蓪草画:百年历史的广州明信片
试考辛亥革命纪念馆馆藏民国广告纸(画)中的广州印刷商
【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040Vol.185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因此得到极大发展,各类实业团体应运而生,各行业百花齐放,为民国初期广告业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和会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市场资本输出,民族工商业与外来洋货开始激烈竞争,广告宣传不仅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而且水平得到了提高。
1937年至1949年,受战争影响,包括广州在内的各大城市经济受重创,直接导致工商业广告发展滞后,甚至倒退。
民国时期广州出现的广告宣传形式繁多,包括招贴、海报、月份牌、广告宣传纸、报纸广告、霓虹灯等。
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告纸(画)藏品数量为302件,其中民国时期发行最多,共计286件,清代则有16件。
民国时期印刷业的发展是推动广告纸(画)传播的重要原因,辛亥革命纪念馆馆藏286件民国广告纸(画),版面内印刷商(地)可见的藏品103件,超过总数量的1/3,其中属广州印刷商印刷的广告纸(画)合计24件,笔者将对这24件的民国广告(纸)画中的广州印刷商进行探索。
1 印刷商考证1.1 明新石印局辛亥革命纪念馆藏有三件由明新石印局印刷的广告纸(画),分别为民国正金油商标广告纸、民国广州广万泉老药局救急十字油广告纸、民国广州物华商店广告纸。
虽然均为明新印刷局印刷,但三张广告纸中明新印刷局落款迥异,分别为“广州明新石印局印”“广州第八甫明新五彩石印”“明新印刷承印广州光复中路”。
现光复中路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旧为第六甫、第七甫、第八甫,于1931年被改建成马路,被命名为“光复中路”。
因此可推出民国广州广万泉老药局救急十字油广告纸早于民国广州物华商店广告纸印刷发行,而民国正金油商标广告纸印刷时间还需进一步考证,同时可确定明新石印局曾存在于今广州市荔湾区光复中路一带。
明新印刷局除印刷广告纸(画)外,印刷书籍亦为其主要业务,曾于1920年出版《忙人闲事》。
普通邮资明信片2001-2002PP29-65
PP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吉祥物》普通邮资明信片【全套数】 1【发行日期】 2001-2-10【规格】 148*100mm【设计者】方军【版别】胶版【印刷厂】广东邮电南方彩色印务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于2001年12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体坛盛会。
九运会吉祥物“威威”是一头狮子,狮是百兽之王,身强体壮,用它作吉祥物,可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体现有“醒狮”之称的东方巨人,跨入新世纪,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代特色。
吉祥物取名为“威威”,寓意中国体育事业在新世纪威风八面,走向新的辉煌。
PP30 《康乃馨》普通邮资片【全套数】 1【发行日期】2001-2-26【规格】148*100mm【设计者】吴敏荣【版别】胶版【印刷厂】江苏省邮电印刷厂康乃馨又名香石竹,麋香石竹,石竹科。
多年生宿根草木。
茎簇生,光滑,微具白粉,茎上有膨大的节。
对生叶,线状披针形,全绿,基部抱茎,具白粉而呈灰绿色,较明显的叶脉3-5条。
花多为单生茎顶,有少数花朵为簇生者。
花色有白、粉、红、紫、黄及灰色,有单重瓣之分。
PP31 《人文初祖——黄帝》普通邮资明信片【全套数】 1【发行日期】2001-4-4【规格】148*100mm【设计者】王虎鸣【版别】胶版【印刷厂】陕西省印刷厂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
按照神话传说,炎帝和黄帝是两位推动民族形成、创造古代文明的英雄。
传说中本领最大的人是黄帝。
根据传说和碑石记载,黄帝所领导的部落生活在黄河流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宜农作物生长。
黄帝部落逐渐由游牧和半游牧生活过渡到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大大加速了生产的发展,逐步强盛起来。
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等氏族共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故有“炎黄子孙”之称。
PP32 《牵牛花》普通邮资明信片【全套数】 1【发行日期】2001-6-1【规格】148*100mm【设计者】吴越【版别】胶版【印刷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牵牛花,旋花科。
从十三行走进上下九骑楼——通草画主题创作
从十三行走进上下九的骑楼——通草画主题创作广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关恺祺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初二年级学生一、教学设计背景:⑴新课程实施背景:新课程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以学生的精神生活储备为基础,强调美术教育的基础性,人文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开放性,突出“美术·人文·科技”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论,促进为学生后继的视觉艺术学习和沟通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⑵文化背景:本校位于老广州的商圈——上下九和十三行,里面有着许多美丽而有历史的美术元素:如学生每天上下学经过的有着独特岭南建筑特色的上下九的骑楼长街;亦如出产在十三行,曾经一度消失,最近又重新呈现在美术界收藏界和教育界的描绘了广州口岸风情的通草片水彩画。
然而在市场经济和新思潮的冲击下,这些古老的文化或是被淡忘或是无人问津,那些古老而传统的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视野。
⑶教学对象特点背景:现在的学生们的时间大多花费在学校学习,补习社学习或者是现代物质文明当中,希望本课能通过对十三行通草片水彩画和上下九骑楼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关注这些环境的变化。
以及唤醒学生爱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意识。
增加对家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时代的责任感。
二、学习领域:综合﹒探索三、教学目标:1、审美目标:以通草片为材质,以广州骑楼为内容,感受广州骑楼的建筑美及清代通草画的特点。
2、知识目标:⑴了解形成通草画作品风格的人文背景。
⑵了解广州骑楼的概念、人文背景及特点。
3、技能目标:⑴.初步认识通草纸的特点,知道如何使用通草纸绘画。
⑵能用绘画的形式准确表达出骑楼的建筑特点。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通草画和骑楼长街的美,激发学生对广州的艺术、文化和历史的自立探索能力。
