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学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三篇案例一:认识情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调节,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内容1. 情绪的类型:喜、怒、哀、惧。
2. 情绪的特点: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生理反应。
3. 情绪调节方法:深呼吸、倾诉、转移注意力等。
教学活动1. 情绪脸谱: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情绪脸谱,认识不同情绪。
2. 情绪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经历的喜怒哀乐,增进对情绪的认识。
3. 情绪调节游戏:引导学生参与情绪调节游戏,学会有效调节情绪。
案例二:培养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保持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良好习惯的意义:良好习惯有助于身心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2. 良好习惯的培养:制定计划、持之以恒、自我监控。
3. 良好习惯的例子:作息规律、锻炼身体、文明礼仪等。
教学活动1. 习惯养成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如每天阅读、锻炼等。
2. 良好习惯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习惯,互相学习、鼓励。
3. 自我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习惯。
案例三:学会与人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同理心。
3.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 沟通的意义: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有助于解决问题、增进了解。
2. 沟通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尊重对方。
3. 沟通场景:家庭、学校、朋友之间的沟通。
教学活动1. 沟通游戏:让学生参与沟通游戏,提高沟通技巧。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沟通场景,学会倾听和表达。
3. 沟通心得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沟通心得,互相借鉴、学习。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教学,旨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热门】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热门】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1.导入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
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
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我们今天就学习新的一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2.学文明理(1)教师通过放录音,讲[档案馆]里的故事,引导同学思考:佳佳在班上出了丑,到底是谁的错?应该怎样做?可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按课文提示,帮助学生明事理,让学生明白:习惯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3.活动明理(1)演一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学习剧中人物的某种精神,如: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教育学生要向熊姐姐学习,做作业的时候认真仔细,不丢三落四,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精神。
熊妹妹是一个做事不认真的人,比较马虎,但她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克服缺点,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没有这种精神也不行。
(2)填一填教师在黑板上写两段话,让学生读,并思考在空白处填上什么词语,才能使勉励子完整。
目的是使学生记住,只有办事认真才能有好结果。
学生填空时,不拘于词语的准确,只要意思对就行。
如: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
熊妹妹是一个办事不认真的人,但她能知错能改。
4.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天学习和工作的提高,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0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0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主要内容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2、必须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1)、学习要有计划(2)、学会学习(3)、考试有颗平静的心。
(4)、创造就在我身边(5)、学会说不(6)、面对生活中的挫折(7)、怎样避免冲突(8)、拂去心中的烦恼(9)、我们一起做(10)、让嫉妒远离我(11)、学会尊重他人(12)、学会交往(一三)、巧用零花钱(14)、我的责任感四、途径和方法1、心理辅导课程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请班主任老师在健康教育午谈时间每个月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个别心理辅导4、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案例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背景某初中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学生因研究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困扰。
为了帮助学生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决定组织心理辅导活动。
实施过程1. 班主任邀请学校心理辅导员来班级进行心理辅导讲座,介绍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2. 学校心理辅导员针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及互动,引导学生们分享彼此的心理困扰,并提供解决方案。
3. 班主任定期组织班会,让学生们有机会表达内心感受,鼓励互相支持和帮助。
效果1. 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倾听和表达情感。
2. 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相互理解与支持增加。
3. 学生们的研究压力得到缓解,积极性和研究成绩有所提高。
案例二:心理健康课程开设背景某初中学校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决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实施过程1. 学校组织心理辅导员和教师共同编写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并制定教学计划。
2. 学校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时间,每周为学生们上一节心理健康课。
3. 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涵盖心理问题的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进行。
效果1. 学生们对心理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2. 学生们学会了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研究和生活中的压力。
3. 学生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班级氛围更加融洽。
案例三: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设立背景某初中学校发现学生们心理问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学校决定设立学生心理辅导中心。
