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课标
2023年高中地理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3年高中地理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2
1. 教学目标
-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 掌握必修二中的重要地理知识点
- 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2. 教学重点
- 分析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和变化
- 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教学内容
3.1 单元1: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讲解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引导学生探讨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3.2 单元2:地球的形状、运动和变化
- 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方式
-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因素
- 分析地球表面的动态变化和地壳运动
3.3 单元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分析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人类适应能力和经济发展方式
- 探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保问题
4.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通过精讲重点知识点,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动交流,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
- 实地考察:组织地理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5. 教学评价
-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思维活跃度和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重要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 参考教材
-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
- 其他相关参考资料
以上为教案的初步构思,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解读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对应课标要求“(学生)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行为条件是“运用资料”;行为动词是“描述”,属于了解水平;主题内容是“人口迁移”,后置限定是“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有关体现“人口迁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文字、图片、数据资料,重点让学生根据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1)学生起点水平: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与人口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高一上学期的地理学习,也掌握了一些图表阅读分析的能力。
同时,上节课对“人口分布”的学习为本节课“人口迁移”提供了知识基础,“人口分布”从某种程度上是“静”,而“人口迁移”则是“动”,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以动态的眼光观察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特征,有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2)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上唤醒学生有关“人口迁移”的知识,比如城市的学生可以观察自己周围的进城务工人员,思考他们进城务工的原因;农村的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的家人在外务工,自己的定居地是否有人已在外定居。
学生的身边有很多“人口迁移”的例子,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的地理进行引导,体现生活中的地理。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地理1新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位于教材的起始单元,也是人文地理知识的开始,“人口”部分是为后面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环境与发展打下基础,属于基础章节。
本节内容由“什么是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和“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组成。
“人口迁移”的第一个课时,教师需要完成两个教学因子的教学,“什么是人口迁移”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第一个教学因子涉及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等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身边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个教学因子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师可以先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理解推拉理论,再通过材料提示让学生思考影响人口迁移的其他因素,最后通过教材中的活动进一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二课标解读
高一地理必修二课标解读课表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课标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课标解读(一)◆ 人口与城市◆(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
但由于年龄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仅限制在比较简单的人口数量多少,人口增长快慢这些事实上,虽然在各种形式的讨论中,学生也会说出人口增长的一些原因,但教学没有涉及到原理性的内容。
高中地理的学习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
二是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可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
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假设有不同教师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的评价习题:习题1①世界上有几种不同的人口发展模式?②世界不同的人口发展模式各有什么特点?习题2① 请比较图X所表示的不同人口发展模式。
②指出每一种人口发展模式的特点。
应该说,习题2比习题1更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在回答习题1时,如果因为没能回答出“世界上有几种不同的人口发展模式”而使整个题目不能得分,这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全面的,因为学生很可能具有分析的能力,面对这种题目,却因为没有记住一些事实而失去了使用自己分析能力获取分数的机会。
2019人教统编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新教材】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XX高级中学高一地理组XXX2019统编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总体上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掌握应掌握的知识,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二、目标要求通过统编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人教版)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读图、绘图技能。
知道人口与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
初步学会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要素分析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各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认识到应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和区域发展的特征。
2、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1、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
首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备课,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自己、备课标。
尤其要深刻理解课标,吃透课标。
其次,注重课堂教学的分层次,关注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的表现。
人口分布(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均有人口分布,但分 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具体表现
(1)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尤其 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地区
(1)特点:数量最大,密度比较高, 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最显著特点)。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 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地区人口少。
(2)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自黑河至腾冲一线, 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平原
人口
1. 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稀少 高山寒冷
土壤贫瘠
地区 湿热沙漠 2. 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开发时间短
5、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角度
特点
具体表现
按大洲 按国家 按城乡
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 亚洲陆地面积不足地球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却占世
差异很大
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目前尚无定居居民。
包括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 化习俗、历史、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军事等。
因素
影响(举例说明)
生产力发展水平
农业社会,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工业社会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
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历史
历史较悠久的地区,经过长期的繁衍,人口稠密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范文5篇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范文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
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
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
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
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 - 必修2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周琨玉【课标要求】〖标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活动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活动2〗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2)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活动3〗读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
(1)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什么规律性?(2)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3)世界人口增长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活动4〗如何阅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活动5〗读图1—1—4、图1—1—5、图1—1—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析回答:(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活动6〗读表1—1—1(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分析回答:(1)两类地区的“三率”高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2)两类地区“三率”的变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活动7〗读图1—1—7(世界各洲人口增长及2002年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回答:(1)目前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少?(2)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少?(3)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长得最快/慢?(4)1900-1950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1950-2002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5)欧洲和北美洲在人口增长方面有什么异同,为什么?〖活动8〗如何阅读和分析图1—1—8(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活动9〗探讨下列问题:(1)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两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俄罗斯有人提出“一夫四妻”的荒唐法案?(3)怎样的人口增长才是合适的?【板书设计】1.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2、完成本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2、知道水资源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3、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4、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大类。
3、的迅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
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4、、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5、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
