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分类(一)固定成本1.定义: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例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折旧等)4. 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课本例题(二)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4.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课本例题(三)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个基数部分,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着固定成本的性态,在基数以上的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的变化,又呈现出变动成本的性态。
半固定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是不变的,体现着固定成本性态;但业务量的增长达到一定限额时,其发生额会突然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其发生额的数量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跃升为止。
延伸变动成本:在业务量的某一临界点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临界点则表现为变动成本。
三、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类1 .相关成本:与决策有关联关系的成本,也就是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认真考虑的成本(如付现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专属成本、可递延成本)。
2.无关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或者虽未发生但对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无需加以考虑的各种成本(如: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可递延成本、共同成本)。
第二节混合成本的分解一、历史成本法定义:根据以往若干时期(若干年或若干月)的数据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成本的性态,并以此来确定决策所需要的未来成本数据。
(一)高低点法:以某一期间内最高业务量(即高点)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即低点)的混合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数学模型:y=a+bx a: 固定成本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例3、假定企业去年12个月的产量和电费支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运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应注意的问题:第一,高点和低点的业务量(本例中1 200和600)为该项混合成本相关范围的两个极点,超出这个范围不一定适用所得出的数学模型。
《管理会计》第二章_费用分类与变动成本法
图2-7 延期变动成本模型
4、总成本习性模型
总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若用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总额,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 示业务量,则
总成本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y=a+bx
图2-8 总成本习性模型
2.2混合成本的分解
2.2.1帐户分析法 也称会计分析法,是指在成本发生的当时根据其性态对每项成本 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分析,使其分别归入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的一 种方法。 帐户分析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 但由于此法要求掌握大量实际资料,分析的工作量又太大,因此不 适合于规模较大企业的混合成本分解。
2.3.3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营业利润的差额 =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 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期末存货×本期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上期 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 如果各期产量相同、成本水平不变,即各期按完全成本法计 算的单位产品成本相等,则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营业利润的 差额,其规律可以简化如下: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营业利润的差额 =(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单位固定制造费用
3、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亦称最小二乘法,它是根据若干期产量和成本的历 史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公式,将某项半变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 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2.3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2.3.1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涵义
完全成本法(Full Costing),也即全部成本法,是传统的成本计算 方法,其特点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产品生产过程中 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等全 部生产成本都包括在内,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正因为它 把所有生产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也称为吸 收成本法(Absorption Costing)。 我国将此法称为制造成本法。
管理会计公式范文
管理会计公式范文管理会计是指为内部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有信息支持的会计系统和方法。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管理会计使用了很多公式和模型。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管理会计公式。
1.成本公式-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总成本-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管理者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分析成本的变化。
2.产量和成本公式-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边际成本=可变成本的变化/产量的变化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帮助管理者决策何时增加或减少产量以达到最佳运营效益。
3.制造成本公式-直接材料成本=原材料价格×单位所需原材料量-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制造业务费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制造成本的组成部分,帮助管理者了解制造成本的构成和分析成本的变化。
4.价值链分析公式-附加值=销售收入-材料成本-外购件成本-人工成本-其他直接成本-附加值率=附加值/销售收入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附加值和附加值率,帮助管理者评估企业在价值链中创造的价值。
5.盈亏平衡点公式-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可变成本率)-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盈亏平衡点产量×销售价格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盈亏平衡点产量和销售额,帮助管理者评估企业在何种产量和销售额下能够实现盈亏平衡。
