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质感解析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https://img.taocdn.com/s3/m/7c868738ee06eff9aef8074a.png)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2 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感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知识与技能: 学习不同质感的基本表现方法。
观察——表达——尝试——表现。
过程与方法: 灵活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
准确而恰当的表现物体的质感。
铅笔、橡皮,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第一课时一、讲交流。
1、什么是质感?质感是物体具有的特质,质感体验是人的感官经验的积累评价导入。
2、什么是肌理?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肌理有天然和人工之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3、绘画中质感的表现: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再现其特质,使其符合人们的感觉。
二、对合作(一)探究阶段(媒体展示图片)比较交流、观察比较一:牛仔——皮毛——丝绸观察比较二:玻璃——岩石——不锈钢(二)交流感受物体肌理、质感牛仔——粗糙、无光泽、厚重、不光滑皮毛——蓬松、有光泽、柔软、光滑丝绸——细腻、有光泽、柔软、光滑感受粗犷、奔放温暖、高贵华丽、典雅独立思考。
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及达能力。
玻璃——坚硬、透明、光滑、能反光晶莹、纯净岩石——坚硬、不透明、粗糙、无光泽朴实、原始不锈钢——紧密、不透明、光滑、能反光冰冷、现代两大类不同质感的静物:用不同材质制作的物体光滑度、厚度、硬度、透明度不同,表现着不同质感。
1、粗质感的静物:如:陶土器(砖头、陶罐),竹木制品,粗织纤维(呢、麻、牛仔……),以及一些表面粗糙的物体(核桃等)。
特点:质地较粗,表面反射光线能力不很强,受环境的影响也不明显。
2、细质感的静物:如:上釉瓷器,金属器皿(不锈钢制品),玻璃制品,表面光滑的蔬果(苹果西红柿等),石膏制品,皮革,棉布,绸布等。
特点: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受光源及环境的影响。
三、深品味、不同质感静物的表现要点:学生探入提高。
1、通过粗细质感静物对比表现质感。
2、通过明暗对比表现质感。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1537cd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a.png)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这⼀课的内容,它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与评述的综合课型。
该课提出的是美术知识中的⼀个重要⽅⾯——“质感”。
通过这⼀课的学习,让七年级的学⽣了解质感,学习画出质感的⼏种⽅法。
初步了解质感在绘画中的重要意义,学⽣们在欣赏和动⼿尝试中感受各种材质的⾃然特质。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学⽣。
他们对“质感”是陌⽣的,但对材质的⾃然纹理是⽐较熟悉的,因为他们都是来⾃农村的孩⼦,特别对⾃然材料感受很深。
他们只是不知道对这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就叫“质感”,也不清楚质感在美术作品中的⼴泛运⽤,更不知道如何去表现质感。
