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练习新人教A

合集下载

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ADE与四边形DECB的面积之比为 1∶3 .
SADE 1 , 解:因为DE∥BC,所以△ADE∽△ABC,所以 SABD 2
1 3 所以SADE SABC , SDECB SABC , 4 4 SADE 1 所以 . S DECB 3
2
4.如图,Rt△ABC中,∠C=90°,CD是斜边上的高,AC=5, BC=8,则S△CDA∶S△CDB等于(
点评
比例求值,求面积,求线段长,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
体,它们可以互为条件,以相似三角形为核心,有时借助平行线分 线段成比例定理,演绎出众多题型和方法.
【变式迁移】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EB=1∶2,若△AEF的面 积等于6cm2,则△ADF的面积等于 18 cm2.
解:由题意得△AEF与△CDF为相似三角形,又AE∶CD=1∶3, 由△AEF的面积为6cm2得△CDF的面积为54cm2, 又S△ADF∶S△CDF=1∶3,所以S△ADF=18cm2.
解:因为AD⊥BC,所以△ADB是直角三角形, 又DE⊥AB,由射影定理,AD2=AE·AB, 同理可得,AD2=AF·AC,
AE AC 3 . 所以AE·AB=AF·AC,所以 AF AB 4
拓展练习1:如图,在RtABC中,AF 是斜边BC上的 高线,且BD DC FC 1,则AC
图5
B
图4
C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 推论2
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符号语言: ∵在梯形ABCD,AD∥EF∥BC,AE=EB ∴DF=FC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
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符号语言 ∵△ABC中,EF∥BC,AE=EB ∴AF=FC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4-1)配套课件第一讲 1.3 第一课时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4-1)配套课件第一讲 1.3 第一课时

证明:如图,连接 PC,在△ABC 中,
∵AB=AC,点 D 为 BC 中点, ∴AD 垂直平分 BC. ∴PB=PC,∠1=∠2. ∵AB=AC,
栏 目 链 接
∴∠ABC=∠ACB. ∴∠ABC-∠1=∠ACB-∠2, ∴∠3=∠4. ∵CF∥AB, ∴∠3=∠F.∴∠4=∠F. 又∵∠EPC=∠CPF. ∴△PCE∽△PFC. PC PF ∴PE=PC. ∴PC2=PE· PF. ∵PC=PB, ∴PB2=PE· PF.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1.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第一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栏 目 链 接
1.掌握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能应用三角形相似解决有关问题.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1.相似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 对应边的比值 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
栏 目 链 接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DF∥BC∥GE,AF=FG=BG,则△ADF、 △AEG、△ACB 的相似比为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答案:1∶2∶3
题型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例2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 中,AB=AC,∠A=36° ,
BD 是∠B 的角平分线,试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关系证明: AD2=AC· CD.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定义法.即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 形. 2.平行法.即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 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定理法. (1)判定定理 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判定定理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 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

