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绿洲边缘沙蒿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关系

合集下载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与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研究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与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研究
Re e r h o p c t r g n i f Ve e a i n a d S i M o su e i ss De e t Ec t n n Cee Co n y s a c n S a e Hee o e e t o g t t n o l y o it r n Oa i- s r o o e i l u t M AO n — e 2 , Do g li ,3 1 ,4
(X ni g n tu c l y n eg h , hn s A a e y f c n e U u q X n a g 3 0 r ut U i r t i a stt o E o g d o r y C iee c d m i c , rm i i i 0 1 ; G a a nv s y jn I i ef o a G a oS e jn 8 1 d e e i o hn s c dmyo in e 0 eeN t n l tt no srainadR sac r sr G asa dE oytm i ni g f ieeA a e f ce c :C l ai a ai f evt n eerhf et rsln csse Xij ; C S o S o Ob o o De — n n a
wd g nw i rsn n g t e a t i a o g nwt r d m d t b t n h ae i r ui g t i a — ls r a o si w t ie ei h e ee t e a v a v yi n r w r o i n o i r u o . e pc s b t no v e t nhd c e e t nhp i r o lp i r it n r e l i ha s i i T s dt i o f e ao o li h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收 稿 日 期 :20180307;修 回 日 期 :20180718 基金项目:国家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重 点 专 项 “荒 漠 化 退 化 草 地
治 理 技 术 及 示 范 ”(2016YFC0500500)资 助 作 者 简 介:荣 浩 (1969),男,内 蒙 古 呼 和 浩 特 市 人,硕 士,
摘要: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天然草地为对象,研究草地地上 部分生 物量 及不同 土层深度土壤水分的变化,分析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明:围 栏封育 +灌木 条带+施肥复壮、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 2 种 荒 漠 草 原 植 被 恢 复 模 式 草 地 地 上 生 物 量 在 生 长 末期分别比放牧天然草地,增加31.30g/m2、24.57g/m2;3 种 植 被 恢 复 模 式 及 放 牧 样 地 的 表 层(0~20 cm)土壤含水量均较低,随着深度增 加,土 壤 含 水 量 增 大;短 花 针 茅 荒 漠 草 原 地 上 生 物 量 与 土 壤 含 水 量 间呈正相关关系,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围 栏 封 育 + 松 土 补 播 + 草 种 包 衣 试 验 样 地、放 牧 天 然草地(CK)的地上生物量与0~20cm 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犘<0.05),“围栏封育+ 灌 木 条 带 + 施肥复壮”试验样地的地上生物量与20~40cm 土壤含水量为极显著正相关(犘<0.01);退化荒漠草原 生 态 恢 复 过 程 中 ,可 采 取 围 栏 封 育 、施 肥 、补 播 、增 加 防 护 灌 木 带 等 多 种 措 施 以 提 高 生 态 恢 复 效 果 。 关 键 词 :荒 漠 草 原 ;植 被 恢 复 ;地 上 生 物 量 ;土 壤 含 水 量 中 图 分 类 号 :S157.2;S81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95500(2018)05007106

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垫覆盖下沙丘土壤水分动态及预测

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垫覆盖下沙丘土壤水分动态及预测

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垫覆盖下沙丘土壤水分动态及预测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垫覆盖下沙丘土壤水分动态及预测荒漠地区是地球上最干燥和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而绿洲则是荒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绿洲与荒漠之间的交错带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壤水分动态以及未来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绿洲—荒漠交错带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及其预测。

第一部分: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土壤水分动态绿洲是一块独特的地区,其特点是相对高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水分含量。

绿洲的形成与渗透和地下水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绿洲中,渗透和地下水资源对土壤水分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绿洲中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水分含量也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此外,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也对土壤水分动态产生重要影响。

沙质土壤通常比黏土质土壤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因此会较快地将水分输送到植被根系。

然而,绿洲—荒漠交错带受到荒漠蔓延和气候变化的威胁,这对土壤水分动态带来了挑战。

荒漠的蔓延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对绿洲中的土壤水分动态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促使荒漠化过程加速,这也会进一步加剧土壤水分的丧失。

因此,研究绿洲—荒漠交错带下土壤水分动态的变化及其影响,对于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绿洲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预测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土壤水分动态预测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土壤水分动态对于科学家和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然而,通过使用遥感和模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土壤水分动态。

遥感技术是研究土壤水分动态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使用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设备,我们可以获取大范围内的土壤水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了解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预测未来的趋势。

模型是另一个重要的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土壤水分动态。

这些模型可以考虑各种因素,如降水量、蒸发蒸腾、地下水位等,并将其纳入到预测中。

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油蒿群落格局分析研究

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油蒿群落格局分析研究

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油蒿群落格局分析研究油蒿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优良的固沙植物之一,分布在毛乌素沙地的大部分地区。

为了更好的推广利用油蒿本身优良的固沙能力,推动我国流沙治理的先进技术,分别在宁夏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的人工混播油蒿群落和天然油蒿群落区研究了油蒿种群结构、空间点格局、空间斑块分化及异质性的关系并分析了其生态学意义。

首先,对比分析了油蒿在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阳坡及阴坡几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灌木层结构特征和草本层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半固定沙地中阳坡油蒿群落死亡率比阴坡高,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油蒿生长阶段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而‘不是光照。

流动沙地油蒿的死亡率低于固定沙地,这间接的反映出流动及半固定沙地的水分条件要好于固定沙地。

油蒿群落分布区型以蒙古一华北区型种类最多;油蒿群落物种的生活型组成中,地面芽植物比较多,没有隐芽植物;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油蒿群落的水分生态类型旱生与中旱生植物占主要地位,油蒿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大多以沙生植物为主。

对比分析了四种生境条件下混播油蒿种群和天然油蒿种群的大小结构,结果表明:有人为干扰的混播沙地上油蒿幼小幼苗的比例在四种混播沙地中最大,增长趋势很明显;跟人工混播相比较天然油蒿年龄结构分布均匀,油蒿数量最大,结构最完整。

人工混播的油蒿存在着更新困难,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跟天然油嵩群落还存在这一定的差距,人工干扰比如适当放牧能使得人工混播油蒿种群的更新得到一定的改善。

运用泊松残差分析方法及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四种生境下的混播油蒿种群的空间格局和天然油蒿种群空间格局,发现空间尺度、植株大小、生境条件及人为干扰等因素与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密切的关系。

