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高中物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肯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此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转变(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3)周期T,频率:f=1/T(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转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转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改变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12.留意:(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转变的变加速运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题型汇总,高中生寒假学习必备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题型汇总,高中生寒假学习必备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题型汇总,高中生寒假学习必备!_问题_运动_物体高中物理必修二全部知识点与题型汇总题型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问题总结: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有两种常见的模型。
一个是绳(竿)末端速度的分解,一个是船过河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速度的合成和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实际速度必须是组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为绳(杆)的方向和垂直于绳(杆)的方向;如果两个物体由一根绳(杆)连接,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的速度相等。
(2)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个是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一个是船随水的运动。
平行四边形法则或正交分解法可用于分析。
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二抛体运动问题问题总结:抛体运动包括平抛和斜抛。
研究方法是正交分解,一般将速度分解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
思维模板:题型三圆周运动问题问题总结:圆周运动按受力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垂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垂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侧重于供求关系和向心力的临界问题,垂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侧重于最高点的应力。
思维模板:(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列方程可以求解;如果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要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的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绳模型:只能给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状态是重力等于向心力。
杆模型:能提供一个指向或偏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状态是速度为零。
题型四天体运动类问题问题总结:天体运动是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的综合题目,近年来考查非常频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三章单元复习及测试题第二、三章 归纳·总结·专题一、单元知识网络 物体的运动:运动的描述:⎪⎩⎪⎨⎧想化的物理模型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基本概念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与关系不确定方向的化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位:(速度的变化率),单定义: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加速度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矢量位(位置的变化率),单定义:动的快慢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速度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变化,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描述运动⎪⎪⎪⎪⎪⎪⎪⎪⎪⎪⎩⎪⎪⎪⎪⎪⎪⎪⎪⎪⎪⎨⎧⎪⎪⎪⎪⎩⎪⎪⎪⎪⎨⎧∆=⎪⎪⎪⎩⎪⎪⎪⎨⎧=2s /m t v a s /m tx v⎪⎪⎪⎪⎪⎪⎩⎪⎪⎪⎪⎪⎪⎨⎧⎪⎪⎩⎪⎪⎨⎧-⎪⎪⎩⎪⎪⎨⎧-加速度大小等向、负方向),⑤比较断运动方向(正方速、非匀变速),④判质(静止、匀速、匀变),③判断运动性速度,②求位移(面积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的变化规律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图像等确定位移或时间,③比较运动快慢,④向(正方向、负方向),②判断运动方(匀速、变速、静止)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的变化规律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图像图像t v t x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共线与恒定,化相等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运动特点0v a a②运动规律:⎪⎪⎪⎩⎪⎪⎪⎨⎧+==-+=+=t2v v x ax 2v v at 21t v x at v v t 0202t 200t 基本公式⎪⎪⎪⎪⎩⎪⎪⎪⎪⎨⎧+==+==∆2v v v v 2v v v aT x 2t 202x2tt 02推论⎪⎪⎪⎩⎪⎪⎪⎨⎧----=-====)1N N ()23()12(1t t t t )1N 2(531s s s s n 941s s s s n 321v v v v 0v N III II I N III II I 2n 321n 3210::::::::::::::::::::::::::::::::)几个比例式(只适用于2. ⎪⎪⎪⎪⎪⎩⎪⎪⎪⎪⎪⎨⎧==∆⎩⎨⎧⎪⎩⎪⎨⎧的应用,照片分析原理闪光照相纸带分析使用原理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2/t 2v v aT x二. 方法归纳总结1. 科学抽象——物理模型思想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物理是高中理科的一门重头戏,学好物理对于理科生提分十分重要。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第五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行星的运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宇宙航行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追寻守恒量——能量功功率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返回目录如何学好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一、基础知识,用知识结构图去复习因为用高中课本去复习物理基础知识有很多的缺点,速度慢效率也低。
所以想要学好高中物理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一个高效的复习基础知识的工具,那就是知识结构图。
大家可以把一本书中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画在一张图上,当然如果时间紧迫也可以用现成的,但是不如自己总结的效果好。
这样就比较方便快速高效的复习基础知识了。
二、用错题本做好反思总结在高中做过那么多的练习题,可以发现其实题型都是差不多的,因为高中物理知识点本身数量是有限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多进行反思和总结,要保证之前做过的题目不要再错。
因为高考的时候,物理试卷上的题型都是做过不止一遍的。
如果真正能够做好反思总结的话,那么学好高中物理也是不难的。
那么,怎么反思总结呢?最好的工具就是错题本。
很多学生都在用错题本,但是没有感觉到错题本的效果,那是因为大家没有正确整理和利用错题本。
在整理错题本的时候不是只写上正确答案就可以的,还要加上自己的反思总结,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这样才能起到效果。
