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民族问题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发展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主题
发展: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主题青觉一个多民族国家,总要面对不断变化着的民族问题,其执政党也总要直面民族关系发展大局,锲而不舍、与时俱进地践行民族治理方略。
值共和国60华诞,回眸新中国民族工作历程,归结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的宝贵经验,那就是——发展。
发展:贯穿于60年的实践发展是一种扬弃,是对曲折的修正与超越,是一种自我创新与探索。
作为一种扬弃,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首先是对旧社会民族压迫、民族歧视与民族同化政策的否定,并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取而代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各民族的政治命运与政治地位,各民族实现了彻底的翻身与解放。
新中国的民族平等否定了旧社会的民族不平等,并成为民族团结、互助的基础,中华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政治基础得以确立。
作为对曲折的修正与超越,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经历了“文革”的挫折与“左”的错误冲击,“曲折”让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众认识到民族问题是个长期的社会问题,不能用人为、冒进的方式和方法予以解决。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新中国逐步完成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也相应实现了对民族问题原有错误认识的修正与超越。
上世纪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诞生,标志着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了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政策。
作为一种自我创新与探索,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从成型之初就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高度关注中国的民族实际,凸显中国特色。
诸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识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无不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创新与探索。
在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和谐”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
此次会议之后,中央以文件形式对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作了十二条表述(即民族理论“十二条”),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体系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实践成为人类解决民族问题的东方模式。
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局势谈谈我对中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我对中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2011级国贸夏君摘要: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热点问题都与民族宗教有关,民族和宗教有区别但又有密不可分关系。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已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明显具有中国化特色。
通过学习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加深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同时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民族中国化民族宗教政策政策认识启示民族宗教问题是当前我国乃至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极其重要敏感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看,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热点问题都与民族宗教有关,在很多问题上,宗教往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国内情况来看,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与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民族、宗教无小事”。
民族和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特点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
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分不开的。
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对意识形态的宗教有决定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宗教,宗教又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
宗教社会学开创者杜尔凯姆早就指出:一种宗教就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它把与神圣事物相关的信念与实践统一起来了。
宗教社会学家英格尔强调:宗教可以定义为一种信念与实践的体系,是某个群体用来与人类生活中的那些终极问题相拼搏的。
大于致来说,世界上有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未发现哪个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宗教现象的。
宗教因素是弥漫于并影响着所有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特别是在那么多数人口信教的民族、国家,其宗教氛围十分浓厚。
宗教因素的社会影响或文化功能尤为不可忽视,如“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在世界上人们比较关注的巴以冲突久经不息的主要症结在于领土问题,特别是耶路撒冷归属问题。
但更为复杂的是,这是一场在宗教背景下发生并持续的领土之战,绝大数巴勒斯坦是穆斯林,以色列几乎全是犹太教徒,而耶路撒冷双方心中都不可丧失的圣地。
浅析《论人民民主专政》及其原文
论人民民主专政原著导读历史背景:《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是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发表的。
1947年6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我军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并于1948年秋至1949年初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克南京,到6月,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共产党就要成为全国的执政党。