油蒿跟羊柴总体上都趋于集群分布,并且油蒿跟羊柴之间为竞争排斥的关系,即使油蒿死后,羊柴也不能在油蒿存活的地方生长发育,两者只有在幼龄期短暂的集聚在一起。

油蒿植株之间的龄级差别越大,竞争越激烈,这也是油蒿种群斑块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梯度特征及其土壤水环境 (1)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梯度特征及其土壤水环境 (1)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0,29(6):1075-1080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梯度特征及其土壤水环境*马 瑞1 王继和2** 屈建军1 刘虎俊2 孙 涛2 魏林源2(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2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730000)摘 要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的植被和土壤水环境随着与绿洲距离的增加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景观分异角度沿绿洲至荒漠方向可划分为4个区段㊂本文研究了各景观区段上的植被特征以及各区段丘间地及灌丛沙包土壤水分特征㊂结果表明:过渡带植被总盖度约为36%,灌木盖度为18.7%,草本盖度为18.0%,物种丰富度为19㊂区段1至区段4,物种组成㊁植被盖度㊁优势种㊁建群种均表现出与各区段立地条件相适应的特征,呈现出大灌木→草本→小灌木→草本的格局,对应的地貌呈现出固定→半流动→半固定→流动的格局㊂各区段丘间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差异较大,5~60cm为降水主要持水层;因弱透水层的出现,区段1至区段3在60~180cm含水量出现了第二次波动,水分在弱透水层上的积累为地上植物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补给㊂沙包内土壤含水量从区段1到区段3显著减少㊂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区段;梯度分析中图分类号 P941;Q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10)6-1075-06Vegetation grad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water environment of oasis⁃desert transitionalzone in Minqin.MA Rui1,WANG Ji⁃he2,QU Jian⁃jun1,LIU Hu⁃jun2,SUN Tao2,WEI Lin⁃yuan2(1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Desertification,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 and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730000,China;2GansuDesert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Lanzhou730000,China).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0,29(6):1075-1080.Abstract:The vegetation and soil water environment in Minqin oasis⁃desert transitional zone haveobvious spatial heterogeneity with the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oasis,and can be divided into4section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landscapes.This paper studied the vegetation featuresin each of the sections,and the soil water features in the inter⁃dunes and shrub islands in thesections.In the transitional zone,the total coverage was about36%,shrub coverage was18.7%,and herbal coverage was18.0%.The species richness was19.From section1to sec⁃tion4,the species composition,vegetation coverage,dominant species,and constructive speciesall exhibited the featur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nd conditions of each section,with a pattern oflarge shrub→herb→shrub→herb.Accordingly,the geomorphology showed the pattern of fixed→semi⁃shifting→semi⁃fixed→shifting.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water content among the sections,and5-60cm soil layer was the main rainwater re⁃tention layer.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aquiclude,the soil water content appeared a second fluc⁃tuation in60-180cm soil layer from section1to section3.The water accumulation above the aq⁃uiclude w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to the aboveground vegetation.The soil water content inthe dunes from section1to section3decreased obviously.Key words:inland river basin;oasis⁃desert transitional zone;landscape;section;gradient anal⁃ysis.*国家 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D26B08)㊁甘肃省重大专项(0702NKDH030)和甘肃省省开发专项资助项目(0805TCYH027)㊂**通讯作者E⁃mail:wjh318@收稿日期:2009⁃12⁃28 接受日期:2010⁃03⁃20 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景观或过渡区域(Weins et al.,1985;常禹等,2002;肖笃宁等,2003;李丽光等, 2006),绿洲⁃荒漠过渡带作为景观边界之一,是介于绿洲与荒漠之间的半荒漠植被区,是以水为主导因子的环境梯度产生的植被梯度现象(潘晓玲, 2001),在本质上是水资源空间再分配的结果(赵成义等,2001)㊂一般来说,受水环境影响,植被在绿洲内部及荒漠比较稳定,但在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环境因子变化中分异特征明显,在景观上表现出环状分布的特征(刘虎俊等,2006)㊂民勤绿洲地处石羊河下游㊂近50年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的植被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干旱化加剧,导致其植被类型趋于旱化,湿生和中生植物相继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旱生和超旱生植物(杨自辉,1999),成为民勤环境演化最显著的指针㊂作为具有统一生态水文系统的石羊河流域各绿洲中最下游的一个绿洲,民勤目前的环境状况对中上游绿洲的演化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指示和预警意义,在植被生长摆脱地下水绝对控制的现状下,对其绿洲外围植被特征及其土壤水环境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㊂杨自辉和高志海(2000)通过定位观测对民勤绿洲外围降水和地下水对白刺群落消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王兵等(2002)应用同样的方法对民勤绿洲农业区外围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贾宝全等(2002a,2002b)通过野外等距离调查的方法对民勤绿洲外围植被和与植被关系密切的灌丛沙包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过渡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马全林等(2006)根据民勤不同区段的水环境和农业生产特点对绿洲边缘柽柳荒漠林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杜建会等(2007)将民勤不同发育阶段的灌丛沙堆划分为雏形㊁发育㊁稳定和活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灌丛沙堆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常兆丰等(2008)对民勤沙区主要植物群落退化特征及演替趋势进行了分析㊂综合而言,这些研究成果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现阶段的环境状况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从景观分异的角度对过渡带植被特征及其土壤水环境的研究涉及并不多㊂本文在景观分异的基础上对过渡带的植被及其土壤水环境进行了分区段调查和梯度分析,揭示形成植被分布格局的机理,为制定区域植被保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㊂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甘肃省民勤县(102°45′E 103°55′E,38°20′N 39°10′N)地处石羊河下游,为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前缘交汇区,四周被沙漠㊁低山环绕,依据水环境可分为坝区㊁泉山区㊁湖区㊁环河区㊂本调查采样区对应于坝区,位于民勤绿洲通过黄蒿井沙带和沙井子沙带向巴丹吉林沙漠的过渡地带,西北有流沙压境,东南为民勤绿洲灌区,是民勤生态演化中环境质量退化最为严重的区域㊂在地质构造上,该区属阿拉善北山台地边缘凹陷,长期以来,经剥蚀㊁夷平和冲洪积作用,形成厚度近百米的松散沉积物(朱震达等,1980),为本区风沙地貌的形成和沙漠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沙源㊂在植被类型上,属民勤湖盆绿洲外围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集中分布带,主要包括白刺灌丛沙堆㊁其他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以及粘土为主的丘间低地㊂天然优势植物为白刺,也分布有少量短穗柽柳(Tamarix