、、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进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天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考课本P22页活动1—2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保护土地资源?4、预计到20xx年,,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矛盾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将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一旦这些资源枯竭,将影响到你生活的哪些方面?当堂检测: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缺水的原因是()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半湿润地区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2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内容分析本节课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最后一节,上承岩石圈和大气圈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涉及水圈,水既是自然地理环境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又对人类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人地关系主线。
【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苏南薰衣草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课标中的“结合实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将所有可能的区位因素列出并归纳成自然与社会经济两方面;其次,能够分析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第三,能够形成农业区位分析的一个思维路径。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本章作为产业地理的开篇,是在人口、乡村与城镇的基础上,对人文地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为交通和区域发展的学习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作为全章首节,对后面分析工业和服务业的区位条件具有指导作用。
本节分为“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部分,图文并茂的将核心概念、学生活动与案例分析综合呈现。
三、学情分析1. 知识储备。
通过一学期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为学习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奠定了基础。
社会经济条件虽较贴近生活实际,但学生还未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进行及时的引导。
2. 能力特点。
高一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与较强的思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大胆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讨论、探究并解决问题。
3. 地区特色。
常州市地处江苏省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传统以水稻田为主的附近农村正经历着农业结构调整的考验,如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投资6000 万建造了薰衣草庄园,本节课充分的利用这一乡土地理资源,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以“苏南是否适合种植薰衣草”为主线,将课堂划分为三个部分:①追根溯源,走近普罗旺斯薰衣草:指引学生了解薰衣草的习性;②区域对比,分析江苏南部种植条件:引导学生结合普罗旺斯与江苏南部的区域材料,从自然与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苏南是否适合种植;③因地制宜,苏南适度引种薰衣草:利用常州礼嘉薰衣草庄园采访视频,总结出利用科技等社会经济要素可以对自然要素进行改善,即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2课程纲要
学科思想
•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人地关系” •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课程元素
• • • • • • • • • • •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内容安排 对课标重点、 二、对课标重点、难点的解读分析 三、内容调整与改进 ◆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二.实施手段 三.学习方法 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课程评价 一、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 二、学分认定及结果处理
• 对课标重点、 二、对课标重点、难点的解读分析 • (一)人口与城市 •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1.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2.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 3.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 • 4.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 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 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 • 5.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 5.“结合实例 结合实例, 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程实施
• 一.课程资源 • 1.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校本习材,并 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校本习材, 根据生情适当增减和调速。教学内容不受教材限制, 根据生情适当增减和调速。教学内容不受教材限制, 可以打破章节的顺序,重新整合, 可以打破章节的顺序,重新整合,但要注意衔接的 合理性。 合理性。 • 2.学案:依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编制学案,以供学生 2.学案 依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编制学案, 学案: 课前、课中及课后使用。集体教研, 课前、课中及课后使用。集体教研,制定出以学为 主的 • 个性化的学案设计。精选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案例, 个性化的学案设计。精选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案例,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 3.练习:依托学案,兼顾学情,布置分层习题以促 3.练习:依托学案,兼顾学情, 练习 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 4.其它资源:网络;期刊;文献;博物馆等。 4.其它资源 网络;期刊;文献;博物馆等。 其它资源:
2023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2023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2023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1高一地理组王泉灵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
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六个班的成绩比较趋于统一,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四、教学措施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
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
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主要介绍了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人类活动的地理背景、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
具体内容如下:
1. 人类活动的地理背景: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个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这些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 人口与城市: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口和城市发展的基本知识,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迁移,城市的地域形态、规模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人口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以及这些规律和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业和服务业等活动与地域之间的联系。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以及这些特点和发展方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类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特点,以及这些联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是对地理学基础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
这一阶段的地理课程不仅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更强调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的设置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地理素养。
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还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个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在高一阶段打好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1. 简要介绍高中地理的重要性高中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地理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基础,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结构、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多方面的信息。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是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
地理知识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解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中地理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素养,增强对全球问题的关注与理解,为未来走向国际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好高中地理知识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提升个人素养和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新课标对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中的第二个关键部分:“新课标对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
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学习的核心要求和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首先体现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这是构建知识体系和提升地理素养的基础。
新课标强调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高中地理必修2
高中地理必修2一、简介高中地理必修2是高中地理教育的一部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知识。
本文档将介绍高中地理必修2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课程概述高中地理必修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地理观念与方法•地理学科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调查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 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地貌的特点和形成机制•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和交通运输发展3. 世界地理•世界陆地地理环境和水域地理环境•世界资源分布和资源利用•全球化与区域发展4. 经济地理•世界主要经济体和经济区域•经济三产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5.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城市化的背景和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与建设•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三、学习目标通过学习高中地理必修2,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 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掌握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调查技术 - 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点 - 理解世界地理环境和世界资源分布 - 了解全球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理解经济三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 掌握城市化背景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基本知识 - 了解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四、教学方法高中地理必修2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地理知识和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
2. 实践法:组织实地调研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促进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共享。
4. 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和理解地理问题。
5. 探究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独立探究和研究,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评价高中地理必修2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纪律、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高一地理(必修2)
高一地理(必修2)一、引言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旨在探寻地球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构成、地球表层现象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高一地理必修2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点。
二、课程概述高一地理必修2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部分:1.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壳的结构–地球系统–地球的运动–地貌与地理环境2.人文地理–人口与城市–产业与交通–农业与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三、学习要点1. 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壳的结构地球是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部分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固体壳层,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环境。
•学习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结构,如内核、外核和地幔。
•了解地壳的组成成分和特点,如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差异。
地球系统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由地球内部系统、地表系统和地球外系统组成。
