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涉及到骨折、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等多个方面。
因为涉及到重要的身体部位,所以骨科护理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一、存在的安全隐患1、手术感染风险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因为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细菌,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2、压疮风险骨科患者因为手术需要卧床休息的时间比较长,且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石膏固定,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3、留置导尿管的风险骨科患者术后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情况比较多,如果留置不当,容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4、骨科患者情绪波动大骨科患者在术后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需要护士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护理。
5、病情恶化的风险骨科患者术后因为身体活动受限,大部分时间需要卧床休息,容易出现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情况。
二、有效防范对策1、术后感染的防范术后护理关键在于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细菌感染的发生。
护士需要做好手术切口的观察和护理,定期更换敷料,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2、压疮的预防骨科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比较长,需要加强对压疮的预防工作。
护士需要及时翻身、按摩肌肤,提供合适的床垫和护理垫。
对于需要固定石膏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皮肤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压疮。
3、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对于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护士需要做好导尿管的日常清洁和观察、定期更换导尿管,避免导尿管滋生细菌,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4、心理护理工作骨科患者由于受伤或手术的原因,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护士需要及时发现患者情绪的变化,开展心理护理,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科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出现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专门针对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的护理工作。
骨科护理工作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和治疗,还要注意患者在康复期间的安全。
以下是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1. 跌倒和摔伤:患者在康复期间常常需要进行一些骨骼活动,例如行走、上下楼梯等。
这个过程中患者存在跌倒和摔伤的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安全的步行辅助设备,例如手杖、助行器等,以帮助患者行走。
-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他们在行走的时候能看清楚周围的环境。
- 在危险地点放置警告标志,例如楼梯口、湿滑地面等,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2. 感染风险:骨科手术可能会引入感染风险,尤其是在对骨折进行手术修复的过程中。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操作规程,确保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进行手洗,并适当使用消毒剂清洁设备和环境。
- 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灭菌,避免交叉感染。
- 采取适当的伤口护理和换药措施,确保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3. 药物错误:在骨科护理中,患者常常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和抗生素等。
为了避免药物错误,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准确记录和核对患者的药物信息,包括药名、剂量、用法等。
- 遵守药物给予的“五正确”,即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患者。
- 借助药物管理系统,例如电子药品管理系统,提高药物管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手术事故:骨科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手术事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手术事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检查手术设备和器械的完整性和运行情况,确保手术进行时设备正常工作。
- 确保手术室的洁净和无菌,避免感染的发生。
- 在手术前进行正确的手术准备和核对过程,包括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项目等。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护理工作,骨科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或者康复治疗,因此在骨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手术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骨科手术往往涉及到患者的骨骼、肌肉等重要组织,手术操作需要高度专业性和技巧性。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手术器械选择不当、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都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或感染的风险。
二、康复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康复护理是骨科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在此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康复操或者体育运动时,患者可能因为身体不适而摔倒,导致骨折再次发生;康复设备的选择不当或者使用不当也可能引发患者的意外伤害。
三、感染控制中的安全隐患。
骨科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而住院治疗中的感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比如手术切口的护理不当、环境清洁不到位以及护士和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规范等都可能引发感染。
一、健全手术操作规范。
骨科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选择合适的器械,做好器械的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手术操作的精细和安全。
二、加强康复护理的指导和监控。
康复护士要给予患者恰当的康复指导,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康复设备,进行正确的康复操和体育运动,避免患者因操作不当而受伤。
康复护士要进行定期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骨科护士要做好手术切口和伤口的护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切实做到洗手、消毒等常规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护士和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
四、加强护患沟通和心理疏导。
骨科护士要与患者进行频繁的沟通交流,了解其身体状况和感受,并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
在患者面临手术或者康复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减少患者的不安和恐惧情绪,保证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康复,但在骨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一、常见的骨科护理安全隐患1. 患者跌倒由于骨科病患往往存在行走困难的问题,因此患者跌倒是骨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患者一旦跌倒,很容易导致骨折或其他严重后果。
