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突破热点分层教学专项二专题四2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核心专题提升多维突破专题4立体几何第2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

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核心专题提升多维突破专题4立体几何第2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

5. (多选)(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如图,在正方体中,O为底面的中 心,P为所在棱的中点,M,N为正方体的顶点.则满足MN⊥OP的是 ( BC )
【解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2,对于 A,如图所示,连接 AC,则
MN∥AC,故∠POC(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OP,MN 所成的角,在直角三
角形 OPC,OC=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题为主,也在解答题的第一问中.
真题研究·悟高考
1. (2020·全国卷Ⅰ)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 面,则( C )
A.若α∥β,则对任意的l⊂α,m⊂β,都有l∥m B.若α⊥β,则对任意的l⊂α,m⊂β,都有l⊥m C.若α∥β,则对任意的l⊂α,都存在m⊂β,使得l⊥m D.若α⊥β,则对任意的l⊂α,都存在m⊂β,使得l∥m
△ABC 的面积为 S△ABC=12×AB×BC=12×2×2 2=2 2,
所以三棱锥 P-ABC 的体积为 V 三棱锥 P-ABC=13×2

3=2
6 3.
7. (2023·全国乙卷理科)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AB⊥BC,AB= 2,BC=2 2,PB=PC= 6,AD= 5DO,BP,AP,BC 的中点分别为 D, E,O,点 F 在 AC 上,BF⊥AO.
5.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相__交___、__平__行___、__在__平__面__内___三种 情况. (2)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平__行___、__相__交___两种情况.
多 维 题 组·明 技 法
角度1: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命题真假的判断 1. (2023·南关区校级模拟)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1C与 平面AB1D1的交点为M,O为线段B1D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 A.A,M,O三点共线 B.M,O,A1,B四点异面 C.B,B1,O,M四点共面 D.B,D1,C,M四点共面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教案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教案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点、线、面模型。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点、线、面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 点、线、面的概念讲解: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应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6.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活跃程度和思考深度。

练习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解题思路的清晰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3. 评价内容:学生能否准确描述点、线、面的概念及其特征。

学生是否能理解并应用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解决简单问题。

学生是否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运用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七、教学拓展: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空间几何模型制作,如点、线、面的小模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空间关系。

高考数学专题突破学生版-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考点讲析)

高考数学专题突破学生版-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考点讲析)


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α⊥β
α∩β=MN
ABβ AB⊥MN
AB
⊥α
【典例 16】(2019·江西临川一中高三月考(文))如图,四面体 ABCD 中, ABC 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
8
ACD 是直角三角形, ABD CBD , AB BD .
(1)证明:平面 ACD 平面 ABC ; (2)若点 E 为 BD 的中点,求点 B 到平面 ACE 的距离. 【典例 17】(2017 课标 1,文 18)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AB//CD,且 BAP CDP 90 .
根据题意,确定两异面直线各自的方向向量 a,b,则两异面直线所成角θ满足 cosθ= | a ·b | . | a || b |
热门考点 04 与线、面平行相关命题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判定 定义
定理
性质
图形
条件 a∩α=∅
a α,b⊄α,a∥b a∥α
结论 a∥α
2.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热门考点 03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①定义:设 a,b 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 O 作直线 a′∥a,b′∥b,把 a′与 b′所成的锐角或 直角叫作异面直线 a,b 所成的角(或夹角).
②范围: (0, ] . 2
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
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点 A 与平面内一点 B 的连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4
【典例 8】(2019·北京高考真题(文))已知 l,m 是平面 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 ①l⊥m;②m∥ ;③l⊥ .
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6.1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 理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6.1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 理

线与线的平行.
★互动变式 2
的交点,求证:
考点二
平行与垂直关系
命题规律 本考点主要内容:空间直线、平面,直线与
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 垂直.突出“空间”、“立体”,即把线线、线面、面面的 位置关系考查置于某几何体的情景中;位置关系以判断或证 明垂直为重点,突出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的灵活运用. 客观题主要考查:利用线线平行与垂直、线与面平行与 垂直、平面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判断线面的 位置关系;解答题主要以多面体为载体考查线面关系的证 明,知识不多但题目创新性较强. ●例2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 (2) 若 E 、 F 分 别 是 AA1 , CC1 的 中 点 , 求 证 : 平 面 EB1D1∥平面FBD.
(2)由BD∥B1D1,得BD∥平面EB1D1.
取BB1中点G,∴AE∥B1G. 从而得B1E∥AG,同理GF∥AD. ∴AG∥DF. ∴B1E∥DF. ∴DF∥平面EB1D1. ∴平面EB1D1∥平面FBD.
【点评】要证“面面平面”只要证“线面平面”,要证
“线面平行”,只要证“线线平面”,故问题最终转化为证
②直角 AOB在平面 α 内的射影为 ∠ A′OB′, ∠ A′OB′为锐 角,如图2,因此②正确; ③显然 ∠ AOB 所在的平面与平面 α 平行时, ∠ AOB 在平 面α内的射影一定为直角,因此③正确;
④直角 AOB 在平面 α 内的射影为 ∠ AO′B , ∠ AO′B 为钝 角,如图3,因此④正确;
第6专题 立体几何
知识网络
第 1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重点知识回顾 一、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与三个推论) 二、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 1.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 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 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2.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 交线平行.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篇 专题四 立体几何 第二讲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课时作业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篇 专题四 立体几何 第二讲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课时作业

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篇专题四立体几何第二讲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课时作业理1.(2016·正定摸底)已知直线a与平面α,β,α∥β,a⊂α,点B∈β,则在β内过点B的所有直线中( )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一条与a平行的直线解析:设直线a和点B所确定的平面为γ,则α∩γ=a,记β∩γ=b,∵α∥β,∴a ∥b,故存在唯一一条直线b与a平行.答案:D2.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l,且m⊥α,则l⊥α;②若m∥l,且m∥α,则l∥α;③若α∩β=l,β∩γ=m,γ∩α=n,则l∥m∥n;④若α∩β=m,β∩γ=l,γ∩α=n,且n∥β,则l∥m.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C.3 D.4解析:易知①正确;②错误,l与α的具体关系不能确定;③错误,以墙角为例即可说明;④正确,可以以三棱柱为例证明,故选B.答案:B3.如图所示,O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的中心,则下列直线中与B1O垂直的是( )A.A1D B.AA1C.A1D1D.A1C1解析:由题意知,A1C1⊥平面DD1B1B,又OB1⊂面DD1B1B,所以A1C1⊥OB1,故选D.答案:D4.(2016·某某模拟)设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m⊥β,则α∥β;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m⊥α,n⊥α,则m∥n.上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①④正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②错;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或异面,故③错.选A. 答案:A5.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 )A.AP⊥PB,AP⊥PCB.AP⊥PB,BC⊥PBC.平面BPC⊥平面APC,BC⊥PCD.AP⊥平面PBC解析:A中,因为AP⊥PB,AP⊥PC,PB∩PC=P,所以AP⊥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P⊥BC,故A正确;C中,因为平面BPC⊥平面APC,BC⊥PC,所以BC⊥平面APC,AP⊂平面APC,所以AP⊥BC,故C正确;D中,由A知D正确;B中条件不能判断出AP⊥BC,故选B.答案:B6.如图,L,M,N分别为正方体对应棱的中点,则平面LMN与平面PQR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B.相交不垂直C .平行D .重合 解析:如图,分别取另三条棱的中点A ,B ,C 将平面LMN 延展为平面正六边形AMBNCL ,因为PQ ∥AL ,PR ∥AM ,且PQ 与PR 相交,AL与AM 相交,所以平面PQR ∥平面AMBNCL ,即平面LMN ∥平面PQR .答案:C7.一个面截空间四边形的四边得到四个交点,如果该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与这个截面平行,那么此四个交点围成的四边形是________.解析:如图,由题意得AC ∥平面EFGH ,BD ∥平面EFGH .∵AC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EFGH =EF ,∴AC ∥EF ,同理AC ∥GH ,所以EF ∥GH .同理,EH ∥FG ,所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答案:平行四边形8.(2016·某某模拟)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棱DC 的中点,则D 1P 与BC 1所在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解析:连接AD 1,AP (图略),则∠AD 1P 就是所求角,设AB =2,则AP =D 1P =5,AD 1=22,∴cos ∠AD 1P =12AD 1D 1P =105. 答案:1059.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是棱BC ,CC 1的中点,P 是侧面BCC 1B 1内一点,若A 1P ∥平面AEF ,则线段A 1P 长度的取值X 围是________.解析:取B 1C 1中点M ,则A 1M ∥AE ;取BB 1中点N ,则MN ∥EF (图略),∴平面A 1MN ∥平面AEF .若A 1P ∥平面AEF ,只需P ∈MN ,则P 位于MN 中点时,A 1P 最短;当P 位于M 或N 时,A 1P 最长.不难求得A 1P 的取值X 围为⎣⎢⎡⎦⎥⎤324,52. 答案:⎣⎢⎡⎦⎥⎤324,52 10.(2016·某某模拟)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平面BAD ⊥平面CAD ,∠BAD =90°.M ,N ,Q 分别为棱AD ,BD ,AC 的中点.(1)求证:CD ∥平面MNQ ;(2)求证:平面MNQ ⊥平面CAD .证明:(1)因为M ,Q 分别为棱AD ,AC 的中点,所以MQ ∥CD ,又CD ⊄平面MNQ ,MQ ⊂平面MNQ ,故CD ∥平面MNQ .(2)因为M ,N 分别为棱AD ,BD 的中点,所以MN ∥AB ,又∠BAD =90°,故MN ⊥AD .因为平面BAD ⊥平面CAD ,平面BAD ∩平面CAD =AD ,且MN ⊂平面ABD ,所以MN ⊥平面CAD ,又MN ⊂平面MNQ ,所以平面MNQ ⊥平面CAD .11.(2016·某某五校联考)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PA =PD ,∠BAD =60°,E 是AD 的中点,点Q 在侧棱PC 上.(1)求证:AD ⊥平面PBE ;(2)若Q 是PC 的中点,求证:PA ∥平面BDQ ;(3)若V P ­BCDE =2V Q ­ABCD ,试求CP CQ的值.解析:(1)证明:由E 是AD 的中点,PA =PD 可得AD ⊥PE .又底面ABCD 是菱形,∠BAD =60°,所以AB =BD ,又因为E 是AD 的中点,所以AD ⊥BE ,又PE ∩BE =E ,所以AD ⊥平面PBE .(2)证明:连接AC (图略),交BD 于点O ,连接OQ .因为O 是AC 的中点, Q 是PC 的中点,所以OQ ∥PA ,又PA ⊄平面BDQ ,OQ ⊂平面BDQ ,(3)设四棱锥P ­BCDE ,Q ­ABCD 的高分别为h 1,h 2.所以V P ­BCDE =13S 四边形BCDE h 1, V Q ­ABCD =13S 四边形ABCD h 2.又因为V P ­BCDE =2V Q ­ABCD ,且S 四边形BCDE =34S 四边形ABCD ,所以CP CQ =h 1h 2=83. 12.(2016·某某模拟)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设BC 的中点为M ,GH 的中点为N .(1)请将字母F ,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证明:直线MN ∥平面BDH ;(3)过点M ,N ,H 的平面将正方体分割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的体积比.解析:(1)点F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2)证明:连接BD ,设O 为BD 的中点,连接OM ,OH ,AC ,BH ,MN .∵M ,N 分别是BC ,GH 的中点,∴OM ∥CD ,且OM =12CD ,NH ∥CD ,且NH =12CD , ∴OM ∥NH ,OM =NH ,则四边形MNHO 是平行四边形,∴MN ∥OH ,又∵MN ⊄平面BDH ,OH ⊂平面BDH ,(3)由(2)知,OM∥NH,OM=NH,连接GM,MH,过点M,N,H的平面就是平面GMH,它将正方体分割为两个同高的棱柱,高都是GH,底面分别是四边形BMGF和三角形MGC,体积比等于底面积之比,即3∶1.。