这些系统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
•理解地球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分析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揭示其对地球表层现象的影响。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多个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等。
这些运动造成了地球的昼夜更替、季节变化和年代变化等现象。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分析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探究地球运动与气候变化、地理分布等地理现象的关系。
地貌与地理环境地貌是地球表层的形态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等。
地理环境则指的是地球表层的人文和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了解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人文地理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则是人口集中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区。
•学习人口数量、分布和规模的变化。
•分析城市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特点。
产业与交通产业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通则是联系各地区的重要手段。
•了解不同类型的产业和其发展特征。
•探究交通发展对地区联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9篇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9篇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教材说明】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
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
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
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对必修二的教材分析令教师更明白教学方向所在,学生更理解学习重点所在。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1.“地理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
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但是,地理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
与地理Ⅰ的关系:“地理Ⅰ”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
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
所以,“地理Ⅰ”是“地理Ⅱ”的基础。
与地理Ⅲ的关系:“地理Ⅲ”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
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
同时,“地理Ⅲ”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Ⅱ”的学习成果。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
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
但是“地理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2.各章的具体分析1)人口与环境。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21/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场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拟:〔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兴旺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拟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开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开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场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印度、巴基斯坦措施:兴旺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开展中国家实行方案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增长模式“高上下〞模式“上下高〞模式“三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一般>3%) 高高低(一般<1.5%) 死亡率高(一般>3%) 高低低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一般<1%)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生产力水平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较落后的开展中国家或地区亚、非、拉等洲的开展中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兴旺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局部开展中国家〔如中国、韩国、新加坡等〕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人口基数;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注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数变为零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4.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2)类型及特点:(3)现阶段,判断“三率”高低的参考数值,如下:(4)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主要特点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金字塔形状人口增长趋势迅速增长缓慢增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现代型△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多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较多。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过渡。
(2)发达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6. 人口老龄化问题(1)衡量指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以上。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青壮年负担过重。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第二节人口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2.人口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1)19世纪以前:①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②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③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2)二战以后: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②流向: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流向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大洋洲)和西亚、北非等石油输出国③影响因素: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等石油资源的开发(3)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二战前大洲二战后4.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人口迁移(1)建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迁移原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迁移方向:东部→→→西北、东北地区、海南(支援边疆建设)迁移特点:有计划、有组织。
(2)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迁移原因: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③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
迁移方向:中、西部→→→东部;农村→→→城市。
迁移特点:自发性的。
流量发生明显变化,频率加快。
5.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1)对迁出地:有利影响: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②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影响:①人才流失;②劳动力不足;③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对迁入地:有利影响:①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迁入地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②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恶化)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为了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更多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
——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3)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4)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指标: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1)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地区的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的生活及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3.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合理值▲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2.城市功能分区(1)特点:①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土地。
(2)常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3)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4)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5)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地域结构影响因素: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b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②历史文化(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③社会因素:如收入状况、知名度、种族宗教和人种等;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1.城市等级的划分(1)划分指标:城市人口规模(2)类型: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人口的规模大小。
2.城市的服务范围:(1)概念:把到该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点画在图上,就构成该城市的服务范围。
(2)服务范围:城市本身,以及该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3)特点: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3、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城市的等级、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相对应的。
4.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5.城市等级体系: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相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①人口城市化: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聚;②地区城市化: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2.城市化的三个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1)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
(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
4.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2)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5.关于逆城市化:①表现:人口向乡村或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增加。
②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
6.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3)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4)社会问题突出;7.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区别8.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9.城市化的影响分析(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农业分类(1)按生产力性质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2)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3)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4)按产品的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2.农业区位的定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农业区位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3.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气候:光照、热量(含昼夜温差大小)、降水地形: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立体农业;高原→→→畜牧业;土壤:肥沃;贫瘠——酸性土壤(红壤、紫色土——茶叶)水源: 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
市场——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交通——扩大市场;劳动力——数量、素质科技——冷藏保鲜技术(机械、化肥、良种)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花(果)基鱼塘)5.农业地域:(1)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游牧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园艺业。
*种植园农业: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密集型农业。
如咖啡、橡胶、茶叶等。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一种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迁移农民通过烧荒种植,粗放经营以获取农产品,待地力耗尽则放弃耕作,再继续垦荒。
*园艺业:与庭院栽培有关的集约种植的农作物及其栽培、繁育、加工利用技术。
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1)混合农业: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也属于混合农业。
(2)类型:小麦—牧羊带。