2. 伤口感染骨科手术后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休养和愈合,伤口的感染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伤口感染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甚至失去生命。
3. 药物误用在骨科护理中,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一些镇痛药或者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但是如果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误用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中毒或者其他不良后果。
4. 压疮长期卧床是骨科护理中常见的情况,患者易出现压疮,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担架或轮椅的情况下,压疮的发生率更高。
二、有效防范对策1. 设置安全警示在骨科病房内,可以设置一些安全警示标识,如“小心地滑”、“请勿随意行走”等,提醒患者和护理人员注意安全,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的风险。
2. 做好伤口护理对于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要注意做好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定期观察伤口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3. 药物管理对于镇痛药和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要建立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规定具体的用药时间和剂量,避免因误用药物而产生不良后果。
护理人员在给药时要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用药记录,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4. 定期翻身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因此要定期给患者做翻身护理,保持身体的舒适和血液循环,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5. 提倡早期康复骨科手术后,及早开始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的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和活动训练,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6. 增加护理技能对于骨科护理人员,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护理水平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要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各种常见的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和对策,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因为患者在此处要接受各种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骨折修复等。
在骨科护理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器械标识不明、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压疮、误给药等。
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在骨科护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一、手术器械标识不清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很多情况下医护人员会使用已经被收拾好的手术器械。
如果手术器械标识不清,使用的时候很容易误用,造成患者的伤害。
因此,在骨科护理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此类安全隐患。
1.标识清晰。
手术器械在被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并在器械上标识清晰的名称、型号和数量。
2.于手术前检查。
术前负责医生和护士应在手术开始前确认器械名称,避免使用错误的器械。
在手术过程中要做好记录,确保每一个器械都能及时跟踪。
二、手术中患者的眼睛受伤许多骨科手术都需要使用锤子来打开患者的骨头,这个过程需要通过钢针等器械来完成。
如果锤头或钢针不慎击中患者的眼睛,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眼睛保护。
在手术进程中,需要使用防护眼镜来保护患者的眼睛。
手术过程中,护士也需要负责观察患者的眼睛,如果有任何不适的对患者视觉的影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2.手术器械标识。
钢针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十分小心使用,在使用前应该仔细检查,防止任何不良器械的使用。
同时,如果发现任何手术器械标识不明的情况,应该立即暂停手术,确认其使用。
三、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压疮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长期不动就可能造成压疮的出现。
压疮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疼痛和感染。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患者转身。
术后患者不能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需要定时翻身,并检查是否有压疮产生。
翻身时,最好有两名护士一起行动,先将患者平放,再平移患者身体,避免压力集中在一个地方。
2.床上用品清洁。
定期更换床上用品,保持其清洁度。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手术操作风险、感染风险、跌倒风险和误用药风险等。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对于手术操作风险,护士应加强对手术操作流程的学习和掌握,确保操作规范。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提供所需器械和药物。
护士还应留意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例如手术刀具滑落等,及时提醒医生或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感染风险是骨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护士应严格遵守手卫生操作规范,在接触患者前后及适当时机进行洗手或消毒。
在更换患者伤口敷料时,护士应穿戴好适当的隔离衣物和手套,避免感染的交叉传播。
在骨科手术室和护理病房中,护士应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洁消毒器械和设备。
跌倒是骨科患者的常见风险,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护,防止患者因活动不便、失去平衡而跌倒。
护士应帮助患者起床、下床和走动时提供支持,并提前清理好走道,防止摔倒的危险。
在患者移位或活动过程中,护士还应注意避免患者因抱怨疼痛而突然挣扎或抵抗,导致跌倒伤害。
误用药是骨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为了防止患者误用药物,护士应在给药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核对药品名称、剂量和时间,避免给患者重复用药或用错药物。
在给患者用药时,护士还应向患者解释清楚药物的用途、副作用和禁忌症,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并正确使用药物。
为了进一步提升骨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护士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骨科护理知识和技术,并通过考试、评估等形式进行专业能力的评价。
医院管理部门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医疗设备、药品以及护士的专业操作进行监管和质量控制,确保骨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护士和医院管理部门共同努力防范和解决。
通过加强培训、严格操作规范、加强医患沟通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骨科护理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发生意外和感染的风险。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高危性的护理工作。
在骨科护理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必须认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骨科手术的安全隐患1.手术感染手术过程中,手术区域的消毒和手术器械的消毒杀菌非常重要。
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佩戴手术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洗手消毒后才可以接触手术器械。
