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个性化指导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个性化指导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个性化指导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个性化指导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个性化指导已成为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指导,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能力。

一、教学策略个性化1.激发学生兴趣:历史教学应注重挖掘历史事件的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故事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重大历史事件时,教师可适当引入相关传说、典故、人物趣闻等,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在讲解历史现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因、影响及历史价值,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审视历史问题。

3.尊重学生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学习风格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适当调整教材顺序,突出重点、难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化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内容个性化1.贴近学生生活:历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历史。

如在讲解古代文化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注重地域特色:我国历史悠久,各地文化底蕴丰富。

历史教学应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如在讲解地方历史时,教师可引入当地名人、古迹、传说等,增强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同感。

3.融入跨学科知识:历史教学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

如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教师可适当引入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历史学科综合素质。

三、教学评价个性化1.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如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历史小论文、历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历史素养。

2.注重过程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充分发挥过程评价的导向和反馈作用。

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合集5篇)

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合集5篇)

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合集5篇)第一篇: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初中研训部王慧娟为了进一步落实《抚顺市中小学关于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指导意见》([抚教院发(2006)42号]),提高我们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初中历史学科开展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供全市历史教师参考。

一、校本教研的目标所谓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的教学研究活动。

其基本目标是:建立和健全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教研组织,探索以示范校为龙头的“联片教研”形式,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校本教研评估办法和管理机制。

因此,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放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自我提升上。

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向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各学校依托自身的资源,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历史学科的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向,参考内容如下:第一,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的研究;第三,教材教法的研究;第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第五,关于活动课的方式方法的研究;第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七,正确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等。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将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展开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

三、实施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承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创建合作交流的共同体集体备课是集教师群体的智慧和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满足同伴之间互助、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的需要,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形式。

目前集体备课制度在我市各学校都已经建立起来。

各备课组在学校教研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备课组计划,每次集体备课前,要确定主持人、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认真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并对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教法、学法等方面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充分参与讨论和研究、集思广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形成统一统一教案,供大家使用,主持人要做好研讨记录;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备课,结合个人的理解、经验、语言特色等内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行动,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上海市教委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日常考核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教委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日常考核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教委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日常考核的指导意见1.引言1.1 概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的日常考核一直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非常重视的事项之一。

为了促进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的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委员会特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

这些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引导学校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和方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的日常考核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历史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考核不仅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更是培养他们品德和能力的过程。

因此,考核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学习纲要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核心思想以及相关的实践能力。

同时,在考核方式上也应该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旨在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开展案例分析、进行个人或团队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考核方式的多样性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优势,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总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的日常考核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强调了考核内容与方式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和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教育的有效推进。

同时,建议学校和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的日常考核指导意见: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其中,通过概述可以让读者了解到本文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日常考核的指导意见的整体框架。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

在考核内容部分,将详细介绍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考核的重点。

初中历史教研工作建议(3篇)

初中历史教研工作建议(3篇)

第1篇一、引言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文化自信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研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加强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2)开展教育教学方法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3)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开展师德师风检查,严肃查处教师违规违纪行为。

(3)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三、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1. 优化课程设置(1)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2)关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整合教学资源(1)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鼓励教师自主研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质量。

四、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活动。

(2)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

2. 创新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空间。

(3)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加强教学评价与反馈1.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业成绩。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

(3)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2.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1)建立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教学情况。

初中历史教学建议

初中历史教学建议

初中历史教学建议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初中历史课程展开,旨在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传授与解析,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基本知识点,培养其历史思维与分析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历史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因此,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培养其历史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成就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历史自远古时期至近现代的发展脉络,了解世界历史的主要发展进程,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其影响。

(2)了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代建筑、文物、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年表、史料等工具,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和思考社会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表达、沟通、思辨等能力。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珍惜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

(3)培养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对待历史问题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历史

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历史

重庆市初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打破只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突出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程评价,以多元的评价途径和客观的评价方法,激励历史教师积极反思、不断进取,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既要关注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学科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及其创设的课堂氛围,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和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探究思考的过程,以及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真正获得的效益。

评价的对象是课堂教学中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某个方面。

2.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既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评价时要充分总结课堂教学的闪光之处,同时诊断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促使教师和学生的课后反思,促进教师和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3.客观性原则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尽可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提出坦诚的意见和可行的建议,以达到改进、完善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

