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分数除法(二)》第一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除法(二)》第一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分数除法(二)》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具体章节为第73页至第75页,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以及与整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并能够将分数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块巧克力,小明想要平均分给小红和小华,每人分到的是巧克力的几分之几?2. 例题讲解:以教材第73页的例题为例,讲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题:已知分数 $\frac{3}{4}$,求 $\frac{3}{4}$ 除以 2 的结果。
讲解: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 $\frac{3}{4}$ ÷ 2 =$\frac{3}{4}$ × $\frac{1}{2}$ = $\frac{3}{8}$。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73页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4. 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以教材第74页的练习题为例,讲解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练习题: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30%是女生,男生占班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解答:男生占班级总人数的 $\frac{40}{5} = 8$ 人,所以男生占班级总人数的 $\frac{8}{40} = \frac{1}{5}$。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教材第73页的练习题。
答案:小明吃掉了苹果的 $\frac{3}{5}$,小红吃掉了苹果的$\frac{2}{5}$。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节 确定位置(一)
斑马场
南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
狮虎山 确定一个物体的
60
西
东 位置,需要方向
喷泉广场
和距离两个条件。
斑马场
南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大象馆 西
。 60
喷泉广场
狮虎山 东
参观斑马场后,同学 们想去猴山,说一说 他们的行走路线。
接下来确定每一段 路的方向和距离。
斑马场
南
猴山
大象馆 西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斑马场 南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大象馆 西
。 60
喷泉广场
狮虎山 东
大象馆和长颈鹿馆 都在喷泉广场的北 偏西60°的方向上, 如何区分它们的位 置呢?
斑马场
南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 60
狮虎山
西
东
喷泉广场
它们离喷泉广场的 距离不一样。
斑马场
南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 60
狮虎山
西
东
喷泉广场
大长象颈馆鹿在馆喷在泉喷广泉场广 北场偏北西偏6西0°60的°方的向方 上向,上距,离距喷离喷泉广泉场广 1场00500mm处处。。
斑马场
喷泉广场:
方向:东偏北30°;
。 60
喷泉广场
狮虎山 距离:800 m。
东 喷泉广场 猴山:
方向:东偏南45°;
30°
距离:1500 m。
斑马场
南
猴山
北 长颈鹿馆
熊猫馆
大象馆 西
。 60
喷泉广场
狮虎山 东
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87,88页《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1课时)【教材简析】平均数是数据统计的一个重要的量,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
本课时是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和“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基础上进行教学,是深入研究平均数的代表性、区域性易受极端数据影响而变化,即平均数的灵敏性,是为高段进一步分析数据、作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做出预测的统计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简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统计表,统计图(条形和折线)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能通过图表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时应基于学生的实际,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应充分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理解知识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统计观念的核心发展。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就会受影响;4.通过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认识平均数的灵敏性;5.通过学习平均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认识平均数的代表性,体会一个数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法建议】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五年级的学生实际,主要采用“直观体验——操作感知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活动实践——合作交流——尝试动手制作——掌握特征——分析数据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教:1. 教学课件PPT,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平板ipad2.学习单【教学流程图】【评价方案设计】课前检测【主要内容】1.阅读“招聘启事”故事2.自己回顾一下,下面3个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折纸(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折纸(一)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所讲解的是数学下册中的第一课,名为“折纸(一)”,属于“空间与图形”单元中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折法介绍、物品的折法、防伪标志的制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折叠活动中的基本概念,会掌握不同的折法方式,并能够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折纸工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与折纸有关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2)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会不同种类的折叠方法。
(3)了解折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
(2)通过折纸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2)让同学们感受到折纸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通过学习折纸,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折纸,让学生在实践中互相交流,同时也有教师亲自示范并提供指导。
四、教学过程本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环节:前导活动、自主探究、讲评巩固、拓展应用。
1.前导活动(5分钟)教师先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具有美感的折纸作品,并让学生说出它们可能是如何制作而成。
同时,引导学生体验一些折纸活动,让他们感受一下折纸的乐趣。
2.自主探究(20分钟)在这一环节,教师将配合教材,向学生讲解关于折纸的基本术语和概念,例如:山脊线,谷脊线,折痕等,老师还将进行现场示范。
接下来,同学将自主进行折纸活动,并根据教师的要求尝试多种折法,同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提醒。
3.讲评巩固(15分钟)在这一环节,教师将评价学生们所完成的折纸作品,并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议,让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提醒。
根据学生们所折出来的各种形态的折纸,同学们将对折叠的各种方法进行探索总结,呈现出各种方法的形态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八、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并不单单是生涩的书本知识,用 生活中原有的认知来理出学生的思路是更为有效的办法,这样既使 数学融入了生活,也强化了学生的概念,所以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上学 和放学路线入手,通过对已知方向的判断和理解,使学生明确只有通 过方向和距离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位置,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动物园吗? 这节课咱们一起去动物园逛一逛。 动物园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喷泉广场,站在喷泉广场,你想去 哪里看一看,你能说出它们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吗?