5、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目标:通过在通草纸上进行对广州骑楼的描绘,表达对广州——家园情感关怀,开拓学生对乡土美术的创作领域。
四、教学重点:⑴通过认识通草画,初步了解当时的广州历史和文化。
邮票设计绘画以鹤山风景人物为主
邮票设计绘画以鹤山风景人物为主鹤山,位于我国广东省江门市,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名山。
自古以来,鹤山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和传说。
近年来,以鹤山风景人物为主题的邮票应运而生,将这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另一种形式传承和发扬。
一、介绍鹤山风景人物邮票的设计背景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邮票在通信领域的地位逐渐被削弱。
然而,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品,邮票依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为了弘扬鹤山的文化底蕴,我国邮政部门决定发行一套以鹤山风景人物为主题的邮票。
这套邮票的设计过程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对鹤山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深入了解和独特见解。
二、分析鹤山风景人物邮票的艺术特点1.绘画风格:这套邮票采用了国画技法,将鹤山的山水风光与历史人物融为一体,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2.构图设计:邮票中的画面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既有宏观的大气磅礴,又有微观的细腻动人。
3.色彩搭配:色彩丰富而不失和谐,既表现了鹤山风景的绚丽多姿,又彰显了人物性格的特点。
4.细节处理:邮票中的建筑、植被、服饰等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为画面增色添彩。
三、阐述鹤山风景人物邮票的文化价值1.传承历史文化:通过邮票,传播鹤山的历史传说、人文景观,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鹤山文化。
2.弘扬地域文化:展现鹤山的独特风貌,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
3.倡导民族文化:以邮票为载体,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4.提升公民文化素养:邮票作为一种艺术品,有助于提高公民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总结鹤山风景人物邮票的意义与影响鹤山风景人物邮票的发行,既是对鹤山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赞美。
这套邮票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使之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产品。
它的出现,对于推广鹤山旅游资源、提升地域文化知名度、培养民众艺术鉴赏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邮票上的植物
邮票上的植物邮票可以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活动、科技成就、文化休育、风土文物以及特有的动物、植物等等。
通过集邮,我们可以了解世界,而以植物为主的邮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大量出现的。
中国邮票上的植物一药用植物1978年发行 1-人参 2-曼陀罗 3-射干 4-桔梗 5-满山红 1982年发行1-萱草 2-贝母 3-乌头 4-百合 5-天南星 6-芍药 7-鸢尾二云南山茶1979年11月10日发行 1-菊瓣 2-狮子头3-金花茶4-小金桂 5-童子面6-大玛瑙7-牡丹茶 8-紫袍9-柳叶银红10-六角恨天高三盆景植物1981年3月31日发行 1-榔榆2-园柏 3-银杏 4-桧柏5-翠柏 6-油柿四濒危植物1986年发行 1-圆叶玉兰 2-巴东木莲 3-长蕊木兰 4-大果木莲与华盖木五花卉植物1982-扶柔 1988-樱花菊花:1960年发行:1-黄十八 2-绿牡丹 30-二乔4-大如意 5-如意金钩 6-金牡丹 7-帅旗 8-柳线 9-芙蓉托桂 10-玉盘托珠 11-赤金狮子 12-温玉 13-紫玉香珠 14-冰盘托桂 15-墨荷 16-班中竹笋 17-笑厝 18-天鹅舞牡丹:1964年发行:1-牡丹炉 2-昆山夜光 3-葛巾紫 4-赵粉 5-姚黄6-二乔 7-冰罩红石 8-墨洒金 9-朱砂 10-蓝田玉 11-御衣黄 12-胡红 13-豆绿14-魏紫 15-醉仙桃月季:1984年发行1-上海之春 2-浦江枂霞 3-珍珠 4-黑旋风 5-战地黄花 6-清风梅花:1985年发行 1-绿萼 2-垂梅 3-龙梅 4-朱砂 5-酒金 6-杏梅香港的:1977年发行 1-茶花 2-淡紫百合 3-吊钟 4-水仙 5-野牡丹 6-紫荆兰花:1988年发行 1-龙字 2-大一品 3-大凤尾 4-银边墨兰水仙花:1990年发行1-金盏银台 2-干瓣素影 3-瀑布迎春 4-玉蕊满堂杜鹃:1991年发行 1-马缨杜鹃 2-黄杜鹃 3-映山红 4-棕青杜鹃 5-凝毛杜鹃 6-云锦杜鹃 7-大树杜鹃 8-大王杜鹃荷花:1980年8月4日发行 1-白莲2-佛座莲 3-碧降雪4-娇容三变外国邮票上的植物瑞士和新加坡联合发行:新加坡-杜鹃和胡姬花瑞士国花-高山薄雪草和克劳斯龙胆。
以鹤山风景,人物为主题进行创作的邮票
以鹤山风景,人物为主题进行创作的邮票摘要:I.引言- 介绍鹤山风景和人物主题邮票的背景和意义II.鹤山风景主题邮票- 1.邮票的发行背景和时间- 2.邮票的主要设计元素和特点- 3.邮票所展现的鹤山风景和文化内涵III.鹤山人物主题邮票- 1.邮票的发行背景和时间- 2.邮票的主要设计元素和特点- 3.邮票所展现的鹤山人物和文化内涵IV.总结- 回顾鹤山风景和人物主题邮票的意义和价值正文:鹤山,位于我国广东省江门市,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
为了更好地展现鹤山的独特魅力,我国邮政部门曾多次发行以鹤山风景和人物为主题的邮票。
I.鹤山风景主题邮票1993 年,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鹤山》特种邮票,全套4 枚。
这套邮票以鹤山的著名景点为主图,分别是:仙鹤湖、茶山、仙鹤洞和鹤顶山。
邮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工笔画技法,画面细腻生动,充满了诗意。
这套邮票不仅展现了鹤山的美丽风光,还传递了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2.邮票的主要设计元素和特点鹤山风景主题邮票的设计元素主要取自鹤山的自然风光,以仙鹤和山水为背景,展示了鹤山的优美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邮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工笔画技法,色彩丰富,画面精美。