这需要教师使⽤正确的教学⽅法进⾏引导,更直观的进⾏实物效果展⽰,尽量使⽤多媒体去分析画家作品中的质感,讨论质感的运⽤,展⽰材质实物图⽚,增强视觉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第⼀课时教学⽬标:知识⽬标:了解质感,学习⽤形状去表现质感。
过程⽬标:通过欣赏与观察,了解质感。
通过观察与练习表现⽅式,体会质感的表现。
情感⽬标:感受材质本⾝的美,学习细⼼观察⽣活中的材料纹理,感受质感之美。
进⼀步提⾼观察能⼒及培养对⽣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质感,学习⽤形状去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感受材料中的质感,理解作品中质感的表现。
教学⽅法:欣赏、评述、练习表现、讨论交流。
教具:课本、教学课件、实物材料(⽯头、树⽪、⽻⽑、棉布等)。
学具:课本、铅笔、橡⽪、绘图纸张。
教学过程:⼀、导⼊新课欣赏作品《根》,同时播放歌曲“黄⼟⾼坡”,画家对黄⼟地地表质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牵引着观赏者的思绪。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共同学习新课1)何为质感教师提问:刚刚看了《根》这张画,黄⼟地感觉很强烈,那么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画家笔下的质感 二
![画家笔下的质感 二](https://img.taocdn.com/s3/m/5a326b315727a5e9856a6189.png)
• 1、什么是质感? • 是指某个东西的材质、面料等给人带来的感觉 • 2、质感主要是通过哪两种手段感知物体的。 • 触觉、视觉
复习:列举不同的质感类型,并举出一 种属于这种质感的物质
• • • • • • • • 粗糙: 树、石头、板砖 细腻 皮肤、丝绸 柔软 羽毛、衣服 坚硬 玻璃、金属 光滑程度
软硬程度
用形状表现质感
• • • • P16 三种线描折叠的长条,从质感的硬到软进行排序 中——左——右 同样是长条,为什么会有质感的差别?体现在什 么方面? • 原因:轮廓线条的差别 • 1、线条的直与曲
• 2、转折过渡的尖锐与平缓
思考:练习:勾画纸与绸缎的外形轮廓表 现相应的质感
• 1、轮廓线 ——长、直还是弯、曲 • 2、转折 ——尖锐还是平缓
连连看:把线与所相应质感的物体相连
• 长直线 • 短弯线 • 轻、柔线 • 粗糙线 • 重线
毛绳 不规整的狗毛 石块 羽毛 规整的砖头
思考练习:请在三个木桩内用三种不同 的线条表现三种质感
用外形表现质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面包 • 砖头 • 棉花
用线条表现质感
• 线条的类型:
• 长直线 • 短弯线 • 轻、柔线 • 粗糙线 • 重线 毛绳 不规整的狗毛 石块 羽毛 规整的砖头
长、直线
思考:粗糙的面包与细腻的石膏应该哪 个线条密集?哪个线条疏散?
• 粗糙的物体:线条粗犷、疏散
细腻的物体:线条细致、紧密
轻、细、长弯线
短、粗糙、重线
画家笔下的质感71825
![画家笔下的质感71825](https://img.taocdn.com/s3/m/97c996acaef8941ea66e0521.png)
美术七年级(下)第第 46 课课
教 师 :谢 永 强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美术作品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质感(肌理)
A
9
一、质感的含义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如固态、液态、气态) 特质的感觉。在造型艺术中,指艺术家对不同物态运用不同 手法所所表现出的真实感。
感受 华丽、典雅
A
14
质感 柔软、蓬松
感受 温暖、舒适
A
15
质感 透明、反光强
感受 晶莹、纯净
A
16
质感 光滑、温和
感受 清新、高雅
A
17
活动二:探究学习
《根》油画 瞿亚申 贺大田 A
讨论: 你如何分析、欣赏、
领悟这幅作品? (提示:是什么→像
什么→什么质感→什么 主题→如何表现等)
满目黄土的高原上沟
出来。
A
27
A
28
A
29
A
30
A
31
A
32
A
33
A
34
A
35
A
36
A
37
谢谢观赏!
