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提纲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不做小马虎》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在生活中因为粗心大意而带来的一系列困扰,引导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和责任感。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和细心,容易粗心大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细心程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到细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到细心。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细心的意义,培养细心习惯。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细心相关的图片、故事等素材,用于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粗心大意的例子,如小明找不到课本、忘记写作业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不做小马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小男孩为什么会有困扰?他后来是怎么做的?我们能不能像他一样做到细心?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整理书包、摆放文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细心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4.不做小马虎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4.不做小马虎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为“不做小马虎”,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马虎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自控能力较差。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
3.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马虎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素材。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情境,如孩子因为马虎而丢失了重要的东西,引起学生对马虎的关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马虎给孩子和他人的影响,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朋友间的误会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细心、认真的重要性。
如“找不同”游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4.巩固(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细心、认真。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
如制定学习计划、定时检查等。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心、认真的重要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在做事情时总是粗心大意,导致一系列的麻烦,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自控能力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表现出粗心大意的行为,如写作业时忘写名字,穿衣服时颠倒颜色等。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学会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负责任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学会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
2.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粗心大意的危害。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3.教学用品: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粗心大意的例子,如忘记带作业、颠倒颜色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
设置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不做“小马虎”》,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不做小马虎》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细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
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细心程度不足。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细心的好处,提高自己的细心程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细心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细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主动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自觉做到细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知道细心的重要性。
2.难点:学生能够自觉做到细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细心的好处,提高细心程度。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到细心,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细心的好处。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细心的好处。
例如,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细心,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错误,从而避免了一场麻烦。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细心这么重要?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文章《不做小马虎》,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描述的细心行为和粗心行为。
讨论:文章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做到细心?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互相学习。
不做“小马虎”-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不做“小马虎”-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事情要认真,不做“小马虎”。
2.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3.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认真做事、不做“小马虎”。
2.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认真做事,不做“小马虎”。
–“小马虎”的表现。
–为什么不能做“小马虎”。
–怎样做才能不做“小马虎”。
2.学习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法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热情。
2.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中认识做事要认真,不做“小马虎”。
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做过‘小马虎’的事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做过的事情。
–引导学生思考“小马虎”的表现,例如乱扔垃圾、不按规定穿校服等。
2.讲授(25分钟)–讲解“小马虎”不能做的原因: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会影响个人形象、影响他人等。
–授予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例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学校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学习等。
–引导学生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3.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小马虎”行为及其危害。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避免出现“小马虎”的行为,达到做事认真负责的效果。
4.练习(15分钟)–以填空、选择等形式进行小测评。
–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中寻找做事认真的典型案例,并分别在课堂上进行表彰。
5.总结(5分钟)–通过反思,做个人总结,给自己留下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机会。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教学评估对于学生的评估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常用的评价方式有定期测验、作业、课堂测试、采取投票、问卷调查等。
本节课可采取以小测验、班级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估,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不做小马虎