laxa)㊁沙蒿(Artemisia arenaria)以及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另外也有20世纪60年代人工栽植的部分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㊁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等植物㊂该区属温带荒漠气候,多年平均气温7.6℃,年平均风速2.4m㊃s-1,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6mm,蒸发量为2380mm㊂据民勤治沙站水位观测数据显示,20世纪60年代初,调查区地下水位为1~3m,现已降至22m以下㊂1.2 调查方法1.2.1 样地描述及空间取样设计 在野外踏查的基础上,根据植被特征及不同宽度样带所包含的信息量,在研究区沿绿洲至荒漠(东南⁃西北)方向选取典型的样带作为调查对象,样带总宽度约为500m,长600~750m,依据景观分异特征,从绿洲边缘至荒漠将样带横向划分为4个区段,依次是:绿洲边缘区;植被衰亡㊁沙丘活化区;白刺沙包集中分布区;流沙与过渡带交接区,对各区段植被及对应的土壤水分进行调查取样㊂1.2.2 植被调查 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理论上样方的大小取决于群落的最小面积,最小面积依据植物种-面积曲线确定㊂实地踏查表明,大多数种群为随机分布,但有少数种群为聚集型分布,因此,调查采取多样方调查对植被特征进行统计,并对样方6701 生态学杂志 第29卷 第6期 外偶见种另行统计㊂调查时间选择在植被形态及结构相对稳定的8月份㊂在4个区段内各取10m×10m大小的样方8~ 10个,样方间距不小于30m,对样方内灌木及出现较少的草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对出现较多的草本植物采取5点法固定5个小样方对其进行调查㊂调查记录内容包括:(1)灌木种类㊁密度㊁高度㊁冠幅㊁死枝与活枝比例;(2)草本植物的种类㊁密度㊁高度㊁冠幅㊁盖度;(3)柽柳沙包和白刺沙包的高度㊁尺寸㊁裸沙率㊁生物结皮情况;(4)记录样区及周围的基本情况,主要有地貌㊁群落范围㊁优势种植物㊁植物健康状况㊁目估盖度等㊂以上,植被密度调查以样方为单元,即100m2内的灌丛数(丛㊃100m-2)或株数(株㊃100m-2)为各自的密度,分盖度值(%)为样方内各植物种冠幅与样方面积之比㊂灌木盖度计算公式:C=πXY/4,式中,X和Y分别为十字交叉法所测得的冠幅长短轴㊂草本盖度通过探针法结合目估获得㊂1.2.3 土壤取样及含水量测定 丘间地土壤取样:在各区段沿过渡带走向的中间位置分别选取一个采样点,在各样点挖取土壤剖面,根据弱透水层或隔水层的出现深度,剖面深度在100~180cm,将0~5 cm㊁5~20cm各分为一土层,以下每20cm为一土层,自下而上取土样,每一土层均匀取样,3个重复取其平均值㊂沙包土壤取样:在各区段中部选取典型沙包,共5个样点,分别为:稳定的柽柳沙包㊁活化的柽柳沙包㊁发育的白刺沙包㊁稳定的白刺沙包㊁活化的白刺沙包,前两者对应的区域分别为区段1和区段2,后三者均位于区段3㊂由于植物主要通过须根㊁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须根和细根的数量及埋深在沙包迎风面和背风面有很大不同(贾宝全等, 2002),因此,在采样时,为了保证土壤环境的一致性,采样点均选择垂直于主风向的沙包侧位,在各沙包高度的2/3处取0~50cm的土样,每10cm为一土层,均匀取样,3个重复取其平均值㊂样品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重量百分含水率,简称土壤含水量㊂1.3 数据处理对植被调查和土壤水分实验数据在Microsoft Excel2003中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计算不同区段的植被物种组成㊁盖度㊁多度及土壤含水量等,借助STDEV函数计算标准差㊂2 结果与分析2.1 植被特征2.1.1 总特征 过渡带植被分布沿绿洲至荒漠方向分异明显,群落层片结构简单,以单层片占绝对优势㊂若以各区段盖度平均值作为过渡带盖度值,则过渡带灌木盖度为18.7%,草本盖度为18.0%,植被总盖度约为36%,物种丰富度为19㊂沿区段1至4在生活型特征上呈现出大灌木→草本→小灌木→草本的格局,在地貌上呈现出固定→流动→半固定→流动的格局㊂依据生活型将植物分草本和灌木2种类型㊂在区域尺度上,草本植物的分布受土壤质地和土壤水分的影响,例如,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几乎全部生长在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上,而沙蒿则主要生长在平坦的覆沙地和较为低缓的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上;在局部地段上,草本植物分布还受集水区和养分富集区的影响,在适宜区域,1年生植物生长相对旺盛㊂灌木分天然林和人工林㊂天然灌木种类较少,有柽柳㊁白刺㊁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㊁蒙古沙拐枣和沙蒿,其中,柽柳㊁白刺和红砂分布相对较多,基本以沙包或小沙堆的形式存在,单株较少㊂现存的人工林多种植于60 70年代,主要为梭梭,其他如花棒㊁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等人工林仅在局部区域有少量分布㊂2.1.2 各区段特征 (1)区段1㊂可视为绿洲与过渡带交接区或交接带,在绿洲侧渗水补给下,植被生长相对良好,分布宽度在14~19m,总物种丰富度为15,植被总盖度约为57%,灌木盖度为42.9%,草本盖度为14.5%(图1)㊂柽柳既是建群种又是优势种,盖度占灌木总盖度的72.3%,在绿洲边缘呈非连续性带状分布,部分区域缺失柽柳带或被柠条等其他人工植被取代㊂据研究,柽柳适宜生长的地下水位在为3.5~4.0m(王芳等,2002),能勉强维持生长的水位应高于10m(马全林等,2006),而目前研究区地下水远低于这一水位,因此,只有耕地边缘的柽柳得益于农田灌水盈余部分的侧渗而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形成高度在1.2m左右的沙包,沙包上柽柳盖度可达90%以上,但沙包发育停滞,大多处于稳定状态,个别沙包有活化迹象㊂丘间地灌丛 肥岛效应”(Garner&Steinberger,1989;Schlesinger et al.,1990,1996;许文强等,2006)突出,画眉草大量分布㊂此外,黄花矶松(Limonium aureum)㊁红砂㊁沙拐枣㊁白刺(沙包或单株)㊁猪毛菜(Salsola ikonnikovii)㊁7701马 瑞等: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梯度特征及其土壤水环境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㊁五星蒿(Bassia dasyphyua)㊁碟果虫实(Corispermum patelliforme)㊁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也是这一区段丘间地分布较广㊁较常见的植物种㊂(2)区段2㊂为柽柳衰亡㊁沙包活化带,宽度约350~385m,总物种丰富度降低为12,草本盖度较区段1有所增加,为19.6%,但灌木盖度不足区段1的1/3,仅为12.1%,其降低与柽柳的大面积死亡有直接关系(柽柳盖度由区段1的31.0%降至区段2的5.0%)㊂区段2与区段1的最大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沙包上柽柳的存活率急剧下降,死枝占到90%以上;二是灌丛沙包与丘间地相间分布的格局被打破,裸露的流沙成为该区段的主要地貌类型㊂区段2的景观特点是:柽柳沙包上残存的柽柳生长极差,远离绿洲则仅有残存的死枝,沙包表层土壤结皮大多已经完全破坏,裸沙率达到95%以上,沙包活化后以流沙形式存在,沙包高度降低但水平分布范围扩大,使得沙包间覆沙层增厚,无明显的丘间地㊂在盛行风作用下,活化沙包形成的就地起沙成为威胁绿洲边缘耕地的主要沙源㊂(3)区段3㊂为白刺沙包集中分布带,总物种丰富度为15,同区段1相比,总丰富度一致,但草本丰富度减少了2,灌木丰富度增加了2,增加的灌木为人工种植的梭梭和花棒㊂植被总盖度约为26%,草本盖度为7.6%,灌木盖度为19.4%㊂由于白刺沙包的形成和不断的积沙过程紧密联系,故白刺沙包密集区一般出现在靠近流沙的区域,且沿主风向沙包上有明显的白刺长势及分布上的分异特征㊂沙埋机制是沙包发育及包上白刺不断更新的保证,一旦沙包固定或缺少必要的沙埋,白刺分蘖幼苗的条件就会遭到破坏,进而老枝退化死亡㊁固定沙包活化,成为新的流沙源㊂白刺沙包的沙埋式繁殖方式使得其在分布上没有明显的界限,过渡带范围内凡是有流沙产生的地方,在其下风向就会出现白刺沙包,这使得白刺沙包分布带的宽度难以界定㊂依据沙包的形态特征㊁土壤及白刺生长状况,将白刺沙包定性的划分为4个阶段:雏形阶段㊁发育阶段㊁稳定阶段和活化阶段(Tengberg&Chen,1998;杜建会等,2007)㊂调查表明,不同阶段白刺沙包上白刺及土壤状况与沙包发育过程中的沙埋机制有关:雏形阶段的白刺沙包多分布在较为空旷㊁周围沙包密度较低的区域,沉积沙粒在沙包背风侧拖曳成沙舌,使得沙包长度远远大于其宽度;发育阶段的白刺沙包多分布在沙源较为充足的区域的下风向,其上即有风蚀又有风积,裸沙率约为50%,沙包上白刺生长良好;稳定的白刺沙包发育停滞,沙面多为结皮所覆盖,裸沙率不足30%,沙包上白刺盖度较大但长势较差;活化阶段的白刺沙包处于消亡过程,其上白刺活枝较少,生长状态差,一些沙包上白刺已全部枯死,此外,不同活化沙包上结皮的破坏程度不一,使得裸沙率差异较大,在30%~80%㊂(4)区段4㊂可视为沙漠与过渡带交接区,由于沙漠边缘的流动沙丘多是以单个的不规则穹状沙丘的形式存在,使得交接区范围和宽度难以界定,因其在沙丘背风侧的中下部及紧挨沙丘的区域呈现与白刺沙包集中分布区不同的植被特征,故将其作为独立的区段进行分析㊂在这一区段,丰富度降低至8,灌木仅存沙拐枣和梭梭;植被总盖度约为33%,其中,以沙米为主的草本盖度为30.4%,占总盖度的89.4%,说明该区植被盖度主要决定于1年生草本植物;在流动沙丘下部,群落层片结构简单,几乎为单层片结构㊂2.2 土壤水分2.2.1 各区段丘间地土壤水分 从丘间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来看(图2),由于土壤表面干沙层的存在,不同取样点在表层0~5cm的土壤含水量均最低,不足1%㊂随着深度增加,区段1和区段2的丘间地土壤含水量出现了两增两减的过程,其中,第一次波动是由于降水在下渗过程中在土壤中再分配的结果,5~60cm成为下渗水的主要持水层,而第图1 过渡带各区段植被盖度及丰富度Fig.1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richness in each section of transitional zone8701 生态学杂志 第29卷 第6期 二次波动则是由于地下由粘土层形成的弱透水层的出现对下渗水的阻滞和存储作用造成的㊂区段1弱透水层较区段2深40cm,这与古河道河床分布的位置有关㊂据民勤治沙站资料记载,沙井子绿洲外围曾是已消失的大西河流经之地,依河床距河道中心的远近,其土壤中沉积了不同厚度的质地黏重的粘土层,成为阻滞土壤水下渗的隔断层㊂而造成区段1第二高含水层的含水量远高于区段2第二高含水层含水量的原因与农田灌水的侧渗量和侧渗距离有直接关系㊂侧渗水的补给及在弱透水层上的积累为区段1中柽柳及其他伴生种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㊂区段3的土壤含水量在0~80cm 