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了+T+的+N”结构的歧义试析
再论“V+了+T+的+N”结构的歧义
中 图分类号 : 0 0 H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17 (0 0— 02 0 17 — 92 2 1)5 0 8— 4 1
‘
一
一
、
讨 论
宿 ’ 间长 , 是 因 为在 晚上 不 会 吃 粮 食 , 以 时 而 所
( ) 点回顾 一 论
( ).V 了+ + N 2 a + T 的+
粮食” 不具有可接受 (cet i y , I acp bl )放回( )  ̄ a i t 2这样 的框架 中 , 只有 (a这种 可能 , 则 2) 因此整 个结 构 自然 只有一种解释, 不会有歧义产生。
( ) 在 的问题 - 存 于景 超 的解 释看 起来 很 有 道理 , 但是 如 果仔 细
果 出现 在一 定 的语 境 中 , 歧义 自然不 会产 生 。那么 , 歧 义 的出现 就 因为这个 表述是 孤立 的 。不过 一旦加 人具 体语 境 , 我们 讨 论 的意 义 就小 了很 多 。之所 以
可供一个月食用 的粮食 ” 。作者进而把产生这种歧 义的主要原因或 深层原 因归结为人们 日常所形成 的认知单位 。于景超所说 的认知单位是指 “ + T 的+
第l 3卷 第 5期
2 1 年 9月 01
石家庄学 院学报
Ju a o h i h agU i rt or l f ia u n nv sy n S jz ei
Vo .3. . 11 No5
S p.01 e 2 1
再论“ + T 的+ ’ V 了+ + N’ 结构 的歧义
赵 志 国
宿的粮食… ’ 不会在人们的认识上形成一个概念 单位”] 『 1 。我们可以将其讨论继续下去 : 因为“ 一宿的
英语结构歧义的功能语言学阐释
第l 7卷 第 2期
西安外 国语 大学学报
J u n l fXia ne n t n lSu isUnv ri o r a o ’ nI tr ai a tde iest o y
Jn .o9 u e2 o
V l 1 .No 2 o_ 7 .
英 语 结构 歧 义 的功 能语 言 学 阐释
a i i e x s n n n mi a g o p n n t e b e p c iey h s s d e n t t st a y tmi u cin lg a mbg t se it g i o n lr u s a d f i v r s r s e t l.T i t y d mo sr e t s u i i i e v u a h s e c fn t a mma o r r
1 .引言
名存在歧义 : 它既可 以被理解为 “ 红红的酒” 又可被解释 , 为“ 红色的葡萄酒 ” 。类似这样 的歧义例子还有许多。
H la l d a i y在论 述 名 词 词组 的经 验 结构 ( xeet l epr n a i i
歧义是人类语言所共 有的一 种特性 。歧义 的产生涉
t c r) 提 r u Ca i r 和 sf i Ei - 及多种因素 , 如语 音 、 汇 、 词 语法结构 、 习惯用语 等。按照 sut e 时 , 出 了类 属词 ( l s e) 修饰 语 ( p ht 19 : 8 ) 不同的标准和角度 , 歧义可作不同分类 。就触发歧义的语 te)的概念 (94 14 。类属词 的功能是说 明事物类 言层面而言, 歧义可分为 : 构词歧义 、 语音歧义 、 语义歧 义、 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 ( 邱述德 19 : ) 其 中以句法歧义 98 2 , 0 现象最 为 复杂 。对 此 , 国内学 者 ( 洪 志 20 ; 林 0 1 马登 阁 20 ) 03 等多采用生成语法模式对英语句子结构歧义进行 了
结构歧义
英语中的句法结构歧义—三谈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英语中的歧义不仅存在于词义和词类中,而且也存在于句法结构中。
如果一个语法可以把一个以上的剖析指派给同一个句子,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句子具有结构歧义。
在上面的图中,为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排大帆船,又似乎看到了一连串的桥洞,又似乎看到了一排牙齿,它们的结构各异,究竟是什么,使我们感到迷惘,这就是结构歧义。
英语中主要有三种结构歧义:附着歧义(attachment ambiguity),并列歧义(coordination ambiguity)和名词短语括号歧义(noun-phrase bracketing ambiguity)。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结构歧义,我们在这里也做简单的介绍。
——附着歧义(Attachment ambiguity)a) PP附着歧义(PP attachment ambiguity)介词短语(Preposition Phrase,简称PP,可能做句子中动词短语的修饰语,又可能做名词短语的修饰语,造成PP附着歧义。
例如,如果我们有英语句子“They made a report about the ship”和“On the ship, they made a report”,这两个句子是没有歧义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改写成句子“They made a report on the ship”,“on the ship”这个PP可以修饰动词made,也可以修饰名词report,就产生了PP附着歧义。
我们可以把这种PP附着歧义写为如下形式:1) They made a report about the ship.On the ship, they made a report.->They made a report on the ship.另外的例子还有:2) They made a decision concerning the boat.On the boat, they made a decision.-> They made a decision on the boat.3) He drove the car which was near the post office.Near the post office, he drove the car.-> He drove the car near the post office.4)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which is situated in the park.In the park,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They are walking around the lake in the park.5) He shot at the man who was with a gun.With a gun, he shot at the man.-> He shot at the man with a gun.6) The policeman arrested the thief who was in the room.In the room, the policeman arrested the thief.-> The policeman arrested the thief in the room.Church and Patil (1982)证明了,在带多个介词短语PP的名词短语中,名词短语剖析结果的歧义的数量随着介词短语PP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速率与算术表达式的插入数(number of parenthesization)相同。
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
词 的多义 性的 干扰
1 2 a
而导致不止一种理解
n
这样
n
.
,
.
就产 生 了歧 义
8 )
.
试比 较
:
H
.
e
粤
。 a r
o
t
o
t
h
e
fi ld
to t
e
(K
e
m po s
.
p
.
.
T
he
b a ll
r a n
。皿
h
,
e
fi e l d
e
( I b id
.
)
.
T h,
15
r
u n
n
in g
ll
.
( Ib i d )
.
.
.
在例 l 一 5中 能 有 一 个意义
.
,
u r
n
由 于 其 它 单 词的 词 汇 意 义 的限 制
即 上 下 文的 限 制
,
只 r u
n
侈
.
所以
例
i
,
一 5 中的
r
n u
不 会 引起歧义
.
.
但是
在 例6 中
”
.
虽 然 也 受 到上 下文 的 限 制 根 据前者
,
却 仍 丁表 达 两 种意 义
.
但是
在 人 们的 相 互 交 际中
.
,
来 讲 不 会妨碍 正 常的 表达 和 理解
这是 因为
词 在 言语 中不 是 孤 亿使 用的
.