6.投资回报率公式-投资回报率=净利润/投资额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投资回报率,帮助管理者评估企业的投资项目的收益水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管理会计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成本分析、决策分析和绩效评估,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持,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优化经营效果。
管理会计复习
1.成本习性( cost behavior ),亦可译作“成本性态”。
成本性态取决于管理会计系统记录所得资源的成本并追踪以后的使用,使得管理者可以知晓成本的原因,一般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volume,即产量或销售量)总数的依存关系。
2.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按成本动因变动的比例在总量上发生变动的成本。
3.固定成本(fixed cost):尽管成本动因变动,其总量保持不变的成本。
4.本量利分析(cost- - volume- - profit analysis):本量利(CVP)分析是考察总收入、总成本和营业利润在产品的销售量、售价、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变动下的性态。
5.贡献毛益(contribution margin):“边际贡献”、“贡献边际”、“创利额”总收入—总变动成本,反映营业利润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6.单位贡献毛益(contribution margin per unit):单位售价与单位成本之间的差额。
7.贡献毛益率(contribution margin percentage,ratio):单位贡献毛益/售价。
8.作业成本系统Activity Based Costing:1986年由哈佛商学院库珀和卡普兰教授提出概念。
以作业为基础,通过作业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9.作业(Activity):作业是业务流程的具体化,是由人力、机器、技术或设备执行的任务,可以作为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的单元。
作业是企业价值链的每一环,与企业战略高度契合。
10.资源(Resource):在执行业务工作中所作用的资源。
11.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把资源分配到作业上的可计量(数量)特征。
12.作业(Activity):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进行的某项生产经营活动。
13.作业中心(Activity Centers):一系列相互联系、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
管理会计公式
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成本性态模型:y=a+bx5、营业利润差额简算公式: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P=px-bx-a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单位贡献边际cm= p-b,贡献边际率cmR=cm / p,变动成本率bR=b/ p bR+cmR=1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0=a/ cm= a/ (p-b)保本额y0= a/ cmR= p x0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保本作业率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MSR+ dR=1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保利额y’= px’=a+TP / cmR= a+TP /(1 –br)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Bi)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润= cm•x/p预测利润额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预测销售量X2=X1×(1+利润变动率/DOL)14、差别损益法分析步骤:(1)差别收入△R=RA-RB(2)差别成本△C=CA-CB(3)差别损益△P=PA-PB15、成本无差别点X0=(a1-a2)/(b2-b1)16、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生产经营期=s+p18、净现金流量NCFt =CIt- COt简化公式:建设期NCFt =-It生产经营期NCFt=Pt+Dt+Mt+Ct+Rt19、复利现值系数(P/F,i,n)=(1+i)-n20、复利终值系数(F/P,i,n)=(1+i)n21、普通年金现值系数(PA/A,i,n)=[1-(1+i)-n]/i22、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A,i,n)=[(1+i)n -1]/iNPV= NCF0×(P/F,i,0)+ NCF1×(P/F,i,1)+……+ NCFn×(P/F,i,n)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DM)
营条件而发生的,也就是同形成企 业正常生产能力相联系,产品在生
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一定的直接材 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同时要消耗一定的生产能力。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1、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 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 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 间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期间费用
9000元
直接材 料
直接人 工
10000元 3000元
变动制 1000元
造费用
固定制 2000元
造费用
管理费 4000元
用
销售费 3000元
用
合计:23000元
完全成本法
产品成本
单1位60成00本元 =16000/50 =320元/件
期间费用
7000元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 比较
3、存货成本不同
产品成本中不仅包含了变动成 本,也包括了固定成本。这种产品 成本的计算方法,我们称之为全部 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
完全成本法--内容
直接材料 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固定和变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3
完全成本法--理论依据
凡是同产品生产有关的成本都应计
入产品成本。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首先,变动成本是产品直
接形成的基础。 其次,固定性制造费用,
只能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的 销售收入中一次性扣除。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第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 成本处理,而不直接计入产品 生产成本,使会计核算更趋于 公平合理。
管理会计第二章
第二章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1、固定成本特征①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成本yy=a业务量x 固定成本总额性态模型②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成本yy=a/x业务量x单位固定成本性态模型2、变动成本特征①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成本YY=bx业务量x变动成本总额性态模型②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成本yy=b业务量x 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型3、混合成本特征①阶梯式混合成本成本y0 业务量x ②标准式混合成本成本Y0 业务量x③低坡式混合成本成本Y0 业务量xx1 ④曲线式混合成本成本Y0 业务量x【例1】例如某企业:按经济用途分类计算产品成本资料如下:2月份:生产500件;50000元=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单位成本=50 000/500=100(元/件)3月份:生产600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57000元;单位成本=57 000/600=95(元/件)是否能说明企业3月份成本管理工作优于2月份呢?事实上,二三月份的产量都未超出企业最大的产能。
成本总额中,有20000元不随业务量变动的;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单位标准成本60元。