4.创新性原则鼓励历史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途径和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个性张扬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上出形式鲜活、特色鲜明的历史课。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当代教育评价把被评价者看作参与评价的主体,强调被评者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促进他们通过参与和交流,主动客观检查和评价自己,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吸取他人的经验,进一步完善自我。

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二〇一四至二〇一五学年度)为提升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落实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深化我市历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按照青州市教学研究室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以下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历史学科的活力和魅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深化我市初中历史课程改革。

二、指导意见(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课程观,激发历史教学的创新意识,全面落实历史课程标准。

树立综合历史课程观,改变过去单纯知识本位的历史课程观。

历史课程应本着历史客观性的原则,坚持唯物史观所强调的历史科学性原则,不故意歪曲历史,努力为学生呈现尽可能真实、全面的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历史学习的方法;历史课程内容选择应基于学生、历史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具有丰富生动的历史情节,能够让学生从中反思自我,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不能将历史教科书等同于历史课程内容,造成历史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

改进历史教学方式,努力形成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自我教学特色。

在教学中,强调课程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历史,构建起属于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改变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历史的方式;借助丰富的历史事实、材料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改变单一传授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

全面落实历史课程标准,应尽量避免三种倾向:第一,用单一的历史观理解历史,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被摧毁,变得简单、片面、机械和僵化;第二,将历史根据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任意裁剪,历史课程的教育意义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被根本取缔;第三,忽视学生对历史探究的需求,将历史学习过程简化为背诵历史结论的过程。

(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打造富有个性的高效课堂。

1.研究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处理好备课与上课的关系。

2024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指导意见

2024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指导意见

2024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指导意见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方式,使其能够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全面呈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

2.着重介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3.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历史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生动直观地向学生传达历史知识和信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角色扮演法:将学生角色扮演为历史人物,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情境,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1.统一评价标准: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清晰明确地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2.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答题、作业、小组合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

3.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组织1.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统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进度的控制。

2.制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并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3.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辅助材料,如课件、教案、教辅书等,以便教师进行教学。

六、教师角色1.主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起到教学的主导和组织者,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

2.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建议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建议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建议以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现行课本,坚持课改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改进教法,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要求:七、八年级上本年级的《中国历史》;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下学期期中前完成《世界历史》教学,并进行中考系统复习。

(二)教学环节要求:1.备课:(1)教师要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2)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3)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4)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2.上课:(1)提倡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

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

(2)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力争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练习与批改:精选适当习题,巩固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做到有练则改,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状况和学科能力的情况。

4.辅导:(1)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阅读与理解”等栏目,上好活动课,组织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三)循序渐进地落实初中三个年级的教学要求,圆满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

为了落实初中历史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初中三个年级教学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三个年级段须各有侧重,做到统筹安排,分年级落实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临沂市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2009

临沂市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2009

临沂市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2009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要求,保证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学指导思想临沂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要使初中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吸取智慧,提高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临沂市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要以新课标和新教材为主要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练、讲、评的有机结合为主要方法,以研究学情、增强教学针对性为突破口,坚持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情感教育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与提高初中教学的整体效益。

二、教学策略及建议(一)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主阵地。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成功教育理论等,结合我市多年来的初中历史教研经验与成果,我们制定了如下临沂市初中历史学科35x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目标与原则初中学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使其全面发展。

教学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式、探究性和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1. 语文教学指导意见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2. 数学教学指导意见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英语教学指导意见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应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英语交流,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力和阅读材料提高学科素养。

4. 物理教学指导意见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

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示范和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5.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思维能力。

教师应通过实验探究、模型建构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6.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生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应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生物素养。

7. 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应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和研究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8. 地理教学指导意见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应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和模拟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地理应用能力。

总结初中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新的学年马上就要开始了,回顾过去的一年,初中历史教学既有显著的提高,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为了在新学年里进一步把我市的初中历史教学推向更高的层次,按照青州教研室的部署,特制定了以下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一、坚持“育人为本”,优化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德育为先,在较高的层面上制定自己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上应分为三个层次,即整学年的总体目标、每个月的阶段目标、每周及每节课的分解目标,力求达到三种目标的有机统一,从而杜绝教学过程的无计划性,保证整个学年教学、育人的连贯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科学性、思想想、全面性,应是德育、智育的内在有机统一,从而真正成为教学和评价的依据。

