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桩声波检测方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科蔡家项目一期二标段工程30#~33#、37#~49#楼及对应车库

重庆怡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七月十五日

附表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金科蔡家一期二标段工程30#~33#、37#~49#楼及对应车库编号:

附表2 金科集团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备注: 1.发包人工程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方面的内容,成本控制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经济方面的内容。

2.费用增加在2万元以内,则发包人工程部负责人和成本控制部负责人必须进行核定并加盖公章。

3.费用增加在2-10万元(含10万元),则发包人工程总监或工程副总经理必须进行核定并加盖公章。

4.费用增加在10-30万元(含30万元),另增加发包人集团工程管理部总监审批并加盖公章。

5. 费用增加在30-50万元(含50万元),另增加发包人总经理、集团工程管理部总监、集团工程分管领导审批并加盖公章。

6. 费用增加在50-80万元(含80万元),另增加发包人常务副总裁审批并加盖公章。

7. 费用增加超过80万元,另增加发包人集团董事长审批并加盖公章。

8.审批流程:承包人→监理机构→工程部→成本控制部→工程总监或副总经理→总经理→集团相关领导按权责审批→成本控制部编号→承包人和监理机构和工程部。

9.资料一式四份:发包人工程部、成本控制部、监理机构,承包人各一份。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检测方法 (2)

四、声测管埋设方法 (2)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1、本工程为金科.蔡家项目一期二标段工程,其中30#~33#、37#~46#楼为6层叠拼别墅,47#~49#楼为8层花园洋房,裙楼为1层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地处重庆市北碚区蔡家组团东南部M标注分区M37-01/02地块,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米。

2、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裂度为六度;建筑±0.00标高相应绝对标高详见建筑总图。

3、基础为挖孔桩、独立基坑和墙下条形基础,基础持力层以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6.28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93MPa。

4、挖孔桩护壁及桩身砼强度为C25,基础承台和地梁为C30,桩封底垫层为C25。

5、37#楼及对应车库人工挖孔桩灌注桩75根;38#楼及对应车库挖孔桩共60根;39#楼及对应车库挖孔桩共72根;44#楼挖空桩共70根;45#楼挖

孔桩共70根;46#楼及对应车库人工挖孔灌注桩共98根桩;独立车库施工段人工挖孔灌注桩28根;设计桩径为900mm。桩基深度为3米~20米。

2、地质概述

场地属剥蚀丘陵地貌,原始地形为岩丘、斜坡、丘间谷地以及宽缓冲沟,总体地势东南低其余地势高,一宽缓冲沟呈西东走向穿过场地中部,于接近拟建场地东部向南於回,宽缓冲沟经过处地势较低,岩石基本裸露。场区基本为原始地貌,现状稳定。地面高程介于248~310m。

本工程地质勘察任务由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成。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区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层序清晰,自上而下分为:

第1层:素填土夹有大块碎石。

第2层:中风化带泥岩层。

二、编制依据:

1.金科蔡家一期二标段施工蓝图。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4.《声波透射法检测技术》及其附录H《声测管埋设要点》

三.检测方法

为了检测挖孔桩的桩身质量,按要求每桩进行动测试验;桩身长度在15m 以下的,按10%的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长度在15m以上(含15m),桩全数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

四.声测管埋设方法

为了对桩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根据相关要求在钢筋笼内用φ50mm钢管

预埋声测管,具体埋设方法如下:

1. 声测管采用φ50mm钢管埋设。声测管下端自桩底起,上端高出桩顶混凝土面100mm.

2. 声测管接头处套丝后采用配套直接头管件进行有效连接,下端设堵头进行有效封堵,防止混凝土和水进入声测管。

3.声测管顶部外露部分用专用堵头配件进行封堵,防止检测前有异物等进入声测管。

4.声测管应在钢筋笼安放固定完成后进行埋设,防止钢筋笼安放过程中对声测管造成损坏。

5.声测管每间隔一米用8#铁丝牢固绑扎在钢筋笼上,使声测管相互平行,并保证混凝土浇筑不会对声测管造成损坏和移动。(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