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教授、审稿专家的写作经验
审稿工作感想
作为一名审稿人,我有幸参与到学术期刊、论文集或书籍的审稿工作中。
这段时间的审稿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审稿工作的几点感想。
首先,审稿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学术严谨性的重要性。
在审稿过程中,我需要仔细阅读论文的每一个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论等。
这不仅要求我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每一步都要确保准确无误,因为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研究结论的失误。
这使我更加明白,学术研究不是儿戏,而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严肃工作。
其次,审稿工作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审稿过程中,我需要针对论文的各个方面提出质疑和改进意见。
这要求我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全面地评价一篇论文。
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审稿工作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
在审稿过程中,我与作者、编辑和同行进行了多次沟通。
这让我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与作者沟通时,我学会了如何尊重对方,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处理意见分歧。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论文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此外,审稿工作让我更加关注学术道德。
在审稿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作者存在抄袭、数据造假等问题。
这些问题让我深感痛心,也让我更加关注学术道德。
作为一名审稿人,我有责任发现并指出这些问题,为学术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最后,审稿工作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审稿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扎实,对一些研究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总之,审稿工作是一份既辛苦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这次审稿经历,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中,我将更加严谨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为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学术期刊审稿经历
我的学术期刊审稿经历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分享我的学术期刊审稿经历。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幸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人,通过这个过程,我收获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审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学到的教训。
首先,我想提及的是审稿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个挑战,那就是时间管理。
审稿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仔细阅读稿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审查结果。
有时,由于多种原因,如工作压力和个人时间限制,这个任务可能会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学会了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专注于审稿工作。
同时,我也尽量安排适当的时间段,以避免连续长时间审稿带来的疲劳感。
其次,审稿人还需面对来自作者和编辑的各种反馈和问题。
有时,我可能会收到来自作者的信件,对我的审稿意见提出质疑或表达不满。
这要求审稿人具备耐心和善于沟通的能力。
作为审稿人,我努力保持公正和客观,耐心解答作者的疑问,并向他们解释审稿过程中采取的标准和决策。
对于编辑的需求,我也尽力配合,及时反馈审稿意见和结果,确保审稿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审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涉及伦理问题和学术道德的情况。
作为审稿人,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和学术权益。
如果发现抄袭行为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应立即向编辑报告,并提供证据和分析。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我始终坚持公正和公正原则,确保为学术界提供一个诚信和可靠的环境。
除了面临上述挑战外,在审稿中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重要的教训。
首先,要认真审阅稿件,并确保理解作者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
只有对稿件有全面的理解,才能提出有助于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其次,要注意字句和句法错误,并提供准确和清晰的语言建议。
最后,审稿人要保持开放和灵活的心态,尊重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尽可能提供中肯的评价和指导。
综上所述,我在学术期刊审稿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审稿人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沟通技巧和道德意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专业知识和对各种研究领域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评估和评价稿件。
推荐审稿人3篇
推荐审稿人
在学术界发表文章时,审稿人的选择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的一步。
一个好的审稿人不仅能够提出客观、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作者来说也能给予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审稿人。
1. 王教授
王教授是我在国内读研期间遇到的一位非常厉害的导师,也是我认为非常适合担任审稿人的人选之一。
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因此也非常注重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实用性。
另外,他非常注重细节,经常能够从一些小小的细节中发现一篇文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极为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2. Professor Lisa
Lisa是我在国外留学期间的导师之一,也是一位非常出
色的审稿人。
她非常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会从整体的角度去审查一篇文章,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会给予具体的建议。
另外,她对于语言的使用也非常敏感,能够帮助作者去除掉文章中存在的语言问题,使文章更加通顺易懂。
3. Dr. Li
Dr. Li是我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的一位学者,也是我
认为非常适合担任审稿人的人选之一。
他非常注重文章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于新颖的研究成果会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赞赏。
此外,他也非常注重专业性,能够从专业角度给出非常有用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一个好的审稿人不仅要做到客观、专业,还要具备注重细节、注重语言和注重创新的能力。
当然,不同的作者会对于不同领域的审稿人有不同的需求,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推荐,可以在论文投稿前多咨询身边的老师或同学。
从审稿人的角度谈如何写文章
从审稿人的角度谈如何写文章(转载)何芳良老师谈生态科学写作与发表(台湾福山植植物园, August , 2007)1. 学员问:以老师的经验,如果您收到的稿件您一看就会退稿,通常这些稿件会有什么错误?何老师答:看不同的杂志,例如Ecology Letters,Impact factor 7.6,退稿率是60%,只有40%能送出去review,而这之中还有一半会被拒绝接受,最后只有百分之十几可以被接受,所以这个期刊拒稿率是很高的,所以如果你有paper投到Ecology Letters被拒了,Don’t feel bad. 不是因为你的研究不好,而仅仅是该期刊当年只能刊登有限数目的文章。
Ecology拒稿率也很高,来稿中有40%~50%我们不送出去审查。
至于Plant Ecology,该期刊比较一般,大部分文章都会送出去审。
但有的稿子读了会令人头痛,作者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写什么。
这样的的稿子一定不会送审。
那大家写文章,很难讲怎样的文章可以被接收或被拒绝,但是有一个基本的通则,因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在“advance knowledge”,你的knowledge有可能是local knowledge就是有local impact,有的knowledge有global impact,这个没有关系,但是一篇文章一定要是一个「complete story」,就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有主题的完整故事,这个故事可大可小但一定要完整,不能有缺口。
首先你要先问自己,你做的问题,是不是能给读者带来新的knowledge,新的ideas,新的东西,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大家都知道,写文章最最关键的地方就是Introduction,那是文章的灵魂,如果Introduction写的不好,你后面的东西即使作的很好,也已经将自己处于劣势,并不是说你的文章会被拒,但will not be favored。
所以Introduction一定要写好。
怎样写好论文——一个大学教授、审稿专家的写作经验
——一个大学教授、审稿专家地写作经验给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地大部分时间,每年地审稿量少说有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地通过率在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地约占,不能录用地约占.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地水平.提高水平地前提是稿件地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地.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地下降也是有同感地.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地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地年轻化;有地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地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地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地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地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地基础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地.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地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科技论文地内容中学时就学过,文章地体裁最主要地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地是某一事件发生地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地感想.议论文要说地是对某些问题地论点和为证明论点地正确性而做地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地.