定 的语 言 环 境 ( 七下文或 说话 时 的情境 ) 个确 切 的 含义
“V的是N”歧义情况刍议
确 定不 采 用 此 种 观 点 ,而 是 根 据 动 词 联 系 的 强 制 性 的名 词 动 词 “ 心 ” 并不 具 有 方 向性 , 因 而 这 种 等 同 关 系 既 可 以 关 性 成 分 来 确 定 动 词 的 价 。 动 词 某 一 义 项 上 的价 是 确 定 的 , 理 解 为 反 对 行 为 的 发 出 者 与 “ 妈 ”等 同 ,又 可 以理 解 为 妈
~ 一一 一~
是他的分析对于我们认识汉语的及物性系统确实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 文 的研 究得 到 了教 育 部人 文 社会 科 学研 究重 大 本
项 目 “ 格 结 构 、 中 动 结 构 和 致 使 结 构 的 句 法语 义 性 质 及 作
与 被 动 结 构 ,主 动 结 构 的 句 法 语 义 关 联 — — 基 于 汉 语 【 方
本 文将 主 要 讨 论 当v 别 为 一 价 、 二 价 动 词 时 , “ 的 该 结 构 时 ,都 会 产 生 歧 义 。对 此 , 前 人 已有 一 些 研 究 和 探 分 V 是 N 结构 的 歧义 情 况 。 ” 二 、 “ 的 是N V ”歧 义 的产 生 当 V 一价 动 词 时 , 与一 个 强 制 性 的名 词 性 成 分 联 系 , 为
言】 和跨语 言的 句法理 论研 究和 类型 学研 究” [ 准 号 : 批
0 JD 4 0 7 的经费支持。 ) 7 J 7 0 5】
参考文献:
[】 1 熊仲儒. 存现 句与格理论的发展 … . 现代外语 ,2 O , ( ). 02 1
[ 曾立英. 2 】 现代汉语的作格现 象研究 [ . D 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
是 + ”结 构 是 多 义 的 ,但 朱 先 生 并 未 在 文 中对 此 结 构 做 深 的 问题 。 国 内 学 术 界 关 于 动 词 的 价 的确 定 , 目前 仍 存 在 一 M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V在NP结构
第!"卷第"期#$$%年!#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2,34**,562+7589)/8201,).)39&7:;<=>7;<?@;?A ’6:>B !",:B "C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4?;?DE ?F #$$%收稿日期G #$$%H $I H ##作者简介G 谢昱&!J K K L’M 女M 四川西昌人M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M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硕士M 研究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NO 语言学研究O浅议现代汉语中的P 6在,QR 结构谢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M 成都%!$$%I ’摘要G 由于P 6在,Q R 结构正处于从述补结构到述宾结构的演变过程中M 处在P 6在,Q R结构中的P 在R M 受汉语韵律节拍的影响M 在句中的语音形式和语法意义是不同的NP 在R 既有进一步虚化前附动词的趋势M 同时也具有作为介词在句法上的一定独立性M 这也是人们在分析P 6在,Q R结构时产生分歧的根源N 关键词G 6在,Q 结构S P 在R S 介词功能中图分类号G 1!"文献标志码G -文章编号G !%K #H $I T J &#$$%’$"H !$#H $"U VW X Y Z Y V W Y V [Y Z W \][W ]\Y ^_P ‘a W b c R d Ve^f Y \Vg X d V Y h Yi 529j&0:>>?k ?:l 1j D =@<m <?A =@n.=o M 0p ?@k n j *@<q ?F A <m r :l 8?;p @:>:k r M 0p ?@k n j %!$$I J M 0p <@=’s t h W \a [W G u ?;=j A ?m p ?A ?@m ?@;?A m F j ;m j F ?:l P 6=m ,Q R<A<@m p ?m F =@A l :F D =m <:@l F :D v F ?n <;=m ?L ;:Dv >?D ?@m A m F j ;m j F ?m :6?F E H :E w ?;m 7m F j ;m j F ?M<@l >j ?@;?nE r F p r m p D =@nm <D ?:l 0p <@?A ?M P =m R <@P 6=m ,Q Rp =A n <l l ?F ?@m A :j @n=@nA r @m =xl j @;m <:@BP -m R D =rl j m j F ?o ?=y ?@=@nE ?;:D ?m p ?=m m =;p D?@m :l q ?F E M :F y ??v m p ?<@n ?v ?@n ?@;?=A =v F ?v :A <m <:@M o p <;p<A m p ??A A ?@m <=>F ?=A :@l :F n <l l ?F ?@m j @n ?F A m =@n <@k :l P 6=m ,Q RA m F j ;m j F ?Bz Y {|^\f h GA m F j ;m j F ?:l P 6=m ,Q R SP =m R S m p ?l j @;m <:@:l v F ?v :A <m <:@在现代汉语中M 语法学界对P 6在,Q R 结构的内部层次和结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M 其层次切分也就有两种不同的方式N 如P 住在北京R 和P 落在我们的肩上R 两句M 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和~中学教学语法体系提要!"##将其切分为述补结构M 即介词短语作动词的补语M 也就是住$在北京%}落$在我们的肩上%S而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T #和文炼的~处所时间和方位!""#则将其切分为述宾结构M 即住在&北京}落在&我们的肩上M 并提出P 介词’在(}’向(}’于(}’到(}’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M 构成一个整体M 相当于一个动词N R虽然目前人们对这两种不同切分方式的争议较多M 但细致分析起来就会发现M 这两种切分方式都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N 比如M 前者不能解释为什么动态助词P 了R 不能出现在补语P 在,Q R 之前M 而是出现在P 在R 之后P ,Q R 之前M 如P 住在了北京R S 后者把P 在R 和动词作为一个整体看待M P 6在R 作为一个动词充当谓语M 此时仍将P 在R 当作介词M 似乎也不恰当N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P 介词虚化R 说M 他们认为O#$!O处于!后的介词仍在继续虚化的过程中"如赵金铭认为"#!在$中的#在$是动词后缀%&’(董晓敏认为"#!在了)$结构的发展轨迹是!*在)+动补,-!在*)+动宾,-!在了*)+动宾,"#在$变成了后缀性后附成分"这是#在$进一步虚化的用法(%.’邢福义认为"如果#!介)/$结构不用#了$"那么#在$和#到0向0给$还可以看作介词"或者说还存在介词和后附准动词两种可能性1若#!介)/$结构用#了$之后"那么它们便不能再以介词身份介引后边名词给前边动词"而它们完全是附向动词"以准动词身分跟前边动词组合成了动补结构(%2’张云徽认为"#动0介$或#形0介$组合可以看成一个动词"而不管其中的#动$是语素还是词1#动0介$或#形0介$的构词方式均属附加式"即#词根3词缀$1#动0介$或#形0介$组合后边的成分是宾语"它可以表示事物0时间0处所等(现代汉语中介词短语一般不作补语"只在个别特殊格式里偶尔为之(%4’我们认为"#!在)/$结构正处于从述补结构到述宾结构的演变过程中"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来区分它(#!在)/$在语法结构上处于重组过程中"#在$既有进一步虚化前附动词的趋势"同时也具有作为介词的句法上的一定独立性"这是人们分析#!在)/$结构产生分歧的根源(本文欲通过分析#!在)/$结构的演变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来说明以上观点"并对#在$词类的划分提出一点建议(二0#!在)/$结构演变的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为方便讨论"我们将#!在)/$结构从音韵角度粗略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5第一种是#单音动词3在3双6多音名词$的结构形式"如倒在地上0抛在门外0打在马肚子上0放在校门外的马路边等1第二种是#双音动词3在3双6多音名词$的结构形式"如居住在北京0出生在四川0寄托在孩子身上0出现在我的眼前0静卧在雪山之间等1第三种是双音动词3在3单音名词的结构形式"如卧病在床0跪倒在地0交织在心0流落在外等对比以上三种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在#在前两种结构与在第三种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语音形式和语法意义是不同的"其不同点有以下几个面5第一是语音形式不同(上述三种结构类型中"前两种结构类型的内部语音节拍均是#!在6)/$形式"停顿出现在#在$之后"语流重音在!"动态助词#了$可以出现在#在$之后"却不能出现在!与#在$之间1第三种结构类型的内部语音节拍则是#!6在)/$形式"停顿出现在#在$之前"动态助词#了$不能出现在该结构类型中(另外"处于前两类结构中的#在$多轻读"第一种结构形式中的#在$甚至出现音节脱落现象(朱德熙提出#坐在椅子上$的口语是#坐7896椅子上$%:’(赵金铭认为"在北京口语中"#;3!3+在6到,3 )<$句式补语位置上的#在6到$有一个弱化形式#7 89$"说#789$比说#在6到$更普遍"而且在更口语化的句式里连#789$都省略了"例如"抓在手里6抓手里0放在桌上6放桌上(音节脱落是极端的现象"金昌吉认为音节脱落的条件是!