3.邮票所展现的鹤山风景和文化内涵这套邮票所展现的鹤山风景既有自然风光,如仙鹤湖、茶山、仙鹤洞和鹤顶山,又有仙鹤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
仙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吉祥,与鹤山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了鹤山的文化内涵。
II.鹤山人物主题邮票2005 年,我国邮政部门再次发行了一套《鹤山》特种邮票,全套2 枚。
这套邮票以鹤山的历史人物为主图,分别是:陈抟和何香凝。
邮票采用了人物头像浮雕的形式,背景为鹤山的自然风光,展示了鹤山的历史人物和美丽景色。
1.邮票的发行背景和时间这套邮票是为了纪念鹤山的历史人物陈抟和何香凝而发行的。
陈抟是唐代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和诗人,何香凝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画家。
《珠江风韵·广州》特种邮票发行
42
间 ,均 穿插 了波 光粼 粼 的水 , 绘就 了动 感珠 江 之 美 ,在 方寸 间把 岭 南文 化 的 独特 风 格 和鲜 明特 色 以特 有的方 式展现 出来 。 ( 薛燕妮 )
貌 ,成 为 新广 州 的 四 张城 市 名 片 。 邮票 主 图分 别 为 白天 的五 羊 、 傍 晚 的歌 剧 院 、夜 问的新 电视 塔
和 日出 的会 展 。无 论 出现 什 么 景 ,一 以贯之 的是 珠江 水 ,水 是这套 票的最 重要元 素 。 整套 邮票 表 达 了广 州 的 历 史 ,文 化 ,生 活和 商 贸 文 明 。每 枚 邮票 中 的近 景 、 中 景 、远 景 之
锭 重 2 克 ,每 锭 金 砖 背 面 印刻 唯 一 编 号 , 5
主题产 品无 法超越 的唯一 性 、防伪性 。
( 燕妮 )
特 种 由 票 发 行
6 2 日, 中 国 邮政 特 发 行 《 江 风 韵 ・广 月 8 珠 州 》特 种 邮 票 1 枚 。广 东 省委 常 委 、 常 务副 省 套4 长 朱 小 丹等 领 导 专 门 出席 了该 邮票 的 首 发式 并 为 邮票揭幕 。
过 去 ,广 州 能 登上 邮票 这 一 “ 国家 名 片 ”的
i2 元 , 依 次 为 : “ 羊 衔 谷 ” 、 “ 州 大 剧 .0 五 广
院 ” 、 “ 江 歌 韵 ”和 “ 州 国 际 会 议 展 览 中 珠 广
心 ” ,展 现 了 “ 年 羊城 、南 国 明珠 ”的 崭新 面 千
亚运专用邮资图和邮票金砖面世
8 日 , 中 国 邮政 正 式 发 行 了第 l 届 月4 6 广 州亚 运 会 专 用 邮 资 图和 《 l 届 亚 洲 运 第 6
2000年《收藏》总目录
2000年《收藏》总目录【编辑札记】新世纪跨上新台阶白蔚(1-1)《收藏》是一座“桥”白蔚(2-3)两枚标志一副重担白蔚(3-1)【聚焦篇】有望崛起的中国古字画朱浩云(1-23)挥剑斩“假”魔张国瀛(1-26)民间收藏发展五十年陈宝定(1-27)99世界邮展之后的邮市展望殷敏(1-27)探寻文物的增值之道平视之(1-28)中国画:风景这边独好朱勇坤(2-6)论古瓷收藏误导马广彦(2-9)邮坛防伪打假的两把利剑李毅民(2-11)性文物进驻“中华第一街”刘达临(2-13)政策面与卡市行情殷敏(2-17)艺术市场谁争雄?朱勇坤(3-4)书画市场之我见冯增木(3-7)跨入新世纪,民间收藏如何创新?陈宝定(3-8)泉币民刊评比活动应该改进马国利(3-9)集邮与其他藏品郭润康(3-10)邮票投资与新邮发行(3-11)从2000年纪特邮票减量40%谈起李伟新(3-11)邮市上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凌夫(3-11)2000年新邮的收藏与投资价值黄润权(3-12)2000年新邮预订留下的话题胥昌同(3-12)中国传统字画何以魅力无穷?朱浩云(4-14)为“开放类”集邮鼓与呼许明罡(4-17)走出购买古玩时的心理误区张中伟(4-17)宝玉石将成为今后收藏投资热点杨志达(4-18)藏海观潮话心语――收藏三境界沈泓(4-20)文化情结与经济诱惑冯辉(4-20)集邮经济与邮市陈秀东(4-20)龙年贺年有奖邮资片缘何遭冷遇曹杨(4-20)美国纽约研讨会的《溪岸图》之争――大都会博物馆研讨会一瞥单国强(5-4)谨防纸分币陷阱李亚文(5-7)2000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前瞻李沙(5-8)金银币市场风险再认识多思(5-10)股票是文物收藏成新宠吴少华(5-12)有聚有散物之常理――中国古代收藏家的聚散观沈振辉(5-13)血史铁证岂容篡改牛双跃(6-4)我的抗战题材收藏樊建川(6-5)投资金币有风险许明罡(6-8)中国画百年回眸(上)朱浩云(6-9)连环画收藏的回顾与展望强者(6-12)木中王者中华奇葩――记陈丽华和她的中国紫檀博物馆王宇清(7-4)用合理政策促文物古玩物畅其流孙轶青(7-6)中国古代收藏的雅俗观沈振辉(7-7)留心收藏你身边的财富韩敏(7-9)中国画百年回眸(下)朱浩云(7-10)石佛运回国藏家添困惑黄立(8-4)开国勋绩光耀千秋孙兢(8-6)某些文玩价格书籍流弊匪浅邓昭辉(8-8)泉市怪异现象录辽原(8-9)《写真大观》再现日军侵华史实王莉娅(9-4)《永乐大典》之谜有望揭开叶雷(9-6)试析收藏市场热点的转换平视之(9-8)扫描古董生意人伏名(9-10)民间收藏与多元化文博事业杜定镐(9-12)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王毅高(9-13)谈西安发现的唐三彩窑址叶茂林(9-53)为民间收藏立法刻不容缓马广彦(10-4)“法与非法”何日廓清――京城古玩早市货源地追踪与思考周倜(10-6)半个世纪的艰辛路――翁氏藏书海外回归记卢新宁(10-8)深圳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吴蔚秋(10-12)艺术品市场散论孙轶青(11-4)打假乎?修法乎!―“西安首届民间收藏理论研讨会”侧记刘亚军(11-7)常熟翁氏六世藏书入藏上海图书馆始末王世伟(11-9)德化窑白瓷装饰艺术黄汉杰卢金剑(11-11)从西安出土的唐玉器看唐代玉器艺术特征王长启高曼(11-13)北海“石佛事件”引发的思考黄立(12-4)李仁杰状告城东派出所设局陷害藏家亚夫(12-6)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掠影胡元麟(12-8)民间收藏与国际接轨问题初探肖剑(12-9)【指南篇】百年遗恨――敦煌藏经洞藏品流散记陈根远(1-4)文徵明书画及其鉴定潘深亮(1-8)后仿耀瓷的发展及作伪手法禚振西杜文(1-12)蓝釉瓷器鉴定杨静荣(1-16)如何步入投资名人书画之途丁建华(1-19)古钱收藏术语董大勇(1-20)漫谈明代青花瓷器叶佩兰(2-19)从泾阳早周铜器看铜器装饰艺术戴应新(2-22)云冈石窟佛教头像辨伪杭侃黄海(2-26)古钱收藏百年潮董大勇(3-13)收藏与法实例辨析王玉信(3-15)掌上珍奇――漫话鼻烟壶收藏胡元麟(3-18)青铜器辨识录(上)张懋(3-20)富川县发现清末捐监生实收事照谢诚章毛佳培(3-21)我国古代纸钞防伪铁人(3-22)戳穿“电脑机制”币杨文(3-23)戴南海教授评点(3-23)玉器的鉴定与辨伪应具备哪些知识刘学贤(3-24)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冯增木王勇(3-26)旧中国的老股票席建清(3-27)深圳的几种股票和股证田涛(3-30)古钱收藏答读者(一)董大勇(4-4)后仿耀瓷的胎釉鉴定禚振西(4-6)青铜器辨识录(中)张懋(4-9)望美人兮天一方――记流落英伦的国宝《女史箴图》张咏梅(4-12)钱选书画辨伪潘深亮(5-14)真假难辨的小篆书徐建融(5-17)现代仿古玉辨伪举隅张晓清(5-18)青铜器辨识录(下)张懋(5-20)后仿耀瓷的造型鉴