2.手术安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手术过程,提前准备好可能出现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并确保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3.麻醉风险在手术期间,麻醉的施用和管理也是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麻醉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过敏、呼吸困难等危险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麻醉进行调整。
对策:2.手术过程的监护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手术过程,及时协助医生调整治疗计划和用药方案;随时准备可能需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和记录,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患者安全。
3.麻醉过程的安全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麻醉过程中的患者状态,协助医生对麻醉进行调整;并对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有所准备并及时对抗。
二、患者移动的安全隐患1.患者跌倒风险因为骨科患者的身体处于一个短期的受损和恢复的生理状态,因此容易感到头晕、眩晕、疲劳等症状,从而增加了他们在行走过程中跌倒的风险。
2.患者转移途中移动不便由于骨科患者需要戴上特殊的矫形器、利用拐杖等辅助装具,因此在转移过程中缺乏行动自如,从而会造成移动不便。
1.提供安全支持在患者转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予安全支持。
患者在下床步骤中需要恰当的支撑,例如使用室内或医院提供的钢盆或手杖。
在沿着狭窄或滑溜的走道上行走时,需要使用便携的支撑器或手杖。
2.提高患者安全意识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患者安全意识,例如在病人的房间中放置标语,强调病人需要小心行走或数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能够取助的辅助装具等获取移动支持的方式提升患者的安全感。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2)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2)骨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涉及到骨骼的疾病、损伤和手术等,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骨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防范和处理,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风险和伤害。
本文将就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进行探讨。
一、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 患者在术后活动不当骨科患者术后需要休息和定点,避免二次伤害。
一些患者由于不了解术后注意事项,或者自身情绪波动导致行为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术后活动不当的情况。
这样容易导致伤口裂开、骨折复位不良等情况,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
2. 术后出血和感染骨科手术后出血是一个常见的情况。
如果护理人员在处理患者术后出血时不及时、不妥善,容易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而骨科的血管、骨髓腔等部位与外界的接触较多,更容易出现感染情况。
3. 术前麻醉药物使用不当骨科手术需要进行局部或全身麻醉,如在麻醉药物的使用上出现误差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抑制等情况,增加手术风险。
4. 骨科护理中的医疗器械使用不当骨科护理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种类较多,而一些器械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伤口感染、伤口复位不良等情况。
二、有效的防范对策1. 加强患者宣教针对骨科患者,应加强相关的术后宣教工作,让患者清楚了解术后注意事项,避免活动不当等情况的发生。
也需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宣教,让他们能够合理地协助患者进行活动。
2. 严格控制术后出血和感染护理人员在处理术后出血情况时,应根据医嘱和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处理,严格保证伤口的清洁和消毒。
医护人员也应关注患者术后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症状。
3. 规范麻醉药物使用在骨科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用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避免麻醉意外事件的发生。
4. 规范医疗器械使用医疗器械的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使用器械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患者受到二次感染。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2)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2)骨科护理是医院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骨科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或康复护理,所以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来有效防范这些安全隐患。
一、骨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1.手术风险:骨科手术常常需要进行麻醉和切开患者的肌肉和骨骼组织,手术风险较大,包括手术感染、出血、麻醉风险等。
2.跌倒风险:骨科患者因为骨折、骨疾等问题,常常需要卧床休息或者行动不便,容易发生跌倒事故。
3.感染风险:骨科患者手术后伤口愈合需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感染,尤其是手术后的伤口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4.药物风险:骨科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用量需要谨慎,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5.康复训练风险:骨科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时,容易因为动作不当或者体力透支导致再次受伤。
二、对策措施1.手术风险防范措施:在骨科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麻醉风险评估、手术感染风险评估等。
手术过程中,要确保手术操作规范、无菌操作,减少手术感染风险。
2.跌倒风险防范措施:对行动不便的骨科患者,需要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在床边、卫生间等地方设置扶手、防滑垫,提供安全的行动辅助设施。
3.感染风险防范措施:手术后伤口护理是骨科护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加强患者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卫生管理。
4.药物风险防范措施:骨科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详细记录和监测,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滥用或者造成药物不良反应。
5.康复训练风险防范措施:在骨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要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避免训练过度或不当的动作导致再次受伤,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训练。
三、加强骨科护理安全管理除了针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具体的防范对策之外,加强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有效防范对策。
1.手术安全隐患:骨科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手术器械选择不当、手术操作不规范、输血事故、手术器械残留等安全隐患。
有效防范对策:a.引进先进的手术器械和技术设备,确保手术器械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并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b.加强手术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手术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c.建立严格的手术计划和操作流程,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加强输血安全管理,实施血液配型、交叉配型等检验,确保输血安全。