物理期末复习计划进入了初三,本次期终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是非比寻常的,我们可以以此来检验此前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发现问题,调整学习计划的最佳机会,所以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充分的利用好这次考试和复习。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五章抛体运动.................................................................................................................... - 1 - 第六章圆周运动.................................................................................................................... - 6 -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 11 -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 16 -第五章抛体运动知识体系曲线运动及其研究方法1.曲线运动的特点(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2)在曲线运动中,由于速度在时刻变化,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刻改变,故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具体有如图所示的几种形式。
(2)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曲线运动的思维流程:(欲知)曲线运动规律――→等效分解(只需研究)两直线运动规律――→等效合成(得知)曲线运动规律。
2022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总结(复习必背)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知识总结(期末考试版)一、高考热点44条高考热点1:曲线运动与变速运动的关系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高考热点2:曲线运动的合外力曲线运动的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指向曲线的凹侧,速度的方向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高考热点3: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高考热点4:平抛运动的实验在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必须使斜槽的末端水平;每一次实验必须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实验时选择体积小密度大的钢球做实验。
高考热点5:平抛运动的时间只跟竖直方向的位移(高度)有关,与水平方向的速度无关。
高考热点6:斜抛运动和平抛运动都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高考热点7:向上的斜抛运动物体先做匀减速曲线运动,再做平抛运动;在最高点处物体的速度不为零。
向下的斜抛运动物体一直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高考热点8:渡河最短时间: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河宽)v d t =min高考热点9:抛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竖直向下高考热点10: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变;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每秒内的速度增量相同;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平抛运动是一种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是匀加速曲线运动。
高考热点11:圆周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但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圆周运动(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圆周运动)。
高考热点12: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方向时刻改变;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的路程相等。
高考热点13: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的角度相等。
高考热点14: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大小处处相等,方向时刻改变; 高考热点15:向心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而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
高考热点16:向心力由物体的合力提供,或者由某个分力来提供。
高考热点17: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功与机械能1. 功:力对物体做功,即改变物体的位置、速度或形状。
力的功的大小:F·s=FScosφ。
其中,F为力的大小,s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φ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功与能:功是一种能的转移。
把能从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系统,就是做功。
功是能的量度。
3.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功率的大小P等于功W对时间t的比值,即P=W/t。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W=1J/s。
4. 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要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保守力,当没有非保守力对系统做功时,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没有受到合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物体要么静止,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合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
其中,F为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三、万有引力与万有引力定律1. 万有引力:地球是一个大质量物体,可以给周围的物体施加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地球引力。
地球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和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由万有引力定律来描述:F=G(m1m2/r^2),其中,F为引力的大小,m1、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量。
四、牛顿引力定律1. 地球引力: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是一种宏观现象。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地球到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重力加速度:地球每个地方都存在一个重力加速度g,大小约为9.8m/s²。
3. 牛顿引力定律: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物理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基准物体。
3. 时间和时刻: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4.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物体在参考系中位置变化的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5. 速度和速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6.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是矢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物体沿直线且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2. 速度-时间关系:v = v0 + at。
3. 位移-时间关系:x = v0t + 1/2at^2。
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x。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
三、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量。
2.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3.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矢量运算。
5. 力的平衡: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力。