实施过程1. 学校招聘专业的心理辅导员,组建学生心理辅导团队。
2. 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设立固定时间,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学生可以自愿前往寻求帮助。
3. 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等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效果1. 学生们有了一个安全、开放的环境,能够更容易地分享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案例案例一:学校心理辅导室某中学设立了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心理辅导室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定期开展以下活动:1. 个别心理咨询: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困扰,心理教师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2. 心理健康讲座: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心理素质。
3. 心理素质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心理素质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4. 心理测评:开展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心理辅导室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案例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某高校实施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选拔了一批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负责以下工作:1. 收集反馈:心理委员积极收集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向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反馈。
2. 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委员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3. 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委员组织班级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电影赏析等。
4. 心理危机干预:发现同学有心理危机迹象时,心理委员及时采取措施,协助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干预。
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制度,该校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案例三: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某家庭重视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健康的结合,采取以下措施:1. 亲子沟通:家长定期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家庭心理辅导:家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心理技巧,对孩子进行家庭心理辅导。
3. 共同成长: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全家人的心理素质。
4.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长注重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该家庭成功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了家庭教育。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1. 阿明是一位高中生,最近总是感到疲倦和焦虑。
他的成绩下降了,朋友们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阿明意识到自己过于紧张和担心未来的压力,学会了放松和调整自己的心态,逐渐恢复了学业和人际关系。
2. 小红是一位大学生,她患有社交恐惧症,导致她无法正常与他人交流和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小红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参加了一些社交活动,逐渐克服了社交恐惧症,提高了自信心。
3. 张华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导致他失眠和焦虑。
通过心理辅导,张华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改善了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4. 李明是一位中学老师,他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挫败和无力。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李明学会了控制情绪,调整教学方法和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5. 小芳是一位初中生,她经常被同学欺负和排挤,导致她变得自卑和消沉。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小芳学会了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了自尊心和抵抗力,摆脱了欺凌情况。
6. 王先生是一位企业高管,工作压力大,容易发脾气和与他人发生冲突。
通过心理辅导,他学会了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技巧,提升了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7. 小明是一位小学生,他经常因为学习成绩低而受到父母的批评和压力。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小明学会了更加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成绩,同时改善了与父母的沟通。
8. 张女士是一位刚刚失去亲人的人,她陷入了悲伤和绝望的情绪中。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陪伴和理解,张女士逐渐接受了亲人的离世,并学会了面对悲伤的情绪,恢复了正常生活。
9. 李先生是一位退休老人,由于失去了工作和社交圈,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李先生学会了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分享生活,摆脱了孤独感,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10. 小华是一位高中生,她对自己的外貌非常不满意,导致她对身体有严重的恶心和不安的感觉。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案例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案例为了庇护学生的心理成长,教师准备展开心理健康的相干班会活动来进行授课。
那么,你知道优秀的主题班会教案该怎么写吗?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案例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案例篇1一、活动目的:1.在学习鲁教版品社课本第二单元《走进健康》中,学生们知道了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与心的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2.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知道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了解心里健康的重要性。
二、活动进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关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久纤尘不染,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如何交往。
(二)辨析健康: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走进健康》这一课,了解了健康的含义,现在哪位同学来谈论一下什么是健康呢?2.指名来回答。