(学生各抒己见,当有学生说到熊猫馆和狮虎山时)熊猫馆和狮虎 山都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怎样确定它们的具体位置呢,引起学 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这节课我们一起 来学习《确定位置(一)》。(揭示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动物园各馆的分布示意图。 1、要准确确定熊猫馆和狮虎山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都需要哪些条 件?(读一读三个小朋友的话) 2、熊猫馆在喷泉广场北边再往东多少度方向上?东边再往北多少度方 向上?(在图中标出度数) 3、请在小组内介绍熊猫馆的准确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场景引入,获取基本的数学信息,提 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
板块三、深入探究 在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探究一系列过程后,已经对本课的 重难点有了清晰地认识,为了解决遗留的一些困惑,我适时组织全班学 生进行组间交流、全班交流。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北偏东(西)、南偏 东(西)的含义,为了突出本课重点,让学生多次重复北偏东(西)、 南偏东(西)的含义,并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利用北偏东(西) 、南偏东(西)的新知说一说狮虎山在喷泉广场北偏东、东偏北多少度 ,在多次重复中,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_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说课稿《邮票的张数》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邮票的张数》。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流程建构、板书的设计等几个环节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会解形如3x25这样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基于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而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他们已经掌握了等式的性质,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但是,对于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以及如何将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习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邮票的张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建构1、导入:通过引入邮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邮票的张数问题。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六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一)北师大版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六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一)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确定位置(一)”,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包括在二维平面上的点和平面上的物体。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使用坐标和方向来确定位置,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坐标和方向的概念,能够使用它们来确定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位置。
2. 学会使用坐标系和方向来确定点和平面上的物体的位置。
3. 能够应用坐标和方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坐标和方向的概念理解。
2. 使用坐标和方向确定位置的技巧。
3. 将坐标和方向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坐标系和方向的教学工具,如坐标系图、方向指示器等。
2. 学生准备练习纸、铅笔、橡皮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位置确定的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在一个大公园里迷路了,你如何告诉别人你在哪里?”2. 讲解:教师讲解坐标和方向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确定位置。
通过示例和图示,解释坐标和方向的使用方法。
3. 练习:学生进行练习,使用坐标和方向来确定点和平面上的物体的位置。
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正确应用。
4. 应用:学生将坐标和方向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使用坐标和方向来解答。
板书设计:1. 确定位置(一)2. 坐标和方向的概念3. 使用坐标和方向确定位置的技巧4. 实际问题解答示例作业设计:1. 练习题: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坐标和方向的概念和应用。
2. 实际问题: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坐标和方向的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坐标和方向的概念,并能够使用它们来确定位置。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
(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
(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三、作业:
练习十二第7、8题。
第六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_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的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 =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 =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一样)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板书::9/10÷3/10
=9/10×10/3
3、练习,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3/5,看看3/5里有几个1/5,有几个3/10,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 分数乘法(一)(1)】 - 副本
师:求4个215是多少,也就是求4个215相加的和是多少。
师:先来动手涂一涂。
4个215也就是8个115,结果是815师:再用算式计算一下。
215乘4,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也就是2415⨯,结果是815。
师:(第二题)再来看看第二题吧。
填一填,与同伴交流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师:49乘2,也就是求2个49的和是多少?分母不变,分子4和整数2相乘,也就是8个19,是89。
师:3乘211,也就是求3个211的和是多少?等于3211⨯,也就是6个111,等于611。
师:(第三题)连续关注第三题。
师:14乘3,分母不变,分子1与整数3相乘,结果等于34。
2 15乘7,等于2715⨯,等于14154乘715,等于4715⨯,等于2815,再化成假分数等于13115。
2 3乘4,等于243⨯,等于83,再化成假分数等于223。
4 7乘8,等于487⨯,等于327,再化成假分数等于447。
5乘213,等于5213⨯,等于1013。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师:自己先梳理一下吧!师: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几个几分之几的和;某个分数的整数倍。
还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
在解决分数乘整数时,画图和计算的方法都可以哦!师: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课后作业吧!师:可以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记得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状元成才路祝,你学习进步。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下节课再见。
五、教学板书分数乘整数六、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我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获得新知,前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怎样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单位“1”未知的数学问题。
所以,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探究能理解把握的学问,老师不讲,只做适当的引导,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注重学问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教案北师大版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问题呈现:
你能根据1/5x3的意义,写出1/5x3的计算过程吗?
