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课件新人教版(精)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课件
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由平衡条件有mBg= T,2解得mB= ,A正2m确。
答案 A
2
5-1 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为2 kg,两根轻细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小球
上。在小球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角的拉力F,若要使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
范围。(g取10 m/s2)
第四十页,共42页。
解题思路 关键词:①光滑斜面,②A、B恰能保持静止。
(1)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结合平衡条件得出绳子的拉力。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结合平衡条件得出结果。
解析 先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由物块A受力及平衡条件可得绳中张力(zhānglì)T=mg sin 30°。再以动滑
到顶端的过程中,试分析绳
的拉力F及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
甲
乙
第三十六页,共42页。
解题(jiě tí)思路
解析 如图乙所示,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注意支持力FN总与半球面垂直,从图中可得到相似 三角形。
设半球面半径为R ,定滑轮到半球面的距离为h,定滑轮左侧绳长为L,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3)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隔离法和整体(zhěngtǐ)法常常需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简洁明快。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zhìliàng)为m1和m2 的两个物体,m1>m2,如图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1、m2、θ1、θ2的数值均未给出 D.以上结论都不对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ppt课件 第二章《相互作用》微专题3
3.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分析力的最小值问题的规律: (1)若已知F合的方向、大小及一个分力 F1的方向,则另一分力 F2的最小值的条件为F1⊥F2; (2)若已知F合的方向及一个分力 F1的大小、方向,则另一分力 F2的最小值的条件为F2⊥F合.
1.光滑半球面上的小球被一通过定滑轮的力 F 由底端缓慢拉到顶端的过程中, 试分析绳的拉力 F 及 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FN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绳中的张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绷 紧与松驰的临界条件为绳中的张力为 0. (3)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 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 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假设推理法. 2.极值问题 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问题.一般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进行分析.
[典例 2]
(多选)如图所示,重为 mg 的水桶用细绳悬挂在门楣
上,一人将水桶拉起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且细 绳绷紧,则人对水桶施加的作用力可能为( 1 A. mg 2 1 C. mg 4 1 B. mg 3 D. 3 mg 3 )
[审题指导]
(1)审关键词:人对水桶施加的作用力可能为.
绳 AB 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 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 O, 如图所示.用 T 表示绳 OA 段拉力的大小,在 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 中( ) A.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 C.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 D.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
[审题指导]
(1)审关键词:缓慢拉动绳的中点 O.
解析:如图所示,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注意弹 力 FN 总与球面垂直,从图中可得到相似三角形.
设球体半径为 R,定滑轮到球面最高点的距离为 h,定滑轮与小 F mg 球间绳长为 L,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L= h+ R FN mg R = h+ R 由以上两式得绳中的张力 F= L R mg ,球面的弹力 FN=mg . h+ R h+ R 由于在拉动过程中 h、R 不变,L 变小,故 F 减小,FN 不变.
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专题研究课件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速效提升训练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1、m2 的两个物体通过轻 弹簧连接,在力 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 直线运动(m1 在地面,m2 在空中),力 F 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则 m1 所受支持力 FN 和摩擦力 Ff 正确的是 ( ) A.FN=m1g+m2g-Fsinθ B.FN=m1g+m2g-Fcosθ C.Ff=Fcosθ D.Ff=Fsinθ
2.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 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 力是否存在.
要点研析突破
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要灵活选用 . (1)当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 ,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 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 (2)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 ,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系统中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
要点研析突破
2.(多选)(2015·济宁市学业水平测试)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 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
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2个和4个 B.3个和4个 C.4个和4个 D.4个和5个
)
解析:(1)若绳子的拉力为零.
以A、B为研究对象,确定B和斜面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A、B的 受力如图,所以选项A正确.
要点研析突破
解析:整体法确定外力:对斜面体A、B整体受力分析,其受到向下的重力 G和向上的推力F,由平衡条件可知B与墙壁之间不可能有弹力,因此也不可能 有摩擦力,故C项错误. 假设法、状态法确定B对A的接触力:对斜面体A受力分析,A一定受到重力 GA和推力F.假设撤掉A,B将下落,A、B间一定存在弹力FBA,如图甲所示,为 保持A处于平衡状态,B一定给A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f. 转换法确定B的受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面体B除受重力外,一定 受到A的支持力FAB和摩擦力Ff′,如图乙所示.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D两项正确. 答案:AD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ppt课件 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课时
(68520029)(2016· 江苏单科)一轻质弹簧原长为 8 cm, 在 4 N 的拉 力作用下伸长了 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为( ) A.40 m/N C.200 m/N
[解析] D
B.40 N/m D.200 N/m
F 4 [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x = 0.02
N/m=200 N/m,D 项正确.]
