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3 知识与小结(1)(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第2课时角平分线的判定八年级数学上(RJ)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第2课时角平分线的判定八年级数学上(RJ)

得到什么结论,这个新结论正确吗?
角平分线的性质:
A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D
几何语言:
C
∵ 平分∠, 且⊥, ⊥
P
O
E
B
∴ 猜想:
思考:这个结 论正确吗?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证明猜想
已知:如图,⊥,⊥,垂足分别是D、E,.求证:点P 在∠的角平分线上.
证明:作射线, ∵⊥⊥. ∴∠∠90°,
二 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 活动1 分别画出下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你 发现了什么?
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活动2 分别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用刻度尺量一 量,每组垂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证明这 个结论吗? 发现: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段相等
证明结论
已知:如图,△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描述: ∵ 平分∠, 且⊥, ⊥.
∴.
不必再证全等
A D
P到的距离
C 角平分线上的点
P
O
E
B P到的距离
2.我们知道,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相等.那么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角的 平分线上呢?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讲授新课
一 角平分线的判定 问题:交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的已知和结论,你能
当堂练习
1. 如图,某个居民小区C附近有三条两两相交的道 路、、,拟在上建造一个大型超市,使得它到、的距 离相等,请确定该超市的位置P.
A
M
小区C
P
O
N
B
2. 如图所示,已知△中,∥交于点E,∥交于点F, 点P是上一点,且点D到的距离与到的距离相等, 判断是否平分∠,并说明理由.

第17章 小结与复习(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原卷版)

第17章 小结与复习(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原卷版)

第17章 勾股定理课堂练习:1.下列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BC 中,∠C-∠B=∠AB .△ABC 中,a :b :c=3:2:1C .△ABC 中,2))((b a c a c =+-D .△ABC 中,∠A :∠B :∠C=1:3:42.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A .25海里B .30海里C .40海里D .50海里3.如图,一个圆桶儿,底面直径为16cm ,高为18cm ,则一只小虫底部点A 爬到上底B 处,则小虫所爬的最短路径长是(π取3)( )A .20cmB .30cmC .40cmD .50cm4.如图,四边形ABCD 中,∠B=∠D=090,∠A=045,AB=3,CD=1,则BC 的长为( )A . 3B .2C . 21+D .23-5.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a 和b ,那么2()a b 的值为( )A .49B .25C .13D .16.小明同学先向北走了4km ,再向北走了2km ,最后又向东走了8km ,此时小明距出发 km .7.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宽、高分别是12、4、3,则能放进此木箱中的木棒最长为______ .8.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我海监船加大钓鱼岛海域的巡航维权力度.如图,OA ⊥OB ,OA=45海里,OB=15海里,钓鱼岛位于O 点,我国海监船在点B 处发现有一不明国籍的渔船,自A 点出发沿着AO 方向匀速驶向钓鱼岛所在地点O ,我国海监船立即从B 处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某直线去拦截这艘渔船,结果在点C 处截住了渔船.(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 处的位置;(2)求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 的长.9.如图,OABC 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O 为原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 边上取一点D ,将纸片沿AD 翻折,使点O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求D 、E 两点的坐标.10.如图所示,某探险队的A组由驻地O点出发,以12km/h的速度前进,同时,B组也由驻地O出发,以9km/h的速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2h后同时停下来,这时A,B两组相距30km.(1)此时,A,B两组行进的方向成直角吗?请说明理由;(2)若A,B两组仍以原速前进,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后相遇?课后练习:1.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5、17、8,则此三角形的最长边上的高为()A.17 B.12017C.13615D.152.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A B D3.如图,是台阶的示意图.已知每个台阶的宽度都是30cm,每个台阶的高度都是15cm,连接AB,则AB等于()A.195cm B.200cm C.205cm D.210cm4.如图,在Rt△ABC中,∠ACB=90°,AB=6,若以AB边和BC斌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FC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EC.若△BEC的面积为S1,△AFC的面积为S2,则S1+S2=()A.4 B.9 C.18 D.365.如图,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则水是()尺A.3.5 B.4 C.4.5 D.56.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A,B,C三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则AB+BC= .7.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AD=5,AC=4,则D点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__.8.如图,∠ACB=90°,AC=3,BC=4,则以AB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为________.9.如图,在△ABC中,∠C=90°,AC=6,BC=8.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圆弧交边AB于点D,则BD 的长为______________.10.如图所示,∠B=∠OAF=90°,BO=3cm,AB=4cm,AF=12cm,求图中半圆的面积.1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千米/小时,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街路上沿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30米处,过了2秒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AB为50米,这辆小汽车是否超度(提示:1米/秒=3.6千米/小时)12.由于大风,山坡上的一棵树甲被从点A处拦腰折断,如图所示,其树恰好落在另一棵树乙的根部C处,已知AB = 1米,BC = 5米,两棵树的株距(两棵树的水平距离)为3米,在点A有一只蚂蚁想尽快爬到位于B、C两点之间的D处,且CD=0.1米,问它怎样走最近?为什么?13.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14.八年级二班小明和小亮同血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得如图风筝的高度CE,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1)测得BD的长度为15米.(注:BD⊥CE)(2)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25米.(3)牵线放风筝的小明身高1.6米.求风筝的高度CE.15.如图,某沿海城市A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千米有一台风中心正在B处形成,并沿着北偏东45°的BC方向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C移动,AD⊥BC于D,如果在距台风中心150千米的区域内都将受到台风的影响,请问:(1)通过计算说明,台风会否影响到A市?(2)画图计算说明,台风中心从B处出发后,经过几小时会影响到A市,对A市持续影响的时间有多少小时?在第几小时时对A市的影响最大?。