后的)/必须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方位短语"而且)/不能太长(%=>’所以"前两类结构中更多的是出现#在$的语音弱化"而第三类中的#在$不轻读"也不能脱落(第二是语法意义不同(前两类结构形式中#在$的语音是简化和弱化的"说明#在$作为介词前附)/的介引作用减弱"甚至淡化"动词与)/的述宾关系从而显现出来(当然"#在$的语法意义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逐渐转化为后附于动词的补充功能"成为动词的补充成分"仍起标示处所和位置的作用(#在$从附着在)/前组成介词短语而共同作动词的补语"转化为附着在动词后先组成动补短语再带宾语的形式"这足可以说明动态助词#了$为什么只能出现在#在$之后"而不能出现在#在$和动词之间(而第三种结构类型中的#在$依然和后面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的补语(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结构内部发展是不平衡的"前两类句式呈现出述宾结构特征"而第三种类型依然保留着述补结构的特点(而且"即使是在发生了转化的前两类内部也存在着不平衡"第一类句式中单音节动词与#在$的结合从音韵上来说更符合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特点"且更易被看成一个双音节动词"第二类则不然"只能作为述宾结构被接受(为什么前两类句式结构中的#在$会从前附)/转化为后附!呢?这可以由以下几面原因来解7@>=7A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释!第一"语音形式的变化往往会引发语法结构的重组"汉语词汇从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向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的转化过程中"语音停顿偏向两个音节一顿或三个音节一顿"前后相连的结构单位#尤其是单音节词语$受双音节化趋势的影响"被挤压在一起"使得句法结构发生了重组!第二"%在&从表示为%存在&的动词虚化为标示处所’位置的介词"这是赋予方所论元的标记!邵洪亮提出"在先秦时期普通名词表示处所时要求用介词来标记"而西汉以后普通名词要表示处所时其后加方位词的情况越来越多"方位词的意义愈益空灵"后来也就逐渐发展成为赋元标记!())*这样就产生赋元的羡馀现象"并导致了介词的弱化和脱落!而介词的语音弱化后"向后介引+,的语义指向也减弱"粘着功能发生方向性转移"并前附于动词"成为动词的补充成分而进一步虚化!第三"董秀芳认为"韵律要求述补结构整合成一个成分"于是通过贴附式移位使得述语移向补语"合并在补语的结点#-./0$之下!()1*石毓智也认为"动补结构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动词和结果成分的融合! ()2*%3在+,&结构与述补带宾结构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述补带宾结构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影响%3在+,&结构的发展"%在&因韵律而与+,关系疏远并附向3"这与述补带宾结构的述补结合相类似"这正是由语法结构的类化作用所致!因此"邢福义认为"%3在了#+$&格式衍生于%3结了#+$&格式"由于受%3结4了&这个强势格式的影响"介词%在&只要用到动词后边"便很容易附向动词"成为结果性后补成分!这一重组在第一类结构中表现得最为典型"3和%在&本不是在同一句法层次里的两个独立成分"由于在句式中相连"动’介在句式中临时组合在一起!当单音节动词和具有附着性的单音节介词在句中反复地紧邻出现时"就有可能逐渐结合成一个双音节单位#如放在’停在’留在等$"而且这种动’介组成的双音节单位符合人们的%词感&"容易被当作一个动词而得到人们的心理认同"相应的%在&也就被认为已转化成了动词词缀!这种重组现象也扩展到第二类句式结构中"该类中的%在&也出现了语音弱化和语法意义上粘附于动词的情况!但由于汉语的音步由两个音节构成"该类结构中的双音节动词与%在&的结合超过了一个音步的长度"所以在语音上的结合就较为松散"不易被当作为一个词来接受!那么"为什么第三类句式结构没有发生同样的结构重组呢5这主要还是由于韵律规则的制约!汉语中单音节在韵律上是不自足的"不能构成一个音步"所以%在&只能向后和单音节的+,结合组成一个音步"才能成为一个在韵律上自足的单位"二者在语音上结合紧密"缺一不可!因此该类结构已经凝固成了稳定的四字格"节律为%141&"%在&不能轻读"更不能脱落"如卧病6在床’跪倒6在地’交织6在心’流落6在外等!此外"我们发现当动词和+,同为单音节时"%3在+,&结构会由于语音节律失衡而无法成立"而该类结构中之所以不能出现动态助词%了&"也是为了保持%141&的节律格式!这说明"3和+,的音节数量对%3在+,&结构有很强的制约力"为使整个结构在音律上平衡"当+,音节数不同时"语音停顿点就分别处于%在&前和%在&后"整个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分化"造成了结构内部发展的不平衡7前两类句式结构中的%在&前附向动词"向述宾结构转化8而第三类中的%在&在语音上只能后附"相应的在语法结构上也就只能后附"继续与+,构成介词短语"共同作动词的补语!三’%在&的词类划分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3在+,&在语法结构上处于重组的过程当中"前两类结构已经具有述宾结构的特征"目前许多学者也都主张将%3在+,&结构分析为述宾结构"相应的%在&也不再是介词"而是更为虚化的词缀#或后缀性成分$!然而"我们也发现"在%3在+,&结构重组的过程中"结构内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第三类结构依然保持着述补结构的特征"该类中的%在&也仍然是典型的介词用法!因此"我们认为对%3在+,&结构的分析不能一刀切"不论将其分析为述宾或述补都不太恰当"最好还是将其归为两类!那么"是否应该把前两类中的%在&与第三类中的%在&划分为不同的词类或者一为词缀’一为介词呢5我们认为还是仍将其同归于介词为好"原因有以9:;)9<<<<<<<<<<<<<<<<<<<<<<<<<<<<<<<<<<<<<<<<<<<<<<<<<<<<<<<<<<<<<<<<<<<下几点!第一"前两类结构与第三类结构的语义功能完全相同"都表示为#通过动作达到或状态呈现于某处$"只是语音节律上有所差别"二者完全可以相互转换%如跪倒&在地’跪倒在&地上(交织&在心’交织在&心中等%第二"一种结构的演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前两类结构向述宾结构的转化也没有最后完成"它们仍然保留着述补结构的一些特征"动词和#在$的结合有时也不是十分紧密%例如"我真喜欢北大荒的豆油"))好像把一个秋天成熟的谷草(玉米和豆子"统统都压缩收藏在了这里"调出了这样深沉(明洁(丰富的金黄色%*+,再如"-这些犯罪分子.散布(掩藏(活动在各个角落"-很难一网打尽.%第三"前两类中#在$的词义虽进一步虚化"但仍指向后面的/0"起标示处所和位置的作用%绝大多数动词和处所词语之间如果没有#在$标示处所"处所词语表示的位置意义就不明确"或者意义有改变"又或者结构不能成立"如拴在船尾’1拴船尾(居住在北京’2居住北京(出生在四川’2出生四川%因为介词大多来源于动词"其功能用法本身就比较复杂"而且还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虽然前两类中的#在$已经疏远/0亲近动词"其介引功能大大减弱甚至消失"但它们与第三类中的#在$在用法(功能和语义指向上并不能截然分开"因此我们主张把它作为介词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用法和特征%参考文献!*3,黄伯荣"廖序东4现代汉语*5,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66+4*7,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4中学教学语法体系提要*5,4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6894*:,胡裕树4现代汉语*5,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6834*9,文炼4处所(时间和方位*5,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6894*;,赵金铭4现代汉语补语位置上的#在$和#到$及其弱化形式#<=>$*?,&&中国语言学报4北京!商务印书馆"366;4*@,董晓敏4#A在了/$结构新探*B,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66+-:.!3C:4*+,邢福义4A为双音节的#A在了/$格式*B,4语言文字应用"366+-9.!:94*8,张云徽4汉语#动(介$组合及其他*B,4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C C;-7.!3;C4*6,朱德熙4语法答问*5,4北京!商务印书馆"368;4*3C,金昌吉4动词后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B,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366;"77-:.!;C D;:4*33,邵洪亮4#A在E#格式的发展和虚化历程*B,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7C C;-9.!3364*37,董秀芳4述补带补句式中的韵律制约*B,4语言研究"3668-3.!;;4*3:,石毓智4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趋势和动补结构的诞生*B,4语言研究"7C C7-3.!34<;C3<F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汉英语义歧义比较
【 4) te s o t n f h u t r h h o i g o t eh n e .