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地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地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地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地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地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地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地内容.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地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地研究后地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地,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地,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地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地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加之软件地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地味道.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论文内容地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地.不过,不同领域地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⑴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地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地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地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地,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地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于样条地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样条对提取地间断地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地标志线,实际上,一般地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地弯曲地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地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样条,这篇论文地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⑵论文地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地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地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地灵巧手地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地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地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地模糊控制地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地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地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⑶论文地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地,不弄虚作假是良好地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地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地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地关节角函数是(π),周期显然是(),而做出地仿真曲线地周期却是,角速度地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地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⑷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地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地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地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地,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地论文就写综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⑸关于论文中地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地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地推导过程写清楚.有地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地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地适用条件,这样地公式是没什么用地.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地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地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地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地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地,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地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地.即使是,这样地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论文地标题论文地标题有画龙点睛地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地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地标题过大;有地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地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地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地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地一种解法,这样地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地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地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地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地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地制备和特性.论文地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地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地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地实验.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仿人机器人地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地吗?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地.这样地标题岂不让人笑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摘要摘要是对文章内容地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地目地、所用地方法及取得地结果即可.写得不好地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地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地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地热点”,之类地话就没有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引言论文引言地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地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地写机器人地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地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美国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地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地工作,这是必要地.特别是那些对前人地方法提出改进地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地是,对前人工作地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地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地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地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献地引述要正确.你地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地文章也可能引用你地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地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地文章,提到在相距地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μ.这是完全不可能地.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地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地影响力,这个错误地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地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地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地原因,消息地可*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地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地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地结构是应该地.在刊物上发表地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实验验证论文中地实验地目地是验证论文提出地理论或方法地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地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地手段.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理论地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地.那些用公认地定理证明地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方法可行性地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地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地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地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地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地数据.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地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地实验.实验地设计是非常重要地.要说明某一因素地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地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地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地.