定禚振西(5-22)集伪求真王志华(5-24)汤世澍的《岁寒三友图》李烈初(5-26)民国青铜器复制四大流派贾文忠(5-27)连环画发展小史韩绍江(5-29)古钱收藏答读者(二)董大勇(5-30)集藏“对钱”的必备工具书――《新订北宋符合泉志》评介周定国(5-33)赵佶书画辨伪要领潘深亮(6-15)“唐双女俑”辨伪呼林贵刘合心徐涛(6-19)改制银元的鉴别沈习彬(6-21)关于仇英的人物画李烈初(6-22)《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补遗韩建业(6-24)“三分钟”做出决断――谈书画投资的基本功训练丁建华(6-25)书画风险投资之我见余方才(6-27)古代宫廷象棋活动史话毛宪民(6-28)八大山人书画及其辨伪潘深亮(7-13)古权收藏趣味多杨纪元(7-18)温润如玉的宋代青白瓷宋康年(7-20)中国近代金银币铸行概况(上)董文超(7-22)中国古代的玉器收藏周晓晶(7-24)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一)潘深亮袁杰(8-10)铝质毛泽东像章的真伪鉴别周祖赞(8-14)龙年话龙镜(上)王宁(8-15)瓷枕赏析杨焕明(8-18)中国象棋具收藏杂谈张超英(8-20)兰亭序之我见燕山(8-22)中国最早的战国骑马俑陈桂枝(8-24)中国近代金银币铸行概况(下)董文超(8-25)傲霜铁枝又绽梅一份有关梅兰芳的史料金宝山(8-27)倒卖古董栽跟头钱俊皓(8-28)《金鉴外科》价值几何?――答读者问戴南海(8-29)如何开启瓷器收藏之路林海(8-30)瓷艺荟萃见微知著观许昌民间瓷片博物馆有感赵青云(9-15)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二)潘深亮袁杰(9-19)龙年话龙镜(下)王宁(9-23)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清刻本蓝洪峰(9-26)关于水陆画答读者问徐涛(9-28)早期集甲骨文的几个外国人邓华(9-29)清“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奏折发现记苏宝敦(10-23)随行家看家具章用秀(10-25)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三)潘深亮袁杰(10-26)初识明清中国外销瓷韩伟(10-29)生动传神的汉代百戏俑悟道人(10-33)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四)潘深亮袁杰(11-16)牌坊银锭收藏与辨伪汤勇(11-20)藏书票原作的识别与收藏倪建明(11-21)中国古代收藏家的灾厄观沈振辉(11-23)欧洲青铜雕塑王福阳曹京馨(12-10)通州北运河出土大批古代瓷片吴金亮(12-14)古钱收藏答读者(三)董大勇(12-15)铜器行话种种贾文忠(12-17)青铜辨伪答读者张懋(12-18)文物知识答读者吴晓丛(12-68)【英才篇】追寻国宝五十年记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石朝阳(1-30)扬四海风采聚中华神宝王双淮和他的瓶装船模金宝山(1-33)收藏泰斗张伯驹(七)郑理(1-36)青松苍劲风范长存追念著名国画家宋文治先生家瑞小锋(1-39)陈国勇画作欣赏(1-41)周叔?q的藏书佳话周慰曾(2-28)刘宇一共和国史诗画卷又添新篇章叶雷(2-32)李世南其人其画盛茂柏(2-35)张广俊山水画新作选(2-38)张大壮与庞莱臣谷苇(2-40)收藏泰斗张伯驹(八)郑理(2-42)追踪国宝“金饼”丁建民(3-31)西安北郊“金饼”之谜夏社勇(3-33)“醉泉翁”刘恩甫吴承建(3-34)收藏泰斗张伯驹(九)郑理(3-35)陈继儒乞巧词行书轴李迎(3-37)魏金国作品欣赏(3-38)樊昌哲画作欣赏(3-39)从收藏家到文博专家记韩慎先先生弼厚(4-23)梁启超和他的饮冰室藏拓陈根远(4-26)吴月琳书画作品欣赏(4-28)收藏泰斗张伯驹(十)郑理(4-30)收藏十载光照千秋――李银伟的油灯收藏陈邦仁(5-35)收藏泰斗张伯驹(十一)郑理(5-38)备受青睐的刘宇一作品好运(5-41)张若澄山水图轴丁可珍(5-42)纪晓岚和《阅微草堂砚谱》阎家宪(6-30)刘一原的意象花卉和心象风景盛茂柏(6-32)海派收藏的创始人钱化佛蓝翔(7-28)施嘉干先生和他的中外钱币收藏周祥(7-30)山东丁氏家族及其青铜器收藏杨波阎勇(7-33)墨林跋涉者――记古墨收藏家王毅金宝山(7-35)砚中有真意――谢兴民和寿石斋藏砚赵发元贺苓(7-39)翁同飨与收藏蒋伟国(8-32)冯纶先生及其藏印方磊(8-35)期刊园地传薪人――记创刊号收藏家冯建忠俞?]勋(8-36)赫赫收藏家拳拳赤子心――忆先父端甫公徐绪玲(9-31)泉源不断自流长――记泉香阁主王定祥师健英(9-35)山沟里飞出了凤凰――记集报家高明亮彭援军(9-38)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李初梨先生捐献文物散记胡昌健(10-14)百年藏雕版慨然献国家宁荫棠(10-17)徐氏献宝功盖和璧云希正(10-20)郭沫若与篆刻许若石(11-24)徐世章的藏砚蔡鸿茹(11-27)自学成才的钱币专家陈尊祥赵廷杰(11-29)浙北农民藏书第一家王力中(11-31)郑振铎与江南古籍大抢救杜恩龙(12-20)农民王琳和他的万卷藏书杨桦明(12-22)“生死存亡之战”――李德生、杨静仁、伍修权的三帧书法姜晗(12-23)古玩鉴藏家马良任学启(12-26)【博古篇】贵重珊瑚的收藏杨志达(1-43)珍奇的“试机试模重压币”――兼谈加字改年铜元成因潘克武(1-44)纸币珍品“中法实业银行”钞票张和平(1-45)山西长子县出土铁质大布黄千马贵生(1-46)币中之珍――喀什道南乔民(1-46)新发现的“大中”铅钱浅析吴金亮(1-47)“同治重宝”宝台当十钱胡沙嘉(1-48)西安珍存郑和下西洋重要史料董大勇(2-45)王书真迹何处觅伊非(2-47)汉砚拾珍崔庚浩呼林贵(2-48)红军纸币慰英灵润株(2-49)一枚挖补改刻的古钱张志煌(2-50)洪武通宝背济小平钱杨春林(2-50)也谈“华比银行”钞票方耀成(2-50)形形色色的世界珍奇货币黄爱群(2-51)一张无号的百元人民币郭庆松(2-51)清末民初安徽流通的几种纸币章安庆(2-52)西藏银币“章嘎嘎布”铜样币赵氏(2-54)花钱“青钱万选”唐中元(2-54)珍贵的战国原始青釉兽面鼎魏泽南(3-26)废旧铜里觅珍宝――山西拣选文物一瞥张献哲(3-40)犀角史话朱军(3-42)石眼珍奇苴却砚何可人(3-44)闲话宋代蝉形水晶砚孟滢(3-46)被遗忘的红军布币王建国(3-47)漫谈意大利近现代流通硬币喻战勇(3-49)“邓司令部监制”铅币那明发(3-51)西安发现“景和”钱陶斋罗庆云(3-52)1982年壹分硬币有两个版别柳忠良(3-52)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唐、五代、宋刻本(上)蓝洪峰(3-53)对“倒印币值”币的一次见识王向伟(3-53)一枚难以释读的钱冯尔平(4-35)关于磬币的思考千里(4-50)开元通宝母钱辨析曾志宏(4-51)“桥形币”非币刘敏(4-53)唐代金盒趣谈申秦雁(4-55)天地会银票雷晴波(4-56)纸币珍品《交通银行》大银元券张和平(4-58)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钞防伪特征任立新(4-59)明清家具的收藏与投资肖栋(5-43)朱陶青花洪武遗韵――浅谈古代越南青花瓷器潘辉(5-45)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唐、五代、宋刻本(下)蓝洪峰(5-46)谈谈珍钞纪念票王斌(5-48)宝福局康熙通宝赏析王季元(5-49)“贵州土司泉”质疑汤勇(5-50)东北抗日组织发行的货币润株(5-51)载入《资本论》的清代官员王茂荫曹永利(5-52)袁像嘉禾银元异版三品罗成忠(5-53)辽代祝语钱“皇帝万岁”丁进军(5-54)浙江地方银行小纸币李家洪(5-54)攻玉宝砂张忠勋(5-67)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辽、金、元刻本蓝洪峰(6-34)套印本――古籍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德合(6-37)清代粉彩瓷略说张国柱(6-38)民国开光瓷杨明旭(6-39)清代錾花“渔樵耕读图”铜手炉姜晋(6-40)古墨的鉴别、鉴赏与收藏柯小武(6-41)宋元通宝两品寇英武(6-43)圣宋元宝锡母杜才华(6-43)飞龙进宝程旭峰(6-44)西康省银行藏币券朱清华李东(6-45)西夏古钱浅谈孟建民(6-46)我藏古罗马金币李生程(6-46)我藏金元宝李成吉(6-47)陕北地方实业银行地名券钞票韩有政(6-47)玛丽亚?