高中数学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空间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 B ∈α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α∩β =>α∩β=L ,且P ∈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a ∥bc ∥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 注意点: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突破热点分层教学专项二专题四2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学案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突破热点分层教学专项二专题四2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学案

第 2 讲 空间点、线、面的地点关系年份卷别 考察内容及考题地点命题剖析卷Ⅰ 面面垂直的证明 ·T 18(1)卷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T 9 线面垂直的证2018明·T20(1)1.高考对此部分的命题较为稳固,一般为 “一小一卷Ⅲ 面面垂直的证明 ·T 19(1)卷Ⅰ面面垂直的证明 ·T 18(1)空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计卷Ⅱ算 ·T 102017线面平行的证明 ·T 19(1)圆锥、空间线线角的求解 ·T 16 面面垂大 ”或 “一大 ”,即一道选择或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或仅一道解答题.2.选择题一般在第 10~11 题的地点, 填空题一般在第 14 题的地点,多考察卷Ⅲ直的证明 ·T 19(1)线面地点关系的判断,难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T 11 面面垂直的 度较小.卷Ⅰ证明· T 18(1)3.解答题多出此刻第 18空间中线、面地点关系的判断与性 或 19 题的第一问的地点,2016质 ·T 14考察空间中平行或垂直关卷Ⅱ系的证明,难度中等 .线面垂直的证明 ·T19(1)卷Ⅲ线面平行的证明 ·T 19(1)空间线面地点关系的判断(基础型 )判断与空间地点关系相关命题真假的3 种方法(1) 借助空间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判断.(2) 借助于反证法,当从正面下手较难时,可利用反证法,推出与题设或公认的结论相矛盾的命题,从而作出判断.(3) 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模型、四周体模型等模型中察看线面地点关系,联合相关定理,进行一定或否认.[ 考法全练 ]1.在正方体 ABCD -A 1B 1C 1 D 1 中, E 为棱 CD 的中点,则 ( )A . A1E⊥DC1B . A1E⊥ BDC.A1E⊥ BC1 D .A1E⊥ AC分析:选 C. A1B1⊥平面 BCC 1B1, BC1? 平面 BCC1B1,所以 A1B1⊥ BC1,又 BC1⊥ B1C,且 B1C∩A1B1= B1,所以 BC1⊥平面 A1B1CD ,又 A1E? 平面 A1B1CD,所以 BC1⊥ A1E.应选C.2.已知直线l 和两个不一样的平面α,β ,则以下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若 l∥ α,且 l∥ β,则α∥ βB.若 l⊥ α,且 l⊥ β,则α∥βC.若 l? α,且α⊥ β,则 l⊥ βD.若 l∥ α,且α∥ β,则 l∥ β分析:选 B.关于 A ,若 l ∥ α,且 l∥ β,则α∥β或α与β订交,所以 A 错;因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所以 B 正确;关于 C,若 l? α,且α⊥β,则 l 与β订交或 l∥ β或 l? β,所以 C 错;关于 D ,若 l∥ α,且α∥ β,则 l ∥β或 l? β,所以 D 错.应选 B.3. (2018 ·州第二次调研惠)设 l ,m, n 为三条不一样的直线,α为一个平面,则以下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 l⊥ α,则 l 与α订交;②若m? α, n? α, l ⊥ m, l⊥ n,则 l ⊥α;③若 l ∥ m,m∥n, l ⊥α,则 n⊥ α;④若 l ∥ m, m⊥ α, n⊥ α,则 l ∥ n.A . 1C.3分析:选 C. 关于①,若l⊥ α,则交,①正确;关于②,若m? α, n?B . 2D .4l 与α不行能平行, l 也不行能在α内,所以l 与α相α, l ⊥m, l⊥ n,则有可能是l? α,故②错误;关于③,若 l ∥m,m∥ n,则 l ∥ n,又 l⊥ α,所以 n⊥ α,故③正确;关于④,因为 m⊥ α,n⊥ α,所以 m∥n,又 l∥ m,所以 l ∥n,故④正确.选 C.4.α,β是两个平面, m, n 是两条直线,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假如 m⊥ n, m⊥ α, n∥β,那么α⊥ β;②假如 m⊥ α,n∥ α,那么 m⊥ n;③假如α∥β, m? α,那么 m∥ β;④假如 m∥ n,α ∥ β,那么 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此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 (填写全部正确命题的编号)分析:关于命题①,可运用长方体举反例证明其错误:如图,不如设AA′为直线m,CD为直线n,ABCD所在的平面为α,ABC′D ′所在的平面为β,明显这些直线和平面知足题目条件,但α⊥β不建立.命题②正确,证明以下:设过直线n 的某平面与平面α订交于直线l ,则 l∥ n,由 m⊥ α知 m⊥ l,从而 m⊥ n,结论正确.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命题③正确.由平行的传达性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命题④正确.答案:②③④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综合型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断及其性质(1)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a?α,b? α, a∥ b? a∥α .(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 α, a? β,α∩ β= b? a∥ b.(3)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a? β, b? β,a∩ b= P, a∥ α, b∥ α ? α∥ β .(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 β,α∩ γ =a,β ∩ γ =b? a∥ b.直线、平面垂直的判断及其性质(1)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m? α, n? α, m∩ n= P, l⊥ m,l ⊥n? l⊥ α .(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a⊥ α, b⊥ α ? a∥ b.(3)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a? β, a⊥α ? α ⊥ β .(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 β,α∩ β =l,a?α ,a⊥ l? a⊥β .[典型例题 ]由四棱柱ABCD -A1B1C1D1截去三棱锥C1- B1CD 1后得到的几何体以下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O 为 AC 与 BD 的交点,E 为 AD 的中点, A1 E⊥平面 ABCD .(1)证明: A1O∥平面 B1CD 1;(2)设 M 是 OD 的中点,证明:平面A1EM⊥平面 B1CD 1.【证明】(1)取 B1D1的中点 O1,连结 CO1, A1O1,因为 ABCD -A1 B1 C1D 1为四棱柱,所以 A1O1∥ OC,A1O1=OC,所以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A1O∥O1C.又 O1C? 平面 B1CD1,A1O?平面 B1CD1,所以 A1O∥平面 B1CD 1.(2)因为 AC⊥ BD , E, M 分别为 AD 和 OD 的中点,所以 EM⊥BD.又 A1E⊥平面 ABCD ,BD? 平面 ABCD ,所以 A1E⊥ BD .因为 B1D 1∥ BD,所以 EM ⊥ B1D1,A1E⊥ B1D 1.又 A1E, EM ? 平面 A1EM , A1E∩EM=E,所以 B1D 1⊥平面 A1EM .又 B1D1? 平面 B1CD1,所以平面 A1EM⊥平面 B1CD1.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变空间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主要思想是转变,即经过判断、性质定理将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相互转变.[ 对点训练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平面 PAB⊥平面 ABCD ,AD ∥ BC,1PA⊥ AB, CD ⊥AD , BC= CD =2AD, E 为 AD 的中点.(1)求证: PA⊥ CD.(2)求证:平面PBD ⊥平面 PAB.证明: (1)因为平面PAB⊥平面 ABCD ,平面 PAB∩平面 ABCD = AB,又因为 PA⊥AB,所以 PA⊥平面 ABCD .则 PA⊥ CD .(2)由已知, BC∥ED ,且 BC= ED,所以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又 CD ⊥AD ,BC= CD ,所以四边形BCDE 是正方形,连结CE(图略 ),所以 BD ⊥ CE,又因为 BC∥ AE, BC= AE,所以四边形ABC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CE ∥AB,则 BD⊥ AB.由 (1)知 PA⊥平面 ABCD ,所以 PA⊥ BD,又因为 PA∩AB= A,则 BD ⊥平面 PAB,且 BD ? 平面 PBD ,所以平面 PBD⊥平面 PAB.2.如图,已知斜三棱柱 ABC-A1 B1C1中,点 D ,D 1分别为 AC, A1C1上的点.A1D1(1)当等于何值时,BC1∥平面AB1D1?(2)若平面 BC1D∥平面 AB1D 1,求AD的值.DC解: (1)如图,取D1为线段 A1C1的中点,此时A1D1=1,D1C1连结 A1B 交 AB1于点 O,连结 OD1.由棱柱的性质,知四边形A1ABB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点 O 为 A1B 的中点.在△ A1BC1中,点 O, D1分别为 A1B,A1C1的中点,所以 OD 1∥BC 1.又因为 OD 1? 平面 AB1D1, BC1?平面 AB1D 1,所以 BC 1∥平面 AB1 D1.A1D1所以当= 1 时, BC1∥平面 AB 1D1.(2)由已知,平面BC1D ∥平面 AB1D 1,且平面 A1BC1∩平面 BDC1=BC1,平面 A1BC 1∩平面 AB1D1= D1O.所以 BC 1∥ D1O,同理 AD1∥ DC 1.因为 A1D1= A1 O, A1D1= DC .D1C1OB D1C1AD又因为A1O=1,所以DC= 1,即AD=1.OB AD DC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综合型 )[ 典型例题 ]如图①,在直角梯形ABCD 中, AD ∥ BC,∠ ADC =90°, AB= BC.把△BAC 沿AC 折起到△PAC 的地点,使得P 点在平面ADC 上的正投影O 恰巧落在线段AC 上,如图②所示,点E, F 分别为棱PC, CD 的中点.(1)求证:平面 OEF ∥平面 PAD ;(2)求证: CD ⊥平面 POF ;(3)若 AD = 3,CD = 4, AB = 5,求三棱锥 E-CFO 的体积.【解】(1) 证明:因为点 P 在平面 ADC 上的正投影 O 恰巧落在线段AC 上,所以 PO ⊥平面 ADC ,所以 PO ⊥AC.由题意知 O 是 AC 的中点,又点 E 是 PC 的中点,所以 OE ∥PA ,又 OE?平面 PAD , PA? 平面 PAD ,所以 OE ∥平面 PAD .同理, OF ∥平面 PAD .又 OE ∩OF = O , OE , OF? 平面 OEF ,所以平面 OEF ∥平面 PAD .(2)证明:因为 OF ∥ AD , AD ⊥CD , 所以 OF ⊥CD.又 PO ⊥平面 ADC ,CD? 平面 ADC ,所以 PO ⊥CD.又 OF ∩PO = O ,所以 CD ⊥平面 POF.(3)因为∠ ADC = 90°, AD = 3, CD =4, 所以 S △ ACD =1× 3× 4=6,2而点 O , F 分别是 AC ,CD 的中点,所以 S △ CFO =1△= 3,SACD24由题意可知 △ ACP 是边长为 5 的等边三角形,5所以 OP =2 3,即点 P 到平面 ACD 的距离为 53,2又 E 为 PC 的中点,所以E 到平面 CFO 的距离为53,4 故 V E -CFO = 1×3×5 3= 53.3248平面图形折叠问题的求解方法(1) 解决与折叠相关的问题的重点是搞清折叠前后的变化量和不变量,一般状况下,线段的长度是不变量,而地点关系常常会发生变化,抓住不变量是解决问题的打破口.