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知识检测练习学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熔化和凝固2020秋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
3.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
各举一个例子。
给鲜鱼保鲜时在鱼的上面放冰块,冰熔化要吸热,使温度 降低; 在冬天向菜地窖里放上几桶水,水凝固放热,使菜窖温度 不会降得很低。 北方初春融雪的日子,天气寒冷; 沥青刚涂完时,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放出热量,这种热量 足以将汽车轮胎炸破,因此需要散发很长时间才能够行车。
16、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
因为雪( A )
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
17、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
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B )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3)铁、铜、铝在常温下是 固 态,水银在30℃时是 液 态。 (4)酒精在-100℃时是 液 态,氢在 260℃时是 固 态。
5、在我国北方的冬天,气温为—40℃ ,则冰块的上表 面的温度为—40℃ ,下表面的温度为 0℃
6.小明在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当这种物质的温度 达到36℃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组记 录数据:36℃、39℃、42℃、45℃、48℃、48℃、
2.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 熔.化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 凝固.
3、固体可分为(晶体 )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 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 熔点和凝固点)
4 阅读P56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
(1)表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 钨 ,它熔化时温 度 不变 ,它的凝固点是 3410℃ 。 (2)温度是70℃的萘是 固 态。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训练题组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洋表面水温高低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海洋深度D.人类活动2.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相同B.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C.表层海水的水温一定高于海洋深处的水温D.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③赤道地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4.有关海洋表层水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表层水温低的海区,是因为向大气释放了大量热量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A.①②B.①④ C.②④ D.③④下图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
读下图,完成下题。
5.三个观测站中( )A.①位于大西洋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D.0~1 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题组二海水的盐度6.对海洋表层海水盐度没有明显影响的是( )A.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B.河流汇入C.洋流D.沿海人工养殖7.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8.下面四个海区的盐度,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④②③①9.按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各海区中,海洋表面盐度最高的是( )A.北纬10°大陆西岸附近B.南纬25°大陆东岸附近C.南纬35°大陆西岸附近D.北纬60°大陆东岸附近世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都是有规律的,而温度和盐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教版选修5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醛练习知识点
人教版选修5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醛练习知识点第二节醛知识点一醛类1.醛的结构(1)概念: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2)官能团:醛基(—CHO或)。
2.醛的分类3.甲醛和乙醛物质甲醛(蚁醛)乙醛分子式CH2O C2H4O 结构简式HCHO CH3CHO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无色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状态气态液态溶解性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能跟水、乙醇等互溶(1)概念: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4)代表物:丙酮,其结构简式为CCH3OCH3,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醛类的是()解析:选B。
①属于醛,②属于酯类,③属于醛,④中含有氯元素,不属于醛。
2.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醛都有醛基和烃基B.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2n OC.醛的官能团为—COHD.所有的醛都能发生银镜反应解析:选D。
A项,甲醛(HCHO)中没有烃基,B项为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项醛的官能团为—CHO。
醛和酮的区别与联系类别醛酮区别官能团官能团位置碳链末端碳链中间简写形式类别醛酮联系通式饱和一元醛:C n H2nO饱和一元酮:C n H2n O 同分异构现象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但是不属于醛的是()[解析]醛的结构为R—CHO,其中R为H或烃基,A项物质不含—CHO,B、C、D项中含—CHO,但B项物质—CHO连接的不是H或烃基,B为甲酸乙酯,不属于醛类。
[答案]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是不是都属于醛类答案:有机物只要含有醛基就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不一定都是醛,可能是其他含有醛基的有机物。
例如:甲酸,甲酸某酯,另外,还有将要学习的葡萄糖等。
醛的概念及性质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醛基的物质一定是醛B.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醛类物质常温、常压下都为液体或固体D.醛与H2发生的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解析:选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三章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练习含答案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为什么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提示: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微小原电池而发生电化学腐蚀,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加快了反应速率。
►综合拓展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比较二、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的比较(以钢铁腐蚀为例)►尝试应用1.钢铁在很弱的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反应式为(C)A.Fe-2e-===Fe2+B.2H++2e-===H2↑C.2H2O+O2+4e-===4OH-D.Fe-3e-===Fe3+解析: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的实质。
钢铁中含有多种杂质,在考虑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时,为了简化问题,主要讨论碳杂质问题,也就是以Fe为负极,C为正极的原电池反应。
在中性条件或弱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原电池的正极为C,发生还原反应,即得电子反应,故A、D两项应排除,在B、C两项中,B项是析氢腐蚀的电极反应式,所以C项符合题意。