3.老师出示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最新健康标准:(1)有充分的精力,能镇定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当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抗击一样性感冒和沾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平均。
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和谐。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色彩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饱满,皮肤富有弹性。
4.老师总结: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和身体残疾,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结合事例:1.老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健康,知道了什么是健康,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事例,想请同学们帮忙辨析一下:事例一:《跳皮筋》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小芳说:“我才不和小英一组,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立刻火了,她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说完伤心肠跑到一边,哭了起来,小欣和小红也不跟小芳玩了,小芳又伤心又惊奇,怎么她们都不和我玩了?2.师:小英又为何会哭呢?小芳她们为何玩不到一块?面对这种情形,应当怎样解决呢?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换。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案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某高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了一项名为“关爱自己,成就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学校邀请了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教导学生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等技巧。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小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分享和思考,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交流。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他们有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可以倾诉心声。
通过这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成功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案例二:心理健康教育推广活动某社区面对居民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开展了一场心理健康教育推广活动。
社区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学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教导居民们如何面对压力、管理情绪和改善人际关系。
同时,社区还组织了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坊,让居民们可以亲身体验心理咨询的过程并获得帮助。
此外,社区还推出了一本心理健康读物,每户居民都可以免费领取,并鼓励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
通过这些推广活动,社区提高了居民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让他们学会了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并建立起相互支持的社区关系网。
案例三:心理健康课程的创新教学某大学的心理系为了提高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创新设计了一门心理健康课程。
这门课程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通过实践形式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们参与各种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心理咨询场景,让他们亲自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课程还安排了实地考察活动,学生们到社区、医院等场所实地观察和了解心理健康服务的实际运作情况。
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方法,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优秀案例充分展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通过专业的教育和支持,可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15篇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15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11、教师展示小故事:虎子特别喜欢家里一只黄嘴巴的小鸡,就对妈妈说自己想好好照顾它。
妈妈说:“你行吗?”虎子说:“我能行。
”妈妈便把小鸡交给虎子照看。
刚开始的时候,虎子很用心地给小鸡舔食加水。
几天后,他一玩耍就忘了照顾小鸡。
有一天,虎子正玩得高兴,忽然看到别人家的小鸡在觅食,他才想起自己的小鸡。
等他跑到自己家的鸡笼旁,只看到空鸡笼里的几只鸡毛,小鸡已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叼走了。
虎子很伤心的哭了起来。
师:看了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虎子做得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老师请几位同学回答,随时予以点评。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看来你们都是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那么,你们觉得责任心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责任心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该自己做好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2、师:下面请同学们帮“责任心”找找它的小主人吧。
教师展示小事例:(1).小刚每天坚持做早操。
(2)李宇答应别人的事情总是努力做到,说话向来算数。
(3)陈乐犯了错误总是勇于承认,并努力改正。
(4)李罗天天不完成作业,他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和老师。
(5)燕燕玩过玩具之后从来不收拾。
(6)莎莎犯了错误,从来不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
(7)点点与同学一起出去玩耍,可是她总是迟到,一直与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了。
学生活动:我为“责任心”找到的小主人是:3、师出示问题:(1).你有没有遇到过别人答应你却没有为你做到的情况?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和想法。
(2).你有没有答应别人却没有为别人做到的事情?如果有,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以后怎样改正?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教师应予以点拨、指导。
4、师:通过上面的活动,同学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责任。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呢?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明确:(1)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比如:自己收拾玩具、整理书包、尊卑上学需要带的物品、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案例研究通过分析真实典型的教育事件,揭示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总结出有价值的教育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篇1案例介绍:刘某,男,16岁,成绩较好,中等智商,性格内向,中等身材。