按成本习性分类计算产品成本则:2月份:成本=20000+60*500=50000元(实际成本50000元与标准相符) 3月份:成本=20000+60*600=56000元(实际成本57000元)通过计算分析,2月份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一致,而3月份超标准1000元。
于是得出2月份成本管理工作优于3月份的结论。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1、技术测定法2、直接分析法3、历史资料分析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 (1)高低点法高低点坐标的选择必须以一定时期内的业务量的高低来确定,而不是按成本的高低即是以自变量X 为标准。
1)、选择高、低两点坐标 (x1,y1)、(x2,y2) 2)、确定成本变动率即计算b 值即b=(y1-y2)/(x1-x2) 3)、确定固定成本量固定成本=最高点混合成本-最高点产量×成本变动率或:固定成本=最低点混合成本-最低点产量×成本变动率 即:a=y1-bx1 或 a=y2-bx2 4)、将 a ,b 代入成本模型y=a+bx【例2】某企业2008年1-6月份A 产品产量和相关总成本资料如下解:选择高低点坐标分别为:高点(10,240) 低点( 5,130)b =(Y 2-Y 1)/(X 2-X 1) =(240-130)/(10-5) = 22(万元/千件)a = Y 1-b X 1 = 130-22×5=20(万元) 成本模型为 y = 20+22x月份 产量(千件) 总成本(万元)1 6 1502 5 1303 7 1804 8 2005 10 2406 9 245【例3】高低点法应用举例2:某公司2010年7-12月合同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如下:月份7 8 9 10 11 12 合计维修工时4000 4500 3000 5000 4300 4800 25600维修费2200 2400 2000 2600 2300 2500 14000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管理会计及变动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及变动成本法1. 简介成本管理会计是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会计方法。
其中,变动成本法是成本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成本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并详细介绍变动成本法的定义、特点和具体应用。
2. 成本管理会计的概念与作用成本管理会计是指利用会计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对成本的收集、分析、核算和控制,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成本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等内容。
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供决策依据成本管理会计可以提供各种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包括产品成本、部门成本、工序成本等。
通过对成本的准确核算和分析,管理层可以根据成本信息做出决策,比如产品定价、产品生产策略等。
2.2 实现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通过对成本的监控和控制,帮助企业管理层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和比较,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3 评估绩效成本管理会计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企业绩效。
通过对成本和绩效的关联分析,评估企业的经营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成本差异的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成本管理会计中一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是以变动成本为基础,将固定成本分摊到实际产量上,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
变动成本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如下:3.1 定义变动成本法是指按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开计算,在单位产品上分摊固定成本,从而得出单位产品的成本。
3.2 特点变动成本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固定成本与产量无关: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与产量的增减无关,只要产量不为零,固定成本就存在。
•可变成本与产量相关: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产量的减少而减少。
•单位产品成本随产量变化: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产量的减少而增加。
3.3 应用变动成本法适用于固定成本较高、产量波动较大的产品。
自考管理会计(一)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的概念 同时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目称为混合 同时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目称为混合 成本。 成本。 混合成本的基本特征:其发生额的高低虽然直接受业务量大小的 混合成本的基本特征: 影响,但并不存在严格的比例(线性)关系。 影响,但并不存在严格的比例(线性)关系。 混合成本的分类: 混合成本的分类 1、阶梯成本 、 2、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y=a +b x
各期损益不同 利润(完全)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完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销售收入-已销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已销产品生产成本- =单价×销量 单价× 单价 单位生产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销售量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利润(变动) 收入 变动成本- 收入- 利润(变动)=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销量 单价× 单价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 单位变动销售成本× -单位变动销售成本×销售量 -变动管理费用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销售成本 -固定管理费用
一、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特点 (一)完全成本法的特点 完全成本法: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都计入产品的 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都计入产品的 生产成本。即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 生产成本。即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不仅包括产品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制造费 变动的制造费用和固定的制造费用) 用(变动的制造费用和固定的制造费用) 特点: 特点: 1、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 2、强调成本补偿上的一致性 、 3、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 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 、强调生产
管理会计复习名词解释
23、联合成本:是指在未分离前的联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所有联产品共同负担的成本.
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统称.
24、净现金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
41、固定预算:是指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惟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
42、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预算的方法.
43、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12个月的一种方法.
28、普通年金:从第1期开始,凡在每期期末发生的年金为普通年金.