第14章 知识与小结(1)(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第14章 知识与小结(1)(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课堂练习: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x 3•x 3=x 6B .3x 2+2x 3=5x 5C .(x 2)3=x 5D .(x+y 2)2=x 2+y 4【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A 、x 3•x 3=x 6,此选项正确; B 、3x 2+2x 3=3x 2+2x 3,此选项错误; C 、(x 2)3=x 6,此选项错误;D 、(x+y 2)2=x 2+2xy 4+y 4,此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1.完全平方公式;2.合并同类项;3.同底数幂的乘法;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4+a 2=a 6B .2a ·4a=8aC .a 5÷a 2=a 3D .(a 3)3=a 6, 【答案】C考点:1、合并同类项法则,2、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3.下列各题中,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 A.(2)(2)a b a b --+ B.(2)(2)a b a b ---- C.(2)(2)a b a b -+D.(2)(2)a b a b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平方差公式为:(a+b )(a-b )=22b a -,根据公式可得:只有C 选项可以用平方差公式. 考点:平方差公式4.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81﹣x 2的是( ) A .(x+9)(x ﹣9) B .(x+9)(﹣x ﹣9) C .(﹣x+9)(﹣x ﹣9) D .(﹣x ﹣9)(x ﹣9) 【答案】D考点:平方差公式.5.计算:32(3)x -= ; 20142014(0.25)(4)-⨯-= . 【答案】96x ;1. 【解析】试题分析:原式=96x ;原式=[]2014(0.25)(4)-?=1.考点:幂的计算.6.若2381b a ==,则代数式b a 2-= . 【答案】1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29=81可得a=9,根据43=81可得b=4,则a -2b=9-8=1. 考点:幂的计算.7.已知ax 2+bx+1与3x+1的积不含x 3的项,也不含x 的项,那么a= ,b= . 【答案】0,-3.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列得:(ax 2+bx+1)(3x+1)=3ax 3+(a+3b )x 2+(b+3)x+1,∵不含x 3的项,也不含x 的项, ∴3a=0,b+3=0, 则a=0,b=-3.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8.计算:2007200831()(1)43⨯-= .【答案】34 【解析】试题分析:原式=200820073443⎪⎭⎫ ⎝⎛⨯⎪⎭⎫⎝⎛=3434432007⨯⎪⎭⎫ ⎝⎛⨯=34; 考点:积的乘方的应用. 9.()4n x-= 243(2)a b = 325()m m m -⋅⋅= .【答案】4n x -,6128a b ,10m -. 【解析】 试题分析:()4n x-=4nx-;243(2)a b =6128a b ,325()m m m -⋅⋅=10m -,故答案为:4n x -,6128a b ,10m -.考点: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同底数幂的乘法.10.观察以下等式:32﹣12=8,52﹣12=24,72﹣12=48,92﹣12=80,…由以上规律可以得出第n 个等式为 .【答案】(2n+1)2﹣12=4n(n+1)考点:规律型问题11.已知2=+n m ,2-=mn ,则=--)1)(1(n m _______。

第11章 知识与小结(讲)-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附答案)

第11章 知识与小结(讲)-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附答案)

【教学目标】【教法指导】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复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及三边之间的关系,难点是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的应用以及利用三角形的外角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①⎪⎩⎪⎨⎧⎩⎨⎧等边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按边)( ②⎪⎩⎪⎨⎧⎩⎨⎧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角(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中线交点叫重心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 (4)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 a c a c b c b a >+>+>+,, ②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a c b c b a b a c <-<-<-,, (5)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6)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7)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不相邻的一个内角.(8)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外角和等于360°,对角线的条数是(3)2n n - ☆尝试应用☆例1.求图中x 的值.☆成果展示☆例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7200,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是多少度?例3.如图1,在△ABC中,∠ABC的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A1.(1)当∠A为70°时,∠A1=°;(2)如图2,∠A1BC的角平分线与∠A1CD的角平分线交于A2,∠A2BC与A2CD的平分线交于A3,如此继续下去可得A4,请写出∠A与∠A4的数量关系;(3)如图3,若E为BA延长线上一动点,连EC,∠AEC与∠ACE的角平分线交于Q,试求∠Q与∠A1的数量关系.☆名师点睛☆本章的知识体系,如下图所示:1.下列长度的各种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1,5,5 C.3,3,6 D.4,5,102.如图,BO 、CO 是∠ABC ,∠ACB 的两条角平分线,∠A =100º,则∠BOC 的度数为( )A 、80ºB 、90ºC 、120ºD 、140º3.墨墨发现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4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 A .1260° B .1080° C .900° D .720°4.如图, 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何原理是__________5.如图,∠1+∠2+∠3+∠ 4的值为 。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