e.手术器械消毒和清洁工作要做到位,防止手术器械残留。
2.跌倒和摔伤安全隐患:骨科患者常常因为疼痛或行动不便而容易发生跌倒或摔伤。
有效防范对策:a.监测和评估患者的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行动方案。
b.提供合适的辅助工具,如助行器、手杖等,帮助患者行走,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照顾。
c.骨科病房内设置安全设施,如扶手、滑倒警示标志等,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d.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和摔伤,并指导患者适当锻炼,提高身体机能。
3.感染安全隐患:骨科患者常常因为手术或创伤而容易感染,院内感染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有效防范对策:a.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洗手或使用消毒液。
b.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和包扎,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减少感染的机会。
c.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病房、手术室等环境的清洁和无菌,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d.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对感染防控的意识和技能。
4.药品管理安全隐患:骨科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疼痛和恢复骨骼功能,药品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用药错误或用药失控。
有效防范对策:a.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配送、存储、使用和处置的规范和流程。
b.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药品知识培训,提高对药品的认识和理解,减少用药错误。
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8篇
---------------------------------------------------------------范文最新推荐------------------------------------------------------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8篇第一篇:骨科护理中常见问题分析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医疗部门相关的医疗水平越来越成熟,对于患者来说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工作。
但是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性,在骨科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医院或者相关医护人员的重视,就会诱发不良现象的产生,这更不利于患者的正常康复。
所以本文主要对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相关医疗部门重视起来,为患者的顺利康复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如今,我们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骨科方面更是运用了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但是,许多骨科患者家属对相关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性,在患病初期会导致心理上发生不良现象,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或者护理设备的不足,就容易导致患者的消极心理,医护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很容易产生各种矛盾[2]。
在加上一些医护人员自身的原因,也会对护理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1/ 49所以,需要对目前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保障患者的顺利治疗和康复。
1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分析通过对我国骨科病症的具体情况的研究,在骨科护理中主要存在医护人员自身的问题、骨科护理中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骨科护理中设备的不完善、医患之间和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四个主要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1医护人员的自身原因在医护人员自身的原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医护人员队伍的不健全。
对于整个骨科工作来说,医护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了保障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
但是随着现代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这就促使了医院医护人员的人手不足,这也出现了“患者多,医护人员少”的现象,这就不能够对每一个患者的护理工作做到位,这就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康复和医院的发展。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医院中常见的护理科室之一,主要负责对骨骼及周围组织的疾病和损伤进行护理。
然而在骨科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本文将探讨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针对这些隐患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一、安全隐患1.手术风险骨科手术通常涉及到麻醉、手术操作等环节,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手术风险不仅包括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还包括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2.跌倒和滑倒骨科患者多数因为骨折或关节疾病住院,这些患者行动能力受限,容易发生跌倒和滑倒的情况。
3.受伤风险由于骨科患者多数存在骨折、关节疾病等,因此在翻身、更衣等护理过程中容易受伤。
4.交叉感染骨科患者术后伤口愈合需要一定时间,照料不当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并且患者群体多样性,交叉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二、防范对策1.手术安全在骨科手术过程中,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保证手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手术设备的完好,并且严格执行手术室操作规程和消毒程序,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2.跌倒和滑倒的防范针对行动能力受限的骨科患者,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及时更换床单、床垫,保持床铺干燥,避免患者因为床单潮湿而滑倒。
骨科患者出院后,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助行器具和警示标识,帮助他们提高行动的安全性。
3.受伤风险的防范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护士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在护理过程中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4.交叉感染的防范对于骨科患者的伤口护理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和严谨,医护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程序,佩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医院骨科护理部门要对这些防范对策进行系统的宣传和培训,让所有医护人员都清楚这些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保障患者的安全。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在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骨科护理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防范,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威胁。