就在革命将要成功的形势下,在建国的筹备工作中,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就成了中心的问题。
当时,国际上和国内的敌人攻击中国共产党要实行“独裁”、“极权主义”,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幻想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还有一些人主张不要“一边倒”,希望得到美英等国家的援助,惧怕过分“刺激”美英等帝国主义。
此外,还有一些我们的朋友也不清楚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因此,我党在当时必须要清晰地阐明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驳斥各种反动阶级的谰言,统一党内和人民的认识。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在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特别是阐述了中国为什么不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只能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论人民民主专政》还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28年的经验,阐明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的各项内政外交政策。
这些都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导读内容:一、框架结构和基本要点(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中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兼论法国大革命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兼论法国大革命对中国改革的启示《旧制度与大革命》概述《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著名政治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先生的经典之作。
他并没有对法国大革命进行细致具体的阐述, 而是运用问题式、比较研究法等方法, 从法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及其之间的矛盾、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法国社会的民族性、其他欧洲国家的社会状况等角度出发着重深入分析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
虽然我国当前国情与当时法国所处的社会状况和国情不同, 但法国大革命仍有值得正处于改革转型期的中国借鉴的地方。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第一, 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能促进社会的稳定。
正如托克维尔所分析的, 法国大革命不是在旧制度摧残最深的地方和阶段发生, 而是在这种封建制度有所缓解、人民大众的负担有所减轻的状况下发生的, 这个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 人们的习惯思维是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 可是这个思维在托克维尔先生笔下的法国大革命中却格格不入。
他的分析足以证明坏的东西倘若只改善一小部分, 那么剩下的那部分就变得无比可恨、无法容忍, 正所谓“对于坏的政府来说, 它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毫无疑问, 法国大革命前夕, 法国政府在进行改革时, 执政者没有全局意识, 忽视了使革命一触即发的一系列因素, 他们在对改革的设想中一定包括革命的良好效果和整个国家繁荣昌盛, 尤其是他们的执政力量不断增强的局面,但是他们没有预想到人民大众对改革的期待是怎样的一种局面, 从而引发了大革命的爆发。
从这一点出发, 虽然托克维尔先生出身贵族, 但他用理性的思维和立场分析了法国大革命, 这本著作无疑是一个特权等级者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冷静思考。
第二, 法国社会阶级的利益分化和斗争加速了大革命的爆发。
法国社会阶级复杂, 包括教士、贵族、第三等级等阶级, 其中第三等级包括广大农民、资产阶级、个体小工商户等, 各阶级分别代表和着力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进行利益斗争。
民族理论与政策
民族理论与政策第一章:导论1.1 课程背景介绍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强调民族理论与政策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概念、内涵和意义使学生掌握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运用民族理论与政策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1.3 教学内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定义、内涵和意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民族理论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概念、内涵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中的民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民族理论与政策解决问题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理解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检验学生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掌握程度第二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族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让学生掌握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内涵、目标和发展阶段2.2 教学内容民族的定义、特征和分类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内涵、目标和发展阶段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关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族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探讨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民族理论与政策关系的理解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检验学生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掌握程度第三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让学生掌握各个时期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特点和主要内容3.2 