[典例]
(2017· 忻州四校第一次联考)完全
相同且质量均为 m 的物块 A、 B 用轻弹簧相连, 置于带有挡板 C 的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 θ,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 恰好静止.现用一 沿斜面向上的力拉 A,直到 B 刚要离开挡板 C,则此过程中物块 A 的位移大小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mg A. k mgsin θ B. k 2mg C. k ) 2mgsin θ D. k
1.(2017· 武汉调研)如图所示,小车内一 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 α 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 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 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 弹力
3.弹力方向的判断 (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2)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 ) (3)绳、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 (4) 面面接触 ( 或点面接触 ) 的物体间的弹力垂直于面 ( 或切面 )并 指向受力物体.(√ )
高三物理(人教版)总复习课件 第2章 相互作用 1
• [填一填]
• 1.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 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 • 2.弹力产生的条件 相互接触 • (1)两物体____________; • (2)发生弹性形变.
• 3.弹力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 方向_____. • 4.弹力大小 F=kx • (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 其公式为______;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 位:N/m. • (2)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 规律求得.
• 【解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但不是地球的吸引力,A错.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B错.由平衡条件可知,细线拉 力和重力平衡,重心在重力作用线上,C对 .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不一定在物体上, 如球壳.D错;只有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 ,弹簧拉力才等于物体重力,E错. • 【答案】 C
相反
• [练一练]
• (2015·清远质检)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 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 • 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 • 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 •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
• 【解析】 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 弹簧发生拉伸形变,该弹力是弹簧形变引起 的,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选项A正确 ,B、C、D错误. • 【答案】 A
板,其重心可用_________ 悬挂法 确定.
• [温馨提示] 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 垂直,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 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
• [练一练]
• 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 吸引力 •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 C.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 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 • 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E.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基础课1重力弹力课件高三全册物理课件
2021/12/13
第九页,共四十页。
判一判|——易混易错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 (5)F=kx 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 ) (7)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 ) (8)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 )
3.方向:总是 ___竖_直__向__下____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 ____质__量______分布和 _____形_状_____有关.
2021/12/13
第六页,共四十页。
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____形__状_(_x_ín_g_z_hu或àn) _____体__积__(t_ǐj_ī)_的变化叫形变.
2021/12/13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板块 考点突破 二
记要点、练高分、考点通 关
2021/12/13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考点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自主练透
|记要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多用来
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反 思 总 结 |
杆弹力的“按需提供”
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来确定,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
大小和方向,杆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
2021/12/13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章末总结课件(必修1)
() A. 22M C. 2M
B. 23M D. 3M
【解析】假设平衡后轻环位置为 P,平衡后,物 体上升 L,说明此时 POO′恰好构成一个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 L 的 正三角形,绳中张力处处相等,均为 Mg,故钩码的重 力恰好与 PO′、OP 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由三角形函 数关系可知,钩码的重力为 3Mg,故其质量为 3M, 选 D. 【答案】D
(6)图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三力平衡或力的分解、 合成中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方
向不变,判断因第三个力的变化而引起两个力的大小
变化的情况,以及另一个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 引起第三个力的变化的情况.
(7)假设法(或极限法):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出 现临界现象(平衡状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不出现变 化)时采用,即把某个没有给定数值的力推向极端(极大
【答案】③沿此时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描出几个 点,用刻度尺把这些点连成直线 ⑥F 与 F3
4.(2014 海南)如图,一不可伸长的光
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 O 点,右端跨过 位于 O′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OO′段水平,长度为 L;绳 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现在轻环上 悬挂一钩码,平衡后,物体上升 L.则钩码的质量为
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 50 g,挂 2 个钩码时,弹簧弹 力 F2=__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 m/s2).要得 到弹簧伸长量 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作出 F-x 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图1
图2
【解析】由题图 2 知 l1=25.85 cm.挂两个钩码时,
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 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 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ppt课件 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课时
3.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大小:0<F≤Fm. (2)方向:沿两物体的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 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 (2)生活中, 摩擦力只能以阻力的形式出现, 不可能是动力. ( ×) (3) 受静摩 擦力作 用的 物体不 一定 静止, 但一 定保持 相对 静 止.( √ ) (4)用手握紧装满水的瓶子静止提在空中时, 手握瓶子的力越大,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 )
2. 如图所示, 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 关于原木 P 在支撑点 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 MN 方向 D.N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解析:A
[M 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地面,因此竖直向上, A 项
1.(多选)木块 A、B 分别重 50 N 和 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 0.25,夹在 A、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2 cm,弹 簧的劲度系数为 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 F= 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 B 上, 如图所示, 设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 摩擦力相等,则力 F 作用后( )
1.如图所示,质量 mA>mB 的两物体 A、B 叠放在一起, 靠在竖直墙面上.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 程中,物体 B 的受力示意图是( )
解析:A
[两物体 A、B 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
中,由于物体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则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 做自由落体运动,A、B 之间没有弹力作用,故选项 A 正确.]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章,相互作用 ,全章课件
小资料