我们需要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充分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手术感染:骨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的手术,手术感染是骨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手术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压疮:骨科患者由于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发生压疮。
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会延长康复时间,甚至导致感染等严重后果。
3.跌倒和滑倒:骨科患者手术后身体虚弱,行动不便,容易发生跌倒和滑倒事故。
一旦发生跌倒和滑倒,可能造成骨折等二次伤害,影响治疗效果。
4.误用药物:骨科患者术后需要使用大量的镇痛药物以及抗生素等药物,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或者过敏反应等严重后果。
5.护理不当:骨科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导尿管堵塞等安全隐患。
以上列举的是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采取对策措施,将会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二、骨科护理中的有效防范对策1.手术感染的防范对策(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手术室内严格执行手术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器械、操作者、手术场地等处于严密的无菌状态。
(2)术前皮肤准备:术前对患者皮肤进行充分的消毒和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切口处无菌状态。
(3)术后创面护理:术后对创面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创面感染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压疮的防范对策(1)定期翻身:对于卧床的骨科患者,护理人员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减少长时间对同一部位的持续压迫。
(2)皮肤护理:定期为患者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减少皮肤受损的可能性。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包括以下几点:
1.手术操作安全隐患:骨科手术涉及到骨骼切割、植入物安装
等操作,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专业技能才能进行。
医护人员应持证上岗,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
2.院内感染安全隐患:骨科手术后易发生感染,特别是深部组
织感染。
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手术部位消毒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对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
3.患者跌倒安全隐患:骨科患者多有行动不便,极易发生跌倒。
护士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全,及时协助患者行动,并在床边摆放防滑垫,保证床边无障碍。
4.药物管理安全隐患:骨科患者多需要长期服用镇痛药和抗生
素等药物。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准确、及时。
护士应仔细核对患者用药情况,避免药物重复或漏服等情况发生。
5.伤口护理安全隐患:骨科手术后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护
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伤口清洁、干燥,并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医院和护士应加
强培训、建立规范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教育,以确保骨科护理的安全性。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在治疗和管理各种骨骼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骨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由于操作规范、环境条件以及患者病情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不良的结果。
本文将就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1.手术危险性高骨科手术较为复杂,需要在特殊的环境下操作,手术危险性较高。
操作不当或者环境条件不好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或者不良的结果,患者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2.疼痛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这是由于手术创口刺激造成的,如果疼痛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缓解,将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并发症许多骨科手术都会伴随着一些并发症,如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术后肝肾功能损害等。
对于高风险患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测,以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护理人员缺乏经验骨科护理需要护士有一定的手术和护理经验,但由于人员流动性大,有些护士可能缺乏相关经验,容易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后遗症。
5.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患者疾病造成的身体变化和术后恢复期的不适可能会导致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发生,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二、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1.加强科技支持骨科手术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仪器和设备来支持治疗和护理,使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善操作环境和手术效果。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投入,保证医疗设备的操作能力和稳定性,以减少手术风险。
2.规范操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并进行培训,确保护理人员了解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制定特定岗位工作制度,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尽职尽责的护理人员在为病人服务。
3.最小创伤技术最小创伤技术可以避免传统的手术切口对身体的损伤,术后恢复较快。
医院可以采用这种技术来减少手术风险和术后照顾。
4.加强团队合作骨科手术需要多个部门和岗位协作完成,因此,科室间需要建立紧密的沟通和协作。
医院可以建立骨科会诊组,定期召开会议来讨论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监督不足
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的监 督和指导不足,导致下级 护士容易犯错。
环境因素
病房设施不良
病房设施不完善或维护不及时,如病床护栏损坏、卫生间滑倒等,增加了患 者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
噪音污染
医院内或病房内的噪音过大,如医疗器械的嘈杂声、患者疼痛的喊叫声等, 影响患者休息和康复。
患者跌倒或坠床:由于患者肢体活动不便,容 易发生意外跌倒或坠床。
压疮: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局部受压,血液循环不 畅,易发生压疮。
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 动受限,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感染:由于手术或住院时间较长,易发生医院 感染。
疼痛管理不当:疼痛是骨折患者常见的症状, 若疼痛管理不当,可导致患者痛苦增加。
确保骨科护理工作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充足,为护理人员提供良 好的工作环境。
优化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病区布局,确保病区整洁、有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 休养环境。
加强沟通协调
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 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安全隐患。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跌倒与坠床的预防与应对
总结词
完善制度和流程
健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01