四、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五、万有引力定律1. 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的引力。
2. 万有引力定律:F = G * (m1m2) / r^2。
3. 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六、圆周运动1. 圆周运动的定义:物体沿圆形轨迹的运动。
2. 向心力:维持圆周运动所需的力。
3. 向心加速度:a = v^2 / r。
4. 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
七、功和能1. 功的概念:力在位移方向上所做的工。
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d * cosθ。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
八、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力臂乘力的平衡。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篇一第一节认识静电一、静电现象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电荷量和点电荷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
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1、检测仪器:验电器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三、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4、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第三节电场及其描述一、电场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二册全册 知识点
【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
二册全册知识点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发布的新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全册的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 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
2. 简谐振动的描述
3. 海森伯不确定性原理的概念
4. 机械波的基本特性
5. 机械波的传播规律
第二章光学
1. 光的波动说和光的粒子说
2.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3. 光的偏振现象和偏振光的产生
4. 光的色散现象及应用
5.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实验验证
第三章电磁感应
1. 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楞次定律的概念和表述
4.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5.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物态变化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4. 等压、等体、等温、绝热过程的特性和计算
5. 热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效率
总结:以上为本次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的全部知
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提高考试成绩,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一>曲线运动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选择题)由于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
(选择题)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总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选择题)5、分类⑴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⑵非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变力(大小变、方向变或两者均变)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小船渡河是重点)1、运动的合成: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运动合成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一般地,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
(做题依据)2、运动的分解:求一个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⑴运动的等效性⑵等时性⑶独立性⑷运动的矢量性4、运动的性质和轨迹⑴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运动;加速度恒定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变化时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⑵物体运动的轨迹(直线还是曲线)则由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成角度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1、定义: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水平初速度开始的运动。
2、条件:a、只受重力;b、初速度与重力垂直.可推广为物体做类平抛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到的恒力方向与物体的初速度方向垂直。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概念、规律】 一、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运算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对曲线运动规律的理解 1.曲线运动的分类及特点(1)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恒定不变. (2)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变化. 2.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 3.速率变化情况判断(1)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 (2)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减小; (3)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率不变. 考点二 运动的合成及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均是矢量,故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运动的性质判断⎩⎪⎨⎪⎧加速度或合外力⎩⎨⎧变化:变加速运动不变: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或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共线:直线运动不共线:曲线运动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 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进行各量的合成运算.【思想方法与技巧】两种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例一、小船渡河模型1.模型特点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小船渡河模型.2.模型分析(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2)三种速度: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水流速度)、v(船的实际速度).(3)两个极值①过河时间最短:v1⊥v2,t min=dv1(d为河宽).②过河位移最小:v⊥v2(前提v1>v2),如图甲所示,此时x min=d,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cos α=v2v1;v1⊥v(前提v1<v2),如图乙所示.过河最小位移为x min=dsin α=v2v1d.3.求解小船渡河问题的方法求解小船渡河问题有两类:一是求最短渡河时间,二是求最短渡河位移.无论哪类都必须明确以下三点:(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分运动和合运动,在船的航行方向也就是船头指向方向的运动,是分运动;船的运动也就是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一般情况下与船头指向不共线.(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按实际效果分解,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沿水流方向和船头指向分解.(3)渡河时间只与垂直河岸的船的分速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二、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1.