教学内容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各个时期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特点和主要内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案例分析法:分析各个时期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实践成果和经验教训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各个时期民族理论与政策特点和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检验学生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民族理论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民族理论与政策在解决现实民族问题中的作用和方法4.2 教学内容民族理论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民族理论与政策在解决现实民族问题中的作用和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族理论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中的民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民族理论与政策解决问题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民族理论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理解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检验学生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掌握程度第五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特点和意义让学生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5.2 教学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特点和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特点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民族理论与政策解决问题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和观点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检验学生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掌握程度第六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发展等。
浅谈法国语言政策的成功及对中国的启示
浅谈法国语言政策的成功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刘亚玲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4期摘要:法国在对外传播法语的语言政策领域是公认的成功案例。
通过法国文化中心、法盟等机构,法国在国际上推广法语及其文化,弘扬了法国及法语形象,成功将法语打造为“文化语言”。
我国在海外同样也开设了孔子学院,对汉语的传播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浅析法国在法语语言政策上的成功及对中国的借鉴。
关键词:法国语言政策;法语传播;借鉴英国文化协会1997年发布的《英语的未来》报告显示,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排行榜中,汉语第一,英语第二,法语倒数第三1。
它还预测了2050年世界主要语言的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排行一次是汉语、印地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法语以780万母语使用者垫底2。
然而,目前全球共有 2.14 亿法语使用者。
法国是位于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之后的第五大语言。
根据法国外交部数据,预计 2025 年这一认识达到 4 亿,2050年或达到 7.7 亿。
2017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布基纳法索访问时发表的《致非洲年轻一代》的演讲中称,“如若在未来几十年我们善于行动,法语将成为非洲、乃至世界第一大语言”。
这一宏图实现的可能性且不论,法语确是当之无愧的国际语言,法国领导人对法语的骄傲与信心可见一斑。
当今法语的地位是法国辉煌历史的自然结果及近200年来语言规划的结果。
法国国内主要涉及地位和本体规划,国外主要为形象和声望规划。
对内,法国采取了大量立法确保法语民族语言及官方语言的地位。
对外,如果说在17至19世纪,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让法语也顺其自然地成为欧洲第一大通用语言;20世纪下半叶起,法国积极调整策略,通过宣言“多样性”、多语制及建立各种文化网络,成功地在国际上打造了法语“文化语言”的名片。
无论对内、对外,法国法语语言政策不可谓不成功,其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成果,值得我国借鉴。
一、国家层面立法。
1539年,还是王国的法国便颁布《维雷科特雷法令》规定在行政和司法中使用法语代替拉丁语。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世界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所以其城市化又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
法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城市发展史的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在其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关键词:法国城市化中国启示作为传统的农业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2%—83%,193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
经过漫长的百年的发展,法国实现了城市化。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应积极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虽然中法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情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法国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体验了各种酸甜苦辣,其中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深刻的教训,我们也要引以为戒。
一、法国的城市化历程法国最早的城市兴起于高卢——罗马时代,在11——14世纪又形成了第二批城市,16——17世纪兴起了第三批城市,在法国土地上已形成了稠密的城市网。
工业革命后,工厂的生产技术有了进步,生产规模扩大,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根据法国教授菲利普·潘什梅尔的研究,法国城市化始于19世纪30年代,城市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世纪30年代——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进程缓慢,经过世纪的发展,法国的城市人口增加到占全国人口的30%左右。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是法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经济重建的需要,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193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城市化基本实现。