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了解三角形相似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会证明三角形相似,并能解决有关问题.1.相似三角形(1)定义:对应角____,对应边成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______的比值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2)记法:两个三角形相似,用符号“∽”表示,例如△ABC与△A′B′C′相似,记作△ABC∽△A′B′C′.①三角形相似与三角形全等不同,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但相似三角形不一定全等.②三角形相似定义中的“对应边成比例”是三组对应边分别成比例.③相似三角形对应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相应的位置上,这一点与全等三角形是一致的;例如△ABC和△DEF相似,若点A与点E对应,点B与点F对应,点C与点D对应,则记为△ABC∽△EF D.【做一做1】已知△ABC∽△A′B′C′,下列选项中的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 A.∠B=∠B′ B.∠A=∠C′C.ABA′B′=BCB′C′D.ABA′B′=ACA′C′2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三种基本图形(1)平行线型:(2)相交线型:(3)旋转型:【做一做2-1】如图所示,在△ABC 中,FD ∥GE ∥BC ,则与△AFD 相似的三角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 D .4个【做一做2-2】如图所示,DE 与BC 不平行,当AB AC=__________时,△ABC ∽△AE D .3.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____对应相等,那么它们相似; (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成____,那么它们相似.(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____和一条____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与原三角形相似. 在证明直角三角形相似时,要特别注意利用直角这一条件. 【做一做3】在△ABC 和△A ′B ′C ′中,∠A =∠A ′=90°,AB A ′B ′=BCB ′C ′,∠B =35°,则∠C ′=__________.答案:1.(1)相等 比例 对应边【做一做1】B 很明显选项A ,C ,D 均成立.因为∠A 和∠C ′不是对应角,所以∠A =∠C ′不一定成立.2.相交 相似 相等 相似 比例 相等 比例 第三边 比例 【做一做2-1】B ∵ FD ∥GE ∥BC , ∴△AFD ∽△AGE ∽△ABC ,故与△AFD 相似的三角形有2个.【做一做2-2】AE AD△ABC 与△ADE 有一个公共角∠A ,当夹∠A 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即AB AC =AEAD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1)锐角 (2)比例 (3)斜边 直角 【做一做3】55° ∵∠A =∠A ′=90°, ∴△ABC 和△A ′B ′C ′均是直角三角形.又AB A ′B ′=BCB ′C ′,∴△ABC ∽△A ′B ′C ′. ∴∠C ′=∠C ,又∠B =35°,∴∠C =90°-∠B =90°-35°=55°,∴∠C ′=55°.同一法证明几何问题剖析:当直接证明一个几何问题比较困难时,往往采用间接证明的方法.“同一法”就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应用同一法证明问题时,往往先作出一个满足命题结论的图形,然后证明图形符合命题的已知条件,确定所作图形与题设条件所指的图形相同,从而证明命题成立.例如,如图所示,已知PQ ,T R 为⊙O 的切线,P ,R 为切点,PQ ∥R T.证明PR 为⊙O 的直径.证明:如图,延长PO 交R T 于点R ′,∵PO ⊥PQ ,∴PR ′⊥PQ .∵PQ ∥RT ,∴PR ′⊥RT ,即OR ′⊥RT . 又∵TR 为⊙O 的切线,R 为切点, ∴OR ⊥RT ,∴点R ′与点R 重合, ∴PR 为⊙O 的直径.由上例可以看出,同一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步骤:(1)先作出一个符合结论的图形,然后推证出所作的图形符合已知条件;(2)根据唯一性,证明所作出的图形与已知的图形是全等的或重合的;(3)说明已知图形符合结论.题型一 判定三角形相似 【例题1】如图,已知AB AD =BC DE =ACAE,求证:△ABD ∽△ACE .分析:由于已知AB AD =AC AE ,得AB AC =ADAE,则要证明△ABD ∽△ACE ,只需证明∠DAB =∠EAC 即可.反思:(1)本题中,∠DAB 与∠EAC 的相等关系不易直接找到,这里用∠BAC =∠EAD ,在∠BAC 和∠EAD 中分别减去同一个角∠DAC ,间接证明.(2)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关键是分析已知哪些边对应成比例,哪些角对应相等,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还缺少什么条件就能推导出结论.题型二 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例题2】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BC 上的点,且BP =3PC ,Q 是CD 的中点,求证:△ADQ ∽△QCP .分析:由于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且已知条件是线段间的关系,故考虑证明对应边成比例,即只需证明AD QC =DQCP即可. 反思: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很多,既可根据一般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判定,又有其独特的判定方法,在求证、识别的过程中,可由已知条件结合图形特征,确定合适的方法.