持续增加,在60~80cm 处达到最大值,80cm 以下又迅速减小,其弱透水层出现的深度显然要浅的多㊂除降水外,在没有其他水源补给的情况下,区段3弱透水层的出现无疑对这一区域白刺及地上浅根性植物的生长都是有利的㊂区段4在0~200cm 内没有出现弱透水层,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这也是区段4除人工种植的梭梭外仅分布沙米和少量短命浅根植物的原因之一㊂2.2.2 各区段灌丛沙包土壤水分 位于区段1的稳定柽柳沙包上植被盖度最大,其从土壤中吸取的水分也应该最多,若不考虑土壤内水分水平运动,则其土壤应更为干旱,但从图3来看,0~50cm 内,其沙包土壤含水量较其他沙包明显高很多,说明绿洲边缘农田水侧渗是该区段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一个重要补充㊂通过土壤颗粒间的毛管作用和根系水力提升作用(赵文智和刘鹄,2006),区段1柽柳沙包所获得的土壤水分总量明显高于区段2中活化的柽柳沙包,但在0~10cm 出现反常,其原因可能与沙包上柽柳冠层对降水的截留量较多㊁沙包表层土壤图2 过渡带各区段土壤含水量Fig.2 Soil water content in each section of transitionalzone图3 灌丛沙包土壤含水量Fig.3 Soil water content of shrub islands结皮发育且枯枝落叶较多,阻滞降水在沙包表层的下渗有关㊂区段2中土壤水分条件的恶化使得柽柳盖度迅速降低,沙包上裸露沙面强烈的水分蒸发作用使得其土壤总体含水量降低㊂区段3中不同发育程度的白刺沙包的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的差异,0~50cm 土壤水分在0.5%~3.5%,这与贾宝全等(2002b)对民勤连古城绿洲外围的白刺沙包水分测定结果(0.8%~2.5%)较为接近,且均在20~30cm 处出现了最大值㊂3 讨 论民勤绿洲地处石羊河下游,在干旱气候背景下,土壤水环境是影响过渡带植被组成和分布格局最为主要的生态因子,随着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的急剧下降,过渡带植被完全处于稀少降水补给下的偏荒漠状态,其分布与土壤㊁地貌和水分的空间分配往往具有一致性,在景观上呈现环状分布格局,这与过渡带的功能结构具有一致性㊂本研究中,区段1至区段4,物种组成㊁植被盖度㊁优势种㊁建群种均表现出与各区段立地条件相适应的特征,呈现出大灌木→草本→小灌木→草本的格局,对应的地貌呈现出固定→半流动→半固定→流动的格局㊂柽柳是绿洲边缘主要的植被景观,由于柽柳对土壤水分的依赖性很强,其消长是反映环境变化最为有力的证据㊂由于农田侧渗水只能输送到周围一定距离,且补给量由农田边缘向外围迅速减少,这使得从区段1到区段2柽柳的生长状况呈现出明显的由良好到衰亡的陡变现象㊂根据生态学的适宜性理论,环境因子对某一植物种总存在最适值或最适范围,在该值或范围内植物种的个体数或盖度或丰度达到最大值,随着环境因子偏离最适值,种的个体数9701马 瑞等: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梯度特征及其土壤水环境将逐渐减小,直至植物死亡消失(赵传燕等,2008),柽柳在环境梯度上的变化正是对这一理论的印证㊂在民勤坝区㊁泉山区及湖区的过渡带,柽柳均有一定宽度的分布,形成灌丛沙包与丘间地相间分布的格局,但随水环境及农业生产特点,在分布宽度㊁长势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马全林等,2006)㊂在泉山区红沙梁乡刘家地村,区段1的宽度在200~1000m,紧挨着便是白刺沙包集中分布区,并不存在区段2的景观,因此,区段2的出现可视为过渡带发生荒漠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形成与黄培祐(1991)提出的 界外区”和贾宝全等(2002a)提出的 生态裂谷”的形成原因完全不同,前者是由于土壤干旱化造成的,而后者则强调樵采㊁放牧等人为活动对这一范围的影响㊂目前,白刺在过渡带占绝对优势,以沙包形式集中分布在区段3,构建了区域植被外貌㊂从白刺沙包分布的位置和沙包形成机理看,其发育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沙源充足与否和周围环境对风沙流流场的影响㊂贾宝全等(2002a)对灌丛沙包的研究认为:灌丛沙包的密度㊁占地面积揭示了一地的沙源多少,也预示着该地发生沙质荒漠化的潜在可能性的大小,而沙包的裸沙率则直接揭示着沙包的活动性,是沙质荒漠化在这类地区发生与否的直接标志㊂笔者认为,对于白刺沙包而言,密度及占地面积在特定的地貌环境下大体上是确定的,是区域性特征,沙包从雏形到稳定,再到解体是一个动态过程,而裸沙率变化范围则对应于沙包发育的各个阶段㊂与50年代末的植被组成情况(杨自辉,1999;彭鸿嘉等,2004)相比,现阶段过渡带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㊁群落类型减少㊁优势种和建群种变更㊁乔木林消失殆尽㊂植被的这种变化是近50年来在以地下水下降为主导因子的环境演替中逐步形成的,正如常兆丰和赵明(2006)所指出的: 一定的植被是当地生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在与生态环境退化的同时,当地植物也处于适应,即自然驯化的过程,现在保存下来的植物就是自然选择最为适应的植物及其状态”㊂此外,从民勤水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退化的速度来说,沙井子绿洲⁃荒漠过渡带目前的植被状况将有可能是整个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演变的最终状态或趋势所在㊂参考文献常 禹,布仁仓,胡远满.2002.景观边界研究概况.生态学杂志,21(5):49-53.常兆丰,赵 明.2006.民勤荒漠生态研究.甘肃:科技出版社.常兆丰,仲生年,韩福贵,等.2008.民勤沙区主要植物群落退化特征及其演替趋势分析.干旱区研究,25(3): 382-388.杜建会,严 平,俄有浩.2007.甘肃民勤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分布格局及特征.生态学杂志,26(8): 1165-1170.贾宝全,慈龙骏,蔡体久,等.2002a.绿洲⁃荒漠交错带环境特征初步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3(9):1104-1108.贾宝全,慈龙骏,蔡体久,等.2002b.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6(2):203 -208.李丽光,何兴元,李秀珍.2006.景观边界影响域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17(5):935-938.刘虎俊,王继和,常兆丰.等.2006.石羊河下游荒漠绿洲区系及其植被特征.生态学杂志,25(2):113-118.马全林,王继和,刘虎俊.等.2006.民勤绿洲边缘柽柳荒漠林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中国沙漠,26(5):802 -808.潘晓玲.2001.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1(4):345-351.彭鸿嘉,傅伯杰,陈利顶,等.2004.甘肃民勤荒漠区植被演替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中国沙漠,25(5):628-633.王 兵,崔向慧,白秀兰,等.2002.荒漠化地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动态规律研究.林业科学研究,15(2): 143-149.王 芳,梁瑞驹,杨小柳,等.2002.中国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Ⅰ.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理论分析.自然资源学报,17(1):1-8.肖笃宁,李秀珍,高 峻.2003,景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许文强,罗格平,陈 曦.2006.干旱区绿洲一荒漠过渡带灌丛土壤属性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7(4):583-586.杨自辉,高志海.2000.荒漠绿洲边缘降水和地下水对白刺群落消长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1(6):923-926.杨自辉.1999.民勤沙井子地区40a来荒漠植被变迁初探.中国沙漠,19(4):395-398.赵成义,王玉朝,李国振.2001.荒漠⁃绿洲边缘区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5(3):93-97.赵传燕,李守波,贾艳红,等.2008.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地下水与植被动态耦合模拟.应用生态学报,19 (12):2687-2692.赵文智,刘 鹄.2006.荒漠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响应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6(8):2702-2708.朱震达,吴 正,刘 恕,等.1980.中国沙漠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Garner W,Steinberger Y.1989.A proposed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fertile islands”in the desert ecosystem.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16:257-262. Schlesinger WH,Raikes JA,Hartley AE,et al.1996.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oil nutrients in desert ecosystems.Ecolo⁃gy,77:364-374.Schlesinger WH,Reynolds JF,Cunningham GL,et al.1990. Biological feedbacks in global desertification.Science, 247:1043-1048.Tengberg A,Chen D.1998.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ebkhas in central Tunisia and northern Burkina Faso.Geomorphol⁃ogy,22:181-192.Weins JA,Crawford CS,Gosz JR.1985.Boundary dynamic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tudying landscape ecosystems.Oikos,45:421-427.作者简介 马 瑞,女,1977年生,博士研究生㊂主要从事荒漠生态研究,发表论文6篇㊂E⁃mail:mr031103@ 责任编辑 王 伟0801 生态学杂志 第29卷 第6期 。