金属的防护2.镀锌铁与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哪个更耐腐蚀?提示:镀锌铁更耐腐蚀,因为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锌比铁活泼,因此适合作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从而保护了铁。
而锡不如铁活泼,当镀锡铁镀层破损后,铁做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
►综合拓展三、金属的防护1.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
2.金属表面涂抹油漆等保护层。
3.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
4.通过化学方法使其表面形成保护层,如电镀、形成氧化膜等。
5.电化学防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电化学防护法应用原电池原理,让被保护金属作为正极,另找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为负极。
例如在锅炉内壁、船舶外壳装上若干锌块,就可保护钢铁设备。
发生的电极反应:负极:2Zn-4e-===2Zn2+;正极:O2+2H2O+4e-===4OH-。
锌块不断被腐蚀,可定期拆换,使铁得到保护。
►尝试应用2.下列做法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A)A.保留铁制品上的铁锈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C.在金属机械上涂油D.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解析:铁锈是比较疏松的氧化膜,容易保存一些水分,形成电解质溶液加速铁的腐蚀,不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202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1.准确量取25.00 mL的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为() A.500 mL量筒B.10 mL移液管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解析: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应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因KMnO4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应用50 mL酸式滴定管。
答案:C2.下列某种仪器中盛有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甲同学平视读数为n mL,乙同学仰视读数为x mL,丙同学俯视读数为y mL。
若x>n>y,则该仪器是()A.酸式滴定管B.量筒C.容量瓶D.碱式滴定管解析:仰视读数时数值偏大,俯视读数时数值偏小,即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因此该仪器是滴定管。
又因为盛放的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故应是酸式滴定管。
答案:A3.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解析: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滴定等顺序操作,则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4.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A.锥形瓶中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B.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指示剂变色15 s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D.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解析:根据c(B)=c(A)·V(A)V(B)判断,A项中,V(B)的实际量减少,导致V(A)减少,测定值偏小;B项使液体充满气泡,导致V(A)增大,测定值偏大;C项未到滴定终点,偏小;D项,不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B5.向盛有10 mL NaOH稀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下列图象中能体现溶液pH变化情况的是()解析:滴加盐酸之前,稀NaOH溶液pH>7,则A和B不正确。
第三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溶液混合或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学生版)
第3课时 溶液混合或稀释时pH 的变化规律[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会判断、计算酸碱混合后溶液的pH 。
2.熟知溶液稀释过程中pH 的变化规律。
一、溶液混合后的pH 变化与计算1.酸与碱的pH 之和为14,等体积混合 常温时⎩⎪⎨⎪⎧若为强酸与强碱,则pH =7;若为强酸与弱碱,则pH >7;若为弱酸与强碱,则pH <7。
2.等体积强酸(pH 1)和强碱(pH 2)混合常温时⎩⎪⎨⎪⎧若pH 1+pH 2=14,则溶液呈中性,pH =7;若pH 1+pH 2>14,则溶液呈碱性,pH >7;若pH 1+pH 2<14,则溶液呈酸性,pH <7。
3.常温时,强酸(pH 1)与强碱(pH 2)混合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关系有如下规律: (1)若pH 1+pH 2=14,则V 酸 V 碱。
(2)若pH 1+pH 2≠14,则V 酸V 碱=12pH pH 1410+-。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H 相同的NaOH 溶液与Ba(OH)2溶液以任意体积比相混合,pH 不变B .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 溶液与Ba(OH)2溶液等体积相混合,pH 不变C .常温下,pH =2的溶液与pH =12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不一定等于7D .常温下,0.05 mol·L-1的硫酸与0.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2.在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 -1的NaOH 溶液的pH 为11。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
(2)在此温度下,将pH =a 的碱性废水V a L 与pH =b 的酸性废水V b L 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 =12,b =2,则 V a ∶V b = ; ②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 +b =12,则V a ∶V b = 。
二、溶液稀释后的pH 变化规律1.酸碱溶液无限稀释常温下,pH 只能无限 ,酸溶液pH 不可能 ,碱溶液pH 不可能 。
2020年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题(详解)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基础篇】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回答1~2题。
1.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A.37 kg/m3B.1 027 kg/m3 C.1 025 kg/m3 D.1 023 kg/m32.对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盐度与温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几乎没有关系B.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C.北半球高纬度的海水密度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D.南半球的海水密度总是低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3.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A.暖水水流B.河流注入C.降水D.蒸发4.赤道地区海面水温为30℃,极圈海面温度为0℃,它们在4 000m的洋底,其海水温度之差可达()A.2℃~3℃ B.20℃ C.25℃ D.30℃5.关于海水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暖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B.在南半球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C.在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D.在暖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均向高纬凸出6.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有冷水水流,大洋西岸有暖水水流,大洋东岸的海水与大洋西岸的海水相比是()A.温度高,盐度低B.温度高,盐度高C.温度低,盐度低D.温度低,盐度高7.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曲线℃B.曲线℃ C.曲线℃ D.曲线℃9.造成曲线℃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大气环流D.海水导热率下图为沿15°S纬线附近某海域不同深度正常年份下的海水温度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180°附近海水温度垂直方向上变化的规律是()A.自表层向下迅速下降B.自表层向下缓慢下降C.自表层向下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下降D.自表层向下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下降11.影响图中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表径流B.海底地形C.太阳辐射D.冰川消融读某海域图,回答12~13题。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华北平原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为海中的一个大岛。