题型三 证明线段成比例【例题3】如图,在△ABC 中,∠ABC =2∠C ,BD 平分∠ABC ,求证:AB AC =CDBC.分析:所要证明的等式中的四条线段AB ,AC ,CD ,BC 分别在△ABC 和△BCD 中,但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由题意可得BD =CD ,这样AB ,AC ,BD ,BC 分别在△ABC 和△ABD 中,只需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反思:证明线段成比例,常把等式中的四条线段分别看成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再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若这四条线段不能分别看成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则利用相等线段进行转化,如本题中把CD 转化为B D .题型四 证明两直线平行【例题4】如图,△ABC 中,D 是BC 的中点,M 是AD 上一点,BM ,CM 的延长线分别交AC ,AB 于F ,E 两点.求证:EF ∥B C .分析:要证明EF ∥BC ,想通过角之间的关系达到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要利用成比例线段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图中又没有平行条件,因此要设法作出平行线,以便利用判定定理.在作平行线时,要充分考虑到中点D 的应用.反思:常利用引理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如本题中的三种证法,其关键是证明其对应线段成比例,这样又转化为证明线段成比例,其证明方法有:利用中间量,如本题证法一;转化为线段成比例,如本题证法二;既用中间量,又转化为线段成比例,如本题证法三.答案:【例题1】证明:因为AB AD =BC DE =ACAE,所以△ABC ∽△ADE .所以∠BAC =∠EAD ,∠BAC -∠DAC =∠EAD -∠DAC ,即∠DAB =∠EAC . 又AB AD =AC AE ,即AB AC =ADAE,所以△ABD ∽△ACE . 【例题2】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Q 是CD 的中点,∴AD QC =2.∵BP PC =3,∴BCPC =4.又BC =2DQ ,∴DQCP=2.在△ADQ 和△QCP 中, AD QC =DQCP=2,∠C =∠D =90°, ∴△ADQ ∽△QCP .【例题3】证明:∵ BD 平分∠ABC ,∴∠DBC =∠DBA =12∠ABC ,又∠ABC =2∠C ,∴∠DBA =∠DBC =∠C , ∴BD =CD .在△ABD 和△ACB 中, ∠A =∠A ,∠DBA =∠C ,∴△ABD ∽△ACB ,∴AB AC =BD BC ,∴AB AC =CDBC.【例题4】证法一:延长AD 至G ,使DG =MD ,连接BG ,CG ,如下图所示.∵BD =DC ,MD =DG ,∴四边形BGCM 为平行四边形.∴EC ∥BG ,FB ∥CG .∴AE AM AB AG =,AF AMAC AG =, ∴AE AF AB AC=.∴EF ∥BC . 证法二: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与BF ,CE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G ,H 两点,如图所示.∵AH ∥DC ,AG ∥BD , ∴AH DC =AM MD ,AG BD =AM MD ,∴AH DC =AGBD .∵BD =DC ,∴AH =AG .∵HG ∥BC ,∴AE EB =AH BC ,AF FC =AGBC .∵AH =AG ,∴AE EB =AFFC.∴EF ∥BC .证法三:过点M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与AB ,AC 交于G ,H 两点,如下图所示.则GM BD =AM AD ,MH DC =AMAD ,∴GM BD =MH DC. ∵BD =DC ,∴GM =MH .∵GH ∥BC ,∴EM EC =GM BC ,FM FB =MHBC .∵GM =MH ,∴EM EC =FMFB.∴EF ∥BC .1如图所示,在△ABC 中,DE ∥BC ,点F 是BC 上一点,AF 交DE 于G ,则与△ADG 相似的是( )A .△AEGB .△ABFC .△AFCD .△ABC2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垂足为D ,DE ⊥AB ,垂足为E ,则图中与Rt△ADE 相似的三角形个数为( )A .1B .2C .3D .4 3如图所示,∠BAC =∠DCB ,∠CDB =∠ABC =90°,AC =a ,BC =b .则BD =__________(用a ,b 表示).4如图所示,O 是△ABC 内一点,且AB ∥A ′B ′,BC ∥B ′C ′.求证:AC ∥A ′C ′.5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A =36°,BD 是∠ABC 的平分线,求证:AD 2=DC ·A C .答案:1.B 在△ABF 中,DG ∥BF ,则△ADG ∽△ABF .2.D 题图中Rt△CBA ,Rt△CAD ,Rt△ABD ,Rt△DBE 均与Rt△ADE 相似.3.b 2a 由题意,可得△ABC ∽△CDB ,∴AC BC =BC BD,∴BD =BC 2AC =b 2a.4.证明:∵AB ∥A ′B ′,∴OA ′OA =OB ′OB.又∵BC ∥B ′C ′,∴OB ′OB =OC ′OC.∴OA′OA=OC′OC.∴AC∥A′C′.5.分析:有一个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角是72°,而BD是底角的平分线,所以∠CBD=36°,则可推出△ABC∽△BCD,进而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推出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证明:∵∠A=36°,AB=AC,∴∠ABC=∠C=72°.又∵BD平分∠ABC,∴∠ABD=∠CBD=36°.∴AD=BD=BC,且△ABC∽△BCD.∴BC∶AB=CD∶BC.∴BC2=AB·CD.又BC=AD,AB=AC,∴AD2=AC·CD.。