放在角的顶点,ADBA(3)画射线AC.∴射线AC 即为所求.【三】巩固练习已知: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是D 、E (课本图11.3─4)求证:PD=PE .证明:∵PD ⊥OA ,PE ⊥OB ,∴∠PDO=∠PEO=90°在△PDO 和△PEO 中,∴△PDO ≌△PEO (AAS ) ∴PD=PE如图,AB ∥CD ,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 ,AC 于E ,F 两点,再分别以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CD 于点M .若∠ACD =120°,求∠MAB 的度数.解析:根据AB ∥CD ,∠ACD =120°,得出∠CAB =60°,再根据AM 是∠CAB 的平分线,即可得出∠MAB 的度数.解:∵AB ∥CD ,∴∠ACD +∠CAB =180°,又∵∠ACD =120°,∴∠CAB =60°,由作法知,AM 是∠CAB 的平分线,∴∠MAB =12∠CAB =30°.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掌握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根据作图明确AM 是∠BAC 的角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S △ABC =7,DE =2,AB =4,则AC 的长是( )A .6B .5C .4D .3解析:过点D 作DF ⊥AC 于F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DE =2,∴S △ABC =12×4×2+12AC ×2=7,解得AC =3.故选D.方法总结: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的高,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线段的长度是常用的方法.拓展延伸,巩固强化知识。

【五】布置作业1.课本练习2.同步练习对应习题OCN别为点D、E.∴ PD=PE二次备课。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外,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上,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内,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例如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第16章 小结与复习(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原卷版)

第16章 小结与复习(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原卷版)

第16章 二次根式课堂练习: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D 2.下列式子中,x 的取值范围是x ≥3的是( )(A )31-=x y (B )31-=x y(C )3-=x y(D )3-=x y3.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则2a b a +-的结果是 ( ).A 2a-bB b-2aC bD -b4.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D5.计算(的结果是( )A .32B .16C .8D .46.7.已知a 、b 满足7b =-, 求a = b= .8.已知:m 与n 互为相反数, c 与d 互为倒数,a 是2( )m n a +-的值是_____________.9.如图,正方形ABCD 被分成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长方形,如果两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和5,那么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为_________.10.计算:(1)2-(2+-(3)1+(4)22)-课后练习: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327=÷B .3412=C .562432=+D .24±=2÷ )A .. C . D .3.如果2(2a +=+(a ,b 为有理数),那么a +b 等于()A .2B .3C .8D .104.若()0212=++-y x 则2017()x y +等于( )A .1-B .1C .20173D .20173-5.函数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3B .x≥3C .x≥0且x≠1D .x≥-3且x≠16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y -的值是( )A .3BC .1D .37.化简:235+= . 8.化简2723-的结果是 .9.计算2的结果是________.10.若x ,y 为实数,且0)31(32=-+-y x ,则xy= .11.计算:(1)+(2-12.计算:(1(÷(2.。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12.3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12.3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

课堂小结
✓ 归纳总结 ✓ 构建脉络
侵权必究
课堂小结
尺规 作图
属于基本作图,必须熟练掌握
角平分线
性质 定理
一个点:角平分线上的点; 二距离: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两相等:两条垂线段相等
辅助线 添加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 垂线段 (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E,
交OB于点F;
(2)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 EF的长为半径画 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点C;2
(3)画射线OC; (4)同理,作∠AOC的平分线OM.∠AOM即为所求 (如上图所示).
侵权必究
2 角平分线的性质
实验: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射线OC上的 任意一点
(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侵权必究
已知:平角∠AOB. 求作:平角∠AOB的角平分线.
C
BO
A
结论:作平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就是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 线的垂线的方法.
侵权必究
练一练
如图所示,已知∠AOB,求作:∠AOM= 1 ∠AOB.
4
A
O
B
导引:要作射线OM,使∠AOM= 1∠AOB, 其实质是作 1 ∠AOB的平分线. 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
侵权必究
目录页
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侵权必究
新课导入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侵权必究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验证等方式,探究并掌握角平分线的 性质定理.(难点) 2.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重点)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同步教案第十一章小结与复习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同步教案第十一章小结与复习