(2) 在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折叠前后的图形,既要剖析折叠后的图形,也要剖析折叠前的图形.[ 对点训练 ]如图 1,在直角梯形ABCD 中, AD ∥ BC ,∠ BAD =π,AB = BC = 1AD = a ,E 是 AD 的2 2中点, O 是 AC 与 BE 的交点,将 △ ABE 沿 BE 折起到图2 中 △ A 1 BE 的地点,获得四棱锥A 1- BCDE .(1)证明: CD ⊥平面 A 1OC ;(2)当平面 A 1 BE ⊥平面 BCDE 时,四棱锥 A 1- BCDE 的体积为 36 2,求 a 的值.1解: (1)证明:在图 1 中,因为 AB =BC = AD = a , E 是 AD 的中点,∠ BAD =π,所以 BE ⊥ AC. 2即在图 2 中, BE ⊥ A 1O , BE ⊥ OC , 从而 BE ⊥平面 A 1OC ,又 CD ∥BE ,所以 CD ⊥平面 A 1 OC.(2)由已知,平面 A 1BE ⊥平面 BCDE ,且平面 A 1BE ∩平面 BCDE = BE ,又由 (1)知, A 1O ⊥ BE ,所以 A 1O ⊥平面 BCDE ,即 A 1O 是四棱锥 A 1- BCDE 的高.由图 1 知, A 1O =2AB = 2 a ,平行四边形 BCDE 的面积 S = BE ·OC = a 2.2 2从而四棱锥 A 1- BCDE 的体积为1122 2 3V =3× S × A 1O = 3×a × 2 a = 6 a ,由 62a 3= 36 2,得 a = 6.一、选择题1.设 α为平面, a 、b 为两条不一样的直线,则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若a∥ α,b∥ α,则a∥ bB.若a⊥ α, a∥b,则b⊥αC.若a⊥ α, a⊥b,则b∥αD.若a∥ α,a⊥ b,则b⊥ α分析:选 B. 若a∥ α, b∥ α,则 a 与b 订交、平行或异面,故 A 错误;易知 B 正确;若 a⊥ α,a⊥ b,则 b∥ α或 b? α,故 C 错误;若 a∥ α,a⊥ b,则 b∥ α或 b? α或 b 与α订交,故 D 错误.应选 B.2.设 l 是直线,α,β 是两个不一样的平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若 l∥ α, l ∥ β,则α∥βB.若 l∥ α,l ⊥β,则α⊥ βC.若α⊥ β, l ⊥ α,则 l∥ βD.若α⊥ β, l∥ α,则 l⊥ β分析:选 B. 关于 A ,若 l ∥α, l∥β,则α∥ β或α与β订交,故 A 错;易知 B 正确;关于 C,若α⊥ β, l⊥ α,则 l∥ β或 l? β,故 C 错;关于 D,若α⊥ β, l ∥ α,则 l 与β的地点关系不确立,故 D 错.应选 B.3.如图,在三棱锥 D -ABC 中,若 AB= CB,AD =CD,E 是 AC 的中点,则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A .平面 ABC⊥平面 ABDB.平面 ABD⊥平面 BCDC.平面 ABC⊥平面 BDE,且平面ACD ⊥平面 BDED.平面 ABC⊥平面 ACD,且平面ACD⊥平面 BDE分析:选 C.因为 AB= CB,且 E 是 AC 的中点,所以 BE ⊥AC ,同理, DE ⊥AC,因为 DE ∩BE= E,于是 AC⊥平面 BDE.因为 AC? 平面 ABC,所以平面 ABC⊥平面 BDE .又 AC?平面 ACD,所以平面ACD ⊥平面 BDE .应选 C.4.已知 m,n 是两条不一样的直线,α ,β是两个不一样的平面,给出四个命题:①若α∩β= m, n? α, n⊥ m,则α ⊥ β;②若 m⊥ α, m⊥ β,则α∥ β;③若 m⊥ α, n⊥β, m⊥ n,则α⊥β;④若 m∥ α, n∥β, m∥ n,则α∥β.此中正确的命题是()A .①②C.①④B .②③D .②④分析:选 B. 两个平面斜交时也会出现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于两个平面的交线的状况,①不正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正确;当两个平面与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垂直时,它们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故③正确; 当两个平面订交时,分别与两个平面平行的直线也平行,故④不正确.5. (2018 高·考全国卷Ⅱ )在长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 AB = BC = 1,AA 1=3,则异面直线 AD 1 与 DB 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 5 A. 5B. 652 C. 5D. 2分析:选 C. 如图,连结 BD 1,交 DB 1 于 O ,取 AB 的中点 M ,连结DM ,OM ,易知 O 为 BD 1 的中点,所以 AD 1∥ OM ,则∠ MOD 为异面直 线 AD 1 与 DB 1 所成角.因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 中, AB = BC = 1,2221 2 5AA 1= 3, AD 1=AD + DD 1= 2,DM =AD + 2AB =2 , DB 1=222115 中,由余弦AB +AD +DD1= 5,所以OM =AD 1= 1,OD = DB 1=,于是在 △DMO2 2225 2 5 21 +2 - 25,即异面直线 AD5, 定理,得 cos ∠ MOD ==1 与 DB 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552×1×2应选 C.6.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3,BC =1,将 △ ACD 沿 AC 折起,使得 D 折起后的地点为D 1,且 D 1 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恰巧落在AB 上,在四周体 D 1ABC 的四个面中,有 n 对平面相互垂直,则 n 等于()A . 2B . 3C .4D .5分析:选 B.如图,设 D 1 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为 E ,连结 D 1E ,则 D 1E ⊥平面 ABC ,因为 D 1E? 平面 ABD 1,所以平面 ABD 1⊥平面 ABC.因为 D 1E ⊥平面 ABC ,BC ? 平面 ABC ,所以 D 1E ⊥ BC ,又 AB ⊥ BC , D 1E ∩ AB = E ,所以 BC ⊥平面 ABD 1, 又 BC? 平面 BCD 1,所以平面 BCD 1⊥平面 ABD 1,因为 BC ⊥平面 ABD 1,AD 1? 平面 ABD 1,所以 BC ⊥AD 1,又 CD 1⊥ AD 1, BC ∩ CD 1= C , 所以 AD 1⊥平面 BCD 1,又 AD 1? 平面 ACD 1, 所以平面 ACD 1⊥平面 BCD 1.所以共有 3 对平面相互垂直.应选 B.二、填空题7. (2018 ·州调研广 )正方体 ABCD -A 1 B 1C 1D 1 的棱长为2,点 M 为 CC 1 的中点,点 N 为线段 DD 1 上凑近 D 1 的三平分点,平面BMN 交 AA 1 于点 Q ,则线段 AQ 的长为 ________.分析:以下图,在线段DD 1 上凑近点 D 处取一点 T ,使得DT =1,因为 N 是线段 DD 1 上凑近 D 1 的三平分点,故 D 1N = 2,故3 3 NT = 2- 1- 2= 1,因为 M 为 CC 1 的中点,故 CM = 1,连结 TC ,33由 NT ∥ CM ,且 CM =NT = 1,知四边形 CMNT 为平行四边形,故CT ∥ MN ,同理在 AA 1 上凑近 A 处取一点 Q ′,使得AQ ′= 1,连结 BQ ′, TQ ′,则有31BQ ′∥ CT ∥ MN ,故 BQ ′与 MN 共面,即 Q ′与 Q 重合,故 AQ = 3.答案:138.如图,∠ ACB = 90°, DA ⊥平面 ABC ,AE ⊥ DB 交 DB 于点 E ,AF ⊥DC 交DC于点 F ,且 AD = AB = 2,则三棱锥 D-AEF 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分析:因为 DA ⊥平面 ABC ,所以 DA ⊥ BC ,又 BC ⊥AC ,DA ∩ AC = A ,所以 BC ⊥平面 ADC ,所以 BC ⊥AF .又 AF ⊥ CD ,BC ∩CD = C ,所以 AF ⊥平面 DCB ,所以 AF ⊥ EF ,AF ⊥ DB.又 DB ⊥ AE ,AE ∩ AF = A ,所以 DB ⊥平面 AEF ,所以 DE 为三棱锥 D -AEF的高.因为 A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斜边上的高,所以 AE =2,设 AF = a , FE = b ,则1 1 a 2+ b2 1 2 11 1 × 2= 2△AEF 的面积 S =ab ≤ ·=×= ,所以三棱锥 D- AEF 的体积 V ≤ × 26(当222222 3 且仅当 a =b = 1 时等号建立 ).答案:269. (2018 ·明调研昆 )在长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 AB =AD = 4, AA 1= 2.过点 A 1 作平面α与 AB ,AD 分别交于 M ,N 两点,若 AA 1 与平面 α所成的角为 45°, 则截面 A 1MN 面积的最小值是 ________.分析:如图,过点A 作 AE ⊥MN ,连结 A 1E ,因为 A 1A⊥平面 ABCD ,所以 A 1A ⊥ MN ,所以 MN ⊥平面 A 1AE ,所以A1E⊥ MN ,平面 A1AE⊥平面 A1MN,所以∠ AA1E 为 AA1与平面 A1MN 所成的角,所以∠ AA1E =45°,在 Rt△ A1AE 中,因为 AA1= 2,所以 AE= 2, A1E=2 2,在 Rt△ MAN 中,由射影定理得 ME ·EN= AE2= 4,由基本不等式得 MN = ME +EN ≥2ME· EN= 4,当且仅当 ME =EN,即 E 为 MN 的中点时等号建立,所以截面1×4× 2 2=4 2. A1MN 面积的最小值为2答案:42三、解答题10.如图,在三棱锥A-BCD 中,AB⊥ AD,BC ⊥BD,平面 ABD ⊥平面 BCD ,点 E、F(E 与 A、D 不重合 )分别在棱 AD 、BD 上,且 EF⊥ AD. 求证: (1)EF ∥平面 ABC ;(2)AD⊥ AC.证明: (1)在平面 ABD 内,因为 AB ⊥ AD, EF ⊥AD ,所以 EF ∥AB.又因为 EF ?平面 ABC,AB ? 平面 ABC,所以 EF ∥平面 ABC.(2)因为平面ABD ⊥平面 BCD ,平面 ABD ∩平面 BCD =BD ,BC? 平面 BCD 且 BC⊥ BD ,所以 BC ⊥平面 ABD .因为 AD ? 平面 ABD ,所以 BC⊥ AD.又因为 AB ⊥AD, BC∩ AB= B, AB? 平面 ABC , BC? 平面 ABC,所以 AD ⊥平面 ABC .又因为 AC? 平面 ABC,所以 AD ⊥AC.11.以下图,已知 AB⊥平面 ACD, DE⊥平面 ACD ,△ ACD 为等边三角形, AD = DE= 2AB , F 为 CD 的中点.求证: (1)AF ∥平面 BCE ;(2)平面 BCE⊥平面 CDE .证明: (1)如图,取CE 的中点 G,连结 FG,BG.因为 F 为 CD 的中点,所以 GF ∥DE 且 GF =12DE .因为 AB ⊥平面 ACD ,DE⊥平面 ACD ,所以 AB∥ DE,所以 GF ∥AB.1又因为 AB =2DE ,所以 GF= AB .所以四边形GFAB 为平行四边形,则AF ∥ BG.因为 AF ?平面 BCE, BG? 平面 BCE,所以 AF ∥平面 BCE.(2)因为△ ACD 为等边三角形, F 为 CD 的中点,所以 AF ⊥ CD.因为 DE ⊥平面 ACD , AF? 平面 ACD,所以 DE ⊥AF.又 CD∩DE=D,所以 AF ⊥平面 CDE .因为 BG ∥AF,所以 BG⊥平面 CDE .又因为 BG? 平面 BCE ,所以平面 BCE ⊥平面 CDE .12.如图 1,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AD∥BC ,AB⊥ BC, BD ⊥ DC,点 E 是 BC 边的中点,将△ ABD 沿 BD 折起,使平面 ABD ⊥平面 BCD,连结 AE, AC, DE ,获得如图 2 所示的几何体.(1)求证: AB⊥平面 ADC ;(2)若 AD = 1,AC 与其在平面ABD内的正投影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求点 B 到平面ADE 的距离.解: (1)证明:因为平面ABD ⊥平面 BCD ,平面 ABD∩平面 BCD = BD,又 DC ⊥BD ,DC ? 平面 BCD,所以 DC ⊥平面 ABD.因为 AB? 平面 ABD,所以 DC ⊥ AB.又因为折叠前后均有AD ⊥ AB,且 DC∩AD=D,所以 AB ⊥平面 ADC .(2)由 (1) 知 DC⊥平面 ABD ,所以 AC 在平面 ABD 内的正投影为AD ,即∠ CAD 为 AC 与其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所成的角.依题意知 tan ∠ CAD =DC=6,AD因为 AD =1,所以 DC = 6.设 AB= x(x> 0),则 BD=x2+ 1,易知△ABD ∽△ DCB ,所以AB=DC,AD BD即x=6,解得 x=2,1x2+ 1故 AB=2, BD =3, BC= 3.因为 AB ⊥平面 ADC ,所以 AB ⊥ AC,又 E 为 BC 的中点,所以由平面几何知识得AE=BC3 2=2,同理 DE =BC=3,221×1×32122.所以 S△ADE=2-2=22因为 DC ⊥平面 ABD,所以13 V A-BCD= CD · S△ABD=3.3设点 B 到平面 ADE 的距离为 d,11V A-BCD=3则 d· S△ADE= V B-ADE= V A-BDE=2,3666所以 d=2,即点 B 到平面ADE 的距离为 2.。