高中数学1-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课件

高中数学1-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课件
BD DE , BC AC
AD AE 等. AB AC
∴BC=6,∴DC=4,∴S△BDE∶S△BCA=DE2∶AC2=1∶9.
答案:(1)∠ADE=∠B(或∠AED=∠C或 AD AE )(答案不唯一)
AB AC
(2)4
1∶9
4.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 中项 ;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 射影 与 斜边 的比例中 项.
答案:(1)3
( 2) 1 m
2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 对应 线段成比例.
(2)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
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 成比例 .
【即时应用】
(1)如图,AD∥BE∥CF,且AB∶BC=2∶3,
则EF∶DF=_______.
定理2
定理3
两边对应 成比例 且夹角 相等 ,两三角形相似.
三边对应 成比例 ,两三角形相似.
(4)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对
应相等
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对应成比例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
相似
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5)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
(2)AC、AB在斜边BC上的射影为DC、DB, 由射影定理得:AC2=CD·BC, AB2=BD·BC, ∴CD∶BD=AC2∶AB2=1∶4. 答案:(1)
9 5
(2)1∶4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方法点睛】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1、推论2是证明线段相等或求线段 长度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在应用这个定理时一定要看清条件 中是否是一组平行线已截得相等的线段,若是就可以用该定理.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张家湾中学 高三 年级 选修4-1 册 数学 学科导学案(学生版)学案编号 1 教师姓名 田 雪执笔 田 雪 审 核班级学生姓名小组第 周第 1 课时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了解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2. 通过习题掌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学习重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学习过程】一、阅读教材P 2-P 4中黑体字 二、新课导学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 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 ,并且等于 三、当堂练习练习1. 如图4-82,已知: △ABC 中, AE =EB , EF//BC ,则练习2. 如图4-81,已知:梯形ABCD 中,AD//BC ,AE =EB ,EF//BC ,则 四、例题分析例1、如图EF ∥BC ,FD ∥AB ,AE=1.8cm,BE=1.2cm,CD=1.4cm .则BD= .例2、如图,梯形ABCD 中,AD//BC ,∠B=60°,AB=BC,E 为AB 的中点,求证:△ECD 为等边三角形。

