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如总量=部分量+部分量,部分量=总量-部分量,以及倍数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数量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如总量=部分量+部分量,部分量=总量-部分量,以及倍数关系等。
2.培养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
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运用数量关系。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激励评价法:注重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数量关系。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球、小棒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
3.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数量关系。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有一天,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苹果,又给了小华4个苹果,那么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总量、部分量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生活情境,如购物、做菜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这些数量关系,如总量、部分量等。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2《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2《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2《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讲述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如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数量关系,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数量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关系。
2.操作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总结数量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准备练习题、作业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买一件衣服需要多少钱?” “买两件衣服需要多少钱?” “买三件衣服需要多少钱?”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量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生活场景,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介绍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等数量关系。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第【1】篇〗常见的数量关系说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说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说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课前准备: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
2.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例题2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
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认识总价。
引导思考:根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单价数量总价钢笔()元/支()支()元练习本()元/本()本()元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
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答列式。
(1)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2) 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3) 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学生列式。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
二、教学新课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
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学生读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2)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怎样的问题?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的事,这里的每枝铅笔2角、每个排球55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枝、4个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提问: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请你来说一说下面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校买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
(3)概括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铅笔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出了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的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评析: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数量,思考求的什么数量,是怎样求的,既可以巩固刚学到的量的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分析。
常见数量关系数学教案
常见数量关系数学教案标题:常见数量关系数学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加法:两个或更多的数字相加的运算。
2.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3. 乘法:两个或更多的数字相乘的运算。
4. 除法: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的运算。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或者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2. 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解释和证明他们的理解。
3. 实践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物品的数量。
例如,如果你有三个苹果,我又给了你两个苹果,你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新知讲解:教师逐一介绍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则。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或者图形,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学生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和规则。
4.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释和证明他们的答案。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
5.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2. 作业检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估: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及时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延伸: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和应用数学,例如购物时的找零问题,烹饪时的配料比例问题等,让数学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2《常见的数量关系》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2《常见的数量关系》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2《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和发现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数量关系。
2.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和发现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准备课件和教学道具,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初步接触数量关系。
例如,展示一个水果摊,有苹果、香蕉和橙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各种水果的数量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数量关系。
例如,展示一个加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加数、和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例如,给出一些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和分析,找出数量关系。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
例如,给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总价,找零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规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量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2.难点:将数量关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
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小棍等,用于展示数量关系。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做菜等,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都有哪些数量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运算的?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等。
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以适当增加,以挑战学生的思维。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做菜时如何计算食材用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量关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篇)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甚至它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教学例5出示例题,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和差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数量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和差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量关系。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每小时骑6公里,问小明骑车去学校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和差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这些数量关系。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2小时行驶了多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件衣服单价50元,买2件需要多少钱?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生3: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