(3)20世纪50年代至今:法国的大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达到75%左右稳定下来,成为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二、法国城市化历程中的独特性1、农业的发展是法国实现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最先体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中法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1938年,在小学结渡班开设了“公民生活基础知识"课。
1939年,二战爆发,公民教育逐渐走向了公民爱国教育的极端,二战给法国社会的政 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二战结束后,在中学教育大纲中制定了专门的公民教育计划,对中学阶段的公民教育课 时做出严格规定,比如初中阶段每周必须有一小时公民道德教育。
教育公民能对政治制度和管理人员的道德感和正义性作出评价,认识法 国的政治制度是合权威的、能够让人服从的。 4、爱国主义教育
侧重历史文化的珍惜和爱护,突出地体现在名目繁多的博物馆教育中。 5、伦理道德教育
主要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强调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同时,不完全否认 和排斥宗教教育。 6、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
中法思想政治 教育比较
中法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第一部分
法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三部分
法国公民教育特色
第二部分
中法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第四部分
法国公民教育启示
一、法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
内容
1.形成期
1789~1870年
2.初步发展期
1870~1960年
3.稳定发展期
1960年至今
中法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1985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法国政府废止了1969年实行的课时三分制教学计划,重新恢复传统的分科 教学,设置为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公民教育、体育和美术七门独立的课程。公民 教育课程因此独立开设。
1994年,法国教育改革将“公民资格教育”定为学校机制的核心。
这个时期,法国对其教育体制进行过多次大调整。传统上,法国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更多落在结构而非 内容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教育改革的重心从以往的结构调整逐渐转向对内容的反思,更侧 重于理性思考,而且民主这根主线始终贯穿如一。
法国新能源法律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法国新能源法律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罗国强 叶 泉 郑 宇1基金项目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发达国家新能源法律政策研究及中国的战略选择6成果(项目编号:09&ZD048)。
[收稿日期]2010)12)10[作者简介]罗国强,法学博士,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教授;叶泉,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郑宇,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72[摘要]法国没有专门规范新能源问题的法典,其涉及新能源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能源基本法、新电力法等综合性法律以及专门性能源立法三类。
法国在核能领域的成功依赖于基本法的支持、三级核能监管体制、核废物安全处置法律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
法国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法律和政策。
我国应借鉴法国的成功经验,健全新能源法律体系并及时、灵活地修订能源法律,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地区的新能源重点发展领域,采取合理的经济激励措施,并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
[关键词]法国;新能源;法律与政策;能源基本法;新电力法;专门性能源立法[中图分类号]DF 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011)02)066)07法国人均化石能量拥有率极低,化石能源探明储量不及世界总储量的0102%。
112且法国自2004年起已经不再开采煤炭,而其天然气和石油的开采量仅能满足国内3%左右的能源需求。
为了解决资源与消耗之间巨大的矛盾,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法国针对本国国情,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重点发展核能,同时大力研发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在内的多种新能源。
这一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使法国的能源自给率从1973年的2217%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摆脱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绝对依赖。
在传统化石能源日益减少、能源需求日趋增加的今天,法国的新能源法律与政策对我国颇有借鉴意义。
一、法国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体系法国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新能源的法典,其涉及新能源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能源基本法、新电力法等综合性法律以及专门性能源立法三类。
法国世界遗产保护经验对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
法国世界遗产保护经验对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法国历史悠久,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长期以来,法国十分重视保护文化遗产,通过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使得绝大多数文化遗产不仅没有因经济建设而受到破坏,还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了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下面是法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全面推进法制化管理,对文化遗产依法进行保护早在1830年,法国就有文物保护方面的立法。
100多年来,法国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法规体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以有法可依,依法进行。