五、当堂检测1.顺次连结等腰梯形的两底中点和两条对角线的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一定是( ) A.菱形 B.矩形 C.正方形 D.梯形2.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80cm ,如果它的中位线长与腰长相等,它的高是12cm ,则这个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cm 2.ABCDF E学案编号 2 教师姓名 田 雪执笔 田 雪 审 核班 级学生姓名小组第 周第 1 课时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2.通过习题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学习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学习过程】一、阅读教材P 5-P 9中黑体字 二、新课导学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________________-即:两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它们被这组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_______________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分析例1、如上图1,321////l l l ,AM=3,BM=5,CM=4.5,EF=16,则DM= ,EK= ,FK= .例2、如图:DE ∥BC ,AB=15,AC=7,AD=2,求EC.例3、如图2,AB 是斜靠在墙壁上的长梯,梯脚B 距墙80cm ,梯上点D 距墙70cm ,BD 长55cm ,求梯子的长. 四、当堂练习1 .如图,已知:AC ⊥AB ,BD ⊥AB ,AO=78cm ,BO=42cm ,CD=159cm , 则CO= cm , DO= cm .2.如图:BC ∥DE ,AB=15,AC=9,BD=4,求:AE3. 如图,ΔABC 中,点D 为BC 中点,点E 在CA 上,且CE=21EA ,AD ,BE 交于点F ,则AF:FD= .A M C EK F B D l 1 l 2 l 3 图1 ADB ┐ ┐ 图3AB C D FE AO CB D ┐ └ 1题图 AB C D E2题图 B C DE A学案编号 3 教师姓名 田 雪执笔 田 雪 审 核班 级学生姓名小组第 周第 1 课时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理解相似三角形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2.通过习题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学习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学习过程】一、阅读教材P 10-P 18中黑体字 二、新课导学1.相似三角形定义:对应角_________,对应边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_(或相似系数).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AA) (2)(SAS ) (3)(SSS)结论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__________ 结论2: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其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与三角形的第三边_________推论:如果一条直线与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且与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相交,则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________的比、对应___________的比和对应________的比都等于等于 ; (2)相似三角形_______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 . 三、当堂练习1.如图1,已知∠1=∠2,请补充条件: (写三个即可),使得ΔABC ∽ΔADE .2.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分别是12和18,周长较小的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3,则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 .3.如图3,ΔABC 中,∠1=∠B ,则Δ ∽Δ .此时若AD=3,BD=2,则AC= .4.如图1-12,△ABC 中,DE ∥BC ,DF ∥AC ,AE =4,EC =2,BC =8,求BF 和CF 的长.四、例题分析例1、如图,△ABC 是钝角三角形,AD 、BE 、CF 分别是△ABC 的三条高. 求证:AD BC BE AC ∙=∙。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3.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a41a高二41数学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3.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a41a高二41数学



错解∵AD∥BC,∴△AOD∽△COB,∴

1
∵AE= AB,S△AEF=S△ABD-S
2
△ -6
1 2

=
,

2
=S△ABD-6,
四边形 BDFE
故 S△ABD=8.
12/9/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AYIJIE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首页
探究
(tànjiū)一
探究(tànjiū)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其周长之比的平方. (
)
(2)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的外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所得线段(xiànduàn)的比等于相
似比. (
)
(3)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
(4)相似三角形的内切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内切圆的面积比
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
答案(1)√ (2)√ (3)× (4)√
似比的平方.
12/9/2021
第五页,共三十三页。
首页
1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D当堂检测
AYIJIEHUO
ANGTANGJIANCE
2

2
做一做 2 已知△ABC∽△A'B'C','' = 3,△ABC 外接圆的直径为 4,
则△A'B'C'外接圆的直径等于(
A.2
B.3
求证:AB·DK=AC·DH.
分析只需证明△BDH和△CDK相似,△ABH和△ACK相似即可.

高中数学 第1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第3节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

高中数学 第1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第3节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

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后练习新人教A版选修4-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1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3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后练习新人教A版选修4-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1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3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后练习新人教A版选修4-1的全部内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课后练习新人教A版选修4—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如图,AD∥EF∥BC,GH∥AB,则图中与△BOC相似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A.1 B.2C.3 D.4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得△OEF∽△OBC(∵EF∥BC);△CHG∽△CBO(∵HG∥OB);△OAD∽△OBC(∵AD∥BC).故与△BOC相似的三角形有3个.答案: C2.如图,△ABC∽△AED∽△AFG,DE是△ABC的中位线,△ABC与△AFG的相似比是3∶2,则△AED与△AFG的相似比是( )A.3∶4 B.4∶3C.8∶9 D.9∶8解析:因为△ABC与△AFG的相似比是3∶2,故AB∶AF=3∶2,又△ABC与△AED的相似比是2∶1.即AB∶AE=2∶1.故△AED与△AFG的相似比k=AE∶AF=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答案: A3.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AF⊥DE于点O,则错误!等于( )A.25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在Rt△DAO及Rt△DEA中,∠ADO为公共角,∴Rt△DAO∽Rt△DEA,∴错误!=错误!,即错误!=错误!.∵E为AB的中点,∴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答案:D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和4及x,那么x的值的个数为( )A.1个B.2个C.2个以上但有限D.无数个解析: 若3,4为两直角边,则x=5,若4为斜边,则x=42-32=错误!.这两个值都能保证两直角三角形相似.答案: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ABC与△AEF中,AB=AE,BC=EF,∠B=∠E,AB交EF于D,则下列结论:①∠AFC=∠C;②DF=CF;③△ADE∽△FDB;④∠BFD=∠CAF。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互动课堂学案1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互动课堂学案1

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互动课堂重难突破一、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其定义是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对于三角形相似,其中对应边的比值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利用上一节所学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1)定义法,即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当然有了判定定理后,就不用定义判定了,这是因为定义中的条件太多,实际上并不需要。

(2)平行法,即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这就是预备定理.最常用的是判定定理,即①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②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③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在这些判定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判定定理1,即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因为它的条件最容易寻求,实际证明当中,要特别注意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角。