高考文数学高中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第二讲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高考文数学高中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第二讲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方法结论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1)可以从线、面的概念、定理出发,学会找特例、反例. (2)可以借助长方体,在理解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 上,抽象出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
题组突破
1.(2017·福建连城二中考试)已
知平面 α⊥平面 β,α∩β=l,点
A∈α,A∉l,直线 AB∥l,直线
[ 典 例 ](2017·广 西 三 市 联 考 ) 在 四 棱 锥 P ABCD 中,∠ABC=∠ACD=90°,∠ BAC=∠CAD=60°,PA⊥平面 ABCD,E 为 PD 的中点,PA=2AB=2. (1)求证:PC⊥AE; (2)求证:CE∥平面 PAB.
证明:(1)在 Rt△ABC 中,AB=1,∠BAC=60°, ∴BC= 3,AC=2.取 PC 的中点 F,连接 AF,EF, ∵PA=AC=2,∴PC⊥AF. ∵PA⊥平面 ABCD,CD⊂平面 ABCD, ∴PA⊥CD,又∠ACD=90°,即 CD⊥AC, PA∩AC=A,∴CD⊥平面 PAC, 又 PC⊂平面 PAC,∴CD⊥PC, ∵EF 是△PCD 的中位线,∴EF∥CD,∴EF⊥PC.
解析:对于选项 B,如图所示,连接 CD, 因为 AB∥CD,M,Q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 所以 MQ∥CD,所以 AB∥MQ,又 AB⊄平 面 MNQ,MQ⊂平面 MNQ,所以 AB∥平面 MNQ.同理可证选项 C,D 中均有 AB∥平面 MNQ.故选 A. 答案: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017·高考全国卷Ⅲ)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E 为棱 CD 的中点,则( )
A.A1E⊥DC1 C.A1E⊥BC1
B.A1E⊥BD D.A1E⊥AC
解析:由正方体的性质,得 A1B1⊥BC1,B1C⊥BC1,所以 BC1 ⊥平面 A1B1CD,又 A1E⊂平面 A1B1CD,所以 A1E⊥BC1,故

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二立体几何第二讲小题考法——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

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二立体几何第二讲小题考法——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