二、健全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法国通过中央、大区、省三级管理机构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为了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法国还建立了“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制度。
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须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被正式录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誉为“文化遗产的第一主人”。
目前,法国有360名国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分布在各省工作,受文化部建筑和遗产司垂直领导。
各地古建筑物的评审、保护以及新建筑物的设计和方案批准等均需有他们签署的意见。
三、着力提高全民族的遗产保护意识法国认识到,要保护好历史遗产,仅仅依靠立法和严格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全民族的遗产保护意识,使保护遗产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法国每个城市中都有由当地居民义务担任的文化遗产“宣传员”。
他们协助学校进行保护文化遗产的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讲解和发放,宣传材料等手段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文化遗产,树立起保护遗产的意识。
“文化民主化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文化民主化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一、引言二、法国大革命赋予的“文化民主化”理念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文化的“民主化”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民主、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口号后,“民主”作为一种舶来品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播。
到“五四”运动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解放区民主运动的实施,民主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建国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民主开始真正为中国民众所认识。
但在十年中,民主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改革开放之后,民主才被现代文化重新拾起,这种重拾发生于现代化与全球化交叠之际,既继承了“五四”文化的现代性,又包含了全球化的现实背景,呈现出一种缺乏中心的“杂乱”现象。
进入21世纪,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尤其关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党中央多次召开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会议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全面地部署;十八大明确了公共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公共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我国公共文化事业依然存在,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公共文化发展资金不丰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等问题。
因此,研究以文化民主化为基础的法国文化事业管理与公共文化服务对我国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法国坚持“文化民主化”理念,一方面扩大公益性文化机构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的程度。
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资金用途监管,保证享受国家资助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真正承担为大众服务的使命。
由此可见,要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政府的文化投入、文化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供给都必须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利为第一目标。
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及其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_闵绪国
⑨ 。“ 政治” 在法律上僧俗一律平等 , 喇嘛犯法一样依 ⑩ 第四 , 宣传无神论。 我党我军并没有因为主 法处理。 ”
张宗教信仰自由 , 而放弃对无神论的宣传。但是 , 无神 论的宣传要以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感情为前提。
’。长征时 & % 宣传无神论(但不要妨害番民的宗教感情)” “
期 对 党 的 宗 教 政 策 阐 述 得 比 较 具 体 的 是 1936 年 4 月道孚县波巴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 《 关于喇 嘛和喇嘛寺暂行条例》 条例》 详尽地阐述了党的宗 。《 教信仰自由、 政教分离、 废除宗教特权和宗教压迫、 民主管理宗教事务等主张 , 表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这也是党在民族地区颁发 的第一个宗教法规。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 尊重这些风俗习惯, 是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的关 键。为此 , 党和红军作出了许多具体规定。 1935 年 绝对遵从少数民族群众的宗 6 月 , 总 政 治部强 调 : “ 教、 风俗、 习惯 , 并将这些习惯向战士说明 ( 如回教不 吃猪肉 , 夷民的男女授受不亲 , 黑夷之敬重灶君 , 等
’ 三是通司 ( 翻译 ) 。 % 养回民的新干部。 在少数民族聚 ”
居区, 由于民族隔阂, 语言障碍, 少数民族群众因不 了解红军和共产党而避入深山的情况十分常见。 因 此, 非常需要既懂汉语, 又懂少数民族语言的通司。 我党特别强调“ 通司是能通番汉语言文字的人” 要 ,“ 特别优待” 。后来 , 通司大多成为民族干部 , 他们在宣 传党的政策、 组织动员群众等方面 , 都起了很重要的 作用。
的指示》指出 : “ 严又发展为 : “ 主义的愚蠢的偏见。” 反
对大汉族主义 , 反对各民族之间相互歧视 , 反对剥削
法国的文化政策及对中国的历史启示
法国的文化政策及对中国的历史启示作者:成雯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24期法国是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几个国家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也是极富话语权的外交大国。
本文基于法国文化政策,探讨它先进、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和现存的弊端对中国的启示。
在新中国建立同年我国文化部也随之设立,现如今,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和法国在历史上、文化策略上都有许多共同点,故研究法国文化政策对中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法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以文化产业为主,包括:图书、电影业、音像等。