小结与复习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建立知识体系,综合应用本章知识解决问题.2.内容解析本章学习了“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教科书在学生已有的对三角形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和角(内角、外角),探索并证明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边形的有关线段(边、对角线)和角(内角、外角),并证明了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公式,这些内容的研究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例如,“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证明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证明的;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又得出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又得出了多边形外角和公式.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复习本章内容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构建本章知识结构.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复习本章内容,整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能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通过复习本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三角形的有关线段和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多边形内、外角和公式,能建立这些性质之间的联系,能结合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达成目标(2)的标志:学生能够在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本章所学的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复习课中,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建构,建立起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本章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说有一些困难.另外,让学生将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利用已获得的知识来解决,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章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的建构,较复杂几何问题的证明与计算.四、教学过程设计1.梳理知识问题1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1)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证明这个结论呢?(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些结论能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吗?(4)n边形的n个内角有怎样的关系?如何推出这个结论?(5)n边形的外角和与n有关吗?为什么?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回顾本章所学内容,梳理本章知识.然后教师组织学生逐题展示交流.教师关注: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答案的过程,举例子来说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教科书上的结论.设计意图:通过5个问题让学生对本章的知识点做梳理,为下一步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体系作铺垫.2.建构体系问题 2 请同学们整理一下本章所学的主要知识,您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吗?你能画出一个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吗?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纸上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然后展示部分学生画的知识结构图,并请这些学生简要说明自己所画知识结构图.最后,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知识结构图.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先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主要是让他们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这有利于对本章知识的整体把握.然后教师出示本章知识结构图,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知识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3.巩固练习A 组 复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长m 的取值范围是 .2.如图1,(1) AD ⊥BC 于D ,则∠_____=∠_____=90 °.图1(2)若∠BAE =∠CAE ,AE 与BC 相交于点E ,则线段AE 是△ABC 的 .(3)若AF =CF ,BF 与AC 相交于点F ,则△ABC 的中线是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逐题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回顾本章所学的三边关系及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掌握以及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的理解.B 组 巩固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如图2,在△ABC 中,∠BAC =80°,∠ABC =60°.(1)∠C = .(2)若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EC = . 图2 AB C DF E A B C E F O(3)若BF 是△ABC 的高,与角平分线AE 相交于点O ,则∠EOF =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逐题展示交流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的掌握和理解.4.典型例题例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和6,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变式1: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一边长为4,则其他两边长为 .变式2:小明用一条长20 cm 的细绳围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他想使这个三角形的一边是另一边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各边的长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先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考虑,注意检查是否符合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引导之后,请学生板书解答过程.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分类讨论的作用.例2 如图3,在△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BD ,CE相交于点O . 若∠ABC =40 °,∠ACB =60 °,则∠BOC = .变式1:若∠A =80 °,则∠BOC = .变式2:你能猜想出∠BOC 与∠A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变式3:如图4,若换成两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则∠BOC 图3与∠A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图4 变式4:如图5,若换成一内角与一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则∠O 与∠A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ABC D EOF D AB CD E OA B C D E O 图5变式5:如图6,若换成两条高相交于点O ,∠A 与∠BOC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图6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请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做法,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强调解题格式,展示书写规范的解答.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题所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组变式题让学生在层层探索中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外角以及角平分线的理解,体验数学问题的多变性与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5.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章的核心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间有什么样的联系?(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能说说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由来及作用吗?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6.布置作业教科书复习题11第1,5,6,8题.五、目标检测1.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是( ).A .1 cm ,2 cm ,4 cmB .8 cm ,6 cm ,4 cmC .12 cm ,5 cm ,6 cmD .2 cm ,3 cm ,6 cm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掌握情况.2.在△ABC 中,AD 是中线,则△ABD 的面积 △ADC 的面积(填“>”“<”“=”).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中线的理解.3.在△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ABC +∠ACB =116º,则∠BOC =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理解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灵活运AO ED用.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它的内角和是.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的运用.。