考点(二) 空 间 角
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 的计算及有关应用.
[典例感悟] [典例] (1)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 AB,CD 的长分别为
2 和 2,若 AB 与这两个平行平面所成的角为 30°,则 CD 与这
Hale Waihona Puke 两个平行平面所成的角为()
A.30°
B.45° C.60° D.90°
第 二 讲 小题考法——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考点(一)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主要考查利用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四个 公理、八个定理来判断与点、线、面有关命题的真假或判断简 单的线面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关系.
[典例感悟] [典例] (1)(2017·全国卷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 A,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
D.4 个
()
解析:将展开图还原为几何体(如图),因为 E,F 分别为 PA,PD 的中点,所以 EF∥ AD∥BC,即直线 BE 与 CF 共面,①错; 因为 B∉平面 PAD,E∈平面 PAD,E∉AF, 所以 BE 与 AF 是异面直线,②正确;因为 EF∥AD∥BC, EF⊄平面 PBC,BC⊂平面 PBC,所以 EF∥平面 PBC,③正 确;平面 PAD 与平面 BCE 不一定垂直,④错.故选 B. 答案:B
[答案] A
(2)(2018·温州高三 5 月适应测试)已知 α,β 为两个平面,
直线 l⊂α,那么“l∥β ”是“α∥β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l⊂α,l∥β ”不能推出“α∥β ”,而“l⊂α, α∥β ”,一定有“l∥β ”,∴选 B.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3立体几何文科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文理课件新人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3立体几何文科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文理课件新人
36
【证明】 (1)设A1B与AB1交于点O,连接OD,如图所示: 在平行四边形ABB1A1中,O为AB1中点,D为AC中点, 所以OD为△AB1C的中位线, 所以OD∥B1C, 又OD⊂平面A1BD,B1C⊄平面A1BD, 所以B1C∥平面A1BD.
37
(2)因为AB=BC,D为AC的中点,所以BD为△ABC的底边上的中 线,BD⊥AC;
23
(2)对于A,由m∥α,n∥β,α∥β,可得m∥n或m与n相交或m与n 异面,故A错误;
对于B,由α⊥β,m⊥β,可得m∥α或m⊂α,故B错误; 对于C,由m⊥n,m⊥α,α∥β,可得n∥β或n⊂β,故C错误; 对于D,由α⊥β,α∩β=l,m∥α,m⊥l,得m⊥β,故D正确. 故选D.
24
(3)连接AC,CE, ∵G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G∈直线AC, 又AC⊂平面ACE,∴G∈平面ACE, 又F∈直线AE,∴F∈平面ACE, 又C∈平面ACE,E∈平面ACE, ∴C、E、F、G四点共面.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
13
考点一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 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 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14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注:公理1的作用:①检验平面;②判断直线在平面内;③由直 线在平面内判断直线上的点在平面内;公理2的作用:公理2及其推论 给出了确定一个平面或判断“直线共面”的方法;公理3的作用:① 判定两平面相交;②作两相交平面的交线;③证明多点共线;公理4 的作用:证明两直线平行.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
返回导航
(2) .
证明:因为 平面 , 平面 ,所以 .由(1)知 ,所以 .因为 ,所以 .又 , , 平面 ,所以 平面 .因为 平面 ,所以 .
返回导航
如图,四面体 被一平面所截,平面与四条棱 , , , 分别相交于 , , , 四点,且截面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面 , .求证:
返回导航
1.如图, , , , 分别是菱形 的边 , , , 上的点,且 , , , ,现将 沿 折起,得到空间四边形 ,在折起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返回导航
A.直线 , 有可能平行B.直线 , 一定异面C.直线 , 一定相交,且交点一定在直线 上D.直线 , 一定相交,但交点不一定在直线 上

返回导航
平面 ,故选项A正确;对于选项B,因为平面 平面 ,所以由选项A知,平面 平面 不成立,故选项B错误;对于选项C,由题意知直线 与直线 必相交,故平面 与平面 不平行,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连接 , ,易知平面 平面 ,又平面 与平面 有公共点 ,所以平面 与平面 不平行,故选项D错误.故选A.
返回导航
(2)若 ,求三棱锥 的高.
[答案] 因为 , , ,所以 ,所以 .因为 , ,所以 .因为 ,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 为 的中点,所以 .同理可得 .
返回导航
所以 .易知 .设三棱锥 的高为 ,则 ,所以 ,所以 ,所以三棱锥 的高为 .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1.(2022·高考全国卷甲)在长方体 中,已知 与平面 和平面 所成的角均为 ,则( )
A. B.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C. D.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返回导航
解析:选 D.如图,连接 ,易知 是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所以在 中, ,设 ,则 , .易知 是直线 与平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四立体几何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理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四立体几何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课件理

【命题透视】 从高考命题来看,本讲主要考查内容, (1)以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主要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题目难度较小.(2)以解答 题的形式考查空间平行,垂直的证明,并常与体积、空间 角相结合,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转化的思想方法,难度适 中.
热点 1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
答案:D
热点 2 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典例迁移) 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 ,a∥b⇒a∥α. (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α,a⊂β,α∩β=b⇒a∥b.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β,b⊂β,a∩b=P,a∥α, b∥α⇒α∥β.
(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α∩γ =a,β∩γ = b⇒a∥b.
同理可证选项 C,D 中均有 AB∥平面 MNQ.因此 A 项不正确.
法二 对于选项 A,设正方体的底面对角线的交点为 O(如图所示),连接 OQ,则 OQ∥AB,因为 OQ 与平面 MNQ 有交点,所以 AB 与平面 MNQ 有交点,即 AB 与平 面 MNQ 不平行.A 项不正确.
答案:A
2.(2016·全国卷Ⅱ)α,β 是两个平面,m,n 是两条 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答案:②③④
3.(2016·全国卷Ⅰ)平面 α 过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顶点 A,α∥平面 CB1D1,α∩平面 ABCD=m,α∩平 面 ABB1A1=n,则 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3
2
3
1
A. 2
B. 2
C. 3
D.3
解析:如图所示,设平面 CB1D1∩平面 ABCD=m1, 因为 α∥平面 CB1D1,所以 m1∥m,

高考二轮数学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专题3 第2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文理)

高考二轮数学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专题3 第2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文理)

高考二轮总复习 • 数学
返回导航
(3)(2020·汕头二模)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
2,AA1= 3 ,点G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点E为A1D1的中点,点F为AE
的中点,则
(B )
A.C、E、F、G四点共面,且CF=EG
B.C、E、F、G四点共面,且CF≠EG
C.C、E、F、G四点不共面,且CF=EG
高考二轮总复习 • 数学
返回导航
【证明】 (1)∵E,F分别是PA,PC的中点, ∴EF∥AC, ∵EF⊂平面BEF,AC⊄平面BEF, ∴AC∥平面BEF. (2)∵PC⊥平面ABC,BC⊂平面ABC,∴PC⊥BC, ∵AC⊥BC,AC∩PC=C,∴BC⊥平面PAC, ∵PA⊂平面PAC,∴PA⊥BC, ∵AC=PC,E是PA中点,∴CE⊥PA, ∵CE∩BC=C,∴PA⊥平面BCE.
(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①定义: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 a,b′∥b,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 (或夹角). ②范围:(0,π2].
第二部分 专题三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理科) 专题三 立体几何(文科)
高考二轮总复习 • 数学
返回导航
专题三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理科) 专题三 立体几何(文科)
第2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文理)
高考二轮总复习 • 数学
返回导航
1.以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主要 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题目难度较小.
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空间平行、垂直的证明,并常与几何体 的表面积、体积相渗透.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专题三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理科) 专题三 立体几何(文科)

2019年高考数学(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30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数学(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30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案)含解析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

2.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热点题型一 平面基本性质的应用例1、如右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B 的中点,F 为A 1A 的中点。

求证:(1)E 、C 、D 1、F 四点共面; (2)CE 、D 1F 、DA 三线共点。

证明:(1)连接A 1B 。

∵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 ∴EF 綊12A 1B 。

又A 1D 1綊B 1C 1綊BC ,∴四边形A1D1CB为平行四边形。

∴A1B∥CD1,从而EF∥CD1。

∴EF与CD1确定一个平面。

∴E、F、D1、C四点共面。

(Ⅱ)取棱AC的中点N,连接MN,ND.又因为M为棱AB的中点,故MN∥BC.所以∠DMN(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的角.在Rt△DAM中,AM=1,故DM=.因为AD⊥平面ABC,故AD⊥AC.在Rt△DAN中,AN=1,故DN=.在等腰三角形DMN中,MN=1,可得.所以,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变式探究】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

问:(1)AM和CN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

(2)D1B和CC1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

【解析】(1)不是异面直线。

理由:连接MN、A1C1、AC。

∵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MN∥A1C1。

又∵A1A綊C1C,因为AB=AA1=2,所以.(2)因为Q为BC的中点,所以,因此,.设n=(x,y,z)为平面AQC1的一个法向量,则即不妨取,设直线CC1与平面AQC1所成角为,则,所以直线CC1与平面AQ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变式探究】如图所示,A是△BCD所在平面外一点,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1)若EF=22AD,求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2)若EF=32AD,求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

2019年高考数学(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30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数学(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30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数学(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

2.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热点题型一平面基本性质的应用例1、如右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B的中点,F为A1A的中点。

求证:(1)E、C、D1、F四点共面;(2)CE、D1F、DA三线共点。

证明:(1)连接A1B。

∵E、F分别是AB和AA1的中点,∴EF綊12A1B。

又A1D1綊B1C1綊BC,∴四边形A1D1CB为平行四边形。

∴A1B∥CD1,从而EF∥CD1。

∴EF与CD1确定一个平面。

∴E、F、D1、C四点共面。

(Ⅱ)取棱AC的中点N,连接MN,ND.又因为M为棱AB的中点,故MN∥BC.所以∠DMN(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的角.在Rt△DAM中,AM=1,故DM=.因为AD⊥平面ABC,故AD⊥AC.在Rt△DAN中,AN=1,故DN=.在等腰三角形DMN中,MN=1,可得.所以,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变式探究】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

问:(1)AM和CN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

(2)D1B和CC1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

【解析】(1)不是异面直线。

理由:连接MN、A1C1、AC。

∵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MN∥A1C1。

又∵A1A綊C1C,因为AB=AA1=2,所以.(2)因为Q为BC的中点,所以,因此,.设n=(x,y,z)为平面AQC1的一个法向量,则即不妨取,设直线CC1与平面AQC1所成角为,则,所以直线CC1与平面AQ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变式探究】如图所示,A是△BCD所在平面外一点,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1)若EF =22AD ,求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 (2)若EF =32AD ,求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

副题04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2019年高考数学二轮透析23题对对碰 Word版含解析

副题04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2019年高考数学二轮透析23题对对碰 Word版含解析