第4课不做小马虎课题:不做小马虎教学内容:不做小马虎教学目标:1.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2.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3.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4.学习使用交流、讨论等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马小虎)向马小虎打个招呼吧!(2)师: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愿意跟他一起去吗?(课件出示马小虎种树的故事情境图)(3)师: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4)师: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5)师: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
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上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课件出示名字小马虎)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联系自身——捉马虎1、找学习上的小马虎①师:小朋友,其实小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小马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教师引导学生找马虎)②师:我们先来做小老师,给别人找找作业上的小马虎吧。
(学生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③师: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④师:请打开你们的语文、数学作业本,找一找自己作业本上的小马虎。
(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大家互相提个醒,以后改正这些马虎的小毛病)⑤师:刚才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业本上的小毛病,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课件出示学生错误作业,学生找马虎)作业本上的错误都是我们马虎造成的,我们以后做作业可不能再马虎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马虎”行为的概念,并正确评价。
2.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负责任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小马虎”行为的概念,正确评价。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负责任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激发学生对“小马虎”问题的思考。
第二步:呈现教学目标(5分钟)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并解释目标的重要性。
第三步:讲解新知(20分钟)1. 引导学生认识“小马虎”行为并评价(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小马虎”行为的特点,如不细心、不认真、不负责任等,并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这种行为。
2. 指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小马虎”行为,并引导学生分析这种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马虎”行为的认识和体会。
然后,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第五步: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几个具体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检验学生对“小马虎”行为的理解程度。
第六步: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图片或小视频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遇到“小马虎”行为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第七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出现“小马虎”行为。
五、课后作业1.思考自己是否存在“小马虎”行为,并给出改进方案。
2.完成课后习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小马虎”行为的概念,并正确评价。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小马虎”行为的看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这一课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并学会如何养成好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到细节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避免马虎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也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2.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3.让学生学会一些避免马虎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马虎的不良后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会集中注意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避免马虎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如图片、故事等。
2.准备的游戏教具,如拼图、卡片等。
3.准备讨论话题,如“你平时是怎么避免马虎的?”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张图片或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如: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的孩子因为马虎而丢失了重要的东西,让学生想象如果是自己,会感到多么难过。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看到马虎的具体表现。
如:展示一些学生的作业,指着其中的错误说:“这些错误都是因为马虎造成的,如果我们能更加细心,就能避免这些错误。
”3.操练(10分钟)通过游戏或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学会如何集中注意力。
如:开展一个拼图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培养学生专注力。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马虎,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如:一个小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是怎么避免马虎的,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不做“小马虎”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不做“小马虎”》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小马虎”的含义及风险;2. 掌握对待事务的细致态度;3. 培养细心、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小马虎”?“小马虎”是指做事不细心、马虎粗拙的状态。
在进修、工作和生活中,如果经常表现出“小马虎”态度,容易导致错误发生,影响自己的成绩和工作效率。
2. 为什么不能做“小马虎”?做事“小马虎”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工作中出现失误、进修中答错题目、生活中忽略重要细节等。
而这些问题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用要的麻烦和损失,甚至影响他人利益。
3. 如何避免“小马虎”?- 做事前认真思考和计划,不操之过急;- 在做事情时,要认真细致,注意细节;- 做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要马虎从事;- 做事时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三、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在进修、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小马虎”现象,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每个小组从中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2. 角色扮演:请同砚们分成小组,模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上课、考试、工作等,其中包含“小马虎”现象。
通过角色扮演,让同砚们感受到“小马虎”带来的后果。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真实案例,让同砚们分析其中的“小马虎”现象,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应该明白了做事“小马虎”会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培养细心、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进修、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做到不做“小马虎”,以更加认真卖力的态度面对各种事务。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细心、耐心、细致的人!。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 能力,能够发现并指出身 边的马虎行为。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 我约束能力,能够自觉避 免马虎行为。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小组 讨论中积极发言、倾听他 人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马虎行为对个 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愿意为避 免马虎行为付出努力。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0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