第15章 知识与小结(1)(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第15章 知识与小结(1)(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课堂练习:1.在式子x y 3,πa ,13+x ,31+x ,a a 2中,分式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式是指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考点:分式的定义2.已知25=y x ,那么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y x 52=B 、1252=+y x x C 、27=+y y x D 、4722=++y x 【答案】D考点:分式的性质3.若将分式a b ab+(a ,b 均为正数)中a ,b 的值分别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缩小为原来的13C .不变D .缩小为原来的19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将分式a b ab +(a ,b 均为正数)中a ,b 的值分别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缩小为原来的13, 故选B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4.化简xx x x -+-112的结果是( ) A 、x+1 B 、x -1 C 、-x D 、x【答案】D 【解析】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1111222 考点:分式的加法5.化简:2()n n m m m-÷+的结果是 A .1m -- B .1m -+ C .mn m -+ D .mn n --【答案】A.考点:分式的化简.6.若241()w 1a 42a+⋅=--,则w=( ) A.a 2(a 2)+≠- B.a 2(a 2)-+≠ C.a 2(a 2)-≠ D.a 2(a 2)--≠-【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2414a 22a 1a 42a a 2a 2a 2a 2a 2a 2a 2+-+=-==---+--++-+, ∴w=a 2(a 2)--≠-.故选D.考点:分式的化简. 7.已知234x y z ==,则=+-+zy x y x 52 . 【答案】165 【解析】试题分析:设x=2k ,则y=3k ,z=4k ,则原式=235526201616k k k k k k k +==-+. 考点:代数式求值 8.若2310x x -+=,则2421x x x ++的值为 . 【答案】18.考点:分式的求值9.计算:2422a a a -=++ 【答案】a-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法则,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即可求解.试题解析:原式=24(2)(2)222a a a a a a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10.计算131122--+-a a a a 的结果为 .【解析】 试题分析:原式11a a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11.化简22x y x y x y---= .【答案】x y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12.先化简,再求值:()()22x 4x 31x 1x 2x 1⎡⎤-++÷⎢⎥+--⎣⎦,其中x=6. 【答案】5.【解析】试题分析:先将括号里面的通分后,将除法转换成乘法,约分化简,然后代x 的值求值.原式=()()()()()()()()()()()()()x 1x 22x 2x 2x 3x 1x 1x 3x 1x 1x 2x 1x 1x 1x 2x 3+-+--++-+÷=⋅=-+-+-+-+. 当x=6时,原式= 615-=.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课后练习:1.将分式22x x y+中的x 、y 的值同时扩大3倍,则扩大后分式的值()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将分式22x x y+中的x 、y 的值同时扩大3倍,∴分式的分子扩大9倍,分母扩大3倍,∴扩大后分式的值扩大3倍.故选:A .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2x 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13x ≠C.x 取一切实数D.x≥0且13x ≠ 【答案】D【解析】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若分式242--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是( )A 、2或-2B 、-2C 、2D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x 2-4=0,∴x=±2,当x=2时,x-2=0,分式无意义.当x=-2时,x-2≠0,∴当x=-2时分式的值是0.故选B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4.化简111--x x 可得( )A .x x -21B .x x --21C .x x x -+212 D .x x x -+212 【答案】B【解析】原式=x x x x x x x x --=--=---2211)1()1(,故选B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5.化简分式2221()111x x x ÷+--+的结果是A .2B .21x + C .21x - D .﹣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原式=22212(1)(1)21111xx x x x x x +-+-÷=⨯=---+故选A.考点:分式的化简.6.当a=21时,式子212 (12)11a a a a +÷+-+- 的值是( ) A .21 B .20 C .121 D .120 【答案】D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7.已知__________,2222=--+--=yx y y x y y x x y x 则 【答案】34 【解析】 试题分析:()()22222222222222yx x y x y y xy xy x y x y y x y y x x y x y y x y y x x -=--+-+=----+=----- ∵2=yx ∴x=2y∴原式=()()3422222=-y y y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8.已知115a b -=,则2322a ab b a ab b+---的值是 . 【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115a b-=,∴a-b=-5ab , 则2322()3103712()2527a ab b a b ab ab ab ab a ab b a b ab ab ab ab+--+-+-====-------.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9.已知1132a b +=,则代数式254436a ab b ab a b-+--的值为 . 【答案】1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10.已知ab= -1,a+b=2,则分式ab b a +的值是 ; 【答案】-6 【解析】2222()222(1)61a b a b a b ab b a ab ab ++--⨯-+====-- 考点:分式的化简11.化简:aa a 31211++= . 【答案】116a 【解析】 试题分析:11163211236666a a a a a a a++=++= 考点: 分式的加法.12.先化简,再求值:2222121111a a a a a a a +-+⋅---+,其中12a =-. 【答案】2-【解析】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约分,通分化简,再代值计算.原式=()()()()()()()2121121121111111111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当12a =-时,原式=2-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13.先化简,再求值:22816121(2)224x x x x x x x -+÷---+++,其中x 为不等式组20512(1)x x x -<⎧⎨+-⎩>的整数解. 【答案】54-.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4.化简求值: 32222222b a ab a b b a a b b ab b +--⨯÷-+,其中a=23,b=-3. 【答案】29. 【解析】试题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a 与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试题解析:原式=22()()()()b a a b b a b a b b a b b a -+⨯⨯-+-=a b- 当a=23,b=-3时,原式=22339-=-.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15.先化简,再求值:⎪⎭⎫ ⎝⎛--+÷--2526332a a a a a ,其中0132=-+a a . 【答案】1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整体思想.:。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与知识点总结-1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与知识点总结-1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十六章 分式1. 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0≠C )3. 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① 通分→找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做公分母(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分解因式)② 约分→找公因式:取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的积做公因式。

(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分解因式)约分的结果为最简分式。

4.分式的运算: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找、通、算、化】 ,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

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即)0(10≠=a a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1=- ()0≠a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a =)(; (3)积的乘方:n n nb a ab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5)商的乘方:n nn ba b a =)(();(b ≠0) 7.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专题12.3 知识与小结(1)(测)-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原卷版)

专题12.3 知识与小结(1)(测)-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原卷版)

第12章全等三角形知识与小结(1)(时间:25分,满分60分)班级姓名得分1.(4分)下列关于全等三角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的大小相等B、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C、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4分)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条件是().A.∠B=∠C,BD=DCB.∠ADB=∠ADC,BD=DCC.∠B=∠C,∠BAD=∠CADD.BD=DC,AB=AC3.(4分)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4. (4分)如图所示,已知EA⊥AB,BC∥EA,ED=AC,AD=BC,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A.∠EAF=∠ADF B.DE⊥AC C.AE=AB D.EF=FC5.(4分)如图,在△ABC和△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则∠ACB等于()A.∠EDB B.∠BED C.12∠AFB D.2∠ABF6.(4分)如图,若△ABC≌△ADE,且∠B=60°,∠C=30°则∠DAE= .7. (4分)如图,△ABC,点E是AB上一点,D是BC的中点,连接ED并延长至点F,使DF=DE,连接CF,则线段BE与线段CF的关系为.8. (4分)如图,E点为△ABC的边AC中点,CN∥AB,过E点作直线交AB于M点,交CN于N点.若MB=6cm,CN=2cm,则AB= cm.9.(4分)如图,已知AD=AE,要使△ABD≌△ACE,应添加的条件是(添上一个条件即可).10.(4分)如图,已知AB=AD ,DAC BAE ∠=∠,要使ABC △≌ADE △,若以“SAS ”为依据,补充的条件是 .11.(6分)如图,AB=AD ,∠C=∠E ,∠1=∠2,求证:△ABC ≌△ADE .12.(7分)如图,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点,且DE ⊥AC 于点E ,BF ⊥AC 于点F ,若AB=CD,AE=CF,BD 交AC 于点M.(1)试猜想DE 与BF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证MB=MD.13.(7分)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点D,BE⊥MN于点E.(1)、求证: 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DE、AD、BE又怎样的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2篇)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2篇)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一、全等形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简称全等形。