例 ()中 “h i 3 teo”可能是 “etn”的受事,也可能是施事; sl b i a g 例 ()中的 “h ne”可以 4 te utr h 理解为 “hoi ”的施事,也可以理 sotn g
口王
昊
() 5 这件事情 ( 最终 ) 得 ( ) 解决 很 圆满。
有时候 “ 字补语还可以是可能补语, 得” 表示动作的可能与不可 能。例如:
() 6 这辆二手车虽然旧了点,但还卖得出。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 “ 得”字补语表示结果和可能
0. 引言
的语义时, 形式上是—样的, 没有什么 特殊的标记。 因此在没有一定语境 着的 某种 联系,例如: 动词和名词之 跑得快 开得稳 做得漂亮 讲得 明白
上面举的 三个例子中,两个名词之间 可能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 本家” 资 在人物身份方面 “ 对 三个孩子” 进行 修饰: “ 三个人” 在数量
( 张经理”是施事)。 ()虽然是正常的 语序, “ 例 2 D 但我们还是无法 上对 “ 口粮” 进行修饰、限制; “ 鲁迅”在内容方面对 “ 文章” 进行限 确定主语与动词的关系,既可以理解为:他把血 输给了 其他的人 ( 主语 制。名词间也可能是领属与被领属的关系: “ 三个孩子”的 所有者是 “ 资 “ 他”是施事);又可以理解为:其他人把血输给了他 ( 主语就成了受 本家”: “ 粮 ” 口 属于 “ 三个人” 所有: “ 文章” “ 是 鲁迅”写的。所
时也有可能是受事者。当汉语中 处于主语位置的名词性成分不能确定是施 事还是受事的时候,歧义便会产生。例如: () 1 公司 里,张经理许多 人都不 认识。
“V都V了”的构式鉴定及其构式义分析,汉语言文学论文
“V都V了〞的构式鉴定及其构式义分析,汉语言文学论文该构造的构成为都字前后两个V 同形同义,第二个V 是第一个V 的拷贝形式,分布在都的两边,它们一般为单音节动词,如来、走、去、做、买、吃、讲、死、分等等,而双音节动词比例较少. 在V 都V了中,两个动词所承载的意义并不完全一样,从语音上来看,第一个V 应该重读,主要表示出实意,而第二个V 在语义上有一定的泛化趋势,更接近于名词,语音上轻读; 都在语音上则表现为轻音化.学术界专门针对V 都V 了构造研究的文献寥寥无几. 并且他们多从传统句法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以为它是主从型的一主多谓句, 都前后的动词构成两个谓语段,动作重复的作用在于加强动作的气力和加强句子的语气(陈建明,1986);或者单独把该句式提取出来研究,侧重其内部成分以及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综上,对该构式的研究是缺乏够的. 作为V 副VP 构造中典型的成员之一,对该构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构式语法理论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体系较多,但其核心观点都以为语言的基本单位(basic unit)是构式,而构式则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and meaning)(Goldberg,1995;Jackendoff,1997;Kay Fillmore, 1999).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Goldberg 的构式语法理论. Goldberg(1995)对构式的定义为:假设讲,C 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 C 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 C 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根据该定义,但凡构式,无论简单或复杂,都有自个独立的形式、语义或功能.也即它的形式、语义或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预测的(unpredictable).这里的不可预测性指的是我们无法用常规的语法规则和意义构成规则来解释这一表示出式的构成和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构造称之为构式.本文以为V 都V 了是一个半固定半开放的构式(construction),它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具有独立于其组成部分的构式意义,不能由各组成成分简单相加推知.三、V都V了的构式鉴定(一)副词都的语义研究V 都V 了中的都,是当代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高频副词.(当代汉语词典〕给都的最早义项是表示总括,其所总括的详细对象一般都位于都的前面. 如:你讲话、走路、态度、行为都变了. 来去都自由. 周家的人都很和气的. (汉语八百词〕也指出, 都总括的对象有时也放在后面,如:你都看见谁了? 都讲了些什么?吕叔湘先生则以为都有总括全部、甚至、已经等几个义项,但是这一点也并没有达成共鸣.很多学者以为都还有一个义项是表示强调,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实际的语料中,我们发现那些表示所谓强调意义的都,几乎都出如今V 都VP了、V 都VC 了、都了等格式中,即几乎都与了一起出如今句子中. 如:(4)比赛输都输了,如今抱怨又有什么用呢?(5)他急躁地讲: 孩子死都死了,哭有啥用呢?再哭,也活不了哪.(6)碎都碎了,修也修不好了.很明显,在这几个例子中,用输都输了、死都死了、碎都碎了对输了、死了、碎了这些既定的、不可改变的事实进行强调.但是这里的强调意义是怎么来的呢? 从这一格式的构成来看,动词以拷贝形式分布在都的两边,而动词的重叠本来就是表示出强调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该格式末带上一个语助词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综上所述,由于该构造的构成方式本身就能具体表现出出强调的意义,能表示出讲话人的语气和某种主观情绪(如愤怒、懊悔、委屈服从、无奈).因而本文以为, 都归根到底只要表示总括这一义项,后来由于经常与助词了一起出现,并且该格式整体总是能表示出出一种强调的语气和强烈的主观感情, 而长期的高频(highfrequence)使用就使这种格式固定(entrenched) 下来了,最终构成了一种构式,拥有自个的形式、语义或功能,独立于其组成成分. 至于很多学者以为都有表示强调或者已经这些意义,作者以为这些意义其实都应该归结于都所在的各个构式(即都的这些意义是其构式赋予的),而非华而不实的副词都.(二) V 都V 了的构式证明再来看下例:(7)胡闹,(房子)盖都盖了,难道还想拆掉?在这句话中,房子盖都盖了强调盖房子这一动作的结束与完成,同时表示出出一种事已既成,无可挽回,只要让步接受,不必再施行什么不必要的行为的意思. 那么看华而不实的组成成分,能否能够仅从这一表示出的构成成分中就能得出这一意义呢?首先不能从华而不实的动词词组中得出, 盖房子只是客观描绘叙述一个动作的发生,并不能表示完成和结束的意义. 从上面分析得知,也不能从副词都得出来. 也许有人以为了用在动词后可表示完成意义,但是固然它能表示动作的完成,但是它却无法表示出出讲话者事已既成,由此不能或者不必施行某种行为或产生某种结果的妥协和劝阻意义(这里的意义不仅包括语义信息,还包括语用信息). 不然能够直接讲:(房子)盖了,难道还想拆掉?所以该构造具有独特的、其他构造所没有的意义,并且该格式所表示出的语义并不能从格式本身的组成成分推导出来, 即它具有不可推导性(unpredictability),符合一个构式的定义,由于在一个构式里,各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不一定能得出这一构式的整体意义.