师:为什么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求一共用的钱数要用乘法解决?学生画图说明: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就知道了每份是几,知道买了多少,就知道有这样的几份,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在求几个几是多少,因此这3道题都用乘法计算。
小结: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就说明了用乘法解决这类问题的道理,还发现它和原来学过的“几个几”密不可分,你们真会思考。
(二)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1.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这三个数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生:单价×数量=总价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学生提出疑问:单价和总价都表示价钱,怎么区分呢?(1)从价签上认单价。
交流后小结:只要是每件商品的价钱,就是商品的单价。
(2)在小票中辨认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在超市的购物小票上也有单价、数量、总价。
哪个是单价、哪个是数量?学生交流;根据小票上的提示,小星号前面的是商品的数量,小星号后面的是单价,金额表示的是总价。
(3)从称重商品标签上辨别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称重商品上贴着小标签,上面的信息比较多,你能从标签上找到单价、数量和总价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小结:像这种需要称重的水果、干果、杂粮等商品,标签上有2个价钱,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区分单价、数量和总价。
三、巩固练习(一)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解答出来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 每瓶酸奶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二)王老师负责学校的采购。
他得到了几位老师购买教学用具的信息美术老师需要30包彩纸,每包彩纸12元,还需要15包卡纸,每包卡纸18元;体育老师需要一些篮球、足球和乒乓球拍,篮球每个50元,要买12个,足球每个45元,要买15个,乒乓球拍每个34元,要买20个。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常用的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这些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地运用数量关系,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数量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数量关系。
2.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生活实例。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题和学习工具,如计算器、纸张等。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呈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数量关系。
让学生观察和总结这些数量关系,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3.操练(1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和等于它们的总量。
2. 减法数量关系: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等于它们的差。
3. 乘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相乘等于它们的乘积。
4. 除法数量关系: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它们的商。
5. 其他常见数量关系: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数量关系。
2. 难点:理解和运用其他常见数量关系,如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量关系。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数量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数量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4. 游戏环节: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数量关系。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练习题、游戏环节表现等。
3. 评价指标:正确性、熟练度、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教材及相关辅导书籍。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4. 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加法数量关系的学习与运用。
2. 第2周:减法数量关系的学习与运用。
3. 第3周:乘法数量关系的学习与运用。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2)能够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学会运用方程、图表等方法表示数量关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和,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和。
2. 减法数量关系: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两个数的差。
3. 乘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的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积。
4. 除法数量关系: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两个数的商。
5. 应用题: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行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常见的数量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2. 运用探究发现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 采用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量关系;2. 探究新知: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数量关系;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所学知识;4. 应用拓展: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
教案设计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教学要求:一.使门生初步了解单价、数目和总价;速率、时候和旅程的含意;理解、掌握这两组数目瓜葛.二.初步培育门生应用数学术语的本领;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入事物之间互相联络的观点.教学进程:1、温习旧知一.口答列式.(一)每一个文具盒10元;五个文具盒多少钱?(二)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一个10元;可以买若干个?(三)50元钱买了五个一样的文具盒;每一个多少钱?指名门生口答;教师板书.二.门生列式.(一)1辆汽车每小时行50公里;三小时行若干公里?(二)1辆汽车行了150公里;每小时行50公里;行了若干小时?(三)1辆汽车三小时行了150公里;均匀每小时行若干公里?门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阅.2、教学新课一.引入新课.咱们已经学习过很多应用题;晓得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有各种数目瓜葛;并且已接触了很多数目瓜葛.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目呢;这些数目之间有怎么样的瓜葛呢;今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目瓜葛(板书课题).二.教学例一.(一)出示例一;门生读题.让门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门生口答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二)教学单价、数目和总价的含意.发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前提有甚么配合的特色?都是求怎么样的题目?申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的事;这里的每枝铅笔二角、每一个排球55元;如许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三枝、四个如许买的件数是数目;(板书:数目)1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发问: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晓得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请你来讲1说下面的单价、数目和总价.黉舍买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三)概括单价、数目和总价的数目瓜葛.谁来讲1说;第(一)题里铅笔的单价、数目各是多少;求出了甚么?是怎么样求的?第(二)题里的单价、数目各是多少?求的甚么?怎么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甚么配合的特色?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目和总价之间有怎么样的数目瓜葛(板书:单价×数目=总价)?[评析:让门生察看差别的数目;思索求的甚么数目;是怎么样求的;既可以巩固刚学到的量的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剖析.接着引诱寻觅配合特色;归纳数目瓜葛;就是在剖析的基础上开导门生综合、抽象和概括.如许教学;可以使门生在对具体题目的感知、剖析的基础上了解抽象的数目瓜葛;不但有利于门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培育门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问:请同砚们依据这个瓜葛想想;要是晓得总价和单价;可以求甚么?怎么样求(板书:总价÷单价=数目)?追问:为何求数目用总价除以单价?发问:再想一想;要是晓得总价和数目;可以求甚么?怎么样求?你是怎么样想到的(板书:总价÷数目=单价)?(四)如今请同砚们看一看这里一组三个数目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亲近的联络.你觉得只要记住了哪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依据甚么知识来记其他的两个?小结:咱们从这里的三个数目关系式可以看出;依据单价、数目和总价三个量的瓜葛;只要晓得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咱们在记这一组数目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目=总价”;就可以依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瓜葛;想出“总价÷单价=数目”和“总价÷数目=单价”.三.组织实习.(一)做“练一练”第一题.读题.发问:例一的数目瓜葛是什么?指名门生先口头举出例子;申明求总价的题目.发问:谁还能举一个求数目的例子?求单价的呢?(二)做“练一练”第二题.指名三人板演;其它门生做在课本上.集体改正.发问:这里运用了哪几个数目关系式?