29、递延年金: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从0期开始隔S期以后才发生系列等额收付款的一种年金形式.
30、现金流入量: 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的增加的项目.
31、现金流出量: 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减少或需要动用现金的项目.
16、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它是企业未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17、经营杠杆系数:是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18、相关业务量:是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产量或销量.
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
46、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经到达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管理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管理会计,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12
历史成本法——散布图法
2、散布图法
• 把过去某一定期间混合成本的 历史数据逐一标明在坐标图上, 一般以横轴代表业务量(x), 纵轴代表混合成本金额(y)。 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 之间画一条能反映成本变动的 平均趋势直线,并据以确定混 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各为多少的一种图示方法
nΣxy-Σx•Σy 4 b=
nΣx2-(Σx)2
以混合成本直线方 程为基础
通过n个观察值, 建立回归直线的联 立方程式 等式(1)左右各 项分别用业务量 (x)来加权
把(1)移项化简
把(3)代入(2), 并移项化简单,即得
14
回归直线法,例题
例题
• 假定永庆工厂去年下半年六个月的设备维修 费数据如下表所示
相关范围(relative range, RR):一定的时间 范围和空间范围;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分是有一定条件的; 相关范围的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固定成本;
3
固定成本按“固定性”强弱分类
1、酌量性固定成本
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 成本;
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
永庆工厂去年7~12月份的设备维修费
月份
7月 8月
业务量(x) (千机器小时)
6
8
维修费(y)(元)110 115
xy
660 920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3
历史成本法——回归直线法
3、回归直线法
• 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 量(x)和混合成本(y) 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平 方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 x与y关系的回归直线,借 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 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
管理会计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
管理会计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一、成本性态分析。
1. 固定成本。
这就像是那种不管你生意好坏,每个月都得给出去的钱。
比如说房租,你开个小店,不管这个月卖出去多少东西,房租是固定要交的那一笔。
它在一定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但是呢,单位固定成本可就不一样了,业务量越多,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就像把房租分摊到更多的商品上,每个商品承担的房租就少了。
2.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那种跟着业务量跑的成本。
就像你做面包,面粉就是变动成本。
你做一个面包就需要一定量的面粉,做两个面包就需要两倍量的面粉,成本总额和业务量是成正比例变动的。
单位变动成本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做一个面包用多少面粉,做一百个面包每个面包用的面粉量也差不多。
3. 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就比较调皮了,它既有固定成本的部分,又有变动成本的部分。
比如说你的手机话费套餐,可能有个基本的套餐费,这就是固定的部分,不管你打不打电话都得交。
然后你打电话或者用流量又要额外收钱,这就是随着使用量变动的部分。
我们可以用高低点法或者回归直线法把混合成本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二、本量利分析(CVP分析)1. 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呢,等于单价乘以销售量。
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加上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又等于单位变动成本乘以销售量。
这就像是一个游戏规则,要想算出利润,就得把这些因素都搞清楚。
保本点分析可是个大重点。
保本点就是利润为零的时候的销售量或者销售额。
保本销售量 =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就好比你开店,要算出卖多少东西才能不赔不赚。
保本销售额 = 保本销售量×单价。
2.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个很实用的概念。
安全边际量 = 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 实际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 = 安全边际量(额)÷实际销售量(额)。
这个安全边际就像是你的安全垫,安全边际越大,说明你的企业经营就越安全,离亏损就越远。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
第一年利润=销售量×(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产品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4,500×(40-15-8)-(45,000+14,000)
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直接材料 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期间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例】设某企业月初没有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当月 某种 产品共生产50件,销售40件,月末结存10件。该种产品 的制造成本资料和企业的非制造成本资料如下所示。
◆ 产量=销量,且没有期初和期末存货时,两种成本法 损益计算结果一致;
◆ 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下损益>变动成本法下损益 ◆ 产量<销量,完全成本法下损益<变动成本法下损益
【例】某企业经营A产品,2000年至2002年连续三年的 产销量及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项
目
期初存量
本期生产量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要求:分别用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企业三年的利润,并 分析说明不同成本•管计理算会计法(变利动润成差本)异产生的原因。
2000~2002年变动成本法的收益表
项
目
2000年
销 售 收 入 @50
60,000
销售产品生产成本@20 1 期初存货 2 本期生产成本 3 期末存货
小 计(1)+(2)-(3)
0 30,000 6,000 24,000
21,900 10,600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18,000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概念。
了解这两种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而盈亏平衡点则是企业经营者需要了解和把握的重要概念之一。