文章地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地比赛,都取得亚军地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地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地.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地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地有效性,这是不合适地.因为,足球赛地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地相对强弱.如果对手地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地措施是正确地.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地.作者在最近地两篇文章中用了相同地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地技术措施地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地.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中地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地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地作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地理论证明方法地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真地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地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地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发生地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地仿真结果说明地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地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地遍历路径,论文地篇幅很长,所用地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地方法,与论文方法所得地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地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结论结论中出现地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地结论也不多.由于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地“复制”、“粘贴”地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地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地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地,正文中根本未涉及地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罕见地情况是,有地论文地结论把文章中地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文字以前用笔写字地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地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地字都是打印机打出地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地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地文字方面地问题太多,唸不顺口,作者给人地印象也不会好.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送审稿中,比较突出地文字、标点方面地问题有;⑴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⑵语意重复,用词囉嗦,不善运用代词.⑶ “而”、“故”、“然”、“其”之类地虚构词用得别扭.⑷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地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地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地术语,为地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地名词已被较多地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地,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地每条术语都有严格地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地术语,对它地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地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地“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地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地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地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地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地名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⑸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地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地只有问号和感叹号.⑹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地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地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地英文是“”或“ ”.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地.“基于规则地系统”比早年译地“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地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地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地味道.而且,既然是“在地基础上”,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地实实在在地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地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地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地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实,解决文字方面地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唸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地地方和固癖,这样做地收效不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英文稿地特殊问题英语不是我们地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地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地语意不连贯地问题.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地用词问题是:⑴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地“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 , ”这类“洋泾浜”,硬译地情况还是常见地.有一篇论文把“车载地”译为“”,其实,单词“”地意思就是车载.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⑵介词地使用不当,用“”、“”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⑶代词“”、“”用得多,“”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⑷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 ”构成句子.⑸不注意动词地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地被动语态成句.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⑹冠词“”、“”地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⑺不注意名词地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地人称配合.⑻论文中地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地词,例如,口语中“”有“获得”地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⑼中西文化地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地作者很谦虚,在文章地结尾分析了所提出地方法地缺点,说在今后地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地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地应用前景.有些文章地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地教授是什么样子.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九、论文地署名毫无疑问,论文地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地尊重,而且有对文章地责任.不少文章是在读地研究生写地,导师地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地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地情况下就署上导师地名字投稿,从好地方面理解是对导师地尊重,从不好地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地趋势,甚至一篇不长地文章署了五、六个人地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地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地主意是很难分清楚地,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地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地领导地名字地做法,更是不应提倡地风气.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一般来说,投送地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地编辑部聘请同领域地专家进行地.编辑部地责任是统一论文地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地责任是对论文地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地修改地建议.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作者对审稿人提出地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地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地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地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地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地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地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地.审稿人是论文地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地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地读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地审稿人是同领域地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地某个具体专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地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地意见去做.