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回答问题就脸红,结结巴巴,总是担心回答不对大家会笑话。
从小就胆小,独来独往,甚至与同桌都很少交流,人际关系欠佳,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案例分析:该生父母在外打工多年,很少回家,小学、初中时都主要和祖父母居住,但与祖父母之间的交流很少,放学后刘某经常一人独自呆在房间里。
刘某缺乏大人的关心,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锻炼,造成了性格孤僻,胆怯的心理。
于是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对同学冷淡,不多理睬,伙伴们也不敢与他接触,所以人际关系不佳。
辅导方法:1、鼓励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胆怯的心理计划。
2、引导交友:教师介绍班上性格外向、活跃、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和他交朋友,让他们互相交谈,共同商讨解决胆怯的办法。
3、写观察日记:让刘某每天写一篇日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并且读给同学或老师听,增强他的胆量。
4、参与课外活动:带他参与课外活动,并且让他担任一个角色。
如由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到当协助主持人,或者由协助主持人变为当主持人等,来参与组织开展活动。
让他从不敢说到敢说,既增进了他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增长了智慧。
5、引导阅读:让刘某阅读课外书籍,每读一篇写下读后感,写完后,每天自己对着墙壁大声读两次,既充实了知识,也可以改变心理状态。
6、创造课堂发言的机会:上课时教师引导他回答问题,多给他说话机会,只要他稍微有一点进步,及时给予他肯定、表现,增加他的信心。
7、与家长联系:针对其父母常年在外的情况,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及时把刘某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并提出要求;尽量给孩子多打电话,让其祖父母多与刘某谈心,间隙性的带出去玩玩。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三篇案例一: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小学生,他总是感到自己不够好,经常自卑和焦虑。
为了帮助小明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老师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1. 创造支持性的教室环境,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和支持。
2. 给予小明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他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才能。
3. 引导小明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4. 鼓励小明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的兴趣和才能,并通过成功体验增强他的自信心。
5. 提供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让小明了解自我价值和积极思维的重要性。
案例二: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案例描述:小红是一位小学生,她经常因为情绪失控而影响研究和与他人的关系。
为了帮助小红培养情绪管理能力,老师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1. 教导小红认识不同的情绪,帮助她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
2. 引导小红表达情绪,教授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说话、写作或绘画。
3. 教授小红各种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练和积极思维。
4. 鼓励小红寻求支持,帮助她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困扰。
5. 提供情绪管理的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小红通过实践获得情绪管理的技能。
案例三: 培养社交技能案例描述:小华是一位内向的小学生,他面对他人时经常感到不自在,缺乏社交技巧。
为了帮助小华培养社交技能,老师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1. 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让小华与他人合作,培养他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2. 教授小华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如问候、感谢和倾听。
3. 给予小华机会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他学会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适应自己的行为。
4. 鼓励小华参加课外活动,并提供社交技能训练的机会,如参加俱乐部或社团。
5. 提供社交技能培训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小华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以上是三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案例,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支持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7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目标1、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的烦恼和快乐,主要有那些方面的烦恼及他们面对烦恼主要的应对方式。
2、通过多样化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烦恼、倾听烦恼、倾诉烦恼。
3、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并让学生了解一些应对烦恼的正确方式。
4、通过让学生谈对烦恼的一些感悟的形式让学生对烦恼有个正确合理的认识。
课堂活动形式对话、讨论、表演、问卷、游戏等课前准备1、设计并完成“成长的烦恼”问卷调查与统计工作。
2、指导学生编排情景剧“小涛的烦恼”和“小涛的变化”班会课过程一、话题切入教师:什么东西是永不停止的?学生:时间(包括其它答案)教师:时间的永不停息意味着我们不断成长。
同学们,你们愿意长大吗?学生:愿意/不愿意教师:为什么?有学生会谈到成长的烦恼,从而切入主题。
二、展示问卷通过数据了解班级里感觉烦恼的同学人数,说明烦恼存在的普遍性。
三、烦恼情景剧(观察、体验、讨论)(1)学生表演情景剧“小涛的烦恼”(2)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小涛有哪些烦恼?”最后主要归纳为四个烦恼: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
老师指出:小涛所面对的烦恼其实也是中学生常有的几种烦恼:有关学业方面的烦脑、有关与家长、老师相处方面的烦恼、有关与同学交往方面的烦恼、有关自身形象方面的烦恼(3)出谋划策针对小涛的烦恼,班级分小组讨论,给小涛提一些建议。
老师对学生的建议做一些补充。
如: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1)努力(2)培养好的学习习惯(3)注意方法(4)有毅力2、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1)、理解家长心情(2)、以合适的方式与家长多沟通(3)、以实际行动赢得家长信任3、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1)提高自身素质(2)注意道德品质培养4、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1)理解美的含义(2)接纳与欣赏自我(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从素质、品质方面完善自我(5)别太在乎他人评价(4)情景剧“小涛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对比小涛前后对于烦恼感受的变化并讨论从其中得到的启发。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0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0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一、设计理念: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能够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提高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潜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潜力。