首先,固定成本是企业在短期内不会因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的成本,比如房租、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这些成本不会因为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变动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变化的成本,比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了解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助于企业经营者合理规划成本,制定合理的定价和生产策略。
其次,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收入和成本相等的情况,此时企业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在这个点上,企业的总收入刚好等于总成本,可以理解为企业“不赔不赚”的状态。
了解盈亏平衡点可以帮助企业经营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销售目标和成本管理策略。
在实际的经营中,企业经营者需要结合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盈亏平衡点来进行合理的经营决策。
通过降低固定成本,提高产量,合理控制变动成本,企业可以尽量减少盈亏平衡点,实现更早的盈利。
而在销售策略上,了解盈亏平衡点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从而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标。
总之,了解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盈亏平衡点对于企业经营者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概念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和销售策略,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名词解释固定成本的概念
固定成本的概念
一、固定成本的定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受生产数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
它是相对于变动成本而言的,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表现为固定的月租费、固定的机器设备折旧费等。
二、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
1. 固定成本不受生产数量变化的影响,而变动成本则会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2. 固定成本是相对稳定的,而变动成本则会随着市场价格、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3. 固定成本通常是长期存在的,而变动成本则可能是暂时性的。
三、固定成本的特点
1. 稳定性: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内不会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 长期性:固定成本一般是长期存在的,不会随着市场价格、产量的变化而立即消失;
3. 沉没成本:固定成本一旦投入,很难再调整或改变,因此也被称为沉没成本。
四、固定成本的相关因素
1. 机器设备折旧费: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后,需要定期进行折旧计提,这也是企业固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租赁费用:如果企业租赁房屋、土地等资产用于生产,那么租赁费用也是固定成本的组成部分;
3. 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固定员工,其工资也属于固定成本的范畴;
4. 其他费用:其他如广告费、培训费等相对固定的费用,也是企业固定成本的一部分。
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2008-11-08 16:38:28)固定成本定义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征在于它在一定时间范围和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维持不变,但是,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分摊(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向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
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
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固定成本分类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 Cost)。
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
酌量性固定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
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固定成本战略管理的认识一、传统成本管理 VS 战略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减少各种服务项目或内容、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减少各项显性支出等短期行为来达到节约开支、控制成本的目的。
它实质上采用“增加价值”的方法,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并没有把成本管理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挖掘企业的隐性成本,将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贯穿于战略管理,为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自始至终取得成本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领先于对手。
浅谈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划分
浅谈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划分摘要:随着人们的不同需要,成本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根据需要的基础不同,成本也在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
这里我们只讲成本按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定义中,都存在一定期间或一定产量的限制。
而且假定它们一定是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变动。
但在实际中成本和产量并不一定完全线性,如果根据实际情况来列方程,最大的可能是得到非线性方程。
关键词:成本形态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限制完全线性一、成本的划分与定义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或者说财务会计中的成本专指按某一种产品或商品所归集与其有某种关联关系的费用,其本质属性是“对象性”或“归属性”。
其计算方法和过程以制造企业最为典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社会的会计不仅是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发生记录,更多是提供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服务。
随着人们的不同需要,成本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根据需要的基础不同,成本也在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
这里我们只讲成本按形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一)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通常把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培训费等看作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又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影响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经费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无法决定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不动产税、财产保险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薪金等。