电影最初的发展就在法国,法国也是世界第五大电影生产国家。
在文学出版上,法国也是业界翘楚,每年出版社营业额仅前10家就超过了50亿欧元,出版社共3000多家。
在法国,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十数年,其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往来也十分密切。
近几年法国通过文化发展的手段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这对于中国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法国官方十分看重文物及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甚至将其放在文化政策的第一位,认为文化产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凝聚力。
为公众提供文化福利也同样是法国的文化策略的,法国人认为每一个人在文化享受、精神享受方面都应当是平等的,人人都能享受文化成果帶给人的愉悦感。
在法国随处可见免费的博物馆、向所有居民开放的图书馆。
这也使得法国成为世界旅游输出大国之一,各色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古建、文化中心等等都成为法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元素。
3.1 以推广法语为核心,传播法语法国文化在1992年,法国密特朗政府高效推动了“语言入宪”的政策,在法国宪法中增订了“将法语作为法国唯一的官方语言”的法律条款;两年后,《法语使用法》被纳入法国法律体系,它规定了:广告、路边、公告等公共宣传设施必须使用法语,如果是从他国引入的广告,原文旁的法语注释不得小于外文;在国际论坛上,他国主办方需要提供法语邀请文件;法国公民在签订合同时也不得用法语之外的语言书写,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中国古代国防对当今的启示
国防需要你我共同能力!
• 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 的关键翻开几千年的国防史,人们都会发 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 结的时期,国防就是巩固、就强大;凡是 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 虚弱、就颓败。
• 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不仅 不敢发动反侵略战争,不依靠、不支持人 民群众进行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 内”、“防民甚于防火”。对人民群众自发组 织的反侵略斗争实行残酷的镇压,最终造 成对外作战中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后陆上 总共打了三次战争,其中的 两次都在西南边境,分别是 :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 卫反击战。分别在西藏和云 桂。这两次自卫反战充分体现了我国西南 边陲的易侵犯和防御重要性。
• 近些天的中缅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边 防部队准备不足,应对不及时等等问题, 所以说,加强西南地区军事存在是十分必
• 这种朝代的更替,侵略与反侵略的重现, 仿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不可避免的一个过 程。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是不可避免的,这 不是我出现了反共思想,而是人类文明的 必然,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缩短这个周期中 被侵略的过程,扩大和平时期的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是这么容易就实现的,需要国 家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中国国防历史对于当今的 启示
• 我国几千年的国防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宝 贵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 ,为民族而战,为反对侵略而战,证明了 中华民族是不可欺凌、不可战胜的。在现 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防的国防的过程 中,我们要吸收我国古代国防弊端,并不 断改进,使得社会在和平的道路上发展。
• 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法国科技战略与政策
法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摘要:法国的科技实力在世界名列前茅,在世界上的科技影响力较强,重视构建独立自主的国家创新体系。
法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始建设阶段、辉煌发展阶段、机遇丧失阶段和积极应对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到今天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了。
基于法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科技发展实际,提出了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建议。
关键词:法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程法国曾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取得过辉煌的科技成就,现在法国仍然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法国的科技战略与政策对于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法国设立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国立科研机构,瞄准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科技立法,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构建了构建科技计划、评价、咨询和成果转化体系,形成了包含决策层、咨询层、资助层、执行层和评估层的法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一、法国国家创新体系综述法国是一个具有优良数理科学传统的国家,但在20世纪之前,政府的科技管理工作几乎一片空白。
[1]法国政府在20世纪中叶开始设立科技管理部门,重视科技管理工作,建立国家科研机构,明确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构建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受到了严重摧残,法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发展。
法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末,起始建设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辉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机遇丧失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积极应对阶段。
