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下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和近似数。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对小数的入门认识,为后续学习小数运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小数的读写和比较,以及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他们对于小数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小数的读写和比较有一些困惑,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反复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是由整数和分数发展而来的。
2.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3.让学生学会小数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4.让学生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2.小数的比较和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小数的读写和比较。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景和实例,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
2.准备小数的学习材料和小数卡片。
3.准备小数的读写和比较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情景和实例,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小数的概念。
提问:你们看到过小数吗?小数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小数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讲解小数的读写规则,如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演示小数的比较方法,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1.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在傍晚到柳堤观察夕阳。
2.教学用具:CAI课件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动听的音乐,将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傍晚。
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柳堤欣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实践观察时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以学定教,自然导入课题,不仅激发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还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复习游戏:摘云朵合作复习开火车读生字4.看录像,听范读5.读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把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读准,这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游戏中进行复习巩固,孩子们学得开心,调动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范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通过细看录像中的景象,静听课文的范读,能清晰的掌握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老师也非常喜欢课文的第2自然段,注意听老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4.指导朗读。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师:读这句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
师:全班同学一起读读这句话。
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
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是三年级下册第八个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诗歌、寓言和故事三种语文要素。
这些要素不仅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所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更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首先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含蓄的意境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三下八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简单的儿歌和诗歌,通过朗读、背诵和写作来感受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音韵意识,帮助他们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具有寓意的故事形式,通过虚构的人物和事件来表达道德和哲理。
在三下八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寓言故事,学生可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包括诗歌、寓言和故事三种内容,通过学习这些要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要素,并且运用到实际的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修养,成为真正有文化底蕴的人才。
第二篇示例: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是指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和掌握的一些基本要素和重点内容。
这些要素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诗、词、文、文化等多个层面。
在三年级下册的第八个单元中,我们将会对这些语文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是从听说开始的。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语法规则。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会练习一些听力的练习,包括听故事、听文章等,以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听力技巧。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5 篇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篇10教学内容:11课《长征》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了解课文所赞扬的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读全诗,领会诗句的意思。
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二、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1、学习首联。
(1)学生质疑。
(2)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只等闲(3)红军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4)长征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理解千、万的含义。
)(5)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6)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2、学习颔联。
(1)哪些词是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2)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腾:翻;细浪:细小的浪花。
腾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走:滚动;泥丸,泥球。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动。
)(3)朗读颔联。
3、学习颈联。
(1)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就是万水的说明。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大渡河上的13根铁索。
暖:暖的感觉;寒:寒气逼人的感觉。
)(3)说说这两句的大意。
(4)质疑:为什么说暖、寒?(5)讨论归纳: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
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
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
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
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
寒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再读这一段。
体会思想感情。
4、小结从这两联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怎样看出来的?5、岷山红军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
八年级语文下册 陋室铭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陋室铭》;(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引导学生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熟练朗读和背诵《陋室铭》;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 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2. 课文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迁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陋室铭”,提问:“陋室”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以“铭”来命名这篇文章?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主解决字词障碍;(3)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并示例分析。