绿洲边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绿洲边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第 4 7卷 第 1 期
20l1年 1 月




Vo . 1 47. .1 No
SCI ENTI A
S LVAE I
S NI I CAE
J n , a . 2 0 11
绿 洲 边 缘 不 同土 地 利 用 方 式 下 土 壤 粒 径 分 布 特 征
桂 东 伟 ' 雷加 强 。 曾凡 江 穆 桂 金 李 开 封
壤 粒 径 分 布 数据 , 用 分 形理 论 及 典 范 对 应 分 析排 序 方 法 , 析 各 深 度 下 不 同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土 壤 粒 径 分 布 特 征 变 利 分 化 状 况 , 其 与 土 壤 有 机 质 等 8项 指 标 的 相关 性 , 而判 别 并 探 讨 绿 洲 边 缘 合 理 的土 地 利 用 方 式 。 结 果 表 明 : 及 进 粒径
a dn trl ee eae la i p rf l eeaini h i f eeo s o ae n suh r f ai ai.S i n aua yrg n rtdAh g asoi v gtt nter o l ai l td i o t i o r B s l s i a o m C s c m T m n ol
高 , 反 , 应 保 持 原 有 的 自然 植 被 状 况 , 对 自然 植被 进 行 替 代 的沙 拐 枣 林 地 则会 加剧 土壤 退 化 。 相 则 而
关 键 词 : 土壤 粒 径 分 布 ; 形 维 ; 范 对 应 分 析 ; 洲 ; 里 木 盆 地 分 典 绿 塔
中 图分 类 号 : 7 42 ¥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7 8 (0 1 0 02 0 10 — 4 8 2 1 )1— 0 2— 7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典型的荒漠化区域,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沙蒿作为库布齐沙漠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其水分利用策略在不同固定阶段的变化,对于理解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机制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就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展开研究,探讨其水分利用策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二、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2.1 研究区域概况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北方,具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本研究选取了库布齐沙漠内不同固定阶段的两种沙蒿群落作为研究对象。

2.2 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沙蒿群落的分布、生长状况等基本信息。

然后,采集不同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土壤和植物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

通过测定土壤水分、植物生物量等指标,分析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策略。

三、结果与分析3.1 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策略的差异研究发现,在不同固定阶段的沙蒿群落中,其水分利用策略存在显著差异。

早期固定阶段的沙蒿群落,由于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沙蒿主要通过深根系吸收深层土壤水分;而在后期固定阶段的沙蒿群落中,随着土壤水分的改善,沙蒿的水分利用策略逐渐转向浅层土壤。

3.2 水分利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发现,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策略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早期固定阶段的沙蒿群落,由于受到严重的环境压力,其水分主要来源于深层土壤;而在后期固定阶段,随着植被的恢复和土壤水分的改善,沙蒿的水分来源逐渐转向浅层土壤。

此外,降雨量、温度等气候因子也对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产生影响。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的沙蒿群落具有不同的水分利用策略。

这种差异不仅与土壤水分的分布和可利用性有关,还受到气候因子的影响。

在早期固定阶段,沙蒿通过深根系吸收深层土壤水分,以应对严重干燥的环境条件;而在后期固定阶段,随着植被的恢复和土壤水分的改善,沙蒿逐渐转向利用浅层土壤水分。

景泰县荒漠化草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景泰县荒漠化草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景泰县荒漠化草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摘要:在分析评价甘肃省景泰县荒漠化草场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草场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景泰县;荒漠草场资源;植被;载畜量1自然概况景泰县位于甘肃中部,属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全县总面积54.30万hm2,草地总面积39.30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67.40%,其中,可利用面积26.50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72.60%。

境内山多川少,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亚高山、低山、丘陵、平川、沙漠、盆地、阶地、裸岩等,气候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少雨,多风,气候干燥,年平均温度8.20 ℃,年平均降雨量185mm,多集中在7-9月,年平均蒸发量3 081mm,是降水量的16倍,夏季干旱酷热,冬季少雪寒冷,最大年温差达63.90 ℃。

2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分布在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长期作用下,土壤和植被表现为:在海拔2 900~3 321m的山区内,南坡为亚高山草甸土,植被以草甸植被占优势;北坡植被以灌丛草甸为优势,土壤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在2 650~2 800m的山地,南坡为黑钙土,草甸植被为主体;北坡为灰钙土,以针叶木本群落为建群种,而干燥草本群落则分布于海拔2 250~2 650m的南北区域内的栗钙土上,海拔1 900~2 250m的灰钙土上则是荒漠化草本群落;海拔1 900m以下的淡灰钙土上,则是干荒漠群落。

3荒漠化草地面积分布现状该类草场主要分布在大岭、古墩子山、猎虎山、石脑子、楼房山以南大部分低山丘陵及草窝滩镇、红水镇的整个低山丘陵,海拔1 260~1 700m,分布较广,面积大,总面积256 225.60hm2,草场可利用面积183 563.26 hm2,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69.20%。

鉴于其基本条件的差异,分为三个亚类:3.1石质荒漠草场此草场地表多被大风侵蚀,岩石裸露,土壤为灰钙土,面积203 822.60hm2,可利用面积为203 822.60hm2,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76.60%。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其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研究对于理解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沙蒿作为库布齐沙漠的主要植被之一,其生长和分布与水分利用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研究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下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以期为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库布齐沙漠的典型区域,包括不同固定阶段的沙丘、沙地等,进行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研究。

2.2 研究方法(1)样地设置与调查:在研究区域内设置不同固定阶段的沙蒿群落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

(2)水分利用指标测定: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土壤水分测定等方法,测定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不同固定阶段下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

三、结果与分析3.1 不同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1)水分来源: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发现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来源主要来自地下水、大气降水以及近地表水。

其中,地下水是主要的水分来源,尤其是在干旱季节。

(2)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固定阶段的增加,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效率逐渐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固定阶段的增加,沙蒿的根系逐渐扩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

(3)不同沙蒿种群的水分利用差异:两种沙蒿在水分利用上存在差异。

其中一种沙蒿更倾向于利用地下水,而另一种沙蒿则更倾向于利用近地表水。

这可能与两种沙蒿的生理特性、分布位置等因素有关。

3.2 影响因素分析(1)气候因素:气候条件是影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的重要因素。

在干旱季节,沙蒿群落主要依靠地下水为生。

而在雨季,大气降水和近地表水也成为重要的水分来源。

(2)土壤因素:土壤类型、质地和含水量等因素也会影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

例如,砂质土壤的保水能力较差,使得沙蒿需要更频繁地利用地下水。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荒漠化区域,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工作至关重要。

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库布齐沙漠的水资源及其利用模式一直是国内外生态学及地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重点对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区域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实验方法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地区,本实验选择两种典型沙蒿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固定阶段的初期、中期及晚期三个时期的水分利用情况进行研究。

通过实地采样、数据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等手段,对沙蒿群落的土壤水分、植物生理特征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三、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特性1. 初期阶段的水分利用:初期阶段的沙蒿群落对水分的吸收主要依赖深根系及对地下水分的汲取,它们能够在地下水分含量较高的条件下较好地存活并保持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这一阶段的沙蒿具有较为突出的保水能力,可以有效地抵御短期的干旱和降水变化。

2. 中期阶段的水分利用:随着群落的逐渐发展,沙蒿对水分的利用更加多元化。

除了深根系吸收地下水外,浅根系也开始吸收表层土壤的水分。

这一阶段的沙蒿群落能够更好地适应季节性降水变化,同时对水分的利用也更加高效。

3. 晚期阶段的水分利用:在群落发育的晚期阶段,沙蒿对水分的利用更加成熟和稳定。

它们不仅具有强大的保水能力,而且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特征来适应不同的水分环境。

这一阶段的沙蒿群落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研究,我们发现:随着群落的发育和固定,沙蒿对水分的利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初期的依赖地下水到中期的表层土壤和地下水并用,再到晚期的成熟稳定状态,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策略不断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

此外,我们还发现两种沙蒿在各个固定阶段的生理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它们的遗传特性、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2024年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2024年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荒漠化区域,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工作至关重要。

沙蒿作为该地区主要的植被之一,其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沙漠的治理效果。

本文旨在研究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下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情况,以期为该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库布齐沙漠的若干固定沙丘作为研究对象,涉及不同的固定阶段和两种典型的沙蒿群落。

2.2 研究方法(1)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在研究区域内设置不同固定阶段的样地,采集沙蒿群落的土壤和水样。

(2)水分利用效率测定: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沙蒿的水分利用效率。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固定阶段和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不同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3.1 早期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在早期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植被覆盖度较小。

此时,沙蒿主要通过浅层土壤水分进行生存和生长。

3.2 中期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进入中期固定阶段,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的积累,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此时,沙蒿开始利用更深层的土壤水分,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

3.3 晚期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在晚期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更为高效和稳定。