考点二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1.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 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 =kx计算。 2.对于难以观察的微小形变,可以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运用物体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 来确定弹力大小。
小试身手
• 【典型例题】如图214所示,在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中放有一个 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小球的直径恰好和盒子内表面正方体的边 长相等,盒子沿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滑动,不计一切摩擦,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无论盒子沿斜面上滑还是下滑,球都仅对盒子的下底面有压 力 • B.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右侧面有压力 • C.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 D.盒子沿斜面上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解析
选A 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 用,是弹簧发生拉伸形变引起的, 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故只有 A项正确。
小试身手
• 【典型例题2】如图212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
• • • •
滑水平面上,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 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 B.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 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 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Ⅱ
三、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 平衡 实验二 实验三
共点力的平衡
Ⅱ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明热 点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教学课件
必修一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弹力
[高考导航]
考点 内容 形变、弹性、胡克 定律 要求 Ⅰ 题型 把握考情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新人教版
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a、b 之间,a、c 之间以及 b、d 之
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 c、d 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a、b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 c、d 之间弹簧弹
力大小的一半。若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a、b 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
为叠加体、连接体(轻绳连接、轻杆连接、轻弹簧连接)、死结模型、滑轮模型(活结模型)、轻弹簧
模型等。(3)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假设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等效思想等。
(4)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大多数情况是同时涉及几个知识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是弹力、
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等知识点的创新设计,注重对物理思维与物理能
力平衡知,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 a、c 间(或 a、b 间)的弹簧弹力 T 大小满足 f=T;对 c 根据
力的合成可得 fc= 3f,D 项正确。由于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3f,根据对称性可知,d 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为 3f,C 项错误。
乙
题型一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问题
【变式训练 2】(2019 福建龙岩检测)(多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 m 的物体与
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
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题型一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问题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 F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 F 合=ma,
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 c、d 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a、b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 c、d 之间弹簧弹
力大小的一半。若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a、b 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
为叠加体、连接体(轻绳连接、轻杆连接、轻弹簧连接)、死结模型、滑轮模型(活结模型)、轻弹簧
模型等。(3)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假设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等效思想等。
(4)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大多数情况是同时涉及几个知识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是弹力、
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等知识点的创新设计,注重对物理思维与物理能
力平衡知,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 a、c 间(或 a、b 间)的弹簧弹力 T 大小满足 f=T;对 c 根据
力的合成可得 fc= 3f,D 项正确。由于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3f,根据对称性可知,d 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为 3f,C 项错误。
乙
题型一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问题
【变式训练 2】(2019 福建龙岩检测)(多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 m 的物体与
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
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题型一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问题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 F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 F 合=ma,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课时摩擦力课件新人教版
(4)物体实际受到的静摩擦力一般 小于 最大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 Ff= μFN 计算. (2)结合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利用 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典例] (2015·山东理综)如图所示,滑块 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 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 A(A、B 接触面竖直),此时 A 恰好不 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 A 与 B 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最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 B 的质量之比为( )
2.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 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存在静摩擦的连接系统, 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 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的分界点.
1.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F2 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 F1=10 N, F2=2 N,若撤去 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解析:BD [对图甲:设 m 受到摩擦力,则物块 m 受到重力、 支持力、摩擦力,而重力、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 向与接触面相切,方向水平,则物体 m 受力将不平衡,与题中条件 矛盾,故假设不成立,A、C 错误.对图乙:设物块 m 不受摩擦力, 由于 m 匀速下滑,m 必受力平衡,若 m 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 于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故重力、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则假设不成 立,由受力分析知:m 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 正确.]
提能微课 4 物理模型(二)——摩擦力突变的三种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瞭望 1.对弹力、摩擦力的分析与计 算一直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 点,预计在明年的高考中,弹 力、摩擦力将仍是重点考查的 对象。 2.由于本章内容是高中物理的 基础,所以对本章的考查贯穿 于高考试卷中的大部分题目 中,但对本章的单独考查不 多,一般是一个选择题。
名师点拨
Hale Waihona Puke 相互作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其中力的合成和分解、
走向高考 ·物理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章 相互作用
1
高 考 导 航
2
名 师 点 拨
高考导航
最新考纲 1.滑动摩擦、静摩擦、动 摩擦因数 Ⅰ 2.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Ⅰ 3.矢量和标量 Ⅰ 4.力的合成和分解 Ⅱ 实验一:探究弹力和弹簧 伸长的关系 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
共点力的平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为Ⅱ级要求。
相互作用涉及的“弹簧模型”可以在不同物理情境下综合应 用,是高考常考模型,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计算也是此 专题的难点,应着重分析,另外,要注重此专题与电场力、磁 场力相结合的平衡问题。本专题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也有综
合性计算题。
复习重点应集中在对物体平衡状态及平衡条件的理解、应 用上。其中力的动态变化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是高考的热 点,要注意加强受力分析的训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