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法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分门别类组建科研机构,以国防建设和战后经济恢复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整合科技资源,确定科技发展优先方向。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法国科技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后,法国科技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西方四国素质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四国素质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摘要: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国普遍重视素质教育。
我国的素质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应当正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有效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
美、英、法、德四国素质教育经验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政策导向,观念更新,优化队伍,改革课程,注重评价。
关键词:素质;教育;研究一、西方四国素质教育的特点与经验(一)美国的素质教育美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适应社会。
1.美国推行的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就是为帮助学生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而实施的一种教育。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各类学校的课程大纲里,共有1000多个以STS为主题的课程。
2.培养学生读书。
在美国特别重视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由父母(或其他大人)给孩子念书。
这在一般的家庭,特别是在中国的家庭是不可理解的,以为婴幼儿的理解能力低,给他们念书是浪费时间。
其实不然,当婴幼儿瞪大眼睛听你念书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地发展着。
3.学校和教师采取的各种办法和措施,其着眼点是为了学生。
例如,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有一所泰勒小学,整个校舍铺着地毯,安装中央空调,内设体育馆、图书馆等。
校长是一位教育学博士。
从幼儿班到5年级,共6个年级,学生576名,教职工60人,师生比约为1∶10。
老师都是教育院校毕业,拥有学士以上学位,硕士生占一半,还有少数博士生。
学校不但不歧视差生,而且给他们创造条件,使之树立信心,重整旗鼓,并走向成功。
4.进行美国独具特色的理财训练,为的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人。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继承人威廉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在回忆他的成长经历时说:大约到了5岁,母亲便开始指导我制定每周的开销计划,直到我进入学校。
其实,在美国从小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理财教育是十分普遍的。
(二)英国的素质教育1.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开放教学”,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
德罗尔的逆境政策制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德罗尔的逆境政策制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日期:德罗尔的逆境政策制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一逆境政策制定理论德洛尔关于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的思想是他于1986年出版的《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一书中提出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逆境的基本内涵定义:德罗尔对逆境的定义主要是同危机定义对比体现出来。
从概念上讲,危机特指有一定时限、要求迅速作出决策的突发性事件乃至灾难。
而逆境泛指在制定政策时所面临的各种形式的严重困难,与上述危机意义不同。
研究的必要性:德罗尔认为逆境是政策制定的一个普遍条件,所有的政策制定都会遇到逆境因素,有时较少,而通常总是很多.但许多研究对此却仍然抱以乐天的态度,忽视逆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目前,在极其严峻的现实面前,与逆境有关的各种政策制定问题才引起一些注意,但有关研究仍十分欠缺,尤其是在广泛的理论层次上的探讨更显不足。
逆境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可以处理的和难以驾驭的,短期的和时性的,统治机制内生的和外生的乃至超社会的。
简单的逆境是指由明确而易于把握的因素造成的逆境,如一种“敌对势力”所导致的逆境;复杂的逆境是指由多重往往是难于把握的原因造成的逆境。
可以处理的逆境是指能够运用已知的、可行的政策措施来应付的逆境;难以驾驭的逆境是用尽各种已知的办法也无济于事的逆境。
短期的逆境指只限于在一小段时间内出现,时代性的逆境则根源于社会基本结构特征的内在因素,它会持续很长时间,不论是以尖锐的对立冲突形式还是以传染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它都是会反复出现的。
逆境可能是统治机制中内生的,即是政治制度本身特征中固有的;也有可能是外生的,与政治制度以外的乃至超社会的现象相关,即是由所考察的社会及其范围之外的各种因素造成的.2.政策制定的反应2。
1政策制定对逆境的主要初始反应模式2.1。
西方国家非执政党参与政策过程的实践及对我国民主党派的启示
对 公 共政 策 的影 响 。一 方 面 , 国会 中 , 在 在野 党通 常
观效果上会使执政党采取谨慎态度 , 时检讨 自 不 己的施 政 方 针 , 至 对 之进 行 必 要 调整 。在 野 党 甚
的 监 督 也 可 以 视 为 一 种 议 会 监 督 。在 野 党 可 以 通 过 国会 党 团 、 常设 委 员会 等 组 织 机 构对 执 政 党 的 活 动 进 行 监 督 ; 野 党 也 可 以 在 国会 法 案 “ 在 三
一
的执政党为了顺利推行 自身的纲领与政策 , 便会与 在野党协商并寻求在野党 的共识 、 支持 、 合作甚至一
致 行 动 。另 一方 面 , 野 党也 并 非一 味 采取 不 合作 在 态 度 。在 众 多领 域 的重 大 问题 上 , 大党 的政 策往 两 往 没有 实 质性 分歧 。这为 国会 的绝 大 多数 法案 都是
师 。 山 东 主义学院招标课题 “ 浙 国外政党参与政策过程的 实践及对我 国民主党派的启示” 究成果 研 【 中图分类号】 2 【 D5 1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2 3 6 (02 0 — 0 3 0 17 — 5 22 1 )1 0 1 — 5
广州社会 主义学院学报
J U ALO U G HO T T EO O I LS O RN FG AN Z U I IUT FS C A IM NS
2 1 年第 1 ( 02 期 总第 3 期 ) 6
N . 2 1 ( ei o 6 ot 0 2 S r l . ) aN 3
程 设 立 的影 响 因 而会 受 到 削 弱 , 对公 共 政 策 制定 其 过 程 掌 控 的难度 增 加 。在 此形 势下 , 总统 为 代 表 以
法国大革命对殖民主义的触动与启示
法国大革命对殖民主义的触动与启示法国大革命,作为欧洲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运动之一,不仅对法国自身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法国大革命也为殖民主义提供了触动与启示。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对殖民主义的触动与启示。