泰雷萨银币李智信(6-48)中国铜元收藏工具书比较戴金生(7-41)中华民国孙像“开国纪念币”银元版别赏析周传芳(7-42)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纸币鲁永学(7-45)几枚印有抗日口号的纸币郭亮(7-47)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明刻本蓝洪峰(7-49)铜元收藏王远峰(8-40)漫话新疆红钱南乔民(8-4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润株(8-43)陕西大清银行贰两银票雷晴波(8-44)因特网上的钱币收藏崇庆春(8-45)我的两枚少见古钱杨群仙(8-46)话说“洪宪瓷”张咏梅(8-47)民窑青花并非不值钱金宝杰(8-49)晋元碑刻《兰亭序》拓片考略张晓鸿(9-39)说说“再和墨”张燕(9-41)最大的半两到底有多大吴士松(9-42)开平矿务的股票与纸币任哮岗(9-44)话说新莽六泉十布党顺民童德明(9-46)特种纪念币逢低吸纳早受益顾祥兴(9-47)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发行的期票朱清华李东(9-48)方寸中的太平天国钱周云(9-49)河北又现双点通“崇宁通宝”佚名(9-49)小议咸丰雕母、母钱与子钱王文良(10-52)国庆纪念币综述杨晓时(10-54)“陕西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初探朱清华李东(10-56)四化圆钱发现新版式曹长尧(10-57)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签字版银币杨彤勇(10-58)两枚稀见的乾元重宝夏社勇(10-59)戥子收藏面面观周长年(11-33)西安东郊西汉墓出土的青铜染器张海云(11-35)杭州西湖湖底露出历代钱币(11-35)宋代淄博窑瓷祖探秘魏传来(11-36)川陕苏区布币琐谈吕长生翦宁(11-37)我国流通硬分币概况陈宏建(11-39)一张无章伍仟元人民币莫子荣(11-40)圣宋元宝折二锡母杜才华(11-41)三体淳熙元宝小平钱李加平(11-41)外国金币淘金难余榴梁(11-42)“光绪通宝”扁方小考杨慧(11-42)绝版欧盟流通币将成热点顾祥兴(11-45)永昌之棋甲天下――明代围棋珍品永子在云南亮相罗绍青(12-28)西汉龙凤纹玉佩的时代特征及其辨伪尹夏清(12-29)吴伯滔竹刻作品晨欣(12-30)精美的踏雪寻梅笔筒周丽(12-30)朱彭寿及其钱币著述陈嘉祥(12-31)中华苏维埃纸币初探连春(12-33)“熙朝柱石”背八宝钱冯瑞林(12-35)咸丰三年户部官票拾两票周传芳(12-36)雍正通宝背满文宝宁局铜钱初探程远(12-36)一枚香港早期银币袁克林(12-37)日本“庆应通宝”钱百花泉主(12-38)【百花篇】新中国邮票的经济价值李毅民(1-49)我看2000年新邮预订吴荣先(1-51)澳门邮票沧桑史王晓龙(1-52)澳门的邮商和邮市黄润权(1-53)集邮者眼中的门券收藏周云(1-54)我收藏的人民大会堂请柬及其他孙兢(1-55)话说金融卡冯京三(1-56)石缘――我与松花江观赏石王世标(1-59)徽章历史铁证如山――反击美国考克斯报告蔡宁(1-60)洛阳黄河石鉴赏和士全(1-62)陆君祥和他的带钩收藏阎志新(1-63)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一)从通信上品沦为炒作物居洽群(2-55)集邮杂谈杨耀增(2-56)手绘封上的书法艺术韩有政(2-57)黄杨木雕“公婆老寿星”俞可定(2-57)浅析生肖磁卡的投资前景陈利敏(2-58)方寸天地话税票姚项卢(2-58)香港早期的邮用税票丁蘖(2-59)江都发现抗日时期新四军提粮证肖保余(2-59)火花收藏漫议王玉信(2-60)婺源奇石小考江云青(2-61)趣味钥匙链收藏之乐郑清源(2-62)龙与烟标黄新南(3-17)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二)――片和邮资图规格变化居洽群(3-56)从生肖文化到生肖邮票任敏刚(3-57)元代鸡猴形瓷水注张国柱(3-58)我珍爱的邮票实寄封白兴亮(3-59)一张新颖别致的门票刘渝(3-60)正确培育火花市场向飞(3-60)休闲集衣标彭学文(3-61)精美的购粮奖励布票余长辉(3-61)海百合化石王在卉(3-62)鬼斧神工灵璧石王文正(3-62)小叙中国勋章制度的缘起哈恩忠(3-63)独具魅力的中国吉祥文化叶雷(3-64)黄宾虹和林散之的传世之作甲乙(3-65)中国的股票及其收藏李毅民(4-33)《中国老股票》(珍藏本)扫描孙豹隐(4-36)延安门券换新颜魏协武(4-36)兔年彩票皆精彩黎永桥(4-37)中国徽章之最蔡宁(4-38)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三)――明信片上的铭记居洽群(4-40)漫话异型邮票龙迪(4-41)漫谈龙邮票黎普(4-42)喜忧参半藏火柴孙祥鹤(4-44)深谙烟签助读烟标苏福钢(4-47)古老而年轻的经石赵亮(4-48)令人称奇的团体附减优惠门券古友(5-16)我爱十二生肖邮票欧阳润芝(5-21)新型的收藏品――税票赵天华(5-34)谈股票的实物化与非实物化厉以宁(5-44)集邮忆旧录(一)叶季戎(5-55)新中国的老股票席建清(5-56)珍贵的清朝、民国及新中国早期彩票陆克勤(5-58)贵州最早正式发行的粮票吴华国(5-59)《红楼梦》人物香烟卡欣赏高冠群(5-60)大众化的收藏品――香烟画片烟霞过客(5-62)集花撷趣赵汝永(5-63)陕甘宁边区的“丰足”火花徐冶(5-64)西藏门券展新容刘永禄(5-65)电话卡上的名桥汤强(5-66)我的“文革”唱片收藏陈荣发(5-68)从火花看当年日本政局及与满洲的关系(上)黄汉森(6-49)集邮忆旧录(二)叶季戎(6-52)关于清代印花税征收史的探讨廉文煜(6-53)实寄封片的收集与投资龚生建(6-54)珍藏画家签名张少求(6-55)未来的邮政和邮票庚晋(6-56)早期的故宫明信片朱扬(6-57)陈仓石鼓喜上金卡鲁纯(6-57)清代股票的时代特征李毅民(6-58)从保健票说到代金券冯伟(6-60)试给“粮票”下定义叶青(6-61)收藏新宠――彩票李盛仙(6-62)“金扇香烟”的烟标版王鸿鹏(6-62)浅析门券品级的划分李克定(6-63)我珍藏的布票票样谢杉(6-64)难得的“平原省米粮证”吴凤菊(7-27)有趣的“彩票电话投注卡”黎永桥(7-46)日本东史郎题写的纪念封马伯贤(7-51)从火花看当年日本政局及与满洲的关系(下)黄汉森(7-52)集邮忆旧录(三)叶季戎(7-57)“纪121”邮票背后的秘闻郑启五(7-58)旧封残忆李士谦(7-59)中国早中期门券研究二题李克定(7-60)记述农民翻身史的土地证张国柱(7-61)苏东坡与北海石吴忠波(7-63)藏框小记晨欣(7-65)当铺与当票胡贵平(8-31)两枚油票两种心情李建民(8-34)集邮藏书票赏析黄剑波(8-50)珍邮价值的衡定黄继光(8-52)浅析金融卡――兼与《话说金融卡》一文作者商榷蒋访贤(8-54)集邮忆旧录(四)叶季戎(8-55)收藏新品――银行年历卡陈长孺(8-56)