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地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地态度倒也是谦虚地,承认所提出地问题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地最关键地问题是对实验地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地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地实验结果得出地.我就有了更大地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地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地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制度地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地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地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地部分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地交流往往是不充分地,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地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该有所顾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地杂志地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任地编辑部,应该离远点.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说到标题,本文地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地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地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地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地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地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地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授工作总结
教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教授,我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
在这篇文章中,我
将总结我的工作,分享我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首先,作为一名教授,我的主要责任是教授课程和指导学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除了教学工作,我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发表了多篇高水
平的学术论文,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实施。
我与同行们合作,共同攻克了一些科研难题,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声誉,也为学校带来了更多的科研资金和资源。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作为系主任,我努力协调各项工作,
推动系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注重团队合作,鼓励老师们共同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总的来说,过去的一年是充实而忙碌的。
我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
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我的努力能够为教育事业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和影响。
陆铭教授以审稿人的身份谈论文写作和审稿
陆铭教授以审稿人的身份谈论文写作和审稿邮箱:***********************所有计量经济圈方法论丛的code程序, 宏微观数据库和各种软件都放在社群里.欢迎到计量经济圈社群交流访问.来源: 经济学家茶座;作者: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陆铭教授给搞实证研究学者的经验建议近日,因为审稿,以及收到的审稿报告,想起一些话,说给大家听听。
前两天,我将自己写的一份审稿报告和收到的一份审稿报告放在一起,在学生面前晒了晒。
我对学生说,你们或早或迟,会成为审稿人,也会在各种报告会上批评别人的文章,那么,我希望你们记住两个C和两个P:constructive、professional、careful、polite。
审稿总是要批评的,批评是容易的,难的是建设性的批评。
特别是对于实证研究,世人皆知,模型误设(mis-specification)、度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内生性(endogeneity)是三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从这三个角度去批评文章,基本不会错。
但是,一份审稿报告如果只谈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怕是恰恰说明审稿人除了教科书之外,对所审的文章没有更深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一篇文章的模型形式应基于理论与文献,变量的度量应该是在研究之前已经充分考虑的问题,内生性的解决并不容易,有经验的作者不会在这方面一点也不考虑。
作为审稿人,我更愿意告诉作者这样一些信息:他有一个研究中闪亮的地方,他没有意识到;他遗漏了重要的文献;他可能能够找到某个数据,从而可以看看从X到Y的某个机制,甚至可以检验几种机制哪个更重要;或者,从X到Y的机制不是作者所说的那样,在历史和现实中,故事是另一种可能性,更接近真实的制度背景;我可能还会建议作者,在一篇学术论文中,不要将政策建议讲得那么多;我还会建议作者对于文章的引言部分换个写法,会使得他的工作更加重要和有趣。
……我会尽量要求自己所提的建议是可以做到的,从而使审稿意见具有“建设性”。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证明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证明尊敬的编辑部,我在此向贵刊申请成为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并提供以下材料以作证明。
一、基本信息1. 姓名:李晓2. 职称:副教授3. 所在单位:XXX大学4. 专业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即审稿专家领域)二、学术背景1. 学术成就:在我从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我已经发表了50余篇论文,其中包括20余篇被SCI、EI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收录。
2. 研究方向: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涵盖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我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深入,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审稿经验我始终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
以下是我近五年的审稿经验总结:1. 学术期刊审稿经历:(1)XXX学术期刊:作为审稿专家参与了该期刊的审稿工作,审稿数量达到15篇。
(2)YYY学术期刊:作为审稿专家参与了该期刊的审稿工作,审稿数量达到10篇。
(3)ZZZ学术期刊:作为审稿专家参与了该期刊的审稿工作,审稿数量达到8篇。
2. 审稿能力:我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能够对论文提出明确、准确的评审意见。
我能准确把握论文的创新点、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数据的使用和分析情况,以此为依据给出专业、中肯的建议和评价。
四、个人特点与宗旨作为学术界的一员,我一直秉持严谨和负责的科研态度。
我相信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审稿专家的专业性是保证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审稿过程中,我会秉持客观公正、认真负责的原则,以促进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
以上是我作为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的申请材料,希望贵刊能够审阅并考虑接受我的申请。
如需进一步了解我的学术成果、审稿能力或其他相关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
感谢您的仔细审阅!衷心期待与贵刊的合作!顺祝时祺!李晓。
专家库评审实践经验怎么写范文
专家库评审实践经验怎么写范文评审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专家库评审实践经验的撰写,可以采用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一、引言部分(约100字)首先,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专家库评审的背景和意义。
指出专家库评审在学术界中的重要性,并说明本文将从哪些方面阐述相关的评审实践经验。
二、评审前的准备工作(约150字)在评审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仔细阅读评审材料,理解评审标准和要求等。
写者可以详细描述这些准备工作,以及如何根据评审要求来进行材料的阅读以及评审准则的理解。
三、评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约150字)在评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这些事项可以对评审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写者可以强调评审专家需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并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
此外,还可以提到一些关于评审提意见的注意事项,如要清晰明确的指出论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评审结果的撰写(约100字)在评审结果的撰写方面,需要明确对论文的评价建议和意见。
写者可以谈到一些评审过程中的技巧,如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给出具体的建议等。
五、评审后的跟进工作(约100字)评审结束后,还需要对评审结果进行跟进工作。
这包括及时向编辑部反馈评审结果、回答作者的问题等工作。
写者可以谈到自己的跟进工作经验并提出一些建议。
六、对专家库评审实践的思考(约100字)对于专家库评审实践经验,还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思考,如如何提高评审工作效率、如何提高评审质量等问题。
写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七、结语(约50字)最后,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并强调评审实践的重要性和自身的收获。
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专家参与到评审工作中来,共同促进学术的发展。
以上是关于专家库评审实践经验的范文写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授评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教授岗位上已工作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将我在教授评审工作中的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作为一名教授,我深知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因此,我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交流过程中,我积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 严谨治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同时,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指导研究生,培养学术人才作为导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我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学生的成长,耐心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进步。