2、一个图形经过翻折、平移和旋转等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一定与原图形全等。

反之,两个全等的图形经过上述变换后一定能够互相重合。

二、全等多边形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叫做全等多边形。

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性质:(1)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多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1、全等符号:≌。

如图,不是为:△ABC≌△ABC。

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C。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即SAS,边角边);(2)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即ASA,角边角)(3)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即AAS,角角边)(4)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即SSS,边边边)(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即HL,斜边直角边)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的平分线都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作用:(1)用于直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

(2)用于证明直线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等。

(3)用于测量人不能的到达的路程的长短等。

(4)用于间接证明特殊的图形。

(如证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等)。

(5)用于解决有关等积等问题。

苏教版____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1.整式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乘法公式2.整式的除法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3.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练习1】口答:(1)____3____2=(103)5=(-3____)3=(2)105.103.10=(am)2=(-5ab)2=(3)-y3y4=-(____4)3=(____y2)2=(4)____m+2.____3m=(a4)4=(-2____y3z2)4=【练习2】计算(1)5____2y2(-3____2y)(2)(-2a____2)2.(-3a2____)3(3)5b2c.(3ab-2b3)(4)(4____2-3____+6).2____(5)先化简,再求值:____2(____-1)-____(____2+2____-6),其中____=2【练习3】计算1.____(4____-y)-(2____+y)(2____-y)2.(a+2b)2+(a-2b)23.(a-b)2-(a+b)(a-b)4.(____+y+z)(____-y-z)5.(____-y-z)2【练习4】计算【练习5】因式分解1.a2-ab2.3a3+12ab2-9a4b33.-8____4y+6____3y-2____2y4.m(4____+y)-2mn(4____+y)5.3a(a-2b)2-18b(2b-a)26.____2-817.____3-4____8.25m2-10mn+n29.4(____-y)2+12(y-____)+910.____2-4____-5(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初二数学本学期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导致本次复习时间较短,只有三个周的复习时间。

第13章 知识与小结(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第13章 知识与小结(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课堂练习: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指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对称轴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叠.本题中A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考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6 B.18 C.20 D.16或2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当4为腰时,4+4=8,故此种情况不存在;②当8为腰时,8﹣4<8<8+4,符合题意.故此三角形的周长=8+8+4=20.故选: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3.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成差为2cm的两部分,则腰长为(). A.4cm B.8cm C.4cm或8cm D.以上都不对【答案】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4.如图,∠AOB 内一点P ,1P ,2P 分别是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1P 2P 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 .若△PMN 的周长是5cm ,则1P 2P 的长为( ).A .3cmB .4cmC .5cmD .6cm【答案】C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5.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交AB 于M ,交AC 于N ,若BM+CN=9,则线段MN 的长为( )A .6B .7C .8D .9【答案】D【解析】6.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30° B.36° C.45° D.7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三对角相等,设∠A=∠ABD=x,表示出∠BDC与∠C,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即可确定出∠A的度数.解:∵AB=AC,∴∠ABC=∠C,∵BD=BC=AD,∴∠A=∠ABD,∠C=∠BDC,设∠A=∠ABD=x,则∠BDC=2x,∠C=,可得2x=,解得:x=36°,则∠A=36°,故选B7.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答案】158.如图,在等腰三角形纸片ABC中,AB=AC,∠A=40°,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点B处,折痕为DE,则∠CBE=°.【答案】30【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C=∠C=180402=70°;借助翻折变换的性质求出∠ABE=∠A=40°,即可求∠CBE=70°﹣40°=30°.考点:1、翻折变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9.如图,OP平分∠AOB,∠AOP=15°,PC∥OA,PD⊥OA于点D,PC=4,则PD= .【答案】2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10.如图,△ABC中,AB=AC,∠A=50°,P为△ABC内一点,∠PBC=∠PCA,求∠BPC的值.【答案】11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1.如图,AD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高,DE∥AB,交AC于点E。

第13章 知识与小结(讲)-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原卷版)