判定定理2则常见于连续两次证明相似时,在第二次使用此定理的情况较多。

对于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除以上方法外,还有其特殊的方法:(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它们相似;(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与另外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在证明直角三角形相似时,要特别注意直角这一隐含条件的利用。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只在大小上有所区别,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之间有很重要的关系,分别是:(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5)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利用这些关系,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求值和证明.四、刨根问底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是完全一样的,相似三角形是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显然,当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的时候,相似三角形就成了全等三角形,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差别呢?探究:鉴于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类似点,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类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研究,下面采用表格的形式对两者作比较: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1对应边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对应角相等对应角相等3对应中线相等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4对应角平分线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5对应高相等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6周长相等周长比等于相似比7面积相等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你可以从两者的对比中发现,当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时,二者完全相同,所以我们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时候,切记从相似比入手即可,涉及线段的比均等于相似比,只有面积的比是相似比的平方.活学巧用【例1】如图1—3-1,△ABC中,∠ACB=90°,CD⊥AB于D,DE⊥AC 于E,那么和△ABC相似但不全等的三角形共有()图-3—1A.1个B.2个C.3个D。

第一讲(三)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

第一讲(三)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

E
AC边上的点, 且DE // BC.由上一节的例
3可知, ADE和ABC对应边成比例.又 B 图1 16
C
由DE // BC可得, ADE B, AED
C,而A是公共角,因此ADE ~ ABC. E
D
探究 如果 D、E交于BA、CA的延长
线上,且DE // BC 图1 17,那么结论是
因此在D、E的变化过程中, ADE的边长在改变,而角的大
小 始 终 不 变.这 说 明, 只 要 两 个 三 角 形 的 三 个对 应 角 相 等,
那么它们就相似.又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0 ,所以只要
两 个 三 角 形 中 有 两 个 对应 角 相 等, 那 么 第 三 个 对 应 角 一 定
是同弧上的圆周角.故ACE ABE .则BCE ABE.
又因为BED CEB,故EBD ~ ECB.因此 EB DB . EC CB
A
D1 D
D2
E1 E E2
B
C
图1 18
探究 沿着"从运动变化中找不变性"的思路,可 以发现 ,在图1 18中,对于 DE 的任意一个位置,
判定定理3 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 三角形的三边 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 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 三 边 对 应 成 比 例, 两 三 角 形 相 似.
已知:图1 25, 在ABC和A`B`C`中,
A`
A`B` B`C` C`A`. AB BC CA 求证 : A`B`C`~ ABC .
交圆于一点E .求证 : EB DB .
EC CB
E
分析 要证 EB DB ,应考虑EB、EC、 EC CB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目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相关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圆柱面的交线、平面与圆锥面的交线、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四个知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目录人教版数学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人教版选修4-4目录第一讲、坐标系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极坐标系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四、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第二讲、参数方程一、曲线的参数方程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四、渐开线与摆线高中数学选修4-5目录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必修、选修什么意思人教版必修1、2、3、4、5为所有学生必修,不分文理,将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和高考的必考内容。

1-1,1-2是选修一系列,文科生必学内容,高考的必考内容。

另外还有两个系列的选修课,理科生必修,高考必修。

考三四系列是选修系列,要根据各省情况选择学习。

高考的时候,你选的每一本书都会有一个问题,你可以从中选择一本。

必修系列和选修系列的区别在于,只有学业水平考试是必修的,而高考是全部。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1.3 相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1.3 相
(1)若它们的周长之和是 120 cm,则这两个三角形的 周长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若它们的面积差是 420 cm2,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 积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80 cm 40 cm (2)560 cm2 140 cm2
5.两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 1∶3,则其外接圆的半 径之比为________,内切圆的周长之比为________.
2.有关边长、面积的计算,若已知三角形相似,可 以直接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但有时需要先证 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迁移探究 1] (改变问法)典例 1 条件不变,试求ABFC. 解:由典例解析知 S△AEF=( m- n)2. 因为△AEF∽△BEC,
所以ABFC2=SS△△BAEECF=(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温馨提示 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定要注意“对 应”:高、中线必须是对应边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必须 是对应角的角平分线,否则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是错误的.
m- m
n)2 ,
所以ABFC=
m- m
n =1-
n m.
[ 迁 移 探 究 2] (改 变 条 件 )将 “S△ DCF = n” 改 为 “DC∶AE=3∶2”,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又如何?
解:因为 AE∥CD,所以△AEF∽△DCF. 又因为 DC∶AE=3∶2, 所以 S△DCF∶S△AEF=9∶4. 因为 AB=DC,所以 AB∶AE=3∶2,
解:因为 AE∥CD,所以△AEF∽△DCF. 因为 AF∥BC,所以△AEF∽△BEC, 所以△BEC∽△DCF. 又 S△BEC=m,S△DCF=n, 所以ECCF2=SS△△DBECCF=mn ,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件新人教A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件新人教A
所以△ABC∽△ACD.
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常用于: (1)计算边长、周长、面积等; (2)用来证明线段成比例、角相等,在进行计算时常 常结合方程的思想进行. 2.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切记从相似比入手即 可,涉及线段的比均等于相似比,只有面积的比是相似 比的平方.
[典例 在▱ABCD 中,E 是 BA 延长线上任一点, EC 交 AD 于 F,已知 S△BCE=m,S△DCF=n.求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
类型 2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等量关系
[典例 2] 如图所示,在梯形 ABCD 中, AD∥BC,AC 与 BD 相交于 E,BF∥CD 交 CA 的延长线于点 F.
求证:EF·AD=EC·BC. 证明:因为 AD∥BC,
所以△ADE∽△CBE,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 中,AC 为 AB, AD 的比例中项,且 AC 平分∠DAB.求证:
(1)△ABC∽△ACD; (2)BC2∶CD2=AB∶AD. 证明:(1)因为 AB∶AC=AC∶AD,
且∠DAC=∠BAC,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知识提炼·梳理]
(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 平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类型 1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互动探究)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1教材用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1教材用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