20019届二轮透析高考数学23题对对碰【二轮精品】第一篇副题4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副题考法】本副题考题形式为选择题或填空题,以简单几何体与球的切接为载体考查球的几何性质与求得表面积与体积计算,以棱柱、棱锥、棱台或其简单组合体为载体主要考查对线线、线面与面面平行和垂直判定与性质和利用空间向量知识计算异面直线角、线面角、二面等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难度为中等,分值为5分.【主题考前回扣】1.球的性质:球被一个平面所截,(1)截面是圆;(2)球心与截面圆圆心的连线与截面圆垂;(3)若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为d,球的半径为R,截面圆的半径为r,则.2.线面平行(1)判定: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2)性质: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3.面面平行(1)判定: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2)性质:①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②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4.线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3)性质定理: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5.面面垂直(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记作αβ(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3)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6.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等于90;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等于0.(.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α.的范围是....π[0,]2.7二面角(1)二面角的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这两条射线构成的角叫做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 格纸中的实线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各表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的有()A.2对B.3对C.4对D.5对【答案】C【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直观图如下图所示,易知平面平面,作PO⊥AD于O,则有PO ⊥平面ABCD,PO⊥CD,又AD⊥CD,所以,CD⊥平面P AD,所以平面平面,同理可证:平面平面,由三视图可知:PO=AO=OD,所以,AP⊥PD,又AP⊥CD,所以AP⊥平面PCD,所以,平面平面,所以该多面体各表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的有4对.4.【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3月质量检查】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B. C. 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画出如图所示的直观图:该几何体是直三棱柱,其中,,,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将该直三棱柱补全成长方体,如图所示:∴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为,则外接球的半径为∴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故选A.5.【2019届广东省汕头市一模】在正方体中,点是四边形的中心,关于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平面C .D .平面【答案】B【解析】由题意,在正方体中,点是四边形的中心,所以,因为,所以平面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故选B.6.【云南省大理市一中2018届一模】已知正三棱柱中,各棱长均相等,则1BC 与平面11AAC 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64 B. C.D. 【答案】C7.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二模】如图,在四面体中,若截面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B .截面C .D .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答案】C【解析】因为截面PQMN 是正方形,所以PQ ∥MN 、QM ∥PN ,则PQ ∥平面ACD 、QM ∥平面BDA ,所以PQ ∥A C ,QM ∥BD ,由PQ ⊥QM 可得AC ⊥BD ,故A 正确;由PQ ∥AC 可得AC ∥截面PQMN ,故B 正确;异面直线PM 与BD 所成的角等于PM 与QM 所成的角,故D 正确,综上C 是错误的,故选C .8.【河北省承德市一中2018届一模】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体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得到三棱锥1A BCD -,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 )A. 直线BD ⊥平面1A OCB. 三棱锥1A BCD -C. 1A B CD ⊥D. 若E 为CD 的中点,则//BC 平面1A OE【答案】C 【解析】,故直线BD ⊥平面1A OC ,选项A 正确; O 到1,,,A B C D 的距离都相等,则O 为三棱锥1A BCD -外接球的球心,选项B 正确;连接1,A E OE ,则平面1A OE ,选项D 正确,故选C.9.【2019届江西省宜春市期末】长方体中,,E 是的中点,,设过点E 、F 、K的平面与平面ABCD 的交线为,则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延长KE ,交CD 延长线于点M ,延长KF ,交CB 延长线于点N ,连结MN ,则MN 是过点E 、F 、K 的平面与平面ABCD 的交线,,是直线与直线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设,是的中点,,,,,,,即,,解得,,,,.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正切值为4,故选D .10.【福建省闽侯六中2018届上学期期末】在菱形ABCD 中,,将ABD ∆折起到PBD ∆的位置,若三棱锥P BCD -,则二面角P BD C --的正弦值为( )A.13 B. 12C. D.【答案】C【解析】设菱形对角线交点为O ,则POC ∠为二面角P BD C --的平面角设外接球1O 半径为R ,则所以,选C11.【2019届西安市一质检】已知,,在球的球面上,,,,直线与截面所成的角为,则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到求得,由勾股定理得为直角,∴中点即所在小圆的圆心, ∴平面,且小圆半径为1,又直线与截面所成的角为,∴在直角三角形中,球的半径为,∴球的表面积为,故选D.12.【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一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 E , F 分别是AB , BC 的中点, G 是EF 的中点,沿DE , EF , FD 将正方形折起,使A , B , C 重合于点P ,构成四面体,则在四面体P DEF -中,给出下列结论:①PD ⊥平面PEF ;②PD EF ⊥;③DG ⊥平面PEF ;④DF PE ⊥;⑤平面PDE ⊥平面PDF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②④⑤ 【答案】C【解析】 如图所示,因为,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所以BD EF ⊥,因为,所以折叠后,所以DP ⊥平面PEF ,所以①正确的;由DP ⊥平面PEF , EF ⊂平面PEF ,所以DP EF ⊥,所以②正确的; 由DP ⊥平面PEF ,根据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 所以DG ⊥平面PEF 是不正确的,所以③不正确; 由,可得PE ⊥平面DPF ,又DF ⊂平面DPF ,所以PE DF ⊥,所以④正确的;由PE ⊥平面DPF ,又PE ⊂平面PDE ,所以平面PDE ⊥平面DPF ,所以⑤是正确的,综上可知,正确的结论序号为①②④⑤,故选C.13.【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综合测试(二)】如图是一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其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E,F分别为P A,PD的中点,在此几何体中,给出下面4个结论:直线BE与直线CF异面;直线BE与直线AF异面;直线平面PBC;平面平面P AD.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C【解析】将平面展开图还原后可得立体图形如图所示:①为中点,又四边形为矩形,四点共面,直线与共面,不是异面直线,即①错误②平面,平面,,平面,直线与直线为异面直线,即②正确③,平面,平面,平面,即③正确④假设平面平面,即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作,垂足为,可得平面,但实际无法证得平面,故假设不成立,即④错误,故选14.【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上学期期末】在斜三棱柱中,侧棱1AA ⊥平面11AB C ,且11AB C ∆为等边三角形,,则直线AB 与平面11B C CB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3 B. 2 C.4 D. 2【答案】D【解析】取11B C 得中点D ,连接,AD BD1AA ⊥平面11AB C , 11//,AA BB ∴ 1B B ⊥平面11AB C 所以1B B AD ⊥,又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1C B AD ⊥ ,又,所以AD ⊥平面11,B C CB ,所以ABD ∠为直线AB 与平面11B C CB 所成角,又,,故选D.15.【2019届江西省红色七校二联考】如图,单位正方体的对角面上存在一动点,过点作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与正方体表面相交于两点.则的面积最大值为 ( )A.B.C.D.【答案】A【解析】连接,则当M,N在正方体侧面上(非棱上)运动时,分别过M,N作M⊥面,N⊥面,则MN=,此时面积小于的面积,故当MN在面上时,面积最大,当M∈,设则MN=BM=MN=为等腰三角形,底边MN上的高为,的面积为≤,当x=1时取等;同理当M∈, 设, 则MN=BM=MN=为等腰三角形,底边MN上的高为,的面积为,令f(x)==4x()≥0,故f(x)单调递增,当x=1 取最大值为,故选:A16.【百校联盟2018届TOP20三月联考(全国II卷)】如图:AB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PA,PB是圆锥的两种母线,P'为底面圆的中心,过PB的中点D作平行于PA的平面α,使得平面α与底面圆的交线长为4,沿圆锥侧面连接A点和D点,当曲线段AD时,则该圆锥的外接球(圆锥的底面圆周及顶点均在球面上)的半径为()A. B. C. 2 D. 4【答案】D【解析】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α与底面圆的交线一定经过底面圆心P ',所以底面圆的半径为2,设圆锥的侧面展开后的扇形圆心角为2θ,如图,曲线段AD 的最小值为线段AD ,所以,所以,所以θ60=︒,因为底面圆的周长为4π,所以母线长为6, PP '=PP '所在直线上,设球心为O ,半径为R ,所以,所以,所以4R =,故选D.17.【2019届河北省唐山市一模】已知圆锥的顶点和底面圆周都在半径为 2 的球面上,且圆锥的母线长为 2,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 【答案】【解析】如图,圆锥的母线长,球的半径,∴为等边三角形,又∵,∴,,∴圆锥的侧面积为,故答案为.18.【广西2018届二模】在等腰三角形中,,,将它沿边上的高翻折,使为正三角形,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翻折后所得的四面体ABCD的直观图如图所示,易知AD⊥平面BCD,AD=,BD=BC=CD=3,设△BCD的重心为G,则DG=.则外接球的半径,从而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9.【2019届广东省模拟(一)】已知在三棱锥P﹣ABC中,PA=4,AC=,PB=BC=,PA⊥平面PBC,则三棱锥P﹣ABC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已知PA⊥面PBC,且PA=4,PB=,AC=,由勾股定理得AB=,PC=,所以,△PBC为等边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S△PBC×PA=×××4=,表面积,设内切球半径为r,利用体积相等,即,所以=×,所以r=,所以三棱锥P﹣ABC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4π×= .20.