四、V都V了的构式义分析总的讲来,该构式的基本语义是:强调V 所指陈事件的完成和结束,即事情已然成定局同时该构式能表示出丰富的语用信息,如奉劝、强调、反预期性、妥协、责备等等.在构式语法中,语义和语用并没有明确的分界限,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体,属于意义的范畴. 所以V 都V 了所表示出的语义总共能够概括成为下面两方面:(一)劝讲义(妥协义)该构式的使用表示出了讲话者劝解自个或者别人对已发生的、不可逆回和改变的事件的妥协和接受.此意义从构式后面的小句可以以推出.一方面,我们发现,该构式的后续小句很大一部分都为反问句或者否认句,如:(8)丢都丢了,如今报警还有啥用?(9)吃都吃了,你要叫我吐出来吗?(10)话都讲了,懊悔也来不及了.当其后续小句为反问句或者否认句时,该构式表示出了讲话者以为不能或者不必施行某种行为的意义,所以很自然的,经常借助否认词或反问语气等语法手段, 对该构式后续小句中所指陈的行为事件予以否认.在上面几个例子中,分别用反问句和否认句表示出了劝讲听话者进行妥协,报警没必要,抱怨也没有意义以及不用懊悔等等. 总之都表示出了一种否认意义.另一方面, 有时候该构式还能表示出这样的意义:讲话人劝讲自个或听话人应该妥协,成认构式所指事件的发生,并因而接受后续事件的发生,鼓励接下来的行为,此时,其后续小句与该构式经常能够构成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此时就不是表示出否认意义了,而是一种鼓励的意义.(11)去都去了,就再玩儿一天呗.(12)她问怎么啦? 我讲我爸妈就在这不远,来都来了,我想去看看.不同于上面的例子,这里表示出的是一种既然事情都已成既然,那就最好顺其自然,接受接下来被建议的行为,所以讲,这传达了讲话人对听话人某种鼓励的意义.(二)责备义(主观性色彩)该构式还能表示出一种比拟强烈的主观情感,使讲话者在表示出话语意义的时候,让话语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而该构式所表示出的主观色彩,主要是一种责备的意义:如:(13) 他做都做了,就别再讲了!讲话人在劝听话人别再讲了的时候,也具体表现出了讲话人自个的情感, 讲他还有用吗带有一种迫不得已的口气,同时也责备了他做都做了这种行为,以为该行为本不该发生. 总之,讲话人想要责备的内容能够分为两个方面:1.动词V 所指事件本不该发生;2.动词V 所指陈事件发生的结果违犯了预期.(14)你讲都讲了,我也被人看笑话了!(15) 讲话注意点分寸? 你们做都做了,我不过是讲一讲还要注意分寸?在这两个例子中, 讲话人以为这件事本不该发生,本不该讲,也不该做那件事情,但如今事件却发生了,从心理上对这种已然事实有所不满,为了发泄这种情绪,讲话者采用了这种构式,进而对这种状况进行责备.(16)比赛输都输了,如今哭有什么用?比赛是应该参加,但是讲话人对输了这一事件的结果却有所责备,如可以以讲比赛输都输了,怪我们不够努力吧,在该小句中,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出讲话者对输了比赛的一种自我责备, 后续小句点出了不够努力是输了比赛的原因.五、结论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字词,而是那些固定的表示出式,即构式. 这就是构式语法理论的核心,同样也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V 都V 了是汉语中一个常见且特别重要的构式,本文力图揭示该构造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到达加深对其的理解、学习和使用的目的,同时对它的研究还能够为构式语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自个的奉献,加深对构式语法的理解和运用.以下为参考文献[1] 陆俭明. 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2004(5).[2] 陈建明.当代汉语句型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3] 董燕萍,梁君英.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4] 吕叔湘.当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 任海波. 都的语义功能与都字歧义句[J].浙江大学学报,1995(2).[6] 徐复岭. X 什么X 句式溯源补讲[J].汉语学习,1995(5).[7] 王亚凤.从三维视角看X 都X 了[J].语言应用研究,2008(5).[8] 张莉莉.谈都了句式的认知特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9] 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Press,1995.[10] Langacker,R W.Subjectification.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
也谈汉语中“V+N(受)的”转指施事/工具的歧义问题
也谈汉语中“V+N(受)的”转指施事/工具的歧义问题现代汉语中“V+N(受)的”结构表示转指的语义出现了施事和工具的歧义,这是因为施事和工具都是动词的论元成分,并且受事充当宾语的能力比施事和工具都要强。
所以,当受事进入宾语位置时,施事和工具就都能够进入该结构中主语这个句法空位而被提取,从而被转指。
本文从动词的配价成分和动词本身的意义两个方面着手,解释了“V+N(受)的”转指语义的倾向问题。
标签:“V+N(受)的” 施事工具“转指”这一概念最早是朱德熙1983年在《自指和转指》一文中提到的。
他指出,从语义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形式可以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第一种是自指,这是一种单纯的词类转化,由名词化造成的名词性成分与原来的谓词性成分所指相同,语义基本保持不变;另一种是转指。
名词化不仅造成词性的转变,连语义也发生变化,由指行为动作或性质本身转化为指与行为动作或性质相关的事物。
现代汉语句法平面上表示转指的主要手段是在谓词性成分后面加“的”,形式上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的”字结构,也就是“VP的”。
“VP”指的是谓词性成分,包括单纯谓词和由谓词组成的各类谓词性结构。
本文主要谈的是“V+N(受)”构成的谓词性结构后加“的”表转指的语义问题。
当动词后的成分为受事时,整个结构表示转指的语义会出现施事和工具的歧义,并且转指语义的倾向不同。
例如:(1)吃饭的(人/碗)(2)裁纸的(人/刀)(3)喝水的(人/杯子)现代汉语中,“吃饭”“裁纸”“喝水”在形式上都是“V+N(受)”构成的述宾短语,在后面加上“的”后表示转指。
“吃饭的”既可以说是指“吃饭的人”,也可以理解成“用来吃饭的碗”;“裁纸的”既可以指“裁纸的人”,也可以说是指“用来裁纸的工具”,但是二者又存在着不同之处。
“吃饭的”在语义上更倾向于指人,而“裁纸的”则更倾向于指刀。
概括起来说,这就是“V+N(受)的”转指的语义歧义问题。
为什么上面的例子既可以转指工具又可以转指施事?如果在一个结构中两种转指语义都存在,那么它更倾向指施事还是工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倾向?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的关键。
浅谈英语歧义现象的产生
,
“
v e
o
0
o n
e r
o r
e
,
.