黄河等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步堆积,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
经过长期的变化,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
读图,完成问题。
下面是同学们对此变化过程的讨论和思考,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 所有海湾最终都会变成陆地B. 地壳变动是此变化的主要原因C. 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变化中D. 此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2.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人是()A. 加加林B. 魏格纳C. 麦哲伦D. 哥白尼3.如图是“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图”,点燃烛火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托盘中的海绵会向两边漂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A. 张裂B. 碰撞C. 挤压D. 消亡4.关于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 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C. 台湾岛属于太平洋板块D. 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5.读如图“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6.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 地处板块内部B. 地处板块交界处C. 地势崎岖不平D. 岛屿数量众多7.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它的成因与下列板块无关的是()A. 太平洋板块B. 南极洲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亚欧板块8.有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预言如图中地中海、红海、喜马拉雅山脉未来的发展。
其中错误的是()A. 地中海在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运动影响下不断地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B. 红海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影响下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C. 地中海在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运动影响下不断地扩大,几千万年后将会新的大洋D.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未来仍将不断地抬升9.读如图,完成后面的题目.大陆漂移说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乙大洋两岸()A. 地质构造相似B. 气候类型相似C. 生物物种相同D. 大陆轮廓线相吻合10.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 (力的作用)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
知识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说明】①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力的作用,如磁力、重力等;②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如竖直墙壁对静止在水平面的球不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注意事项:观察:量程、最小刻度(分度值);检查:指针是否指零;测量时拉力应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拉挂钩,且弹簧不能与面板摩擦;读数时,应让视线与面板相垂直;测量的拉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拓展】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辨析】要注意弹簧长度和弹簧伸长的长度的区分,后者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而与拉力大小成正比的是这个变化量。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会随之改变。
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时,其作用效果也相同。
8、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①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②应标出力的符号如(G、F拉、F支持等)及数值和单位;③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④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在受力分析时,我们可视为力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经典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用手提水桶,手感到有向下的拉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B)A.手 B. 水桶 C. 水 D. 人2.下列图中能生动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A)3.下列运动中,运动状态不变..的是(D)A.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B.被扔出的手榴弹在空中运动C.小球从空中自由落下D.木块从斜面上匀速滑下4.下列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的是(B)A. 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B. 船工用撑杆推岸,船随之离岸而去C. 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D.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5.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D)A.人坐沙发,沙发凹陷B.降落伞匀速直线下降C.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D.正在进站的火车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体现这一原理的是(D)A.手拍桌子,手感到疼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7.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一只,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A.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B.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C.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D.两只鸡蛋受力的大小无法比较【解】两只鸡蛋相碰,甲蛋对乙蛋有一个作用力,乙蛋反过来给甲蛋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是一样的。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中地理⼈教版必修第⼀册练习:第三章第⼆节海⽔的性质第⼆节海⽔的性质基础过关练题组⼀海⽔的温度1.影响海洋表⾯⽔温⾼低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辐射C.海洋深度D.⼈类活动2.下列关于海⽔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热量主要来⾃太阳辐射,同纬度海区海⽔温度相同B.海⽔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升⾼C.表层海⽔的温度⼀定⾼于深层海⽔D.同⼀海区的表层⽔温,夏季普遍⾼于冬季太阳辐射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海⽔热量的收⼊主要来⾃太阳辐射。