完善骨科护理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02
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流
程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
03
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确
保患者安全。
改善护理工作环境
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一个需要高度技能和知识的领域,这里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骨科护理师必须非常警惕,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安全。
下面介绍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几个安全隐患及有效的防范对策。
1.手术感染风险在骨科手术中,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手术感染可以发生在皮肤、肌肉和骨骼中。
为了防止手术感染发生,骨科护理师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指导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每天使用温和的香皂和清水洗手,保持手部干燥和清洁。
(2)在手术前进行正确的皮肤准备,确保患者的皮肤处于最佳状态。
(3)在手术期间,注意手术室内的洁净度。
手术室应该持续通风,每天进行消毒。
(4)骨科护理师应该保持手部清洁并戴上手套。
换药前应洗手,避免感染的传播。
2.残肢疼痛管理残肢疼痛是骨科手术后非常常见的问题。
残肢疼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及影响生活质量。
为了防止残肢疼痛的发生,护理师应防范以下因素:(1)操作风险。
骨科护理师必须熟练掌握骨科操作技能,减少手术创伤和操作时间,避免过度损伤残肢。
(2)病人自身因素。
骨科护理师应指导患者进行常规运动,保持肌肉强度和关节灵活性,并指导患者合理适量饮食,以维持健康身体。
(3)药物治疗。
护理师应指导患者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镇痛药、生物技术疗法等,以减轻患者残肢疼痛。
3.滑倒或跌落滑倒或跌落是骨科病房中的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由于骨科患者手术后仍然存在活动障碍和恢复期间的体能手段,他们的行动会受到许多限制。
护理师必须采取以下防范措施以预防这些事件的发生:(1)房间内保持通畅并清理无障碍物。
(2)依据患者的状况安排床位,严格执行安全条例。
(3)协助患者行走,给予合理的支持,如带助行器等。
4.压疮在骨科病房中,床垫和床板的摩擦力,对患者的肌肉运动的限制和长期静态压力等因素,容易引起患者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压疮。
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骨科护理师应采取以下措施:(1)将患者转身、扭转或翻身等,以减少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的时间。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作为危险和复杂的医疗分支,骨科手术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关注和严格控制,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最大限度的治疗成功率。
在骨科护理中,有一些安全隐患需要预防和避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和有效的对策。
1. 患者跌倒在骨科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昏眼花或黑瞎,这会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骨科护理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及时与患者交流,告知他们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2)在手术后,使用床边便盆、拐杖、步行器等设备来帮助患者行动,避免他们自行活动。
(3)确保病床周围干净整洁,没有任何杂物或障碍物。
(4)对于需要协助行动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监护,以防止意外发生。
2. 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此情况可能出现在骨科手术的患者身上。
为了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骨科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病人的情况,定期进行预防性的抗凝治疗,包括使用药物、穿弹力袜等。
(2)及时观察病人的状况,确保他们的肢体运动正常。
(3)如果病人需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帮助翻身和及时按摩患者的肢体。
(4)骨科护理人员应该对于高危病人,及时进行合理的预防性工作。
3. 感染在骨科手术后出现感染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骨科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病人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病人的被褥,注意床铺和房间的清洁和消毒。
(2)手术后,经常观察患者的伤口,确保有足够的药和处理伤口时的消毒液。
(3)骨科护理人员需要用洁净的手套和消毒的工具及材料进行处理患者伤口。
(4)对于需要留置导管或尿道的患者,应该注意定期更换压力袜和增加饮水量。
4. 氧合度监测的问题(1)在手术后,及时监测患者的氧合度,确保监测设备的运行正常。
(2)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该及时开展有效的呼吸治疗。
(3)骨科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换患者的氧气,避免氧气缺乏或者超量供给。
随着医疗和科技的发展,骨科手术已经变得更加安全和有效。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有效防范对策一、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患者因素:骨科患者多为意外创伤或术后康复,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易发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此外,患者可能因疼痛、焦虑、恐惧等原因,出现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情况。
2.护理人员因素:部分护理人员可能存在经验不足、技能不熟练、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3.管理制度因素:骨科护理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如患者转运、医嘱执行、病情观察等,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环境因素:骨科病房环境复杂,存在地面湿滑、物品摆放混乱等安全隐患,易导致患者意外伤害。
二、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1.加强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包括术后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方法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2.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沟通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实施严格的护理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执行。
4.环境改善:对病房环境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确保地面干燥、物品摆放有序。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物品,及时更换或维修。
5.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同时,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6.实施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骨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监测。
针对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7.强化团队协作: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团队合力。
通过定期召开护理工作会议,分享经验和教训,共同提高护理水平。
8.关注细节管理:在骨科护理过程中,注重细节的把控。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因为骨科患者往往有严重的疼痛和身体损伤。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可能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了解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一、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 跌倒和滑倒:患者因为手术后麻醉未清醒或者因为手术局部麻醉导致感觉丧失,在行走时容易跌倒或滑倒,增加二次伤害的风险。