A
38
A
10
一、质感的分类与区别
质感可分为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 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
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
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
A
11
活动一:观看感受
画家笔下的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https://img.taocdn.com/s3/m/75297fe4998fcc22bcd10d1c.png)
《画家笔下的质感》
一、质感
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质感:(小活动)观察触摸实物,用大屏幕观察树木由嫩到老树干的变化,人由小到大到老皮肤的变化,地面由湿润到干涸的表面变化来展示质感
二、表现质感
(一)拓印表现
如何将物体的质感转化到画面中:(小活动)用拓印的方法迅速将物体的纹理表现在画面上(提供毛衣、粗布、树叶、衣服袖口、木块也可让学生就地取材:眼镜盒、衣服标志、袖口、鞋底)
(二)画笔表现
用形状表现质感:
可选用一张白纸,用几种状态体会不同的质感:一是整张A4纸时,二是将纸揉作一团体会表面质感,三是将纸折成扇子体会质感,四是现场将纸一端剪成细条状体会,五是将纸撕成小碎屑体会质感·····(教师演示学生谈体会)
用线条表现质感:
找生活中的线型物体:如能找到体现各种线条质感的绘画作品更好刚(毛衣针、烧烤的竹签)看用刚的线条表现的作品,光滑(丝巾搭在胳膊上下垂时的线条、头发)看作品,(以此类推)轻(羽毛、棉花绒绒)柔(线)粗糙(麻绳、粗毛线)重(铁丝)先让学生说,再展示手中的物体,再顺势在黑板上画一下线条
(接下来是学生活动:用线条表现质感小练习)
用笔触表现质感:作为用线条表现质感的一部分,用笔直接画即可,不用费很多时间
(以上是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
另外,本节课开头展现的作品好像还要体现一点爱国情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可联系到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爱国;呼吁学生节约水源、保护环境。
初中美术_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ef05867d5bbfd0a795673de.png)
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学习绘画中不同质感的基本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学情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七年级各班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思维较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有一些学生的表现欲望较强,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
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美术技能及想象能力尚有差距。
所以这学期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要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分层因材施教。
重点还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欣赏导入1、欣赏油画《根》。
提问:你觉得这幅作品中画的是什么?像什么? 学生欣赏、自主回答。
2、教师引导,引出课题《画家笔下的质感》。
活动2【导入】对比研究:1、绘画中质感的表现: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再现其特质,使其符合人们的感觉。
什么是质感?质感是物体具有的特质,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体的触觉或视觉的感受。
2、探究、交流感受小组合作研究。
通过实物,学生从视觉和触觉等方面感受不同物体的不同质感。
皮毛质感:蓬松、有光泽、柔软;感受:温暖、舒适。
丝绸质感:细腻、有光泽、柔软;感受:华丽、典雅。
玻璃质感:坚硬、透明、光滑、能反光;感受:晶莹、纯净。
石头质感:坚硬、不透明、粗糙、无光泽;感受:朴实、顽强。
两大类不同质感的静物:用不同材质制作的物体光滑度、硬度、透明度不同,表现着不同质感。
粗质感的静物: 质地较粗,表面反射光线能力不很强,受环境的影响也不明显。
画家笔下的质感2
![画家笔下的质感2](https://img.taocdn.com/s3/m/38bb9bdcb9f3f90f76c61bc1.png)
用线条表现质感
• 线条是表现质地的外部条件,是表现质 量感的一种手段。采用不同的线条,能表 现出物体不同的质感。所以质地不同,用 线的方法就有不同。如线条的长短、挺直、 弯曲、粗细、宽窄、轻重、深浅以及排线 的方法、疏密、繁简、层次的多少等等, 它们对物体的质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质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探索
•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周围的事物,选一种自 己喜欢的,然后试着改变它的质感,看看 能出现什么样的效果?
画家笔下的质感
昌乐外国语学校 王小健
回顾上节课知识点
• 1、什么是质感?
• 2、质感主要是通过哪两种运用绘画手段表现出几种不同物品的 质感。 • 关注生活中的景物,不断发现和感受质感 之美。
用形状表现质感 • 1、质感不同的物体形态变化是 不同的。 • 2、要特别注意转折的地方,硬 或软,薄或厚的不同都可以表 现出不同的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分析
![画家笔下的质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02d7a8d0d233d4b14e69b3.png)
教学总结:
教师回顾本课时的学习情况,总结学生整个第1课学习的表现。
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为今后的美术学习过程指明方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表扬,对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肯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透视知识掌握,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生对透视的掌握程度也产生了一些差异,但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感受声音联想物象,为创作提供提供了指导。
探究体验
2、评画并讲解
石头:线条粗而重,体现粗糙、坚硬的质感。
流水:线条弯曲而轻柔,体现透明、轻滑的质感。
狂风:线条直、重而流畅,体现猛烈、狂放、随意的质感。
3、小结:线条变化非常丰富,在描绘质感方面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如曲线、直线、轻线、重线等。
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及写生经验,但素描基础薄弱,对色彩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知识面比较狭隘,已形成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习惯,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设计思路
1、讲授课程内容过程中配以实物照片和写生效果,让学生结合老师的讲和自己的看,达到分析、比较、认识物体质感特点的目的。这个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主动找规律,主动分析认识物体的质感特点。
创作体验
展示几种不同质感的物体,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描绘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或组合的)形象和质感。
藤编篮子、绒毛玩具、玻璃鱼缸
学生创作,提供几种不同质感的物体,让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评议体验
展示学生作品
请同学自己介绍怎样理解所画物体的质感,你是怎样去体现的?