.
y
,
“
”
。
、
,
,
。
1
.
Th
e
h
o s
t
e s s
g
r e e
t
e
d
a
t
s
h
e
gi
e
,
r
l wit h
a
s
m il
e
.
h 由 于 介 词 短 语 w it
,
m il
“
可 移 至 句首 或谓 语 前 后 理 解为 随 状
。
,
r e te d 故 此句 意 为 女 主 人 面 带微 笑 给 那 位 女 孩 打 招 呼 也 语修饰 g 理 定 a i g d 意 为 女 主 人 给 那位 面 带微 笑 的 女 孩打 招 可 解为 语修饰 t h t h t n d t bl w i t h b 呼 类似 的有 T h y f n d h im n d
。’
n
u o
n
t
看 作及 物 动 词 此 句 属
t
,
,
S
.
V
.
.
0
.
一 个 骗 子 、u r 是个骗 子
4
.
u o
e
也可是 不 及物动 词 属
o
5 v
结构 意 为 他 赶 走 了 P 结 构 意 为 他原 来
,
,
“
“
。
”
Sh
e
le f t m
再谈“V+了+T+的+N”结构的歧义
t h e i d e a t h a t“ T+ 的 + N”i s a c o g n i t i v e u n i t i s n o t a c c e p t a b l e . T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d f o u r
位 。即“ V+ 了+T+的 +N ” 结 构要 产 生歧 义 , “ T
+N” 必须 是 一 个 有 意 义 的认 知 单 位 。我 们 认 为
即使 “ T+N” 形成 不 了有意 义 的认 知单 位 , 该 结构 也 可以有 动宾关 系 的切 分 , 有 时候 一 个 句法 单 位 并不 一定 是一个 完整 的语义 单位 。即使 是作 者所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华北 电力大 学学 报 ( 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Ch i n a El e c t r i c P o we r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i a l S c i e n c e s )
NO .4
Au gus t 2 01 3
再谈“ V+ 了 +T+ 的 +N’ ’ 结 构 的歧 义
许有 胜
( 中国石 油大 学 对外 汉语教 学 部 , 北 京 1 0 2 2 4 9 )
摘 要 : 本 文讨 论 了 “ V+ 了+ T+ 的 + N” 结构, 不 同意 “ T+ 的 + N” 是 一 个 认 知 单 位 的 说 法 。我 们 分 析 了 由于 N 的类 别 不 同 而造 成 四 种 不 同 类 型 的 歧 义 切 分 , 并 讨论 了 一 些 有 关 句 法 切 分 的 问 题 。
1 1 2
英语句法岐义探析
r
。
( 从 句 中作 主 语 的
“
e h
”
既 可 以指 J a e n 也可 以指
y
,
到 底 指 哪 个难 以 弄清楚
t
o
。
)
e o
( 2 )S he
ld m
e
t
h
”
a
t
J
o e
ha d
m
,
e
,
w h ie h
p le
t
a s e
d m
e
e
.
她 告诉 我 约 瑟 会 来 这 使 我 很 高
o 也可 以指 J e
g ie ia
n
。
( 句~ Th a e
m
e a
ma gi c fr
o
a n
n l a
d
e
fr
o
g fo
,
r
t
h
e
p
r n
ie
e
.
/b 句 一 T he m a
。
m
a
d
e
t
h e p r in
e e
be
e o
fr
o
g
.
“
a
g
”
在
。
a
句 中 为 双 宾语 在
2
a
.
b
e
句 中 为 宾语 补 足 语
g ir ls p la y in g t e
a
句中
“
i
o
e
”
为动 词 的 过 句
去 时 作谓 语 相反
。
“
谈“N+V”格式的歧义
谈“N+V”格式的歧义歧义是指语言表达形式和意义的不对应,即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多种意义,一般是一个形式兼负两种意义。
歧义有的是由于词的多义造成的,例如:他的包袱太重;也有的是由于组合而产生的,例如:关心连队的战士。
本文对这两类歧义不做分析,只分析“N+V”(N代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包括代词;V代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歧义格式,试图找出“N+V”格式歧义产生的条件、原因、分化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1.“N+V”格式产生歧义的条件“N+V”结构能够产生歧义,但并非所有的名词和动词组合后都能产生歧义。
这种格式产生歧义与构成此格式的名词、动词的别类特征有关系。
1.1从N来看,下列名词能产生歧义:具体名词或短语+V:(1)办公室也应该通知。
(2)一个人也不要。
人称代词+V:(3)他们都看。
表人名的名词+V:(4)老张问过了。
表动物名称的名词+V:(5)鸡不吃了。
其他类名词则在此格式中不产生歧义。
例如:(6)牡丹浇过了。
(7)知识懂得了。
例(6)中表植物名称的名词“牡丹”,例(7)中的抽象名词“知识”在此格式中均不产生歧义。
1.2 从V来看,只有双向或三向动词才能产生歧义,单向动词不产生歧义。
即歧义的产生与动词的价有关系。
语言学中,与动词结合的必有名词的结合数,即为动词的价。
也就是说,具体语句中一个动词能支配几个名词,即为几价动词。
例如:N+二价动词:(8)每个人都喜欢。
N+三价动词:(9)小王给过了。
N+一价动词:(10)小莉笑了。
例(8)、(9)两例均产生歧义,例(10)无歧义。
2.“N+V”格式的歧义产生原因及分化2.1为什么“N+V”格式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就可以形成歧义呢?因为“N+V”结构的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不对应。
显性意义是一种表层的语法结构关系,隐性意义是一种深层的语法结构关系,同一种显性意义可以有多种隐性意义。
“N+V”结构中的“N”既可以是“V”的施事,又可以是“V”的受事。
即同一种显性意义有两种隐性意义。
歧义问题的语义探索
歧义问题的语义探索作者:朱振华吴蓓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02期摘要:歧义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汉语歧义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语义角度重新审视,指出书写歧义与语音歧义的不同,并利用义征分析的方法对歧义结构进行语义分析。
关键词:歧义语义语法学义征分析1 歧义研究回溯歧义研究真正走进我们的语言学的研究视野是赵元任用英语写成的《汉语的歧义问题》。
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中,为什么没有出现对歧义的研究呢?首先,中国传统语言学称为“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其中训诂是中心,因为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训释古文,从音韵文字方面来讲经释义。
因此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是从意义出发来研究语言,意义讲清楚了也就达到了目的。
因而不可能更细致地研究语言的结构。
在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中,歧义自然被分解或者被忽略。
其次,形式主义语言学,尤其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进入中国后,语言学家开始从语言的结构出发来研究语言,试图从语言的结构层面上来解释语言。
继承索绪尔语言言语相区分的语言学思想,认为语言是一个同质系统,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一静态系统。
从方法论上讲,用归纳法通过对语言的形式化描写来研究语言。
但实际上,从符号学的角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有形式和意义两部分,因此仅仅从结构出发无法看清语言的全貌,由此,出现了语法结构的研究与语言表达实际的错位。
至此,歧义问题浮出水面,被语言学家所认识。