(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例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方法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方法一、引言在管理会计中,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企业需要了解自身的成本结构,以便做出有效的经营决策。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成本概念,本文将介绍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
二、固定成本的计算方法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能力范围内,不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将固定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产品上,计算每个产品所需的固定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固定成本。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将固定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数分配到各个产品上,计算每个产品所需的固定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完全使用固定成本。
3. 边际贡献法:边际贡献法是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结合起来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
三、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是指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变化的成本。
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差额法:差额法是通过计算两个不同生产量之间的成本差额,来确定每单位生产量的变动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变动成本与生产量呈线性关系的情况。
2. 斜率法:斜率法是通过计算单位生产量的变动成本与生产量之间的斜率,来确定每单位生产量的变动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变动成本与生产量呈非线性关系的情况。
3. 比例法:比例法是通过计算变动成本与生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确定每单位生产量的变动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变动成本与生产量呈比例关系的情况。
四、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应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可以通过计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来评估不同规模的生产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计算方法也可以用于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变化情况,来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成本效率,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2008-11-08 16:38:28)固定成本定义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征在于它在一定时间范围和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维持不变,但是,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分摊(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向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
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
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固定成本分类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 Cost)。
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
酌量性固定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
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固定成本战略管理的认识一、传统成本管理 VS 战略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减少各种服务项目或内容、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减少各项显性支出等短期行为来达到节约开支、控制成本的目的。
它实质上采用“增加价值”的方法,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并没有把成本管理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挖掘企业的隐性成本,将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贯穿于战略管理,为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自始至终取得成本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领先于对手。
战略成本管理强调的是知己知彼,揭示企业同竞争对手相比的相对成本地位,并寻求成本持续降低的途径。
也可以说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管理。
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求得在持续发展中增长和回报这两个关键。
也就是所谓的“向管理要效益”。
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成本管理已经替代传统的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利武器。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与范围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有价值链分析法、竞争对手分析法、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法等等。
价值链分析法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
企业价值链分析是通过对企业活动进行分解,以各种价值活动为基础确定成本与效益,考虑单个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权衡和取舍,从而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当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活动累计总成本小于竞争对手时,就具有了战略成本优势。
竞争对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优劣势、反应模式、竞争战略、乃至核心竞争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与证据,考虑其在竞争中的态势,采用的行动和反应,从而为企业决策的制定和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法是分析引起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控制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大量潜在的成本问题。
包括微观层次上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和企业整体层次上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固定成本战略管理和变动成本战略管理。
前者普遍被理解为是固定的,没有管理的余地,更谈不上从战略的高度去进行,因而不被管理者重视。
但事实上,从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充分利用供应商到轻资产结构;从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摊销到作业成本法的使用;从扩大产量、提高设备利用率、超产到增加固定费用的摊销、降低单位成本等,都是可以管理的,而且是建立企业成本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以固定成本战略管理具有新的价值。