第13章 知识与小结(讲)-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原卷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会利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解决有关问题;②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③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轴对称和等腰三角形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教法指导】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数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和运用.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复习轴对称的有关性质、轴对称图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另一方面,涉及到"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图形与变换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现象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2)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3)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图形对称轴的作法:要作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只要找到这两个图形的一对对应点,然后连结它们,得到一条线段,再作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条垂直平分线就是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作对称图形(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为P1(x,-y),点P(x,y)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P2(-x,y);也就是:若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点关于y轴对称,那么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2)作一个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图形,一般先作图形上关键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即可.3.等腰三角形(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等腰三角形的判别方法:①直接根据定义;②等角对等边.4.等边三角形(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3)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方法: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尝试应用☆1.用四块如图4①所示的正方形瓷砖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使拼成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请你在图4②、图4③、图4④中各画一种拼法(要求三种拼法各不相同).①②③④2.如图,(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成果展示☆1.如图1是某房屋顶框架的示意图,其中,AB=AC,AD⊥BC,∠BAC=120°,求∠B、∠C和∠BAD的度数.2 如图,一艘轮船在近海处由南向北航行,点C是灯塔,轮船在A处测得在其北偏西38°的方向上,轮船又又A向北航行30海里到B,测得灯塔在其北偏西76°的方向上.(1)求∠ACB的度数;(2)轮船在B处时,到灯塔C的距离是多少?☆能力提升☆如图,在△ABC中,BA=BC,D在边CB上,且DB=DA=AC.(1)如图1,填空∠B= °,∠C= °;(2)若M为线段BC上的点,过M作直线MH⊥AD于H,分别交直线AB、AC与点N、E,如图2①求证:△ANE是等腰三角形;②试写出线段BN、CE、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课堂小结☆1、轴对称和本专题有关的题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判别轴对称图形或对称轴的条数;(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作对称轴;(3)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计算题或进行证明说理.2. 轴对称变换:(1)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由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新图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作一个平面图形的对称图形,先作一些点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对应点,就可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对于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原图形上的关键点的对应点,然后连接这些对应点,即可得到相应的对称图形.(3)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主要是借助平移等有关知识.3. 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的题目主要有两类:(1)计算题.如求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周长、角度等;(2)说理题.如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或等边)三角形;(3)实际应用题.如根据实际问题构造等腰三角形解决问题.4. 解决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的计算问题,要把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思想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应用.解决证明问题主要依据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的问题还需要作恰当的辅助线.☆课堂提高☆1.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一边为6cm,则腰长为()A.6cm B.10cm C.6cm或10cm D.12cm3.如图,在△ABC中,AB=AD=DC,∠B=70°,则∠C的度数为().A.35° B.40° C.45° D.50°4.如图,△ABC 中,∠A=36°,AB=AC ,BD 平分∠ABC ,DE ∥BC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A .1个B .3个C .4个D .5个5.如图,AB AC AD ==,80BAD ∠=︒ ,则BCD ∠的大小是 .D C BA6. 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AB=10cm,BC=7cm,AC=6cm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 落在AB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ED 的周长为 cm .7.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E=CD ,BQ ⊥AD 于Q ,BE 交AD 于点P ,求证:BP=2PQ .。

第12章 知识与小结(2)(测)-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第12章 知识与小结(2)(测)-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解析版)

(时间:25分,满分60分)班级姓名得分1.(5分)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A.11 B.5.5 C.7 D.3.5【答案】B.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5分)如图,已知在△ABC中,BD是AC边上的高线,CE平分∠ACB,交B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A .10;B .7;C .5;D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EM ⊥BC 于点M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M=DE=2,所以△BCE 的面积等于5252121=⨯⨯=⋅EM BC ,故答案选C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学科@网3.(5分)如图,BD 是∠ABC 平分线,DE ⊥AB 于E ,AB=36cm,BC=24cm,S △ABC =144cm 2,则DE 的长是………()A .4.8cmB .4.5cmC .4 cmD .2.4cm【答案】A考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4.(5分)如图,在Rt △ABC 中,∠C =90°,∠1=∠2,DE ⊥AB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D =DFB .DE =DC C .BE =CFD .AE =AC【答案】B .DC AE B【解析】试题分析:∵∠1=∠2,DE⊥AB,∠C=90°,∴DE=DC.故选B.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学科@网5.(5分)如图,三角形ABC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下面四个结论:①∠AFE=∠AEF;②AD垂直平分EF;③BFDCEDS BFS CE;④EF∥BC.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6. (4分)在直角△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斜边AB的距离为.【答案】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D到斜边AB的距离等于CD的长度.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7.(4分)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若DC=6,则点D到AB的距离是.【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点D到AB的距离是6.故答案为:6.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学科@网8.(4分)如图所示,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3,则△ABC的面积是.【答案】31.5.【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OE⊥AC,OF⊥AB,垂足分别为E、F,连接OA,已知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D=OE=OF.所以1111()2222121331.52ABC BOC AOC AOBS S S S BC OD AC OE AB OF AB BC AC OD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9.(4分)如图,BD平分∠ABC,DE⊥AB于E,DF⊥BC于F,AB=6,BC=8.若S△ABC=28,则DE= .【答案】4.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2.三角形的面积计算.10.(10分)如图,CD BD =, AC BF ⊥, AB CE ⊥,求证,D 点在BAC ∠的平分线上F ED CBA【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容易根据条件证明△BED ≌△CFD ,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证明结论.试题解析:∵BF ⊥AC ,CE ⊥AB ,∴∠BED=∠CFD=90°,在△BED 和△CFD 中,BED CFD BDE CDF BD CD ∠=∠∠=∠=⎧⎪⎨⎪⎩,∴△BED ≌△CFD (AAS ),∴DE=DF ,又∵DE ⊥AB ,DF ⊥AC ,∴点D 在∠BAC 的平分线上.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学科@网11.(14分)如图,已知AD ∥BC ,∠P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 的连线交AP 于D . 求证:AD+BC=AB .【答案】证明见解析.∵AD AF DAE FAE AE AE =∠=∠=⎧⎪⎨⎪⎩,∴△DAE≌△FAE(SAS),∴∠AFE=∠ADE,∵AD∥BC,∴∠ADE+∠C=180°,∵∠AFE+∠EFB=180°,∴∠EFB=∠C,∵BE平分∠ABC,∴∠EBF=∠E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K12教育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K12教育文档)