关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我认为大部分内容能够引起
学生的兴趣,但仍有部分内容需要进一步调整。
0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马虎”的危害,培养认真 细致的习惯。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马虎” 的危害,并付诸实践。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解法
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详细 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道 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
案例分析法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 教案
汇报人:
202X-12-18
CONTENTS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与步骤 • 作业布置与要求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小马虎”的含义和表现。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马虎行为 及其后果。 知道如何避免马虎行为,提高自 我管理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不做小马虎》第二课时参赛教案
课题:不做“小马虎”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一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第四课。
本课是根据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一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编写的,与前三课《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分别侧重一个好习惯的培养。
本课内容分为“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马虎”的表现,并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思考为什么会“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学习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课文通过“小马虎添麻烦”和“马虎危害大”两个绘本故事说明“马虎”现象不仅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有时还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加深对“马虎”带来的危害的认识。
《不做“小马虎”》一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不马虎的好习惯。
使学生懂得要做到不马虎,首先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放在心上,才能做到学习、做事不马虎。
教材结构清晰,内容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观看情景剧,感受“马虎”的危害,体验做事不敷衍带来的快乐,养成初步的责任意识。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不“马虎”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生活技能。
过程与方法:写细心小贴士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小马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告别自身小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养成细心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有一种坏习惯——马虎!细细琢磨,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已经近一年了,经历了学做人、长知识、爱生活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他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马虎做错事、耽误事,比如常因马虎而算错数学题或写错字、忘记带文具。
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能力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责任心,没有形成学习、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这些坏习惯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马虎”的含义,能够讲述“小马虎”带来的后果。
2.能够意识到做事要“细心认真”。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事物。
二、教学重点1.了解“小马虎”的含义。
2.能够讲述“小马虎”带来的后果。
3.能够认识到做事要“细心认真”。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事物。
四、教学内容1. 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事前需要认真自主预习课本第4课《不做“小马虎”》,了解“小马虎”的含义以及相关知识点。
2. 教学过程a. 导入新知识1.回顾“小马虎”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请学生描述“小马虎”带来的后果。
2.播放课本中的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于“小马虎”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b. 正式学习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本,掌握“小马虎”的具体含义。
2.融合课本内容,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马虎”带来的后果,从而引出“做事要细心认真”的话题。
3.通过幼儿童常见的情境,例如吃饭时洒米饭等,帮助学生认识到做好每一件小事的重要性。
c. 总结与课堂练习1.老师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做好小事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品质。
2.课堂练习:老师通过提出一些小事情,让学生展开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五、教学效果评价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记忆。
2.学生在正确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理性批判和创新应用。
3.学生在课后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知识点清晰,且注重学生思考和互动。
但可以尝试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更自由的氛围下展开讨论,并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
2.该教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适宜,但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加深难度,提高课程的知识密度和挑战度。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能够自觉做到细致认真,不做小马虎;•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增强学生对不做小马虎的重视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养成不做小马虎的好习惯;•如何正确处理做事的细节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做事方法和态度。
2. 情景模拟以学生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为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处理问题方法和态度。
3. 引导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做事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态度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 情景模拟以学生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为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理解不做小马虎所要达到的要素,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做事的规划和方法。
3. 讲授方法和技巧通过讲解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执行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和正确的育人态度。
4. 引导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做事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5. 课堂练习通过对一些实际情况的模拟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正确的做事方法和态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课教学内容为《不做“小马虎”》,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4课。