4. 欣赏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培养审美情趣;(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子。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陋室”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存在?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陋室铭》;2.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其中的句子进行一次作文练笔;3. 收集其他有关刘禹锡的作品,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其创作风格。
《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把内化的知识外化为口头表达,提高表达潜力。
遵循“立足无痕,扎根有魂”的教学理念,在简单愉悦的游戏氛围中熟悉文本,透过多方式朗读,能抓住重点词复述文章资料并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个性。
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依据,以学生获得为准绳,潜心研究个性化的学习优化之路,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透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取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先学: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揭题。
同学们看过有关我国古代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故事书或电影、电视吗?这部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哪几个人,你明白他们各有什么个性特点吗?这天我们要学习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就是《西游记》的一个故事。
因为这个故事篇幅较长,所以我们分两课课文来学。
这天先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二、带着3个问题自学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2、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文大致意思。
3、运用“扩展课题”的方法说说课文的大意。
三、检查自学状况。
1、生字。
1)指名读。
2)要求学生指出容易读错的词语。
3)注意读准:僧,平舌音;竖,翘舌音;注意读准前鼻音:涧,后鼻音:僧2、词语。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第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3课,它是一篇文包诗。
文章主要讲述了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文诗对照,内容浅显易懂,不管是故事还是诗句,都蕴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并非难事,而要让他们体会诗中“独”“异”“倍”三字的妙处,需要花一番功夫。
2、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每逢佳节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1)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2)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4、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枫桥夜泊》、《夜书所见》,说说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课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让学生试读,然后教师范读一遍。
师生一起写课题23每逢佳节倍思亲。
3、提问题:(1)这首诗是谁写的?(王维),师介绍王维。
(2)王维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课题常常是课文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
因此,对课文题目质疑问难往往是打开理解课文的“窗户”。
引导学生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二、新授1、带着上面的问题学习课文(1)本课有四个自然段,请四个同学来读,请同学们纠正读得不对的地方。
(2)全班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3)全班同学一起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不掉字,不加字。
2、王维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自读一、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用﹏勾画出来。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9篇)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轴对称》教学设计 (1)
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课标要求【内容要求】图形的运动: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在感受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过程中,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以及进行简单图形的平移,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学业要求】图形的运动: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直观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能利用平移或旋转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提示】图形的运动教学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组织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现象,感知特征,增强空间观念。
可借助方格纸,引导学生补全轴对称图形以及进行图形的平移,感受图形变化的特征;引导学生会从轴对称、平移的角度欣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了解图案中的基本图形及其变化规律,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从第一学段开始安排“图形的运动”的学习任务,且小学阶段安排了三个单元。
在第一学段二年级下册中学习“图形的运动(一)”,侧重于整体感受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第二学段四年级下册中学习“图形的运动(二)”,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会运用平移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图形运动经验,描或画出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学段五年级下册中学习“图形的运动(三)”,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苏教版三下语文习作8-教学
02
教学内容
主题解析
主题
介绍一种生活用品,要求内容具 体,语句通顺连贯。
分析
主题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用 品进行观察和描述,旨在培养学 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范文展示
范文
《我的文具盒》
分析
范文通过具体描述文具盒的外观、功能和使用情况,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范例, 有助于学生理解如何将生活用品介绍得生动具体。
生生互动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互相评价 和修改作文,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04
教学过程
写作指导
01
02
03
04
明确写作主题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写作 的主题,即“我学作文的小故 事”。通过阅读范文和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写作主题是关于 学习写作过程中的趣事、困难 和收获。
头脑风暴
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分享 自己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有趣 经历和难忘的瞬间,激发学生 的写作兴趣和灵感。
同伴互评
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评。让他们相互交流作品,提出建议和意见, 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点评与修改
01 02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表扬学生在写作中的亮点和进步,同 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点评应具体、有针对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 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个人修改
学生根据教师和同伴的意见进行个人修改。修改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 性和流畅性,以及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苏教版三下语文习作8-教学
目
CONTENCT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八单元第1课时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7.教学过程监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本杂乱无章的画册,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本画册整理得如何?如果让你们来整理,你们会怎么做呢?”
