小桩
T
m2 m1 m2
T1
1
m1
T1 1
m2
实例解释:
表演者躺在地板上,身上压一块重石板。另一表演者用重锤 猛击石板,石板碎裂,但石下的表演者却毫无损伤。
将石板变小或干脆去掉行吗?
将石板变成木板?
两球的斜碰撞
一 两球的斜碰撞
碰撞前后两球速度矢不在两球接触 面的公法线上。
斜碰撞恢复系数:两球沿公法线方向碰撞后相对分离的速度 与碰撞前相对接近的速度比
二 刚体的斜碰撞
e=
v2 n-v1n v2n-v1n
vrn vrn
碰撞刚体接触点在公法线方向的相 对分离速度与相对接近速度。
考试时间地点: 12月31日 9:00
YF303
碰撞
碰撞
碰撞的力学特征和模型 碰撞过程的基本定理 两球的碰撞 ·恢复系数 碰撞的应用
碰撞过程的特点及分类
碰撞
一、碰撞过程的特点
1)碰撞接触的时间很短,但相互作用力很大;
应用积分形式的动力学方程;
常规作用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2)由于碰撞接触时间很短,故 碰撞过程结束后还没有产生 位移,但会产生有限的速度 变化;
例6 两均质杆的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用光滑铰链连接 ,求在冲量I作用下两杆获得的角速度及各铰处的约束 碰撞冲量。
mxc2
mxc1
I
e x
my c 2
my c1
I
e y
Jc Jc
M
c
(
I
e i
)
两均质杆的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用光滑铰 链连接,求在冲量I作用下两杆获得的角速度 及各铰处的约束碰撞冲量。
I
e i
)
h 7r 7 d 5 10
例3 质量为m长为l的均质细杆与光滑地面成角,并以速度v
平行于杆自身而撞击地面;设碰撞是完全弹性的,求碰
撞后杆的运动。
mxc2
mxc1
I
e x
my c 2
my c1
I
e y
Jc Jc
M
c
(
I
e i
)
e vrn vrn
若刚体定轴转动:Jo Jo
M
o
(I
e i
)
若刚体作平面运动:
mxc2
mxc1
I
e x
myc2
myc1
I
e y
Jc Jc Mc (Iie )
(1)碰撞过程中一般不便于应用动能定理;但在某 些特殊情况下,也能导出动能损失的公式。
(2)碰撞过程除受动力学规律支配外,还与材料的 变形恢复性能密切相关。
evC
vC sin
cos
2 2gh 3
3.246 m/s
a r
1.18 m/s
ω n
vC vC2 vC2n 3.45m/s
碰撞前的动能
T1
1 2
mvC2
vcn vct C α In vc
t It O
碰撞后的动能
T2
1 2
mvC2
1 2
JC 2
碰撞过程能量的损失 T T1 T2 7.00 N m
微分形式:d
积分: dt
Lo
d dt
(
ri mivi )
ri Fi e M o
ri mivi' ri mivi
t2 t1
ri
dI
e i
o Lo Mo (Iie )
n
LC LC MC (Ii(e) ) i 1
vC
a 0.557 2
ag
例5 质量m=2kg的均质圆盘无初速度地从高度h=1m自由下落 ,碰到一个固定尖角O上。若圆盘半径r=20cm,距离a=8cm, 碰撞时的恢复系数e=0.8,假设接触时没有滑动,求碰撞后圆盘 的角速度和质心的速度,以及碰撞前后动能的损失。
解:(1)碰撞前后圆盘的运动分析图及略去
两球的碰撞 ·恢复系数
一 两球的正碰撞 两球的速度在两球连心线的碰撞。
恢复系数:恢复阶段与变形阶段的冲量之比
e I2 I1
e=0 时材料变形完全不能恢复,称为塑性碰撞。
e=1 时材料变形完全恢复,称为完全的弹性碰撞。
e如何获得?
恢复系数:
e I2 I1
碰撞后相对分离的速度与碰撞前相对接近的速度比。
LO rC m vC LC
边长为a的方形木箱在无摩擦的地板上滑动,并与一小障碍
A相碰撞。碰撞后绕A翻转。试求木箱能完成上述运动的最小
初速vo;木箱碰撞后其质心的瞬时速度vc与瞬时角速度ω。
0
vC
vC 0
势能零点:
C
45 A
A
碰末
若箱刚能完成翻转,则转到最高点时 0 ,
2 2
l
cos45
mv
I
x
myc2
myc1
I
e y
Jc Jc
M
c
(
I
e i
)
m
2 2
l
s in
45
0
I
y
Ix
5 8
mv
Iy
3 mv 8
3v
4l
(3)动能的损失
T
T1
T2
1 2
mv2
1 2
JO 2
2). 碰撞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变形阶段与恢复阶段。
3). 碰撞力很大,作用时间很短, 是瞬时力。在碰撞过程中,重 力等常规力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