本课旨在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范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加强学生遵守纪律、规范行为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帮助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概念,理解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区别;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判断力;4.强化学生遵守纪律、规范行为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不做‘小马虎’”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的差异。
难点1.帮助学生将好习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2.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遵守纪律。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讲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问以下问题:•你们都知道什么是习惯吗?•有哪些好习惯和坏习惯?•有没有特别影响你们生活的坏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跟学生温习好习惯的概念与坏习惯的危害。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的区别。
步骤二:学习教材让学生学习《不做“小马虎”》一节,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做好事情?•做事情的时候要仔细吗?•做事情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通过系统地让学生学习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概念以及引导学生形成好习惯。
步骤三:课堂小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分析图像中的事情是否“做得好”,并提出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对好习惯的认识。
步骤四:课堂练习让学生配合教师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所学内容。
步骤五:课后引导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今天学习了《不做“小马虎”》,都了解了些什么?•你们在看一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不负责的人或者物品被损坏了?•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何时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如何用所学知识来保护自己。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第四课《不做小马虎》部编版
4.学生小组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有时候会出现争论。作为老师,我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善于总结、归纳。
5.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某些问题存在疑惑。在课后,我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4)如何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协作能力,共同克服马虎问题。
难点解析: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协作、共同成长。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不做小马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为马虎而出现的问题?”(如忘带作业、考试粗心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克服马虎的奥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克服马虎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管理训练。这个训练将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避免马虎的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单元第四课《不做小马虎》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单元第四课《不做小马虎》。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让学生了解马虎的含义,认识到马虎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2.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3.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避免马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逐渐养成不做小马虎的良好品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这一课旨在帮助一年级下册的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并学会如何克服马虎的坏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认真和负责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故事、游戏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学会如何克服马虎的坏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学会如何克服马虎的坏习惯。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细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马虎的不良后果,学会克服马虎的坏习惯。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激励教学法: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故事、讨论、游戏等教学活动的PPT,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故事、图片、游戏等教学素材。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小马虎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兴趣。
故事讲述一个小马虎的学生在生活中因为粗心大意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图片,展示马虎的行为,如写作业时漏写、写错字、考试时漏做题目等。
完整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
导学流程 学习内容 活动一:听听故事,理解“马虎”的意思 1.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猜猜这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一匹马、一只老虎…… 2.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这既像马又像虎的图叫《马虎图》 音频出示《马虎图》的故事。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同组讨论 一年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主备人:安立杰 审核人:组长2018年3月26日 学习过程课前展示 问题导学 交流展示 评价点拨 从前有个画家,画画的水平很高,画什么就像什么,他就是有个特点: 做事不认真。
一天,这个画家想画一只老虎,画完老虎头后,刚要画老虎身子,就 有人来找他,他随后便出了门。
他回来后又接着画,竟然在老虎头下面画 了一匹马身子。
画家有两个儿子,他们都没有见过马,也没有见过虎。
他大儿子看见画, 问画家是什么动物。
画家随口回答:“马。
”他的二儿子看见画,问他画什 么,画家随口回答:“虎。
”大儿子出门,碰到老虎后以为是马,准备抓来骑,结果被吃掉了。
二 儿子出门看见了马,以为是虎,吓得使劲跑,不小心把腿摔折了。
3.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呢?4. 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呀!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 用“马虎”指什么样的人吗?(板贴:“马虎”)5. 小结:做事粗心的人,咱们就称他为“小马虎”6. 今天就来说说,做个“小马虎”好不好? [说明]通过《马虎图》作为导入,以听故事的形式, 习兴趣,也让学生们边听故事边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有初步的理解,为之后的针对性教育打下基础。
(板贴:小)。
激发一年级学生的学 让学生们对“马虎”达标测试 活动二:反思生活,感受“马虎”的麻烦导学流程 测试 认识一年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主备人:安立杰 审核人:组长2018年3月28日 学习过程课前展示 问题导学 交流展示 评价点拨 达标学习内容 活动一:交流讨论,感受“马虎”危害大 1. 交流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你曾经因“马虎”而做错的一件事 这件事给你造成的麻烦你当时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享交流。