武汉的古典名著月票花李彰平(8-57)奇石的收藏价值李奇(8-58)狮与狮艺吴德宏(8-59)上海第一套系列站台票叶宁(8-60)微山岛及其门券马洪义(8-61)无法收回的新错片谢德昂(8-61)袖珍邮刊――《明信片报》陈朴(9-50)集邮忆旧录(五)叶季戎(9-51)一件记录了日寇暴行的邮简凌德生(9-52)中国八大菜系与台湾中华美食邮票肖高键(9-53)旅游门券收藏面面观何敏(9-54)门券之中观历史王雪刘昕(9-55)火花的分类与整理陈万堂(9-56)烟标漫谈(一)――状元公设计的烟标居洽群(9-57)我收藏的选民证单修治(9-58)革命文物――“完工证”润株(9-59)双龙桥磁卡补遗陈波(9-59)一段历史见证侯立中(9-60)玛瑙石观赏浅识邹顺驹(9-61)龙年赏龙石(9-63)延安是毛泽东像章的发源地许静(9-64)一张日寇的反动传单于淼(9-66)神奇的新疆硅化木李都(10-60)集邮藏品的“结局”纵横谈黄继光(10-63)美丽牌香烟诞生于何年――兼与周继烈先生商榷张贵洲(10-64)烟标漫谈(二)居洽群(10-65)集邮忆旧录(六)叶季戎(10-68)《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邮票之谜郑启五(11-52)集邮忆旧录(七)叶季戎(11-53)清代印花税票实用票据真伪辨高?e(11-54)浅谈幽默漫画邮品的收藏周春倩向前(11-54)浅谈风光邮资片集藏赵方英(11-55)拍卖会门券郑清源(11-56)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造化天成的云南大理石杨荣生(11-57)情有独钟木化石吴云华(11-60)烟标漫谈(三)居洽群(11-62)烟标收藏与收藏家朱汉春(11-63)百年前的大清国铁路债券雷晴波(11-64)一张清代船票褚纳新(11-65)一张红军借谷证连春(11-65)民间算盘种种陈宝定(12-24)我的集邮之道蒋兆林(12-42)古朴雅致的故宫明信片詹福寿(12-43)集邮忆旧录(八)叶季戎(12-44)谈门券收藏展览与交流李克定(12-45)值得研究的“文革”门券王运明(12-46)非同寻常的藏品――功劳证蔡宁(12-47)清嘉庆年间常熟的“烟户门牌”郭亮(12-49)抗战经济的历史见证――粮食库券周云(12-50)名帖与手本储敖生(12-51)。
薄薄通草画 浓浓广州情
薄薄通草画浓浓广州情作者:刘斌来源:《中国收藏》2015年第07期19世纪初,在中西贸易兴盛的广州口岸,广州画师率先采用通草片(由一种名叫“通脱木”的植物茎髓切割而成)为画纸,以水彩或水粉为颜料,绘制出反映中国社会风情的外销通草画。
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的年代,这些巴掌大小的通草画搭乘千帆万舸,漂洋过海,把东方港市“Canton”的风物传播到世界各地;100多年后,这批历经岁月沧桑的珍贵画作回归广州,带回广府旧事的鲜活记忆,成为今人追忆广州城市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通草画交易图画中标注这家通草画店铺名为“永泰兴通画”,位于广州怀远驿街。
19世纪大批销往西方市场的通草画,即在广州城这类画室里,经成百上千位佚名画师之手绘制而成。
今天,我们应当感谢彼时纯为糊口而进入此行业的画匠们,他们在无意间为后人保存了19世纪有关广州城市生活诸多细节的珍贵图像。
19世纪,在洋人聚集的广州十三行商馆区附近的同文街和靖远街,一批画室开张营业,生产和销售各类外销画。
通草画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以描绘广州社会生活和市井风貌为主要题材,也保存了19世纪广州城市生活的诸多细节,成为当时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成为后世研究和了解清代广州口岸贸易和城市生活的重要材料。
19世纪后半期,随着摄影技术的传入以及西方“中国热”的消退,通草画日渐式微,20世纪后在中国几近消亡。
直到1999年,英国友人伊凡·威廉斯先生将其珍藏的60余幅通草画捐赠给广州博物馆,这些珍贵的画作才得以与其诞生地广州再续前缘。
热销欧美永泰兴WING TAI HING,Wai Yuen Yik Street,出售米草纸画,供应以下各种有意思的题材——皇宫官员服饰、富人生活情景、刑罚场景、艺术和手工艺制作过程、鸦片烟鬼的落魄史、各式花鸟、花卉、蝴蝶、各式广州风光,中国元宵节等大量深受欢迎的题材,永泰兴,广州。
—R. C. Hurley《广州、西江和澳门旅游指南》“永泰兴”是19世纪中叶广州最著名的一家通草画画室,以上这则当时来华西方人记录的永泰兴画室广告,流传甚广,从中可窥见其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和画作的丰富题材。
浅谈外销画中的通草纸画
·58·基金课题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蓪纸画的图像传播及生存形态研究”(15YJC760040);2018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羊城青年学人(18QNXR19);2019年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2019年度一般课题广州大典(2019GZY11)摘 要:通草纸画作为外销画中极受欢迎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因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西方商旅的青睐。
本文通过对通草纸的产生背景、工艺特点以及发展传播历程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浅谈对其的认识和理解,为深入传承这一艺术形式打好基础。
关键词:通草画;发展背景;艺术表现乾隆年间,广州作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成为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广州的外销画曾在欧美风靡一时,从海外漂洋而来的商人、旅行者、传教士在广州口岸进入中国后,会在画行及商铺选购画作。
通草纸水彩画,大部分出自18至19世纪的广州画师。
西方人觉得它们稀奇有趣,大多数人买来当作旅游手信馈赠亲友。
还有商人大量购买通草纸画然后运回国出售,成为一条财路。
1 通草纸的工艺特点通草又称通脱木、木通树、天麻子,是五加科(Araliaceae)灌木或小乔木,原产自华南和台湾,是制作宣纸的原材料。
[1]将它的树枝茎的中心组织部分取出,可用于制作医药外科敷料和水彩画纸。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通草的功能有很多,其最初的用途是治病,“通草,色白而气寒,味道淡而体轻,故入大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雨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升也。
”[2]乾隆年间水彩纸的价格相当昂贵,大多来自进口。
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画师使用水彩纸的情况比较少。
通草植物生于广东、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供应充足,通草纸的价格比普通的白纸便宜,用于水彩画的效果比宣纸等更加精致出彩,当时的画师自然而然地多选择通草纸作为水彩画纸。
据记载,生产通纸,要求通脱木生长3年左右,将主干或树枝顶上生长的部分切下长30至45厘米,直径2至3厘米,如果直径太小制作出来的纸也就小。
关于制作明信片活动的作文
关于制作明信片活动的作文
制作明信片,传递心意!