在单价、数目和总价三个量里;要求一个量;必要晓得几个量?指出:在单价、数目和总价里;只要晓得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四.教学例二.(一)出示例二;门生读题.让门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门生口答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二)发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也就是行程题目;此中每小时45公里、每分钟行70米如许在一个单位时候里行的旅程;是速率;(板书:速率)所用的二小时、六分是行走的时候;(板书:时候)求出的90公里、420米如许的一共行的路是旅程.(板书:旅程)(三)发问:第(一)题里汽车的速率是多少?行走的时候呢?求出的效果是什么数目?是怎么样求的?第(二)题里小东行走的速率和时候各是多少?求出的是什么?怎么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甚么配合特色?从这两题里;你发现了速率、时候和旅程之间有怎么样的瓜葛(板书:速率×时候=旅程)?发问:要是晓得旅程和速率;可以求甚么?时候怎么样求?你是怎么样想到的(板书:旅程÷速率=时候)?依据数目关系式;求速率必要哪两个前提?怎么样求?为何要如许求(板书:旅程÷时候=速率)?(四)这里首要记住哪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依据甚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想出其他的两个?请人人把这三个数目关系式齐读一遍.小结:速率、时候和旅程是一组联络慎密的数目;只要晓得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目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率×时候=旅程”;就可以依据乘除法的瓜葛;想出“旅程÷速率=时候”、“旅程÷时候=速率”.五.组织实习.(一)下面的前提中各是什么数目瓜葛?①汽船五小时行125公里.②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每小时行驶61公里;共行驶305公里.③小华从家到黉舍要走800米;小华要走16分钟;每分钟走50米.(二)做“练一练”第三题.读题.让门生举例说明求旅程的题目.哪位同砚举出一个求时候的题目?你能举出一个求速率的题目吗?(三)做“练一练”第四题.指名门生说数目瓜葛.指名三人板演;其它门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改正.发问:怎么样求旅程?怎么样求时候?求速率呢?3、讲堂小结这堂课学习的是哪两组常见的数目瓜葛?你能具体说一说这两组数目瓜葛吗?咱们首要记住哪两个;就能想出其它的数目关系式吗?4、部署功课讲堂功课:实习12第一、二题.。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并理解数量关系;(2)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加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相加的和,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的结果。
2. 减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相减的差,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結果。
3. 乘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相乘的积,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结果。
4. 除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相除的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结果。
5. 其他常见数量关系:如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数量关系;2. 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 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数量关系;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数量关系;3.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其他常见数量关系,如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评价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设计:1. 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数量关系;(2)新课:讲解其他常见数量关系,如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等;(3)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教学资源:数学教材、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解决购物等实际问题。
举例:例如,购买一本书的价格是30元,如果购买3本,总价是多少?学生需要掌握通过单价×数量计算出总价的方法。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速度×时间=路程,并能应用于解决出行等问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一、教学内容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对应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以下知识点展开:
1.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3.学会应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4.能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出行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量关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根据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等。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分享成果时,有些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整理自己的思路。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关于如何整理思路和清晰表达的指导。
最后,我认为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强调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于简单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复杂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2.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和教学课件,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数量关系,如整数加减法、乘除法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一些有关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和解答,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讲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数量关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对策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对对策论的应用能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讲。
指名学生讲或教师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田忌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赢了齐王?同学们想知道吗?其实呀,这其中也蕴藏着很深奥的数学问题,那么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能反败为胜。
二、自主探究1.讨论: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田忌取胜的策略:2.提问设疑。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取胜的办法呢?(2)田忌到底有多少种可以采用的应对策略呢?结果是怎样的呢?讨论、交流、汇报。
田忌共有6种应对策略:3.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学生众说纷纭,会提到各类比赛)那么请你们来安排一下,如果有这样的比赛,你们会怎样安排他们的出场顺序?看来呀,一场比赛,我们光水平高还是不够的,我们要知己知彼,凡事懂得讲究策略,才会取得胜利。
4.总结规律。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你们有没有发现对待这样的策略问题,我们有我们的解决技巧呀?(学生试说)最后总结:最低级的对最高级的,其他的对略低一筹的,这样就会保证胜利。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106页“做一做”。
数学游戏,先弄清游戏规则,再同桌两人合作完成。
并思考:如果一人拿9、7、5三张,一人拿8、6、3三张,拿8、6、3这三张的人有可能获胜吗?该按怎样的顺序出牌才能获胜?同桌两人试试。
2.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同学们早已熟悉的故事入手,发现数学知识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能够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例如,2 + 3 = 5。
2. 减法:两个数相减的结果叫做差。
例如,5 3 = 2。
3. 乘法: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例如,2 ×3 = 6。
4. 除法: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商。
例如,6 ÷3 = 2。
5. 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计算路程和时间等。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数量关系及其应用。
2. 示例法:教师通过给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二、讲解加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加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演示加法的运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加法运算。
三、讲解减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减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演示减法的运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减法运算。
四、讲解乘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乘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演示乘法的运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乘法运算。
五、讲解除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除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演示除法的运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除法运算。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检测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教学要求:
一.使门生初步了解单价、数目和总价,速率、时候和旅程的含意,理解、掌握这两组数目瓜葛。
二.初步培育门生应用数学术语的本领,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入事物之间互相联络的观点。
教学进程:
1、温习旧知
一.口答列式。
(一)每一个文具盒10元,五个文具盒多少钱?
(二)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一个10元,可以买若干个?
(三)50元钱买了五个一样的文具盒,每一个多少钱?
指名门生口答,教师板书。
二.门生列式。
(一)1辆汽车每小时行50公里,三小时行若干公里?
(二)1辆汽车行了150公里,每小时行50公里,行了若干小时?
(三)1辆汽车三小时行了150公里,均匀每小时行若干公里?