读图,完成下⾯两题。
3.图中能表⽰海⽔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曲线①B.曲线②C.曲线③D.曲线④4.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热⼒性质差异C.热⼒环流D.海⽔导热率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分布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两题。
5.关于海洋热量收⼊与⽀出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热量净收⼊从低纬度海区向⾼纬度海区逐渐减少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基本平衡③⾚道海区热量收⼊最多,极地海区热量⽀出最多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是太阳辐射,主要⽀出是海⽔蒸发耗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有关海洋表层⽔温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表层⽔温低的海区,是因为向⼤⽓释放了⼤量热量②洋流可减⼩⾼、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温差异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式④⽔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于同纬度⼤洋中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读下⾯“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回答下题。
7.(原创)图中①②③三处⽐较,表层海⽔温度最低的地⽅及其原因,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降⽔量⼤,蒸发量⼩B.①—位于⼤洋中部,⽐热容⼤C.②—位于⼤陆附近,受冷空⽓影响⼤D.③—纬度⾼题组⼆海⽔的盐度8.海⽔的盐度是指( )A.1 000克海⽔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B.1 000克海⽔中所含氯化镁、氯化钠的总量C.1 000克海⽔中所含氯化钠的总量D.1 000克海⽔中所含溶解物的总量9.按海洋表⾯盐度分布的⼀般规律,下列各海域中,海洋表⾯盐度最⾼的是( )A.北纬10°⼤陆西岸附近B.南纬25°⼤陆东岸附近C.南纬35°⼤陆西岸附近D.北纬60°⼤陆东岸附近读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意图,回答下⾯两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课时作业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后练习
20. 如图1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 、乙(如图2,也是北半球)位于同一纬度上,虚 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40
课后练习
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 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 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 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
41
课后练习
21. 如图中曲线代表气温,能正确反映从甲地到乙地气温
19
随堂检测
10. (2011•石家庄)读图,回答:
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 C )
A.5℃ B.10℃ C.15℃ D.20℃
20
课后练习
夯实基础
1. 北半球大陆上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 别出现在( A ) A.7月和1月 B.7月和2月 C.8月和1月 D.8月和2月
21
课后练习
2. 下列现象中属于气温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有
29
课后练习
10. 根据图中数据,请计算一下该地的日平均气温 是( A ) A.15.7℃ B.16.2℃ C.14.6℃ D.21℃
30
课后练习
11. 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 若 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C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31
课后练习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午__后__2_时__左__右_
日出
前后
气温日较差 =一天最高气温与一天最低气温的
差
2
课前预习
3.气温的年变化和气温年较差
北半球
南半球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陆地
7月
1 月 1月
7月
海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选择题1.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气温2℃出现在一天中()A. 午夜B. 日出前后C. 日落之后D. 早晨8时【答案】B【解析】【分析】题中气温为2~8℃,2℃为该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8℃为该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了解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
难度一般。
需要学生识记。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 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 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 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 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答案】D【解析】【分析】A、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南半球地形单一,以海洋为主,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3.下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答案】B【解析】【分析】A.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B.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符合题意;C.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不符合题意;D.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A. 日出前后B. 正午时分C. 日落前后D. 午后2时【答案】D【解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同步练习题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________。
人眼无法觉察的光称为_______________。
2.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作___________,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作____________。
3.红外线的___________效应比较显著。
自然界的__________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_____。
红外线在生说中有很多的应用,例如__________。
4.紫外线最著名的性质是能使____物质发光。
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5.适当的____照射对人体有益,它能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______,过量______照射则对人体有害,它能引起____。
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______。
6.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______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家中的电视遥控器是靠______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