模型特点绳(杆)拉物体或物体拉绳(杆),以及两物体通过绳(杆)相连,物体运动方向与绳(杆)不在一条直线上,求解运动过程中它们的速度关系,都属于该模型.2.模型分析(1)合运动→绳拉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v(2)分运动→⎩⎨⎧其一:沿绳或杆的分速度v 1其二:与绳或杆垂直的分速度v 2(3)关系: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3.解决绳(杆)端速度分解问题的技巧(1)明确分解谁——分解不沿绳(杆)方向运动物体的速度; (2)知道如何分解——沿绳(杆)方向和垂直绳(杆)方向分解;(3)求解依据——因为绳(杆)不能伸长,所以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第二节 抛体运动【基本概念、规律】 一、平抛运动1.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2.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以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以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2gt 2. (3)合运动①合速度:v =v 2x +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0=gt v 0. ②合位移:x 合=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tan α=y x =gt2v 0.二、斜抛运动 1.性质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为抛物线.2.规律(以斜向上抛为例说明,如图所示)(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v 0cos θ. (2)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v y =v 0sin θ-gt .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飞行时间:由t =2hg 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2.水平射程:x =v 0t =v 02hg ,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3.落地速度:v t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v y v x =2ghv 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甲所示.5.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乙中A点和B点所示.(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6.“化曲为直”思想在抛体运动中的应用(1)根据等效性,利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在这两个方向上分别求解.(2)运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求出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等.考点二与斜面相关联的平抛运动1.斜面上的平抛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要运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规律,还要充分运用斜面倾角,找出斜面倾角同位移和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关系,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常见的模型如下:2.(1)从斜面上某点抛出又落到斜面上,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等于斜面倾角;(2)从斜面外抛出的物体落到斜面上,注意找速度方向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考点三与圆轨道关联的平抛运动在竖直半圆内进行平抛时,圆的半径和半圆轨道对平抛运动形成制约.画出落点相对圆心的位置,利用几何关系和平抛运动规律求解.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1)在解决临界和极值问题时,正确找出临界条件(点)是解题关键.(2)对于平抛运动,已知平抛点高度,又已知初速度和水平距离时,要进行平抛运动时间的判断,即比较t1=2hg与t2=xv0,平抛运动时间取t1、t2的小者.(3)本题中,两发子弹不可能打到靶上同一点的说明:若打到靶上同一点,则子弹平抛运动时间相同,即t =Lv 0+v =L -90v ,L =3 690 m ,t =4.5 s >2hg =0.6 s ,即子弹0.6 s 后就已经打到地上.第三节 圆周运动【基本概念、规律】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描述物体圆周运动的快慢,v =Δs Δt =2πrT .2.角速度:描述物体转动的快慢,ω=ΔθΔt =2πT .3.周期和频率:描述物体转动的快慢,T =2πr v ,T =1f . 4.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a n =rω2=v 2r =ωv =4π2T 2r .5.向心力: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F n =ma n . 二、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 项目 匀速圆周运动 非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 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圆周运动 运动特点 F 向、a 向、v 均大小不变,方向变化,ω不变F 向、a 向、v 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ω发生变化向心力F 向=F 合由F 合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三、离心运动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供需关系与运动如图所示,F 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则: (1)当F =mω2r 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 =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3)当F <mω2r 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 (4)当F >mω2r 时,物体逐渐靠近圆心.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1.运动实例:圆锥摆、火车转弯、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飞行等.2.重力对向心力没有贡献,向心力一般来自弹力、摩擦力或电磁力.向心力的方向水平,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3.涉及静摩擦力时,常出现临界和极值问题. 4.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解题方法(1)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的来源,涉及临界问题时,确定临界条件; (2)确定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半径; (3)应用相关力学规律列方程求解.考点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1.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有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两种.2.只有重力做功的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圆周运动,遵守机械能守恒.3.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既有临界问题,又有能量守恒的问题.4.一般情况下,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问题只涉及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两种情形.考点三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圆周运动常与平抛(类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组合而成为多过程问题,除应用各自的运动规律外,还要结合功能关系进行求解.解答时应从下列两点入手:1.分析转变点:分析哪些物理量突变,哪些物理量不变,特别是转变点前后的速度关系.2.分析每个运动过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明确遵守的规律.3.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题,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平抛运动问题,用牛顿定律求解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是找到两者的速度关系.若先做圆周运动后做平抛运动,则圆周运动的末速等于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若物体平抛后进入圆轨道,圆周运动的初速等于平抛末速在圆切线方向的分速度.【思想方法与技巧】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轻杆、轻绳”模型1.