2. 感染:手术部位的创口容易引起感染,尤其是在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弱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 药物误用:骨科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使用止痛药物和抗生素,如果护士在给药时犯错,可能会导致患者中毒或者药物耐药。
4. 静脉输液错误:静脉输液是骨科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如果护士在操作时出现错误,可能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或者溢液。
二、有效的预防措施1. 跌倒和滑倒的预防:(1)如果患者因麻醉未清醒导致行走困难,应该有专人陪护,并且在患者行走时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防止跌倒。
(2)手术后的床上患者,应该使用护栏,以防止患者在睡梦中滚落。
2. 感染的预防:(1)护士在接触患者时应该做好手部卫生,戴好手套,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2)手术后创面的换药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以预防感染。
在更换敷料时,护士应该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 药物误用的预防:(1)护士在给药时应该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时间进行给药,不要随意更改。
(2)对于病人的过敏史和用药史等,护士和医生都要了解清楚,以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4. 静脉输液错误的预防:(1)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护士应该对照医嘱和患者的情况,正确选择输液液体和速率。
(2)输液过程中,护士应该定期观察输液情况,防止发生漏液或者满液。
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隐患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天津港口医院骨科刘节竟【摘要】指出了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医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加,病人安全日益受到关注,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的重点。
没有护理安全的管理就会使病人对医院产生不信任。
所以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及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本文分析了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包括病人,护士,技术等因素。
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病人进行沟通,增加核对环节,警示标志,合理配比人力资源等方面,化解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创建骨科护理品牌,深化护理内涵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全面推广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关键词】骨科安全隐患分析对策【正文】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安全管理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
医疗服务具有专业型、复杂性、相互依赖性、不确定性、高风险性的特点[2]。
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护理管理也应从保证病人安全着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3]。
创建护理品牌,深化护理内涵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全面推广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病人安全[4]。
美国卫生文化和卫生安全专家凯泽教授将其定义为“个人或机构行为的一种整体模式,以共同的信仰和价值为基础,不断努力,将服务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病人伤害降至最低[5]。
1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1.1 病人方面的因素1.1.1 病人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增强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医疗案例的增多,病人的法律意识增强,加上各种媒体炒作使护患关系紧张,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感增加。
1.1.2 病人对自身疾病康复期望过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的要求及护理服务要求提高,对疾病知识方面缺乏正确认识,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现象,不信任医务人员,怀疑诊断、治疗错误,拒绝配合治疗,导致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1.3 病人行为因素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亲密配合支持。
病人的求医动机和行为,对病人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积极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影响。
老年病人及婴幼因视、听、触觉等感知能力会增加医疗不安全因素。
骨科患者行动不方便及多为老年人的因素[6]。
1.1.4 病人的心理因素骨科手术是一个以急性与有创性的疾病为主的手术方式,急剧的心理变化与严重创伤能造成患者相应生理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等,也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反应,将对患者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预后不良[7]。
1.2 护士方面的自身因素1.2.1 责任心不强。
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简化程序,如加药不戴口罩,安瓿中残留药液,单独值班时不按等级护理制度巡视患者,大小夜交接班时不进行床头交接班,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聊天、打电话、吃东西等,导致治疗不及时。
1.2.2 业务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熟练。
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与他人配合较差[8]。
,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单独上班时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操作;对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抢救患者。
1.2.3法制观念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忽视患者的权益,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口头医嘱等。
护理记录单中也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如主客观资料认识不清,记录中常出现主观判断混淆,不能正确评估病情。
护理记录和医疗病程记录不符,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不够,抢救患者以及危重患者专科治疗及护理未及时记录;特殊用药滴速等未记录,若发生纠纷护理人员将十分被动。
1.2.4 医患沟通不够,轻视人性化服务,护患交流量较少,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在住院账目查询时,如果忽视、缺乏沟通技巧,很容易导致护理纠纷。
在2000年对美国医疗缺陷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培训和沟通不足是常见的原因,超过50%.[9]。
1.2.5 医院体制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不完善,约束力不强。
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落实不到位,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定期考核,未做到人人达标,人人过关。
1.2.6 人力资源不足,现阶段医院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经济核算,科主任负责制。
为追求经济效益常常不增加护理人员造成护理人员缺编严重[10],护理工作量大,不分昼夜超负荷工作。
是少数护士身心疲惫。
产生厌烦心理。
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目标。