哇,终于开始动手做明信片了!翻出一堆彩色卡纸,感觉每张
都有自己的故事,都不知道选哪张好。
来来来,画点啥好呢?先试试这马克笔,嘿嘿,手感真不错!
我随手画了个笑脸,然后又添了几笔,嘿,这不就成了个可爱的小
动物了吗?
写点什么字呢?嗯……对了,就写“祝你天天开心”吧!简单
又直接,谁看了都会开心吧!
哎呀,差点忘了邮票!选了个最漂亮的邮票,贴上去,感觉整
个明信片都亮了!这邮票上的风景真好看,我都想去那地方旅游了。
好啦好啦,明信片搞定啦!现在就差找个信封把它装起来,寄
给远方的朋友啦!希望他们收到我的明信片时,也能感受到我满满
的心意!。
汕头侨乡情明信片内容
汕头侨乡情明信片内容
亲爱的朋友,
我非常庆幸能与您分享汕头这座美丽的侨乡。
无论您身在何处,相信您一定对
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充满了兴趣。
作为一座侨乡,汕头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
明信片的图案中,我想向您展示一幅汕头的标志性景观——汕头大桥。
这座跨越汕汕江的桥梁,是连接市区与澄海区的交通要道。
大桥气势恢宏,经过夜晚的彩灯照亮后,尤为壮观。
我希望您能够感受到大桥所传递出的活力和城市的蓬勃发展。
除了大桥,汕头还有许多其他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例如,潮州文化街是一处
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购物与美食天堂。
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潮汕菜肴,欣赏到精美的传统工艺品。
步行在文化街上,仿佛穿越时光,眼前的景象会让您沉浸在潮汕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之中。
而我最推荐的地方当数汕头大学。
作为我的母校,汕头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声
誉而闻名。
这座优美的校园位于海滨,融合了东西方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如果您有机会来汕头,一定要参观这个校园,感受到知识与智慧的氛围。
无论是风景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是丰富多样的潮汕文化,汕头都值得一游。
我
衷心邀请您来汕头,亲自领略这个地方的魅力。
希望这封明信片能让您对汕头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您不久后能亲临此地,亲自体验。
真诚的问候,
(您的名字)。
蓪草画:百年历史的广州明信片
蓪草画:百年历史的广州明信片
黄蓓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广州兴盛于18世纪的蓪草画,题材主要反映市井生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它不仅使西方了解和认识中国,同时也对于中国绘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历史的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传承与借鉴.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黄蓓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落款歧义,画里玄机——围绕山本初枝致鲁迅明信片的考证 [J], 赵牧
2.广州民间蓪纸画工艺与其文化特点研究 [J], 黄蓓
3.广州港口风景画研究
——以《广州港和广州府城画》为例 [J], 谢蓓露
4.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广州大学城手绘明信片 [J], 王勇
5.杨望科铅笔写生风景画《诗圣萍踪》明信片出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岭南草纸 泰西流芳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藏外销通草画小赏
赏鉴APPRECIATION文、图:易琳岭南草纸 泰西流芳粤海第一关纪念馆藏外销通草画小赏通草水彩画兴起于19世纪初,盛行于19世纪,20世纪初还有生产,直到20世纪30年代退出了历史舞台(程存洁《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p107)。
通草水彩画主要由外国商人、军人、水手和访客购买回国,作转售活馈赠亲朋之用,是19世纪中西贸易中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它如同其他外销画一样,在绘画技巧上受西方透视和明暗阴影等技法的影响,内容着重写实,包括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来华西方人在广州口岸的生活贸易情景。
通草水彩画区别于其他外销画的一个特点即作画纸张是由一种名为“通脱木”的植物的茎髓切割而成。
在中国,通草纸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可药用,常用于制作人造花,通草纸加水湿润之后可以捏成各种形状,风干后将定型,茎髓的细胞组织使之容易吸收染料,制作出来的通草花与自然花已经难分伯仲。
18世纪末、19世纪初,通草纸开始用于绘制水彩画,聪明的中国画师早已熟悉这类纸张的特性,画出来的作品富有立体感、写实感强、色彩亮丽。
由于其通脱木本身的限制,切出来的通草片普遍较小,画作易于携带。
而通草纸在初入西方世界时,因其雪白的质地而被误认为是用大米制作,而被称为rice paper。
由于中英对译的问题,其中文名变成“米纸”,这样的误传在现存的很多译著中都有体现。
同时,通草纸水彩画因价格低廉、易于携带逐渐成为热销欧美的中国商品。
通草纸水彩画通常是被一群称为“智慧的机器”的画匠采用流水线的工作方式成批量绘制的,当时来华的外国商人维拉这样记载水彩画的生产情形:大约二十名年轻人正在白色或黄色的被称为“米纸”的纸上画画。
……这里认真地实行劳动分工,一位画工专门画树——另一位专门画人物,一位画手和脚——另一位画房屋。
这样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能出色地完成绘制,尤其是细节描绘,但他们中无人有能力独立创作一幅完整的画。
画渔港古城明信片
画渔港古城明信片
【实用版】
目录
1.画渔港古城明信片的背景和历史
2.画渔港古城明信片的艺术价值
3.画渔港古城明信片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画渔港古城明信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它以渔港古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出了这个古老城市的魅力。
渔港古城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画渔港古城明信片的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出了渔港古城的美丽景色。
其次,它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能够让人们永远珍藏对渔港古城的美好回忆。
最后,它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渔港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画渔港古城明信片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符号。
它代表着渔港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展现了这个古老城市的魅力和生命力。
同时,它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交流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渔港古城,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
画渔港古城明信片的意义和影响深远。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渔港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个古老城市的魅力和生命力。
第1页共1页。
分母为20克内水陆路明信片
分母为20克內水陆路明信片摘要:1.明信片简介2.分母为20克的意义3.内水陆路明信片的特点4.收藏与鉴赏价值5.实用性分析正文: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书信和明信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依然有一部分人对它们情有独钟。
分母为20克的内水陆路明信片,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备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明信片的基本概念。