以学生自评为主,更好的展现了自己对不同物体质感的理解。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a4cc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8.png)
在产品设计和室内设计中,质感的运用至关重要。合适的质 感能够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室内设计的风格,给人带来舒适和 愉悦的感受。
02
画家如何表现质感
使用色彩表现质感
色彩的冷暖、明暗和饱和度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 例如,暖色调可以用来表现柔软、温暖的质感,而冷色调则 可以用来表现坚硬、冰冷的质感。
想。
04
质感在绘画中的应用与欣赏
质感在绘画中的应用
01 02
表现主题情感
通过描绘物体的质感,画家可以传递出特定的情感和主题。例如,粗糙 的表面可能暗示沉重、沉稳的情感,而光滑的表面则可能传达轻盈、优 雅的情感。
增强画面真实感
通过对质感的精细描绘,画家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使观众感觉仿佛能 够触摸到画中的物体。
作品分析
这幅作品通过细腻的光影变化和色彩 渐变,将蒙娜丽莎的皮肤和衣物等不 同材质的质感表现得十分逼真。
当代画家的质感作品
总结词:创新技法,个性鲜明 代表作品:《无题》
详细描述:当代画家在表现质感方面,注重创新 技法的运用和个性的表现。他们通过各种新的绘 画技术和材料,将质感的表现形式推向了新的高 度。
感受情感
通过观察画面的质感,感受画家想要传递的情感和主题。 注意画面的整体氛围和情感基调,以及质感在其中所起的 作用。
比较不同作品
将有质感的画作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表现质 感和整体效果上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 理解。
质感画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
艺术价值
质感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意义。它不仅展示了画家的技巧和才华,还传达了 情感、主题和观念,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用光线和阴影表现质感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df8ac75acfa1c7ab00cc4f.png)
教学设计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感的不同及表现不同质感的手法、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表达—尝试—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不同质地物体的美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认识质感及表现方法的不同,能运用不同方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法表现不同质感。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时间:2分钟)(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14至16页,19页。
思考:什么是质感?质感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师:同学们先触摸一下自己的校服和面前的课桌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一样吗?学生:校服:轻巧、柔软课桌:光滑、坚硬(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导入: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引出质感的分类: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二、观察比较:(感受质感,认识质感肌理)(时间:3分钟)师:展示几幅图片:欣赏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看到的质感反差较大的几组物质,看看它们的质感怎样?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总结(展示总结图片)三、初试锋芒:探究分析,质感的表现,用线条和笔触表现羽毛和石头的质感。
(时间:3分钟)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了解了物体的质感及感受,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同学们抬头看屏幕,我们用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展示线条和笔触图片)师:不同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来的质感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观察一下羽毛用什么线条来画呢?生:光滑的,轻的柔软的。
(石头:硬的、重的线条)动手小实践:展示羽毛和石头图片,让学生动手简单的画一画。
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或展示板上)画一画。
师在小组间来回指导学生。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602e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a.png)
通过表现物体的质感,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增强观众对画面的感知和认同。
质感的表现可以传递出画面的情感和氛围,如粗糙的表面可以传达出沉重、压抑的感觉,而光滑的表面则可以传达出轻盈、愉悦的感觉。
传递情感和氛围
增强触、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清晰的边缘,表现出物体的坚硬感。例如,在画金属、木材等物体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详细描述
03
CHAPTER
质感的表现手法
通过使用不同色彩的对比,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如深浅、冷暖等对比。
色彩对比
通过色彩的渐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纹理和层次感,增强质感的表达。
色彩渐变
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粗糙或光滑等不同质感。