(直打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 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外,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上,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内,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4。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

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实用)(K12教育文档)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实用)(K12教育文档)

(完整)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实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实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实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勾股定理1。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1AB可表示如下:⇒BC=2∠C=90°(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ACB=90°1AB=BD=AD可表示如下: ⇒CD=2D为AB的中点5、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ACB=90°BD2=ADCD•⇒AB2=AC•ADCD⊥AB AB2BC•BD=6、常用关系式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CD=AC•BC7、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1.如图,已知△ABC≌△DCB,且AB=DC,则∠DBC等于()
A.∠BAC B.∠DCB C.∠ABC D∠ACB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对应角相等,根据图形可得∠DBC=∠ACB.
故选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AS D.ASA
【答案】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3.如图,AB=AC,添加下列条件,不能使△ABE≌△ACD的是()
A.∠B=∠C B.∠AEB=∠ADC C.AE=AD D.BE=DC
【答案】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4.如图,AE∥FD,AE=FD,要使△EAC≌△FDB,则应补充条件(填写一个即可).
【答案】∠E=∠F.
【解析】
试题分析:添加∠E=∠F,理由如下:
∵AE∥FD,
∴∠A=∠D,
∵AB=CD,
∴AC=BD,
在△AEC和△DFB中,,
∴△EAC≌△FDB(ASA).
故答案是:∠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5.如图,已知△ABC≌△A′BC′,AA′∥BC,∠ABC=70°,则∠CBC′=.
【答案】4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5.如图,已知∠ABC=∠ABD,要使△ABC≌△ABD,请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辅助线,只需写出一个条件即可)
【答案】BC=BD.
【解析】
试题分析: BC=BD,
理由是:在△ABC和△ABD中,

∴△ABC≌△ABD(SAS).
故答案为:BC=B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如图,已知点A、C、E在同一直线上.从下面四个关系式中,取三个式子作为条件,第四个式子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证明其正确:
①AC=CE,②AB=CD,③AB∥CD,④BC∥DE.
已知:,求证:.(只要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④.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命题与定理.
7.已知:如图,C是AB的中点,AE=BD,∠A=∠B.
求证:∠ACE=∠BCD.
【答案】∠ACE=∠BC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8.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边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CD,以CD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CDE,连接AE.
(1)求证:△CBD≌△CAE.
(2)判断A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AE∥BC.
【解析】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课后练习:
1.如图,AC与BD交于O点,∠1=∠2,下列不能使△ABO≌△DCO的条件是()
A.∠A=∠D B.AC=BD C.AB=DC D.∠ABC=∠DC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2,BC=CB,
∴当∠A=∠D时,可根据“AAS”判断△ABO≌△DCO;
当AC=BD时,可根据“SAS”判断△ABO≌△DCO;
当∠ABC=∠DCB时,可根据“ASA”判断△ABO≌△DCO.
故选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补充下列一组条件,仍无法判定△ABC≌△DEC的是()
A.BC=EC,∠B=∠E
B.BC=EC,AC=DC
C.∠B=∠E,∠A=∠D
D.BC=EC,∠A=∠D
【答案】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3.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
【答案】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4.已知,如图:∠ABC=∠DEF,AB=DE,要说明△ABC≌△DEF,若以“ASA”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判定△ABC≌△DEF,已知∠ABC=∠DEF,AB=DE,加∠A=∠D即可.
添加∠ACB=∠F或AC∥DF后可根据ASA判定△ABC≌△DEF.
故填∠A=∠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5.如图,在△ABC中,AD⊥BC,D为BC的中点,∠BAC=50°,则△ABD≌,∠B= 度.
【答案】△ACD,65
【解析】
试题分析:∵在△ABC中,AD⊥BC,D为BC的中点,
∴∠ADB=∠ADC=90°,BD=DC,
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
∴∠BAD=∠CAD,∠B=∠C,
∵在△ABC中,∠BAC=50°,
∴∠B=∠C=(180°﹣∠BAC)=65°,
故答案为:△ACD,65.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6.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
(2)若BF=13,EC=5,求BC的长.
【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析;(2)、9.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7.如图,AC与BD交于点E,且AC=DB,AB=DC.求证:∠A=∠D.
【答案】证明过程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BC,根据SSS判定△ABC和△DCB全等,从而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连接BC,在△ABC和△DCB中,,∴△ABC≌△DCB(SSS),∴∠A=∠D.
考点:三角形全等
8.如图,在△ABC中,AC=BC,∠C=90°,D是AB的中点,DE⊥DF,点E,F分别在AC,BC上,求证:DE=DF.
【答案】证明见解析.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9.已知,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点G,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且AB=DE,BF=CE。

求证:(1)△ABC≌△DEF;
(2)GF=GC。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0.如图,∠BAC=∠DAE,∠ABD=∠ACE,AB=AC.求证:BD=CE.
【答案】见解析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