1/5x3=1/5+1/5+1/5=1+1+1/5=1x3/5=3/5
那么,你能计算出3 x 1/5 =?吗?为什么?
2、结法。
(1)完成涂一涂,算一算和练一练
(2)完成试一试
3、在多个活动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方法 。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
分数乘法(一)
课型
总课时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计算原理,学生能熟练准确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
2、教学难点: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预习要点:
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
一、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1、揭题导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有一位小朋友正在为墙报剪花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主题图---
一个占整张纸的1/5,3个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北师大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一》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自己喜欢 的方法解 决问题,并
把它表示 出来。(可 以画一画,
也可以算 一算)
分享自己
用直观图
学生运用已具
备的整数乘法
和同分母分数 加法经验,通过
画一画、算一 算,把自己解决
问题的方法表 示出来,在多样
化的方法中初
步探索分数单
位乘法的计算 方法,为理解分
数乘法的意义
奠定坚实的基
(1)实
解决问题
过程中,渗透 “数形结合”的 数学思想。五年级
教师姓名
学校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课题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分数乘法单元的起始课,学习之前,学生已 经认识了分数,会计算分数加减法及应用,分数乘法是 分数加法运算的自然拓展,而后续各部分知识的学习又 是以本课为基础展开的。
学情分析
为了更准确的把握本节课的教学起点,我对全班46名学生进行了课前调研,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在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面问题不大, 正确率达91.2%,算法 的选择相对多元和灵活,但对于意义的理解不够全面。 为此,我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 解上。
×3”)小结:不管是×3,还是3×,都表示3个的和。4.优化方 法:
如果求4个的和,怎 样列式?10个的和 呢?100个
呢?还用
加法吗? 小结:求几
个相同加 数的和,个 数越多,乘
法的优势 就越明显!
活动二:2个 的和是多 少?
1.自主计 算
“温馨提 示”:
(1)算一 算,认真写 出计算过 程;
(2)想一 想,你为什 么这样 算?
物展示有
的思路;
代表性的
方法。(画
图、加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第一课时
()出示要求,动手操作
A、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观察计算结果是多少.
B、独立思考: 每次的单位1”一样吗?
C、结合折纸过程,说说分子、分母是怎么得到的。
(3)观察4个4,1个3与两个分数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4个4是两个分数的分母在相乘,1个3是两个分数的分子 相乘。
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 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 理,比较困难。 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 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 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 运算。
2、引思想:仔细的观察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带着这种能力 进行今天的数学学习。
二、折纸探究学新知
1、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
(1)请生阅读“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段话,引出 问题:每次取一半之后,剩下的部分占整根木棒的几分之分呢?
(2)用纸条代替木棒,请生示范第一次截取一半,涂出剩下的部 分,观察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分?
画一画,算一算。请生讲解
四、谈谈收获激兴趣
1、你学会了什么?