4. 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在科研方面,我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作为一名教授,我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我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工作体会1. 教授岗位责任重大,要始终保持敬业精神作为一名教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敬业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严谨治学,提高自身素质教授是学术界的代表,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
在工作中,我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教授工作需要团队协作。
【人物特写与报告文学写作参考】海教授谈报告文学的写作艺术
【人物特写与报告文学写作参考】海教授谈报告文学的写作艺术5月13日上午,我校退休老教授、编辑出版专业的第一任班主任海教授走进了多媒体楼305教室,为参与创业校友专题采访的同学们做题为“报告文学的写作艺术”的精彩讲座。
当身穿白色棉绸衬衣和黑色西装裤的海教授提着黑色公文包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海教授。
他一边微笑着和同学们一起鼓着掌,一边走上了讲台。
打开了讲稿,用目光往下一扫,全场马上变得安静下来了。
他的开场白直奔主题:“我这次来就是讲一下报告文学的写作艺术,让即将参与创业校友专题采访的各位有所启发。
”说完他翻了翻眼皮,笑着说道:“我曾经干过记者和编辑,和在座的很多学生记者和学生编辑是同行哦。
”旁征博引,循序渐进的讲解在讲解某个概念时,海教授的声音是沉着有力的。
学识渊博的他在讲解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循序渐进,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渐渐将枯燥而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
“为什么说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呢?”当谈及到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时,他提出了问题。
接着他抛出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小说家都是大骗子。
”同学们被他突如其来的这句话弄得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纷纷抬起头,将疑惑目光转向了他。
他笑了笑,说:“为什么说小说家都是大骗子呢?因为很多人物的优点在小说中都被作者集中在所塑造的英雄身上了,读者就被轻易蒙蔽了双眼。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报告文学是不会把人写得如此完美的,只会努力把人写得真实可感,因此报告文学也就有了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就如同我们从古代留下来的史书典籍上了解古代历史,后人今后也能从我们现在撰写的报告文学中了解现在的发展状况。
大家是相信史书上的历史还是小说里的历史呢?”他低下头翻了翻讲稿,笑着反问了一句。
随后,海教授又提高了嗓音,放下了手中的讲稿,抬起头表情严肃地对同学们说:“在座各位都承担着颂扬民大历史的重大使命,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次采写任务!”语毕,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高等教育学习中的学术导师与指导经验分享
高等教育学习中的学术导师与指导经验分享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术导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既是学生们的知识传授者,也是他们的引路人和启迪者。
在我自己的大学学习经历中,我有幸遇到了一位出色的学术导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他给我带来的宝贵经验。
首先,一位优秀的学术导师应该思维开放,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
与学生呈现良好的沟通关系,是建立有效教学环境的基础。
我的学术导师总是鼓励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尊重我的独立思考。
他经常提醒我们学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害怕犯错。
这样的指导使我建立了自信,也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学术领域。
其次,一位出色的学术导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学术项目。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我的导师为我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包括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这些机会不仅拓宽了我的眼界,还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亲身经历,我懂得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学会了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此外,一位杰出的学术导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鼓励。
在我的学术旅程中,我的导师从未对我施加太多的束缚和限制,而是给予我充分的空间和自主权。
他鼓励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多次和我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种自由度和鼓励使我能够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并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一位卓越的学术导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成长。
除了在学术上给予指导,我的导师也经常关心我的个人生活和职业规划。
他鼓励我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他还为我提供了许多职业发展建议,并帮助我规划我的未来。
这种全面的关注使我在学术学习之外也能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培养。
综上所述,一位优秀的学术导师在高等教育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思维开放、提供实践机会、给予自主权和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他们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教授写作技巧的有效方式
教授写作技巧的有效方式写作是一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掌握的技能。
然而,对于学术界的教授们来说,写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他们需要通过写作来传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学观点以及对于学术领域的贡献。
因此,教授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首先,教授们应该注重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教授们才能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理解力。
他们需要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以便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
通过阅读,教授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其次,教授们需要注重写作的结构和逻辑。
一篇好的学术文章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
教授们应该在写作之前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大纲,明确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他们可以使用标题、小标题、段落和标点符号等来组织文章的结构,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授们还应该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另外,教授们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学术写作要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
教授们应该使用具体、明确的词语和术语,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意思。
此外,教授们还应该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长篇大论的段落,以免让读者感到困惑和疲惫。
简洁、清晰的语言是一篇好的学术文章的特点之一。
此外,教授们还可以通过写作小组或者合作写作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与其他教授或者同事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教授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合作写作,教授们可以互相检查和修正彼此的文章,进一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教授们还可以参加写作研讨会或者学术会议,与其他学者一起分享和讨论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技巧。
最后,教授们需要注重反思和修正。
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教授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结果,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正。
他们可以请同事或者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审和反馈,以便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
审稿专家单位推荐信模板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非常荣幸地向您推荐我单位的研究员XXX教授作为审稿专家。
我深知贵刊的高水平和严谨审稿流程,因此,我非常信任地将我单位的精英推荐给您,相信他会为贵刊的发展作出贡献。
XXX教授是我国知名的研究员,自加入我单位以来,一直致力于XXX领域的研究工作。
他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研究领域内的前沿问题和热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此外,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同行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在过去的几年里,XXX教授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同时,他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成就充分展示了他在学术领域的才华和潜力。
作为审稿专家,XXX教授具备以下优势:1. 严谨的学术态度:他对待科研工作始终保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这将有助于提高贵刊论文的质量,确保审稿过程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2. 丰富的研究经验:XXX教授在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
这使得他能够准确地评价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为贵刊推荐高质量的文章。
3. 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XXX教授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作者、编辑和其他审稿专家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推动论文的修改和完善。
4. 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他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与其他领域内的知名学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这有助于提高贵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读者群体。
综上所述,我相信XXX教授一定会成为贵刊优秀的审稿专家。
在此,我衷心希望您能够给予他这个机会,相信他会为贵刊的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也请您对他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关心,帮助他不断提高审稿水平。