1.实践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分类方法,回家后对自己的书包或书桌进行一次整理,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整理的过程和感受。第二天上课时,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整理成果和心得。
2.创新设计:请同学们思考,除了今天课堂上所学的分类方法,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分类标准吗?请尝试设计一个新的分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的一组物品。将你的设计过程和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2)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如按照大小、形状、颜色、功能等标准进行分类。
(3)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整理书包、书桌等。
3.实践活动:
(1)分组进行分类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分类的例子,拍照或画下来,与同学分享,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如教室、家庭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类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分类方法,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提高分类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三下作文第八单元讲解教案
三下作文第八单元讲解教案教案名称:第八单元讲解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课程名称:第八单元讲解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第八单元的相关知识,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技巧等。
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初中或者高中的学生,学生的语言水平应该在中等程度以上。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师需要准备第八单元的教材,包括课本、练习册等。
2. 教学设备:教室内需要准备投影仪、黑板、音响等设备。
3. 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听讲。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在开始课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词汇学习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和意义。
可以通过举例、图片等方式进行讲解。
3. 语法讲解本节课的语法内容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例如时态、语态、从句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4. 阅读训练通过阅读一些短文或者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5. 写作训练通过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课堂练习在课程的最后,可以安排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2.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通过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考试测验: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或者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三
---------------------------------------------------------------范文最新推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三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通过记叙我国女子体操队跳马运动员桑兰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竞赛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了下来,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可桑兰并未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的故事,赞扬了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文通过对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再现了人物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熏陶的好教材。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对话式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人文感受,本教学设计所体现的正是这一点。
与传统的课堂最大的不同是本课中对话的对象不仅是师生,更多的是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所带来的个性体验能在这种特别的对话氛围中得到充分的释放,并在这些思想的碰撞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1/ 7陶,获得思想启迪。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根据以上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感悟桑兰面对困难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从桑兰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学习故事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想看吗?(课前把课文1、2、7自然段重组成简短的故事,出示重组后的教材,因为课文中的生字基本集中在这几个小节,而且这样重组教材并不影响全文。
)2.学生自由朗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范文最新推荐------------------------------------------------------ 3.指名学生读这个故事,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猫》教学设计(通用5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猫》教学设计(通用5篇)苏教版小学语文《猫》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猫》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猫》教学设计1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及解读: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要:养成默读习惯,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针对以上要求,我将目标设计为让学生通过默读寻找文中三只猫的外形、性情、在家里的地位等信息,并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设计了“概括文章内容”的问题,本文故事情节比较容易理解,为了挖掘文章深层次的含义,我设计了“假设同样的事发生在第二只猫身上,‘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一问题,并让学生用第一人称与同桌交流,最后推文及己,拓展了“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误解别人或被人误解,说说你的经历和看法。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有一个更为主观的理解。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不欺凌弱小、善待生命、遇事不主观臆断的主题。
重点:通过默读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难点: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不欺凌弱小,善待生命、遇事不主观臆断的主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谜语导入和语言导入。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设计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目标,让学生有所得――苏教版三下《恐龙》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恐龙》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七组中的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习性,流露出作者对恐龙这种史前动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读来兴趣倍增。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恐龙生活的年代、生活环境及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第二至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雷龙、梁龙、剑龙和三角龙的外形特点,再讲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然后讲恐龙的吃食,最后介绍恐龙是如何繁衍后代的。
第六自然段讲恐龙消失之谜。
全文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生动,说明方法多样,是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的范例。
设计理念:本堂课的教学旨在体现“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体现“大阅读、大积累、大思考、大表达”的语文课堂新思路。
让教材成为一个点,在开放式话题的引领下,带动学生课前的预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给学生思维、实践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查关键字的方法理解文中“漫游”、“望而生畏”等词。
2、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交流,结合图文,了解恐龙的种类,以及各种恐龙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制作标牌,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仿照课文解说。
★3、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比较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感受说明文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4、抓住关键词语,根据“恐龙生活年代--种类--亲戚―食物--繁殖--消失”的思路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比较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感受说明文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根据“恐龙生活年代--种类--亲戚―食物--繁殖--消失”的思路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在两亿多年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群神秘的动物,它们就是――恐龙。