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做“小马虎”》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小马虎”,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险•了解做人应该讲究细节,不能让细节出现马虎的情况•知道如何避免马虎的情况,从而变得更加细心2. 能力目标:•能够识别自己身边的“小马虎”问题,及时进行修正•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逐步提高自己的细心程度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细心的好习惯,让他们知晓细节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标准,培养责任心和服从性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小马虎”,对身体、生活和工作的危害•能够通过修正马虎问题,提高自己的细心程度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马虎所带来的危害•如何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标准以及责任心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教学内容:•什么是“小马虎”,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险•如何发现“小马虎”问题,并将其及时纠正•如何保持一个细心的心态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谈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马虎”问题,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思考,例如清晨没刷牙、没有整理好桌子等细节问题,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其中的危害。
(2)讲解•生动形象地解释“小马虎”的概念,并从身体、生活和工作等多个方面展开,让学生理解马虎会产生的危害•教师针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进行举例,让孩子们找出其中的“小马虎”问题并分析其危害(3)活动设计•走出教室,在校园内进行一次观察活动,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发现的“小马虎”问题,然后与同伴们进行分享。
通过对话和分享,让孩子们意识到“小马虎”的危害,并且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面对所发现的“小马虎”问题,教师提出实际的行动计划,并要求孩子们按照计划逐步修正“小马虎”问题(4)总结•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通过反思,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细心来避免“小马虎”问题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孩子们已经理解了“小马虎”所带来的危害,并且能够通过细心的自我管理行动来避免“小马虎”问题。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责任并了解责任的表现形式;•了解小马虎的故事,并理解其中的道德寓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好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守时,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的态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守信用的品质;•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浪费的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
1. 教学重点•学习小马虎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分析小马虎的错误行为,并总结不做小马虎的好处。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守时、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关于责任的概念。
2. 学习新课(30分钟)•师生共同阅读小马虎的故事,讲解故事中的道德寓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小马虎的错误行为,让学生意识到不做小马虎的重要性;•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活动,探讨不做小马虎的好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小组展示与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组内的讨论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整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形成共识,并进行总结。
4. 拓展活动(10分钟)•邀请学生思考身边还存在哪些不做小马虎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5.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则小故事,以不做小马虎为主题,要求在作文中表达出责任的力量。
四、教学评估1. 自我评估•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看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
•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师评估•随堂小测验: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问题的提问,查看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不做“小马虎”》优质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科备课教案第一单元教材简析第4课不做“小马虎”(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第四课。
本课是根据 2011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1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编写的,与前三课《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分别侧重一个好习惯的培养。
本课内容分为“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马虎”的表现,并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思考为什么会“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学习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课文通过“小马虎添麻烦”和“马虎危害大”两个绘本故事说明“马虎”现象不仅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有时还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加深对“马虎”带来的危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感受“马虎”所带来的麻烦,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
行为与习惯:培养做事认真仔细、不“马虎”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懂得“马虎”的意思,分析做事“马虎”的原因与危害。
过程与方法:理解“马虎”的意思,交流“马虎”的麻烦,寻找“马虎”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马虎”带来的麻烦与危害,不愿做“小马虎”,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有责任心。
教学难点:交流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的行为习惯。
四、教法与学法老师通过一些图片和绘本故事,引导同学们交流讨论,感悟出马虎的危害,并升起要改掉马虎的决心。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八、课后小记:1、本节课收尾太仓促,时间把握不好,控场能力不强。
2、在课程引入时,提问应该为“你觉得这是什么动物呢?”并应该强调说明什么样的行为是马虎。
在观看图片时应提示同学们看课本。
3、后面的视频选材有点远离学生的生活:电褥子不太常见;同学们也不熟悉什么是“溜车”。
四、观看图片,发挥想象1.展示三幅图片:环卫工人、工程师、司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马虎”带来的麻烦,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不“马虎”。
学习
难点
知道“马虎”带来的麻烦,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不“马虎”。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同组讨论
学习过程
导 学 流 程课Βιβλιοθήκη 展示问题导学交流展示
评价点拨
达标测试
反馈总结
学习内容
活动一:听听故事,理解“马虎”的意思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猜猜这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一匹马、一只老虎……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这既像马又像虎的图叫《马虎图》。
音频出示《马虎图》的故事。
从前有个画家,画画的水平很高,画什么就像什么,他就是有个特点:做事不认真。
一天,这个画家想画一只老虎,画完老虎头后,刚要画老虎身子,就有人来找他,他随后便出了门。他回来后又接着画,竟然在老虎头下面画了一匹马身子。
1.找到了原因,就要想出克服“马虎”的好办法。这节课后,请同学们完成“马虎”小卡片,并预习课文内容,自己开动脑筋,或者请教周围的人,想想我们如何去克服。
2.出示卡片,提出问题:
你曾经因“马虎”而做错的一件事
这件事给你造成的麻烦
你当时的体会
想想可以怎么去克服这件事情的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画家有两个儿子,他们都没有见过马,也没有见过虎。他大儿子看见画,问画家是什么动物。画家随口回答:“马。”他的二儿子看见画,问他画什么,画家随口回答:“虎。”
大儿子出门,碰到老虎后以为是马,准备抓来骑,结果被吃掉了。二儿子出门看见了马,以为是虎,吓得使劲跑,不小心把腿摔折了。
3.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课题
不做“小马虎”
课型
新授
课时2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生活技能。
过程与方法
交流“马虎”的危害以及克服“马虎”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马虎”的危害,体验做事不敷衍带来的快乐,养成初步的责任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仔细、负责的好习惯。
预设1:他因为“马虎”,衣服扣错了扣子。
预设2:他因为“马虎”,考试漏做了一道题。
预设3:他因为“马虎”,把小铲子弄丢了。
预设4:他因为“马虎”,把作业掉在家里了,还要麻烦他爸爸送到学校来。
4.这样的“小马虎”好像随处可见啊!提问并交流:你有没有和他这样类似的经历?在生活和学习中,你因为“马虎”遇到过怎样的麻烦呢?