模型特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至轨道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的“过山车”等),称为“轻绳模型”;二是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小球在弯管内运动等),称为“轻杆模型”.2.模型分析绳、杆模型常涉及临界问题,分析如下:(1)定模型:首先判断是轻绳模型还是轻杆模型,两种模型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不同,其原因主要是“绳”不能支持物体,而“杆”既能支持物体,也能拉物体.(2)确定临界点:v 临=gr ,对轻绳模型来说是能否通过最高点的临界点,而对轻杆模型来说是F N 表现为支持力还是拉力的临界点. (3)定规律: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第四节 万有引力与航天【基本概念、规律】 一、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 =G m 1m 2r 2,其中G =6.67×10-11 N·m 2/kg 2.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其中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二、宇宙速度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2.相对论时空观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有关,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不同. 3.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a n =m v 2r =mω2r =m 4π2r T 2(2)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 MmR 2=mg (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4πGR .(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①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 3GT 2; ②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 ρ=M V =M 43πR 3=3πr 3GT 2R 3;③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 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3.(1)利用圆周运动模型,只能估算中心天体质量,而不能估算环绕天体质量.(2)区别天体半径R 和卫星轨道半径r :只有在天体表面附近的卫星才有r ≈R ;计算天体密度时,V =43πR 3中的R 只能是中心天体的半径.考点二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运算 1.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2.卫星运动中的机械能(1)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和沿椭圆轨道运动,机械能均守恒,这里的机械能包括卫星的动能、卫星(与中心天体)的引力势能.(2)质量相同的卫星,圆轨道半径越大,动能越小,势能越大,机械能越大. 3.极地卫星、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 (3)同步卫星①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②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 =24 h =86 400 s. ③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④高度一定:卫星离地面高度h =3.6×104 km.⑤速率一定:运动速度v=3.07 km/s(为恒量).⑥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考点三卫星(航天器)的变轨问题1.轨道的渐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变化,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轨道半径r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2.轨道的突变由于技术上的需要,有时要在适当的位置短时间启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使飞行器轨道发生突变,使其进入预定的轨道.(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G Mmr2<mv2r,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 Mmr2>mv2r,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卫星的发射和回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不论是轨道的渐变还是突变,都将涉及功和能量问题,对卫星做正功,卫星机械能增大,由低轨道进入高轨道;对卫星做负功,卫星机械能减小,由高轨道进入低轨道.考点四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1.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既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的求法:(1)GMmR2=mv21R,所以v1=GMR. (2)mg=mv21R,所以v1=gR.【思想方法与技巧】双星系统模型1.模型特点(1)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且间距保持不变.(2)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3)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2.模型分析(1)双星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相等,各以一定的速率绕某一点转动,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在一起.(2)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双星绕共同的中心做圆周运动时总是位于旋转中心的两侧,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4)双星轨道半径之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3.(1)解决双星问题时,应注意区分星体间距与轨道半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r为两星体间距离,向心力公式中的r为所研究星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2)宇宙空间大量存在这样的双星系统,如地月系统就可视为一个双星系统,只不过旋转中心没有出地壳而已,在不是很精确的计算中,可以认为月球绕着地球的中心旋转.求极值的六种方法从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来看,考查极值问题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这类试题既能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又能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将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下面介绍极值问题的六种求解方法. 一、临界条件法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利用临界条件和关系建立方程组求解,这是高中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二、二次函数极值法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当a >0时,y 有最小值y min =4ac -b 24a ,当a <0时,y 有最大值y max =4ac -b 24a .也可以采取配方法求解. 三、三角函数法某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三角函数关系,可根据三角函数知识求解极值. 四、图解法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求矢量极值问题,如动态平衡问题,运动的合成问题,都是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求最小值. 五、均值不等式法任意两个正整数a 、b ,若a +b =恒量,当a =b 时,其乘积a ·b 最大;若a ·b =恒量,当a =b 时,其和a +b 最小. 六、判别式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b 2-4ac ≥0时有实数根,取等号时为极值,在列出的方程数少于未知量个数时,求解极值问题常用这种方法.第五节 功和功率【基本概念、规律】 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2.公式:W =Fl cos_α.适用于恒力做功.其中α为F 、l 方向间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3.功的正负判断(1)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2)α>9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该力做功. (3)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特别提示:功是标量,比较做功多少看功的绝对值. 