色彩饱和度
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质感与情感表达
静物画的质感表现不仅是再现物体本身,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情感和主题意义,如通过表现破损的旧物来表达怀旧和哀伤的情感。
03
衣物质感
画家通过对衣物的纹理、质地、悬垂感和皱褶的处理,来表现衣物的质感和人物的体态。
01
皮肤质感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表现出皮肤的细腻纹理和光泽,以及不同的肤色和肤质特点。
总结词
通过运用水彩或水墨的技法,表现出湿润的氛围和物体的水润感。
详细描述
湿润的表面反射光线柔和,呈现出朦胧的效果。画家通过控制水分和色彩的融合,模拟出湿润的质感。
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反光效果,表现出金属的光泽和坚硬感。
总结词
金属表面反射光线强烈,呈现出高光和反光的特征。画家通过使用较硬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模拟出金属的质感。
夸张与变形
表现主义画家注重色彩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通过运用鲜艳、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画面的情感和氛围。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ca5d4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a.png)
温馨的色调
使用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光影 效果,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
围,传递喜悦的情感。
通过质感表达悲伤的情感
沉重的色彩
使用暗淡、沉重的色彩和浓重 的笔触,营造出压抑、沉闷的
氛围,表达悲伤的情感。
粗糙的纹理
通过表现粗糙、不平滑的纹理 和生硬的转折,强调悲伤情感 的沉重和痛苦。
静止的构图
使画面更加真实。
抽象绘画中的质感表现
油漆与墨水效果
抽象画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画法和颜料,创造出各种油漆与墨水效 果,使画面更加独特。
综合材料效果
抽象画家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如拼贴、刮痕、滴洒等 ,创造出各种质感和纹理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光影与色彩效果
抽象画家通过运用光影和色彩的变化和组合,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 和情感表达,使画面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表现鲜明、有冲击力的纹理和强烈的 转折,强调激动情感的紧张和兴奋。
动态构图
高饱和度的色调
采用动态的构图和跳跃的线条,营造出动 感十足、充满活力的画面,进一步传递激 动的情感。
使用高饱和度的色调和强烈的光影效果, 营造出紧张、激昂的感觉,强调激动的情 感。
05
画家笔下的质感与现实的关 系
画家如何通过质感表现现实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静物绘画中的质感表现
玻璃质感
画家通过描绘玻璃的透明度、反 射和折射等细节,表现出玻璃的 硬度和光泽等质感,使画面更加
逼真。
陶瓷与金属质感
画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画法和颜料 ,表现出陶瓷的细腻、光滑和金 属的光泽、硬度等质感,使画面
更加生动。
水果与蔬菜的质感
画家通过描绘水果和蔬菜的纹理 、颜色和形状等细节,表现出它 们的柔软、光滑和多汁等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https://img.taocdn.com/s3/m/e567f6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1.png)
厚重笔触
使用大量颜料堆叠,形成厚重 的质地,常用于表现肌理、质
感强烈的对象。
轻柔笔触
用较轻的力量和较小的笔触, 形成细腻、平滑的效果,常用 于表现光滑、细腻的表面。
笔触与质感的关联
01
通过不同的笔触,画家可以表现 出物体的不同质感,如粗糙的石 头、光滑的金属、柔软的毛发等 。
02
04
现实与画中质感的对比与联系
现实中的质感特点
现实中的质感是物体表面的纹理、 质地、色彩、光泽等视觉和触觉
的综合感受。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感特点, 如光滑、粗糙、柔软、坚硬等, 这些特点能够传达物体的属性和
特征。
现实中的质感是客观存在的,是 人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依据。
画中质感的夸张与提炼
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会对现实中的质感进行夸张和提 炼。
拓展作品的主题表达
质感可以作为作品主题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刻画特定的质感,画 家能够表达出特定的主题和思想。
提升作品的审美体验
质感能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感受,提升作品的审美体验 和观赏价值。
质感在艺术史中的地位与影响
艺术史中的重要元素
01
在艺术史上,质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被众多画家所
运用和发展。
推动艺术风格的创新
0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审美的变化,画家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
技巧,推动着艺术风格的创新和发展。
对后世的影响
0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优秀的质感表现作品成为后世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对后来的画
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色彩的运用与画家的情感表达
初中美术_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f337341a300a6c30c229fbc.png)
《画家笔下的质感》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
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