二、目标:1、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潜力。
3、每个人都就应以用心、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准备: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
心理专家的牌子夹3、学生带好笔。
学生奖品4、相应材料(4x55)5、小花50朵,大花1朵四、过程:(一)欢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教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教师拿起花)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我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
(教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欢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我。
(点击课件,回到到主界面)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教师一齐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设计意图:让孩子明白小花就是我自我,我是美丽的。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案例3篇案例一: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背景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大、情绪波动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研究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决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实施步骤1. 策划心理咨询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参与。
2. 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来学校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3. 在学校内部和外部宣传心理咨询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4. 提供匿名咨询渠道,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内心的困扰。
5. 组织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6. 定期评估心理咨询活动的效果,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效果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升。
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研究和生活中的压力,情绪更加稳定,研究成绩和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案例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背景由于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许多初中生面临着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心理问题,学校决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实施步骤1. 设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2. 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课程表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研究。
3. 邀请专业心理教师授课,使学生能够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4. 在课程中引入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的环节,以增强学生的研究效果。
5. 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心理健康俱乐部或小组活动,加强交流和互助。
效果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初中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学会了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研究能力。
案例三:建立心理健康热线背景部分初中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陌生人交流。
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匿名的倾诉渠道,学校决定建立心理健康热线。
实施步骤1. 设立心理健康热线的电话号码,并在学校内外进行宣传,让学生和家长知晓。
2. 保证心理健康热线的隐私和安全性,确保学生能够放心倾诉。
心理健康教案(精选22篇)
心理健康教案心理健康教案(精选2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教案(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案1一、活动目标:1、了解压力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压力与成就的关系、2、调整心态,做好应对学习压力的准备、二、活动准备:1、每位学生1个气球,1瓶水和一段绑气球的线2、计时器或手表l块,激昂的音乐3、多媒体课件,压力与成就的倒U型图4、学生分成6~8人小组,并提前布置好教室人小组,并提前布置好教室三、活动过程:(一)我的压力气球进入高三,你们感觉到压力了吗(学生回答略)现在就请你们根据自己进入高三感受到的压力的程度,把这些压力吹进气球里、看看你们的压力有多大、(学生活动)气球吹好了,请大家相互看看,了解一下你的同学感受到的压力程度究竟怎样(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弹性与内在压力的大小,如果有同学把气球吹破了,可引导:"压力太大容易出危险、")相信大家看到之后会发觉:原来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感觉到压力,其他同学也都有压力感、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该如何去面对高三日益紧张的生活、(请学生将吹好的气球放在桌子底下或座位附近的位置)(二)人生故事一天,一位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他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随后,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所有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专家认真地说:"不,我不是想说明这个问题"那么,请你们想一想,这个管理专家想通过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石块就像是人生大大小小的目标,沙子则代表生命中遇到的无数的痛苦,压力等,水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不良情绪,如悲伤,焦虑,自卑等、我们只有在人生中先设计好目标,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实,如果我们反过来在人生(广口瓶子)中先装满压力痛苦(沙子),或者先装满由压力痛苦带来的焦虑自卑等不良的情绪(水),那么我们的目标(石块)是无法装进去的、记住:不能让过分的压力将我们的目标挤出人生之外。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11篇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11篇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1动目标:1、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