此时,植被覆盖度高,土壤水分含量充足,沙蒿能够充分利用深层和浅层土壤水分,形成较为成熟的生态系统。

四、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比较本研究涉及的两种沙蒿群落在不同固定阶段的水分利用存在差异。

其中,一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而另一种沙蒿群落则相对较为保守,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较为谨慎。

这可能与两种沙蒿的生理特性和生态适应性有关。

五、结论与讨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在库布齐沙漠的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存在明显差异。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格局动态及土壤水文特性研究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格局动态及土壤水文特性研究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格局动态及土壤水文特性研究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格局动态及土壤水文特性研究摘要:荒漠绿洲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过渡带是绿洲植被与荒漠植被之间的关键区域。

本研究通过对某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并结合土壤水文特性的研究,探讨了绿洲过渡带的生态环境特征、植被格局对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植被格局;土壤水文特性1. 引言荒漠绿洲是位于干旱地区的一片绿洲,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的稀有景观。

绿洲过渡带是绿洲与周围荒漠之间的过渡区域,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征。

绿洲过渡带植被格局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壤水文特性的研究对于了解荒漠绿洲的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选取某荒漠绿洲过渡带作为研究区域,设立样地并进行定期观测。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斑块植被的分布情况,并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植被格局分析。

同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水分含量和质量的测定,通过水文特性的研究了解绿洲过渡带土壤的水文状况。

3. 结果与讨论3.1 斑块植被格局动态观测结果显示,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的格局动态变化明显。

在干旱季节,斑块植被呈现出较小的分布面积和数量,而在湿润季节,斑块植被则呈现出较大的分布面积和数量。

这种动态变化与季节性降雨量的变化密切相关,表明斑块植被对水分的敏感性。

3.2 土壤水文特性土壤样品测定结果显示,绿洲过渡带的土壤水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表层土壤的水分含量较高,而深层土壤的水分含量较低。

这种垂直分布特征与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表明斑块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

4.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某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斑块植被格局动态变化和土壤水文特性的研究,揭示了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特征和植被格局对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格局受季节性降雨量的影响较大,并且斑块植被对土壤水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

这一研究对于了解绿洲过渡带的生态过程和植被格局的形成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土壤水分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土壤水分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土壤水分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土壤水分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荒漠—绿洲过渡带是研究土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问题的热点地区之一。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斑块状植被区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该区域的土壤含水量受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此外,土壤水分在该区域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与地形、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研究提供了该地区土壤水分管理和生态系统恢复的一些参考意见。

1. 引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荒漠—绿洲过渡带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该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貌特征,使其土壤水分成为研究的热点。

了解该区域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土地治理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2.1 研究区选择选取了位于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某地作为研究区,该区域具有典型的斑块状植被分布。

2.2 野外调查在研究区内设置了若干样点,进行了土壤采样,并记录了地形、植被覆盖度等信息。

2.3 实验室分析利用实验室仪器对土壤样品进行了水分含量测定,并结合土壤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3.1 土壤水分含量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该区域的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不同地段的土壤水分含量差异较大。

这与地形的起伏、降水量以及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3.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土壤水分的环境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土壤水分含量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地形等也对土壤水分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这些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

4. 讨论本研究结果对于土壤水分管理和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土地治理方面,应根据不同地段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合理安排农田的灌溉措施。

同时,在生态系统恢复中,要重视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

5.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土壤水分特征的分析,发现土壤水分含量受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2024年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2024年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重要的沙地生态系统,其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沙蒿作为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其适应不同沙地环境的策略及其对水分利用的研究是沙漠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主要关注库布齐沙漠中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策略及其适应性特征,为沙地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内陆干旱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沙地生态系统。

本研究选取了该沙漠中两种典型的沙蒿群落,即固定沙丘上的沙蒿群落和半固定沙丘上的沙蒿群落作为研究对象。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了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通过野外调查收集了两种沙蒿群落的分布、生长状况以及所在沙丘的固定程度等信息。

然后,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和植物样本,分析其水分含量、植物生理特征等数据。

最后,结合相关生态学理论,对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三、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1. 固定沙丘上的沙蒿群落固定沙丘上的沙蒿群落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该群落的植物通过深根系和根系的广泛分布,能够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此外,该群落的植物在生长季节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降雨资源。

2. 半固定沙丘上的沙蒿群落半固定沙丘上的沙蒿群落则表现出不同的水分利用策略。

由于该群落所处的沙丘较为松散,植物主要通过浅根系吸收表层土壤中的水分。

在生长季节,该群落植物通过快速生长和繁殖来适应环境变化,但其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四、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的适应性分析两种沙蒿群落在不同固定阶段的沙丘上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特征。

固定沙丘上的沙蒿群落通过深根系和高效的保水能力来适应干旱环境;而半固定沙丘上的沙蒿群落则通过快速生长和繁殖来应对环境变化。

这些适应性特征表明,不同的沙蒿群落在水分利用上具有不同的策略和机制。

五、结论与讨论本研究表明,库布齐沙漠中不同固定阶段的沙丘上,两种沙蒿群落具有不同的水分利用策略和适应性特征。

民勤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移动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民勤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移动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民勤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移动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民勤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移动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引言新疆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省份,境内分布着大量的绿洲。

其中,民勤绿洲是新疆北部重要的绿洲之一,因其独特的沙丘地貌而备受关注。

民勤绿洲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南缘,是一个典型的沙漠绿洲。

绿洲边缘处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新月形沙丘,在近年来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

新月形沙丘是指由风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型态的沙丘。

其中,民勤绿洲边缘的新月形沙丘更是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本文旨在研究民勤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的移动规律,并探讨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移动规律民勤绿洲边缘的新月形沙丘具有较为明显的移动能力。

通过对沙丘移动速度的测量和记录,研究发现它们的移动速度在不同季节和年份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春季和夏季,新月形沙丘的移动速度明显快于秋季和冬季,其中夏季的移动速度最快。

此外,根据实地观测发现,新月形沙丘的移动方向多为东北方向。

这些发现表明民勤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的移动规律存在季节性和方向性的差异。

环境因子的影响沙丘的移动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

在民勤绿洲边缘,主要的环境因子有降水、风力和植被覆盖等。

降水是绿洲地区的重要气候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新月形沙丘的移动速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即降水量越大,沙丘的移动速度越慢。

相关研究也指出风力是影响沙丘移动的另一重要因素。

风力的大小和风向的变化会导致沙丘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

此外,植被覆盖也是影响沙丘移动的因素之一。

研究显示,沙丘与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沙丘的稳定性和移动速度。

具体而言,植被的抵抗力越大,对沙丘的稳定性和移动速度的影响越显著。

结论通过对民勤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的移动规律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民勤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具有明显的移动能力,移动速度受季节和方向的影响。

同时,降水、风力和植被覆盖是影响沙丘移动的重要环境因子。

降水量越大,沙丘移动速度越慢;风力的大小和风向的变化会导致沙丘移动方向和速度的变化;植被的抵抗力对沙丘的稳定性和移动速度具有显著影响。

沙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理化性质

沙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理化性质

沙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理化性质沙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理化性质沙漠-绿洲过渡带是位于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地带,是两种截然不同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

这个特殊的地带经常出现斑块状植被区,植物群落在此处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同时,土壤理化性质在这个地区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沙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区植物群落的特征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

沙漠-绿洲过渡带的斑块状植被区植物群落由多种植物组成,它们适应了干旱和高温的环境。

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水分和营养条件等。

在斑块状植被区中,一些普遍的植物群落类别包括灌木丛、草坪和稀疏的灌木草地。

在这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但植物的数量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这些植物都有较强的适应力,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存。

一些常见的植物物种包括仙人掌、龙舌兰、草莓树和红柳等。

同时,斑块状植被区的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旱性。

它们通常有较深的根系,能够深入土壤中寻找水分和营养。

一些植物还具有抵御蒸腾作用的能力,以减少水分的流失。

这些适应策略使得植物能够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并保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在土壤的理化性质方面,沙漠-绿洲过渡带的斑块状植被区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土壤的颜色通常是浅黄色到深褐色,并且含有具有较高养分水平的土壤有机质。

这些有机物质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然而,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较高,在一些区域可能出现土壤盐渍化的情况。