二、全面解读课标,优化教学内容随着2011版历史课标的正式使用,历史教学的内容发生了一些改变,这种改变既有课程内容上的改变,也有课程理念上的变化,因此,教师们要学会解读课标,分解目标,真正做到在课标下的历史课程内容重组。

1.整合课本知识。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们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整合课本,真正做到历史知识的科学呈现。

不要简单的“以本为本”。

2.运用历史史料。

课本知识毕竟是经过人为加工的二手资料,缺乏直观性、全面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

教师应教会学生搜集、整理史料,让他们通过搜集的一手资料(相对学生而言)与课本上的历史观点相对照,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增加历史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不要简单的“以本为史”。

3.挖掘乡土素材。

相对于实物来讲,书本知识毕竟是呆滞的、死板的。

教师应尽可能利用相关的乡土素材,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历史的现实性,增加学生的直观历史感受。

不要简单的“以本授课”。

4.利用影视资料。

合理利用影视资料,具体、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人物,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历史的直观性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认识。

初中历史_教研指导思想(3篇)

初中历史_教研指导思想(3篇)

第1篇一、引言历史学科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历史教研指导思想。

二、指导思想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历史教研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强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历史知识、历史理解、历史思维、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

历史教研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

3. 重视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历史教研工作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4. 加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历史教研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类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物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历史教研工作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

6. 注重历史教育评价改革历史教研工作要关注历史教育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具体实施措施1. 制定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2. 加强教材建设组织专家对教材进行审查,确保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发校本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3. 优化教学过程(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注重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课本历史指导教案

初中课本历史指导教案

初中课本历史指导教案
教学内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并理解其中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重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明清时期社会变革的深层含义,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板书、讲述、讨论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学习内容呈现:教师简要介绍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包括改革、开放、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板书将重点内容呈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做好笔记。

3. 学习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展开对话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概括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一起对明清时期社会变革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扩展延伸:学生可以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的内容,拓展自己的历史知识面。

初中历史说课指导教案

初中历史说课指导教案

初中历史说课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夏、商、周三代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并分析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理解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熟悉夏、商、周三代及其特点。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全面认识。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中国古代文明的建筑、文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古代文明的定义,让学生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3. 学习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夏商周三代的简要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4. 分组讨论: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明的发展,并向全班呈现分组讨论结果。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古代文明对今天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古代文明的建筑、文物等,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明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讲解与引导:教师对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进行讲解,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古代文明的理解程度。

3. 课后复习:鼓励学生主动复习本节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拓展延伸:1.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及其影响。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

初中课本历史指导教案

初中课本历史指导教案

初中课本历史指导教案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隋唐时期,掌握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2.能力培养:通过分析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2.隋唐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3.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2.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谈谈对隋唐时期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讲解(1)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讲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隋朝的建立、隋朝的繁荣与衰落,以及唐朝的建立和唐朝的繁荣发展。

(2)隋唐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讲解隋唐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如隋朝的大运河建设、唐朝的开元盛世等。

(3)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讲解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等。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政治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隋唐时期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学生对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思考。

4.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隋唐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简要总结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2.请学生思考一下,隋唐时期的历史对我国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意见

初中历史教学意见

诸城市2011~2012学年度初中历史教学意见诸城市教育局教研室二0一一年八月新学年,继续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深化研煮论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基本能力,二是深化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提高教学实效性;三是深化个性教学方法研究,打造学科典型。

具体有以下四点:一、依据教学进度,有计划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别一课时。

活动课纳入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列入期中和期末检测内容。

二、开展研煮论活动,切实提高教学基本技能1.进一步认识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对于把握课程标准、驾驭历史教材、提升教学艺术的2.学校历史教研组要把研煮论纳入教研活动计划,开展经常性的活动。

每周利用一定时间开展研煮论活动,本着研煮论所教年级教材的原则,确定研煮论时间、内容和主讲教师。

教研组长要发挥好骨干、带头和指导作用。

3.全市搭建研煮论活动平台。

教研室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研煮论成果展示,并在适当时候举行研煮论比赛活动。

先从课研煮论开始,以后逐渐推到单元、整册、年级,乃至学段。

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准备一课研煮论,到来年学期初进行全市展示(以此通知为准,届时不再通知)。