这一阶段,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语法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找出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的说,一定的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一定的意义用一定的形式来表示。
研究多义格式及其歧义现象将更有效地揭示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使我们对汉语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更趋缜密。
语言研究就是要找出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朱德熙指出“句子的多义性是代表这些句子的抽象的句式所固有的,并不是组成这些句子的那些具体的词的词义引起的”由此,提出了歧义句式的思想。
从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分析“N+V+过+了”结构的歧义现象
从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分析“N+V+过+了”结构的歧义现象发表时间:2020-08-19T08:06:29.500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15期作者:陈轶昀[导读] 本文对“N+V+过+了”结构进行了歧义现象的探讨,主要运用了语义指向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进行分析。
文章揭示了这一歧义结构可能的几种解读和语义指向类型,认为“过”的义项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重点分析了“过”在语义上能指向哪些方面,以及其对造成“N+V+过+了”句式结构歧义的影响。
另外还分析了同形多义句法格式中“V”、“N”以及“V+N”命题的特征,总结了影响和制约“过”的语义指向不同的因素和条件,以便分化“N+V+过+了”这一歧义结构。
陈轶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摘要:本文对“N+V+过+了”结构进行了歧义现象的探讨,主要运用了语义指向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进行分析。
文章揭示了这一歧义结构可能的几种解读和语义指向类型,认为“过”的义项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重点分析了“过”在语义上能指向哪些方面,以及其对造成“N+V+过+了”句式结构歧义的影响。
另外还分析了同形多义句法格式中“V”、“N”以及“V+N”命题的特征,总结了影响和制约“过”的语义指向不同的因素和条件,以便分化“N+V+过+了”这一歧义结构。
关键词:“N+V+过+了”;歧义类型;“过”;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一、“N+V+过+了”中的语义指向类型我们不难发现“N+V+过+了”结构存在明显的歧义现象,如“驾照考过了”既可以表示说话人有过考驾照的经历,也可以表示说话人考驾照顺利通过了的事实。
但是这种歧义解读如果用层次分析法是无法分析的,也无法看出该结构歧义的原因,因为使用层次分析法,无论哪种解读都只能简单地分析成“主语-谓语”以及进一步将谓语分成“动语-补语”。
但是从“语义”上去分析则能较好地分化这一歧义句式,更为有效地分析出造成歧义的原因,于是本文主要使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去分析这一结构的歧义类型及其原因。
现代汉语中“V+的+N” 结构的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中“V+的+N”结构的歧义现象引言“V+的+N”是一种由动词作定语的组合式偏正结构。
组合式偏正结构是相对粘合式偏正结构而言的。
根据朱德熙先生的解释,粘合式偏正结构是指“名词、区别词和性质形容词直接(即不带“的”)作定语的格式”[1],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定—中”偏正结构属于组合式偏正结构,例如:[1] 石头桌子[2] 石头的桌子例[1]是由名词“石头”直接加名词“桌子”(中间没有“的”)而形成粘合式偏正短语,例[2]是由名词“石头”加上“的”再加名词“桌子”形成组合式偏正短语。
“V+的+N”这种组合式偏正结构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易产生歧义。
例如:[1] 通知的人[2] 采购的人例[1]有歧义:“人”既可以指发出通知这一动作的人,又可以指被通知的对象,那就是说“通知的人”这种偏正结构包含着两种语义结构关系:“施事+动作”的关系和“受事+动作”的关系。
例[2]没有歧义,它只包含着一种语义结构关系即“施事+动作”的关系。
本文就这一现象在语义平面上作一个比较粗浅的探讨。
本文“V+的+N”结构中的“V”代表动词,“N”代表名词(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更不包括代词和数量词)。
现代汉语中“V+的+N”结构的歧义现象•33 •一、“V+的+N”结构的歧义因素“V+的+N”这种结构产生的歧义是由句法平面的语义关系的不同而引起的,产生这种歧义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动词的性质和名词的性质。
(一) 动词在语义平面上,我们根据汉语动词在一个最小的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中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这种名词性成分我们称之为动元)的数目,我们可以将动词分成单价动词、双价动词、三价动词。
[2]1. 单价动词亦称单向动词、一元动词,是指在一个最小的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中联系着一个动元的动词,我们把这类动词记作V1。
例如“小明咳嗽了”、“小王醉了”中的“咳嗽”、“醉”联系着一个强制性的成分,即施事成分,所以“咳嗽”、“醉”是单价动词。
又如:病、变、醒、哑、倒塌、游泳、爆炸、休息、呻吟、打鼾、徘徊、彷徨、失眠、发愣等等都是。
“V的是N”歧义情况刍议
“V的是N”歧义情况刍议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形式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从而使汉语歧义现象十分突出。
语言学界向来十分重视对汉语歧义问题的研究。
其中“V的是N”结构的歧义情况,前人已有不少深入的研究。
本文在总结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试对该结构歧义的产生及消除情况做进一步的讨论。
标签:“V的是N”结构动词的价歧义产生歧义消除一、引言所谓歧义是指(语言文字)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有两种甚至几种可能的解释。
[1](P1071)产生歧义的可能性有多种。
朱德熙先生曾对“V的是N”的歧义现象进行过分析。
他认为多义的产生反映出“D2(双向动词)①+的+是+M”结构是多义的,但朱先生并未在文中对此结构做深入分析。
同时朱先生认为,除了一些“词义上相互制约”的情况外,只要动词是双向的,“V的是N”结构都可能有两种意思。
[2](P170)此外,欧阳寿荪的《歧义和结构》王红旗的《一个歧义结构的再限制》、王红厂的《“V2+的+ 是+N”歧义格式补议》等文也曾对“V的是N”的歧义情况进行过探讨。
对“V的是N”结构歧义情况的分析,涉及到动词的价的问题。
国内学术界关于动词的价的确定,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论。
朱德熙以动词“能联系的成分”来确定动词的价[3](P170-171)。
他认为动词的价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动词的价会发生变化。
如“我切肉”,“切”与施事者“我”、受事者“肉”联系,此时,“切”为二价动词。
而“这把刀我切肉”,“切”与施事、工具、受事联系,此时,“切”为三价动词。
[4](P128)本文对动词价的确定不采用此种观点,而是根据动词联系的强制性的名词性成分来确定动词的价。
动词某一义项上的价是确定的,在具体的语境中,可能会出现动词配价饱和或配价不饱和的情况。