这是由于沙漠-绿洲过渡带接收来自沙漠的含盐水和粉尘,导致土壤中的盐分积累。

高盐度土壤通常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土壤的结构和质地也与植物群落的分布有关。

在这个地区,土壤通常呈现出砾石和沙土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透水性。

这使得水分能够渗透到土壤深层,为植物的根系提供水分。

总结起来,沙漠-绿洲过渡带的斑块状植被区植物群落的特征是适应干旱和高温环境的多样性和数量。

《2024年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2024年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典型的荒漠化区域,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沙蒿作为沙漠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其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直接影响着该区域植被的生存和恢复能力。

因此,本研究针对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沙蒿群落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利用策略,为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库布齐沙漠为研究区域,该区域具有典型的沙漠气候和生态环境,沙蒿群落分布广泛。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1)野外调查:对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的沙蒿群落进行实地调查,记录群落类型、生长状况等信息。

(2)样品采集:在调查过程中,采集不同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土壤和植物样品。

(3)室内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水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三、不同固定阶段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3.1 生长初期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生长初期的沙蒿群落,由于植物体较小,根系较浅,其水分利用主要依赖于表层土壤。

此时,沙蒿通过快速生长和扩大根系范围来获取更多的水分,以支持其生长和繁衍。

3.2 成熟期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随着沙蒿群落的生长发育,进入成熟期的沙蒿群落具有更深的根系和更丰富的生物量。

此时,沙蒿不仅能够利用表层土壤的水分,还能深入地下获取更深层的水分。

成熟期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策略更为复杂,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环境。

四、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比较本研究还对两种不同类型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沙蒿群落在水分利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一种沙蒿群落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能够在干旱条件下更好地生存和繁衍;而另一种沙蒿群落则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灵活调整其水分利用策略。

五、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进行研究,揭示了沙蒿群落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利用策略。

《2024年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2024年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范文

《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两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库布齐沙漠作为我国典型的荒漠化区域,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沙蒿作为沙漠地区的重要植物群落,其生长与水分利用策略直接关系到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恢复。

本文以库布齐沙漠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固定阶段的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沙漠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因其独特的地质、气候条件而成为沙漠生态研究的重点区域。

本文选取该沙漠区域内不同固定阶段的两种沙蒿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和实验室测试等方法,对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三、两种沙蒿群落的特征及分布库布齐沙漠中的两种沙蒿群落具有不同的生态特征和分布规律。

一种为适应中度荒漠化环境的沙蒿群落,另一种则更适应重度荒漠化环境。

两者在形态、生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其分布与沙漠的固定阶段密切相关。

四、水分利用策略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两种沙蒿群落的水分利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固定阶段的沙蒿群落在水分利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水分获取方面,适应中度荒漠化环境的沙蒿群落具有更高的水分吸收能力,而适应重度荒漠化环境的沙蒿群落则通过更深层次的根系来获取地下水。

在水分利用效率上,两种沙蒿群落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但具体数值因固定阶段和群落类型而异。

五、影响因素及机制分析影响沙蒿群落水分利用的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生物因素等。

气候条件如降雨量、蒸发量等直接影响沙蒿的水分获取和利用。

土壤类型则决定了根系发育和水分吸收的能力。

生物因素如种间竞争、生物量分配等也影响沙蒿的水分利用策略。

机制分析表明,沙蒿群落通过调整根系分布、叶片气孔导度等生理过程来适应不同的水分环境。

六、结论与讨论本研究表明,库布齐沙漠不同固定阶段的两种沙蒿群落在水分利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与群落的生态特征和分布有关,还受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景泰县大泉水—白沙岘一线区域沙冬青保护研究

景泰县大泉水—白沙岘一线区域沙冬青保护研究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86XIANGCUN KEJI 2020年5月(上)景泰县大泉水—白沙岘一线区域沙冬青保护研究魏国建(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洮坪林场,甘肃陇南742212)[摘要]沙冬青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古老的第三纪残遗种,为高原和荒漠区所特有的建群植物。

沙冬青是世界稀有珍贵的种质资源,加强对其的保护、开发和研究,无疑对于保护植物物种,研究历史、地理学、古生物学和古地质学等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本文通过对景泰县大泉水—白沙岘一线区域的调查分析,提出沙冬青的保护方案和投资估算。

[关键词]沙冬青;保护;投资估算[中图分类号]S7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3-86-21研究区概况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北部,为白银市所辖,东邻白银市靖远县、平川区,西靠武威市古浪县、天祝县、兰州市永登县,南与白银市白银区及兰州市皋兰县相连,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

景泰县地处东经103°32′38″~104°44′17″、北纬36°43′25″~37°37′48″,县域东西长106.39km ,南北宽100.70km ,总土地面积5485km 2。

景泰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北部有祁连山余脉分布,南部为中国黄土高原的西北末端,北部临腾格里沙漠,地貌有侵蚀构造类型、构造剥蚀类型、剥蚀堆积类型等。

侵蚀构造类型为侵蚀构造中山地,相对高差400~1000m ,为土石山地,有一定面积的森林分布。

构造剥蚀类型为构造剥蚀丘陵地,海拔1350~2000m ,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植被稀疏,呈现荒山秃岭景观。

剥蚀堆积类型又分为山前洪积平原、构造堆积盆地、河谷堆积阶地、剥蚀堆积黄土和风积沙地。

景泰县属大陆型干旱气候,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是东南季风气候西北部边缘区,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地域差异明显,地域分布上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

沙蒿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沙蒿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沙蒿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沙蒿生态修复技术规程是针对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而制定的一项技术规程。

沙蒿是一种耐干旱、耐盐碱、生长迅速的灌木植物,具有优良的保土固沙、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等生态功能,是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改良的理想植物之一。

本文将从沙蒿的生态价值、生长习性、种植技术、管理要点等方面,详细阐述沙蒿生态修复技术规程,以期为荒漠化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一、沙蒿生态价值沙蒿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植物,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袭。

其树冠密集,可以有效遮挡阳光,减少土壤的蒸发量,提高土壤湿度,改善土壤环境。

沙蒿能够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和栖息地的恢复。

沙蒿还具有一定的抗盐碱、抗干旱能力,适应性较强,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生存,成为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利器。

二、沙蒿生长习性1.喜光性强,耐干旱。

沙蒿喜光,生长期间需要较充足的阳光照射,所以种植时要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

沙蒿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能力,能够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对水分的要求较低。

2.根系发达,固土保水。

沙蒿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中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其根系还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帮助土壤保持湿润,提高土壤质量。

3.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

沙蒿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繁殖方式主要为扦插、分株和种子繁殖,能够快速扩张种群规模。

沙蒿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在种植后1-2年内即可形成一定规模的植被,发挥生态修复的作用。

三、沙蒿生态修复技术规程1.选址。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块是沙蒿生态修复的第一步,要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避免选择污染严重、土壤质量差的区域。

2.种植方式。

沙蒿的种植方式主要包括扦插、分株和种子繁殖。

扦插是将沙蒿的嫩枝插入土壤中扦插生根,分株是将沙蒿的株分为若干部分进行繁殖,种子繁殖则是通过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泰绿洲边缘沙蒿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关系摘要:本文以景泰县绿洲外围封育区为对象,通过样方调查,对样方内的沙蒿个体数量、高度、冠幅和相对坐标等指标进行计测,绘制沙蒿种群点分布图,应用偏离指数,Lloyd平均拥挤度、Morisita指数等方法,开展沙蒿种群分布格局对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腾格里沙漠南缘封育沙地内,自南向北,即离绿洲由近到远,是呈集群分布向均匀分布转变;土壤水分显著影响植物的分布格局。

封育沙地内,自南向北,即离绿洲越远,样方内沙蒿种群盖度随着土层20-40㎝的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样地内水分的变化:表层的干沙层含水量极低,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量逐渐增高,但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土壤含水量又逐渐降低。

关键词:沙蒿种群;分布格局;土壤水分;景泰绿洲引言植物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或分布情况。

也是在水平空间上种群个体之间彼此的相互关系,它是由种群自身特性,种间关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所决定,是种群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1-3]。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主要有3种类型:即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均匀分布(Regular distribution)和集群分布(Clumped distribution)[4-5]。

种群生境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生物因子包括植物种内、种间的竞争、捕食和合作关系等,非生物因子包括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等。

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干旱少雨的特殊环境,土壤水分成为影响植物种群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子。