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1)定义式:P =Wt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2)推论式:P=Fv cos_α.(α为F与v的夹角)【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恒力做功的计算1.恒力做的功直接用W=Fl cos α计算.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上式均适用.2.合外力做的功方法一: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l cos α求功.适用于F合为恒力的过程.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做的功.3.(1)在求力做功时,首先要区分是求某个力的功还是合力的功,是求恒力的功还是变力的功.(2)恒力做功与物体的实际路径无关,等于力与物体在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或等于位移与在位移方向上的力的乘积.考点二功率的计算1.平均功率的计算:(1)利用P=W t.(2)利用P=F·v cos α,其中v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的计算:利用公式P=F·v cos α,其中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注意:对于α变化的不能用P=Fv cos α计算平均功率.3.计算功率的基本思路:(1)首先要明确所求功率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对应于某一过程的功率为平均功率,对应于某一时刻的功率为瞬时功率.(2)求瞬时功率时,如果F与v不同向,可用力F乘以F方向的分速度,或速度v乘以速度v 方向的分力求解.考点三机车启动问题的分析1.两种启动方式的比较v↑⇒F=P不变v↓⇒a=F-F阻m↓F-F2.三个重要关系式(1)无论哪种运行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v m=PF min=PF阻(式中F min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F阻).(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速度不是最大,即v=P F<v m=P F阻.(3)机车以恒定功率运行时,牵引力做的功W=Pt.由动能定理:Pt-F阻x=ΔE k.此式经常用于求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的位移大小.3.分析机车启动问题时的注意事项(1)在用公式P=Fv计算机车的功率时,F是指机车的牵引力而不是机车所受到的合力.(2)恒定功率下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可用W=Pt计算,不能用W=Fl计算(因为F是变力).(3)以恒定牵引力加速时的功率一定不恒定,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常用W=Fl计算,不能用W=Pt计算(因为功率P是变化的).【思想方法与技巧】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一、动能定理法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求恒力功也适用于求变力功.二、平均力法如果力的方向不变,力的大小对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即F=kx+b)时,F由F1变化到F2的过程中,力的平均值为F=F1+F22,再利用功的定义式W=F l cos α来求功.三、微元法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时,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可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认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通过微元法不难得到,在往返的运动中,摩擦力、空气阻力做的功,其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四、等效转换法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即效果相同,则可以通过计算该恒力做的功,求出该变力做的功,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也就是说通过关联点,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这种方法称为等效转换法.五、图象法由于功W=Fx,则在F-x图象中图线和x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F做的功.在x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功,x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功.六、用W=Pt计算机车以恒定功率P行驶的过程,随速度增加牵引力不断减小,此时牵引力所做的功不能用W=Fx来计算,但因功率恒定,可以用W=Pt计算.第六节动能动能定理【基本概念、规律】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表达式:E k =12mv 2.3.单位:焦耳,1 J =1 N·m =1 kg·m 2/s 2. 4.矢标性:标量. 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 =E k2-E k1=12mv 22-12mv 21. 3.适用范围(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表明了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两个关系: ①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 ②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2)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 、l 、m 、v 、W 、E k 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问题时,优先考虑使用动能定理.2.运用动能定理需注意的问题(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不必深究物体运动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细节,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功及过程初末的动能.(2)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计算时要把各力的功连同正负号一同代入公式.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 受哪些力→各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做多少功→各力做功的代数和(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4)列动能定理的方程W 合=E k2-E 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考点二 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问题 解决物理图象问题的基本步骤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象,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线下的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分析解答问题.或者利用函数图线上的特定值代入函数关系式求物理量.4.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分清图象的类型.若是F -x 图象,则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
(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第1页共13页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举例: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2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 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P蜡块的位置v v xv y 涉及的公式:22y x v v v += xy v v =θtan θv v 水 v 船 θ 船v d t =m in ,θsin d x = 水船v v=θtand第五章 平抛运动§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曲线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一)小船过河问题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 模型三:间接位移x 最短:[触类旁通]1.(2011 年上海卷)如图 5-4 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 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率为( C )。