【安徽省安庆一中等五省六校2018届上学期期末】如图1,在矩形ABCD中,2BC=,AB=,1∆沿AE折起,使折后平面DAE⊥平面ABCE,则异面直线AE和DB E是DC的中点;如图2,将D A 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学-科网【答案】6∴BO =,同理可得, OF = 又∵平面DAE ⊥平面ABCE ,平面DAE ⋂平面, DO ⊂平面DAE∴DO ⊥平面ABCE ∵BO ⊂平面ABCE ∴DO BO ⊥∴,即BD =同理可得, DF =又∵∴在DBF ∆中,∵两直线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2π⎡⎤⎢⎥⎣⎦∴异面直线AE 和DB21. 【2019届山东省潍坊市一模】如图,矩形中,为的中点,将沿直线翻折成,连结,为的中点,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所有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①存在某个位置,使得;②翻折过程中,的长是定值;③若,则;④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答案】②④【解析】对于①:如图1,取AD中点E,连接EC交MD与F,则NE∥AB1,NF∥MB1,如果CN⊥AB1,可得到EN⊥NF,又EN⊥CN,且三线NE,NF,NC共面共点,不可能,故①错.对于②:如图1,可得由∠NEC=∠MAB1(定值),NE AB1(定值),AM=EC(定值),由余弦定理可得NC2=NE2+EC2﹣2NE•EC•cos∠NEC,所以NC是定值,故②正确.对于③:如图2,取AM中点O,连接B1O,DO,易得AM⊥面ODB1,即可得OD⊥AM,从而AD=MD,显然不成立,可得③不正确.对于④:当平面B1AM⊥平面AMD时,三棱锥B1﹣AMD的体积最大,易得AD中点H就是三棱锥B1﹣AMD 的外接球的球心,球半径为1,表面积是4π.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④.22.【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七中二诊】已知,两点都在以为直径的球的表面上,,,,若球的体积为,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得三棱锥P-ABC,其中,过A作AD//BC,过B作BD//AC,AD、BD交于D,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由得平面PAB,即,因此可得平面ACBD,即,计算可得,因此,即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二质检】已知半径为4的球面上有两点,,,球心为,若球面上的动点满足二面角的大小为,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_______.【答案】【解析】设所在截面圆的圆心为,中点为,连接,OA=OB,所以,OD⊥AB,同理O 1D⊥AB,所以,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所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由cos60º=,得,由勾股定理,得:,因为O1到A、B、C三的距离相等,所以,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在直线上,设四面体外接球半径为,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即,解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基础型) 判断与空间位置关系有关命题真假的3种方法(1)借助空间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判断.(2)借助于反证法,当从正面入手较难时,可利用反证法,推出与题设或公认的结论相矛盾的命题,进而作出判断.(3)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模型、四面体模型等模型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结合有关定理,进行肯定或否定.[考法全练]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 )A.A1E⊥DC1B.A1E⊥BDC.A1E⊥BC1D.A1E⊥AC解析:选C.A1B1⊥平面BCC1B1,BC1⊂平面BCC1B1,所以A1B1⊥BC1,又BC1⊥B1C,且B1C ∩A1B1=B1,所以BC1⊥平面A1B1CD,又A1E⊂平面A1B1CD,所以BC1⊥A1E.故选C.2.已知直线l和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若l∥α,且l∥β,则α∥βB.若l⊥α,且l⊥β,则α∥βC.若l⊂α,且α⊥β,则l⊥βD.若l∥α,且α∥β,则l∥β解析:选B.对于A,若l∥α,且l∥β,则α∥β或α与β相交,所以A错;因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所以B正确;对于C,若l⊂α,且α⊥β,则l与β相交或l∥β或l⊂β,所以C错;对于D,若l∥α,且α∥β,则l∥β或l⊂β,所以D错.故选B.3.(2018·惠州第二次调研)设l,m,n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为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若l⊥α,则l与α相交;②若m⊂α,n⊂α,l⊥m,l⊥n,则l⊥α;③若l∥m,m∥n,l⊥α,则n⊥α;④若l∥m,m⊥α,n⊥α,则l∥n.A.1 B.2C.3 D.4解析:选C.对于①,若l⊥α,则l与α不可能平行,l也不可能在α内,所以l与α相交,①正确;对于②,若m⊂α,n⊂α,l⊥m,l⊥n,则有可能是l⊂α,故②错误;对于③,若l∥m,m∥n,则l∥n,又l⊥α,所以n⊥α,故③正确;对于④,因为m⊥α,n⊥α,所以m∥n,又l∥m,所以l∥n,故④正确.选C.4.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解析:对于命题①,可运用长方体举反例证明其错误:如图,不妨设AA′为直线m,CD 为直线n,ABCD所在的平面为α,ABC′D′所在的平面为β,显然这些直线和平面满足题目条件,但α⊥β不成立.命题②正确,证明如下:设过直线n的某平面与平面α相交于直线l,则l∥n,由m⊥α知m⊥l,从而m⊥n,结论正确.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命题③正确.由平行的传递性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命题④正确.答案:②③④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综合型)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α,a⊂β,α∩β=b⇒a∥b.(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β,b⊂β,a∩b=P,a∥α,b∥α⇒α∥β.(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α∩γ=a,β∩γ=b⇒a∥b.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α,n⊂α,m∩n=P,l⊥m,l⊥n⇒l⊥α.(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a⊥α,b⊥α⇒a∥b.(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α,a⊥l⇒a⊥β.[典型例题]由四棱柱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C1­B1CD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为AC与BD的交点,E为AD的中点,A1E⊥平面ABCD.(1)证明:A1O∥平面B1CD1;(2)设M是OD的中点,证明:平面A1EM⊥平面B1CD1.【证明】(1)取B1D1的中点O1,连接CO1,A1O1,由于ABCD­A1B1C1D1为四棱柱,所以A1O1∥OC,A1O1=OC,因此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O∥O1C.又O1C⊂平面B1CD1,A1O⊄平面B1CD1,所以A1O∥平面B1CD1.(2)因为AC ⊥BD ,E ,M 分别为AD 和OD 的中点, 所以EM ⊥BD .又A 1E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所以A 1E ⊥BD . 因为B 1D 1∥BD ,所以EM ⊥B 1D 1,A 1E ⊥B 1D 1.又A 1E ,EM ⊂平面A 1EM ,A 1E ∩EM =E , 所以B 1D 1⊥平面A 1EM .又B 1D 1⊂平面B 1CD 1,所以平面A 1EM ⊥平面B 1CD 1.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化空间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主要思想是转化,即通过判定、性质定理将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相互转化.[对点训练]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B ⊥平面ABCD ,AD ∥BC ,PA ⊥AB ,CD ⊥AD ,BC =CD =12AD ,E 为AD 的中点.(1)求证:PA ⊥CD .(2)求证:平面PBD ⊥平面PAB .证明:(1)因为平面PAB ⊥平面ABCD ,平面PAB ∩平面ABCD =AB , 又因为PA ⊥AB ,所以PA ⊥平面ABCD .则PA ⊥CD .(2)由已知,BC ∥ED ,且BC =ED ,所以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 又CD ⊥AD ,BC =CD ,所以四边形BCDE 是正方形,连接CE (图略),所以BD ⊥CE , 又因为BC ∥AE ,BC =AE , 所以四边形ABC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E ∥AB ,则BD ⊥AB . 由(1)知PA ⊥平面ABCD , 所以PA ⊥BD ,又因为PA ∩AB =A ,则BD ⊥平面PAB , 且BD ⊂平面PBD ,所以平面PBD ⊥平面PAB .2.如图,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点D ,D 1分别为AC ,A 1C 1上的点.(1)当A 1D 1D 1C 1等于何值时,BC 1∥平面AB 1D 1? (2)若平面BC 1D ∥平面AB 1D 1,求AD DC的值.解:(1)如图,取D 1为线段A 1C 1的中点,此时A 1D 1D 1C 1=1, 连接A 1B 交AB 1于点O ,连接OD 1.由棱柱的性质,知四边形A 1ABB 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点O 为A 1B 的中点.在△A 1BC 1中,点O ,D 1分别为A 1B ,A 1C 1的中点, 所以OD 1∥BC 1.又因为OD 1⊂平面AB 1D 1,BC 1⊄平面AB 1D 1, 所以BC 1∥平面AB 1D 1. 所以当A 1D 1D 1C 1=1时,BC 1∥平面AB 1D 1. (2)由已知,平面BC 1D ∥平面AB 1D 1, 且平面A 1BC 1∩平面BDC 1=BC 1, 平面A 1BC 1∩平面AB 1D 1=D 1O . 因此BC 1∥D 1O ,同理AD 1∥DC 1. 因为A 1D 1D 1C 1=A 1O OB ,A 1D 1D 1C 1=DC AD. 又因为A 1O OB =1,所以DC AD =1,即ADDC=1.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综合型)[典型例题]如图①,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DC =90°,AB =BC .把△BAC 沿AC 折起到△PAC 的位置,使得P 点在平面ADC 上的正投影O 恰好落在线段AC 上,如图②所示,点E ,F 分别为棱PC ,CD 的中点.(1)求证:平面OEF ∥平面PAD ; (2)求证:CD ⊥平面POF ;(3)若AD =3,CD =4,AB =5,求三棱锥E ­CFO 的体积.【解】 (1)证明:因为点P 在平面ADC 上的正投影O 恰好落在线段AC 上, 所以PO ⊥平面ADC ,所以PO ⊥AC .由题意知O 是AC 的中点,又点E 是PC 的中点, 所以OE ∥PA ,又OE ⊄平面PAD ,PA ⊂平面PAD , 所以OE ∥平面PAD .同理,OF ∥平面PAD . 又OE ∩OF =O ,OE ,OF ⊂平面OEF , 所以平面OEF ∥平面PAD . (2)证明:因为OF ∥AD ,AD ⊥CD , 所以OF ⊥CD .又PO ⊥平面ADC ,CD ⊂平面ADC , 所以PO ⊥CD .又OF ∩PO =O ,所以CD ⊥平面POF . (3)因为∠ADC =90°,AD =3,CD =4, 所以S △ACD =12×3×4=6,而点O ,F 分别是AC ,CD 的中点, 所以S △CFO =14S △ACD =32,由题意可知△ACP 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OP =523,即点P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523,又E 为PC 的中点,所以E 到平面CFO 的距离为543,故V E ­CFO =13×32×543=583.平面图形折叠问题的求解方法(1)解决与折叠有关的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折叠前后的变化量和不变量,一般情况下,线段的长度是不变量,而位置关系往往会发生变化,抓住不变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在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折叠前后的图形,既要分析折叠后的图形,也要分析折叠前的图形.