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相似三角形(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2)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1: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2)判定定理2: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引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3)判定定理3: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在这些判定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判定定理1,即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因为它的条件最容易寻求.在实际证明当中,要特别注意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角.判定定理2则常见于连续两次证明相似时,在证明时第二次使用此定理的情况较多.3.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定理:①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它们相似;②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它们相似.(2)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对于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其他特殊的方法,如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在证明直角三角形相似时,要特别注意直角这一隐含条件的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36°,BD是角平分线,证明:△ABC∽△BCD.已知AB=AC,∠A=36°,所以∠ABC=∠C=72°,而BD是角平分线,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判定定理1.∵∠A=36°,AB=AC,∴∠ABC=∠C=72°.又∵BD平分∠ABC,∴∠ABD=∠CBD=36°.∴∠A=∠CBD.又∵∠C=∠C,∴△ABC∽△BCD.判定两三角形相似,可按下面顺序进行:(1)有平行截线,用预备定理;(2)有一对等角时,①找另一对等角,②找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3)有两对应边成比例时,①找夹角相等,②找第三边对应成比例,③找一对直角.1.如图,D,E分别是AB,AC上的两点,CD与BE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使△ABE和△ACD相似的是( )A.∠B=∠C B.∠ADC=∠AEBC.BE=CD,AB=AC D.AD∶AC=AE∶AB解析:选C 在选项A、B的条件下,两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相等,所以两三角形相似,在D项的条件下,两三角形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故选项A、B、D都能推出两三角形相似.在C项的条件下推不出两三角形相似.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EEB=AFFD,BGGC=DHHC,EH,FG相交于点O.求证:△OEF∽△OHG.证明:如图,连接BD.∵AEEB=AFFD,∴EF∥BD.又∵BG GC =DH HC, ∴GH ∥BD . ∴EF ∥GH .∴∠EFO =∠HGO ,∠OHG =∠OEF . ∴△OEF ∽△OHG .3.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CD 的中点,点F 在BC 上,且CF ∶BC =1∶4,求证:AE EF =ADEC.证明: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a , 则AD =BC =4a ,DE =EC =2a . 因为CF ∶BC =1∶4,所以CF =a , 所以AD EC =4a 2a =2,DE CF =2aa =2, 所以AD EC =DE CF. 又因为∠D =∠C =90°, 所以△ADE ∽△ECF . 所以AE EF =AD EC.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如图,D 为△ABC 的边AB 上一点,过D 点作DE ∥BC ,DF ∥AC ,AF 交DE 于G ,BE 交DF 于H ,连接GH .求证:GH ∥AB .根据此图形的特点可先证比例式GE DE =EHEB成立,再证△EGH ∽△EDB ,由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得∠EHG =∠EBD 即可.∵DE ∥BC , ∴GE FC =AG AF =DG FB ,即GE DG =CFFB.又∵DF ∥AC ,∴EH HB =CFFB. ∴GE DG =EH HB .∴GE ED =EHEB.又∠GEH =∠DEB ,∴△EGH ∽△EDB . ∴∠EHG =∠EBD .∴GH∥AB.不仅可以由平行线得到比例式,也可以根据比例式的成立确定两直线的平行关系.有时用它来证明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4.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F在BA的延长线上,连接CF交AD于点E.(1)求证:△CDE∽△FAE;(2)当E是AD的中点,且BC=2CD时,求证:∠F=∠BCF.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又∵点F在BA的延长线上,∴∠DCF=∠F,∠D=∠FAE.∴△CDE∽△FAE.(2)∵E是AD的中点,∴AE=DE.由△CDE∽△FAE,得CDFA =DE AE.∴CD=FA.∴AB=CD=AF.∴BF=2CD.又∵BC=2CD,∴BC=BF.∴∠F=∠BCF.5.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于D,点E是AC的中点,ED的延长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AC =DF AF.证明:∵E是Rt△ADC斜边AC上的中点,∴AE=EC=ED. ∴∠EDC=∠C=∠BDF.又∵AD⊥BC且∠BAC=90°,∴∠BAD=∠C.∴∠BAD=∠BDF.又∠F=∠F,∴△DBF∽△ADF,∴DBAD=DFAF.又在Rt △ABD 与Rt △CBA 中,AB AC =DB AD, ∴AB AC =DFAF.课时跟踪检测(三)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点E 是▱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的一点,AE 与CD 相交于点F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解析:选B 有3对,因为∠ABC =∠ADF ,∠AEB =∠EAD ,所以△ABE ∽△FDA , 因为∠ABC =∠DCE ,∠E 为公共角, 所以△BAE ∽△CFE .因为∠AFD =∠EFC ,∠DAF =∠AEC , 所以△ADF ∽△ECF .2.三角形的一条高分这个三角形为两个相似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析:选D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分得的两个三角形分别相似.3.如图,要使△ACD ∽△BCA ,下列各式中必须成立的是( ) A.AC AB =ADBC B.AD CD =AC BCC .AC 2=CD ·CB D .CD 2=AC ·AB解析:选C ∠C =∠C ,只有AC CD =CB AC,即AC 2=CD ·CB 时,才能使△ACD ∽△BCA .4.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E 为AB 的中点,点D 在AC 上,使得AD AC =13,则有( )A.△AED∽△BED B.△AED∽△CBD C.△AED∽△ABD D.△BAD∽△BCD解析:选B 因为∠A=∠C,BCAE =CDAD=2,所以△AED∽△CBD.二、填空题5.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C=∠ADC,AC =8,BC=16,那么CD=________.解析:∵∠BAC=∠ADC,又∠C=∠C,∴△ABC∽△DAC.∴ACCD=BCAC.又∵AC=8,BC=16.∴CD=4.答案:46.如图所示,∠ACB=90°,CD⊥AB于点D,BC=3,AC=4,则AD=________,BD=________.解析:由题设可求得AB=5,∵Rt△ABC∽Rt△ACD,∴ABAC=ACAD.∴AD=AC2AB=165.又∵Rt△ABC∽Rt△CBD,∴ABCB=BCBD.∴BD=BC2AB=95.答案:165957.已知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EF与AD交于点E,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CF=4,BC=5,则DF=________.解析:连接AF . ∵EF ⊥AD ,AE =ED , ∴AF =DF , ∠FAD =∠FDA .又∵∠FAD =∠DAC +∠CAF , ∠FDA =∠BAD +∠B , 且∠DAC =∠BAD ,∴∠CAF =∠B .而∠CFA =∠AFB , ∴△AFC ∽△BFA . ∴AF CF =BFAF.∴AF 2=CF ·BF =4×(4+5)=36. ∴AF =6,即DF =6. 答案:6 三、解答题8.如图,D 在AB 上,且DE ∥BC 交AC 于点E ,F 在AD 上,且AD 2=AF ·AB . 求证:△AEF ∽△ACD . 证明:∵DE ∥BC ,∴AD AB =AEAC. ∵AD 2=AF ·AB ,∴AD AB =AF AD. ∴AE AC =AFAD.又∠A =∠A ,∴△AEF ∽△ACD .9.如图,直线EF 交AB ,AC 于点F ,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AC ⊥BC ,且AB ·CD =DE ·AC .求证:AE ·CE =DE ·EF . 证明:∵AB ·CD =DE ·AC ∴AB DE =ACCD.∵AC ⊥BC ,∴∠ACB =∠DCE =90°. ∴△ACB ∽△DCE .∴∠A=∠D.又∵∠AEF=∠DEC,∴△AEF∽△DEC.∴AEDE=EFCE.∴AE·CE=DE·EF.10.如图,在△ABC中,EF∥CD,∠AFE=∠B,AE=6,ED=3,AF=8.(1)求AC的长;(2)求CD2BC2的值.解:(1)∵EF∥CD,∴AEAD=AFAC.∵AE=6,ED=3,AF=8,∴66+3=8AC.∴AC=12.(2)∵EF∥DC,∴∠AFE=∠ACD,又∠AFE=∠B,∴∠ACD=∠B. 又∠A=∠A,∴△ACD∽△ABC.∴CDBC=ADAC=6+312=34.∴CD2BC2=916.。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3.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4_1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3.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4_1