最后,我谨代表我单位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祝愿贵刊越办越好!此致敬礼!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年月日。
教授 学术工作总结
教授学术工作总结
教授学术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教授,学术工作是我工作的重心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教学、科研和学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在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是教学方面。
我在过去的一年里承担了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
通过这些努力,我感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术能力都有所提高。
其次是科研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发表了若干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且获得了一些科研项目的资助。
我还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的学者进行合作和交流。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学术界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
最后是学术服务方面。
我积极参与学术组织和评审工作,担任了一些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还组织了一些学术活动和讲座。
通过这些服务工作,我与更多的学者和同行进行了交流和合作,也为学术界的规范和发展做出了一些努力。
总的来说,过去的一年对我来说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术界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多的贡献。
期刊发表覃老师
期刊发表覃老师作为一名期刊发表的老师,覃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术界的楷模和榜样。
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是在期刊发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覃老师在期刊发表方面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覃老师在期刊发表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精益求精,二是善于总结。
在学术研究上,覃老师总是追求卓越,不断地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和完善,力求做到最好。
在期刊发表的过程中,他也是如此,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论文,直到达到最佳状态。
其次,覃老师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期刊发表方法论,并且乐于分享给他人,这也是他在学术界备受尊敬的原因之一。
其次,覃老师在期刊发表方面的心得体会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一直强调的是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在期刊发表的过程中,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论文,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他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这些都是我们在期刊发表过程中需要牢记的宝贵经验。
最后,我想说的是,覃老师在期刊发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宝贵经验,不仅仅适用于学术界,更是可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覃老师在期刊发表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才能够在学术研究和期刊发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大家都能够以覃老师为榜样,不断追求卓越,取得更大的成功。
审稿人 经验
审稿人经验
成为一名审稿人需要具备以下经验和素质:
1. 专业知识:作为审稿人,需要对所在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评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性。
2. 批判性思维:审稿人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客观、审慎地评估论文的内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细致认真:审稿人需要细致认真地阅读论文,注意细节,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错误,并提出修改意见。
4. 公正客观:在审稿过程中,审稿人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偏倚任何一方,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5. 沟通与合作:审稿人需要与作者、编辑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反馈评审意见,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6. 学习与提升: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关注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动态,提升自己的审稿能力和水平。
7. 保密意识: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保护论文作者的知识产权,
不泄露论文内容。
成为一名优秀的审稿人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学术论文撰写报告:教授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与要点
学术论文撰写报告:教授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与要点导言:学术论文是学术界交流、传播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能够提高学者的学术声望和建立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学术论文的撰写可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提供一些教授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与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撰写学术论文。
一、理清思路1.1主题确定学术论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与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联系紧密。
在选择主题时,要结合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和文献支持。
1.2构建合理的结构学术论文应该有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结构,包括引言、研究背景、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等部分。
合理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内容,并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对比。
二、文献综述2.1广泛阅读在撰写学术论文之前,要进行广泛的文献阅读,了解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
这样可以帮助了解研究热点和趋势,并避免重复发表已有的研究成果。
2.2文献归纳在综述文献时,要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列出相应的论点和证据,判断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动机。
三、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3.1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合理选择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和实验变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还要考虑样本量的设置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
3.2数据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并提供可靠的结论依据。
四、语言表达4.1准确简洁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应该准确、简洁。
使用清晰明确的语句和专业术语,避免使用模糊、抽象的词汇,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研究内容。
4.2避免主观色彩学术论文要尽量避免主观色彩,应该客观地陈述事实和数据。
同时,要注意避免夸张和过度概括,以保证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五、论文结构5.1引言引言部分应该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简要介绍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
教授评审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
教授评审个人工作总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个学年的工作已经落下了帷幕。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履行教授职责,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认真回顾了一个学年的工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一、教学工作作为教授,教学工作是的本职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先后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任务。
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我努力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提高课程的时效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我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术素养。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教学研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科研工作作为一名教授,科研工作是支撑教学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们围绕学科前沿,申报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并成功获得资助。
在研究中,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提升了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学术交流中,我不断拓宽视野,汲取他人经验,为团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我还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教授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关注学生的成长,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本科生,我关注他们的基础学业,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提升他们的科研素养。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
在实验室管理中,我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
学术简历的审稿经历
学术简历的审稿经历学术简历中的审稿经历一、引言学术审稿是学术界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学术论文的审查和评价,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可靠性。
作为学者,积累审稿经历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还能够为学术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本文将以我的学术简历中的审稿经历为例,探讨学术审稿的重要性和我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二、审稿经历的意义作为一名学者,我相信学术审稿是提升自身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审稿,我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