1.3 技术因素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4非医疗意外因素病人自身伤害;私自离院发生意外;在进行医疗检查途中、检查时发生意外;病人跌伤、烫伤、冻伤;病人的违医行为等[11]。
1.5 骨科特点手术多,手术麻醉分级也是按照国际分类的方法,依据患者的全身状况,做出六个分级。
级别越高表明麻醉风险越大,手术前准备就要更充分,以应对各种意外发生[12]。
2 防范与对策2.1 健全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规章制度是医护质量最重要的保障,应根据时代发展及医疗技术的开展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根据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确保护理安全质量的标准,并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专科特点,以指导临床实际工作。
2.2 加强法律规范教育和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使其知法、懂法,自觉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认真写好护理记录。
2.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医德规范,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诊断技术规范,切实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利用各种会议、查房、讲座、培训班、质量例会等进行安全教育,广泛宣传并加强学习职业道德高尚的典型事迹,使护理人员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思想。
2.4为了提高护理安全性,本院各病区统一张贴警示标在每个病室挂有包含防火、防盗等内容的特别提醒,在开水间、厕所、走廊分别摆放“防滑”、“防伤”、“冷”、“热”标志,有跌倒危险的病人床边悬挂“防跌倒”标识。
护理部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建立了急预案,包括突发火灾、停电、停水、病人自杀、摔倒、输血、输液反应、导管滑脱、针刺伤、化药物渗出等应急预案,以简单、明了的流程图表示。
2.5 医院管理者须十分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安全系数增加[13]。
2.6 增加护士的沟通能力,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以诚恳的态度,端庄的仪表,和蔼的语气,关怀性的语言,适中的语速来缓解骨科患者的痛苦,并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14]。
2.7 病人安全走访(Patient Safety Rounds)也称为管理者走访,由美国Allen Frankel博士[15]首先提出,它是指医院领导者应经常走访基层,一般1周1次,询问一些有关病人安全的具体的问题,如:“你认为领导者应该怎么做才会使你的工作对病人来说更加安全?”等,可给领导者找出安全隐患的机会,讨论其原因,并记录交谈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加以分析,同时对系统做出改进[16]。
2.8 自愿报告系统自愿报告系统(Voluntary Reporting Systems)提供了一个发现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的机制。
自愿报告系统成功的关键是非惩罚性的环境、报告方式的简洁、及时有效的反馈[17]。
自愿报告系统与安全文化互为因果,自愿报告体系鼓励人们暴露自己的错误,同时向其他人发出警示,长此以往,可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而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又可使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的差错等主动报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这需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一种不带惩罚措施的护理缺陷报告制度。
有调查显示,去除惩罚机制,医疗缺陷的报告率显著上升,达10倍甚至20倍[18]。
目前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尚未健全,多数医院都设有医疗护理差错强制性报告系统,严重的医疗护理事故必须上报,但针对一些并未或轻微引起病人损伤的差错,医护人员可能会因担心受惩罚而采取隐瞒态度,这样不仅无法避免差错的再次发生,而且可能会为发生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埋下隐患。
传统的管理理念使管理者在分析和处理护理差错或事故时,注重分析个人护理行为中不安全因素,对个人加以责罚,而忽视管理制度或流程上的缺陷,这种做法无益于从根本上杜绝差错的发生,治标不治本。
国内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对出现的问题应着重及时改进系统,淡化对个人的处理。
此外建立一个安全公正的文化环境,是提高员工安全责任与态度的重要保证[19]。
2.9重视对护理管理者的选拔、培训与考核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最基层的管理者,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护士长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影响医院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应高度重视护士长的选用:①按管理者的资质要求和公平竞争原则选拔高素质的、全面的护理人才;②重视护理管理者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尤其是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培训;③对护理管理者进行定期述职测评,提高其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2.10 对病人进行宣教开展优质护理,强化临床护理工作,改进护理服务,可全面提高护理临床工作的水平[20]。
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让病人配合护理工作,减少安全隐患。
3 小结护理安全关系到护患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如何最大程度地减低给病人和医疗机构带来的损失,这是医疗系统永远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 朴桂顺,董秀英.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50-52.[2] 孙国珍手术安全核查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管理论坛,2011.2.(28):27-28[3] 廖薇菁. 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 (9): 830-832.[4] 张小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对策【J】. 当代护士,2010(5):86-87[5] Ronald Gs 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和运作【J】.中国医院, 2005, 9 (12):7-8[6] 赵秀芝优质护理服务对骨科基础护理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47-249[7] 占琼英黄玉婷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1,6(18):941-943[8] 宋清莲高改玲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对策【J】.临床医学,2005,2(6):94-95[9] Notan Tw. System changes to improve patient safety 【J】.BMJ,2007,320:771-773[10] 李莉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2010,8(1):78-79[11] 刘宝莲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J】.全科护理,2011,2(9):93-95[12] 孙宝金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8[13] 张文娴,崔妙玲.在护理工作中影响患者安全的六大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3-5[14] 王治粉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29:261[15] Frankel A, Gaydon-Baker E, Neppl C. et al. Patient SafetyLcedeship WalkRounds 【J】. JtComm J Qual Saf,2003,29(1):16-26[16] 王菁护理安全管理新进展【J】.当代护士,2010,02:08-09[17] Leape L.Reporting of adverse events【J】.N Engl Med,2002,347:1633-1638.[18] 任青青,郑木明. 医疗缺陷研究现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78-380.[19] 陆柏,傅贵,付亮. 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的理论比较【J】. 煤矿安全,200637(5):66-70.[20] 玉娟. 夯实基础护理开展优质护理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2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