经过几周的美术教学工作,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
虽然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美术技能及想象能力尚有差距。
所以在此基础上重点还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夯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追求发展。
《画家笔下的质感》效果分析绘画中的质感是指触觉感受的视觉表现,通常包括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硬、软等质地。
绘画中表现的质感是通过描绘光影变化及物体表面的纹理手段获得的,其中也包括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等种种因素。
质感对增强绘画表现的感染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活动一”在赏析绘画作品之后,模仿画家的方式尝试表现,以草图形式表现感受为主。
学生能够表现物体的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材分析本课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编写,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美术作品中质感表现方法的研究、学习,了解绘画艺术语言,并运用于造型表现活动。
教材从油画《根》的欣赏赏析导入,画面以蛮荒高原山体质感的真实描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之感受苍凉久远的意境,联想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理解质感表现在绘画中的意义。
在油画《任弼时》中提取更多类材质,帮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丰富感受。
导入部分通过作品赏析帮助学生了解绘画中质感的表现,了解艺术表现与生活的关系,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同时,彰显了民族历史文化,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方法技能的学习从形和线两个方面展开,介绍了运用形状轮廓、线条笔触感受和表现物体质感的方法。
教材选择了适合本学段学生的表现方式和内容,立足于观察、理解、表现的教学过程。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分析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84a63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3.png)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分析【摘要】印象派油画以其独特的笔触风格而闻名,这种笔触给人以模糊而光滑的印象,强调了对光影的捕捉和情感的表达。
色彩在印象派油画中被大胆运用,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光影效果的表现则通过对色彩和笔触的运用来营造出立体感和动态感。
线条和形态处理简洁而抽象,突出了整体的表现力。
空间感在印象派作品中是通过笔触和色彩的叠加来创造的,呈现出一种虚实相间的感觉。
印象派油画的视觉特征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关键词】印象派、油画、笔触、视觉特征、特点、色彩运用、光影效果、线条、形态、空间感、艺术创作、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印象派是19世纪末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其成员包括莫奈、雷诺阿、德加等著名画家。
印象派艺术家们试图通过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表现出自然界瞬息万变的景象。
在印象派油画中,笔触成为了表现艺术家个性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同笔触的运用,艺术家们能够传达出各种情绪和主题。
印象派油画的笔触多变而自由,常常是粗糙而有力的,不拘泥于传统的细腻描摹。
这种笔触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象派艺术家对于现实世界的独特看法和个人风格。
通过深入分析印象派油画的笔触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重要艺术流派的影响力和独特魅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通过对其特点、色彩运用、光影效果、线条形态和空间感的分析,揭示印象派作品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魅力。
通过研究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印象派艺术家所追求的表现主义风格和意象的表达方式,进而对艺术创作提供灵感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深入挖掘其独特之处,为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的理解,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分析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52fb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3.png)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分析印象派油画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了色彩的纯粹性和明亮度,以及对光影的捕捉和感知。
在绘画中,印象派艺术家们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笔触技法,以表现出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直观感受。
以下是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分析:1. 短而粗的笔触:印象派画家经常使用短而粗的笔触来绘制画面中的各个要素。
这种笔触的特点是颗粒感强烈,笔触之间留下了明显的空隙,从而给人一种鲜明的触感和质感。