识字写字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识字写字教学设计识字写字教学设计(精选11篇)识字写字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能认识笔画“竖弯”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等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一、质疑课题,谈话导入1、看图谈话揭题:出示爷爷图,问:他是谁?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出示小树图,问:他又是谁?和小树也打声招呼,板书:小树,板书:和。
2、读课题。
3、质疑:爷爷是老人,小树是一种植物,把他们放在一起,你们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遍。
2、识记生字。
(1)再读课文:把要求认读的生字圈出来,再拼读两遍。
(2)认读生字①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
强调:生字中“穿”(翘舌音)“冷”(后鼻音)“伞”(平舌音)需读正确。
“暖和”的“和”读“huo”,不要读成“hé”。
②去掉拼音认读。
(3)识记生字①学习新偏旁:立刀(刂)两点水(冫)人字头(人)四点(灬)。
找出带这四个新偏旁的生字认读,并说说识记方法。
②识记其它生字:用熟字换部件、换偏旁可以记住字形,如,爸—爷、课—棵用事物的样子就可以记住字形,如,伞4、巩固生字。
(1)口头说出意思相反的词:冷—热、开—关。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开火车认读巩固生字。
交流:(3)生字组词巩固。
三、指导写字,展示作品1、出示新笔画:竖弯。
说说笔画的名称。
说说含有这一笔画的字。
书写笔画。
2、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不、开、四、五。
认读、组词。
(2)念笔画、笔顺。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掌声》教学设计1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9课《掌声》第一课时。
1、知识与能力:⑴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⑵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⑷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
回报别人的付出。
2、过程和方法:⑴通过黑板板书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⑵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⑷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1、重点:引导学生对比阅读课文的一、四两小节,认识英子掌声前后所产生的变化。
2、难点: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一、导入揭题1、用歌曲导入教师唱《相逢是首歌》问学生是否给点掌声导入课文。
(板: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理解: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课堂作业书写生字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24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和课文内容。
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揠苗助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我们从上学到现在看过很多书,你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学生交流)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3、学习“寓”字。
引导:这是一个生字,想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引导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出示生字词:巴望焦急纳闷枯燥强弱宋国兴致勃勃筋疲力尽(1)指名读、齐读。
(2)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3)齐读生字词语。
理解题目意思:揠苗助长——揠:拔;拔禾苗帮助它长高。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思考:“巴望”什么意思?希望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
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
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出示句子: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4)提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禾苗怎么长高了一大截?(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做什么事,不要着急,要脚踏实地,不要急于求成。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四、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寓、疲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疲:半包围结构,病字旁。
3、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
2、记忆理解字词。
板书设计:揠苗助长愿望:苗长办法:拔苗说明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结果:苗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鹬蚌相争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通过学习者则寓言故事,你们懂得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机出示)2、认读生字词(同位互相检查)3、指生朗读课文。
4、说说你对这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5、同位互相说说故事大意。
二、学习鹬蚌相争1、揭示课题(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1、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谁,什么事,结果如何。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
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
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四、拓展延伸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别人获利。
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闷、枯、弱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3、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弱:弓下面一点一提。
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抄写好词佳句,用一用。
板书设计:鹬蚌相争鹬——啄——威胁蚌——夹——毫不示弱互不相让渔翁得利25 争论的故事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述这个故事;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及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抓住时机”。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你与谁发生过争论,为什么争论?(交流)2、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争论的故事(板书课题)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指生提出质疑)帮助学生归纳问题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小节号。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关键原谅赞许不以为然争论不休味道浪费嫩绿争辩(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课文脉络,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听了故事后的感想?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休:休息,争论不休息。
说明在不停的争论。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谁不以为然?不以为然什么?2、讨论交流(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4、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5、引读4、5段6、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烤、辩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
烤:左右结构,理解用“火”才能烤。
辩:左右结构,与“辨”对比着写。
赞:上宽下窄,注意两个“先”的写法嫩:左、中、右结构,要写得紧凑剖:左宽右窄3、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
2、记忆理解字词。
抄写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25、争论的故事盛老师讲兄弟俩争论不休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听了盛老师讲了一个故事,题目是——,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机板书——盛老师讲兄弟俩争论不休2、认读生字词(同位互相检查)3、指生朗读课文。
4、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5、同位互相说说故事大意。
二、回顾理解1、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3)共同评价2、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可以通过一些动作表现语气(1)四人小组准备请同学讲(2)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三、学习课文,领悟道理1、自由读6——10自然段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射下大雁(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5)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抓紧时间射大雁3、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4、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1)“赞许”是什么意思“听什么——同学们谈感想(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同学们各抒己见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1、总结课文(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无论做什么事请都要善于抓住时机,不能浪费时间。
2、布置练笔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作业设计:并仿写一个片段。
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板书设计:25、争论的故事讲——兄弟俩争论不休盛老师:问——同学们各抒己见听——赞许26 剪枝的学问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并融会贯通领会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例中蕴涵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