[对点训练]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AD =π2,AB =BC =12AD =a ,E 是AD 的中点,O 是AC 与BE 的交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图2中△A 1BE 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 1­BCDE .(1)证明:CD ⊥平面A 1OC ;(2)当平面A 1BE ⊥平面BCDE 时,四棱锥A 1­BCDE 的体积为362,求a 的值. 解:(1)证明:在图1中,因为AB =BC =12AD =a ,E 是AD 的中点,∠BAD =π2,所以BE ⊥AC .即在图2中,BE ⊥A 1O ,BE ⊥OC , 从而BE ⊥平面A 1OC , 又CD ∥BE , 所以CD ⊥平面A 1OC .(2)由已知,平面A 1BE ⊥平面BCDE , 且平面A 1BE ∩平面BCDE =BE , 又由(1)知,A 1O ⊥BE , 所以A 1O ⊥平面BCDE , 即A 1O 是四棱锥A 1­BCDE 的高. 由图1知,A 1O =22AB =22a ,平行四边形BCDE 的面积S =BE ·OC =a 2. 从而四棱锥A 1­BCDE 的体积为V =13×S ×A 1O =13×a 2×22a =26a 3, 由26a 3=362,得a =6.一、选择题1.设α为平面,a、b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α,b∥α,则a∥bB.若a⊥α,a∥b,则b⊥αC.若a⊥α,a⊥b,则b∥αD.若a∥α,a⊥b,则b⊥α解析:选B.若a∥α,b∥α,则a与b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错误;易知B正确;若a⊥α,a⊥b,则b∥α或b⊂α,故C错误;若a∥α,a⊥b,则b∥α或b⊂α或b 与α相交,故D错误.故选B.2.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l∥α,l∥β,则α∥βB.若l∥α,l⊥β,则α⊥βC.若α⊥β,l⊥α,则l∥βD.若α⊥β,l∥α,则l⊥β解析:选B.对于A,若l∥α,l∥β,则α∥β或α与β相交,故A错;易知B正确;对于C,若α⊥β,l⊥α,则l∥β或l⊂β,故C错;对于D,若α⊥β,l∥α,则l与β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D错.故选B.3.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若AB=CB,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面ABC⊥平面ABDB.平面ABD⊥平面BCDC.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CD⊥平面BDED.平面ABC⊥平面ACD,且平面ACD⊥平面BDE解析:选C.因为AB=CB,且E是AC的中点,所以BE⊥AC,同理,DE⊥AC,由于DE∩BE =E,于是AC⊥平面BDE.因为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DE.又AC⊂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BDE.故选C.4.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四个命题:①若α∩β=m,n⊂α,n⊥m,则α⊥β;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m∥α,n∥β,m∥n,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B.两个平面斜交时也会出现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于两个平面的交线的情况,①不正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正确;当两个平面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垂直时,它们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故③正确;当两个平面相交时,分别与两个平面平行的直线也平行,故④不正确.5.(2018·高考全国卷Ⅱ)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1,AA 1=3,则异面直线AD 1与D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5B.56C.55D.22解析:选C.如图,连接BD 1,交DB 1于O ,取AB 的中点M ,连接DM ,OM ,易知O 为BD 1的中点,所以AD 1∥OM ,则∠MOD 为异面直线AD 1与DB 1所成角.因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1,AA 1=3,AD 1=AD 2+DD 21=2,DM =AD 2+⎝ ⎛⎭⎪⎫12AB 2=52,DB 1=AB 2+AD 2+DD 21=5,所以OM =12AD 1=1,OD =12DB 1=52,于是在△DMO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MOD =12+⎝ ⎛⎭⎪⎫522-⎝ ⎛⎭⎪⎫5222×1×52=55,即异面直线AD 1与D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5,故选C. 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BC =1,将△ACD 沿AC 折起,使得D 折起后的位置为D 1,且D 1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恰好落在AB 上,在四面体D 1ABC 的四个面中,有n 对平面相互垂直,则n 等于( )A .2B .3C .4D .5解析:选B.如图,设D 1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为E ,连接D 1E ,则D 1E ⊥平面ABC ,因为D 1E ⊂平面ABD 1, 所以平面ABD 1⊥平面ABC .因为D 1E ⊥平面ABC ,BC ⊂平面ABC , 所以D 1E ⊥BC ,又AB ⊥BC ,D1E ∩AB =E , 所以BC ⊥平面ABD 1, 又BC ⊂平面BCD 1, 所以平面BCD 1⊥平面ABD 1,因为BC ⊥平面ABD 1,AD 1⊂平面ABD 1, 所以BC ⊥AD 1,又CD 1⊥AD 1,BC ∩CD 1=C , 所以AD 1⊥平面BCD 1,又AD 1⊂平面ACD 1, 所以平面ACD 1⊥平面BCD 1.所以共有3对平面互相垂直.故选B. 二、填空题7.(2018·广州调研)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点M 为CC 1的中点,点N 为线段DD 1上靠近D 1的三等分点,平面BMN 交AA 1于点Q ,则线段AQ 的长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在线段DD 1上靠近点D 处取一点T ,使得DT =13,因为N 是线段DD 1上靠近D 1的三等分点,故D 1N =23,故NT =2-13-23=1,因为M 为CC 1的中点,故CM =1,连接TC ,由NT ∥CM ,且CM =NT =1,知四边形CMNT 为平行四边形,故CT ∥MN ,同理在AA 1上靠近A 处取一点Q ′,使得AQ ′=13,连接BQ ′,TQ ′,则有BQ ′∥CT ∥MN ,故BQ ′与MN 共面,即Q ′与Q 重合,故AQ =13.答案:138.如图,∠ACB =90°,DA ⊥平面ABC ,AE ⊥DB 交DB 于点E ,AF ⊥DC 交DC 于点F ,且AD =AB =2,则三棱锥D ­AEF 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DA ⊥平面ABC ,所以DA ⊥BC ,又BC ⊥AC ,DA ∩AC =A ,所以BC ⊥平面ADC ,所以BC ⊥AF .又AF ⊥CD ,BC ∩CD =C ,所以AF ⊥平面DCB ,所以AF ⊥EF ,AF ⊥DB .又DB ⊥AE ,AE ∩AF =A ,所以DB ⊥平面AEF ,所以DE 为三棱锥D ­AEF 的高.因为A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斜边上的高,所以AE =2,设AF =a ,FE =b ,则△AEF 的面积S =12ab ≤12·a 2+b 22=12×22=12,所以三棱锥D ­AEF 的体积V ≤13×12×2=26(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答案:269.(2018·昆明调研)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D =4,AA 1=2.过点A 1作平面α与AB ,AD 分别交于M ,N 两点,若AA 1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45°,则截面A 1MN 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如图,过点A 作AE ⊥MN ,连接A 1E ,因为A 1A ⊥平面ABCD ,所以A 1A ⊥MN ,所以MN ⊥平面A 1AE ,所以A 1E ⊥MN ,平面A 1AE ⊥平面A 1MN ,所以∠AA 1E 为AA 1与平面A 1MN 所成的角,所以∠AA 1E =45°,在Rt △A 1AE 中,因为AA 1=2,所以AE =2,A 1E =22,在Rt △MAN 中,由射影定理得ME ·EN =AE 2=4,由基本不等式得MN =ME +EN ≥2ME ·EN =4,当且仅当ME =EN ,即E 为MN 的中点时等号成立,所以截面A 1MN 面积的最小值为12×4×22=4 2. 答案:4 2三、解答题10.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求证:(1)EF ∥平面ABC ;(2)AD ⊥AC .证明:(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所以EF ∥AB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BC ⊂平面BCD 且BC ⊥BD ,所以BC ⊥平面ABD .因为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又因为AB ⊥AD ,BC ∩AB =B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AD ⊥平面ABC .又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11.如图所示,已知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D 为等边三角形,AD =DE =2AB ,F 为CD 的中点.求证:(1)AF ∥平面BCE ;(2)平面BCE ⊥平面CDE .证明:(1)如图,取CE 的中点G ,连接FG ,BG .因为F 为CD 的中点,所以GF ∥DE 且GF =12DE . 因为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所以AB ∥DE ,所以GF ∥AB .又因为AB =12DE ,所以GF =AB . 所以四边形GFAB 为平行四边形,则AF ∥BG .因为AF ⊄平面BCE ,BG ⊂平面BCE ,所以AF ∥平面BCE .(2)因为△ACD 为等边三角形,F 为CD 的中点,所以AF ⊥CD .因为DE ⊥平面ACD ,AF ⊂平面ACD ,所以DE ⊥AF .又CD ∩DE =D ,所以AF ⊥平面CDE .因为BG ∥AF ,所以BG ⊥平面CDE .又因为BG ⊂平面BCE ,所以平面BCE ⊥平面CDE .12.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BD ⊥DC ,点E 是BC 边的中点,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连接AE ,AC ,DE ,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1)求证:AB ⊥平面ADC ;(2)若AD =1,AC 与其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求点B 到平面ADE 的距离.解:(1)证明: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又DC ⊥BD ,DC ⊂平面BCD ,所以DC ⊥平面ABD .因为AB ⊂平面ABD ,所以DC ⊥AB .又因为折叠前后均有AD ⊥AB ,且DC ∩AD =D ,所以AB ⊥平面ADC .(2)由(1)知DC ⊥平面ABD ,所以AC 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为AD ,即∠CAD 为AC 与其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所成的角.依题意知tan ∠CAD =DC AD =6,因为AD =1,所以DC = 6.设AB =x (x >0),则BD =x 2+1,易知△ABD ∽△DCB ,所以AB AD =DC BD, 即x 1=6x 2+1,解得x =2, 故AB =2,BD =3,BC =3.由于AB ⊥平面ADC ,所以AB ⊥AC ,又E 为BC 的中点,所以由平面几何知识得AE =BC 2=32, 同理DE =BC 2=32, 所以S △ADE =12×1× ⎝ ⎛⎭⎪⎫322-⎝ ⎛⎭⎪⎫122=22. 因为DC ⊥平面ABD ,所以V A ­BCD =13CD ·S △ABD =33. 设点B 到平面ADE 的距离为d ,则13d ·S △ADE =V B ­ADE =V A ­BDE =12V A ­BCD =36, 所以d =62,即点B 到平面ADE 的距离为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