因而像“这把刀我切肉”这类短语,仍处理为二价动词。
本文将主要讨论当V分别为一价、二价动词时,“V的是N”结构的歧义情况。
二、“V的是N”歧义的产生当V为一价动词时,与一个强制性的名词性成分联系,V的配价饱和。
英语歧义解析
英语歧义解析秦伯党(中原工学院外语系,郑州450007)摘要:英语歧义指的是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或者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
纵观英语的歧义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它大多停留在三个层次上,即:语音层次、句法层次和语义层次。
本文试图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解析。
关键词:歧义、语音、句法、语义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1)06-0091-02 歧义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具体表现是:在语言应用中,一种语言形式可同时表达两种或更多的意义。
歧义现象也就成了必须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说明的语言学家们不可回避的研究任务之一。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科书中常见的语句为例,从语言学家们观察语言的三个层次,即语音层次、句法层次和语义层次对该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一、语音层次在语音层次上歧义可分为三种情况:(一)同音异议同音异议指的是一个词的同一读音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联的意义,如country意为“国家”和“农村”;bank意为“银行”和“河岸”。
很多“双关语(pun)”都是由同音异义引起的歧义。
“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和校长看到一些男生和女生在操场上接吻而深表担心,于是,那位老师对学生说:“The principal and I havedecided to stop kissing on the school playground.”话一出口,便引起学生们的大笑。
原因在于“stop kissing”这个短语具有互不关联的两层意思,其一为“制止接吻”,其二为“停止接吻”。
学生们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双关语所带来的歧义表示了对老师言下有失的嘲笑。
当这位老师听到笑声发觉此话不妥,便立即纠正说:“What I mean is that there will be nomore kissing going on under our noses.”结果好笑,因为“un-der our noses”又有截然不同的两层意思,一为“当着我们的面,二为“在我们的鼻子下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从其他方面找原因。本文认为基于 日常经验形成的认知单位可能是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
2 歧义的表现及歧义产生的原因
21 “ . V+了+T+的 + 结构举例 N”
并不是符合这一结构的每个句子都会产生像例( ) 1和例 () 2这样的歧义, 能产生歧义的句子只是很 少的一部分。例如下面的句子就没有这样的歧义 :
[ 稿 日期 ] 0 5年 5月 1 日 收 20 8 [ 稿 日期 ] 0 5 1 月 1 日 定 20 年 1 2
文 章 写 作 过 程 中得 到 导 师 宋 文 辉 先 生 和其 他 老 师 同 学 的 鼓 励 和 帮 助 , 此 感 谢 。 同 时 感 谢 《 言 科 学 》 特 语 匿名 审
和 “ 粮 食 运 了 三 天 ” 运 。
5 0
维普资讯
于 景超 “ V+ 了+ T+ 的 +N” 构 的歧 义 试 析 结
作动量词引起的。例如“ 运了一个月的粮食”有歧义 , 朱德熙(9 2 l7 指 出: 一个月” 18 :1) 把“ 看成名量词
是说运了够吃整整一个月的粮食 ; 一个月” 把“ 看成动量词是说运粮食运了整整一个月。但是这种分析
只是该结构歧义的具体表现 , 不是造成歧义的深层原因。这种现象与哪些 因素有关 , 朱文未作研究 。 蒋严 、 潘海华 ( 9 83 2在论述句子情状类型时, 19 :3 ) 谈及对该种歧义的分析 , 认为确定句子的结构类 型关键在于看它所描述的事件结构有没有起点和终点。该书从句子的完结类情状和活动类情状区分了
本质上 的区别。例() 3表达的意义需要一定 的语境 , :这是我钓 了一天的鱼 , 如 “ 都在这儿 , 拿去吧 。例 ”
() () 1 、2是本文要探讨的由于时量成分的语义指向不同造成的句式歧义问题 。在实际语境 中该结构产 生的句子可能还会有其他的理解 , 中的语用因素很多 , 但其 不属于本文讨论的句式的歧义问题 。 对于该结构可能产生的这种歧义 , 朱德熙认为是因为其中的时量成分既可以看作名量词 , 又可以看
于 景 超
河北师 范 大学文 学院 河 北 石 家庄 0 0 9 50 1
提要 V+了+T+ + ” “ 的 N 结构可以有多种切分, 由于 T的语义指向变化而引起歧义。动词的性质和名词
的时间界性都可能会影响T的语义指向。T可以与名词宾语组合形成一个认知单位 , 这为歧义的形成提供
了可能。这种认知单位的形成根植于 日 常经验, 与名词的时间界性、 时量成分的大小都有关。 关键词 歧义 时量成分 认知单位 中图分类号 H 4 l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98(O6O 一O5 —O 1 442O)4 OO 6 6
() . 5a 运了一个月的粮食 。 (). 5 b 运了一个月的家具。
同样是含有动词“ 的句子, 运” 其中的语法成分也相同,5 a () 句可以表示完结和活动两种情状 , 5 b 而() 句 却只能表示活动类这一种情状 , 不能表示完结类情状。仅仅从句子的情状类型来分析 , 明不了问题 , 说
这两种不 同的意义 , 但同时也表示该活动类情状与完结类情状有类似之处 。书中指出 “ 看三小时的录
像”[ ] 2 有歧义 , 可以是看的录像长达三个小时, 是一种完结类情状 , 也可以是看录像这个活动持续了三 个小时, 是一种活动类情状, 但也有完结的意味, 作这种意思讲时可以说成“ 看了一部长达三个小时的录 像” 。 这是从句子的情状类型来分析这种歧义 , 在确定句子的情状类型的时候主要参考动词的界性 、 动词
( 一个月的粮食) () 运了 2
+± ± T的
( 运了一个月的粮食)
I动 l 宾
() ± ! 的 3 工± ± ( 钓了一天的鱼) () 4
l 宾l 动
( 了半天的球) 踢
』 偏正 J
上述几例 中, () 例 1表示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例( ) 2 表示“ 运一定数量的粮食” 这个事件。例() 3 表示动 作持续一段时间所得的一定量的事物。例() 4 表示活动持续的时间。 1 这里例( ) [] 1和例( ) 4 的意义没有
以及句子的其他成分所描述的事件结构有没有起点和终点 。问题在于分析“ V+了 +T+的 +N 结构 ” 歧义时 , 句子的情状类型预先不知道。先知道句子有两种理解 , 才用句子的情状类型来化解歧义 , 这不 是造成该结构和例( ) 的不同: 5a 5b
稿 专 家 提 出 的修 改 意 见 。 [1] 关 于“ 件 ” “ 动 ” 事 和 活 的划 分 , 家 煊 (9 5 认 为 , 内 在 终 止 点 的 有 界 动 作 称 作 “ 件 ” 没 有 内 在 终 止 点 沈 19 ) 有 事 , 的无 界 动 作 称 做 “ 动 ” 活 。对 于一 些 持 续 性 的动 词 表示 的动 作来 说 ,活动 ” “ 件 ” 可 以 相 互 转 化 的 。如 “ 粮 食 ” “ 和 事 是 运
1 引言
“ V+了 +T +的 + ” N 结构是指类似于“ 运一个月的粮食” 这样 的结构 ,T 是指“ “” 一个月、 三天 、 十分 钟” 这样 的表时间的结构。“ V+了 +T+的 + 结构理论上可以有多种切分 , N” 每种切分表示 的意义不
同。
()± 的 1 ±+
维普资讯
语 言 科 学
I S 1 7 — 9 8 CN 2 1 8 / S N 6 1 4 4 3 — 6 7 G
20 0 6年 7月
第 5卷 第 4期 ( 总第 2 3期 )0 5 5 —5
“ V+了 +T+的 +N" 结构的歧义试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