2、理解情感上的快乐有益于健康。
首先,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
3、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
4、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幸福生活的良好情感。
重点和难点分析: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四个木偶和一个快乐枕头教学目标:1、让学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让学生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教学方式:专题教育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教学手段: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岛出示图片看到图中小狗和小猫的遭遇,你会想到什么?二、活动营活动一:妙手撕纸每人准备一张纸,按要求进行撕纸游戏。
游戏结束后打开各自手上的纸,相互看一看。
每个人撕完之后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同一张纸、同样的游戏规则,会有不同的结果?撕纸步骤:1、将纸对折。
2、再次对折。
3、对折后撕掉左上角的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4、把手中的纸再次对折,然后撕掉左上角的一个小小的扇形。
活动二:一人分饰两角请上台表演情景里的不同角色。
准备两张椅子,当你坐在椅子A上时,就扮演自己;当你坐在椅子B的时候,就扮演童童,并自己设计对话。
扮演不同的角色时,你分别有什么感受?三、分享屋当我做了错事,我希望别人指责我吗?不希望!我希望被原谅!当我遇到挫折,我希望别人冷嘲热讽吗?不希望!我希望被理解、被帮助!当我不开心时,我希望别人漠视我吗?不希望!我希望被关心、被安慰!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2理论分析: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等。
其中,同伴关系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也是其之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和顺利成长的关键和人格、性格形成的前提。
初一的学生刚刚脱离小学单一而直接的同伴交往,转到初中相对复杂而多变的人际交往状态。
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环境不适应,容易引发同伴交往不适应,进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多例初一学生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案例,在进行总结、分析的前提下,我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而造成同伴交往中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有以下几点:1.性格因素: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过于内向、敏感,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对朋友要求苛刻。
有关心理健康教案(通用8篇
有关心理健康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心理学基础》教材第3章“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及第7章“人际沟通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情绪的类型及调节方法、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际沟通技巧、冲突处理策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绪调节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人际沟通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冲突处理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 理论讲解:(1)情绪的类型及调节方法。
(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人际沟通技巧。
(4)冲突处理策略。
3. 例题讲解:(1)如何调节情绪,应对考试压力?(2)如何运用倾听技巧,解决与同学的矛盾?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自己遇到的情绪困扰,讨论解决方法。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人际沟通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① 情绪类型② 情绪调节方法③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④ 人际沟通技巧⑤ 冲突处理策略2.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情绪调节的方法,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说明。
(2)谈谈你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2. 答案:(1)情绪调节方法: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发泄法、自我暗示法等。
例如,当遇到烦恼时,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或者与朋友倾诉,释放情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情绪调节方法,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8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8篇心理安康教育教案篇1一、引出话题:(一)引入: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呈现名人拼搏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的是什么歌曲吗?学:知道啊,是《真心英雄》。
师:你们喜爱这首歌吗?学:喜爱。
师:好的,听过这首歌再结合刚刚播放的图片,我请几位同学谈一谈,看过这段影音视频材料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名人的胜利也是来之不易的。
学生乙:胜利路上会有许多困难,我们只有战胜困难才会最终取得成功。
学生丙: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就肯定会遇到挫折,我们要敢于面对这些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
(二)引出主题:师:刚刚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感受,说的都特别的好,要想胜利必需努力拼搏,只有战胜困难和挫折才会成功。
就像这首歌中所唱的那样:不经受风雨,怎能见彩虹。
同样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你们,四周的同学是全新的面貌,他们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文化课的门类增多了,课本加厚了;并且住进了集体宿舍,生活没有父母的照料等等。
高中环境的这些变化让你们适应起来确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这节课就来谈谈怎样才能更好的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三)填写适应困难卡:师:升入高中后你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样的心理感觉哪?高中的环境你们哪些能够适应?哪些难于适应?下面请你们写下来填到适应困难卡上,写下来后你们小组首先沟通争论,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适应问题,我请同学来读一下。
适应困难卡:升入高中后我能适应:升入高中后我不能适应:学:好(学生开头争论)师:同学们已经争论完了,下面我首先请各组代表谈一下你们小组同学升入高中后面对的适应困难。
学生甲:我能适应学校的环境,但是不能适应的是有许多同学不熟悉,和他们在一起很拘谨,在宿舍常常要值日,还要自己洗衣服。
学生乙:我能适应餐厅的伙食,但是不能适应的是时间太少了,没有和同学沟通的时机,还有就是升入高一后,新开设了许多学科,功课太多。
学生丙:我能适应高一教师的授课方式,但是不能适应的是学习压力大,感觉自己现在学习不如初中时优秀,宿舍的同学太多,有点吵。
双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
双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
双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
案例一:倾听的力量