因此,干旱、半干旱区的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变化的状况存在密切关系[6]。

景泰绿洲外围封育区是典型干旱区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是景泰绿洲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是屏障绿洲荒漠化的第一道防线,是人工绿洲建立的环境基础,是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在荒漠化向绿洲侵入过程中起着吸纳和缓冲的作用,对干旱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恢复和重建沙化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沙蒿(Artemisa arenaria DC.)是景泰绿洲外围封育区植被中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自南向北均有分布,为此, 我们试图运用格局分析方法研究景泰绿洲外围封育区,自南向北沙蒿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随土壤水分的变化,对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灌丛的分布格局与环境间的关系提出探讨,为合理利用沙蒿治理我国北方的沙化土地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绿洲边缘封育模式下土壤水分做了研究[7-9],也有不少学者对沙漠边缘植被的分布格局做了研究[6,,10-12],但关于绿洲边缘封育模式下植被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研究于2011年4月-5月,通过样方调查,绘制沙蒿种群点分布图,采用偏离指数,Lloyd平均拥挤度、Morisita指数等方法,开展沙蒿种群分布格局对土壤水分的反应研究,旨在探讨干旱、半干旱区沙蒿种群分布格局与环境间的关系,以期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1.研究区概况该研究区位于甘肃省景泰县西北部,东经:103°50′13″-103°51′18″,北纬:37°35′31″-37°35′58″。

海拔1667m。

该区属温带大陆型干旱荒漠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725h,日照百分率为12%;年平均气温8.2℃。

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27.3℃。

太阳平均辐射量618.395kJ/cm2,年≥0℃的活动积温3614.8℃,≥0℃的有效积温3038℃,无霜期141d,是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降雨稀少且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84.8㎜,主要集中在7-9月;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3038㎜;风沙活动频繁,平均风速3.5m/s,最大风速27.1m/s,年8级以上大风≥7.9d,年沙尘暴21.9d,地下水位80m。

2.研究方法2.1样地设置在景泰县绿洲外围封育区内,自南到北选择四块样地,在样地内设置20m×20m的大样方,按每块样方的纬度不同,自南向北,分别记为T1、T2、T3和T4,在每一样方中准确测量和记录沙蒿的位置(相对坐标值)、植株高度、冠幅等指标, 依据相对坐标值绘制出沙蒿在样方上的种群点分布图。

样地基本特征(表1)。

种群格局分析数据的采集方法是,在研究区内,自南到北选择四块样地,在样地内设置20m×20m的大样方,按每块样方的纬度不同,自南向北,分别记为T1、T2、T3和T4,将每个大样方分别划分为5m×5m的小样方16个,共计小样方64个,对样方内的沙蒿个体数量、高度、冠幅等指标进行计测(表2)。

表1自绿洲至沙漠(自南向北)样地基本特征表2自绿洲至沙漠(自南向北)样地植被特征2.2种群点分布图点分布图是指把植物个体当作空间中的点,以其在样地所处坐标来表示其空间位置的一种散点图, 是定量研究分布格局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可直观地表达种群在样地内的水平空间分布状态。

在样方调查中,把沙蒿个体当作空间中的点,依据相对坐标值绘制出沙蒿种群的点分布图,通过点分布图对沙蒿的分布格局加以分析[6]。

2.3种群的分布格局分析结合沙蒿自身的特点,在调查不同样方内的沙蒿株数的基础上,采用目前较为常用的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分析指标包括:(1)偏离指数(方差均值比)[6]偏离指数法的计算公式为:其统计学基础是Poisson分布。

方差与均值相等(c=1)判定为随机分布; c1为集群分布。

该值的显著性可用t-检验:比较t与t0.05(n-1)确定其差异显著性。

(2)Lloyd的平均拥挤度(m′)和聚块性指数[6]平均拥挤度表示每个个体在同一单位中的其它个体的平均数,由于针对每个个体,其值依赖于现有的总个体数。

聚块性指数为mˊ/,其值越大, 集聚性越强。

(3)Morisita指数[6]如果个体是随机分布的,I=1;趋于均匀分布则I1。

该方法可用F检验:分子自由度为n-1,分母自由度为∞。

以上公式中,n为样方数,X为样方中的观测值,为样方中观测值的平均值,。

为方差,。

2.4土壤含水量测定调查每个大样方中的土壤水分含量,在每一个大样方中沿样方的对角线上,获取土样点,用土钻取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100~120cm,120~140cm深度的土样,用烘干法计算土壤含水量,每个样方重复三次。

3.结果与分析3.1沙蒿种群的点分布图从图1可以看出,T1、T2、T3、T4所示沙蒿种群在20m×20m的样方中的点分布图,它可直观地表达沙蒿种群在样地内的水平空间分布状态。

T4中沙蒿具有明显的集群分布特点,T2具有明显的均匀分布特点。

在T1、T2、T3中可以看到局部有沙蒿簇生在一起,总的来说还是趋于均匀分布。

从点分布图上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南向北依次是均匀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

图1沙蒿种群点分布图3.2 种群的分布格局从表3中可知,应用偏离指数(方差均值比)对沙蒿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初步确定的结果。

表3自绿洲至沙漠(自南向北)沙蒿种群分布格局的判定表4自绿洲至沙漠(自南向北)沙蒿种群分布格局的判定在此基础上,用Lloyd和Morisita指数对自北向南不同样地内的沙蒿种群的分布格局的判定(表4)。

平均拥挤度是表示每个个体在同一单位中的其它个体的平均数,通俗地讲,平均拥挤度表示生物个体在一个样方内的平均邻居数,它反映了样方内生物个体的拥挤程度。

表2中沙蒿种群的平均拥挤度m′最大值为4.67,最小值为2.8。

对每个个体来讲, m′的大小依赖于现有的总个体数。

可见,T2中的沙蒿株数最多,T4中的沙蒿株数最少,这说明越远离绿洲,沙蒿的株数越少。

沙蒿的聚块性指数最大值为1.40,最小为0.92。

聚块性指数考虑了空间格局本身的性质, 并不涉及密度, 其值越大, 集聚性越强,其值越小,集聚性越弱[13]。

因此, 沙蒿在集群分布样方内的集聚性最强,在均匀分布样方内聚集性相对较弱。

即离绿洲越远,沙蒿的集聚性越强,促使其集聚性强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是水分有限,沙蒿的个体形态较小,盖度较低,个体之间的对水分资源的竞争较弱,故趋于集群分布。

另一方面,个体形态较小的沙蒿,抵御水分胁迫和风沙侵袭的能力较弱,为共同应对恶劣环境,个体依赖性增强,故趋于集群分布。

集群分布是格局分布中最常见的内分布型,集群分布形成的原因有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16]。

集群分布的种群大多数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种群较稳定,在群落中能维持一定的个体数量[6]。

而均匀分布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如水分的竞争。

3.3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原因水量随深度而变化,从图2中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随深度而变化。

T1的土壤含水量为3.7%~4.7%,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但在一定深度层后又逐渐减低,与王辉等[14],在干旱荒漠区沙蒿种群根系生态特征研究中的研究相符合。

T2表层到深层的土壤含水量为5.0%~2.6% ,它的变化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低,但在一定深度层后又逐渐增高。

T3土壤含水量为3.4%~5.0%,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但在一定深度层后又逐渐减低。

T4表层到深层的土壤含水量为7.4%~1.6%,变幅较大,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加深而降低。

土层0-60㎝含水量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植被稀少,对水分的利用相对较少,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不是很明显。

加之表面干沙层对下层水分毛管蒸发的抑制作用,因此使0-60㎝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

图2 各层平均土壤含水量3.4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关系在研究区内,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725h,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84.8㎜,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3038㎜。

沙蒿生长与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沙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首先,在土壤水分相对丰富的生境下,沙蒿个体高度较大,盖度较高,为维持自身生长和繁殖,与其他个体争夺土壤水分和土壤资源,同时由于种内竞争的不对称性[16],越高大的母株越容易产生排斥,新生个体并不分布在母株周围,而与其保持一定距离, 故而削弱了沙蒿的聚集程度。

如T1平均株高66.84㎝,平均冠幅0.95㎝2。

在土壤水分相对贫乏的生境下,沙蒿个体形态较小,盖度较低,幼小个体之间对水分资源的竞争相对减弱,个体倾向于聚集分布。

其次,在土壤水分较充沛的生境下,沙蒿个体形态较大、根系发达、枝繁叶茂,不论是持水固沙能力,还是抵御风沙袭击的能力都较高,使其具有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不必依赖个体之间的相互庇护,故而聚集程度相对较弱;另外,在水分相对贫乏的条件下,幼小的沙蒿个体独立抵御水分胁迫和风沙侵袭的能力较弱,为共同应对恶劣环境,个体依赖性增强,表现为聚集程度明显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