������△������'������'������' ������'������'
4
������������ 1
∴ ������'������' = 2.
又∵BC=2,∴B'C'=2BC=4.
D.16
答案:B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
������������ ������������
2
= 49.
������������ 2 ������������ 2 ∴ ������������ = 3 , ������������ = 1 = 2.
(2)如图,过点 D 作 DF⊥AC,垂足为 F,

S△ADE=
1 2
������������·AE,S△CDE=
=
������������'������������',
������' 3 ∴ 4 = 2 , ∴ ������′ = 6.
答案:C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比较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反思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往往与相似三角形 对应边的比及对应角相等有关.解决此类问题,要善于联想,变换比 例式,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习导学案新人教A

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习导学案新人教A

三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1 相似三角形判定预习导航课程目标学习脉络1.能学会三角形相似定义,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并会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2.会证明三角形相似,并能解决有关问题.1.相似三角形(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比值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2)记法:两个三角形相似,用符号“∽〞表示,例如△ABC与△A′B′C′相似,记作△ABC∽△A′B′C′.归纳总结(1)三角形相似与三角形全等不同,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但相似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三角形相似定义中“对应边成比例〞是三组对应边分别成比例.3相似三角形对应顶点字母必须写在相应位置上,这一点与全等三角形是一致;例如△ABC和△DEF相似,假设点A与点E对应,点B与点F对应,点C与点D对应,那么记为△ABC∽△EFD.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内容简述作用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判定两个三角形(1)平行线型:(2)相交线型:(3)旋转型:3.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它们相似;(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它们相似.(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思考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方法有哪些?提示:(1)定义法,即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2)平行法,即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①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②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③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④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A 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则有
,BE =AE ,13=AD AC 且,上AB ,AC 分别在E ,D ,中ABC 在正三角形,如图所示1.(
)
A .△ADE ∽△BED
B .△AED ∽△CBD
C .△AE
D ∽△ABD
D .△BAD ∽△BCD
解析:在△AED 和△CBD 中,
AE ∶BC =AD ∶CD =1∶2,
∠EAD =∠BCD ,所以△AED ∽△CBD .
答案:B
2.三角形的一条高分这个三角形为两个相似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解析: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分这个三角形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所以这个三角形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又因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分这个三角形
为两个相似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也可以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D
3.如图所示,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
的是( )
解析:首先求得△ABC 三边的长,然后分别求得A 、B 、C 、D 选项中各三角形的三边的
长,然后根据三组对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求得答案.
答案:A
下列结论.BM CN
=AM AN 且,CN =CM ,上AM 在N 点,上BC 在M 点,中ABC △在,如图所示4.正确的是( )
A .△ABM ∽△ACB
B .△AN
C ∽△AMB C .△ANC ∽△ACM
D .△CMN ∽△BCA 解析:CM =CN ,即∠AMC =∠MNC ,
即∠AMB =∠ANC .
.
ANC ∽△MB A △即,BM CN =AM AN 又 答案:B
5.如图所示,△ABC ∽△AED ∽△AFG ,DE 是△ABC 的中位线,△ABC 与△AFG 的相似比
是3∶2,则△ADE 与△AFG 的相似比是(
)
A .3∶4
B .4∶3
C .8∶9
D .9∶8 解析:因为△ABC 与△AFG 的相似比是3∶2,所以AB ∶AF =3∶2,
又因为△ABC 与△AED 的相似比是2∶1,
即AB ∶AE =2∶1.
所以△AED 与△AFG 的相似比
.
34=12×32=AE AB ·AB AF =AE AF =k 答案:A
二、填空题
6.如图所示,∠C =90°,∠A =30°,E 是AB 的中点,DE ⊥AB 于E ,则△ADE 与△ABC 的相似比是________.
解析:因为E 为AB 的中点,
.
AB 12=AE ,即12=AE AB 所以 ,AB 32
=AC ,°30=A ∠,中ABC △Rt 在 又因为Rt △AED ∽Rt △ACB , .13=
AE AC 所以相似比为 .31∶
的相似比为ABC △与ADE △故 3
1∶答案: 7.如图所示,已知在△ABC 中,AB =AC ,∠A =36°,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
DC ·AC =19,则AD =________.
解析:因为∠A =36°,AB =AC ,
所以∠ABC =∠C =72°.
又因为BD 平分∠ABC ,
所以∠ABD =∠CBD =36°.
所以∠BDC =72°=∠C ,
所以AD =BD =BC ,且△ABC ∽△BCD ,
.AB BC =BC CD 所以 .
CD ·AB =2BC 所以 .CD ·AC =2AD 所以 .
19=AD 所以,19=2AD 所以 19答案:
8.△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3 cm ,4 cm ,5 cm ,与其相似的
△A ′B ′C ′的最大边长是15 cm ,那么S △A ′B ′C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BC 与△A ′B ′C ′的相似比是1∶3,又因为△ABC 的三边长分别+2
9又因为15 cm.,12 cm ,cm 9 别为的三边长分′C ′B ′A △所以,5 cm ,4 cm ,cm 3 为.)2
cm 54(=12×9×1
2=′C ′B ′A △S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C ′B ′A △所以,2
15=212 2
cm
54 答案: 三、解答题 9.如图所示,CD 平分∠ACB ,EF 是CD 的中垂线交AB 的延长线于E ,求证:
△ECB ∽△EAC .
证明:连接EC ,因为EF 是CD 的中垂线,
所以EC =ED ,且∠EDC =∠ECD .
又因为∠EDC =∠A +∠ACD ,
且∠ECD =∠DCB +∠ECB ,
又因为CD 为∠ACB 的平分线,
则∠ACD =∠DCB ,
所以∠A =∠ECB .又∠CEA 为公共角,
所以△ECB ∽△EAC .
10.如图所示,在△ABC (AB >AC )的边AB 上取一点D ,在边AC 上取一点E ,使AD =AE ,
.BD CE =BP CP 求证:,P 的延长线交于点BC 和DE 直线
证明:过点C 作CM ∥AB ,
交DP 于点M .
因为AD =AE ,所以∠ADE =∠AED .
又AD ∥CM ,∠ADE =∠CME ,
∠AED =∠CEM ,
所以∠CEM =∠CME ,所以CE =CM .
因为CM ∥BD ,所以△CPM ∽△BPD ,
.BD CE =BP CP 即,BD CM =BP CP 所以 B 级 能力提升
1.若△ABC 与△DEF 相似,∠A =60°,∠B =40°,∠D =80°,则∠E 的度数可以是(
)
A .60°
B .40°
C .80°
D .40°或60° 解析:根据判定定理,可知∠
E 的度数可以是40°或60°.
答案:D
2.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AD ,对角线BD ⊥DC ,则
.________=2
BD ,∽________ABD △
解析:因为AD ∥BC ,
所以∠ADB =∠DBC .
又因为∠A =∠BDC =90°,
所以△ABD ∽△DCB .
.BC ·AD =2BD 所以.AD
BD =BD BC 所以 答案:△DCB AD ·BC
3.如图所示,点C ,D 在线段AB 上,△PCD 是等边三角形.
(1)当AC ,CD ,DB 满足怎样的关系时,
△ACP ∽△PDB?
(2)当△ACP ∽△PDB 时,求∠APB 的度数.
解:(1)因为△PCD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PCD =∠PDC =60°,
PD =PC =CD .
从而∠ACP =∠PDB =120°.

PDB ∽△ACP △,时PC BD =AC PD 当,所以 ,
时BD ·AC =2CD 即当 △ACP ∽△PDB . (2)当△ACP ∽△PDB 时,
∠APC =∠PBD .
所以∠APB =∠APC +∠CPD +∠DPB =∠PBD +60°+∠DPB =60°+60°=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