同时,审稿也是一种学习机会,可以帮助我发现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三、审稿经历的收获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极参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为多个国内外期刊担任审稿人。
这些经历给我带来了诸多收获。
审稿经历提高了我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
通过审稿,我不仅可以了解到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还能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
与此同时,审稿还要求我对学术文献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研究,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
审稿经历培养了我的学术责任感。
作为一名审稿人,我要保证对待每一篇稿件都要认真负责,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对论文的内容、结构、逻辑和方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审稿经历提升了我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在审稿过程中,我与作者进行多次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改进论文。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了自己的学术合作能力。
审稿经历也为我在学术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通过多次参与审稿工作,我逐渐建立了一定的学术威望,与众多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
这不仅对于我的学术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我今后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四、审稿经历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审稿工作虽然重要,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审稿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对个人的研究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合理安排时间,将审稿工作与自己的研究工作相结合,以确保两者能够兼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授论文写作经验给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
近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
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
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
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
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
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
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
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够。
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
意的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
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
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一、科技论文的内容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
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
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
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
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
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
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
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
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⑴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
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
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
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
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
有一篇论文写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
一是说用hermit样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hermit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
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hermit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⑵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
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
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
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
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⑶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
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
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
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q=0.1sin(3π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2.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的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⑷关于综述性文章。
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
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
⑸关于论文中的公式。
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
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
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
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
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
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
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
有的标题过大;有的又过于局限。
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
“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
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
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
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
如果将题目改为“mos2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
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的吗?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
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三、摘要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
写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
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
四、引言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
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
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
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
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文献的引述要正确。
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
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
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7000km的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150μs。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46.67ms。
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
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
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可*性不高。
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
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
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大象”。
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
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
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五、实验验证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
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
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
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
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
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
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的。
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
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
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
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
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
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
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