首先,法国大革命对殖民地的民族觉醒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许多欧洲国家对其殖民地进行统治,实施殖民政策。
然而,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在殖民地中引发了民族觉醒的火花。
殖民地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通过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与本土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民族独立的意识。
法国大革命对殖民地的民族觉醒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其次,法国大革命对殖民主义政策的反思和批判有力地震撼了殖民国家的道义基础。
法国大革命所提倡的人权、平等的观念让人们开始质疑殖民主义统治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大革命中的自由主义思潮对殖民国家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力,激发了国内外的反殖民主义情绪。
殖民地居民开始要求平等待遇和自由,对殖民主义政权的合法性进行了质疑。
这种质疑激起了殖民地内外的反抗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最终导致了殖民主义统治的解体。
此外,法国大革命给了殖民地民众以争取自由独立的勇气和动力。
法国大革命中,人民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民主政治的理想。
这种理念的传播和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启示。
民众开始相信,通过团结起来,他们也有能力推翻殖民主义的统治,争取自由和独立。
法国大革命对殖民地民众的动员和鼓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后来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支持。
此外,法国大革命对殖民地和殖民主义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大革命结束了法国旧制度的统治,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改革。
这些改革也为殖民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机会。
殖民地从法国大革命时期开始逐渐引进了欧洲的现代生产技术和商业制度,加强了殖民地与殖民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国人 口八 成 以 上 的主体 己 族 法 兰 西人 以外 , 其 他 诸 如 阿尔 萨 胁 己微 乎 其 微 , 但 对 其 社 会 族 际 关 系 的 深 度 映 射 确 实 客 观 存 斯人、 布 列塔 尼 亚 人 、 科 西 嘉人 、 嘉 泰 隆 人等 少 数 民族 数 量 也 在 , 比如 , 直 到 今 天 法 国科 西 嘉 岛 的 问题依 旧悬 而未 决 , 其 岛 相对庞大, 而 他 国移 民 ( 如非洲 裔黑人 、 亚裔、 阿拉 - f  ̄ A . 等) 及 其 上很多人依旧要求实现独立 。 他 民 族 数 目也 非 小 数 。 由此 可见 , 法 国 也是 一 个 与 我 国相 似 的多 民族 国家 。 近 年来 , 法 国移 民 问题 性 质 上 渐 趋 复杂 化 , 这个 特 性 是在 “ 巴黎 骚 乱 事 件 ” 发 生 后 逐 渐 彰显 的 , 其 移 民问题 的主 要 集 中
2 0 世 纪7 0 年代 以来 , 法 国开 始 运 用 移 民紧 缩 政 策 来 严 格 范 围是 非 洲 裔 黑 人 和 穆 斯 林 群 体 , 宣 扬 自由、 平等、 博 爱 等 思 控 制 移 民 人 口的 快速 增长 趋 势 , 然而 , 其 跨 国移 民人 口增 长 的 想 的法 国 , 主体 民族 和人 口比例 超 过 两成 以上 的少 数族 裔之 间
规模 和速 度仍在不断加剧, 尤其是非裔、 亚裔等人 口基数 的膨 存在 程 度 各 异 的隔 阂感 和难 认 同感 , 这其 中表 现 问题 最 突 出的
胀, 促 使法 国民族 构 成 不断 呈现 出多元 化特 性 。 民族 构 成 日趋 多元 性 、 少 数 民族 快 速 壮 大 、 日臻 多样 的 文 就是 包 括 阿 拉伯 人在 内的穆 斯林 群 体 ,
国 际 研 究
I nt e r na t i ona l
法国民族问题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口 郑炬文
【 摘要 】 新中国 成立 6 0 多 年来, 我国民族工作取得了 极大发展, 少数民族及其地区 的社会经济-  ̄ . s L T 跨时代跃升,
这与党及 国家结合我国的具体 国情, 同时分析 少数 民族的实时状况所制定并贯彻的一系列民族政 策是 紧密相关的。 文
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对我 国民族政策不断完善, 以适应各民族及 如 星 火 燎原 般骤 然 生 发 , 当 时冲 突爆 发 的主 要地 区 集焦 于 民族 各 民族地 区社会经济 的发展 , 本文就法 国民族政策和展开具 文 化 、 民族 语 言完 备 的 少数 民族 聚 集 的 岛屿及 边 境 地 区, 例 如 体化分析, 以期为我国民族政策 的坚持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巴斯克地 区、 科西嘉 岛等。 之前的民族 主义运动 尚算温和, 从
法 国民族构成 及 其跨 国移 民状况 。 法 国现 行 宪 法 第 二条 规 民族 国家理想。 进 入七八十年代, 法国的民族分离主义演变成 定 :“ 法 兰西 是 民 主、 社会、 难 以分割 的共 和 国 , 它 保 障所 有 辖 燃油之势, 每年上千起的暴力活动带给法 国政府和人民巨大 的 下公 民不 分 出身、 性别、 年龄等, 尊重一 切 信仰 , 在 法律 面 前 所 人 员及 财 产 损 失 。 以 上 民 族 分 离主 义 产 生 的主 要 原 因 表 现 在
6 0 年 代 中后 期 开 始 , 激 进 民族 主 义 出现 , 并且 表 现 出分 离主 义
法国民族问题及民族政策
倾 向, 诸如 “ 科 西嘉 民族 解 放 战 线 ” 等 地 方分 离主 义 武 装 组 织 不断成立, 这 些 组 织 通 过 武 装 暴力 活 动 来 “ 实现 ” 其建 立 独 立
有人一律平等 ” 。 宗教信仰和 民族成分并未被 法国政 府列为 两方面: 第一是由于某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与法国其他地
人 口登记 的内容 , 也 未对 两 者 进 行 官 方 意义 上 的数 据 统 计。 作 区的不 平 衡 ; 第二 是 强烈 抵 触 法 国政府 实 行 的 隐性 同化 政 策 。 为世 界上 现 代 民族 确 立 最早 的 国家 之一 , 法 兰 西 民族 通 常是法 其 民族 分离 主义 运 动 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进 入 2 0 世纪9 0 年 代 才 日渐 平 息 。 国的 代 名词 , 但 是在 一 项非 官 方 的 调 查数 据 中显 示 , 法国除占 从 目前 的 形 势 分 析 , 民族 分离 运 动 对 法 国 政 府 造 成 的威
国家的民族 问题始终是影 响其长治久安的核心问题, 而在我国
法国民族问题现状。 当代法 国民族 问题的构成颇为复杂,
构建 中 国特 色社 会主 义 和谐 社 会 过程 中, 民族 问题 是我 们 必 须 大 体 可从 两 方面 分 析 : 一 是 伴 有 宗 教 文化 因素 、 以族 裔 为 单元 处理 好 的核 心 问题之一 。 民族 工作 贯 穿 了党 和全 国人 民事业 发 的移 民问题 ; 第 二则 是 以地 域 为 单 元 的 民族 分离 主 义 问题 。 从 展 的全 局 , 为 此 在 指导 民族 工 作和 解 决 民族 问题 的 具体 对策 上 2 0 世纪6 O 年代起 , 法 国 的 民族 主 义 运 动 逐 渐 活 跃 , 民 族 冲 突
章基于法国民族政 策现状、 问题、 挑战等方面展 开分析, 并就其对我 国民族政 策的启示意义做 出研 究和建议。
【 关键词 】 法国 民族政策 民族问题 【 中图分类号 】 D 6 3 3 【 文献标识码 】 A
通 览 古今 中外 正反 方 面 的 经验 和 教 训 , 可 以发 现 , 多 民族 现 实 状 况 , 法 国政 府 对 此 相应 的准 备显 然还 不够 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