7.一些枪械上的瞄准器装有夜视仪,这利用的是________.平时我们使用的防晒伞,是为了防止________对人体的伤害.(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8.卫生间里的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以及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等,都是由________控制的.适当的________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二、单选题9.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的外侧,温度计液柱会上升10.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眼可以直接看到红外线B.红外线的颜色为红色C.O℃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11.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是紫色或蓝色的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则会伤害器官D.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12.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D.为了使眼睛看到焊接点13.下列选项中,并非红外线的应用的是()A.烘烤食物B.鉴别古画C.监视森林火灾D.电视遥控器14.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紫外线B.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向外辐射红外线C.利用红外线可以加热物体D.紫外线对人体有好处,所以应尽可能多地接受紫外线的照射15.夜晚,下列物体中放出红外线较多的是A.草木B.人C.岩石D.河水16.在下列设备中,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A.验钞机B.医院常用的灭菌灯C.电视机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17.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B.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18.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B.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C.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D.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19.每年10月份,我市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C.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D.监测焚烧源的颜色,通过遥感拍摄的照片上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20.距地面20~25km的大气的平流层内存在着臭氧,科学家称之为臭氧层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地球的保护伞,主要是防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辐射,从而保持地球有一定的温度B.能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C.能阻止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形成的水蒸气散发到宇宙中,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D.能阻挡过强的太阳光照射地球三、实验题21.现有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来它们中哪一个是红外光源,哪一个是紫外光源吗?请说说你的方法.参考答案1.可见光不可见光【解析】【分析】我们用肉眼能看见的光称为可见光,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光称为不可见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C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湖水结冰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B.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C.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液化现象D.冰块的形成是凝华现象3.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4.小明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
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A.图象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C.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5.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BA.气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阐述正确的是AA.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B.用敞口的锅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C.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
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燃烧,甚至引起爆炸D.蜡、冰、铁都是晶体7.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
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A.夏天吃雪糕凉爽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冬天,常看见人哈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C.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搽酒精退烧,是利用了酒精蒸发吸热D.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吸热9.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C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10.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1-4节知识点+练习
七上第三章1-4节知识点+练习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万千米。
4.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1)远去的帆船总是 先消失; (2)站的高看得远;(3)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的轮廓是弧线(月食);(4)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5)麦哲伦航海; 5.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壳:0-17千米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上地幔 -----→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
地幔:17-2900千米 下地幔 内地核 地核:2900-6371千米外地核(最厚)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 一.地球仪:1. 经线和经度(1) 经线:也叫 。
经线是 ,所有经线长度 。
经线指示 方向。
(2) 经度:零度经线也叫 。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 ,以东的180°属于 ,用“ ”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 ,用“ ”作代号。
(3)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2. 纬线和纬度:(1) 纬线:纬线都是 ,也称为纬线圈,长度 。
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 方向。
(2) 纬度: 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 ,用“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 ,用“ ”作代号。
(3)北纬、南纬各有 。
3. 东西半球的划分(1) 习惯上以 和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 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4.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 ;赤道以南为 。
5.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一条为东经度,另一条为西经度,0°和180°也成一个经线圈 二. 地图地图的三要素: 、 、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 。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人种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