明信片是一种便于携带、具有邮政用途的印刷品,通常包含邮政编码、邮票和寄件人、收件人的地址等信息。
而内水陆路明信片,是指在我国邮政史上,曾有一段时期使用的、以水陆路邮递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明信片。
分母为20克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明信片的最大重量。
在这个重量范围内,明信片可以通过普通邮政渠道进行邮寄,无需额外支付邮费。
这一规定使得内水陆路明信片在实用性方面具有优势,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内水陆路明信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邮递速度较快,相较于其他方式的邮递,水陆路邮递更加迅速;二是印刷精美,许多内水陆路明信片采用了精美的图案和绘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三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水陆路明信片的产量逐渐减少,如今已经成为了收藏品。
从收藏与鉴赏角度来看,内水陆路明信片具有很高的价值。
一方面,它们见证了我国邮政史的发展,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精美的印刷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使得这些明信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因此,许多收藏爱好者对内水陆路明信片情有独钟。
在实用性方面,内水陆路明信片同样具有优势。
首先,它们可以作为通信工具,用于寄送祝福、问候等信息。
其次,由于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历史价值,内水陆路明信片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此外,收藏内水陆路明信片还可以锻炼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总之,分母为20克内水陆路明信片在我国邮政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使其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宠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蓪草画:百年历史的广州明信片
作者:黄蓓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2期
摘要:广州兴盛于18世纪的蓪草画,题材主要反映市井生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它不仅使西方了解和认识中国,同时也对于中国绘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历史的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传承与借鉴。
关键词:传统艺术草画岭南文化风土人情
如今在广州谈起蓪草画,知道的人寥寥,然而在两百年前的广州,它曾风靡一时并远销西方各国,是中国出口欧洲的工艺品“明星”。
15世纪时,随着大航海時代的來临,西方世界对中国文明有了更深的接触。
另一方面,西方的写实绘画和透视法也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强盛被带入了中国。
到了18、19世紀,已有不少西方画家来到中国作画,并影响到当时的中国画师。
蓪草画作上色后,色彩异常亮丽,凹凸有致,效果几近刺绣。
其尺幅小,通常只有巴掌大小,而且质感强,富有极强的立体感。
它色白柔软,看上去像是用大米做成的,所以长期以来被西方人误称为“米纸”,用这种材料绘制的画作则被误称为“米纸画”。
蓪草画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广州的风俗民情,题材丰富,笔法细腻,色彩亮丽,深得外国人喜爱,被大量购买带到西方售卖或馈赠亲朋好友,堪称当时广州的“明信片”。
蓪草水彩画的创作过程属流水作业。
1848 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到访广州时,看到了蓪草水彩画的绘制全过程:“首先将印模弄湿,然后将其印在纸上,等印迹干后,让画匠将印迹填清楚,一个印模可做出几个复本,由不同的画匠填写不同的色彩。
”因此,不同画师画同一图样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画师们多为流水作业,某一位画匠一生都在画树,另一位画匠则负责画人物;这位在画手和脚,另一位在画房子。
因此,每一位画匠在自己的岗位上均能出色完成任务,但无一人能单独完成绘画的全过程。
也正因为是流水作业,蓪草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引起艺术家和研究者们的关注。
这些图像内容写实性强,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画作虽然出自画匠之手,但是画作的色彩异常光鲜亮丽,层次分明,立体感、艺术性和写实性都很强,是典型的中西合璧之作品,也是我国民间较早学习西洋绘画的实例。
蓪草画描绘的题材相当广泛,呈现的社会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如广州市井交易、节日庆典、街头买卖、戏剧肖像、船舶港口、花鸟虫鱼、茶叶丝绸瓷器产销、十三行里的货品贸易、航行珠江的各类船只等等,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社会情况的鲜活文本,也被视作帮助商人扩大生意的“产品说明书”。
例如以茶叶为题材的主题蓪纸画在当时尤为普遍,广州画匠描绘了位于河南岛上茶叶种植和加工的情形。
在画面上你可以看到许多双手在一起忙活——男的、女的,甚至孩童的手,都会娴熟地运用工具采茶、拣茶、炒茶,最后包装成品,销售到外商手中。
描绘当时官员侍女的蓪草画也很多,如成套的《满大人》,画中人物雍容华贵,穿着有龙纹云纹的精美华丽服装,展现了晚清王公贵族的风貌。
这些绘制精美的图画,成为极具特色的纪念品,出现在许多欧美的收藏中。
广州画师的这些画作大多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品味,而做到雅俗共赏。
这些混合中西绘画元素的作品也展現了中国东方文明古国淳厚的风土人情,以及广州这个中西交融的商埠的民情风俗。
还有一些蓪草画可能是根据外国人猎奇的心理需求绘制的,如反映清代刑法的作品,极度渲染古代腰斩、凌迟、挑脚筋等恐怖场景。
这些内容一方面表达了中国古代酷刑的真实性,同时,也反映西方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误解。
这些如同19世纪初期广州风情画的蓪草画被带到欧美,生动直观地介绍了当时中国尤其是广州的风土人情,所以人们把它称作19世纪广州的城市名片。
明末清初文人屈大均《广东新语·事语》载:“八月十五之夕,儿童燃番塔灯,持柚火,踏歌于道曰:…洒乐仔,洒乐儿,无咋糜。
‟塔累碎瓦为之,象花塔者其灯多,象光塔其灯少。
”这一套广州民间闹元宵的蓪草画,生动有趣记录了广州元宵必备节目舞狮、舞象、舞龙、舞鸾的画面,真实且形象生动地再现明末清初文人屈大均的笔下广州城內外“舞狮象龙鸾之属者百队”的热闹浩大场面。
图2这幅蓪通草画反映的是《蛟龙戏珠》的壮观场面,五名壮士舞龙,个个身强力壮,裸露手臂,前后各有两人分别高高地舞起龙头龙身,另一名壮士高举彩珠,始终跑在龙的前头。
下图中舞鸾的场面也颇为有趣,由五个人完成,一人手举“彩凤”伞盖,一人口吹螺号,一孩童口吹长笛站在一成年人的肩上,悠然自得;排在最后的那个人扮成一只高大的鸾,翩翩起舞。
图3《雄狮追珠》通草画的舞狮场面格外生动有趣,四个人组成一队,其中一人高举火炉跑在最前面,紧随着的是一个戴着假面具的人,他右手持折扇,左手紧托彩珠,另外两位则扮成狮子,紧紧跟在彩珠的后面追赶着。
最有特色的场面则是舞象。
从蓪草画中,我们看到19世纪广州人元宵舞象的场面,虽名其为舞象,实际上是由两名男童扛着一头“大象”在行走,紧随其后的是三名男童,他们分别手举灯笼、鱼灯和寿桃等。
而屈大均笔下的“饰童男女”更是组成了民间故事表演队,活跃在广州街头。
他们有的肩扛鱼灯、虾灯、鸟灯、蝙蝠灯、蝴蝶灯,有的手持花篮、灯笼,有的两人一组扛着寿桃,有的举起火把,点燃炮竹。
他们走大街,串小巷,所到之处都热闹非凡。
他们不时地表演着各种节目,如“哪咤闹海”、“天女散花”、“六国封相”等,其中最有特色的表演是“蚌舞”,这些童男童女们身着蚌壳外衣,将自己打扮成一只只可爱的蚌,如蚌一样翩翩起舞。
兴起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的蓪草纸外銷画,不仅见证和记录了广州州的历史及社会文化,为中国绘画史上留下崭新的一页。
对广州而言,更是将一地方性特色推向国际舞台。
因此,无论是对于广州也好,或是对整个中国而言,在世界的舞台上皆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值得后续研究者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黄蓓,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