2. 断裂的笔触:印象派画家通常采用断裂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中的物体和景象。
他们不再在画布上画出完整的线条和形状,而是用断断续续的笔触来勾勒出物体的外形和轮廓,从而创造出一种模糊和不断变化的效果。
3. 点状的笔触:印象派画家还喜欢使用点状的笔触来描绘画面中的细节和颜色。
他们通过紧密排列的点状笔触来表现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以及物体的纹理和细微变化。
4. 快速和敏捷的笔触:印象派画家追求捕捉瞬间的感觉和氛围,因此他们的笔触通常是快速和敏捷的。
他们不再像传统的绘画技法那样慢慢勾勒和渲染,而是用快速的笔触来表现出画面中的动态和活力。
5. 同色调和颜色的混合:印象派画家在绘画中经常使用同色调和颜色的混合。
他们通过在画布上迅速涂抹相似的色彩,以模拟出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这种混合的笔触可以给人一种色彩斑斓和模糊的感觉。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可以总结为:颗粒感强烈的短而粗的笔触,断断续续的线条和形状,点状的笔触来描绘细节,快速和敏捷的笔触来表现动态和活力,以及同色调和颜色的混合来模拟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这些特征使得印象派油画具有一种独特的、模糊和不断变化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直观和感性的感受。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5762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0.png)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一、前言在绘画中,质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和观赏价值。
而质感的表现方法也是画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画家笔下的质感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质感的定义质感指的是物体在观察上所展现出来的质地和形态,它包括了对物体的触感、颜色、光泽、纹理等多方面的描述和表现。
三、画家如何表现质感画家们在绘画中,通过颜色、光影、纹理等手段来表现质感。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表现方法:1. 颜色的运用要想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首先要注意色彩的运用。
画家们通过不同的色彩和色调来刻画物体的色彩。
比如,青色和蓝色可以表现出冰冷的感觉,黄色和橙色可以表现出温暖的质感。
2. 光影的处理光影的处理是表现质感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明暗度可以表现出物体表面的起伏和光照情况,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画家们通过增强或减弱明暗度的差异来实现这种效果。
3. 纹理的刻画纹理表现的是物体表面具有的纹路和质地,画家通过细节的表现来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性和质感。
同时,画家们还要注意不同材质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比如水彩笔和油画笔的纹理表现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四、如何通过质感来提高绘画技巧通过对质感表现的掌握,学生可以提高绘画的技巧和水平。
具体方法如下:1. 观察技巧的提高要想更好的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首先要提高观察技巧。
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观察来了解物体的各种质感,同时可以通过模仿画家的做法来提高技巧。
2. 感性思维的训练在学生的绘画过程中,训练感性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想象和感受来创造出真实的质感效果,可以使画作更加贴近生活。
3. 实践和实验的重要性在绘画过程中,实践和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才能更好地掌握质感表现技巧。
五、结语在绘画中,质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画家笔下质感的分析和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绘画的技巧和水平,还可以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活动二:
分组讨论: 你如何分析、 欣赏、领悟这 幅作品? (提示:是什 么→像什么→ 什么质感→什 么主题→如何 表现等)
《根》油画 瞿亚申 贺大田
如此强调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自主学习活动三:
围绕《冠军的诞生》这一主 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 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讲。
清新、高雅
宁静迷清蒙晨的的湖露珠面,嫩绿的小草,大古自鬼磅老然礴斧为朴我壮神实们观工的带的的石来瀑奇屋无布石 斑驳限美沧妙桑的的自枯然树质感之美。
思考•练习
想一想,在生活中或旅行中有哪 些质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试着 说出几组质感反差明显的物质。
分析领悟:
——画家笔下的质感
1.画家画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主 题的?
画家笔下的质感ຫໍສະໝຸດ 察比较:请同学们观 察、触摸以下几 种物质,分组讨 论完成下表。
自主学习活动一: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觉。
物质
羽毛
质感
轻巧、柔软
感受
飘逸、柔美
石头
坚硬、粗糙
顽强、坚毅
丝绸
光泽、柔软、细腻
华丽、典雅
毛皮
柔软、蓬松
温暖、舒适
玻璃
透明、高光反光强烈 晶莹、纯净
玉器
光滑、温和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动手实践:
仿照《冠军的诞生》,选择自己 喜欢的主题,用草图的形式绘制能体 现质感的形象,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注:可以用文字详细说明)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