在某高校开展的双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以“倾听的力量”为主题,组织了一次互动讲座。
该讲座邀请了心理咨询师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并安排了学生代表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交流。
在讲座中,心理咨询师向学生们介绍了倾听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倾听技巧。
随后,学生代表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倾听实践,学生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困惑与压力,并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倾听和解答。
通过这种互动形式,学生们得以释放心中的压力,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并收获了倾听他人的经验。
案例二:情绪管理工作坊
某中学举办了一场名为“情绪管理工作坊”的双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工作坊中,通过针对不同情绪的认知与分析,使学生们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工作坊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学生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困惑,并借助老师的引导,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在交流中,学生们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情绪,还学会了情绪调节技巧,如自我冷静、积极思考和寻求支持等。
通过参与工作坊,学生们意识到情绪管理对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以上案例展示了双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高校和中学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和知识传授,帮助学生们了解心理健
康知识和技巧,并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
这些案例的成功实施,得益于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方法多样以及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等方面的因素。
心理健康教案(精选7篇)
心理健康教案(精选7篇)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篇一一、活动类型:班会二、活动主题:沉淀一杯水清澈一颗心三、活动背景: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的各种非正常的现象,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同学们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活动目的:1、让同学们知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事物、现象,而这些事物与现象(比如影视作品中的接吻镜头)的存在是否正常合理,这需要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初步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事物、现象。
2、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比如当下流行于小学生中的“老公”“老婆”的称呼),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来自我调节,从而健康快乐成长。
五、适合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六、活动准备:PPT课件七、活动步骤:活动一:我们是快乐的花儿主持一: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多么动听,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主持二:这些美丽的小花就代表我们自己,花是美丽的,我们同样是美丽的。
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老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主持一:我们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和“风雨”,经历“虫害”和“风雨”的花儿有的能茁壮成长,有的则凋零枯败。
主持二: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虫害”与“风雨”,比如我们思想中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想法,这些不正确的看法与想法就像害虫一样侵蚀我们的身体与心理,让我们的成长过程不那么顺利和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教育案例
一、家庭、学校背景分析。
程某,男,五年级的学生。
父母亲都是做生意的。
因父母生意忙,无暇管他,从小就寄养在外婆家里,老人家里非常疼爱自己的外甥,有求必应,因此事事任性,不受约束。
在初入小学后,环境发生了变化,不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差。
同学之间的互不相让更是让他无法接受。
他想当干部,因表现不好,未能如愿;人际关系差,没人听他的指挥。
老师、同学也常向家长反映,家长的批评也逐渐增多,事事不顺心,引起他对老师与同学不悦,也对家长不悦,滋长了报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经常无理取闹,惹事生非,有时还暴跳如雷,大喊大叫。
有时上课较专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大胆地发言。
二、点型事例。
(1)喜欢管闲事,喜欢惹人家,因而大家都不喜欢他。
他也经常受到别人嘲笑,感到自尊心受到损害,就喋喋不休地骂骂同学,一旦家长批评,他会发脾气,骂家长,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是讨价还价讲条件。
(2)一次课间,他又去戏弄比他小的同学,同学把这事告诉老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他马上情绪激烈,暴跳如雷,大嚷嚷起来,还冲着老师拍桌子,直到老师让全班同学评理,他渐渐冷静下来。
事后,老师把这事告诉他家长时,他还要在一旁争辩。
(3)经常下课大玩特玩,到了上课时间却要求去小便。
老师不同意,就在课堂上大吵大闹,或是唱歌,吵得大家不能上课。
三、原因分析。
程某从小受到长辈们的百般呵护,听惯了好话,习惯了别人让步,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和惟我独尊、自由散漫的个性。
进入小学后,因行为习惯不好,与同学们不能友好相处而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并形成了心理障碍。
他感情简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只要有一件不如意的事就会使他忘记场合,忘记对象大闹一番,以发泄心中的不悦。
另一方面他思维方式偏激,心胸狭隘,明锐多疑,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总认为是别人和他过不去,对老师、同学与家长的批评极为反感,老是怀疑人家说他的坏话。
四、采取措施。
(1)加强家校联系:我经常打电话或直接与家长交谈,让家长及时了解在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并严格执行。
(2讲究辅导方式:用尊崇、同等、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其沟通。
并逐步培养他有话好好说,心平气和地与他人交流的习惯。
(3)多表扬鼓励:全面分析他的优缺点,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多给他一些机会参加集体竞赛活动,满足他的自尊需求。
(4)采取行为分析矫正技术,帮助他制定阶段目标,并督促其实现。
如有进步,马上给予表扬,推动他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在老师、家长的特别关怀下有了一点儿进步。
上课专心时,情绪特别高涨,能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特别洪亮。
有时他不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也能虚心接受,表示要改正。
与同学之间的摩擦也减少了。
当然,许多毛病不是一下子都能改过来的,经常还会反复。
需要我们耐烦帮助。
我相信在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心理问题会得到疏解,他的不良行为会得到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