d v v 水v θ 当v 水<v 船时,x min =d , θsin 船v d t =, 船水v v =θcos A v 水v 船 θ 当v 水>v 船时,L v v d x 船水==θcos min , θsin 船v d t =,水船v v =θcos θθsin )cos -(min 船船水v L v v s = θ v 船 dαsin .v A αsin .vB αcos .vC αcos .v D解析:依题意,船沿着绳子的方向前进,即船的速度总是沿着绳子的,根据绳子两端连接的物体在绳子方向上的投影速度相同,可知人的速度 v 在绳子方向上的分量等于船速,故 v 船=v cos α,C 正确. 2.(2011 年江苏卷)如图 5-5 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 A 点和 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 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 OA =OB.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 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C)A .t 甲<t 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解析:设游速为v ,水速为v 0,OA =OB =l ,则t 甲=l v +v 0+l v -v 0;乙沿OB运动,乙的速度矢量图如图4所示,合速度必须沿OB 方向,则t 乙=2·l v 2-v 2,联立解得t 甲>t 乙,C 正确. (二)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电动力学
1、电势:定义为电位差,又称作电位,是电荷的位置的比较基准,它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的值是不同的,电势的单位是伏特。
2、电压:指电荷穿过某电阻器时所受的电势单位差,它在某空间位置上具有同样的值,电压的单位是伏,又称作千伏特。
3、电阻:定义为电流穿过某介质时所受的阻力,它取决于电路、电极间的间距、介质的性质、电路的形状和温度等因素,它的单位是欧姆。
4、电流:定义为每秒钟通过相同单位面积处的电荷量,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5、电流守恒定律:定义为电路中所有分支处电流相加等于总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守恒在总电路中。
7、电能:定义为电荷在电势升高的过程中所用的能量,电能的单位是焦耳。
二、电磁现象
1、电感:定义为电磁感应现象的结果,即电流在绕组间的电感之间的变化,电感的单位是亨利。
2、磁感:定义为磁波在磁路中的传播行为,它可以是磁阻现象或者电磁感应现象,磁感的单位是亨利。
3、磁阻现象:定义为一个物体对磁场的阻力,即对附近磁场的阻抗,磁阻现象的单位是欧姆。
4、磁场:定义为磁铁或者线圈等电磁设备在其周围形成的电磁场,它可以看作一个曲线,磁场的单位是特斯拉。
5、磁通现象:定义为实际的磁性体在磁场中的磁力线的变化,即磁通的现象,磁通现象的单位是特斯拉。
7、磁场类型:定义为电磁设备周围形成的磁场的特性或类型,共分为线性磁场、圆形磁场和碟形磁场等等。
8、磁电效应:定义为当线圈或两个导电物体介质间发生电磁交换时,磁场对电流的影响现象,它是电磁声的必要因素之一,磁电效应的单位是特斯拉/安培(T/A)。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引言高中物理必修二主要涉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概念解释: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2.公式及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ΔE = 0,其中ΔE表示系统内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3.典型例题解析: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通过一定的距离后,速度变为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解物体下落的高度。
三、动量守恒定律1.概念解释: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公式及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Σp = 0,其中Σp表示系统内物体动量的总和。
3.典型例题解析: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在一光滑水平面上发生碰撞。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解碰撞后物体的速度。
四、能量守恒定律1.概念解释: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各种能量形式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2.公式及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ΔU = 0,其中ΔU表示系统内各种能量形式之和的变化。
3.典型例题解析: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解物体滑动的距离。
五、电磁学1.静电场a.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
b.电场强度: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
c.电势差:电势差表示两个点在电场中的能量差。
d.电场线:电场线是表示电场方向的虚拟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基本知识点
恒定不变的;匀速圆周运动是周期性运动。 (2)性质:变速、变加速曲线运动。 (3)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①合外力(向心力) :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向心力 Fn ma m v2 4 2 mrω2 mr 2 mr 4 2 f 2 ,各种性质的力均可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只 r T
小,其取植范围是 mg>N>0. ③当 v=(gr)1/2 时,N=0. ④当 v>(gr)1/2 时,外轨对小球有竖直向下的压力,其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2、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问题 在与圆周运动相联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中,由于圆周运动的周期性特点, 特别是时间的周期性,位置的周期性导致了问题结论的周期性。 3、圆周运动的连接体 两个或多个物体通过绳子、弹簧、摩擦力连接绕共同的圆点做圆周运动,解题 方法同牛顿定律中连接体解题方法,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注意运用牛顿第 三定律。
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对运动质点不做功。 ②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匀速”理解为“匀速率”,即速度的大小不变。 3、一般圆周运动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指向圆心,合力的一个分力指向圆心,充当向心力,另一个分力 沿切线方向,改变速度的大小。
三
1、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圆周运动中的常见问题
(1)水平面内的临界问题、模型:火车转弯。 在水平方向按 F=m v2/R 或 F=mrω2 列方程。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平衡,可按 F=0 列 方程,然后联立求解。 此类问题的常见临界状态: ①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②物体与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③弹簧的伸长与缩短。 (2)常见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高点临界条件分析: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对于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 圆周运动的问题,中学物理中只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 出现有关最高点的临界问题. <1>.轻绳约束、单轨约束条件下,小球过圆周最高点: ①临界条件:小球达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单轨的弹力刚好 等于零,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 即:mg=mv 临 2/r 临界速度 v 临=(gr)1/2 ②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v 临(此时绳、轨道对球分别产生拉力、压力) . ③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v 临(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就脱离了轨道) . <2>.轻杆约束、双轨约束条件下,小球过圆周最高点: ①临界条件:由于轻杆和双轨的支撑作用,小球恰能达最高 点的临界速度 v 临=0。 ②轻杆约束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弹力: a、当 v=0 时,杆对小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mg. b、当 0<v<(gr)1/2 时,杆对小球的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减 小,其取植范围是 mg>N>0. c、当 v=(gr)1/2 时,N=0. d、当 v>(gr)1/2 时,杆对小球有指向圆心的拉力,其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3>.图(b)所示的小球过最高点时,双轨对小球的弹力情况: ①当 v=0 时,内轨对小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mg. ②当 0<v<(gr)1/2 时,内轨对小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N,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减 -2-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高中物理必修二主要包括力学、热学与热力学、波动和光学三个模块。