3.相信同学们都能认真思考,仔细完成,可不能做粗心大意的“小马虎”哦,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说明]通过小卡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回忆反思,通过预习、动脑筋、请教他人等方式,让学生对下一课时学习克服马虎的方法作好铺垫。
教学反思
一年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主备人:安立杰审核人:组长2018年 3 月28日
3.小结:看来,有的同学因为“马虎”造成了很多的麻烦,也得到了很多的教训。但是也有些同学认为“马虎”是小学生常见的毛病,自己只是有点儿“小马虎”而已,不会出什么大事的。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小马虎”带来的“大危害”。
4.出示课件,演示绘本故事《小马虎危害大》。
5.提问:看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6.小结:因为“马虎”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超乎我们的想象。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马虎”大意了。“马虎”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危害他人。
4.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呀!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马虎”指什么样的人吗?(板贴:“马虎”)
5.小结:做事粗心的人,咱们就称他为“小马虎”(板贴:小)。
6.今天就来说说,做个“小马虎”好不好?
[说明]通过《马虎图》作为导入,以听故事的形式,激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们边听故事边思考故事中的道理,让学生们对“马虎”有初步的理解,为之后的针对性教育打下基础。
一年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主备人:安立杰审核人:组长2018年 3 月26日
课题
不做“小马虎”
课型
新授
课时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懂得“马虎”的意思,分析做事“马虎”的原因与危害。
过程与方法
理解“马虎”的意思,交流“马虎”的麻烦,寻找“马虎”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马虎”所带来的麻烦,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
学习
难点
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仔细、负责的好习惯。
。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同组讨论
学习过程
导 学 流 程
课前展示
问题导学
交流展示
评价点拨
达标测试
反馈总结
学习内容
活动一:交流讨论,感受“马虎”危害大
1.交流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你曾经因“马虎”而做错的一件事
这件事给你造成的麻烦
你当时的体会
2.分享交流。
4.过渡:是啊,这些在生活之中的小细节就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看来大家可要注意了,千万不做“小马虎”。
(板贴:不做)
[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小组讨论寻找原因,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帮助学生有效归纳,总结提升,从而引导学生改正做事“马虎”的坏习惯,养成做事仔细认真的行为习惯。
活动四:布置作业,想想克服的方法
活动二:反思生活,感受“马虎”的麻烦
1.刚才老师发现说到“小马虎”的时候,大家都摇头。看来,谁都不愿意当“小马虎”。可是,“小马虎”有时又不知不觉地藏在咱们身边——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遇到的麻烦。
2.出示课本14页中的故事,配音讲述《小马虎添麻烦》的故事。
3.提问:这个小朋友因为“马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麻烦呢?
5.播放课件: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班级中同学“马虎”的事例,请你们也听一听。
6.小结:是呀,“马虎”带来的麻烦真不少呀!这已经不是个别同学的烦恼了,而是大家共同的烦恼了。
[说明]以绘本的故事出发,让学生结合实际反思生活中自己的“小马虎”事件,认识到“马虎”带来的麻烦,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大家的重视,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
活动三:分析原因,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
1.小组讨论:回忆一下,曾经是什么原因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板贴:为什么会马虎?)
2.小组代表汇报,归纳总结“小马虎”的原因:没有认真检查、粗心大意、走神、求快、心太急等。(随机板书)
3.归纳小结:看来“马虎”的原因主要是做事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疏忽大意,有时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只图速度快,不够仔细。(板贴: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责任心求快不求细态度不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