门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阅。
2、教学新课
一.引入新课。
咱们已经学习过很多应用题,晓得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有各种数目瓜葛,并且已接触了很多数目瓜葛。
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目呢,这些数目之间有怎么样的瓜葛呢,今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目瓜葛(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一。
(一)出示例一,门生读题。
让门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门生口答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
(二)教学单价、数目和总价的含意。
发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
这两道题的前提有甚么配合的特色?都是求怎么样的题目?
申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的事,这里的每枝铅笔二角、每一个排球55元,如许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三枝、四个如许买的件数是数目,(板书:数目)1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发问: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晓得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
请你来讲1说下面的单价、数目和总价。
黉舍买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
(三)概括单价、数目和总价的数目瓜葛。
谁来讲1说,第(一)题里铅笔的单价、数目各是多少,求出了甚么?是怎么样求的?第(二)题里的单价、数目各是多少?求的甚么?怎么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甚么配合的特色?
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目和总价之间有怎么样的数目瓜葛(板书:单价×数目=总价)?
[评析:让门生察看差别的数目,思索求的甚么数目,是怎么样求的,既可以巩固刚学到的量的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剖析。
接着引诱寻觅配合特色,归纳数目瓜葛,就是在剖析的基础上开导门生综合、抽象和概括。
如许教学,可以使门
生在对具体题目的感知、剖析的基础上了解抽象的数目瓜葛,不但有利于门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培育门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
发问:请同砚们依据这个瓜葛想想,要是晓得总价和单价,可以求甚么?怎么样求(板书:总价÷单价=数目)?
追问:为何求数目用总价除以单价?
发问:再想一想,要是晓得总价和数目,可以求甚么?怎么样求?你是怎么样想到的(板书:总价÷数目=单价)?
(四)如今请同砚们看一看这里一组三个数目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亲近的联络。
你觉得只要记住了哪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依据甚么知识来记其他的两个?
小结:咱们从这里的三个数目关系式可以看出,依据单价、数目和总价三个量的瓜葛,只要晓得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咱们在记这一组数目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目=总价”,就可以依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瓜葛,想出“总价÷单价=数目”和“总价÷数目=单价”。
三.组织实习。
(一)做“练一练”第一题。
读题。
发问:例一的数目瓜葛是什么?
指名门生先口头举出例子,申明求总价的题目。
发问:谁还能举一个求数目的例子?求单价的呢?
(二)做“练一练”第二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它门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改正。
发问:这里运用了哪几个数目关系式?在单价、数目和总价三个量里,要求一个量,必要晓得几个量?
指出:在单价、数目和总价里,只要晓得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四.教学例二。
(一)出示例二,门生读题。
让门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门生口答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
(二)发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也就是行程题目,此中每小时45公里、每分钟行70米如许在一个单位时候里行的旅程,是速率,(板书:速率)所用的二小时、六分是行走的时候,(板书:时候)求出的90公里、420米如许的一共行的路是旅程。
(板书:旅程)
(三)发问:第(一)题里汽车的速率是多少?行走的时候呢?求出的效果是什么数目?是怎么样求的?
第(二)题里小东行走的速率和时候各是多少?求出的是什么?怎么样求的?
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甚么配合特色?
从这两题里,你发现了速率、时候和旅程之间有怎么样的瓜葛(板书:速率×时候=旅程)?
发问:要是晓得旅程和速率,可以求甚么?时候怎么样求?你是怎么样想到的(板书:旅程÷速率=时候)?
依据数目关系式,求速率必要哪两个前提?怎么样求?为何要如许求(板书:旅程÷时候=速率)?
(四)这里首要记住哪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依据甚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想出其他的两个?
请人人把这三个数目关系式齐读一遍。
小结:速率、时候和旅程是一组联络慎密的数目,只要晓得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记这一组数目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率×时候=旅程”,就可以依据乘除法的瓜葛,想出“旅程÷速率=时候”、“旅程÷时候=速率”。
五.组织实习。
(一)下面的前提中各是什么数目瓜葛?
①汽船五小时行125公里。
②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每小时行驶61公里,共行驶305公里。
③小华从家到黉舍要走800米,小华要走16分钟,每分钟走50米。
(二)做“练一练”第三题。
读题。
让门生举例说明求旅程的题目。
哪位同砚举出一个求时候的题目?你能举出一个求速率的题目吗?
(三)做“练一练”第四题。
指名门生说数目瓜葛。
指名三人板演,其它门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改正。
发问:怎么样求旅程?怎么样求时候?求速率呢?
3、讲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是哪两组常见的数目瓜葛?你能具体说一说这两组数目瓜葛吗?咱们首要记住哪两个,就能想出其它的数目关系式吗?
4、部署功课
讲堂功课:实习12第一、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