2、分数乘法运算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该书称“母 相乘为法,子相乘为实,实如法而一”。
师:古人多么富有智慧,同学们,开启你们的智慧之门吧,分数 中还有很多问题等待你们去研究。
3、尝试练习总法则
师:按照你发现的这一关系和格式计算下面3个题
/八1 23 57 1
(1)4X35X68X4
(2)请生独立完成,画图验证其中的一个。
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五数下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二、探索新知师:咱们先来做一些练习题吧。
1.试一试(1)算一算710-16,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后交流A师:你是怎样通分的?生:我用10×6做分母,通分后进行计算。
生:10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用30做分母,通分后进行计算。
师: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一样,两种方法都可以。
而且最后三、巩固练习师:接下来咱们来做书上的练一练。
1.练一练2. 森林医生师:①×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减,正确结果应为1170。
②×正确结果应为1712。
③×通分后,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正确结果应为914。
3.解方程4. 根据学校气象小组的记录,当地9月雨天天数占全月总天数的13,晴天天数占全月总天数的310。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问题:其它天气占全月总天数的多少?15126()+x =712105()x -=373816()x +=516253662613解:x x x x =-=-==17510271010910解:x x x =+=+=73168761616116解:x x x =-=-=1-13-310=1130(同学们,此题答案不唯一)5.估一估,连一连,下列算式结果分别与哪个数最接近?算一算。
师:首先,咱们仔细观察各算式中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接近还是相差比较大?是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接着,进一步思考结果接近1、接近0、和接近12的算式分别是什么?答案是19-110接近0,58- 1 9接近12,34+15接近1。
6.你知道吗?用古埃及人的方法表示724,会有多种方法,如14+124,此题答案不唯一,同学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方法1: 方法2:生:噢,我知道了,把全班女生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4份,户外活动的占9份,去少年宫的占4份,剩下的11份就是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数的1124。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单元主题确定位置学科数学学段第二学段年级五年级册数第十册教材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单元主题简介本单元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定感性经验基础之上的。
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用前后、上下、左右及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 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通过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学习了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及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
本单元的学习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它将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拓展知识视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2、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
3、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 学习内容整体分析一、《课标》的要求《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重要标志是他们积极参1/ 9与各种教学活动,即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比较、运用归纳或类比等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见进行质疑、反思,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不仅包括外显行为、可观察的活动,而且也包括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是学生成为主体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
1. 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数学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参与知识产生的起因,探索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寻求规律、获得结论。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学情:《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也掌握了通分的技能。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都已具备,在这节课里,重点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教学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应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想先做,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
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教学学法: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1分数除法(三)
一、教学内容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5.3分数除法(三)》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三、知识点
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分数问题,体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教师准备 PPT 课件
学具: 计算卡
六、教学过程
完成数学规定动作:两分钟听算。
12×2/3 = 8/9÷12= 18÷9/20 = 9/11×3=
3/20×4/9 = 4/15×15/16 = 5/6 ÷10= 7×5/14 =
9/40 ×2/3 = 12÷1/5 = 3/5 ÷3= 27÷ 9/20=
1/5÷1/3 = 6÷ 3/5 = 6/11 ÷2=
(一)导入环节。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从情景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简要回答
2、出示例题:
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9
2,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3、讨论:
(1)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根据那句话得到的信息?
(3)你能列出等量关系是吗?
板书:参加活动总人数×92 = 跳绳的人数 (未知) (已知)
4、你们有什么办法利用以前的知识解答这道题?
(1)画图解决问题。
说一说题中所表示的意义吗?
(2)试一试,能不能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同桌互相说说,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生反馈,师板书。
口头检验对错。
5.学生汇报。
(三)练习设计。
(一)基本练习
1.看情景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1)生提问题,全班解答。
(2)同桌互相提问题,写出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2.计算
1/4÷1/12= 9/4÷3/2 ÷8/9÷9/10= 8/11÷11/8=
3.一件衣服九折销售,现价108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宽是1/2米,宽是长的5/8,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列方程解)
(二)发展练习
1.书,29页2,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一次野营活动,有很多同学参加,这些同学吃饭时每人一个饭碗,2人一个菜碗,3人
一个汤碗,一共有44个碗。
参加这次野营的有多少人。
(四)全课总结。
此类题是求单位“1”的量的问题,方程法采用的是顺向思考的方式,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算术法是根据等量关系进行逆向思考,是用具体的数量除以所对应的分率解决问题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
总人数×=跳绳人数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
答: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