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人种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世界上人种的划分主要根据是()A.语言、文字B.宗教信仰C.身体外部特征D.社会制度2.与美洲印第安人属同一人种的是()A.日本人B.欧洲人C.阿拉伯人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选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是每一个爱美之人必须考虑的,因此化妆品生产厂家需要预测市场而配方生产”据此回答:某跨国化妆品公司研制一种适合黑种人使用的化妆品,在下列国家中可以找到销售市场的是A.俄罗斯B.伊拉克C.南非D.新加坡4.关于世界人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种人大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B.黑种人大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C.中国的汉族和日本的大和族都是黄种人D.白种人是“高等”种族,黑种人是“劣等”种族5.亚洲西部、非洲北部主要分布的人种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人种6.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居民主要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7.下列地区中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的是()A.欧洲东部和亚洲东部B.大洋洲和东南亚C.欧洲西部和亚洲西部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8.关于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只有黄色人种的分布B.非洲只有黑色人种的分布C.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D.欧洲只有白色人种分布9.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人种是()10.下列关于世界人种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棕色,头发卷曲,鼻型扁平B.黑色人种皮肤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呈波浪状,嘴唇较薄C.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脸型宽平D.白色人种眼睛呈棕黑色,头发呈波浪型,嘴唇厚且向外翻11.以混血人种为主的大陆是( )A.亚洲大陆B.非洲大陆C.南美大陆D.北美大陆12.混血人种是( )A.另外的人种B.该人种血液较浑浊C.人种间通婚的结果D.该人种皮肤变色13.印度南部的人种为( )①黄种人②白种人③黑种人④混血人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阿拉伯人和印第安人分别属于()A.白种人、黄种人B.黄种人、黑种人C.黑种人、白种人D.白种人、黑种人15.南亚居民大多属于( )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16.因纽特人属于( )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17.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A.黑色人种一欧洲B.白色人种一非洲中部C.黄色人种一亚洲西部D.混血人种一拉丁美洲18.下列人种中,不属于世界三大人种的是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C.混血人种D.黑色人种二、填空题19.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肤色、、、头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知识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为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A.锌粉B.铁粉C.硫酸铁D.盐酸
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D.Fe3+与KSCN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食品的器皿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
C.由于Cu2+有氧化性,所以用CuSO4来配制农药D.因为Cu2+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铜盐溶液有毒
4.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盐酸B.烧碱溶液C.氨水D.KSCN溶液
5.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A.AlCl3B.FeCl3 C.FeCl2D.CuCl2
6.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Fe3+B.Mg2+C.Fe2+D.Al3+
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2-4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2-3、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2-4
8.由5 mol Fe2O3、4 mol Fe3O4和3 mol Fe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纯铁1 mol并在高温下和Fe2O3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4∶3 B.3∶2 C.3∶1 D.2∶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9.(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将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填在题后的横线上,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Fe2O3[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O3(Al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Cl3(Fe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Cl2(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Cl2(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e(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反应,很难完整地看到反应的全过程的现象.为此,有人用如
10.(10分)金属钠与FeSO
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改进:先用无氧蒸馏水配制纯净的FeSO4溶液,加入试管里,再在FeSO4
溶液的液面上覆盖一薄层汽油,将试管放在盛热水的烧杯中,待试管中汽油层消失后,向试管
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迅速塞上带导气弯管的单孔塞.可以清楚地看到钠与FeSO4溶液反应的
全过程.
(1)汽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钠后观察到钠熔成光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溶液中有________的沉淀生成.
(3)如果向导管中加入汽油后即加入钠粒可能发生爆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钠与Fe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2分)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关系:
(1)确定A、B、C、D、E、F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分)某同学为了检验家中的一瓶补铁药(成分为FeSO4)是否变质,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Fe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结合已学的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药片除去糖衣研细后,溶解过滤,取滤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
请你填出该同学实验中出现以下现象时应得出的结论:
(1)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
(2)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不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
(3)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能不能将KMnO4和KSCN滴入到同一试管中进行验证,为什么?试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分)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2)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可采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
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