三、深化重点问题研究,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一)重点研究的问题1.深化“四课型”高效教学模式(1)“新授课”模式(2)“复习课”模式(3)“活动探究课”模式(4)“练习课”模式2.探索高效自主学习要求重点研究三方面:(1)高效自主学习要求;(2)自主学习环节的组织(含要求落实);(3)自主学习评价。

3.深化合作探究研究研究六方面:(1)合作学习的时机;(2)合作学习的形式(两人、三人还是四人合作?);(3)合作学习如何学;(4)合作学习小展示、大展示(小组内最差的学生说出来);(5)合作探究学习评价。

4.深化学生评价研究(1)学生自评;(2)小组评价;(3)教师评价。

(4)奖励方式。

5.深化导学稿编写研究主要深化以下四方面的研究:1.目标制定研究;2.自主学习检测题设计研究;3.探究问题设计研究(重点性、目标性、探究性);4.学习环节指导要求研究。

初中历史教案指导意见

初中历史教案指导意见

初中历史教案指导意见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时间、事件等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小组活动、讨论等方式交流学习经验。

二、教学内容安排:
1. 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包括什么是历史、历史的分类、历史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2. 中国古代史、世界史概览,介绍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概况和世界历史的主要事件。

3. 重点介绍几个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如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秦始皇统一六国等。

4. 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展示等互动活动,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投影仪、PPT等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2. 结合课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定期组织历史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定期组织小组展示活动,评价学生在历史知识运用和表达方面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反思:
1. 反思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以提高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以上是初中历史教案指导意见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历史学科指导意见

历史学科指导意见

沂南县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历史学科是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

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轨迹、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

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

历史学科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搞好历史学科教学,加强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县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意见。

一、历史教师定位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二、教学指导思想历史新课程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我县的“126教学学策略”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认识课程性质和任务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性质。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了解和整合课程目标初中历史课程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基本要求
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纲领性文件,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内容
七年级:完成部颁教材七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

八年级:完成部颁教材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

九年级:完成部颁教材九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

三、教学规划
(一)教学进度与检测范围
1.七年级:(因部颁七上教材内容调整,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增加一
(因部颁八上教材内容调整,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增加一
2.八年级:
3.九年级:(因部颁九年级教材内容变化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增
(二)期末检测时间
2018年秋期(上学期):2019年1月9日-1月11日。

2019年春期(下学期):2019年6月27日-6月28日。

1. 各学校教研(备课)组应组织学习、研读教学指导意见及教学基本要求,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2. 适应部颁新教材使用和中考改革的需要,重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并很好体现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

七年级:(1)注意对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进行时序梳理,结合地图,建立各政权的时空观念。

(2)解决学生读不懂文言文和图片材料、无法与材料体现的史实或观点进行对应的问题。

(3)帮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初步掌握历史解释的方法,初步具备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4)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八年级:(1)指导学生按时序自主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习得从历史地图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进行阐释的方法。

(2)指导学生提高解读历史材料、厘清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论证的能力。

(4)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努力,认识中共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

九年级:(1)指导学生结合地图,建立对世界古代文明和近现代文明的时空观念;按时序自主梳理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突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

(2)帮助学生准确提取材料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论证。

(3)指导学生对比中外文明的优秀成果,认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客观认识革命、改革、民主、法治、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吸取历史经验和智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详见《宜宾市初中历史教学基本要求》)
3. 积极组织开展各校或片区的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

(1)各年级备课时,要注重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和培养学科特长生的方法研究。

(2)七年级应特别注意学生入格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八年级应注意学生各种核心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九年级应注意学生综合能力和解题技巧的提升。

4. 复习建议
(1)认真研读各年级教学指导意见及基本要求,九年级加强对中考考试说明的研究。

(2)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解题技巧,切忌死记硬背。

(3)合理使用复习资料并科学取舍。

5. 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加强学科资源库的建设。

五、学科重要活动提示
1.建议各区(县)定期开展部颁新教材培训和集体备课活动。

2.各学校教研(备课)组加强基于课例的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和我市《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学习、研讨等活动。

3.关注中考内容的调整,加强复习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