三、科学地进行固定成本战略管理不同的行业资产投资比例不同,收益率也不同。
例如,航空、邮电通讯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就远远高于相应的流动资产投入;而采矿、化工类行业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资要求都很高;流动资产投入大的行业多集中在日用消费品领域;而零售业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入普遍没有较高要求。
同时,股本收益率告诉我们:不同行业之间,投资与收益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同一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与收益率普遍相关。
事实可以证明,我们也可以预见:固定资产投入越大,单位产品所摊销的固定成本就越多,单位产品的总成本越高,利润就越少,投资收益率就越低。
其中,衡量的标准就是固定资产周转率。
对企业而言,弥补固定资产投资大却带来低收益的方法是生产附加值高(价格高)的产品和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大的行业(比如星级宾馆、航空业)竞争非常激烈,提高价格是不可行的,因此要提高回报、获得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挖掘人的潜力是主要的经营途径,而科学设计、合理减少固定资产投入是关键的战略途径。
(一)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采用轻资产结构,有效管理固定成本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不盲目求大求先进,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把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控制在最少的范围内,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份额,增加对利润的贡献比例。
实现投资规模的成本驱动,获取成本优势。
例如:(1)对新投资要考虑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每投资一个同等规模的新的汽车生产厂,至少要比上一个汽车厂的投资额少 10%,所以2002年丰田汽车公司的毛利率是全球汽车行业最高的,达到了8.5%;而通用只有1.5%。
在设计新工厂时,丰田公司全面考虑了需要'花钱 '的每个环节,包括厂房、设备、生产工艺、布置等。
尤其是物流,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采用科学设计,做到省时节效。
据统计,丰田某一汽车厂的一个螺丝钉从采购进厂到装配后产品出厂,在厂区里被搬运了25公里。
(2)在设备投资方面,没有必要追求所谓的名声,只要合适,能用国产的就不用进口的。
比如:某民营油漆公司的设备从国内采购一套花费了200万元,而一家上市公司从国外采购一套同样规模的设备却花了1100万元。
这不是拿股东的钱开玩笑吗?(3)设备功能以适用为准,不追求富余功能和豪华性。
比如:水泥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应该以能够适应高温粉尘环境、故障率低、易操作为主要功能。
同样是日产10 00吨水泥的生产线,甘肃某企业投资7000万元购买设备,而陕西某企业却投资了13000万元,电气控制系统部分采用的是运用于美国航天飞机上的技术。
试想一下,在一个水泥生产企业,有用到航天控制那么尖端技术的必要吗?(4)进口设备以成熟且易于掌握操作为主,与企业自身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的实际操控水平相结合,不宜选择最先进的、尚未普及的新型设备。
这方面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
某饮料企业购买国外最先进的设备,由于操作技术难度大,企业花了近二年的时间进行调试,最终还是没有达到其设计产能。
(5)厂房是选择钢混砖结构,还是钢结构?甚至是钢结构中的轻钢结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经过可行性论证,采用最合适的用钢比例结构,减少钢材用量,从而降低投资金额。
(6)合理利用固定资产租赁业务。
不管是短期使用还是长期使用,厂房、设备都可以采取租赁的形式,特别是使用效率不高的设备。
比如:大型工程建设用设备就普遍采用租赁的方式。
港台商人在台湾高速铁路和香港机场的建设完成后,就将大量使用过的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到大陆和泰国使用。
这在较发达地区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7)及时处理企业闲置资产也是很必要的。
这虽然会造成当前的一次性损失,但却可以为企业带来现金的回收,增加营运现金流,并减少未来的折旧。
(8)另外,投资设立大型工厂可以根据需要将资金逐步到位,没有一次投入完毕的必要。
因为投资项目容易形成沉没成本,一旦项目确立并且投资完成,就没有任何的回头反复。
而分期分批进行资金的投入,还有定期review的可能,保证不发生可能的损失或将已经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诸如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汽车零部件自制率只有35%,其余均为大众配套(OEM)。
国内的蒙牛乳业就是采用轻资产结构的典型例子。
蒙牛公司从零开始,经过4年时间,销售收入达到20多亿。
他们的做法就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与核心技术相关的关键设备上;而为其配套需要的500多辆车则全部由配套商自己投资,农民养牛需要的全部资产也由农民自己投入;企业没有较大的包袱,从而获得比同行业竞争对手更快的发展。
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企业需要考虑的相应的战略管理指标包括:业务与规模的关系、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整合程度、学习带来的成本降低指标、地理位置选择指标、供应商管理指标等。
(二)从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的角度,增加对固定成本管理的贡献众所周知,在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单位制造成本的影响就越大。
例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为10:9 0;钢铁、水泥、园林机械、番茄食品、糖等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20:80;果汁饮料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52:48;而自来水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98:2。
固定资产使用率越高,周转的越快,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
有这么一个例子,某小型钢铁企业虽然设备落后,但盈利能力非常强。
经过研究发现,该企业的实际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2.2倍,也就是说这家企业一套设备的产量比其他钢铁企业二套设备的产量还多,这样就等于是节约了一套设备的投资。
钢铁企业平均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约为20:80,而这家企业却达到11:89,单位制造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90元/吨,而这个贡献主要来自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又比如:番茄酱、糖类等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很强,一年中只有2-3个月的生产期,在其他时间设备都是闲置的。
然而,通过研究开发,培育早熟或晚熟的番茄品种,提前10天开始或延长10天结束生产,就能增加番茄酱产量约1.4万吨,每吨番茄酱因固定资产折旧而降低的成本约为10元,那么30万吨的产量就可以降低成本约300万元。
除了闲置设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再利用,依靠生产设备的柔性化也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轿车组装生产线就是柔性化的,别克君威系列、赛欧系列、GL8商务车系列、以及新车凯越系列都是可以在同样一条流水线上组装出来的。
再比如说,通过对某小型汽车零配件企业的模拟,在现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利润的增长率会更快。
从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角度,企业需要考虑的相应的战略管理指标包括:生产能力运用模式指标、企业内部组织效率指标、产品开发指标等。
(三)从生产环节的角度,管理和分析固定成本事实上,从战略管理方面对固定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是比较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