下面将对这些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整理。
一、力学模块1.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与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等;-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惯性系、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动量的定义与公式、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化表达;-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的性质与特点。
2. 动能与机械能- 动能:动能的定义与公式,动能与功的关系,动能定理;- 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守恒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与应用。
3. 动力学-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特点与性质、角速度与线速度、离心力与向心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绳子拉力、平衡与倾斜力、速度与加速度、竖直上抛运动、车辆行驶等。
4.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万有引力与质量、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关系;- 地球重力:地球的重力与物体重量、落体运动、自由落体。
二、热学与热力学模块1. 热现象与温度- 热学基本概念:热、温度、热平衡、热量等;- 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温度计的原理与分类。
2. 理想气体- 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摩尔分数的概念;-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与应用;- 理想气体的性质:理想气体的温度、压强、体积与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3. 热传递与传热方式-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传导和热对流的特点与实例;- 热辐射的特点与实例。
4. 相变与气体分子动理论- 相变的基本概念与条件:气体的凝华、沸腾以及液体的汽化、结晶等;-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推论:分子自由度、平均动能、温度与分子速度的关系;三、波动和光学模块1. 机械波- 机械波的基本特点:波的定义、周期、频率、波长、波速等;- 机械波传播的基本规律:波的反射、折射、绕射、干涉和衍射等。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同步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五章抛体运动 (1)5.1曲线运动 (1)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6)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7)5.4抛体运动的规律 (24)专题抛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33)第六章圆周运动 (38)6.1圆周运动 (38)6.2向心力 (46)6.3向心加速度 (53)6.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58)专题课向心力的应用和计算 (70)专题课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74)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78)7.1行星的运动 (78)7.2万有引力定律 (83)7.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91)7.4宇宙航行 (98)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107)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11)8.1功与功率 (111)8.2重力势能 (122)8.3动能和动能定理 (128)8.4机械能守恒定律 (135)8.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41)专题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48)第五章抛体运动5.1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特别提示]数学中的切线不考虑方向,但物理学中的切线具有方向。
如图所示,若质点沿曲线从A运动到B,则质点在a点的速度方向(切线方向)为v1的方向,若从B运动到A,则质点在a点的速度方向(切线方向)为v2的方向。
2.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运动性质由于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变化的,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当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丢出的沙包在空中做什么运动?沙包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时刻有什么特点?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吗?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都沿该时刻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一定是变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曲线运动中某时刻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相应位置点的切线方向。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摘要:一、前言二、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2.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三、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的概念2.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四、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2.第二定律3.第三定律五、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六、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七、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八、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九、结束语正文:一、前言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科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和理论。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必修二是十分关键的一本书,它涵盖了物理中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二、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轨迹的变化。
曲线运动的特征主要包括轨迹是曲线、速度方向时刻变化、速度大小不断变化等。
在曲线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v^2 = u^2 + 2as 进行计算。
三、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是: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地心,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有关。
四、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中十分基础的定律,它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五、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定律,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许多物理问题中,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